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与房地产管理法规的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对比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对比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对比分析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经济领域。

房价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于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等各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做一对比分析,以深入了解房价波动的原因和趋势。

一、城市间房价对比分析首先,我们可以从城市间的房价对比入手,比较不同城市之间房价的差异。

目前,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房价较高,而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普遍较低。

这是由于一线城市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因素所造成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二线、三线城市的发展,一些新兴城市的房价也在逐渐上升,表明了这些城市发展潜力的增强。

二、房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房价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房价往往较高,因为这些城市不仅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供求关系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经济周期的变化也会影响房价。

在经济繁荣时期,房价上涨较快;而在经济低迷时期,房价可能下降或停滞。

因此,了解经济发展对房价的影响是进行房价对比分析的重要一环。

三、政策因素对房价的影响政府的调控政策对房价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通过加强土地供应调控、限制购房行为、提高利率等手段来控制房价的上涨速度。

这些政策在不同的城市间实施程度不同,因此也对房价的对比产生了影响。

例如,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政府调控政策实施较为严格,房价相对较高。

但在二线、三线城市,政策相对较为宽松,房价相对较低。

四、供求关系对房价的影响供求关系是决定房价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房价会上涨;反之,当供应大于需求时,房价会下降。

对于房价对比分析来说,了解不同城市间的供求关系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人口较多、发展较快的城市供求关系偏紧,房价相对较高;而人口较少、发展较慢的城市供给过剩,房价相对较低。

五、社会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社会因素也会对房价产生一定影响。

国家宏观调控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国家宏观调控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国家宏观调控对中国房价的影响现在和我们最息息相关,以及广大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房价了。

我也一直在关注着中国房价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的上升,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房价越来越贵。

尤其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

首先我们要了解房地产,了解房价为什么前几年居高不下,以及现在房地产走势。

由于不是专业人士所以自然要引用一些官方新闻语言。

何为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从事房产、土地的出售、租赁、买卖、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

房产包括作为居民个人消费资料的住宅,也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厂房、办公楼等。

所以,住宅市场属于生活资料市场的一部分,非住宅房产市场则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一部分。

房产也是自然商品,因而建立和发展从事房产交易的市场是经济运行的要求。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高度层次性和差别性由于人口、环境、文化、教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在各个区域间的需求情况各不相同,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所及往往限于局部地区,所以,房地产市场的微观分层特性也较为明显。

具体表现在,土地的分区利用情况造成地区及一个城市的不同分区,不同分区内房产类型存在差异,同一分区内建筑档次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

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业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并可带动建筑业、建材工业等诸多产业发展。

房地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及时实现房地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提高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房地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房产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房产市场能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

因此,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市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处于主体地位。

房价为什么前几年居高不下一般来说,在房价非理性狂飙过程中,支持房价走高的有两种力量:一是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二是富人的投机需求。

由于在住房的供给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有关住房紧张之类虚假信息比较容易误导人们的房价预期,从而人为地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这是近来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现状。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与走势全面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与走势全面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与走势全面分析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频繁的政策调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与走势进行全面分析。

一、政府调控背景与目标房地产市场直接关系到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因此,政府通过不同的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旨在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 防止投资过热:过去几年,地产投资一度占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大比重,这会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政府希望通过调控来平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避免过度投资。

2. 保护购房者权益:一些房地产市场的乱象不断出现,例如售楼处销售不诚信、商品房品质差等问题,政府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购房者的权益。

3.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府希望通过调控,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鼓励房地产企业合理规划和开发土地资源,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

二、主要政策调控措施1. 限购政策:为了控制投资需求,许多城市实行了购房限制措施,如限制家庭购买住房的数量和面积,限制非本地户籍家庭购房等。

2. 限贷政策:通过加大对购房者的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的限制,降低购房者的购房能力,从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3. 土地供应管理:政府对土地供应进行管理,通过拍卖、竞标等方式来获取土地收入,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监督,以控制房地产开发规模和速度。

4. 加强监管与执法: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开发商、中介机构等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

三、政策调控的效果与问题1. 降低投资热情:通过限购、限贷等政策,政府有效地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2. 稳定房价增长:政府的政策调控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增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避免了过快上涨,有助于维持市场稳定。

3. 提高购房门槛: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提高了购房者的购房门槛,使得部分刚需购房者面临较大的购房压力,尤其是一些年轻人。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与影响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与影响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与影响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为了平衡市场供需,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成为了必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以及对市场的影响。

一、房地产政策调控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激烈的波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过快的房价上涨带来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措施,旨在有效控制房价上涨速度,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房地产政策调控的主要手段1. 贷款限制和利率调控政府通过规定购房者的按揭贷款政策,以及调整贷款利率,来限制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通过提高首付比例、提高利率等手段,降低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从而达到控制房价上涨的目的。

2. 土地供应和开发管控政府通过控制土地供应和开发用地的审批权限,来管理房屋供应量,以控制市场的供需平衡。

通过调整土地供应计划、严格审批规范等手段,控制房地产市场供应过剩,稳定房价。

3. 政策补贴和税收优惠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补贴和税收优惠措施,鼓励购房者购买房屋,促进市场需求。

例如,购房补贴、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可以增加购房者的购买力,提高市场活跃度。

4. 二手房交易和市场管理政府通过加强对二手房交易的监管和管理,来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公平。

例如,推行“网签”制度,规范交易流程,杜绝黑中介,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1. 降低房价过快上涨速度房地产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控制房价上涨速度。

通过调控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保障房价的稳定,避免因房价波动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2. 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政策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市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购房补贴等手段,提高市场购房者的购买能力,激活市场交易。

3. 保障市民的居住需求房地产政策调控的目的之一是保障市民的居住需求。

房地产市场的房价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房价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房价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在当代社会中,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经济重要领域,其房价波动对经济以及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房价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本文将对房地产市场的房价波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一、宏观经济因素1.1 利率政策调控利率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应。

当利率上升时,购房成本增加,对购房者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房价下降;相反,当利率下降时,购房成本减少,刺激购房需求,进而推动房价上涨。

1.2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的波动也会对房价产生较大影响。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收入增加,购买力提升,房价往往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的购买力减弱,购房需求下降,房价可能会出现下跌。

二、供需关系因素2.1 供应量调控房地产供应量的调控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当房地产市场供应量过剩时,房屋的需求相对较少,房价可能会下降;而当供应量不足时,房价则会上涨。

因此,国家对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调控和管理至关重要。

2.2 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会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和房价。

大城市的人口流入增加,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房价可能上涨;而相反,若人口流出或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房价可能会下降。

三、政策法规因素3.1 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供应政策是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限制土地供应量、调整土地成本等手段来影响房价。

当土地供应紧张时,房价可能上涨;当土地供应充足时,房价可能下跌。

3.2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政策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政府通过发布相关政策来刺激购房需求、调整购房成本等,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房价。

四、市场预期因素4.1 投资预期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其投资预期对房价波动有很大的影响。

当市场预期购房投资回报高时,购房需求会上升,房价可能上涨;相反,市场预期出现负面变化时,房价可能会下跌。

4.2 媒体舆论影响媒体舆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地产法律制度中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地产法律制度中的经济学分析
1 . 1土地 制 度 研 宛
随着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 阶段 ,土地制度的可持续增长在 现阶段 显得 尤为重要 。其发展健康与否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和人们福利 的 良好 状 况。因此要坚持 这三项基本原则 :首先 ,政府要对土地进行合 理配置 和利用 ,减少对 土地资源 的浪费 和滥用 ,同时 ,还要有效地整合 社会资 源 ;其次 ,通过对 土地 和其他 的方法来 降低成本的合理分配 土地 转让的 配置 ,可以有效 地提高土地 资源 的配置效率 ,促进在土地金融市 场的健 康发展 ;第三 ,由于土地使用权 ,可 以有效地 提高低收 入群 体 的福利 , 搞活房地产市场 ,以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在 土地研 究中 ,地方 政府既要依靠当地的土地开发 和利用 ,又要在进行城市建设 过程中坚持 可持续性。对于当地政府来讲 ,这个经济 主体要加快 当地 经济发展 ,提 高人 民生活水平 ,建设 美好城市 , 完善 居住环境 ,必须依 赖于土地 ,土 地使用权的开发商大规模转移。另外 ,土地又具有稀缺性 ,其总量是 固 定的 ,容不得浪费和荒芜 ,要确保 土地使用权 出让 和促进 可持续发展 的 土地开发模式相得益彰 ,二者不可忽视。因此 , 政府需要 随着经济 的发 展转变其职能 ,进行相应的土地体制改革 , 满足E l 益发展 的经济增长需 要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 国 地产 法 律 制度 中 的经国市场经济行业 的重要 支柱 ,影响经济发展 的相 关产业 的行业命 运,是我 国的 支柱产 业之 一。随着这些年的发 展 ,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法律 制度和 其相 关的经济体制也随着经济的发展 而不断完善 ,地产行 业逐 渐健康发展起 来。但是 近年来跟房地产相 关的调控政策也依然不断推 出,随之而来的是房价 的不 断波动 。从整体 来讲 ,房地产 业的法律制 度 已经拥有 了整体性 的框 架 ,形势 向好 , 但是跟房地产相关的各个部 门在参 与法律 法规 的制 定时又会产生冲突 ,还有需要进 一步协调 的空 间。 因此 ,分析房地 产法律 制度具有重要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需多管齐下——基于我国房产税与房价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需多管齐下——基于我国房产税与房价的实证分析

表 明所有数 列均 为平稳 数列 ,均 为一 阶单 整 ,因此满 足协整建 模要求 ,
关键词 :房产税 ;房价 ;计量模型
近年来 ,我 国房价涨速过快 、炒房热 、高闲置率等问题成 为了人 们 关注的焦点 ,房产税对房市的调控作用 ,成为了研 究和讨 论的焦 点。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观点分为 两类 ,一类 是认 为我 国房产 税 ( 或 者开 征物 业 税) 能够对房价产生抑制作 用 ,达到调 控房地产 市场 的 目的 。张洪 铭、 张宗益 、陈文 梅 ( 2 O l 1 )认为虽然上海市和重庆 市的两套 房产税 改革试 点 方案着力点都在 于打击投资 、投机性需求 ,使税收 的宏 观调控功能不 断增强 。另一类认 为我 国房产税 ( 或者开征物业税 )对房价基本上没有 影 响 ,达不到调控房地产市场 的 目的。苏扬 ( 2 o 1 2 )认 为,我 国现行房 地产税对稳定房地产市场 、降低房地产价格效果并不 明显。胡海生 、刘 红梅 、王克强 ( 2 o 1 2 )认 为上 海和重 庆房产税 改革方 案力度相对 较小 , 对 房地产市场调控作用有 限。 上述研究没有给 出房产税 和房价关系 的理论模型 ,本文通 过构建房 产税与房价关系 的理论模型 ,阐明房产税与房价之间的关系。 二 、模型 的构建与检验 ( 一)模型构建
论:
上式 中,P i t 表示 i 地区 t 期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I n c i t 表示 i 地区 t 期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 ;C i t 表示 i 地区t 期房 屋平均造价 ; T i t 表示 i 地
区t 期房产税 。 ( 二) 数据来源及相 关说 明 根据研究 目的和上述模型要求 , 选 取了影响商品房销售价格 的人 均 可支配收入 、商品房的造价 以及地方政府 每一年 筹集到 的房产税税 额。

中国商品住房价格规制的效果分析及其完善途径研究

中国商品住房价格规制的效果分析及其完善途径研究

中国商品住房价格规制的效果分析及其完善途径研究针对近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房价进行规制,而房价仍高居不下的问题,文章提出对商品住房价格规制进行效果分析,采用房价收入比法来剖析政府规制房价措施的效果,得出价格规制措施存在不足的结论;进而就信息不对称、垄断定价两方面提出了规制完善思路。

标签商品住房;价格规制;房价收入比;效果分析一、引言1978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的住房价格快速上涨,作为城镇住房中占主要比重的商品住房,其价格的增长势头更是迅猛。

有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1年这30多年来,中国房价从均价300元/㎡,上涨到8000元/㎡,涨幅超过26倍[1]。

这样高企的房价不仅导致了房地产泡沫的出现,还十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为了促使房价回归合理位置,2010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国十条》、《限购令》以及房产税等在内的政策来规制商品住房价格,但这些政策的规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商品住房价格规制提出完善途径。

二、中国商品住房价格规制的效果分析三、中国商品住房价格规制的完善途径根据以上的效果分析,发现政府的价格规制措施没能使商品住房市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究其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商品住房价格规制所要涉及的层面比较宽广,而房地产开发商通常会规避成本披露,导致商品住房价格的信息不对称,住房价格常常与均衡价格有较大差距,使得商品住房市场在很大程度处于市场失灵和价格失效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商品住房市场具有区域性特点,所以实际上,商品住房开发企业一般只与该区域内的企业进行竞争,这属于区域性的寡头垄断,这时的开发企业就成为了产品价格的制定者,而不再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为了有效地实施商品住房价格规制,促使国内商品住房市场正常并稳定的发展,文章提出以下措施来完善商品住房的价格规制:(一)对商品住房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规制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市场的信息统计、处理和公告制度,并通过官方或者较权威的渠道来披露信息,进而让商品住房购买者能够有效得调整购房行为,平衡商品住房价格和市场供求之间关系。

我国房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家调控政策分析

我国房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家调控政策分析

我国房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家调控政策分析[摘要]近年来,房价过高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文章从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切入,结合国家经济背景,就高房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并着重分析了国家现行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关键词]房价;供给;需求;调控政策1 关于我国房价的经济学分析1.1 基于市场供给的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从根本上说,房价是由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土地价格是房地产主要开发成本,影响和制约着房地产供给,根据供求关系理论,土地价格由土地供给和需求决定。

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土地供给由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规模决定,近年来房地产用地的有限供给,使得土地供给小于房地产日益繁荣带来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土地需求,从而导致住宅用地价格持续上涨,也决定了房价的高位运行。

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引发地价持续上涨并最终导致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取得。

近10年来,全国地方政府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快速增长,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攀升。

有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地方政府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达到2.91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71.68%。

同时,高房价也带动地价不断上涨,地价与房价相互作用和影响、交替上涨。

不同地区的同一种商品存在价格差异时会产生套利机会,可以通过低买高卖的跨地区交易活动获取收益。

而房地产因其区域性特点,不具备地区间流动性,住房无法由低价地区运输到高价地区进行交易,从而使市场供求趋于平衡,房地产的这种地域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地价、房价上涨未能产生足够的更多供给,使得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

由于住房兼具民生和商品双重属性,大多数国家既有不享受政府优惠的自建或市场化的商品房,又有政府支持投资的保障性公共住房,比如日本的公营住房和新加坡的组屋。

而我国在过去10多年主要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人民住房需求,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供给比例过低,造成住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勃发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每一个家庭都为买房发愁。

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则是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市场供给房地产市场供给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商和产权交易市场。

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常是指具有开发、建设、销售房地产及相关活动资格的企业,而产权交易市场则是指通过交易的方式,转移和分配房地产产权。

同时,还有一部分供给来源于政府调控建筑和土地政策。

从房地产开发商来看,今天的开发商在拿地和开发上有更大的优势。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垄断原始资产市场(土地),同时还可以控制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而产权交易市场则提供了更高效的契约供给方式,有利于方便市场流动性和上市流通性。

房地产开发商和产权交易市场的供给态势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购房者和租赁者两个方面。

购房需求在城市化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购房需求逐渐上升。

同时,租房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稳定和经济收入稳定的人士也开始选择在城市中租房居住,由此带动了租房需求的增长。

总的来说,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将是未来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三、供求关系分析(一)房地产市场短期供求关系在短期内,分析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需要考虑房价、成交量和库存这三个指标。

一般来说,房价水平与成交量呈负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的供需关系是短期市场供求关系的具体体现。

如果市场供给增加,就会导致成交单价的下降;同时,如果市场需求增加,成交单价则往往上涨。

因此,在短期内,房价水平的涨跌取决于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比例,以及市场对经济波动响应的速度。

(二)房地产市场长期供求关系在长期的市场供求关系中,房价与收入和人口变化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解读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解读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解读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进行解读。

一、宏观政策环境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受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严格限制的。

政府通过调整信贷政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

例如,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能会收紧信贷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房价上涨;而当经济下行时,政府可能会放松信贷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房地产市场。

此外,政府还通过土地供应和土地出让方式来影响房地产市场。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提高土地竞价底价等方式来控制土地价格和土地供应量,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

二、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的解读1.《房地产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是我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的基本法律法规。

该法对房地产合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维护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合法权益起着重要作用。

2.《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是对《房地产管理法》的补充和具体落实。

该条例对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范,强化了对市场乱象的监管,并加强了对购房者权益的保护。

3.《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了不动产登记的相关程序和要求。

不动产登记是房地产交易的基础,确保了房地产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了物业公司的管理规范和责任。

物业管理的规范和优质服务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和购房者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5.《城市房屋租赁管理条例》《城市房屋租赁管理条例》对城市房屋租赁行为进行了规范,保护了租房者的合法权益。

该条例扩大了租房者的权益保护范围,规定了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和解除方式。

通过对以上法律法规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逐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分析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从房价飞涨到政策调控,再到近年来的房价回调,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本文将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市场因素以及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形成了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层层递进的格局,其中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对较高,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则相对较低。

然而,这种依靠城市等级递进的房价格局也导致了诸如限购、限制企业购房、限制二手房交易等政策的出现。

同时,城市土地供应不足、炒房者的出现等也导致了房价过高的状况。

2.市场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除了政策影响外,市场因素也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人口因素,包括城市化进程、居民收入水平等。

人口迁移会导致城市房价上涨,收入水平提高则会导致人们购房需求增加。

其次是货币因素,包括利率、货币政策、经济形势等。

利率较低会导致购房需求增加,而货币宽松政策则会导致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3.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国政府通过放松土地政策、财政刺激等措施来提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

然而,过度的发展也引起了房价高企的局面。

因此,近年来政府开始实行去杠杆化政策、限制企业购房等举措来控制房价上涨。

对于未来的政府政策,应该从保障居民住房需求,控制楼市泡沫等方面考虑。

总体而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

政策调控在房价高企的时候起到了必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问题。

希望未来的政策能够着眼于国民生活的需求,控制楼市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当前房价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中国当前房价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中国当前房价的经济学原理分析王广辉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MBA(1)班【摘要】近年来,中国的高房价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房价深深的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高额的房价让很多人望房而叹。

在北京,上海等地房价更是被炒到了天价。

本文从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切入,结合中国政治和文化背景,就高房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房地产走势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房价,供给,需求,土地,价格1 我国房价高位运行的经济学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理论上来讲,高房价也应该是由房地产的供给和市场需求来决定的。

1.1 市场供给分析土地价格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成本,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制约和影响着房地产的供给状况。

按供求理论,土地的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土地供给由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规模决定。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有限土地供给,使得土地供给小于房地产的繁荣带来的土地需求,从而导致住宅用地的价格攀升,也决定了房产价格的高位运行。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也是造成土地和房价虚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高地价导致高房价,高房价拉动高地价,形成了恶性循环。

不同地区的商品存在价格差异时会产生套利的机会,即低价地区买进,到高价地区卖出,但房子是固定资产,不具备地域流动性,因此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地域差异,房地产的供给缺乏弹性。

住房兼具民生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大多数国家均是既有商品房又有保障性住房。

而我们国家过去数十年间主要是通过市场商品房解决住房需求的,而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住房供给结构失衡,且仅有的少量保障性住房又因腐败问题而没能流入它应属的那部分市场。

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也是我国住房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

1.2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自然增加了住房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现代社会主要以小户家庭为主,这也增加了住房需求,且近年来条件改善性住房的需求明显增加,这更加大了城市住房的供需矛盾。

我国当前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房地产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房地产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可能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我国当前房地产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I. 价格过高与居民购买压力中国房价一直被认为过高,特别是在繁华城市中心区域。

这导致了普通居民购买住房的巨大压力。

由于供求失衡、投资需求强烈以及土地成本上涨等因素,房价快速上涨已成为常态。

这使得许多年轻人和低收入家庭无法负担得起合适的住房。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调控政策,限制投机性购房需求并防止恶意炒作。

另外,增加住房供应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政府可以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投入,提供更多负担得起的住房选择;同时,优化土地使用,改善土地供应机制,降低土地成本。

II. 地产商过度依赖于楼市我国许多地产企业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运作,这带来了潜在风险。

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波动,这些企业将会遭受严重的冲击,并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并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政府可以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更多人口向中西部及内陆迁移。

此外,支持发展其他产业如高新技术、制造业等,以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

促进农村土地改革也是一个关键步骤。

通过开发农村集体经济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使农民能够增加收入并实现创业就业机会。

III. 商业化公益性用地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化管理,商业化公益性用地问题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愈发突出。

一些市政府与开发商合作将原本应该用于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土地变为商业用途,导致基础设施滞后,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并明确土地使用规划。

完善土地供应机制、强化开发项目审批程序,并加大对非法使用土地行为的处罚力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其能够跟上城市发展的需求。

房地产行业趋势分析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

房地产行业趋势分析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

房地产行业趋势分析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动向,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

一、供需关系的分析1.1 房产市场需求方面的变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民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在城市中心地区,人们更加看重购房的便利性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性,而在城市边缘地区,人们更加关注价格的实惠性。

1.2 房产使用性质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房地产的使用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住宅用途仍是主流,但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以及文化地产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这使得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多元化,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1.3 房产供应方面的变化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和土地供应的限制等因素对供应端产生了影响。

政府加大土地供应的力度,促使房地产开发商增加新房供应。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供应增长的速度并没有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这导致供需关系紧张,房屋价格上涨的压力增大。

二、价格走势的分析2.1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价格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反映。

通常情况下,供大于求时,房价会出现下跌趋势;而需大于供时,房价则会上涨。

然而,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复杂性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房价走势并不总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决定。

2.2 政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政策因素是房地产行业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通过调控政策来影响房市需求和供应的平衡。

例如,限购政策的出台通常会限制刚需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从而对房价起到抑制作用。

而减税政策则会刺激市场需求,推动房价上涨。

2.3 经济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会增加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而经济衰退和房贷利率的上升则会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房价下跌。

2023年全国房价走势及楼市面临的挑战分析

2023年全国房价走势及楼市面临的挑战分析

2022年全国房价走势及楼市面临的挑战分析房地产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了,2022年是句号,2022年开头进入平稳期。

假如没有政策的刺激,2022年的市场不会比2022年更好。

假如有政策刺激,只不过是在透支将来需求,提前结束白银时代。

为什么2022年市场不会比2022年更好?我们认为,市场已经消失两个需求削减的迹象,第一个是存量人口的购房需求在削减。

由于房价上涨的预期被打破了,现在投机性的需求已经基本没有了。

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没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微调可能会有。

北京、上海房价肯定会上涨。

投资性需求明显削减,有的出海了,有的理财了,有的买了大房子在还贷——套牢了。

从世联地产的数据来看,投资客的比例从几年前的39.5%,已经下降到现在的10.7%。

中国跨境投资总量已经从6900万美元上升到去年的160亿美元,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

改善性需求也逐年在下降。

世联地产的数据显示,35岁以上的购房人群一般被认为是改善性需求,这个比例从三分之二下降到三分之一。

这个背后的规律是人均居住面积大幅提升,二线城市基本上都在27平方米以上,多的可以达到37平方米,三、四线城市会比一、二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更大,所以我们看到全国性的改善性需求动力已经在下降。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较高水平。

其次个是城镇化的速度在明显放缓,大多数城市常住人口净增长量在削减,四个一线城市人口净增长都在下降,北京在2000~2022年间,年均常住人口净增长60.4万人,2022~2022年均人口净增长是51.2万人,下降了9.2万人;上海从年均62.8万人,下降到年均37.7万人,广州、深圳是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的7.5万和9万人,7.5万对1000多万人口而言,就相当于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照此来看,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没有外来人口了。

不光是一线城市,我们看到25个二线城市有18个在下降;19个三线城市有15个在下降;28个四线城市有26个在下降。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垄断法律规定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垄断法律规定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垄断法律规定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

然而,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一些人开始质疑是否存在价格垄断的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的公正竞争和消费者的利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价格垄断法律规定。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垄断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价格垄断。

价格垄断是指少数几家企业或机构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控制价格来获得非正当利润,并排除其他竞争者。

价格垄断会导致供需关系的失衡,进而导致房价的异常上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打击价格垄断,从根源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该法规定了禁止垄断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根据该法,如果企业或机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价格等,将会面临巨额罚款和其他行政处罚。

此外,该法还鼓励消费者对垄断行为进行举报,通过引入民事赔偿制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除了反垄断法之外,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以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维护价格秩序。

例如,国家居民住房制度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住房供应保障制度,推进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群众平等、有尊严地居住。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加大住房供应力度,增加市场竞争,有效遏制房价过高的现象。

另外,还有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约束。

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出让和转让的程序和条件,限制了房地产开发商对土地资源的垄断。

此外,国家还对土地出让金进行监管,确保出让金的合理收取和使用。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房地产商对土地的垄断程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垄断法律规定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价格垄断的界定和监管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些利用不正当手段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并不容易被发现和追究。

其次,一些行政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和不力的情况,导致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

房产交易制度政策

房产交易制度政策

房产交易制度政策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房产交易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房产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的房产交易制度政策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我国房产交易制度政策概述我国的房产交易制度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制度、房屋预售制度、二手房交易制度、租赁制度等方面。

这些政策旨在保障房产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法,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 土地制度我国的土地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包括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两种形式。

在房产交易中,土地的性质、用途、面积以及权属等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政府对土地的利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和规划,对不同用途的土地实行不同的政策。

2. 房屋预售制度房屋预售制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购房人的行为。

该制度旨在保护购房人的权益,防止开发商捂盘惜售、恶意炒作等行为。

政府对房屋预售实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开发商将不予批准预售。

3. 二手房交易制度二手房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房屋交易市场或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就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买卖的行为。

政府对二手房交易实行规范和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二手房交易市场和中介机构,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4. 租赁制度租赁制度是指房屋所有权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并按照约定收取租金的行为。

政府对租赁市场实行规范和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租赁市场和监管机制,保障承租人的权益。

三、我国房产交易制度政策的实施及效果我国的土地制度在保障国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措施,政府有效地配置了土地资源,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监管,防止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投机行为。

2. 房屋预售制度的实施及效果房屋预售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开发商捂盘惜售、恶意炒作等行为,保护了购房人的权益。

房地产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分析

房地产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分析

房地产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的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房地产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

一、房地产政策背景与目标房地产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房地产领域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其背景和目标主要是为了保障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控制房价、遏制投机行为、引导住房消费等。

二、房地产政策的主要内容1.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要包括限购、限贷、限售等手段。

限购是指限制购买房产的人数和数量,以控制市场需求;限贷是指限制购房贷款的比例和额度,以抑制市场资金供给;限售是指限制房产的出售时机和条件,以避免短期内大规模抛售。

这些政策旨在防止房价过高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

2. 住房保障政策住房保障政策是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包括公租房建设、廉租房建设和限价商品房项目等。

通过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 城市化和土地利用政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政策是为了引导城市发展,促进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化。

政府会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鼓励在城市周边开发新的住宅区,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居住环境。

三、房地产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1. 房价水平与供求关系房价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房价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泡沫现象。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和供求关系的调整,房价有望趋于稳定。

2. 产业结构调整与房地产市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但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正逐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这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引发一系列变化和挑战。

3. 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市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中国的房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的房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的房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和繁荣。

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房价的持续上涨和波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房价问题不仅与普通百姓的居住需求息息相关,也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中国房价进行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房价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探究其上涨和波动的原因和规律,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1. 房价理论分析:通过对房价形成机制、供需关系和价格弹性等理论模型的分析,探讨中国房价的基本特征和原因。

2. 房价实证分析: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经验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国房价的历史走势、影响因素以及市场波动的规律。

3. 房价政策分析:从宏观调控、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出发,分析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并对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文预期可以:1. 分析中国房价上涨和波动的原因和规律,揭示其基本特征和市场运作机制。

2. 对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3. 指导相关部门和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房价变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创新点在于本文将通过多维度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为中国房价的上涨和波动问题提供全面、客观的研究视角。

同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评估,有助于促进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房价与房地产管理法规的关系分析
院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工程管理
姓名:王增刚
学号:200890514135
课程:建设法规
2011 年5 月20 日
中国房价与房地产管理法规的关系分析
姓名:王增刚班级:文土082-1 学号:200890514135
摘要:近十年间,中国房价就像是走上了高速公路,飞速的向上升,迫于居高不下的房价,相关的房地产法律法规是层出不穷,从限贷到限购,再到限价,体现了国家要打压房价的决心,但房价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下降,有的也只是结构性下降,这又说明了中国房价的坚挺。

不断的在调控也未见房价下降,大多数地方反而上涨,这种现象被百姓戏称为“越调越涨”。

其实,要控制房价上涨,不仅要靠行政手段,更要靠市场手段。

本文重点分析最初的房地产管理法规如何导致了中国房价的飞速上涨。

关键词:福利分房,831大限,新国十条,国八条,限贷限购限价
一、福利分房的终结——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开始
福利分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一种房屋分配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房屋是具有价值的,人们需要用货币去购买,交换。

在计划经济中,人们所有的剩余价值都被国家收归国有,国家利用这些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由各企事业单位盖住房,然后按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辈数,人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分给一部分人居住。

居住的人实际支付的房租远远低于建筑和维修成本,房屋的分配实际上是一种福利待遇。

“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是福利分房的典型特征。

在福利分房的时代,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城市土地实际上归国家、政府支配,政府盖房子,分给老百姓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公房”。

国家定面积、定标准、定租金,无法转卖、限制转租,在分房的时候一般优先考虑结婚的夫妇,然后按照工作时间长短、职位的高低来排分房的时间、分房的面积等等。

但那个时候的人们并不担心没有房子住,只是关心时间长短、房屋面积的大小问题。

其实福利分房并不完全福利,这种分房制度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其中也有一些弊端:
首先,部门利益很难打破,有悖于社会公平。

一些强势的部门会利用手中的职权,占有很多资源,比如土地、盖房的资金、房屋产权等等,手中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单位通过强势地位取得了巨大的垄断利润,而一些清水衙门却由于职权弱势,分不到一杯羹,时间一长,会很容易引起矛盾的。

其次,福利分房子很容易滋生腐败。

一些与权力核心比较近的人通过种种非常手段,拿到了好房子,而一些被排挤打压的人,则分的差房子乃至分不上房子。

人们为了分房子都拼命送礼拉关系,搞得单位作风乌烟瘴气。

还有,单位为了拿地,就拿着职权去和相关部门还有建筑开发商做交换,这样的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带了很多恶劣的效果。

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出台,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这标志着中国福利分房的终结,房地产市场经济也由此开始。

二、房地产平稳发展阶段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998年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中国高房价的分水岭——8.31大限
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即“71号令”),要求从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

也就是说,在2004年8月31日之前,各省区市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前盛行的以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的做法被正式叫停。

该文件还规定,2004年8月31日以后,发展商必须及时缴纳土地出
让金,而且如果在两年内不开发,政府可把该土地收回。

所谓“8.31大限”就是指这一天新的全国土地政策将正式实施。

“8.31大限”也被舆论认为是中国“地产界的土地革命”和“阳光地政”。

此期限也被业界称为“土地大限。


对“土地大限”的出台,各界特别是房地产商首先质疑的是政府的执行能力,即政府的做法是否如说法一样干脆?71号文件中所及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正是政府在此前所发其它文件中所遗留下来的口子。

从2002年5月被称为“土地革命”的11号文件,到2002年6月“33号令”再到2004年“4号令”再到2004年的8月31的土地大限,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

8.31大限之后,全面推行并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土地使用权需要竞争才能获得,这直接导致了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土地价格开始进入高速通道。

土地价格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也因此水涨船高。

“招拍挂”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作为唯一的城市土地供给者的垄断角色,而卖地收入又是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强化了地方政府推高地价的动机。

要实现高地价,就必须有高房价的牵引。

所以,地方政府不愿意打压本地的房地产行业,不愿意对高房价说“不”,所以才有“上海房价要向香港看齐”、“高房价是城市竞争力的表现”等似是而非的官方论调。

从调控市场来看,“8.31大限”并没有起到大众所期望的效果。

总而言之,“8.31大限”的确对改进土地出让制度、减少土地交易腐败、建立市场化房地产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客观来说,“8.31大限”只能冠之以“改良”,还难以称为“革命”。

四、金融危机后的暴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也受到波及,出现了近一年的停滞期。

但随着国家救市计划的实施,房地产业率先冲出困境,出现报复性上涨。

“高房价”成为媒体网络,街头巷议的主要话题。

五、严厉的调控——限贷,限购,限价
政府为了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相继出台的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措施。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具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

(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

(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

(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

(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

(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国八条”。

具体如下:
(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2011年,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
1000万套。

(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

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

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0%的要求。

(六)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七)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

(八)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

在新国十条,国八条,限贷限购限价的严厉调控下,中国的房价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一定的松动,但这种抑制只是暂时的,这是靠抑制需求来抑制房价的,一旦取消限制,必然导致房价报复性上涨,因为这是市场经济,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中国目前的商品房建设是供不应求,刚性需求很大,这些限制政策虽然限制了投资性需求,但也限制了一部分刚性需求,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不管怎样,随着房产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房地产管理法规将会更加的完善,中国房地产行业也将会健康的发展,房价也将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法律法规全书. 法律出版社, 2010-02-01
[2] 戚瑞双主编 . 房地产法律法规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8-9-1
[3] 滕春晓.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北京: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4] 王立久. 建设法规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