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冠心病的现状
下 , GF 表 达 增 加 , 进 血 管 增 生 , 内 源 性 VE 促 但 VE F表 达 的 增 加 常 常 不 足 以尽 快 建 立 侧 支 循 环 , G
当给 予 外 源 性 VE GF 时 , 生 血 管 增 加 明 显 , 而 新 从 改 善侧 支 循 环 血 流 和 内 皮 细 胞 功 能 。L t i [ 认 ah 等 加] 为, 给缺 血 心 肌 注 射 p VE l 后 , h GF 6 5 只需 2周 或 稍 长 时间 , 即可 出现 新 生 血 管 。概 括 He r n y等 - 及 其 后 l J
1 2 治 疗 机 制 . VEG F治 疗 冠 心 病 包 括 分 子 和 基 因 两 个 机 制 。
安全性作一综述 。 1 V EGF治 疗 的 作 用 和 机 制 人 类 VE GF 基 因 表 达 形 式 有 5 种 ,即
( KDR/l一 ) 合 , 起 自身 磷 酸 化 , 生 细 胞 内效 f 1结 k 引 发 应 , 挥 其 生 物 活 性 - 。但 是 ,h GF在 循 环 中 发 l r VE
维普资讯
医学 与工程
20 0 2年 第 4卷 第 1期
M ei n dc e& E gn e ig Vo . No 1 2 0 i n ie r n 14 . 0 2
4 7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 VEGF) 疗 冠 心 病 的 现 状 治
其 中 , GF 2 、 VE llVEG l 对 血 管 生 F6 5
成 意义 最 大 。
1 1 临 床 作 用 .
动 物 实 验 证 明 [ 1 组 织 在 缺 血 、 氧 刺 激 ¨ ̄ , 缺
用药 剂量较小 , 费用 较 低 , 采 用 者 较 多 。 故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
本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使用说明书【试剂盒名称】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试剂盒用途】定量检测人子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
【检测原理】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将标准品、待测样本加入到预先包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多克隆抗体透明酶标包被板中,温育足够时间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再加入酶标工作液,温育足够时间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
依次加入底物A、B,底物(TMB)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下转化为蓝色产物,在酸的作用下变成黄色,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呈正相关,450nm波长下测定OD值,根据标准品和样品的OD值,计算样本中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
【试剂盒组成】1 酶标包被板12孔×8条7 底物夜A6mL2 标准品:1600pg/ml0.6mL 8 底物夜B6mL3 20倍浓缩洗涤液20mL9 终止液6mL4 标准品稀释液6mL10 说明书1份5 样本稀释液6mL 11 封板膜1张6 酶标试剂6mL12 密封袋1个备注:标准品用标准品稀释液依次稀释为:1600、800、400、200、100、50pg/ml【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1、37℃恒温箱2、标准规格酶标仪3、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4、蒸馏水5、一次性试管6、吸水纸【操作步骤】1、准备:从冰箱取出试剂盒,室温复温平衡30分钟。
2、配液:用蒸馏水将20倍浓缩洗涤液稀释成原倍的洗涤液。
3、加标准品和待测样本:取足够数量的酶标包被板,固定于框架上,分别设置标准品孔、待测样本孔和空白对照孔,记录各孔位置,在标准品孔中加入标准品50μL;待测样本孔中先加入待测样本10μL,再加样本稀释液40μL(即样本稀释5倍);空白对照孔不加。
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是衡量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常常偏高。
而经过化疗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会显著下降。
具体来说,研究发现在小细胞肺癌化疗前,患者血清VEGF水平大约为(454.3±72.9)pg/mL,而在化疗后第6周,平均值则下降至(250.5±26.9)pg/mL。
这表明VEGF在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化疗可以进一步降低其水平,从而对肿瘤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此外,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也是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研究表明,在小细胞肺癌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高的患者其化疗疗效较差、生存期也较短。
而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迅速下降的患者,则有较好的化疗疗效和预后。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监测患者血清VEGF 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化疗方案,提高化疗疗效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总之,血清VEGF水平在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肿瘤的生长和进展情况,也是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是进一步优化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并且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MicrosoftWord-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VEGF_说明书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30pg/ml-1200pg/m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用纯化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再与HRP标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血管内皮生(VEGF)浓度。
试剂盒组成标本要求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µ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µ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µ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 3 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µl,空白孔除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 Jan 31 (1)•131 •相关。
吸烟是导致CHD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CHD 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长期吸烟的患者 机体氧化能力降低,血管调节功能变弱,促进血管内 膜增生,从而促进ISR的发生W。
糖尿病会引起机体 代谢紊乱并损伤血管内皮,致使内皮功能不全,是导 致ISR发生的重要因素[9]。
高血压是指血压异常升 高的慢性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狭窄组中有30 例患者有合并高血压,占比78.95%,提示高血压是 诱发ISR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壁压 力持续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ISR的发生%。
由此可见,戒烟、合理饮食,控制血糖、降压是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 生风险的关键所在。
此外,狭窄组支架直径显著小于 非狭窄组,提示置人较大直径的支架可降低ISR的发 生风险。
吴小朋等[12]研究发现,支架直径是ISR的影 响因素,置入较长直径的支架可有效减少ISR的发生 率。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接受p e r冶疗期间对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置入支架直径等相关危险因 素提前做出干预,可有效降低ISR的发生风险,对患 者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高润霖.进一步改善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治:浅谈"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亮点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1):833- 836.[2] 高立建,陈纪林.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争⑴.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2):1159-1161. [3] 王聪霞,范雅洁.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与血管重构的研究进展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⑷:455-458.[4] 吴天源,李韶南,罗义,等.血清醛固酮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227-230.[5] 王洪涛,余文华,盛燕.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及静息心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2):2841-2844. [6;|熊青,陈集志,王洪如.684例冠心病患者P C 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4):4024-4026.[7]廖成标,蒋爱忠,乐建华,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人后的预后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 14):2638-2639.[8:]王娟,许浩博,乔树宾,等.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长期预后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1〇53-1058.[9] 李强,李新阳,冯文化.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中国 糖尿病杂志,2018,26(5):394-397.[10] 杨珍珍,赵存瑞,张锦,等.从血脂控制状况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看心脏康复管理的重要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33(7):650-652.[11] 刘越,姚懿,宋莹,等.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 志,20丨8,33(5):429-434.[12] 吴小朋,孙慎杰,张娟,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6):1918- 1921.收稿曰期:2019-03-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曹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连云港222100)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精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孙鹏飞 江南大学
精品课件
LOGO
目录
01 血管的形成 02 VEGF及其受体 03 VEGF诱发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04 VEGR信号通路的作用 05 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精品课件
01 血管的形成
血管生成:胚胎早期成血管细胞分化形成原始血管。 血管新生:即从已经存在的血管中构建出来新的血管,正
常情况下血管新生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期,创伤愈合期和女 性的生理周期,病理条件下也会出现异常的血管新生。 复杂血管系统的形成还需要其他信号通路,如:肝配蛋白 、TGF-β(转化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原生长因子) 等信号通路
精品课件
02 VEGF及其受体
VEGF: VEGFA、 VEGFB 、VEGFC、 VEGFD、PIGF(胎盘生长 因子)、 orf viral VEGF同系物
精品课件
04 VEGF信号通路的作用
VEGF/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可以调控血管内皮细胞 的增殖、迁移、存活,引起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控制血管 的新生。(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新生血管来供应营养 物质和排泄代谢物。)
VEGF能够引起内皮细胞增生,引起其渗透性增强,导致血 管肿瘤、血管渗透,水肿及炎症。
VEGF可诱导P38-MARK活化,P38-MAPK继而活化MAPKAPK-2/3 ,并使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聚合调节分子和热休克蛋 白27(HSP27)发生磷酸化,引起肌动蛋白骨架的重组,产 生EC移行。
精品课件
PI3K-Akt/PKB途径
VEGF与VEGFR2结合后,PI3K发生磷酸化,活化的PI3K与底 物PIP2结合将其转化为PIP3,PIP3诱导Akt/PKB磷酸化。磷 酸化的Akt既可通过磷酸化BAD和Caspase9(天冬氨酸特异 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BAD和Caspase9的活性,诱导EC增 生和移行,也可通过激活eNOS产生NO,控制造血功能和AMI (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VEGF作用机理与靶向
卵巢等)
第一个淋巴管生成因子
淋巴管
诱导淋巴内皮细胞增殖、 迁移,幷形成淋巴窦
结构与功能上VEGF-C 相似,含有354个AA
正常组织大量表达,包 括心、肺、骨骼肌、结
肠和小肠
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 裂,可能会与VEGF-C
有协同作用
4
VEGF受体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目前,C与onVtEeGntFd结e合sig的n主, 1要0有ye3a个rs受e体xp:erience
Rutanen 等通过实验证实,VEGF 基因转染明显增强了心脏室壁血管 形成,改善了心肌的灌注。目前已经发展到联合应用细胞治疗和 VEGF 基因治疗,已证实可有效增强不同的动物模型血管化。
10
二、VEGF与肿瘤
• VEGF在人的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而且VEGF表达水平与 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成正比。
(2)对抗VEGF受体(主要为KDR和Flt-1),降低其浓度及与VEGF 的亲和力,幷抑制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诱导可溶性VEGF受体生 成阻断效应受体
(3)可将肿瘤药物如细胞毒药物结合于VEGF的单克隆抗体,通过 抗原抗体反应,是肿瘤药物有抗体介导于VEGF,从而破坏血管
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本身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利用抗体中和VEGF
• 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 th Factor, PGF)。
3
异构体 VEGF-A
VEGF-B VEGF-C VEGF-D
VEGF表达位点
单体
VEGF-A121 VEGF-A145 VEGF-A148 VEGF-A165 VEGF-A183 VEGF-A189 VEGF-A20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临床相关疾病的关系_文献综述_
249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年第13卷第4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也称血管通透因子(VPF),是1989年Ferrara等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促有丝分裂作用,虽然目前血管生成的诱导因子有许多种,但只有VEGF 能特异性地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而其它细胞因子都是间接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1]。
VEGF最先是从肿瘤细胞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现已证实它不仅在肿瘤血管生成,在其它的生理和病理和血管生成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诱导因子[2]。
对于VEGF的基础研究已推动了临床各学科对一些血管形成相关性疾病的认识。
一、VEGF的一般特性:VEGF对热和酸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由二硫键连接同源二聚体的糖蛋白,分子量为46kd。
VEGF基因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全长14 000碱基对,不同形式的VEGF是由同一基因不同方式的mRNA水平剪接而成。
根据VEGF所含氨基酸数量不同分为:VEGF121、VEGF165、VEGF189、VEGF206四种形式。
四种不同形式的VEGF生物活性相同。
VEGF121和VEGF165是可溶性的分泌蛋白,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增加内皮通透性;VEGF189和VEGF206是对肝素亲和力强的非可溶性蛋白,VEGF165是主要的分泌形式,也是主要效应分子。
大部分组织都能同时表达VEGF165、VEGF121和VEGF189,只有VEGF206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烈的血管通透因子,其浓度在1nmol/L以下即可发挥比同浓度组胺强50000倍的作用[3]。
VEGF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体内的脑、心(尤其是心肌细胞)、肾、肝、脾、肺、胃、眼等许多组织和细胞中[1]。
VEGF 产生后主要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途径作用于血管生成,还可介导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VEGF必须同受体结合才能实现其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2), 821-825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21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刘晓扬,吕婷,杨光路*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收稿日期:2021年1月25日;录用日期:2021年2月9日;发布日期:2021年2月26日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具有高特异性重要促血管生成活性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血管发生、血管生成、促进细胞迁移、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在调节正常和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如癫痫、惊厥、脑梗死、脑肿瘤、脊髓炎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展,目前,利用抗VEGF和抗VEGFRs治疗来阻断肿瘤或其他病理过程中的血管生成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VEGF,癫痫,脑卒中,视神经脊髓炎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Nervous System DiseasesXiaoyang Liu, Ting Lv, Guanglu Yang*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Received: Jan. 25th, 2021; accepted: Feb. 9th, 2021; published: Feb. 26th, 2021Abstract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s a kind of growth factor with high specific and impor-*通讯作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胶质瘤血管生成及侵袭中的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胶质瘤血管生成及侵袭中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与胶质瘤血管生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生长因子,本文就其特异性受体的生物学特点、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与肿瘤生长浸润的关系及针对VEGF及其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前景进行探讨。
标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胶质瘤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持续性的血管生成,当实体肿瘤大于0.4 mm3时,其用于获取营养的弥散方式已不能满足肿瘤的生长,需要依靠自身生成的血管系统提供营养,并加速其生长[1]。
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肿瘤和(或)其周围出芽生出新的毛细血管过程,是由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与抑制因子间失衡引发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发现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是一种低氧性诱导的内皮细胞特异的有丝分裂原。
VEGF由正常或肿瘤细胞产生的分子量为34~45 kDa的高度糖基化的碱性蛋白,分子构成为17~22 kDa的同源双聚体[2],通过与内皮细胞上其对应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影响。
VEGF在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分级相关,并且是很多肿瘤因子调节血管生成的共同通路[3]。
1 VEGF及其受体1.1 VEGF的分子结构及特点VEGF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
人的VEGF基因位于染色体6p21.3,全长14 Kb,由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组成,有四种不同的编码框架。
VEGF基因经转录水平的剪切,可产生5种变异体,根据氨基酸的长短命名为: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VEGF206。
其中多数组织以VEGF165表达为主[4],三者基因表达调控有明显的差别,这表明尽管VEGF-B和VEGF-C 在体内与VEGF有功能上的重叠,但是在VEGF家族中三者是相互独立存在的[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ularendthelialgrthfat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ularpereabilityfatr,VPF),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内皮细胞的多功能因子,作为特异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素,它是最主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它不仅与胚胎发育、创伤修复、骨形成改建等生理性过程有关,而且参与心血管疾并缺血缺氧性疾病等病理性血管形成过程,尤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生长、浸润、转移等密切相关。
乳腺癌作为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研究VEGF与乳腺癌的关系有很大意义。
1VEGF简介1.1VEGF的发现1989年Ferrara等[1]从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液中纯化出一种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E〕并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称为VEGF。
与1983年Senger等[2]从肝细胞培养液中别离的一种使血管通透性升高的物质VPF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
根据蛋白质序列测定及基因分析,认为VEGF与VPF是同一基因通过RNA的选择性剪接而形成的同类产物。
VEGF由各种肿瘤细胞及某些正常细胞产生。
1.2VEGF的结构VEGF是一种具有肝素结合活性的高度糖基化的碱性蛋白,是由两个分子量为23kd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人的VEGF基因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交替构成,定位于染色体6P21.3上,该基因长约28kb。
编码VEGF的基因长约14kb [3]。
根据编码VEGFRNA的剪接方式不同,形成5种亚型,其相应的碱基数为121,145,165,189,206。
VEGF121,VEGF165为可溶性分泌蛋白,VEGF165是主要的效应分子,在组织和细胞中的含量最丰富,VEGF189和VEGF206主要结合在细胞外表,VEGF145仅在生殖器官细胞表达[4,5]。
现已发现VEGF家族还包括VEGF-B,VEGF-,VEGF-D,VEGF-E及胎盘生成因子〔PIGF〕。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完整)
06 VEGF对皮肤癌发生与发展的调控
在人类皮肤癌中,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居第二位,世界上每年有 500,000人发病。
DMBA/TPA(二羟甲基丁酸/对苯二甲酸)化学诱导小鼠皮肤癌,小 鼠的鳞状细胞癌和人类极其相似。
肿瘤的生长过程中,VEGF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增加肿 瘤的血管密度,促进肿瘤生长。
Ca2+-磷脂依赖性激酶途径
VEGF活化PLCγ, PLCγ水解膜组分PIP2产生IP3和DAG。 IP3诱导细胞内Ca2+释放,促进前列腺素的生成,提高血管 渗透性。Ca2 + 使PKC结合并聚合至质膜,在DAG(二酯酰 甘油)的作用下活化,PKC也可作为eNOS和Raf1-MEK1/2ERK1/2的上游激活物,促进NO的产生,促进基因的表达 和细胞的增殖。
04 VEGF信号通路的作用
VEGF/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可以调控血管内皮 细胞的增殖、迁移、存活,引起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控制 血管的新生。(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新生血管来供应 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物。)
VEGF能够引起内皮细胞增生,引起其渗透性增强,导致血 管肿瘤、血管渗透,水肿及炎症。
05 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直接靶向VEGF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 世界上首个VEGF抑制剂) 可溶性VEGFR药物(Aflibercept) VEGF的反义寡核苷酸
作用于VEGF通路中其他信号传递分子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世界上首个用于临床
THANK YOU!
VEGF阻断 例降低
血管生成 减少
CSC比
阿柏西普 vegf 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阿柏西普vegf 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阿柏西普(Avasimibe)是一种脂酶抑制剂,已广泛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阿柏西普和Vegf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潜在机理。
通过对阿柏西普和Vegf的生物学功能及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将为我们更好理解这些生物分子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见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讲述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文章将从引言部分开始介绍阿柏西普(abexip)和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这两个主要概念,包括它们的概述、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
接下来,文章将详细探讨阿柏西普与Vegf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作用及机理。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讨论阿柏西普和Vegf的意义和展望,并得出结论。
通过这种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论证逻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阿柏西普和Vegf的机理。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阿柏西普(Aflibercept)与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关系。
通过对阿柏西普和Vegf的生物学功能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二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同时,通过阐述阿柏西普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展望,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最终,从对阿柏西普Vegf机理的系统总结,有助于增进对这一领域的了解,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有益指导。
2.正文2.1 阿柏西普的作用机制阿柏西普(Apatinib)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多靶点靶向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AE98006Hu使用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本酶联免疫试剂盒是基于双抗体夹心技术原理,来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只能用于研究用途,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用途:用于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
工作原理本试剂盒采用的是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样品中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向预先包被了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的酶标孔中加入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温育;温育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VEGF抗体。
再与链霉亲和素-HRP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然后加入底物A、B,产生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呈正相关。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封板膜2片(48)2片(96)密封袋1个1个酶标包被板1×481×962-8℃保存标准品1200ng/L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链霉亲和素-HRP3ml×1瓶6ml×1瓶2-8℃保存生物素标记的抗0.5ml×1瓶1ml×1瓶2-8℃保存VEGF抗体显色剂A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1.37℃恒温箱。
2.标准规格酶标仪。
3.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4.蒸馏水,5.一次性试管6.吸水纸注意事项1.从2-8℃取出的试剂盒,在开启试剂盒之前要室温平衡至少30分钟。
肿瘤乏氧机制
肿瘤乏氧机制
肿瘤乏氧机制是指肿瘤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适应和生存机制。
肿瘤细胞由于快速增殖和血管生成不足等原因,常常处于缺氧状态,这会导致其代谢途径的改变和基因表达的异常,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肿瘤乏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糖酵解途径增强:在缺氧状态下,肿瘤细胞会通过增强糖酵解途径来提供能量,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
2. 谷氨酰胺代谢途径改变:在缺氧状态下,肿瘤细胞会通过改变谷氨酰胺代谢途径来提供能量和合成氨基酸等物质。
3. HIF-1α蛋白表达增加:HIF-1α是一种转录因子,它在缺氧状态下会被激活并促进一系列与缺氧相关的基因表达。
4. VEGF表达增加:VEGF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它在缺氧状态下会被激活并促进血管生成,从而改善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
针对肿瘤乏氧机制的治疗策略包括使用缺氧增敏剂、抑制HIF-1α蛋白表达、抑制VEGF表达等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研究
t e e d n ma n r , = 95 8 . o , n G - ns nf at ces e E Fe pes n Is g et a V G a ce d i dp n e t l e( 4 F 5 . , 0 o ) a d F pc g icnl i rae h G rsi . g s dt t E Fcnb s rt me 3 n 3 P o T a i i yn t V x o tu e h ee e
fo f rbat t o dt n l du Wetr lteut so dta GF 1 se pesdi bo lssT (= ,< .1 , F rm bo lssi oc n io a im. senbo s l h we t i n i me r s h VE R. x rse f rbat. GF pn 4P 00 ) b G P F wa ni DG .
P DG An gⅡ o e nt h VEGFscein teelc f GF D b GF P ert .h f t T —, F ’ DG An nteep es no VE R一 wa eetdb s r ltRe ut o e ' 0 g1o x rsi f GF 1 s tce ywet nbo. s l I h o d e s
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 ( E F 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的 V G ) 表达 研究
沈 颉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及其受体在血管壁 外膜成 纤维细胞 的表达 。 方法 采用EI 方法来检 测外膜成 纤维细胞血 管内皮 生长因 LA S 子 的分泌及T F p bQ 、n l PG 对血 管内皮 生长 因子分 泌的影响 , 用W s r b t G 、FF Ag 】 D F 、 使 ecn l 法观察T F ' 0 e Q-p、 Q 、 n 1 P Q 等对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l b F Ag1 D F F 、 型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肿瘤生长过程中,血管微环境能够影响肿瘤干细胞(CSC)的 功能。但是VEGF是否能够直接影响CSC的增殖,尚未有明确结论。
一.皮肤癌血管微环境中是否存在CSCs?
在脑肿瘤中,血管微环境中存在CSC并 能影响其功能,但皮肤癌血管微环境 中是否存在CSC尚不明确。皮肤癌中的 肿瘤上皮细胞(TEC)具有克隆性增殖 潜能,并且TEC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 后可形成肿瘤,因此可以推断TEC即为 CSCs。
为确定皮肤癌血管微环境是否存在CSCs,进一 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
三种
CSC markers:CD34+、Hmga
免疫 TEC markers:K5、K14
染色 EC markers:endoglin、CD31
CSC:肿瘤干细胞 TEC:肿瘤上皮细胞
EC:血管内皮细胞
皮肤癌的TEC可以显示CSC的markers CD34+,但内 皮细胞没有显示CSC的markers CD34+, 因此可
的多靶点抗肿瘤药物) 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剂
06 VEGF对皮肤癌发生与发展的调控
在人类皮肤癌中,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居第二位,世界上每年有 500,000人发病。
DMBA/TPA(二羟甲基丁酸/对苯二甲酸)化学诱导小鼠皮肤癌,小 鼠的鳞状细胞癌和人类极其相似。
肿瘤的生长过程中,VEGF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增加肿 瘤的血管密度,促进肿瘤生长。
Ca2+-磷脂依赖性激酶途径
VEGF活化PLCγ, PLCγ水解膜组分PIP2产生IP3和DAG。 IP3诱导细胞内Ca2+释放,促进前列腺素的生成,提高血管 渗透性。Ca2 + 使PKC结合并聚合至质膜,在DAG(二酯酰 甘油)的作用下活化,PKC也可作为eNOS和Raf1-MEK1/2ERK1/2的上游激活物,促进NO的产生,促进基因的表达 和细胞的增殖。
THANK YOU!
05 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直接靶向VEGF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 世界上首个VEGF抑制剂) 可溶性VEGFR药物(Aflibercept) VEGF的反义寡核苷酸
作用于VEGF通路中其他信号传递分子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世界上首个用于临床
VEGF改变CSCs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以及其分子机制,我 们从基因水平研究获得:
1、regulate stemness:Sox、Hmga
2、 proliferation:Ccnd1、Ccng1
之
3、通过血管微环境调控肿瘤细胞
Genes
间的相互作用:Col1、Col3a1
4、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基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LOGO
目录
01 血管的形成 02 VEGF及其受体 03 VEGF诱发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04 VEGF信号通路的作用 05 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06 VEGF对皮肤癌发生与发展的调控
01 血管的形成
血管生成:胚胎早期成血管细胞分化形成原始血管。 血管新生:即从已经存在的血管中构建出来新的血管,正
为了探究 CSCs 分泌的VEGF是否调控 皮肤CSCs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维持 肿瘤的生长,该实验在已经建立皮 肤癌的小鼠模型中敲除Vegfa基因, 用抗癌药三苯氧胺处理一周后,大 多数肿瘤已经萎缩到原来的60%,两 周后大多数肿瘤完全消失。
在癌症的治疗的过程中,单纯的血管增生抑制剂并不能使已经建立的 肿瘤完全消失,而上述实验中肿瘤完全消失,表明:Vegfa可以通过
04 VEGF信号通路的作用
VEGF/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可以调控血管内皮 细胞的增殖、迁移、存活,引起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控制 血管的新生。(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新生血管来供应 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物。)
VEGF能够引起内皮细胞增生,引起其渗透性增强,导致血 管肿瘤、血管渗透,水肿及炎症。
VEGFR:VEGFR1、VEGFR2、VEGFR3 其中VEGFR2是血管新生和有丝分裂过程主要的VEGF信号 转导受体。
03 VEGF诱发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途径
VEGF结合到VEGFR2上,引起SHC磷酸化,活化的SHC 与接头蛋白(GRB2)结合,GRB2通过SH2结构域结合鸟 苷酸交换蛋白(SOS),使之接近Ras,然后进一步激活 PAPK级联反应:Raf1→MEK1/2 →ERK1/2。
(三)皮肤癌小鼠模型里过表达Vegfa
在已经建立皮肤癌的小鼠模型里,特异性使TEC内Vegfa基因过表达,来研究 VEGF的增加是否增加CSCs的自我更新能力。
Vegfa基因过表达后,可见CSCs大 量增殖,对称性细胞分裂的CSC比 例增加。
结果表明:VEGF可以通过增加CSC 的自我更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 增殖和血管密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的 生长。
常情况下血管新生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期,创伤愈合期和女 性的生理周期,病理条件下也会出现异常的血管新生。 复杂血管系统的形成还需要其他信号通路,如:肝配蛋白 、TGF-β(转化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原生长因子) 等信号通路
02 VEGF及其受体
VEGF: VEGFA、 VEGFB 、VEGFC、 VEGFD、PIGF( 胎盘生长因子)、 orf viral VEGF同系物
(一)DC101封闭性阻断VEGFR2
通过qRT-PCR、免疫荧光可以证明:VEGFR2存在于 血管内皮细胞。
DC1w0e1lc是omVe EtoGusFeRth2es的e P封ow闭erP性oin抗t te体mp,lat强es, New 烈抑C制on肿ten瘤t de血sig管n, 再10 生yea,rs eDxpCe1rie0n1ce作用于 皮肤癌小鼠模型,可见内皮细胞增殖显 著减少、肿瘤血管密度明显降低, CSCs的比例降低。
Krt13、Ano1
在Vegfa基因过表达的皮肤癌小鼠模 型中,很多基因表达增加,通过qRTPCR、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荧光染 色三种方法分析,大约50%的基因表 达上调是由于Vegfa基因的过表达。 因此,VEGF在转录水平影响相关基因 以调控CSCs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
结论
1.VEGF可以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 促进肿瘤生长。 2. VEGF可以通过直接调控CSCs的某些基因的 转录促进肿瘤生长。
VEGF阻断 例降低
血管生成 减少
CSC比
阻断VEGF能通过减少血管生成使CSCs比例降低,但是VEGF 是否能直接影响CSCs的某些基因的表达来直接调控其增殖 尚需进一步证实。
VEGF
CSC ?
(二)皮肤癌小鼠模型里敲除Vegfa基因
qRT-PCR表明VEGFa在CD34+CSCs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上皮细胞和CD34CSCs。
以排除内皮细胞的影响,证明TEC即为皮肤癌里
的CSC
血管微环境中存在CSC
二.VEGF对CSC的影响
以上实验已证明小鼠皮肤癌血管微环境 中存在CSC,并且现已知VEGF对血管 微环境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VEGF对 CSC是否有直接影响尚未证实。
(一)DC101封闭性阻断 VEGFR2 (二)皮肤癌小鼠模型里敲 除Vegfa基因 (三)皮肤癌小鼠模型里过 表达VEGF
VEGF可诱导P38-MARK活化,P38-MAPK继而活化 MAPKAPK-2/3,并使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聚合调节 分子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发生磷酸化,引起肌动蛋 白骨架的重组,产生EC移行。
PI3K-Akt/PKB途径
VEGF与VEGFR2结合后,PI3K发生磷酸化,活化的PI3K与底 物PIP2结合将其转化为PIP3,PIP3诱导Akt/PKB磷酸化。磷 酸化的Akt既可通过磷酸化BAD和Caspase9(天冬氨酸特异 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BAD和Caspase9的活性,诱导EC增 生和移行,也可通过激活eNOS产生NO,控制造血功能和AMI (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除促进血管增生以外的因素影响肿瘤生长。
Vegfa基因的缺失导致 TECs(即CSCs)显著减少, 可以推断:VEGF对皮肤癌的 CSCs存在一定影响。
从CSCs对称性细胞分裂与非对称性分裂来分析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对称性细 胞分裂代表细胞正在进行自我更新,非对称性分裂表明肿瘤细胞的分化。
在肿瘤生长的过程中,大约40%的 TEC处于对称性分裂(自我更新的 状态)。但是在敲除VEGFa的小鼠 皮肤癌模型里,处于增殖的TEC比 例大幅度降低。因此VEGF对皮肤 CSCs的增殖和自我更新有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