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

合集下载

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A.随机原则B.随意原则C.对等原则D.可比原则正确答案:A解析:随机抽样也叫概率抽样,即总体中的个体有一个事先已知的概率被抽中。

2、某市工商企业2017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个月B.一年C.一日D.一年零一个月正确答案:A解析:调查期限: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迄时间。

3、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A.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B.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C.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D.分组标志的选择正确答案:C解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经济现象呈现何种分布。

4、以下有关典型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必须同其他调查结果结合起来使用B.不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C.可以检验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D.能够补充全面调查资料的不足正确答案:B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C.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D.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是()。

A.最符合随机原则B.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C.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D.组内是进行全面调查正确答案:B、C解析:类型抽样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有关标志分成若干层,然后按照随机原则从每层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组成样本,适合于差异大的总体,能使样本结构更接近于总体结构,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在开放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B.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正确答案:A、B解析:组中值是下限与上限之间的中点值,是在假定各组内均匀分布时的一个近似值。

闭口组的组中值是上限与下限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开口组组中值的确定,一般以其相邻组的组距的来调整3、对于离散型变量数列()。

统计的四个过程

统计的四个过程

统计的四个过程
统计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来描述和推断总体特征的一门科学。

统计的四个过程如下:
1. 数据收集:这是统计过程的第一步,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可以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得。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2. 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于分析。

这包括对数据进行编码、分类、排序、筛选等操作,以及检查和清理数据中的错误和缺失值。

3. 数据分析:在这个阶段,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是提取有用的信息、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并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4. 数据解释:最后一步是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断。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将其与研究问题和背景相结合。

这可能涉及到对结果的实际意义、统计显著性、置信区间等进行解释和评估。

这四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

数据收集是基础,数据整理为分析做好准备,数据分析是核心,而数据解释则是将结果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统计过程的目标是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提供可靠的结论和推断。

通过遵循这四个过程,统计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解决问题,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二)实验方式
所谓实验方式,就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试验 法,通过观测人为安排条件下试验产生的各种 结果并加以记录的方式来获取数据,或通过人 为安排条件下的试验来探求某个或某些因素对 所研究事物的数量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凭借 实验结果来揭示所考察因素与所研究事物之间 的数量因果关系。
1、实验的原则
运用实验方式需要遵循下列两个原则:均衡分散
1、普查
普查是根据特定的统计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 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以收集所研究现象总体的全 面资料(即总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是观测单位)。 普查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建立专门的 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观测单位 直接进行登记。如我国历次的人口普查等。二是利 用观测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 由观测单位按要求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等。
重点调查的单位可以是一些企业、行业、 也可以是一些地区、城市。此种调查方式的优点是, 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少,而又较快地搜集到统计 信息资料。一般来讲,在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 本情况,而部分单位又能比较集中反映研究项目 和指标时,就可以采用重点调查。
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采用什么调查? • 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 • 商检人员在某超市检查出售的饮料的合格率。 • 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五分之一的六个大型企 业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基本 情况。
观测性误差
数 据 收 集 误 差
也叫登记性误差或调查性误差,它 是在调查观测的各个环节因工作粗 心或被观测者不愿很好配合而造成 的所收集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误 差,包括计量错误、记录错误、计 算错误、抄写错误、汇总错误、计 算机输入误差等工作误差,以及被 调查者不愿或难以提供真实情况的 误差,有时还存在调查人员弄虚作 假的误差和各种人为因素干扰的误 差。 这部分误差通常是人为造成的,通 过对统计调查资料的严密审核,是 可以发现并加以更正的。观测性误 差则可能存在于任何统计调查。 因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而产生 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实数量特征 不符的误差。根据样本不能完全 代表总体的原因不同,代表性误 差又分为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 然性代表性误差两种。

西南财经大学向蓉美、王青华《统计学》第三版——第2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西南财经大学向蓉美、王青华《统计学》第三版——第2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 调查内容详细、提供重要国情国力资料、数 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提供抽样框

– 特别注意

• 必须规定标准时间 • 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进行
• 基本内容和指标解释统一并相对稳定
• 需要PPT配套视频,请加VX:1033604968 11
Statistics
2.统计报表 –概念 •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 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 –特点 • 全面性、稳定性、连续性、可比性 • 曾经是我国数据收集的主要方式 • 耗费大、数据质量差等等。
3
Statistics
§2.1.2 统计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的内容

调查
调查

对象
项目


调查
和调

单位
查表

4
Statistics
1.确定调查目的
调查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回答“为什么调查?” 调查之前必须明确
5
Statistics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单位:需要对之进行调查的单位。可以是调查
12
Statistics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8年12月31日,时
期资料为2008年度。
第六次quanguo人口普查
主要目的: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
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
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
重点单位——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 较大比重的单位

4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4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 第一组的累计频率等于第一组本身的频率;
• 最后一组的累计频率等于1。
9
(五)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
• 做法 – 以分组变量为横轴,以累计频数(频率)为纵 轴而做出的图形。 • 分类 – 向上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 – 向下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
10
向上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
– 在直角坐标点系上将各组组距的上限与其相应的累 计频数(频率)所构成的坐标点,依次用直线(或 光滑曲线)相连,形成向上累计曲线。
(二)统计表的分类
• 1、按用途分类
– 调查表
– 整理表或汇总表
– 分析表
• 2、按照主词的结构分类
25
– 简单表
•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称为简单表。主
词罗列各单位的名称。
表 4-6
项目 工业增加值 年底人口数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全国出口商品总额 全国进口商品总额
2005 年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注意开口组下限的确定:第一、根据开口组组距等于相邻组距确定开口组的下限; 第二、根据原始资料分组后,如果按照以上方法确定下限后 ,有数据比下限小,则最小值为开口组的下限
7
(三)累计频数分布特点
• 第一组的累计频数等于第一组本身的频数;
• 最后一组累计频数等于总体单位数。
8
(四)累计频率的两个特点
图 4-2 向下累计图
50
1.0 0.8 0.6 0.4 0.2
累 计 频 数 ( 居 民 户 数 )
40 30 20 10
累 计 频 率
)
800
1040 1280 1520 居民户月消费支出 00 000
12
四、洛仑兹曲线
• 含义

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组数
组中值:各组中点位置所对应的变量值。其计算公式为:
01
或= (适用上开口组)
03
组中值= (适用所有闭口组)
02
或= (适用下开口组)
表3—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2003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之年均增加2.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8.0%。反映在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年的19.1%下降到2002年的14.5%,下降了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50%提高到51.8%,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30.9%提高到33.7%,上升了2.8个百分点。它反映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过程。
举例说明:
1
某工厂生产车间30人工人日产量原始数据如下: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本章主要内容




统计整理及其类型 统计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的工作过程。包括(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2)对现成的综合统计资料的整理。本章指的是第一种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3.历史资料的审核:在利用历史资料(或其他间接资料)时,应审核资料的可靠程度、指标含义、所属时间与空间范围、计算方法和分组条件与规定的要求是否一致。一般可以从调查资料的历史背景、调查者搜集资料的目的以及资料来源等,来判断资料的可靠程度,也可以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指标的变动趋势来检查它的正确性。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统计整理方案 1、 确定汇总的统计指标和
综合表; 2、 确定分组方法; 3、 确定汇总资料的形式; 4、 确定资料的审查内容和
审查方法。
第三章 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
§2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意义和作用 1、概念: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
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 个不同的组别。 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合”。 2、统计分组的原则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与显示
➢ 数量分组的方法 ➢ 分配数列的编制
§1 统计数据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中处于中间阶段,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数据整理,可 以使混乱、缺乏条理性的资料变成有条理 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明总体特征的有 用的资料。
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调查阶 段所搜集到的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 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 映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试将工人分成5组
其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全距(Range)=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576-432=144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 变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interval)。当 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 组距=全距/组数
原则: 应将总体单位分别的特点显示出来 要考虑到原始资料的集中程度 要考虑到所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考
例:重庆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
1980年
GDP
100
第一产业 38.4
第二产业 44.6
第三产业 17
1990年 100 33.4 39.7 26.9
2000年 100 17.8 41.4 40.8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1)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1)
•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 ——在多个标志中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 ——注意不同时代标志的意义变化
分组的原则:穷尽和互斥
1.按品质标志分组或按数量标志分组,或用两 种标志结合分组 2.按主要标志与辅助标志分组
(四)统计分组体系
1.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
标 按性别分组
志 男性 女性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1.划分性质不同的各种类型,研究其特征和规律性
表1 我国近几年农业总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
类型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农业 11884.6 13539.8 13866.9 14099.3
林业
709.9
778 817.8 848.7
牧业
6044.9 7083 7620.3 7729.8
如:某校按学生人数分组,其组限为: 100人以下 101—200 201—300 301人以上
组距分组中,上述分组都是等距分组,即各组组 距相等,其特点是:
由于各组组距相等,各组次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 小的影响,它消除了组距对其分布的影响,与次数 密度的分布是一致的,一般呈正态分布。
同时也存在不等距分组即只要有一组组距不相等的 分组,也称异距分组。例如学生年龄18岁以下,1920,21-24,25岁以上等。其特点是:
60—70
—60
70以上等
61人以上等
我们把这种分组形式称为开口组。“以下”称之 为下开口,“以上”称之为上开口。
下开口的组中值=本组上限-(1/2)*相邻组 的组距
上开口的组中值=本组下限+(1/2)*相邻组 的组距
例如结合上面学生成绩的分布计算其组中值 下开口组中值=60-(1/2)×(70-60)=55 上开口组中值=70+(1/2)×(70-60)=75

统计学第二章数据搜集整理

统计学第二章数据搜集整理

普查的规定
• • • • 规定统一的调查项目 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规定统一的普查周期 例如: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表,性别、年龄、 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 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 截止时间,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 人口普查的周期是10年,2000年,2010年
频率
fi
fi
fi :第i组频数
32
(2)频率的性质 (A )
0
fi
1 fi
(B ) (3)频数密度与频率密度(消除异距分组对频数影响) (A) (2.7) 频数密度=频数/组距 (B) (2.8) 频率密度=频率/组距 各组频数密度与各组组距乘积之和等于总体单位数,各 组频率密度与各组组距乘积之和等于1.
29
组数的确定(H.A.Struges经验公 式)

n = 1 + 3.3logN
N – 24 – 44 – 89 – 170 – 359 n 5 6 7 8 9
(斯特杰斯)
• • 15 • 25 • 45 • 90 • 180 • 组距=
30
四、频数(次数)分布
1.频数分布的基本理论
(1)频数分布的定义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单位按某一标志 归类排列,并计算其相应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形式,通过对零乱的、 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有次序的整理,形成一系列反映 总体各组之间单位分布状况的数列,即分布数列。
10
• 概率抽样的特点: 1、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排除了主观因素对 选样的影响。 2、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 量特征作出估计。 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 抽样调查的适用场合

统计学(4)

统计学(4)
第三,由于统计报表属于经常性调查,调查项目相对 稳定,有利于积累资料并进行动态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统计报表
按实施 范围分
按调查 范围分
按主管 系统分
按填报 单位分
按报送 方式分
国部地 全 非 基 专 基 综 电 书 家门方 面 全本 业 层 合 讯 面 统统统 统 面统 统 报 报 报 报 计计计 计 统计 计 表 表 表 表 报报报 报 计 报 表 表表表 表 报表 报
明确规定调查资料的起止时间; 调查资料登记时间:是指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并取得调
查资料的时间; 调查工作期限:是指从调查工作开始到调查工作结束所
经历的全部时间。 2.调查空间: 调查单位应在什么地点接受调查。
.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的组织计划,是指为确保实施调查的具体工作计划。 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 建立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做好人员的配备与分工; ➢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如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文件
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 有绝大比重的单位。
选取重点单位的原则:根据调查任务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 况确定选取的重点单位及数量;也要注意选取管理比较健全、 业务能力强、统计工作基础好的单位为重点单位。
特点:调查单位少;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 位的场合。
注意:重点单位的选择是客观的。只适用于客观存在着重 点单位的情况。
注:1.资料来源于《世界概况》,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最权威报道; 2.中国2010年人均GDP为4283美元,居世界182个国家的95位。
.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1.定类尺度(类别尺度、列名尺度) 是对统计客体类别差异所作的反映,是最粗略、计量层次 最低的测量尺度。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A:您至今未买电脑的原因是什么?(单选不可以,多 选可以) (a)买不起(b)没有用(c)不懂(d)其它
(3) 无论多/单选题,任一个备选答案都不能有多 重含义。 A.您选择信息专业的目的是:
(a)自己喜欢,好就业(b)„„
(4) 无论多/单选题,备选答案之间不能有包含关 系。 A.您上大学的目的是:
例2.1 某车间50个工人看管机床台数资料如下:
3 6 2 4 3 2 6 4 3 2 4 2 5 2 6 2 3 5 4 3 2 3 6 5 4 2 4 3 2 2 3 5 4 5 6 2 2 6 4 3 2 6 3 4 5 4 5 2 3 5
试对数据进行分组。 解:由于机器台数属于离散型变量,因此使用单项式分 组方法。将原始资料按变量值升序排列,然后将相同变 量值分为一组,最后将资料分成若干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数值型数据:主要是按照数值进行分组。 例:对学生成绩分组,可分为60分以下、60~70分、 70~80分、80~90分、90分以上5个组。
单项式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 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适用条件:通常只适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
表2-2 变量编码表
NUM SEX JOB A11 A12 A13 A14 A15 A21 A22 A23 A24
001
002
1
1
1
210来自001
1
1
1
0
1
1
1
1
0
0
0
1
0
编码表说明:
NUM- 编码 SEX- 性别 jOB- 职务 A11~A15代表第一题中5个选项,选中者输入1, 未选中者输入0。 A21~A24代表第二题中4个选项,选中者输入1, 未选中者输入0。

统计数据的整理及其显示(ppt-107页)(共106张PPT)全篇

统计数据的整理及其显示(ppt-107页)(共106张PPT)全篇
2、统计分组的原则
穷尽原则
互斥原则
注意:统计分组是对总体认识深化的手段,它是一切统计研究的基 础,应用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⑴ 类型分组
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单位:亿元
类 型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农业 14 106.2 13 873.6 14 462.8 14 931.5
审核
对第二手数据: 完整性: 准确性: 适用性:数据的来源、口径以及
有关背景资料; 时效性:尽可能使用最新的数据。
(2)数据筛选
当数据中的错误不能予以纠正,或者有些数据不符合 调查的要求而又无法弥补时,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
数据筛选的内容:
▪ 将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或有明显错误的数
据予以剔除;
例如:企业按人数分组
499及以下
500 ~ 999
1000 ~ 2999 3000及以上
工人按工资分组
600 ~ 700 700 ~ 800 800 ~ 1200
1200 ~ 1500
适用条件: 它适用于变量值变化范围较大、不同变量值个数
较多的离散型变量及连续型变量的场合。
注意:连续型变量的数值不能一一列举,故
例如:按以五分制计分的成绩对全班100名学生进行分组,宜单 变量数列;按以百分制计分的成绩对全班100名学生进行分组 ,宜组距式数列;
1. 定类数据的排序
▪ 字母型数据,排序有升序降序之分,但习惯
上用升序
▪ 汉字型数据,可按汉字的首位拼音字母排列
,也可按笔画排序,其中也有笔画多少的升 序降序之分
2. 定距和定比数据的排序
递递增增排排序序:后设可一表组示数为据:为X(1X)1<,X(X2)2<,……<X,(NX) N, 递减排序可表示为:X(1)>X(2)>…>X(N)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特点
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全面调查
作用
的目的; 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扰的可能 性较小。
抽样调查应用范围:
1.不能或难以进行全面调查的总体的数量特征。 如无限总体、范围过大的有限总体等,以及具有破坏性的 产品质量检测等; 2.发展变化比较稳定和有规律性而不必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总 体的数量特征。
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行的典型调查。
5、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 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本指标 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
随 机 原 则
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及其他 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均 等的被抽中机会
5、抽样调查 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3、重点调查 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的速度取得总体基
作用
本情况及变动趋势的资料;
对重点单位的选择不带有主观性
局限
只适用于客观存在着重点单位的情况
4、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也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 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 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
统计调查的种类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
经常性调查 一次性调查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2、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组织形式分为: ①统计报表: 根据统计法规的规定,按一定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
统一部署,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管理统计学 第2版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管理统计学 第2版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4)系统抽样
首先将总体中各 单位按一定顺序 排列,根据样本 容量要求确定抽 选间隔,然后随 机确定起点,每 隔一定的间隔抽 取一个单位的一 种抽样方式。是 纯随机抽样的变

最主要的优势就 是经济性。最大 的缺陷在于总体 单位的排列上。 一些总体单位数 可能包含隐蔽的 形态或者是“不 合格样本”,调 查者可能疏忽, 把它们抽选为样
• 普查需要规定标准的时点:如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 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
统计报表
•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自上而下同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 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组织方式。
• 统计报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是建立在各基层单位原始 记录的基础上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由于统计报表是逐级上报和汇总 的,有利于各级部门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或本行的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现状。
2.1 统计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来源
• 间接来源 研究者直接从公开出版物或通过网络渠道获取
所需数据,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 要》、《中国社会统计年鉴》 • 直接来源
研究者直接通过调查取得研究所需数据资料
2.1 统计数据的收集
普查
常用的统计 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简单随 机抽样
分层抽样
抽样调查
• 抽样调查是取得数据资料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它是按照 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指标进 行测定,根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的具体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
简单随 机抽样
分层抽样
等距抽 样
整群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 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 抽样方式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学第二章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2.1统计数据的收集一、统计数据的来源1、直接来源(原始来源):分为实验和统计调查(直接观察、报告、采访、登记)2、间接来源(二手资料):出版物、网络二、统计调查组织方式1、分类①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③按调查组织方式分: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其中专门调查又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2、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①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②缺点: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有可能由于虚假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3、普查:是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搜集时点资料)①作用:可以为抽样调查提供抽样框;可以收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②局限: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宜经常进行4、重点调查:是指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这些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①作用: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的速度取得总体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的资料②局限:只适用于客观存在重点单位的情况5、典型调查:是指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指在数量表现上具有普遍意义呵呵代表性的总体单位,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数量)①作用:一定条件下能估计总体指标数值;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②缺陷:不能确定推断的把握程度,无法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6、抽样调查: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本资料推断把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统计调查? 3.数据资料怎样整理和展示?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4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
一、间接数据的来源
二、直接数据的来源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5
一、间接数据的来源
间接数据主要是从公开渠道获得 的数据,如公开出版的报纸、书籍 及相关网站中的数据,有些未公开 的数据在获得数据所有者允许的情 况下也可以使用。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13
(一) 统计调查方式(3)
普查的特点: (1) 普查通常是周期性的。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
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全国人口普查在每逢 年数尾数为0的年份进行。 (2) 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避免调查数据 的重复与遗漏,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 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方法所取得的资料更全 面、更系统。 (4) 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大 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因此普查的适用范 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特定现象。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10
二、直接数据的来源
直接统计数据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两 个:一是专门组织的调查;
二是科学试验。
前者是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来源, 后者是自然科学数据的主要来源。本 书着重讨论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方式 和方法。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11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9
选择间接数据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间接数据; (2)注意间接数据变量名称的含义是否发生过变化。随
着历史的变迁,有些间接数据变量名称的内涵或外延发生 了变化,在采用数据时应该进行调整; (3)注意间接数据的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是否一致; (4)注意尊重间接数据所有者的权益。一是要合法采用 次级数据;二是要注明数据的来源出处,这样既尊重他人 的劳动成果,又便于阅读者核实。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国家、地区和行业或部门的年鉴。例
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农
村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人
口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 第二节 调查设计 第三节 统计数据整理 第四节 统计表的设计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1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调查设计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正确使用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的特 征。 难点: 调查问卷的设计。
2020/10/8
(一) 统计调查方式(1)
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普查、统计报表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我国
《统计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
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
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这是法律从总体上对我国统计调查方
法所作的基本规范,明确了我国应当建立科学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总框架。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14
(一) 统计调查方式(4)
2.统计报表调查(statistical report forms)
定义2.2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 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 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统计调查 方法,称为统计报表调查。
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包括国 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和专业统计报 表。
国财政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统计年鉴等。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7
对于某些特定行业的数据,如证券业数据,我们可以 从各证券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各证券公司等单位的网站数据库和出版 发行的刊物中取得有关数据。各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 年报中的各种数据属于公开数据,可以直接使用,但如果 存在后续的补充报告,在使用时应该及时调整。
对于未公开的微观经济数据,由于涉及企业的内部机 密或个人的隐私权,我们在采用有关数据时一定要征得相 关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在发表研究成果时还应尽量避免直 接公布原始数据。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8
刊登世界各国宏观数据的刊物主要由联合国统计司 (UNSD)、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 能源机构(IEA)、国际清算银行(BIS)、欧盟统计局 (EUROSTAT)、亚洲开发银行(ADB)、国际电信联盟(ITU) 等国际性组织编制出版。有些使用面广的资料,在取得版 权后,由我国有关机构翻译成中文出版。例如《世界经济 年鉴》、《世界发展报告》、《国外经济统计资料》等。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12
(一) 统计调查方式 (2)
1.普查(census) 定义2.1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为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
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 称为普查。 普查主要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现象的总体特征, 如全国人口普查、国有资产普查、全国工业普查、全国第 三产业普查等。 相对于全面统计报表,普查能取得内容更详尽、分类 更细致的统计资料,但普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 不宜经常进行,而应根据实际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进行, 比如我国从1990年起每隔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2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理解各种调 查方法的概念、作用与特点,明确相 互的区别;掌握统计数据整理的方法 ; 能够正确使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
2020/10/8
版权所有 BY 统计学课程组
3
案例2 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了吗
问题: 1.这些数据资料是怎样收集的? 2.调查方案包含哪些内容?怎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