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制办法细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细则[1]1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细则
前言
本标准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管理准则。
——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管理基本任务;
——落实标准化方针、目标;
——对标准化组织机构和职责进行了规定,并体现企业标准体系运行要求;
——对标准体系的建立进行规定;
——采用国际标准的内容、要求进行规定;
——对标准化管理、规划、信息资料、人员、培训均作出规定;
——强调对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改进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标准化的方针目标、标准化的组织机构、标准化组织的职责、标准体系的建立、企业标准制定和发布、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程序、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企业标准化信息资料的管理、企业标准化人员及其培训、标准化成果管理、企业标
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标准化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13017 《企业标准体系编制指南》
GB/T15496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GB/T200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下列管理规定见以下章节:
企业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企业标准编号规则
企业标准的制定、审批和实施管理办法
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控制程序)
培训管理办法
3、职责
3.1 总工办负责企业标准体系的归口管理,是标准化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并负责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实施监督。
3.2 公司各部门、车间,负责按本标准的要求开展标准化工作。
3.3 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标准化方针、目标的制定报总经理批准。
4、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4.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4.2 建立、实施标准体系并持续改进。
4.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4.4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4.5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6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5、标准化的方针、目标
5.1 标准化的方针:标准规范企业管理,争创行业一流水平
5.2 标准化的目标:
(1)两年内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标准、争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2)完善产品标准、产品执行标准率100%。
6、标准化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公司的标准化工作,公司标准化组织由三层次组成,即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司标准化职能管理机构(总工办)、由各职能部门专兼职标准化人员组成的公司标准体系工作组。
6.1 标准化工作机构的最高领导者是公司总经理,由管理者代表统一负责,各部门领导负责
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
6.2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办公室主任和各部门负责人、重点项目工程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标准化有关专家组成,由总经理担任标准化委员会总监。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总工办,由总工办主任担任标准化委员会主任。
6.3 公司总工办是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配备专职标准化技术人员,负责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日常工作,对公司及公司各部门标准化工作的统一归口管理。
6.4 标准体系工作组由公司各部门专兼职标准化人员组成,
业务上受公司总工办指导,承担所在部门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6.5 公司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图见第2章《标准化组织机构网格图》
7、标准化组织的职责
7.1 标准化委员会的职责
7.1.1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标准。
7.1.2 贯彻落实公司关于经营管理中涉及标准化工作的决议。
7.1.3 组织研究和制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目标,审批公司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7.1.4 负责标准化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审议和决策。
审批公司标准化管理基础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导则,负责审批公司有关企业生产经营、产品质量等方面共用性的重要标准。
7.1.5 组织参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和重大标准化活动等的策划和实施。
7.1.6 组织建立和评审企业标准体系,并对企业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
7.1.7 主任负责编审企业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者代表审查企业标准,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7.1.8 总经理负责批准,为企业标准化工作作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鼓励、表彰,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而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罚。
7.2 办公室标准化日常办事机构的职责
7.2.1 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标准中与企业相关的要求。
7.2.2 组织编制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的指标、规划、计划。
7.2.3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7.2.4 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7.2.5 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提出标准化要求。
7.2.6 对公司实施的标准情况组织监督检查,组织公司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组织相关企业标准复审。
7.2.7 负责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基础标准,负责制定涉及企业产品形象的图像标志标准。
7.2.8 负责企业标准的编号、标准化审查和管理。
7.2.9 组织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和确认工作。
7.2.10 负责产品型号的统一管理及行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的注册和备案。
7.2.11 组织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并负责采标验收、确认工作。
7.2.12 负责公司“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申报、考核及验收工作。
7.2.13 组织标准化培训,负责向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在标准化管理方面的表彰、奖励和处罚意见。
7.2.14 负责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秘书工作。
7.3 技术部是技术标准管理职能部门
7.3.1 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7.3.2 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提出标准化要求。
7.3.3 负责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基础标准,负责制定涉及企业产品形象的图案标志标准。
组织或参加国家、行业委托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
7.3.4 组织企业产品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备案确认工作。
7.3.5 责产品型号的统一管理及行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的注册和备案。
7.3.6 组织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并负责采标验收、确认工作。
7.4 各职能部门、车间标准化职责
7.4.1 贯彻公司标准化工作方针,负责公司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的展开和实施。
7.4.2 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制定本部门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并报总工办,负责提高本部门标准化工作效果并进行检查总结。
7.4.3 负责与本部门相关联的企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负责公司的各种企业标准在本部门的贯彻落实,负责本部门标准文本的受控发放和回收。
7.4.4负责收集本部门技术和管理相关的必备标准及相关标准,建立本部门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的相关标准,标准体系的建立。
编制本部门专用标准的目录,提供标准文档(包括技术、管理、工作方面的规程和规范的清单)交总工办,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7.4.5 负责本部门内部流通技术文件资料的标准化审查。
7.5 各部门的标准化职责分配表。
见本手册2.2章。
8、标准体系的建立
8.1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
8.1.1 标准体系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所涉及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
8.1.2 公司按GB/T15496、GB/T15497、GB/T15498、GB/T19273的要求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加以实施,并持续评审与改进其有效性。
建立公司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a)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b)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d)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
e)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f)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
g)企业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
8.1.3 企业标准体系应满足企业各项管理需要,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它各管理体系的基础,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计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将公司此类管理体系纳入标准体系中,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管理,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8.1.4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见附录4《企业标准体系层次图》。
8.2 标准体系表
8.2.1 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8.2.2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首先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8.2.3 编制标准体系表应参照GB/T13016、GB/T13017所规定的概念、原理、编制要求和方
企业标准化管理实践探讨-
摘要结合企业标准化专职管理工作实践,本文分析了在企业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工作方法,为企业开展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岗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思路方法
企业标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而标准化工作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随着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和深入,“标准”已广泛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通俗地说,“标准”已无处不在。
为推动和促进电力企业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工作实践,电力企业已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在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长期在企业标办专职
管理岗位的工作经历,认为专职人员在这一标准化活动中必须扮演管理实施和进度节点落实的重要角色,为企业标准化建设和持续改进发挥承上启下、协调沟通的作用。
同时,笔者梳理了企业标准化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管理工作经验,供标准化工作者参考和讨论。
一、管理思路要清晰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标准化办公室往往挂靠某一职能部门,不独立设置企业标准化专职岗位,专职管理工作主要以兼职人员为主,则不可避免地存在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欠缺、理论基础不扎实等问题。
另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明确了在特定期限内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现场确认的目标,那么提高自身业务管理水平,有效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实现企业阶段性目标,是标准化专职岗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笔者认为,管理人员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和提高外,建立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提高管理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一)标准化原理要吃透
标准化原理是指导我们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专职岗位人员来说,必须通过认真学习,正确理解企业标准化的内涵和核心,才能把握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和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为下一步顺利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譬如,企业采标工作,只有掌握了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要求,才能正确区分和处理好其与企业采标、引用标准的关系,并了解企业采标和引用标准的要求和做法,避免原则性错误的发生,为企业提升品牌效应和争取标准化评审加分项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逻辑性思维要强
管理思维决定管理成效,是管理的根本,掌握标准化管理程序和原则非常重要,它也是专职管理的工作主线。
企业要围绕这个主线有序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及时发布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标准化职责和培训机制,并实时跟踪上级公司要求,发布企业标准化三年滚动规划方案,形成标准化创建节点计划和年度目标,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同时,组织开展企业标准体系搭建和体系表编制、审查工作,并采取行文的方式进行固化处理,为企业标准化建设进程打好基础。
专职人员只有切实掌握了体系表编制、标准制定、标准备案、实施、复审修订、标准废止、评价与改进等各管理环节的逻辑性要求,严格按照此程序去推进,形成缜密的管理思路,才能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二、工作方法要实用
标准化注重科学方法,作为管理人员更应该讲究工作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所达到的目标和成果也不一样。
开展标准化工作,急于求成、一步到位的思想是不切合实际的,必须深入领悟标准化PDCA的内涵,并应用于自己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使得工作方法更加合理、科学、实效。
工作中,我们特别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盲从、不生搬乱套
标准化管理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按照国标委服务联〔2008〕76号文的要求开展。
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在进行体系建设时,采取将其他企业的标准体系进行原版引用或简单复制,造成标准体系结构、标准模块与本企业管理实际偏离和不配套现象,导致业务范围不能全覆盖或超出管理范畴等低级错误,还有体系内收纳的标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不适用,甚至根本无法
进行引用和采用等情况。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及框架搭建,要充分体现企业的管理特点,按照GB/T15496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业务范围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形成与企业规模相适应、先进科学、系统规范、协调统一的标准体系,最终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而不是一蹴而就或一步到位的事情。
实际工作中,很多管理人员急于求成,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以至于在后期的管理活动中出现原则性问题偏差或管理环节、程序混乱。
但此前管理过程的痕迹资料已形成,进行纠偏和更正处理时,导致管理台账漏洞百出和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出现耗时、耗力、走弯路等尴尬局面。
因此,开展标准化工作,一定要从企业管理实际出发,引用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王忠敏院长的话来表述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才是标准化的基础”。
(二)前期应注重和固化工作成果
企业标准化管理原则性的结论、导则及标准模板等要尽快经讨论审查后进行发布,并开展广泛培训和宣传,做到各岗位熟知,形成活动指南和统一工作导向,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和重复性工作的发生。
具体标准制修订的过程中,形成前瞻性的管理思路至关重要,标准一次性到位程度越高,后期的工作量就越小。
例如,作为一个管理标准的修订者来说,前期工作首先是需清楚当前企业的主要管理理念、管理目标、职责权限和管理要求等,并熟悉和掌握此类业务事项的流程和输出成果(含表单和报告等)。
其次,需要广泛收集关联资料并形成自己的思路,最好与部门主要管理人员沟通验证(建议管理者安排的同时也提出要求)。
再次,梳理流程和表单,通过自审和部门内部初审修订后起草标准内容。
最后,讨论定稿征求意见。
在前期充分准备和调
研的基础上,后期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开展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三)建立标准化定期工作机制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提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是企业常态化的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通过建立和固化定期工作机制,是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和推进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形成浓厚的标准化工作氛围。
专职岗位应加强梳理管理事项,结合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或管理标准制定《标准化定期工作一览表》。
例如,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定期开展检查和自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企业标准化管理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沟通和协调工作必不可少
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沟通是一门学问,良好的沟通技巧能促进工作成效,同时也是锻炼和提高专职管理人员能力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很多企业在开展标准化活动初期,员工对标准化认识不够和不理解、标准化意识较低,甚至存在抵触的心态,只有通过专职管理人员耐心和扎实的工作,重视与其他部门、各级领导、上级公司和外单位的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识、消除误解。
除了面对面沟通和行文外,标办与工作组/部门之间建议采取工作函件的形式进行联系和沟通,不仅利于工作任务要求的传达,而且可作为工作交接和后期检查考核的依据。
在了解了各部门的需求和工作难点,掌握了各级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特点后,积极开展协作和整合资源,接纳合理化建议,相互借鉴和促进,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使得全体员工养成严格按标准化管理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企业标准化氛围也会日益浓厚,标准化企业文化也会深入人心,从而有效地推动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五)标准化工作重要节点要卡死
处于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前或创建期的企业,各种基础管
理、组织协调、培训、台账梳理等工作任务繁重。
同时,标准体系有效实施3个月后,需组织开展自我评价、监督检查、落实整改等大量的持续改进工作。
如何确保每项工作按照节点期限要求落实到位,是管理人员面临的工作难点,可以通过实时工作跟踪、不定期回访和信息反馈等方式,实时记录推进情况和工作难点,及时更新和发布企业标准化创建节点进度图。
每月底召开部门级别的工作碰头会,采取多途径、多手段地去实时监督和协调处理,必要时组织召开公司标准化专题会议,对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开展难点分析,并严格对制约和影响节点进度的进行考核,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六)标准化文档管理
标准化管理工作有大量的痕迹资料和材料档案,这些都是管理的过程记录和工作依据,也是现场检查和工作评价的支撑文件。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需高度重视痕迹资料的完整性和闭环逻辑性问题,并做到定期梳理和妥善分类保存工作。
基础工作要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每项工作不留尾巴,力求所有痕迹资料齐全、闭环。
建议管理专职人员按照《电力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细则表》的评价目录进行分类和组卷归档(含电子版和纸质版),这充分有利于企业开展体系评价时(自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人员分工和材料查评,为标准化专职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三、宣传报道不可忽视
宣传报道工作不可或缺,对开展标准化具有深远的导向意义。
同时,宣传报道工作开展得好,也会使得企业上下从“要我标准”向“我要标准”的良好局面转化,对促进企业形成一流的企业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一)加大宣传的力度
积极与企业宣传部门进行协作,提供素材,形成定期工作机制。
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标准化信息系统或宣传展板等方式,将标准化管理和企业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以文字报道、活动图片、数据表格等方式予以体现。
做好标准化宣传报道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宣传和贯彻国家、行业的方针政策,传达公司标准化目标和要求,对提高员工对管理的认识和标准化意识,获得公司内部上下各级的理解和支持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利于塑造企业标准化氛围
利用其舆论引导和窗口效应的特点,强化“用标准管企业”“以标准兴企业”的管理理念,及时正确地统一思想,调动工作积极性。
同时,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外出交流学习活动,对好的做法、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报道等。
总之,重视和持续开展此项工作,企业标准化氛围自然会日趋浓厚,对提升企业形象也会发挥积极作用。
四、培训管理要形成机制
企业标准化培训工作对企业标准化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培训工作必须走在前面,管理者必须重视和加强培训工作力度,避免形成“两张皮”的尴尬局面。
企业开展标准化培训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开展培训工作难点分析
对普遍存在的标准化培训针对性不强、未实施培训评估与信息反馈、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难点现象进行分析和改进,提出标准化培训实施方案。
(二)拓宽工作思路
借鉴当代先进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现状,可采取研讨式培
训、以赛代训、任务式培训、远程式培训、导师带徒等诸多方式开展,达到逐步提高的目标。
(三)建立有效评估与激励机制
标准化培训同样需要执行PDCA闭环管理,有了P(计划)和D(开展)远远不够,只有通过效果评估和激励机制,才能保证C(检查)和A(持续改进)两环节的有效落地。
为取得准确的培训评估结果需综合运用各种评估手段,通过优化调整企业管理标准评价程序,做到标准持续改进的同时量化评估指标,企业从下至上各层级开展培训评估机制,建立培训档案,明确员工培训时间、地点、项目、完成及补训情况、测试结果和效果评估情况一览表,通过采取训前与训后、培训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等方法进行测试,为年末培训评估和下一年度需求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评估结果利于持续改进的同时,也要用于对参训人员进行激励,对于没有完成培训任务或效果较差的现象和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通过再培训或自学、再考试等方式补缺补差;对于完成培训并体现在工作业绩和企业效益的员工,要在绩效工资上给予体现,在岗位竞升和提拔任用上给予优先等。
五、结语
标准化专职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组织者,专职人员职责着重于企业标准化程序和环节的组织管理层面上。
一定要区分好“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执行”的概念,其与部门或班组的标准化人员有着很大的区别,后者更多地着重于落实层面。
另外,专职人员必须开阔视野,及时掌握国家、行业标准化的改革方向和工作动态,形成定期收集、梳理和更新的工作习惯。
要树立持续深化改进的纵向管理思维,将它作为指导工作和行动的指南针,通过对标准化原理的深入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