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科普知识

合集下载

核辐射知识及核辐射防治-精选文档

核辐射知识及核辐射防治-精选文档

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根
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 剂量(毫希/年)


放射诊断
0.22
放射治疗
0.03
医用同位素 0.002 核爆炸落下尘 0.01
放射性废物 0.002 职业照射 0.009

其他辐射源 0.012 核电站周围 0.001~0.02



10000: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 1: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辐射危害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200000~4500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 内死亡; 60000~100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剂量 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
辐射危害及防护

辐射危害: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
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
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 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 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 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核辐射知识全攻略

核辐射知识全攻略

核辐射知识全攻略核辐射知识全攻略作者:[暖雪]发表时间:2011-03-16 14:50:52[收藏] [发短信] [回复] [投诉] [添加好友]何为核辐射简单来说,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

核辐射是指来自于原子核的辐射。

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

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

它质量大且带电荷多,但穿透物质的能力弱,射程也短,只要用一张普通的纸就能挡住。

但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危害性很大的内照射,因此在防护上要特别防止α发射体进入人体内。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

与α射线相比它有较大的穿透力,能穿透皮肤的角质层而使活组织受到损伤,但它很容易被有机玻璃、塑料或铝板等材料所屏蔽。

其内照射的危害也比α射线小。

γ射线与X射线类似,也是由看不见的光子组成的。

它的穿透力最强,能穿透一米多厚的水泥墙,一个能量为1MeV的γ射线就足以穿透人体。

因此在外照射的防护中对γ射线的防护最重要。

但由于γ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它不能直接引起电离,所以它对人体内照射的危害要比α、β射线都小。

核辐射会引起那些伤害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200000~4500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6 周内死亡;60000~100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10000: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5000: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700: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60:人体内的辐射量;10: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8: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1: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最新核辐射知识及防护(大全

最新核辐射知识及防护(大全

核辐射知识及防护什么是核辐射?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如果暴露在核辐射中,身体能立即感受到什么感觉吗?当你暴露于核辐射环境下,你可能会得辐射病。

这种病是有症状的。

几小时内你就会感到恶心呕吐,随后会出现腹泻、头痛或发烧等症状。

在最初的症状过去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无症状期,但数周后就会出现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在更高的辐射剂量下,这些症状可能出现的更快,也更明显。

同时,核辐射会对人体内脏造成广泛的,很多时候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暴露在核辐射中,一半的健康成年人无法承受4戈雷的辐射剂量。

辐射引发的病症能治愈吗?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可以增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以便抵消辐射可能对人体骨髓造成的影响,并降低可能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而导致的感染风险。

现在同样有专门用来降低由于辐射粒子对人体内脏造成的损害的药物可以使用。

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何种危害?放射性物质在衰变时会释放离子辐射,这种辐射可以对人体内部化学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它会打断人体组织的各种原子和分子间的化学键。

人体会自动对此作出反应,尝试对这种损害进行修复。

但有时候这种伤害将是非常广泛而严重的,修复几乎不可能。

并且在自动修复过程中还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人体内对辐射损伤最敏感的部位是肠子和胃部的细胞组织,以及骨髓中的造血细胞组织。

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的长期影响是什么?辐射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最严重的方面是它会引发癌症。

核与辐射常识

核与辐射常识

一、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即包括你喝的水和我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不是讨论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偏高或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

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二、辐射防护原则当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

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三、远离核辐射详细操作指南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5.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

核辐射物理知识点总结

核辐射物理知识点总结

核辐射物理知识点总结核辐射物理是一门研究核能放射性衰变、核反应、离子辐射和电磁辐射等现象的学科,涉及核物理、粒子物理、原子物理、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知识。

核辐射物理对于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研究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应用核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核辐射物理的基本概念、辐射种类、辐射防护、核裂变和核聚变等方面的知识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核辐射的基本概念1.1 核辐射的定义核辐射是指原子核发生自发性变化时放出的一种高能射线。

这种高能射线能够穿透物质,使物质产生电离、激发和损伤等作用,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生物学危害性。

1.2 核辐射的种类核辐射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四种。

其中,α射线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束,由氦原子组成,其穿透能力相对较弱;β射线是高速电子束,其质子数变化,穿透能力大于α射线;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其能量较高,能够穿透物质达数厘米,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中子射线是由中子组成的射线,穿透能力最强,很难被阻挡。

1.3 核辐射的单位核辐射的单位有居里(Ci)、贝克勒尔(Bq)、辐(rad)、格雷(Gy)等。

其中,居里是衡量放射性核素活度的单位,1居里等于1秒内放出2.7×10^10次核变化;贝克勒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用于衡量放射性衰变速率的单位,1贝克勒尔等于1秒内有1个核衰变事件发生;辐是国际单位制中用于衡量辐射吸收剂量的单位,1辐等于1克组织吸收1爱因斯坦能量;格雷是国际单位制中用于衡量辐射吸收剂量的单位,1格雷等于1焦尔/千克。

1.4 核辐射的生物学危害核辐射对人体的生物学危害主要表现在辐射照射后会对细胞和组织产生电离、激发和损伤,导致遗传变异和癌症等疾病。

因此,正确了解核辐射的危害性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核辐射的辐射防护2.1 核辐射的防护原则核辐射的防护原则包括时间原则、距离原则、屏蔽原则和个人防护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缩短接触辐射源的时间、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使用屏蔽材料和配备防护设备等方式来降低辐射的危害。

核辐射科普知识---详解核辐射

核辐射科普知识---详解核辐射

核辐射科普知识1、什么是核辐射? (2)2、详解核辐射 (2)3、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 (3)4、核安全常识: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4)5、导致放射性污染物远程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6、图解福岛核电站 (5)7、国际核事故分级图表 (6)8、国际核事故世界重大核安全事故概览 (7)9、卫生部详解核与辐射事故后如何进行医学应急 (7)什么是核辐射?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详解核辐射掌握科学常识,制止谣“盐”从我做起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 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辐射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

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简称希。

1毫希等于千分之一希。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

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地区每年3.7毫希;砖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线每年0.4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胸部透视一次0.02毫希。

低于100毫希没危害高于4000毫希可致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

当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的时候,对人体没有危害。

高于4000毫希时,对人体是致命的。

第一章核辐射基本知识08

第一章核辐射基本知识08

第一章:核辐射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放射性现象放射性现象对于我们早已不陌生,岩石里、食物内、空气中,到处都存在放射性。

放射性现象就是不稳定的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γ射线,或在轨道电子俘获后放出X射线,或产生自发裂变的过程。

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其外围绕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及中子组成,质子与电子的数目相等,使原子呈中性。

通常用A Z X表示核素,X为元素的化学符号;A为质量数,等于质子和中子质量的总和,Z为原子序数,等于质子的数目。

例如氢有三个核素:氢、氖、氖,分别记作11H,21H,31H,它们是同位素。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相同的核素。

从构成万物的一百多种元素来看,已经发现了2000多种核素,其中280多种核素是稳定的。

在不稳定的核素中有60多种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其中主要在Z>83的元素里,而余下的为人工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核素发生核衰变时,会放出α、β、γ射线,人工放射性核素还可以辐射出质子或中子等。

天然放射性核素自发地衰变,一般不受温度、压力的影响,并且按指数规律变化,若某时刻t时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为N(t),则其与初始N0时具有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N。

之间有下面的关系:N(t)= N0e-λt(1-1)λ称为衰变常数,和原子核的性质有关,不同的原子核有不同的λ,衰变常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概率。

它反映的是衰变的速度,λ愈大,则衰变率愈大,衰变速度愈快。

通常用半衰期T1/2来表示衰变的速度或元素的寿命。

半衰期就是放射性元素原有的原子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238U的半衰期T1/2= 4.51*109a,从若原有1000万个原子,则经过4.51*109a后将剩下一半,约 500万个,再经过4.51*109a又剩下一半.约为 250万个;而不是经过一个半衰期剩下了一半,再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另一半就衰变完了。

实际上,历时10个半衰期,原有的原子还剩下于分之一左右。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粒子或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核辐射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危险的辐射,但实际上,核辐射在生活中既有益处又存在一定风险。

本文将从核辐射的基本概念、来源、辐射类型、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科普。

核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粒子或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元素或同位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放射性元素具有不稳定的原子核,通过放射性衰变过程释放出核辐射。

常见的放射性元素有铀、钍、钾等。

核辐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由氦离子组成的粒子流,穿透能力较弱,可以被一张纸或几厘米厚的空气层阻挡。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粒子流,穿透能力较强,可以被数毫米厚的金属或塑料屏蔽。

γ射线是电磁波,穿透能力最强,需要厚重的混凝土、铅或钨等材料进行屏蔽。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核辐射与人体细胞直接相互作用,造成细胞损伤,引发癌症等疾病。

间接作用是指核辐射与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等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对细胞和基因造成损伤。

然而,核辐射并非完全是一种危险的辐射。

适当的核辐射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如X射线、CT扫描、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

此外,核能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核动力舰艇等领域。

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核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首先,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机会,避免进入放射性污染区域。

其次,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如铅衣、铅玻璃等,来阻挡辐射。

此外,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减少辐射暴露。

在医疗检查中,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避免过度曝光。

核辐射作为一种特殊的辐射形式,具有一定的风险和益处。

了解核辐射的基本概念、来源、辐射类型、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防护措施等科普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核辐射,并合理应对核辐射的风险。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核辐射,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发展机遇。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1.饮食方面:在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或冰箱内,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2.身体防护: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尽量避免裸露部位,穿戴长衣,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脖子(甲状腺)部位的防护尤其重要。

3.口鼻保护: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区域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如用手帕、毛巾、布料、口罩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4.通风进气:注意及时关闭窗户和通风口,使用再循环空气。

如果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关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

5.清洁个人:如果已经暴露在核辐射污染中,应及时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后做上标记并放在偏僻处。

彻底清洗身体。

6.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这是防护核辐射的基本原则。

7.保持距离:与放射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与辐射源应间隔10米以上。

以上是家庭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核辐射知识培训课件

核辐射知识培训课件

辐射类型:不同类型的辐射危害 不同,如α、β、γ辐射
04
辐射距离:距离辐射源越近, 危害越大
防护原则
01
减少暴露时间:尽量缩短在辐射环境中的停留时间
02
增加距离:尽量远离辐射源,减少辐射剂量
03
屏蔽防护:使用屏蔽材料,如铅板、混凝土等,阻挡辐射
04
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演讲人
目录
01. 核辐射基础知识 02. 核辐射防护措施 03. 核辐射事故处理 04. 核辐射相关法规
核辐射定义
01
核辐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时产 02
核辐射类型:α、β、γ、X射线等
生的高能粒子流
03
核辐射来源:核反应堆、核武器、核 04
核辐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
事故等
危害,可能导致癌症、基因突变等
02
国家法规:中国国家核 安全局制定的《核安全 法》
03
行业法规:核工业协会 制定的《核工业安全标 准》
04
地方法规:各省市制定 的《核辐射防护条例》
法规要求
01
04
核辐射事故处理制度:企 业需要制定核辐射事故处 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03
核辐射监测制度:企业需 要定期对核辐射进行监测, 并上报监测结果
防护设备
防护服:用于保 护身体免受辐射
伤害
防护鞋:用于保 护脚部免受辐射
伤害
防护面具:用于 保护面部和眼睛
免受辐射伤害
辐射检测仪:用 于检测辐射强度
和类型
防护手套:用于 保护手部免受辐
射伤害
辐射屏蔽材料: 用于屏蔽辐射,
降低辐射强度
防护措施

核安全小常识

核安全小常识

2.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 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 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 制、食物和饮水控制、去污,以及临时避迁、永久再定居等。 • 隐蔽是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以减少 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沉积物的 外照射。撤离是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 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 • 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还可实 行服碘保护,即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以降低甲状腺的 受照剂量。服用稳定碘产生负效应的危险,对单次服用而言很小, 但随服用量增加而增加。
3.核电站安全吗?
• 核能发电是目前核能和平利用的最主要的 方式。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核电站对周围 公众产生的辐射剂量对人们并不构成任何 危险。 • 在我国,国家核安全法规要求核电站在正 常运行工况下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年辐射剂 量不得超过0.25毫希,而核电站实际产生 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这个限值。
核安全小常识
1.什么是辐射? 2.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3.核电站安全吗?
1.什么是辐射?
• 约在10、贝塔射线和伽马射线,统称电磁辐射。 • 辐射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 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希沃 特,简称希。1毫希等于千分之一希。 • 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两类。在核能领域,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电离辐射可能产 生的健康影响及其防护。通常将电离辐射简称为辐射或 辐射照射。 •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 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

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放出的能量或粒子,通过空气传播或进入人体或其他物质中,对其造成的伤害或变化。

核辐射主要有三种类型: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α粒子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原子核,能量较大,
但穿透能力较弱,通常只能通过一层衣物或一小段空气,但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严重损害。

β粒子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或正电子,能量比α粒子弱,但穿透
力较强,可以通过几毫米到几厘米的物质,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γ射线是电磁波,能量最高,穿透力最强,可以通过许多材料,包括金属和厚实的混凝土,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包括伤害细胞、组织和器官,引发癌症,造成遗传损伤等。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不同,也受到剂量和暴露时间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核辐射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距离:远离源头,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2.阻隔辐射:使用铅、混凝土等材料阻挡辐射。

3.避免摄入:避免食用或接触受污染的食品、液体或尘土。

4.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5.及时洗手和洗澡:减少辐射物质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

6.避免孕妇接触:孕妇对辐射更为敏感,应避免接触辐射源。

7.遵循指示和指导:在核事故或核辐射污染事件中,听从有关部门的指示和建议,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核辐射的防护和处理需要专业知识和设备,一般公众在面对核辐射问题时应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核辐射目录一、辐射定义二、辐射单位三、天然辐射四、人工辐射五、辐射防护六、核辐射效应七、辐射环境八、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九、核电站事故一览十、预防核辐射一、辐射定义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辐射是一个氦核,可以用一张纸挡住,但吸入体内有害;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

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这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γ辐射与X射线类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和自然界中可以产生许多放射性物质,但危害并不太大。

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

电磁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辐射,其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

用于通信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

如果按从低频到高频(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电磁波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红外、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辐射、宇宙线。

以可见光为边界,频率低于(长于)can1可见光的电磁波主要对人体产生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主要对人体产生化学效应。

二、辐射单位公共辐射单元:核电站新旧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活度居里(ci)贝可[勒尔](bq)1ci=3.7×1010bq照射量伦琴(r)库仑/千克(c/kg)1r =2.58×10-4c/kg吸收剂量拉德(rad)戈[瑞](gy)1gy=100rad剂量当量雷姆(rem)希[沃特](sv)1sv=100rem三、自然辐射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

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照射成分年有效剂量(毫希)宇宙线0.382.0和宇宙放射性核素0.010.01在正常背景区域暴露增加的区域天然辐射地面辐射:外部照射0.464.3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0.230.6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二吸入222rn1.210吸入220rn0.070.1食入222rn0.0050.1总计2.4四、人工辐射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辐射源、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产生的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的辐射。

核辐射防护知识

核辐射防护知识
在必须进入核辐射环境时,应穿戴专业的防护服、手套、鞋子等装 备,以减少辐射的吸收。
建立防护屏障
在可能受到辐射影响的区域,应建立防护屏障,如使用铅板、混凝 土等材料,以降低辐射的穿透和扩散。
内部辐射防护
控制摄入放射性物

避免摄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 物、水等,尽量选择安全可靠的 食物和水源。
减少吸入放射性物
核辐射事故的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
为受到核辐射事故影响的民众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 解紧张、恐惧等情绪。
01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核辐射防护知 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02
03
组织专业人员介入
针对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员,组织 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帮助 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核辐射防护知识
• 核辐射基本概念 • 核辐射防护措施 • 核辐射安全标准与法规 • 核辐射事故应对与处理 • 核辐射防护技术与应用 • 核辐射防护教育与培训
01
核辐射基本概念
核辐射定义
01
核辐射是一种由原子核自发射出粒 子或电磁波的现象,包括α射线、β 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等。
02
核辐射是由原子核内部变化引起 的,不同于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 。
随机效应
02
长期低剂量核辐射暴露可能增加癌症等疾病的风险,但具体发
病概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遗传效应
03
核辐射可能对生殖细胞产生影响,增加后代出生缺陷和遗传疾
病的风险。
02
核辐射防护措施
外部辐射防护
避免直接暴露于辐射源
在核辐射环境下,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远离辐射源,避免直接 接触放射性物质。
穿戴防护装备

核辐射防护常识与相关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防护常识与相关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防护常识与相关核辐射知识什么是核辐射?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1、什么是放射性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轴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轴盐矿发射出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

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轴矿中相继发现的另外两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钋和镭。

居里夫人称这种能自发释出射线的性质为放射性。

2、辐射分为两类。

一类是电离辐射,这是指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X和中子等射线。

这些射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即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

电离辐射按粒子带电情况又可分为带电粒子辐射(如α、β、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辐射(如中子、X和γ射线)。

另一类是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能电磁辐射。

3、α、β、γ、中子和X射线有些什么特点?(1)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氦原子核。

它的质量大、电荷多,电离本领大。

但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1~2厘米,通常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

(2)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它带付电荷,质量很小,贯穿本领比α粒子强,电离能力比α粒子弱。

β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不同而异,一般为几米。

一通常用一般的金属板或有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版、塑料版就可以较好地阻挡β射线对人的照射。

(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高能电磁波。

核辐射原理

核辐射原理

核辐射原理
核辐射是指物质中原子核放出的高能射线或粒子。

它的产生是由于核内部发生原子核的变化(包括原子核衰变、核聚变或核裂变等)所引起的。

核辐射的主要种类有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α粒子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

α粒
子在核衰变中释放出来,原子核的质量数减少4个,原子序数减少2个。

由于α粒子带有正电荷,在物质中会很快失去能量,并与电子发生作用。

β粒子是电荷为负的高速电子或正电子。

β粒子在核衰变中产生,原子核的中子通过发射一个电子或正电子而减少,同时质子数增加1个或减少1个。

β粒子的穿透能力比α粒子强,但
仍会与物质中的原子和电子相互作用。

γ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波。

它产生于原子核激发态转变回
基态时释放出的能量。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能够穿透厚度
较大的物质。

核辐射的产生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的不稳定性。

核内的粒子组合不平衡或原子核能量不稳定时,会通过核变换来恢复平衡。

核变换过程中,放出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核辐射。

核辐射的强度和类型与原子核的结构和状态有关。

不同的核素具有不同的衰变方式和衰变速率,因此放射性物质会产生不同
类型和强度的核辐射。

核辐射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包括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业检测和材料研究等。

然而,长期接触高剂量的核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会导致放射病和遗传突变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核辐射技术时需要注意保护措施,确保辐射剂量不超过安全限值。

核与辐射宣传知识

核与辐射宣传知识

核与辐射宣传知识核与辐射宣传知识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放射源的包装容器:放射源的包装容器种类很多,大多为球形和圆柱形,一般用铅、铸铁钢、塑料、石蜡等材料制成。

什么是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放射源的分类有哪些?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放射源的应用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几十年来,放射源的应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

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种,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

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份分析,工业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

放射源还可用于人造卫星,火灾烟雾报警,污水治理等。

放射源的防护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

核辐射知识手册

核辐射知识手册

核安全 相关知识手册 相关知识手册目录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知识问与答 核电站相关基本知识 世界核电发展格局 中国核电现状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一、辐射的概念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 核素产生的辐射等。

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 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 年 1 毫希沃特,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 20 毫希沃特。

希沃特是辐 射剂量的一种单位,记作 Sv。

它代表了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的剂量当量, 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希沃特是个非常大 的单位, 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 (mSv) 1mSv=0.001Sv。

, 此外还有微希沃特 (μSv) , 1μSv=0.001mSv。

二、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一次小于 100 毫希沃特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 无影响。

2、一次 1000-2000 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 10 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 0.03 毫希沃特辐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 0.5—1 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 20 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高限值 为 1 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 4000 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

三、核应急响应 核应急是针对核电站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进行控制、缓解、减轻核事故后果 而采取的紧急行动,所有核电国家都设有核应急机构。

中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 员国,同时也是“核应急两国际公约”及“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承担着相应的国 际义务。

目前, 我国为了应付万一发生的核事故, 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事故的危害, 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国家在中央、省市区、核电厂建立应急组织,制定核应急 计划,并做好应急准备。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基本常识1. 元素是由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组成的。

元素周期表中标志元素次序的数目字称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通常用Z来表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按一定能级运行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的数目恰好使原子成为中性。

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

质量数A: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合称为质量数原子序数乙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叫做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2. 核素这一术语在辐射防护中经常用到,它定义为具有特定原子序数、质量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通常用符号ZA X表示。

其中X是元素符号、A是质量数、Z是原子序数(即电子数或核电荷数)。

例如7Li是元素锂的一种核素,A=7, Z=3; 40K是元素钾的一种核素,A=40, Z=19。

它们又可写作锂-7、钾-40。

现在已经知道大约有2000余种核素,其中约300种是稳定的。

核素根据其质量数、原子序数及所处能态的差异又可分为:(1)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通常是在其元素符号左上角上注明质量数来表示。

例如1H 2H、3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235U、238U是铀的两种同位素。

每一种元素可能包括几种或几十种同位素。

(2)同核异能素(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处于不同能态的核素,通常在其核素符号质量数标上m或m、m…等。

例如;9m Cu是;;cu的同核异能素;514m Sb是5?4Sb的同核异能素。

(3)同量异位素(同质异位素)具有相同质量数,而原子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量异位素。

例如40A r、18 wK 和20Ca ;30Sr和90丫。

3. 电离辐射是指能引起被照射物质激发或电离的射线。

电离辐射包括光子辐射(X射线、丫射线)和粒子辐射(a、B、中子、质子等)。

(1)a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可以使物质直接电离或激发。

射线穿透能力很弱,但电离本领很强,一旦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时破坏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即包括你喝的水和我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不是讨论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偏高或
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详细介绍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核辐射定义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

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辐射有什么危害?
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
大。

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
答: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宇宙射线;
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
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人们的哪些活动也有放射性?
答: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

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希/年。

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一次X光检
查0.1毫希等等。

生活中的核辐射污染
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

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关执法部门要增强环境保护
意识的宣传。

另一方面,政府及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对容易受
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商品要进行定期监测。

一、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经放射性衰变产生了放射性气体及其子体产物,悬浮于室内空气中,氛及其于体产物放射出能量较高的a射线(粒子),人若吸进这样的气体,即会照射人体肺组织。

如果长期受到照射,便容易产生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

另据国外报道,大多数家庭居室中自然出现的放射性气体氛,如果与烟气混合,将会有致命的影响。

氛是肺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另外,装修居室用的花岗岩及其它板石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氛,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经监测表明,室内氧气多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积累,所以经常打开居室的窗户,促进空气流通,使氧稀释,这是减少室内氛浓度的良好措施。

装修房屋用的石(板)材要有选择地使用。

石材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随矿床,所在地等天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增减,必须对其进行监测,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居室装修。

要规范装修材料的
市场。

二、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谨防饮用水受到核污染。

受放射性物质污染
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如果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蔬菜。

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普遍
增高,食用有害人体健康。

中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的放射性污染。

据报道,通过有关部门监测,某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水源中含氧的浓度过高,若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危害身体。

因此,各地有关执法和监督部门,要对矿泉水的开发项目要严加管理,不仅要严格控制商品矿泉水的卫生指标,还
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三、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燃煤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

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U、Th、Ra、210Po和210Pb。

大多数情况下,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的慢性损害。

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警惕煤烟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

禁止食用煤碳直接烘烤食物,尤其是茶叶、烟叶、肉类和饼干等。

如果必须使用燃煤(碳)烘烤食物时也要注意屏蔽,不要让食物与煤烟直接接触。

四、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
佩戴金银首饰是人们,尤其是女士们美容化妆的重要生活内容。

殊不知经常佩戴首饰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容易患"首饰病",即皮肤病。

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掺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首饰制品,这些首饰制品的材质成分更加复杂,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据报道,美国专家在检验了几千件首饰后发现,其中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严重地损害,如果长期佩戴,有可能诱发皮肤病或皮癌。

金银首饰,不宜常戴。

常戴的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放射性物质测定。

迄今最严重核事故一览
1957 年9 月29 日: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65 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迫使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11000 名
居民。

1957 年10月7日: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这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39 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
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65 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拉察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了9000 名居民。

1971年11月9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北方州电力公司”的一座核反应堆的废水储存设施发生超库存事件,结果导致5000 加仑放射性废水流入密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圣保罗的城市饮水系统。

1979 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反应堆因为机械故障和人为的失误而使冷却水和放射性颗粒外逸,但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1979 年8月7日:美国田纳西州浓缩铀外泄,结果导致1000 人受伤。

1986 年1月6 日:美国俄克拉荷马一座核电站因错误加热发生爆炸,结
果造成一名工人死亡,100 人住院。

1986 年4月26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大爆炸,其放射性云团直抵西欧,造成约八千人死于辐射导致的各种疾病。

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核电站第一机组因9.0级大地震导致泄漏爆炸,周围8万居民紧急撤离。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厂房的外墙和屋顶在爆炸中受损,截止到3月13日,2号、3号机组也已开始发生泄漏,已有190
名人员被确认受到核辐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