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网络结构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复习计划策略

初三物理复习计划策略

初三物理复习计划策略物理复习策略纵观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中考物理命题切实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题目结合具体问题,创设生活式的物理情境,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考查同学们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特别注重与实验探究有关内容的考查,开放型试题逐年增加。

预计2009年中考,考查同学们科学探究能力的题目仍将是物理试题的一大特色,而且将重点考查科学探究中的探究方法、设计过程。

我们将中考物理复习分成了三个阶段,即“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专题复习,优化网络——仿真模拟,体验中考”的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宁夏的考题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

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

因此要重视如下几点:(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

(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这些年来我们很清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所有中考题的来源。

分析中考成绩显示,无论是成绩差的同学,还是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

所以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

第二轮复习: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磁四大板块。

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

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三是即将升上高中的重要一年,所以想要在初三学好物理,需要对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复习。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一次功,有四个冲程。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力与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2.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3.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要点诠释: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5.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要点二、惯性1.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利用: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拍打衣服,清除衣服上的灰尘;甩掉手上的水珠。

3.惯性的危害: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酿成交通事故;快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车里的乘客如果没有系安全带,会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飞出车外;走路时不小心,可能会被台阶绊倒。

要点诠释: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电压和电阻复习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电压和电阻复习

电压和电阻复习【考纲要求】1、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能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2、能熟练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3、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电压1.概念:电源在工作中不断地使正极聚积正电荷,负极聚积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闭合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用“V”表示。

其它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V”。

换算: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不同。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3.电压表(伏特表):测量电压的仪表。

电路符号:比较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因为电压表本身对电流的阻碍很大,所以把它并联在电路上时,几乎不起分流作用,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很小,原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至于有明显改变。

如果把电压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由于电压表对电流的阻碍很大,会使原来的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4.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即U总=U I+U2+……+U n。

(2)串联电池组(同一型号电池)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如四个干电池串联:电池组电压。

(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且等于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即:U总=U I=U2=……=U n。

(4)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考点二、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字母R来表示,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材料、长度都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灯丝),少数物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 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要注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 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 因此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也成正比.
第十五 ,共34 。
知识运用
例1:把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 复
第一 ,共34 。
复 习 目 标
1.学生通过复习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理解欧姆定 律,形成知识网络。
2、熟悉串、并联电路I、U、R 的关系。
3、掌握测电阻的方法 4、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5、掌握电学计算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第二 ,共34 。
重点复习三大板块
欧姆定律
R2=U2/I=2.4V/0.4A=6Ω
第三十 ,共34 。
知识点三:断路和短路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
指针几乎指在零刻度线,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该电路中的故障可能
是( )
A.灯泡L2短路 C.灯泡L1断路
B
B.灯泡L2断路 D.两个灯泡都断路
2、 在研究电路问题时,使用的电源电压为3V,学生实验使用的常规电
追问(2): 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U1=1.5V U2=? I=0.3A
R1=5Ω R2=15Ω
U=6V
第十八 ,共34 。
例2:电阻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V,如果
R1为8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求R2。
解: R2的电阻为:
追问:(1)通过R1的电流;
(2)电路的总电流;
)。

(最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经典例题)

(最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经典例题)

2012年中考专题复习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 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I I = I 1R 1=I 2R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 R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W W =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拿八上物理知识框架

拿八上物理知识框架

拿八上物理知识框架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原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的框架。

首先,在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和单位。

例如,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

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量和单位是理解物理学知识的基础。

其次,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运动的描述中,我们需要学习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位移,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

此外,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的运动和形变的原因。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性质和作用。

同时,还需要学习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和力的计算等内容,以便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最后,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简单的机械运动和机械能的转化。

例如,学习简谐振动的特点和规律,学习机械能的守恒原理,学习简单的机械能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能量的转化,从而解决相关的物理学问题。

总的来说,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框架包括物理量和单位、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简单的机械运动和机械能的转化。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框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解决实际的物理学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升物理学的学习水平。

2023中考物理复习计划(4篇)

2023中考物理复习计划(4篇)

2023中考物理复习计划(4篇)2023中考物理复习计划(4篇)2023中考物理复习计划篇1 一、科学制定计划稳步扎实复习。

第一阶段: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过基础知识点关。

按物理学科特点分板块复习双基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复习所有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技能,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使知识条理化,建构知识网络化,让学生看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基础时,突出抓住10个重点知识(新教材9个知识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密度、压强、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和热量的计算、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电功率)。

在此,出部分知识点填空题,,配适当基础练习题,紧扣概念砸牢双基。

(教师讲稿、学生的知识点、训练题)进行四清即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

这一阶段,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上阶段的知识。

我们将分成了选择题、探究题实验、问答题、综合题等三个板块。

对于比较难的专题,例如探究性实验、开放性试题、情景信息题等可讨论题的难度、是否中考考试热点。

这阶段主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对学生理解中的误区和偏差,要及时纠正。

在评讲题时应注意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专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考试的成绩。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阶段。

3-4套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

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解题规范要求:中考与平时考试不同,它是全省性的统一考试,标准是一样的,评卷又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

如作图题、计算题的一些具体要求,要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以便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考试过程的适应性训练。

二.要加强分层复习,努力提高合格率关于特优生和学困生培养各校各位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我的做法是:用分层的形式。

①从第一阶段复习开始,对学困生就要采取分层的要求进行教学。

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一、复习目标:(1)掌握并运用物理基础知识,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知识体系。

(2)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

(3)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能力。

二、复习内容:1、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

(3)噪声及其控制方法。

2、光现象(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以及光速的大小。

(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2)物态变化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4、质量和密度(1)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2)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密度的定义,单位,以及密度的测量方法。

5、运动和力(1)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2)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图示。

(3)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基本内容和应用。

6、压强和浮力(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压强的计算方法。

(2)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浮力的定义,单位,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7、电学初步知识(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及其应用。

(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课件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打下良好基础。

2、结合具体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1、声现象2、光现象3、物态变化4、电流和电路5、电压和电阻6、欧姆定律7、电功率8、电与磁三、复习方法1、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注重基础,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

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

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中学物理知识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知识是构成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在物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它们是形成科学观念和提高科学技能的土壤和阶梯,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述两个方面是研究并确定中学物理教育科学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其分类的依据。

1 中学物理科学知识体系物理科学的内容不单由物理知识构成,而是由知识、观念、方法和实验基础组成的有机整体。

因此,物理学习就不单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观念、实验基础的学习。

由于物理理论是建立在实验现象基础上的,实验基础与理论知识密切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学习内容分类时,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归为一类,统称为物理知识。

这样,我们就有了物理知识、物理观念、科学方法三类物理学习的内容。

上述三类学习内容还不能明确地反映出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及知识、观念、方法三者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学习内容分类中还必须加进物理知识结构这一部分。

不掌握物理知识结构就无法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

布鲁纳就把结构的重要性放在首位,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1]。

另外,由于学习过程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学生对环境的作用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而学生对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形成相应的物理技能。

因此,掌握物理技能也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1)科学知识及其结构;(2)科学观念;(3)科学方法;(4)科学技能;(5)科学态度。

2 物理知识及其结构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构成自然界的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具体地讲,物理学研究大到天体,小到基本粒子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形式来划分,物理学可分为力学、声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等分支,而每一分支的内容都包括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方面的内容。

热学复习-初三物理(光华)

热学复习-初三物理(光华)

2.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 c.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 窗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树 枝 上 的 “ 雾 凇 ”
d.冰棍外表 的“白霜”
钨丝
吸 热
固态
升华 气态
钨蒸气
放 热
凝华
钨的 颗粒
固态
一、温度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
a.把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热水
冷水
= 冷水分子数 热水分子动能 ﹥ 冷水分子动能 热水内能 ﹥ 冷水内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 结论1: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热水分子数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
问2:同温度时,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热水 谁的内能大?
热水 800c 分子数
热水 800c
﹥ 分子数 每个分子动能 = 每个分子动能 每个分子势能 = 每个分子势能
1. 下表是水表面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2. 请说出高压锅在设计上利用了什么热学原理?
沸点/℃
100 101
105 1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0 143
112 154
114 163
116 175
118 187
120 199
122 211
气压
/kPa
3.如果把这种高压锅拿到哪些地区销售更容易?
液化
——放热过程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 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
,它的原
测量体温的工具叫做 体温计 ,它的测量范 围是 35~42℃ ,最小刻度是 0.1℃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37 ℃,人感到比较舒适 的温度是 25 ℃左右,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1.第一章机械运动1.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工具,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在使用刻度尺时,需要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紧贴被测物体进行测量,并在读数时保持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虽然无法消灭,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改进测量方法来尽量减小误差。

4.在物理学中,物体位置的变化被称为机械运动。

5.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需要选作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速度的计算公式为:1m/s=3.6km/h。

2.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在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包括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研究,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5.声的利用包括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和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在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使用温度计时,需要将其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底或壁。

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在读数时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固→液,吸热,如冰雪融化)、凝固(液→固,放热,如水结冰)、汽化(液→气,吸热,如湿衣服变干)、液化(气→液,放热,如液化气)、升华(固→气,吸热,如樟脑丸变小)和凝华(气→固,放热,如霜的形成)。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计划(初中物理主干知识全部汇总)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计划(初中物理主干知识全部汇总)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计划(初中物理主干知识全部汇总)一、复习的总目标:激活思维,扎实双基,严谨态度(1)、要重视教材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如信息浏览、活动,STS等,这些栏目有的是锻炼我们的应用能力,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个问题,每张图片,将每一知识点真正弄懂,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有的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如电冰箱的工作循环,液晶等等都是科学世界中出现的。

(2)、要关注社会生活第一轮章节复习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识掌握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一下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①补充一些生活常识:如一些常见的质量、速度、电压、功率值、安全用电常识、温度、长度、时间等。

这些可以通过课本上的小资料和家用电器的铭牌来获得;②通过听老师的举例,自己的观察,做练习,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③提高分析的能力、综合运用,有很多情景事例可能涉及到多个物理知识,例如游泳就有折射、蒸发、浮力等问题,复习时要有这样意识去总结;④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如印尼海啸,建设节约型社会,油改气等。

这也是有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⑤注意训练答题说理的准确性,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做到一言中的。

物理知识都是来自于生活,最终是要为生活生产服务。

(3)、要注重实验探究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规律和一些概念都是通过探究的形式出现的,有部分也有全部,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

在复习时,对每个探究实验从这七要素方面去进行,特别是有些探究是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也可以将这一类归类。

评估就是讨论实验的误差、可行性、错误等等。

交流与合作是要写出探究报告以及改进探究方案等。

更重要的是要尝试探究新的物理情景问题,例如平时测试中探究篮球自由下落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学生怎样控制变量设计探究过程,或者说利用一些给出的实验数据总结规律,而且这些结论是课本上没有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基础知识点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1)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2)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2、电话交换机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三好网“学习节”活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注册报名,免费观看300节公开课+下载名校真题+领取2017状元笔记=圆你名校梦!)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模拟信号: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学信号,使用数学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容易失真;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工处理,可以加密。

在电话与交换机之间一般传递模拟信号,在交换机之间传递数字信号。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c,大小和光速一样,c=3×108m/s =3×105km/s电磁波波速、波长λ和频率f的关系:(1)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

波长表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2)频率: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交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比赫兹(Hz)大的还有千赫(kHz)、兆赫(MHz)。

1 MHz=103kHz 1 kHz=103Hz 1 MHz=106Hz(3)波速:一秒内电磁波传播的距离,用c表示,单位是m/s。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5)电磁波的波长λ与频率f成反比。

电学1+1复习

电学1+1复习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二讲:欧姆定律一、知识网络二、复习要点1.实验表明:在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其数学表达式为:。

公式中的I、U、R 的单位必须分别是、、。

3.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用电流表测出此时通过灯泡的,根据公式R=,就可以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值。

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法。

公式R=U/I 提供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但不能认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只由它本身的、、和决定。

4.把几个导体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因而总电阻比串联前的任一电阻都。

把几个导体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因而总电阻比并联前的任一电阻都。

5.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流过电路中的,同时改变灯泡两端的,这样就可以测出几组数据,求出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少。

6.电路发生短路时,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很小,据欧姆定律I=U/R ,电压不变时,通过的电流会,这样容易损坏电源,至还会引起,因此短路是不允许的。

7.人体也是导体,根据欧姆定律,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电流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危险。

三、经典题解【例1】如图7—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l =5 Ω,R2=15Ω。

(1)若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则电源电压是 V。

(2)若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 A,则通过电阻R3的电流是 A。

【例3】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请你在上边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①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即采用了法。

②图7— 4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是图;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图。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版)《物态及其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版)《物态及其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物态及其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4.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及变化中的吸、放热规律;5.知道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态:像铁钉、冰块这类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2)液态:像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3)气态:像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要点诠释:(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固、液、气特征表:状态形状体积固态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3)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

要点二、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1)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2)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要点诠释:(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

(2)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要点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要吸热。

沪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总复习:热和能(提高)知识讲解

沪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总复习:热和能(提高)知识讲解

沪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总复习:热和能(提高)【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掌握比热容的概念,能利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5.知道热机的效率;知道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6.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热运动:(1)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即存在斥力也存在引力。

要点诠释:1.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1)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考点二、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

4.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做功。

5.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结构表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结构表

知识网络声学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__不能传声声音的特性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有关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音色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人怎样听到声音骨传导双耳效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划分噪声的单位_______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的利用利用声音可以获得_____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物质世界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由________组成,分子由________组成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固、液、气三态的微观模型固体有一定的和液体没有固定的,但有一定的,具有性气体没有固定的和,具有性质量质量定义: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单位:国际单位换算关系:1kg=103g=106mg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测量工具:________天平的使用方法使用前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读数方法密度密度定义:__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单位:国际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________和________无关密度的应用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公式:_______已知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求质量的公式:_______ 已知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求体积的公式:________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1、测量时应将____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后读数,读数时,_______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 E B DF
V排=V物
定义:________施力者:_______ 受力者:______方向:_________ 与重力方向比较:___________
产生的原因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
A受力分析:
F
①当F浮>G物 上浮 ②当F浮=G物 悬浮
G ③当F浮<G物 下浮
④当F浮=G物=ρ物gV物 飘浮
B.从形成原因: ① ρ液>ρ物 ②ρ液=ρ物 ③ρ液<ρ物
阿基米德定律③F浮=ρ液gV排
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
F ① .飘浮概念
G ②浮体的平衡条件
F浮=G物 ( ρ液>ρ物 )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网络结构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初中力学
中学物理综合复习一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初中力学
1.力 3.速度 5.密度 7.功 9.机械能
热机
能量的开发和利用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节约能源的意识,激
汽油机 柴油机 环境保护
励热爱科学的思想,
认识科学技术是社会
在开始复习时,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分析归纳的方法, 精心设计好一个单元知识目标网络图,让学生在往后的复 习中逐步效防,逐步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形成自己归纳的好 习惯.如复习《压强,液体的压强》一章,可展示以下知识网 络:
2.惯性 4.质量 6.压强 8.功率 10.机械效率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初中力学
V
S t
ρ
m v
P液 ρ液gh
W FS
η W有 W无
G mg
P
F S
F浮 ρ液gV排
p
w t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立理论与实
温度计
熔点表
分子运动论
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验为基础的, 观点,量变到
质变的思想.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分子运动论观点解释物态变化 培养想象能力,
内能
内能的改变
归纳分析,推 理能力
热量 比热 燃烧值
Q=Cm△t
热传递 做功
比热表
热量计算 热功当量
能的转化及守恒定律 Q放=Q吸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树立实践结合科学 推理的思想方法
初中力学
1.刻度尺 2.测力计 3.天平 4.量筒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初中力学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表一) 压力的理解
(纵向深化)
定义:____压在_____上的力
方向:____且______受压面 作用点:在____________上
例:作出物体对斜面 A
的压力示意图
大小
F=G(条件水平)例:压力就是重力,对吗?
F=PS(普遍适用)
GF
压 力 的 理 解
定 义
物求体出_1_米_2_的__面受积到上的受压到力的。压要力求是压多强少就牛是顿要。例长:为重11分00米牛的,边
种类
重力G=mg→质量m→密度ρ=m/v 摩擦力
压力
测量: 弹簧秤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V=s/t 变速直线运动:V=s/t
牛一定律: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形状
固体压强:P=F/S
液体压强
内部压强P=ρgh
大气压强
对物体的压强→浮力
功:W=FS;功率:P=W/t 功的原理 简单机械
一个定理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能量的转化 及守恒定律
一个内容
三个异同
1.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3.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
表二:热学部分的知识结构 实验基础
能力培养
物态变化
培养观察
能力,归纳分
温度
溶解凝固
汽化液化 升华凝华 析能力,实验
操作能力,树
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度 晶体熔点 晶体熔解 蒸发 沸点
机械效率
杠杆类 斜面
原因 阿基米德定律 物体沉浮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
例如:热学部分的知识可概括为:5、6 、 2 、 2 、 1 、 1 、 3
温度 热量 比热 内能
燃烧值
六种变化
五个概念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物体的 热传递
两个现象
两个记住
1.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 沸点为100℃ 2.记住水的比热 C水=4.2×103焦/千克℃
效果:压强 (掌握) 公式
定义式:P=F/S ,其中S表示__,在数 立方体正放在
值上等于互相挤压的两物体的接触面积
面积为80厘米 2和120厘米2的
变式:P=ρgh(只适用于横截面
水平支承面上, 对支承面的压
积等大的固体直立时产生的压强。) 强各是多大?
单位:______;1帕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初中力学
1.测L 3.测F
2.测V 4.测M
5.测ρ
6.测η
7.研究P液与h的关系 8.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液体压强跟深度、密度成正比。

液体压强公式
P液= hg 液 ,其中h表示研究压强的那一点在
自由液面下的深度。例:在图中标出A点深度hA, 并算出A点水的压强和B点水的压强。
0.3米
L=1米 300
表二 浮力
F下
F上 压力差法: 称量法:
①F浮=F上-F下 ②F浮=G空-G液
纵向深化
V排≠V物
初中力学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十个基本概念 九个基本公式 八个重要实验 四个工具
三个条件 两个原理 一个定律
初中力学
目 录 初中热学 压力理解 浮 力 简单机械
(
力的概念
表 一 ) 初 力和运动


学 部
力的效果


知 识 结
பைடு நூலகம்
力对物 体做功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改变压强的依据是__
固体大小不变地按原 方向传递外加压力
增小压强的方法有:__ 运用举例:______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 运用举例:______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原因是液体受重力作用。
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原因是液体受重力作用。 有流动性
内部压强规律 液体内部向__都有压强,原因同上。

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