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镉锰锌铜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文档
2020无机化学实验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无机化学实验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无机化学实验报告1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学习目标】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技能目标:掌握Cu+\Cu2+及Hg22+\Hg2+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一课时安排:3课时二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Cu+\Cu2+及Hg22+\Hg2+相互转化条件;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实验指导】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铜、锌、镉操作:0.5mL0.2mol·L-1MSO4→2mol·L-1NaOH→↓→2mol·L-1H2SO4;↓→2mol·L-1NaOH指导:离子Cu2+实验现象H2SO4NaOH溶解释及原理Cu2++OH-=Cu(OH)2↓Cu(OH)2+2H+=Cu2++2H2OCu(OH)2++OH-=[Cu(OH)4]2-Zn2++OH-=Zn(OH)2↓方程式同上溶溶浅蓝↓溶Zn2+Cd2+结论白↓白↓溶不溶Cd2++OH-=Cd(OH)2↓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S区元素实验11 ds 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铜、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2、掌握铜、银、锌、汞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6、掌握铜、银、锌、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IB IIBCu Zn Cu (+2,+1) Zn(+2) Ag Cd Ag (+1) Cd(+2) Au Hg Au (+1,+3) Hg(+2,+1) 蓝色的Cu(OH)2呈现两性,在加热时易脱水而分解为黑色的CuO 。
AgOH 在常温下极易脱水而转化为棕色的Ag 2O 。
Zn(OH)2呈两性,Cd(OH)2显碱性,Hg(I, II)的氢氧化物极易脱水而转变为黄色的HgO(II)和黑色的Hg 2O(I)。
易形成配合物是这两副族的特性,Cu 2+、Ag +、Zn 2+、Cd 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时分别生成[Cu(NH 3)4]2+、[Ag(NH 3)2]+、[Zn(NH 3)4]2+、[Cd(NH 3)4]2+。
但是Hg 2+和Hg 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如果没有大量的NH 4+存在,并不生成氨配离子。
如:HgCl 2 + 2NH 3 = Hg(NH 2)Cl↓白+ 2 NH 4Cl Hg 2Cl 2 + 2NH 3 = Hg(NH 2)Cl↓白+ Hg↓黑+NH 4Cl(观察为灰色)Cu 2+具有氧化性,与I -反应,产物不是CuI 2,而是白色的CuI :Cu2++ I - = 2CuI↓白 + I 2将CuCl 2溶液与铜屑混合,加入浓盐酸,加热可得黄褐色[CuCl 2]-的溶液。
将溶液稀释,得白色CuCl 沉淀:Cu + Cu2++ 4Cl - = 2[CuCl 2]-[CuCl 2]-←稀释→CuCl↓白 + Cl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可利用形成配合物而使之溶解。
例如:AgCl + 2NH 3 = [Ag(NH 3)2]++ Cl -红色HgI 2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过量KI 中,形成四碘合汞(II)配离子:HgI 2 + 2I -= [HgI 4]2-黄绿色Hg 2I 2与过量KI 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gI 4]2-和Hg :Hg 2I 2+ 2I - = [HgI 4]2-+ Hg↓黑三、实验内容 1、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 C u 2O 的生成和性质Cu 2+ + 2OH - =Cu(OH)2↓ 蓝色 Cu(OH)2 + 2OH - = [Cu(OH)4]-2- 蓝色2[Cu(OH)4]2-+ C 6H 12O 6 (葡萄糖) =Cu 2O↓(红) + 4OH -+C 16H 12O 7+2H 2O或:2Cu 2+ + 5OH - +C 6H 12O 6 = Cu 2O↓+ C 6H 11O 7- + 3H 2O (须加热)分析化学上利用此反应测定醛,医学上利用此反应检查糖尿病。
实验报告测定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镉的性质和危害;2. 掌握测定镉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毒性。
在环境中,镉主要以Cd2+形式存在。
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镉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被样品中镉原子吸收,通过测量吸光度来计算样品中镉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样品:土壤、水、食品等;- 标准镉溶液:1000μg/mL;- 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试剂。
2. 实验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 电子天平;- 磁力搅拌器;- 容量瓶;- 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的硝酸,加热溶解;- 冷却后,用盐酸调至pH=2;- 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过滤,备用。
2.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标准镉溶液,置于容量瓶中;- 加入适量的硝酸,加热溶解;- 冷却后,用盐酸调至pH=2;- 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混匀,备用。
3. 样品测定:- 启动原子吸收光谱仪,设定波长为228.8nm;- 分别测定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镉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 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
2. 样品测定结果:- 样品中镉含量为X mg/kg(X为实验测得值)。
3.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样品中镉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关键步骤。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样品的溶解、过滤等操作,确保样品溶液的澄清度;2. 实验过程中,标准溶液的配制要准确,避免误差;3. 实验过程中,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要规范,确保测定的准确性。
七、结论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镉含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镉锰锌铜
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实验名称:铜银锌镉汞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 区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2.掌握ds区元素单质的氧化物或氢化物的性质。
3.掌握ds区元素单质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征。
4.掌握Cu(Ⅰ)与Cu(Ⅱ)的相互转化条件。
5.学习ds区元素离子的鉴定。
二.实验原理。
铜银锌镉汞皆是周期系ds区元素。
在化合物中,铜银锌镉汞常见的氧化物通常是+2,其中铜和汞也有+1;银的氧化数通常是+1.1.蓝色的Cu(OH)2具有两性。
Ag+与适量的NaOH反应只能得到Ag2O沉淀,因AgOH极其不稳定,在室温下即可脱水生成Ag2O 。
Ag++2O H -===Ag2O+H2O铜二价与过量的氨水作用可生成深蓝色的四氨合铜配离子,银离子与适量的氨水作用可生成氧化银沉淀,过量时生成无色Ag(NH3)2+配离子。
Hg2+ 、Hg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首先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氨基化合物,在没有大量NH4+存在的条件下,氨基化合物不宜形成氨配离子。
在有大量NH4+存在的条件下,氨基化合物可溶于氨水形成配离子。
Cu2能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与K4[Fe(CN)6]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Cu2【Fe(CN)6】沉淀,可以利用这个反应来鉴定Cu2。
2.锌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两性。
3镉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碱性。
4汞一价二价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碱性。
5.Cu2+、Ag+、Zn2+、Cd2+、Hg22+、Hg2+溶液中通入H2S都可生成相应的硫化物沉淀,其中ZnS的K SPθ较大,通入H2S是必须控制溶液的pH值。
HgS沉淀极难溶,但可溶于过量的Na2S。
通常,在实验室中用王水溶解HgS。
Hg2S沉淀不稳定,见光即分解为HgS和Hg。
6.在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I-和SCN-等,白色的Cu2I2能溶于过量的KI或KSCN溶液中生成[CuI2]-或【Cu(SCN)2】配离子,这两种离子在稀释时由沉淀为Cu2I2和Cu(SCN)2。
无机元素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无机元素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无机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观察与分析,加深对无机元素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主要包括:铜、银、锌、镉、汞、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硫化氢、氯化钠等。
2. 实验步骤(1)观察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2)观察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3)观察铜、银、锌、汞的配合物;(4)观察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实验过程中,铜、银、锌、镉、汞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观察发现,Cu(OH)2呈浅蓝色沉淀,Zn(OH)2呈白色沉淀,Cd(OH)2呈白色沉淀。
Cu(OH)2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Cu(OH)4]2-。
2. 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实验过程中,锌、镉、汞分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物。
观察发现,ZnS呈白色沉淀,CdS呈白色沉淀,HgS呈黄色沉淀。
3. 配合物实验过程中,铜、银、汞分别与氯化钠反应生成配合物。
观察发现,CuCl2与NaOH 反应生成Cu(OH)2沉淀,AgCl与NaOH反应生成AgOH沉淀,HgCl2与NaOH反应生成Hg(OH)2沉淀。
4. 氧化还原性实验过程中,铜、银、汞分别与硫酸反应,观察其氧化还原性。
实验结果显示,Cu 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SO2气体,Ag与硫酸反应生成Ag2SO4和SO2气体,Hg与硫酸反应生成HgSO4和SO2气体。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铜、银、锌、镉、汞等无机元素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硫化物、配合物和氧化还原性。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实验操作不规范、观察现象不细致等。
通过讨论和总结,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成功率。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二十一: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知识讲解
实验名称: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实验日期:温度:气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掌握铜(1+)和铜(2+)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试验并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
二、实验内容
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a.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
b.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根据实验现象并查阅有关数据,填充下表,并对铜,银,锌,镉,汞硫化物的溶解情况作出结论,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1)氨合物的生成
2)汞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1)氧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2)氯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3)碘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4)汞(2+)和汞(1+)的相互转化
a.Hg2+的氧化性
b.Hg2+转化为Hg22+和Hg2+的歧化反解。
铜银锌镉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铜、银、锌、镉、汞等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2. 学习金属离子与氢氧化物、硫化物等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3. 了解金属配合物的生成及其性质。
4. 熟悉金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 金属元素与酸、碱、盐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2. 金属离子与氢氧化物、硫化物等反应生成沉淀。
3. 金属配合物的生成与性质。
4. 金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铜、银、锌、镉、汞等金属元素样品;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铵等化学试剂;实验用水等。
2. 实验仪器:试管、试剂瓶、量筒、玻璃棒、燃烧器、电热炉等。
四、实验步骤1. 铜的实验(1)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2)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3)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观察反应现象。
2. 银的实验(1)将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2)将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3)将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观察反应现象。
3. 锌的实验(1)将锌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2)将锌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3)将锌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观察反应现象。
4. 镉的实验(1)将镉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2)将镉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3)将镉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观察反应现象。
5. 汞的实验(1)将汞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2)将汞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3)将汞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观察反应现象。
6. 氢氧化物沉淀实验(1)将金属离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沉淀现象。
(2)将金属离子溶液与氢氧化铵溶液混合,观察沉淀现象。
7. 硫化物沉淀实验(1)将金属离子溶液与硫化钠溶液混合,观察沉淀现象。
8. 金属配合物实验(1)将金属离子溶液与氨水溶液混合,观察配合物生成现象。
铜银锌镉汞实验报告
铜银锌镉汞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铜、银、锌、镉、汞这五种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反应,了解它们的化学特性和应用价值。
实验原理:铜、银、锌、镉和汞都是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不同,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本实验针对这五种金属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
1.铜的性质:将几片铜片放入酸性溶液中,观察铜的腐蚀现象。
铜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在反应过程中铜会逐渐腐蚀而消失。
5.汞的性质:将汞液加热至其汽化并生成蒸气,利用紫外线照射汞蒸气,观察汞的光谱现象。
汞蒸气通过紫外线激发,会发生原子发光和激发发光现象,产生不同波长的光谱线。
实验步骤:
1.铜的实验
将几片铜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酸性溶液,观察铜的腐蚀现象,记录下变化过程。
实验结果:
1.铜的实验:铜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了氧化反应,逐渐腐蚀而消失。
2.银的实验:银在氧化银溶液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纯银和氧化物。
5.汞的实验:汞蒸气通过紫外线激发,产生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谱线。
实验分析:
1.铜、锌、镉作为常见的金属元素,其腐蚀性都比较强,能够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氧化反应。
而银和汞的化学性质则较为特殊,银在氧化银溶液中通过还原反应得到纯银,汞的蒸汽能够被紫外线激发产生原子发光和激发发光现象。
2.铜、锌、镉和银都是重要的工业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铜、银、锌和镉还可以被用于制作家居饰品、珠宝饰品等日用品。
而汞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由于其毒性较大,现在已经很少被使用。
锰的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锰的基本性质和化学行为。
2. 掌握锰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点。
3. 分析锰的氧化还原性质。
二、实验原理锰(Mn)是第四周期,第VII B族元素,具有多种氧化态,其中+2、+3、+4、+7为常见氧化态。
锰在化学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也表现出还原性。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反应,观察锰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滴管、量筒、离心机、烧杯、离心试管、玻璃棒等。
2. 试剂:MnO2、KMnO4、KOH、KClO3、H2SO4(1mol·L-1,浓)、HCl(2mol·L-1,浓)、NaOH(2mol·L-1,6mol·L-1,40%)、HAc、K2Cr2O7(饱和)、K2CrO4、KMnO4、KI、NaNO2、MnSO4、NH4Cl、Na2SO3、Na2S、H2S、BaCl2、Pb(NO3)2、AgNO3、3%H2O2、乙醇等。
四、实验内容1. 锰的氧化性实验(1)将少量MnO2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浓盐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将少量MnO2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浓硫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 锰的还原性实验(1)将少量MnO2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将少量MnO2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H2S气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锰的氧化还原性质实验(1)将少量KMnO4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NaNO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将少量KMnO4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MnS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锰的氧化性实验(1)MnO2与浓盐酸反应: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溶液颜色由棕色变为无色。
(2)MnO2与浓硫酸反应:MnO2 + 2H2SO4 → MnSO4 + SO2↑ + 2H2O,溶液颜色由棕色变为无色。
铜、锌、铅、镉测定作业指导书
中间标准溶液(6.9)加入体积
mL
0.50
1.00
3.00
5.00
10.00
工作标准溶液浓度
mg/L
铜
锌
铅
镉
0.25
0.05
0.50
0.05
0.50
0.10
1.00
0.10
1.50
0.30
3.00
0.30
2.50
0.50
5.00
0.50
5.00
1.00
10.0
1.00
8.1.2 测定金属总量时,如果样品需要消解,则工作标准溶液也按8.6.3中的步骤进行消解。
13.1.1 配制一个空白和至少4个工作标准溶液。空白为100.0ml硝酸溶液(6.7),置于200ml烧杯中。制备工作标准溶液时,参照表6.准确吸取一定量的中间标准溶液(10.6)置于200ml烧杯中,用硝酸溶液(6.7)稀释至100ml,按13.4.1和13.4.2继续分析。
表6
中间标准溶液(6.9)加入体积
13.1.3 用扣除空白吸光度后的各工作标准的吸光度与对应的金属含量作图,绘制校准曲线。
13.2 试份
分析溶解的金属时,取100.0ml 3.2中制备的试样。分析金属总量时,如果样品不需要消解,则取100.0ml实验室样品,如果样品需要消解,则混匀后取100.0ml实验室样品,按8.6.3的步骤消解,最后定容到100ml。以上三种样品置于200ml烧杯中后,按13.4.1和13.4.2继续分析。
7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的辅助设备,配有乙炔-空气燃烧器;光源选用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仪器操作参数可参照厂家的说明进行选择。
实验十 铁、钴、铜、锌、镍
实验十、Fe Co Ni Cu Zn一、实验目的1、试验并掌握Fe2+的还原性和Fe3+、Co3+、Ni3+的氧化性;2、试验并了解Fe、Co、Ni、错误!链接无效。
的络合能力,以及其络合物在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Fe2+(以及Co2+、Ni2+)的化合物的还原性(1)Fe2+的还原性①在H+性介质中,FeSO+溴水:溴水褪色,溶液棕色→淡黄色4检验+CNS-→血红色,表明有生成。
2Fe3+ + 2Br-方程式:Fe2+ + Br2②在OH-介质中管1:1mL蒸馏水 + 稀硫酸煮沸去氧,然后加少量(NH4)2SO4•FeSO4•6H2O,冷却后得Fe2+。
管2:1mL 6N NaOH加热煮沸后冷却。
从管2中取0.5 mL溶液插入管1底部(勿带空气)空气O2现象:白色沉淀,上面马上绿色棕色沉淀方程式:Fe2+ + 2OH- = Fe(OH)24Fe(OH)2 + O2 + 2H2O = 4Fe(OH)3(留下面用)(2)Co2+、Ni2+的还原性(1)、Co(NO3)2NiSO4+ Cl2水(2)、Co(NO3)2 + 稀NaOH Co(OH)2现象:开始兰色沉淀Co(OH)Cl又反应Co(OH)2(又稳定)放光Co2+ + 2OH- = Co(OH)2粉红色空气4Co(OH)2+ O2 + 2H2O = 4Co(OH)3Cl2水2Co(OH)2+ Cl2 + 2OH- = 2CoO(OH) + 2Cl- + 2H2O(留下面用)(3)NiSO4 + 2NaOH = Ni(OH)2 + Na2SO4苹果绿(在空气中不氧化)2Ni(OH)2 + Cl2 + 2OH- = 2NiO(OH) + 2Cl- + 2H2O黑色(留用)2、Fe3+、Co3+、Ni3+的氧化性(1) Fe(OH)3溶解 Fe3+CoO(OH) + 浓HCl 溶解 Co2+ + Cl2NiO(OH) 溶解 Ni2+ (湿淀粉KI试纸)Fe(OH)3 + 3HCl = FeCl3 + 3H2O2CoO(OH) + 6HCl = 2CoCl2 + Cl2+ 4H2O2NiO(OH) + 6HCl = 2NiCl2 + Cl2+ 4H2O(2)可另取FeCl3 + KI + CCl4有I2紫色2Fe3+ +2I- = 2Fe2+ + I2还原性总结: Fe2+ > Co2+ > Ni2+Fe2+Br 2 O 2 碱物Fe(OH)2Fe(OH)3Fe 2+Br 2Fe 3+Fe 3+Co 2+Ni2+不反应Fe(OH)2(白)Fe(OH)3棕Co(OH)2(蓝粉Ni(OH)2(绿)OH -介质中Cl 2CoO(OH) 棕NiO(OH) 黑氧化性总结: Ni 3+ > Co3+ > Fe 3+CoO(OH)NiO(OH)Fe(OH)3Co 2+Ni 2+Fe 3++ Cl 2检验?(不氧化还原)体现氧化性 2Fe 3++2I - = 2Fe 2++ I 2写一个方程式2Ni(OH)2 + Cl 2 + 2OH - = 2NiO(OH) + 2Cl - + 2H 2O 3、络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铁的络合物① K 4〔Fe(CN)6K 3〔Fe(CN)6② 试验:Fe 3+、Fe 2+鉴定反应3[Fe(CN)6]4- + 4Fe 3+ = Fe 4[Fe(CN)6]3↓ (黄血盐) 深兰色或K 4[Fe(CN)6] + Fe 3+ = K 3Fe[Fe(CN)6]↓ + 3K 3+ 普鲁式兰2[Fe(CN)6]3- + 3 Fe 2+ = Fe 3[Fe(CN)6]2↓(赤血盐) 深兰色或K 3[Fe(CN)6] + Fe 2+ = KFe[Fe(CN)6]↓ + 2K + 普鲁式兰 ③ 试验(i)K 3[Fe(CN)6] + KI-不反应(ii)FeCl3 + KI上面作过 产生I 2(iii)K 4[Fe(CN)6]+ I 2水褪色I 2 + 2[Fe(CN)6]4- = 2I - + 2[Fe(CN)6]3-(iv)FeSO 4 + I 2水不作用④FeCl 3 + KCNS : 血红色+NaF 无色Fe 3+ +SCN -CNS-[Fe(NCS)]2+Fe 3++SCN -NCS -血红色Fe 3+ +6F -= [FeF 6]3-无色F -为分析用来隐蔽Fe 3+的试剂(2)钴的络合物① 少量Co(NO3)2 + 0.5ml 戊醇及0.5ml 乙醚 + KCNS充分振荡水相:粉红有机相:蓝色Co 2+鉴定Co 2+ + 4NCS - = [Co(NCS)4]2-被萃取于有机溶剂,此络合物在水中不稳定 ② 少量Co(NO 3)3 + HAC + 少许KCl + 少量NaNO 2溶液 微热或充分振荡、磨擦管壁 用来鉴定:Co 2+、K + 方程式:4Na + + 8K + + 4Co 2+ + O 2 + 4HAC + 24NO 2- = 4K 2Na[Co(NO 2)6]↓ + 4NaAC + 2H 2O + 8NaCl + 8NaNO 3即:24NaNO2 + 8KCl + 4Co(NO3)2+ O2+ 4HAC = 4K2Na[Co(NO2)6]↓+ 4NaAC + 2H2O+ 8NaCl + 8NaNO3或:4Co2+ + 24NO2- + 4HAC + O2 = 4[Co(NO2)6]3- + 4AC-+ 2H2O若用固体NaNO2(过量)则反应如下:Co2+ + 7NO2- + 2K+ + Na+ + 2H+ = K3[Co(NO2)6] + NO + H2O或H+太强则[Co(NO2)6]3+分解产生 NOOH-太强则Co(OH)3 HAC调微碱性或:4Co2+ + 24NO2- + 4HAC + O2+ 12K+= 4 K3[Co(NO2)6] + 4AC-+ 2H2O(3)、少量Co(NO3)2 + 少许NH4Cl浓氨水兰绿)好溶解橙黄静置)暗红色刚方程式:CoCl2 + NH3 + H2O = Co(OH)Cl+ NH4ClCo(OH)Cl + 7NH3 + H2O = [Co(NH3)6](OH)2 + NH4Cl兰绿橙黄暗红色2[Co(NH3)6](OH)2 + 1/2O2 + H2O = 2[Co(NH3)6](OH )3(3)镍的络合物NiSO4滴加苹果绿溶解H2SO4亮绿Ni2+稀NaOH Ni(OH)2Ni(OH)2加热Ni(OH)2稀释方程式:Ni 2+ + 2OH - = Ni (OH)2苹果绿或:2NSO 4 + 2NH 4OH = N 2(OH (2SO4+ (NH 4)2SO 4Ni 2(OH)2SO 4 + 12NH 3 = 2[Ni(NH 3)6]2+ +2OH或:Ni(OH)2+ 6NH 3 = [Ni(NH 3)6]2+ + 2OH -Ni(NH 3)4](OH)2 + 3H 2SO 4 = NiSO 4 + 2(NH 4)2SO 4 + 2H 2O[Ni(NH 3)6]2+ + 4H 2SO 4 = NiSO 4 + 3(NH 4)2SO 4 + 2H +或[Ni(NH 3)6]2+Ni 2+ + 6NH 3Ni 2+ + 2OH - = Ni(OH)2加OH -加热加水促进向右进行4、部分讲解(1)络合物稳定性的相对性(1)K 4[Fe(CN)6]K 3[Fe(CN)6]+ NaOHO 2反应 (稳定)FeCNS + F-6]3-(无色 (除药剂)(不太稳定)Fe 3+ + 6F -橙黄暗红色(2)、[Co(CNS)4]2-水溶液中不稳定有机溶剂稳定萃取之中(蓝色)[Co(NH 3)6]2+O 2空气[Co(NH 3)6]3+H 2SO 4 NH(亮绿Ni 2+Ni(OH)2Ni(OH)2加热Ni(OH)2(3)、[Ni(NH 3)4]2+Ni(NH 3)6]2+蓝紫色Ni 2++ 4NH 3加水NaOH苹果绿苹果绿苹果绿(2)鉴定反应(1)、Fe 3+:3[Fe(CN)6]4- + 4Fe 3+ = Fe 4[Fe(CN)6]3深兰Fe 3+ + CNS - = FeCNS -血红(2)、Fe 2+:2[Fe(CN)6]3- + 3Fe 2+= Fe 3[Fe(CN)6]2深兰(3)、 Co 2+a 、Co 2+ + 4CNS - == [Co(CNS)4]2-兰(振荡充分)b 、K 2Na[Co(NO 3)6]黄 生成方程式:24NaNO 2 + 8KCl + 4Co(NO 3)2 + O 2 + 4HAC = 4K 2Na[Co(NO 3)6]+ 4NaAC + 2H 2O + 8NaCl + 8NaNO 3离子式:4Co 2+ + 24NO 2- + 4HAC = 4K 2Na[Co(NO 3)6]3- + 4AC - + 2H 2O NaNO 2过量Co 2+ + 7NO 2- + 2K + + Na + + 2H + = K 3[Co(NO 2)6] + NO + H 2O总:2K + + Na + +[Co(NO 3)6]3- = K 2Na[Co(NO 2)6](3)络合对电势的影响Fe 3+ + 2I - → I 2 (CCl 4 紫色)[Fe(CN)6]3- + I -不反应Fe 2+ + I 2不反应2[Fe(CN)6]4- + I 22[Fe(CN)6]3- + 2I-(4)Cu Zn① Cu 、Zn 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Cu 2+ + 2OH - = Cu (OH )2 过量温碱42+ Zn 2+ + OH - Zn(OH)2 过量温碱42+② 配合物的生成ⅰZn 2+ + 4NH 3 = Zn(NH3)42+ ⅱCu 2+ + 4Cl - = CuCl 42- ③ CuCl 2的形成和性质2 CuCl 2 + SO 32- = CuCl ↓+ SO 42- (少加) (红色) 上述沉淀离心分离:分两份ⅰ加NH3 CuCl+ NH 3 = [Cu(NH 3)23)42+ⅱ加浓HCL CuCl +HCl(浓) ——CuCl 2-CuCl 32- CuCl 43-三、实验步骤1、 Fe(Ⅲ)的氧化性、Fe(Ⅱ)的还原性及其离子鉴定由实验结果确定Fe 3, Fe 2+的鉴定方法。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1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学习目标】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技能目标:掌握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一课时安排:3课时二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实验指导】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铜、锌、镉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 →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指导:离子Cu2+实验现象 H2SO4NaOH溶解释及原理Cu2+ +OH-=Cu(OH)2↓ Cu(OH)2+2H+=Cu2++2H2O Cu(OH)2++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溶溶浅蓝↓ 溶 Zn2+Cd2+结论白↓ 白↓ 溶不溶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离子实验现象解释及原理Ag+Ag2O褐↓HNO3溶溶无色氨水溶 NaOH 不溶Ag2O+ 4NH3 + H2O =2Ag(NH3)2+ +2OHHgO + 2H+=Hg2+ +H2O-Hg2+HgO 黄↓结论AgOH、Hg(OH)2沉淀极不稳定,脱水生成成碱性的Ag2O、HgO。
验证报告---环境空气铜锌镉铬锰镍
环境空气铜、锌、镉、铬、锰及镍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方法来源《环境空气铜、锌、镉、铬、锰及镍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由《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发布。
二、方法验证本标准所用量器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为符合国家标准的A级玻璃量器2.1仪器与设备2.1.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大流量采样器或中流量采样器。
2.1.2马弗炉2.1.3 铂坩埚或裂解石墨坩埚:20-30ml。
2.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火焰、石墨炉原子化器。
2.2试剂及材料2.2.1 过氯乙烯滤膜。
2.2.2 硝酸、盐酸、氢氟酸:优级纯。
2.2.3 0.7%(V/V)硫酸溶液:用优级纯硫酸配制。
2.2.4 1%(V/V)硝酸溶液:用优级纯硝酸配制。
2.2.5 硝酸溶液C(HNO3)=0.16mol/L。
2.2.6 5%(m/V)抗坏血酸溶液:称取5.0g抗坏血酸,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临用时配制。
2.2.7甲基异丁酮。
2.2.8碘化钾溶液C(KI)=1.0mol/L。
2.2.9 铜、锌、镉、铬、锰及镍标准储备液:称取上述金属(99.99%)各0.5000g,分别用(1+1)盐酸溶液5.0ml、硝酸5.0ml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上述溶液每毫升含相应元素1.00mg。
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冰箱内保存。
2.2.10铜、锌、镉、铬、锰及镍标准使用液:临用时,吸取10.00ml 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滴加1.0ml硝酸,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铜、锌、镉、铬、锰及镍各元素100ug2.3实验内容2.3.1试样的制备硫酸--灰化法:取适量样品滤膜于铂坩埚或裂解石墨坩埚中,加入0.7%硫酸溶液2ml,使样品充分润湿,浸泡1h,然后在电热板上加热,小心蒸干。
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400℃±10℃加热4h,至有机物完全烧尽。
停止加热,待炉温降至300℃以下时,取出坩埚,冷至室温,加4-6滴氢氟酸,摇动使其中残渣溶解。
实验七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Zn (OH) z+2 NH;+2NH3二[Zn (NH3)2+2H:0
ldO. 2mol ・ L_1
Hg (N03)2+2mol ・ I/NH3 ・ H2O
沉淀+2mol ・ L_1NHs-H:0
白1
沉淀溶解
Hg2+2 NH3+NO;二Hg(NHjNO3 1 + NH;
Hg(NH,)N0s+2 NH3+ NH;二[Hg(NHa).,]2^
蓝1
沉淀溶解
2Cu2++ SO亍+2 NH3・ H20 = Cu2(OH)2SO5I + 2NH;
Cu:(OH)2S0.+6W2 NH;= 2[Cu(NH3)J2+
SO亍+2H:0
0. 5ml0. 2mol • L'
1AgN03+2mol ・ L_1NH3・ H:0
沉淀+2mol ・L'xNH3-H:0
Ag20+ 2HN03=2AgN03+H20
Ag:O + 4NH3+H20= 2 [Ag (NHJ J+20R
0. 5nl0. 1 mol ・ L_1AgN03+2
mol ・ L_1NaOH
沉淀+2 mol ・ L'1NH3・ H:0
沉淀溶解
2d0. 2 mol ・ L_1Hg (N03)2+2 mol ・ I?NaOH
沉淀+2 mol ・ L_1HNO3
沉淀+40%Na0H
黄!
沉淀溶解
沉淀不溶解
Hg2+2OH_=HgO1+H:0
铜银锌镉汞实验报告
铜银锌镉汞实验报告一、引言金属元素铜、银、锌、镉和汞在现代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这些金属元素的有毒性也使得它们在环境中的排放和污染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铜、银、锌、镉和汞的溶解度,研究它们的溶解特性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铜、银、锌、镉和汞的样品- 稀硝酸、稀盐酸、稀硫酸、稀氰化物溶液- 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2. 实验方法:a. 准备不同浓度的稀溶液:将每种金属样品分别加入已准备好的稀酸溶液中,并用稀溶液稀释至不同浓度。
b. 测定溶解度:将所制备的不同浓度溶液放置于恒温水浴中,保持一定温度,并测定一定时间后溶解度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金属元素的溶解度进行测定,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铜:铜在稀硝酸、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有较高的溶解度,尤其是在稀硝酸中溶解度最高。
这表明铜在酸性环境下容易溶解,并且稀硝酸对铜的溶解能力较强。
2. 银:银在稀硝酸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但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溶解度较低。
这可能与稀硝酸中的氧气对银的氧化有关。
3. 锌:锌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而在稀硝酸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酸性程度以及它们与锌的化学反应有关。
4. 镉:镉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均有较高的溶解度,但在稀硝酸中的溶解度较低。
这与锌的溶解度情况相似,可能与溶液的酸性程度有关。
5. 汞:汞在稀如酸、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有很低的溶解度,说明汞在这些酸性溶液中难以溶解。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这些金属元素的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酸性溶液的种类、浓度以及金属与酸的反应性等。
它们的溶解特性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因此不同。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铜、银、锌、镉和汞的溶解度受酸性溶液的影响,并在不同酸性条件下呈现不同的溶解特性。
2. 铜、锌和镉在稀酸溶液中溶解度较高,而银和汞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实验名称: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 区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2.掌握ds区元素单质的氧化物或氢化物的性质。
3.掌握ds区元素单质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征。
4.掌握Cu(Ⅰ)与Cu(Ⅱ)的相互转化条件。
5.学习ds区元素离子的鉴定。
二.实验原理。
铜银锌镉汞皆是周期系ds区元素。
在化合物中,铜银锌镉汞常见的氧化物通常是+2,其中铜和汞也有+1;
银的氧化数通常是+1.
1.蓝色的Cu(OH)2具有两性。
Ag+与适量的NaOH反应只能得到Ag2O沉淀,因AgOH极其不稳定,在室
温下即可脱水生成Ag2O 。
Ag++2O H -===Ag2O+H2O
铜二价与过量的氨水作用可生成深蓝色的四氨合铜配离子,银离子与适量的氨水作用可生成氧化银沉淀,过量时生成无色Ag(NH3)2+配离子。
Hg2+ 、Hg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首先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氨基化合物,在没有大量NH4+存在的条件下,氨基化合物不宜形成氨配离子。
在有大量NH4+存在的条件下,氨基化合物可溶于氨水形成配离子。
Cu2能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与K4[Fe(CN)6]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Cu2【Fe(CN)6】沉淀,可以利用这个反应来鉴定Cu2。
2.锌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两性。
3镉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碱性。
4汞一价二价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显碱性。
5.Cu2+、Ag+、Zn2+、Cd2+、Hg22+、Hg2+溶液中通入H2S都可生成相应的硫化物沉淀,其中ZnS的K SPθ较
大,通入H2S是必须控制溶液的pH值。
HgS沉淀极难溶,但可溶于过量的Na2S。
通常,在实验室中用王水溶解HgS。
Hg2S沉淀不稳定,见光即分解为HgS和Hg。
6.在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I-和SCN-等,白色的Cu2I2能溶于过量的KI或KSCN溶液
中生成[CuI2]-或【Cu(SCN)2】配离子,这两种离子在稀释时由沉淀为Cu2I2和Cu(SCN)2。
在加热的碱性溶液中,Cu2+能氧化醛或糖类,并生成砖红色的Cu2O.
7,在水溶液中银离子有一定的氧化性。
在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在加热时,能将醛类或某些糖类氧化,本身被还原成银单质,应用这个反应来制备银镜。
2+2+
1.氢氧化铜的性质; ①热稳定性较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差得多,受热易分解,加热至253k 时脱水转变为CuO;
②氢氧化铜溶于氨水可形成铜氨配离子;③氢氧化铜略显两性,即可溶于酸又可溶于浓碱溶液中。
铜主要有+1和+2 两种氧化态,气态时,Cu+的化合物较稳定,在水溶液中中,Cu2+较稳定。
3.银的卤化物的溶解性从氯到碘逐渐减小。
氯化银很好溶于氨水中,溴化银很好溶于硫代硫酸钠溶液,碘化银可以溶于KCN溶液中。
4.锌与少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过量氨水生成配合物【Zn(NH3)4】+而显无色。
镉与氨水只生成氢氧化镉。
6.在水溶液中,由铜的电势图E Aθ/V Cu2+ 0.153 Cu+ 0.521 Cu 可知,Eθ右> Eθ左,Cu+转化为Cu2+的趋势很大,经行的很彻底。
使Cu2+转化为Cu+时,除了还原剂的存在外,还必须有Cu+的沉淀剂或配位剂,以降低溶液中Cu2+的浓度,使之成为难溶物或难解离的化合物,易于转化。
7.用氨水,可由上面实验1、2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