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介绍(2017年核心素养版)(2015年9月11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解读与思考

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解读与思考

2.评价建议
•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以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为基本依据,日常教 学活动评价,要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依据。要关注学生 对具体内容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综合性与整体性。
• 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评价,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价 目标,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 评价。
• 能够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规则、推理和论证; 能够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理解其中的数学 思想。
•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一般的概念解释具体现象。
水平三:
• 能够在综合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予 以表达;能够在得到的数学结论基础上形成新命题;能够针对 具体问题运用或创造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 能够通过数学对象、运算或关系理解数学的抽象结构,能够理 解数学结论的一般性,能够感悟高度概括、有序多级的数学知 识体系。
• 在现实问题中,能够把握研究对象的数学特征,并用准确的数 学语言予以表达;能够感悟通性通法的数学原理和其中蕴含的 数学思想。
•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数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数学建模活动 与数学探究活动
机动
建议课时 30 44 26
4 4
4.课本章节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
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 学业质量是应该达成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是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水平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水平一:
•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在特 例的基础上归纳并形成简单的数学命题,能够模仿学过的数 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介绍(2017年核心素养版)(2015年9月11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介绍(2017年核心素养版)(2015年9月11日)

英国课程标准(2007年):
英国基础教育的总体课程目标→各学科 的教育目标→各学科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核 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水平层次(即学业质量 标准)。
课程标准内容的选择,既依据学科体系, 同时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准则。因此, 在一定意义来说,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标准已 和学业质量标准融为一体。
美国共同核心州课程标准(2010年):
以语言为例,将语言领域中的独立意 识、理解力和批判能力,重视证据、技术 与数字媒体的策略性运用、文化理解等要 素,确定为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根据这一 素养模型,分别明确了读、写、听、说等 几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和水平标准。
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标准(2009年):
跨学科核心素养:读写、计算、信息 通讯技术、思维能力、创造性、自我管理、 团队合作、跨文化理解、道德伦理、社会 交往能力。这10种跨学科公民素养将整合 进各学科的内容领域中。
素养名称
内涵
具体表现
素养5 历史 价值观
历史研究所追寻的是知真、 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养成知真求实的意
求通、立德。“知真”指 识和精神;能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
的是对历史的探究是以不 大势,认识历史是一个进步的发展过
断接近历史的真实为目的; 程;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
“求通”是指“通古今之 体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
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各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站在区域,甚至全球的 角度,以及时空结合的角度,综合分析人们面临的人地关系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高层次的综合分析,自然和人文因素融合分析,不同尺度区域的分析,时间维度的分析,满足高考的需要)
能够结合国家建设、区域开发与规划的宏观布局,分析其背后的地理背景(多要素,区域关联),并从发展的角度进 行简要分析和预测。 (高层次的综合分析,能够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实际,满足高考的需要)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新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解读《课程知识结构的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解读《课程知识结构的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知识结构的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解经过广大专家多年的努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终于2018年揭开神秘的面纱。

该标准(2017年版)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尤其是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阐释,颇有精到之处,对此,方家们已有诸多的评价与高论,笔者不再做过多的阐述。

然而,通过对课程标准的仔细分析与阅读,笔者发现,新课标给广大中学教师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本文试从课程知识结构的角度,提一些肤浅想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

”然而,知识结构不清,谈何知识本位——素养本位更是无从说起;学科内涵不明,如何开展教学与评价——聚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更需要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新课标知识结构之调整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彻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在结构的设计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纵观课程标准全文,在知识结构的选择与建构上,确实体现了立足基础、视角多样、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在教学与备课中多加关注。

(一)立足基础——时序意识的完善中学历史学习必须立足基础,这已是学科教学的共识,但要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颇为不易。

其中作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教师与学生都未能厘清一个基本的概念: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到底要包括哪些内容?一些教师认为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一些基本概念,只要把概念阐释清楚,学生的基础就是巩固的;一些学生则认为只要背熟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与结论,基础就扎实了,成绩就突出了。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 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一)课程性质在2017 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基本理念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一)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 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课程目标(1). 由原来是“双基”转变为“四基”与“四能”。

提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由提高数学能力转变为发展数学素养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
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英语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语和笔试语篇中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的变大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这种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物理
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构建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力义务意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法定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课标解读-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思考

课标解读-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思考

(1)评价目的
• 评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进而也考查教师教学的
成效。
• 通过考查,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诊断教
师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 通过诊断,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2)评价原则
• 重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教学评价要以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作为评价的基本要素。 • 重视评价的整体性与阶段性。 • 重视过程评价。
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 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 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实验版 比较,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 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 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在教 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数学课程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和学生 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 突出数学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 精选课程内容,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 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课程目标
(一)“四基”与“四能”
•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 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 • 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二)核心素养及水平划分
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1)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2)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解读与思考

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解读与思考
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 创新意识的发展。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 美价值。
4.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
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数学学科 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质量要求, 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 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二)核心素养及水平划分
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基本内涵:
一个核心
全学抽象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 数据分析
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 情境与问題:情境主要是指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 问题是指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
所有的科学都离不开数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数学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与数学的结合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 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数学的发展变化
21世纪过去的十几年是数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数学科学 的新思想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一些世界顶级难题或猜想得到 了解决或证明,如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破译“孪生素数猜想”,朗兰兹纲领基本 引理的证明等。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自觉交叉,产生了很多新 的交叉研究领域,数学在研究模式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因 此,我们必须对旧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更新和修正。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 过程。
开发合理的评价工具,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数学学科 核心素养的达成有机结合,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 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2003年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部分,对化学学科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准确定位了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化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调动化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肯定了03版的作用和贡献,同时提出面对新时代社会的变化和要求以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修订改进之处。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3)坚持科学论证。

(4)坚持继承发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就“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后的主要变化”进行了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 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 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规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

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解读一、落实方案要求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

学时学分:必修 4 学分, 72 学时,每学时 45 分钟; 选择性必修 0-6 学分,修满可达 108 学时; 选修 0-4学分,修满可达 72 学时。

内容组织:科目内容设计成若干模块,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体现学科内在逻辑。

每个模 块一般为 18学时的倍数, 18学时为 1 学分。

□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面向全体学生。

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体现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的基本要求。

内容及课时数适当“精减” ,合理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

选修面对部分学生, 在每个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总体上看,与修订前比,必修内容及课时减少了 1/3,较大辐度地增加了选修内容和课 时,且设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提高了课程的选择性。

主讲:人民教育出版社 黄复华整理曹保义二、三类课程设计思路□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内容本次课标修订工作,最终凝练出了高中生物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内容为载体,通过教学活动而实现。

例如,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升华,在内容上尽量保留了利于生命观念形成的基础知识,为促进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发展,保留和适当增加了原课标中具有科学思维价值、具有探究因素,以及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生活动。

□提高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在具体内容和学生活动的选取上,借鉴了我国十余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保留了经过实践验证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的内容,删减了一些必要性不强、效果不佳或难以操作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删去的内容主要有:•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观察线粒体•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总之,修订后的内容标准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与原课标的街接,利于教师运用已有的教改经验和教学资源,删去了操作性不强的学生活动,有利于顺利实施新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6年9月内 部 资 料请 勿 外 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6年9月前言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家教育改革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4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面对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还有某些亟待改进之处。

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必须不断深化。

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修订,正是推动课程与时俱进、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

2012—2014年,教育部组织了对国内外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题调研,深入分析总结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了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主流趋势,重点研究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与性质、普通高中课程的任务、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以及实施课程的保障措施等问题,为普通高中课程修订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教育部作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部署,明确了普通高中1课程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XXX为了帮助备考的教师更好地应对新的教学标准,特别为大家准备了新课标解读和备考指导。

新版课程标准与2003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呢?首先,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成为了新的教学重点。

其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

此外,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在实施建议部分,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新版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时,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研究、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新版课程标准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

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

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研究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

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研究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解技术对历史、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能结合某一具体技术领域,调查并分析个体及群体的价值观如何促进或阻碍技术的发展,理解技术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能够自主搜集、分析相关数据,评价一项技术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判断其发
水平3
展趋势;能结合具体技术发展案例,分析其对当前及今后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面对熟悉复杂的技术情境,能够较为合理地进行风险评估。
能运用用户模型分析方法,提炼用户的独特需求,确认所要解决的特定技术问题;能依据设计需求制订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规范的多个方水平4案,并进行初步的比较与权衡;能通过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等方法掌握技术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领悟技术创
新设计相关文化的丰富内涵。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续表
水平
素养3:创新设计
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多视角认识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形成对用户需求和技术问题的敏感性;能运用数学与工程方法进行比较和权衡,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
水平5
改进原有方案;能自行设计技术试验,进行技术探究,熟练运用技术设计与创新的一般方法,结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形成较高的创新设计能力。
能就某一具体技术领域中明确的技术问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识
别技术问题的特性和细节,明确制约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提出可能
水平3
的解决方案;在进行简单的技术方案设计时,尝试运用模拟试验或数学模型来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附录│
续表
水平
素养2:工程思维
能就某一技术领域中较为复杂的问题情境,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任
能综合多个技术领域,调查并分析个体及群体的价值观、伦理规范是如何影响技术发展的;分析并评价一些重要的技术对个人、社会、环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年12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二)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二)结构/(三)学分与选课/四、课程内容…………………………………………………………………………(一)学习任务群/(二)学习要求/五、学业质量标准…………………………………………………………………六、实施建议………………………………………………………………………(一)教学与评价建议/(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五)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附录………………………………………………………………………………高中语文素养水平描述/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生应在语文课程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和言语经验积累,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增强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

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二)初步成果 1.在研究的基础上,四个学科探索性地提出 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对其内涵进行界定。 2.2014年11月,所有学科启动了修订工作, 至目前止,已召开了6次大会,各学科组已 基本提炼出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的设计、学 业质量标准的划等,以及教学建议部分。拟 于8月底完成全部课程标准初稿。
学科核心素养: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 独特价值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9
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全方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立德树人导向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突出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2.修订工作的原则
1)巩固和发展各科课程标准在十年改革实践中所 确定的成就和经验
2)聚焦各科课程标准实践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 性的修订方案
7
美国共同核心州课程标准(2010年):
以语言为例,将语言领域中的独立意 识、理解力和批判能力,重视证据、技术 与数字媒体的策略性运用、文化理解等要 素,确定为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根据这一 素养模型,分别明确了读、写、听、说等 几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和水平标准。
8
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标准(2009年):
跨学科核心素养:读写、计算、信息 通讯技术、思维能力、创造性、自我管理、 团队合作、跨文化理解、道德伦理、社会 交往能力。这10种跨学科公民素养将整合 进各学科的内容领域中。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 证的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对历 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 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 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 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 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 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 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介绍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朱慕菊
2015年9月11日
1
欢迎共享
2
一、前 言
• 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是贯彻落实十八 大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在理论 和实践层面上,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在实处的重 要举措。修订工作既是对经验和问题的总结提升 ,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
12
什么是核心素养
-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
- 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 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是整合了情感、态 度或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 的综合性表现。
- 核心素养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它有别于一 个人潜在的能力。
13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 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将在提炼学科核 心素养、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深化和促进高考 改革等方面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们 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基础和成功经验,本次修 订工作责任重大,分外艰巨。
4
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国际比较研究
两年来,对美、英、德、加、澳、日、 韩、芬兰、俄、法、新加坡、新西兰等12 个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 中课程标准的情况作了比较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 (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 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 、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 价值的集中体现。
14
“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与撰写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关 键,也是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 重点。涉及到四个方面的问题: •(1)核心素养和学科总目标(三维目标) 的关系; •(2)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和命名; •(3)每个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和阐述; •(4)每个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
15
“学科核心素养”确定和命名的案例
案例一:英国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命名
• 科学思维 • 科学的运用与启示 • 文化理解 • 合作 • 实践和探究技巧 • 批判性的理解科学证据 • 交流
16
案例二:德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命名
普遍的数学能力 •数学证明[K1] •数学的解决问题[K2] •数学建模[K3] •运用数学表达[K4] •运用数学符号、公式和技巧[K5] •数学交流[K6]
3)在十年经验的基础上,在国际比较的启示下, 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标准
4)将修订工作视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机遇
10
四、前期工作进展
(一)前期工作
2014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中学业质 量标准研制暨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研讨会;
确定了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组织领导、 工作推进计划和机制;
确定了先行试点的学科:语文、数学、物理、 历史。
17
历史学科核心Biblioteka 养素养名称内涵具体表现
素养1 时空观念
素养2 史料实证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 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 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 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 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 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 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 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 度出发。
5
研究表明: 各国根据本国教育目标来规定课程标准
的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并研制各学段、各 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以及学生应该具备的 核心素养及应达到的素水平是基本趋势。
英国(2007,2010)、德国(2003)、 瑞士(2007)、澳大利亚(2009)以及美国 (2010)等国家新近开展的国家课程标准研 制,都毫无例外采用了这种模式。
6
英国课程标准(2007年):
英国基础教育的总体课程目标→各学科 的教育目标→各学科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核 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水平层次(即学业质量 标准)。
课程标准内容的选择,既依据学科体系, 同时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准则。因此, 在一定意义来说,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标准已 和学业质量标准融为一体。
• 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自2004年启动使用,经过十 年的实践检验,调研结果表明改革取得了重大的 突破。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通 过标准的修订,巩固成果,修正问题,藉此机会 进一步改革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3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 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标准结构框架的创新 、内容编排的重组、课堂教学的突破、教科书 的编写、高考、评价机制的改革等方方面面, 必须协调推进,成为一揽子改革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