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

合集下载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关系分析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关系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6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60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No.81704066);陕西省第三届名中医(中药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2019003)。

作者简介:魏巧妙(198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主管护师,硕士。

研究方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通讯作者:祝云鹤,E -mail :1183337957@.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关系分析魏巧妙1,王博1,魏娜沙2,司海龙1,李仁廷1,魏秋霞1,张荣强3,祝云鹤1*(1.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2.西安市碑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710000;3.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摘要:目的探究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0例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并采用Pearson 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的hs-CRP 、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的FIB 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 、PT 、TT 均长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的CD3+、CD4+、NK 细胞、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 <0.05)。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 、IL-6、TNF-α与PT 、CD8+呈正相关,与CD3+、CD4+、NK 细胞、CD4+/CD8+呈负相关(P <0.05),与FIB 、APTT 、TT 无相关性(P >0.05)。

结论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免疫功能相对减弱,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PT 具有密切关联性。

肺癌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肺癌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肺癌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首次就诊于本院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生存期。

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研究。

结果:肺癌患者PT、INR、Fib、D-D、P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TA、APT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于中位生存期患者PT、INR延长、PTA明显低于小于中位生存期患者,Fib明显高于小于中位生存期患者(P<0.05)。

结论:NSCLC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及指标改变,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肺癌;凝血纤溶指标;中位生存期【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 A肺癌是最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的80%-85%,大量研究显示,肿瘤生物学与凝血功能是紧密相连的过程,肺癌可直接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等指标与肿瘤生存率的下降密切相关[1]。

本研究分析NSCLC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旨在预防NSCLC患者的高凝状态,改善其预后。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首次就诊于本院的11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者的病理学诊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其中男84例,女28例;年龄37-82岁,平均(49.67±10.54)岁。

腺癌65例,鳞癌47例;分期根据修订后的TNM肺癌分期标准,其中I期-Ⅲa期43例,Ⅲb期-IV期69例。

另取同期40例在本院作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观察两组对象凝血纤溶指标,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ACL TOP700凝血分析仪及N.P质控血浆。

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化及其 临床 意义 , 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 如下 。 临床资 料 : 选择 20 0 8年 2月 ~ 0 9年 1 月在我院住院 20 1 的晚期肺癌 患者 ( 肺癌组 ) 6例 , 5 8 男 4例 、 3 , 女 2例 年龄 3 1

8 岁、 1 平均 6 2岁 , 病程 4~1 3个月 ; 均经病史 、 临床表现 、
检测方法 : 抽取 受检 者清晨 空腹静脉 血 1 8m , . l经枸橼 酸钠抗凝混匀后 , 2h内检测血浆活化部 分凝血活酶 时问 于
能为 : ①肿瘤损害血管内皮 , 诱导凝血 X因子激活剂形成 , 促
( 肿 )纤维蛋白原( B 及D 二聚体; ^ 、 i r ) 一 另采静脉血 2 l 检 m
山东 医药 2 1 00年第 5 第 2 期 0卷 l
获得较好 的手术效果 。
22 微 创 手 术 .
开肋骨 , 电视显示屏 观察下进 行手术操 作 , 目前 公认 的 在 是
标准的胸腔镜微创手术。适 用于 I 期肺癌 , 尤其是伴有心 肺 功能不 良、 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 的患者 。
本研究显示 , 晚期肺癌患者血浆 A ' FB D二聚体均 明显 PT、I、 一 I
高于正常对 照者 , 说明患者凝血功能下降。
结果 : 两组 检测 指标 比较 见表 1 。 讨论: 据报道 , L P T升高与恶性肿 瘤有密切关系 , 恶性肿 瘤患者P T 高者 占1 % ~6 % , L升 6 0 半数 以上 有 1 个或 多 个
3 % ~ o , 期患者术后约半数能获得长期生存 , 的 5a 0 4% I 有
生存率超过 7 % , Ⅲ期 患者 生存 率较低 ; 响手术 治疗 0 Ⅱ、 影 远期 疗效 的主要 因素 有肿瘤 的病 理类 型 、 大小 和侵 犯范 围 , 有无淋巴结转 移、 支气管切缘 癌残留 、 手术方式 , 以及 患者 的 年龄、 全身情况和免疫状 态等 。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r/min离心15 min,取血浆备用,2 h
量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缓解组与初治组和难治转移组比较,Fib含量明显
治疗后采集空腹静脉血z.7 mL加入109 mmol/L枸橼酸钠
0.3
mL充分混匀,3
000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 2.2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D-D测定结果(阳性率)比较
见表2。
内完成测定。(2)血小板参数测定:所有病例分别于治疗前、治 疗后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
由表2可见,各类恶性肿瘤初治组和难治组的血浆D-D
万 方数据
・348・
垫堕匡兰皇堕盎!!!!生!旦箜!鲞箜j期Lab 计学意义(P>0.05)。
Med Clin。March 2009,V01.6,No.5
阳性率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1)}治疗缓解组与初治组和难治转移组比较,D-D阳性率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PLT参数测定结果比较
表3。 见
表2恶性肿瘸组与健康对照组D-D测定结果比较
由表3可见,恶性肿瘤组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化及其l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恶性肿瘤组均为2003~2007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各
K:)抗凝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混匀,2 h内完成测定。 1.4检测方法
(1)血浆Fib含量使用美国ACL-200型全自
动鹿凝仪进行测定,试剂由美国IL公司提供,其操作严格按照 血凝仪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D-D测定为乳胶凝集试验, 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 作。(3)PLT参数采用Sysmex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

第7版、第8版肺癌TNM分期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差异

第7版、第8版肺癌TNM分期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差异

第7版、第8版肺癌TNM分期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差异刘俊伦;哈敏文【摘要】不同肺癌分期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各异,本文旨在比较第7版、第8版肺癌TNM分期在35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差异,同时查阅文献探讨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为下版分期的修订提出建议;入组患者中共有74例(20.6%)总分期发生变化.生存分析显示入组患者在新旧版分期中生存率与T分期及总分期均呈反比,随着T分期增高,生存率均次下降.而总分期中,Ⅱ期、Ⅲ期生存曲线都存在交叉.因此,第8版分期在对肺癌患者预后影响上较第7版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预后的判断更准确,但仍有一定局限性,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调研.【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08【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生存分析;分子分型【作者】刘俊伦;哈敏文【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辽宁锦州 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辽宁锦州 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当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80%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时机,其总体五年生存率约16.1%。

准确的分期对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16年底,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仍是国际抗癌联盟 (UICC)于2009年颁布的第7版肺癌TNM分期标准[1]。

在过去的8年中,随着检查手段的日新月异和治疗方式的推陈出新,旧的分期标准已经不足以满足临床需求,新版分期应运而生。

第8版肺癌分期修订稿已陆续发表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新版分期至2017年1月正式应用于临床。

相较于7版分期其数据的来源更合理,更具有代表性。

第8版在T[3]、M分期及总的TNM分期上更加细化,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不同分期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指导更有效的治疗。

凝血功能与肺癌分期及病理分型的关系

凝血功能与肺癌分期及病理分型的关系
wi t h l u n g c a n c e r .M e t h o d s A t o t l a o f 7 6 p a t i e n t s f r o m t h e De p a r t me n t o f C a r d i o t h o r a c i e S u r g e r y o f t h e F i r s t Af i f l i a t e d Ho s p i t l a o f
2 1 0 0 2 9 南京 南京 医科 大 学第 一附属 医院胸 心 外科 甄福喜 ,钟 健 ,赵 晨 ,骆 金 华 ,张 憬
【 摘 要】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关系,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
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胸 心外科 2 0 1 2年 1 月至 2 0 1 2年 6月连续 7 6例行 手术治疗 的肺癌患者 , 检测患者 血浆 组织因子 ( T F ) 、 D . 二 聚体 、 血浆纤维蛋 白原 ( F I B) 、 纤 维蛋 白原降解产物 ( F D P ) 水平及血小板 ( P L T ) 计数, 按不 同病理类 型及术后 分期对 以上指标 进行 比较 。结果 Ⅲ期 、 Ⅳ期患者 的血浆 D 一 二聚体 、 T F水平明显高 于 Ⅱ期 患者 , 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 P<0 . 0 5 )。肺腺 癌患者 肺 癌患 者凝血 功能 与病 理类型 、 肿 瘤分期 有 T F 、 D - 二 聚体 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患者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关, 早期发现 并改善高凝状态 , 可能对肺 癌预后有意义 。
Z H E N F u x i , Z HO N G J i a n , Z H A O C h e t r , L U O J i n h u a , Z H A NG J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t h o r a c &S u r g e r y , t h e F i r s t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 o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9, C h i n a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28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马会明1,张翔2,何品芳2,赵玲莉21青海大学,西宁810016;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摘要:恶性肿瘤常因肿瘤细胞表达的促凝因子、药物治疗或肿瘤组织压迫邻近血管等引起凝血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高凝,也有部分肿瘤(急性白血病)患者表现为低凝。

呼吸系统肿瘤(肺癌[、消化系统肿瘤(胃癌、肝癌[、血液系统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其他系统肿瘤(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也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明确凝血功能变化对抗凝或止血药物的使用尤为重要。

另外,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对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预后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0.28.031中图分类号:R730.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0)28-0112-04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研究发现,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被激活,机体处于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且凝血功能的紊乱程度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患者预后相关[]。

凝血功能的变化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此,明确肿瘤与凝血功能的关系尤为重要。

本文就恶性肿瘤与凝血功能的关系作一综述。

1恶性肿瘤致凝血功能改变的机制肿瘤与凝血功能关。

,肿瘤细胞表达凝血因子,包括促凝血蛋白、微粒、纤溶蛋白。

在促凝血蛋白中,组织因子(TF)最为常见。

癌细胞表达TF水平的增加以及血小板、单核细胞和基质细胞释放的TF是促凝血剂活性的主要来源[2]。

在凝血因子W J X.X等参与下TF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并最终作用于纤维蛋白原(FIB)形成纤维蛋白。

TF还影响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这不仅与肿瘤细胞的迁移扩散有关,还可能促进局部肿瘤的侵袭[]。

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指标、NL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指标、NL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5):680-682.[17]Medina-Leyte DJ,Zepeda-García O,Domínguez-Pérez M,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promising therapeutical approaches [J].Int J Mol Sci,2021,22(8):3850.[18]Kwon Y ,Kim M,Kim Y ,et al.EGR3-HDAC6-IL -27axis mediatesallergic inflammation and is necessary for tumorigenic potential of cancer cells enhanced by allergic inflammation-promoted cellular in-teractions [J].Front Immunol,2021,12(1):680441.[19]Nie F,Zhang Q,Ma J,et al.Schizophrenia risk candidate EGR3is anovel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of RELN and regulates neurite out-growth via the Reelin signal pathway in vitro [J].J Neurochem,2021,157(6):1745-1758.[20]Shin SH,Kim I,Lee JE,et al.Loss of EGR3is an independent riskfactor for metastatic prog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 [J].Oncogene,2020,39(36):5839-5854.[21]Hua Y ,Wang H,Ye Z,et al.An integrated pan-cancer analysis ofidentifying biomarkers about the EGR family genes in human carci-nomas [J].Comput Biol Med,2022,148(1):105889.(收稿日期:2023-09-18)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指标、NLR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赵娜1,赵宁2,申晓楠1,苗雨莉11.通用环球西安西航医院检验科,陕西西安710021;2.西安医学院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肺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的新认识

肺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的新认识

肺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的新认识黄琬玲周燕斌【摘要】肿瘤细胞的激活和肿瘤治疗等因素均可以使机体凝血系统激活而处于高凝状态。

即使已使用有效的抗凝药物,血栓形成仍可能是癌症始发或者复发的表现。

正常情况下,凝血系统被激活起保护作用。

肿瘤本身和多种因素的刺激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这对于肿瘤转移的影响大于对肿瘤本身。

大多数肿瘤患者死于癌症转移,所以抗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低分子肝素是抗凝治疗的较佳药物。

目前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血栓前状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癌症患者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的进一步探讨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

【关键词】肺癌;高凝状态;血栓;低分子肝素TreatmentandmechanismsofhypercoagulabilityinlungcancerHUANGⅥ么行一ling,ZHOUYah—bin.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theFirstA。

ffiliatedHospitalof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080.ChinaDrrespondingauthor:ZHOUYan—bin,Eanail:¥umszyb@yahoo.tom.m[Abstract]Theactivationoftumorcellandtumortherapycanactivatethecoagulationsystem,whichturnouttobehypercoagulation.Thrombosisisstillthefirstorrecrudescentmanifestationofcancerdespiteeffectiveanticoagulant.ThecoagulationsystemisnormallyactivatedtOofferprotection.InresponsetOmultiplestimuli,theimplicationoftheactivatedcoagulationsystemfortumormetastasisoutweighsthatfortumoritself.Metastasisisthemajorcauseofdeathinmostcancerpatients,SOanticoagulanttherapyisveryimportance.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isthepreferreddrugforanticoagulanttherapy.Atpresent,itiseffectivethat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isusedforthetherapyofprothromboticstateofsmallcelllungcancer.ItishelpfultOguideclinicaltherapyandpreventionofhigh—riskpopulationsthatfurtherstudyofthehypercoagulationmechanismsandriskfactorsofcancerpatients.[KeyWords]Lungcancer;Hypercoagulability;Thrombosis;Low-molecularweighthepai'in’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对死亡率影响最大,而且这种现象有上升趋势[1]。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肺癌分期的关系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肺癌分期的关系

N —rB P水平 明显 高 于 L E Tpo N V F≥5 %组 , 0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9 , =7 9 3 P<0 0 1 ; N —mB P水平 与 L E .0 ) 且 T p N V F呈 负 相关 ( =一 .8 , 0 0 1 , r 0 6 9 P< .0 ) 见表 2 。 23 按受累 分支 分组 各 组 N —mB P含 量 多支 病 变组 . Tp N N —mB P含 量 明显 高 于单 支 病 变 组 ( Tp N t= 一3 53 P< .3 ,
c c rsa i g Me h d E I A s a o ee t n o 4 a e fa v n e l n n mo ain s a d 3 a e f o m lh ma n a e tgn . t o s L S a s y frd tc o f1 0 c 8 so d a c d mai a t u rp t t 0 c so r a u n i g t e n s n
n ti r t e td s s me tp o i e n r me tlp o n si n o mai n aru ei p p i e a e s n r v d s i c e n a r g o t i f r to c s c i a in s t c t o n r y d o n o ma o o i au su — n p te t I a u ec r a y s n r me a d n r lt p n n T v l e p I o r
关键词 肺癌 凝血功 能 肺癌分期




2 8 u— 8 - —
21 0 2年第 2 5卷 第 3期 Jo ai m nlg2 1 2 ( f do muoov 02.5 3 R i

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

Ⅰ~Ⅱ期肺癌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时期,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是两个与血液凝血功能相关的重要指标,对于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是血液凝血过程中所必需的凝血因子之一。

在肺癌患者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反映肿瘤的活动性和预后情况。

D-二聚体是血液凝块的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则提示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通过对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我们希望能够评估这两个指标在肺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价值。

预计本研究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肺癌患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信息,有助于改善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Ⅰ~Ⅱ期肺癌患者的术前检测提供参考依据,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能够为肺癌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研究作出新的贡献,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100例Ⅰ~Ⅱ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首诊患者,年龄在40岁至70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未接受任何治疗,无明显合并症。

实验方法:在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

血样采集采用二次穿刺法获取外周静脉血,并使用血浆分离管分离血浆。

采用免疫酶标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水平。

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摘要:目的:探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检测的预后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选取,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年6月,终止于2022年6月,样本共计30例,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良性肺部疾病患者,样本共计3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组间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

结果:实验组的PT(11.36±1.45)s、INR(1.15±0.12)、Fib(423.63±38.47)mg/L、PLT(274.58±24.27)×109/L、D-dimer水平(731.42±68.26)μg/L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APTT水平(31.43±3.26)s相比对照组(35.28±3.16)s要低(P<0.05)。

结论: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可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效果判断的依据,其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凝血功能;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在肺癌中占比较高,该疾病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咯血、咳嗽、胸痛等症状[1]。

目前临床上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常采取手术治疗、放化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及时接受外科手术一般能够达到治愈效果,若发病后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随着病情持续性发展会引发胸腔积液、高钙血症、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负性影响[2]。

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相关研究显示,全身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均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

对此,本文观察并分析对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的预后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年6月,终止于2022年6月,样本共计30例,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良性肺部疾病患者,样本共计3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阈值在57-80岁,均值(68.45±3.24)岁。

血小板增多与肺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血小板增多与肺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医学基础与药学研究·92·血小板增多与肺癌关系的初步研究武 涛1 王承伟2【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18)03-0092-03【摘 要】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各种血小板参数指标,探讨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疾病的关系,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

方法:比较研究组100例血小板增多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98例血小板正常的肺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含铂类化疗的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t=9.958,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t=4.271,P<0.05)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LT数量的增多与肺癌患者的临床临床分期(P<0.05)、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P<0.05)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P<0.05)相关;PLT增多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低于不增多的肺癌患者(χ2=17.944,P<0.05)。

结论:血小板计数以及相关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对肺癌患者疾病发展的监测和含铂类化疗效果的辅助评估。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 肺癌 转移近年来研究显示慢性的炎症可能与肺癌的发生相关,血小板(PLT)不仅是血栓性疾病效应细胞,还可介导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及炎症反应等宿主免疫反应。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PL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1],研究认为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黏附激活PLT使之产生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调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2],在临床中有不少PLT数目增多的肿瘤患者生存期较PLT不增多的患者明显降低。

因此,本研究回顾分析PLT增多的肺癌患者和PLT 正常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LT在肺癌患者群体中的相关性以及对含铂类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肺癌的患者198例,其中100例血小板增多(PLT>300×109/L)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平均年龄(63.47±7.39)岁;98例血小板正常(PLT<300×109/L)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79±9.66)岁。

肺癌(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肺癌(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肺癌(肺癌)中医临床路径一、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恶性肿瘤(ICD-IO编码:C34.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以及《2011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NCCN指南中国版专家组),《2011年Ne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e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

(1)临床表现:咳嗽、痰血、咯血、呼吸困难、Horner'S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外非特异性表现(副癌综合征)等。

(2)辅助检查:1)胸部影像学检查;2)病理学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活检等确诊。

(3)评价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检查:腹部CT或超声、肾上腺CT、头颅MRl 或增强CT、ECT全身骨扫描、PET-CT等。

(4)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

肺癌临床常见证候:2.1痰热蕴肺2.2气阴两虚证2.3气滞血瘀证2.4阴虚毒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一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NCCN指南中国版专家组),《2011年Ne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

1、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对于I、II期患者,推荐首选手术治疗,术后中医治疗。

对于Ill期患者,推荐手术、或放化疗,配合中医治疗,对于IV期患者,推荐化疗+中医治疗+支持治疗。

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且有指征者,可以考虑分子靶向治疗+中医治疗+支持治疗。

2.5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推荐以化疗、中医治疗并重,放疗、手术为辅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缩短的APTT水平与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缩短的APTT水平与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e a s e c o n di t i o n a n d pr o g n o s i s o f l u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t s,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l u ng c a nc e r .I nd i v i d ua l s we r e
i n c l u d e d t o d e t e c t t h e p l a s ma AP T T,f i b r i n o g e n( F I B),D—d i me r( D —D)a n d a n t i t h r o mb i n( AT)b e f o r e t r e a t me n t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d e e p v e i n t h r o mb o s i s( DVT) ,d i s t a n t a n d l y mp h n 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e n t,a n d o n e—y e a r s s u r v i v a l we r e o b s e r v e d .T h e R e c e i v e r o p e r a t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OC)c u r v e a n d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w e r e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DV T)a n d t u mo r me t a s t a s i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Re s u l t s T h e F I B a n d D—D l e v e l s i n AP - r r s h o r t e n e d g r o u p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n o r ma l a n d p r o l o n g e d AP T T g r o u p s ,w h i l e t h e AT l e v e l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i n AP T T s h o r t e n e d g r o u p( P<0 . 0 1 ) .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及意义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及意义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及意义张金虹;孙延庆;周春红;亓红【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变化,并探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AGO STA-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检测65例肺癌(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中的FIB、D-二聚体、AT-Ⅲ.结果观察组血浆FIB与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FIB、D-二聚体、AT-Ⅲ水平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AT-Ⅲ活性降低,凝血及纤溶的异常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2(052)018【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肺肿瘤【作者】张金虹;孙延庆;周春红;亓红【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的机体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1]。

2011年1~12月,我们检测了65例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肺癌患者65例(观察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31~77岁;均经CT、病理等确诊,均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

TNM分期(UICC,第7版)Ⅰ期5例,Ⅱ期24例,Ⅲ期28例,Ⅳ期8例。

选取门诊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血浆FIB、D-二聚体、AT-Ⅲ检测方法两组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加入含0.109 mol/L枸橼酸钠0.2 mL的真空采血管中,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备用。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郭洪海;宋巧云;周振东;马景枝【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胶体金法检测132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992;P<0.05).随着肿瘤的扩散转移,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肺癌转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对未转移组有明显差异(t=1.192;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肺癌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凝血、纤溶激活状态.D-二聚体浓度异常升高的肺癌患者容易发生癌转移.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D-二聚体;肺癌;转移;病理类型【作者】郭洪海;宋巧云;周振东;马景枝【作者单位】邯郸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邯郸056001;河北省磁县医院检验科河北邯郸050011;河北码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河北05604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检验科河北邯郸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复发都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而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多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1]。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在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且与肺癌的临床变化有关,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肿瘤细胞的血行转移与血粘状态的异常改变关系极大。

血浆D-二聚体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交联后再经纤溶酶降解产生的特异性终未产物,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最小片段[2], 正常人体血浆中含量很低,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表明血浆发生凝固反应,纤溶系统被激活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3],其在判断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发布时间:2022-07-26T07:27:54.9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6期作者:杨喆朱晓峰通讯作者[导读]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杨喆朱晓峰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患有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使用开胸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以及该种方式的临床意义。

一般情况下,对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凝血功能进行改变主要是在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一小时、手术后半小时的血栓弹性描记仪参数反应的时间、凝血形成的时间以及最大振幅等的指标变化进行观察。

从相关的文献找中可以发现,对患有肺癌食管癌的患者使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有肺癌的患者的血栓弹性描记仪参数反应的时间均有明显的缩短,手术开始后一小时、血凝形成时间等的参数也有一定的降低;而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后数据显示的差异不大,手术后三十分钟以及麻醉前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性。

从文献记录数据上来看相比,血凝时间和相关的参数记录都有明显的缩短。

由此可知,患有肺癌食管癌的患者的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其血液凝固的时间是处于高凝的状态的,而在手术中和手术后,患有肺癌的患者其血凝功能就会逐渐降低,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其血凝功能就会逐渐升高。

关键词:食管癌;开胸手术;凝血功能;临床意义引言肺癌、食管癌是医院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当患者出现这两种疾病的过程中,其体内的血液会呈现出高凝的现象,该种现象的产生是导致患者出现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会采用手术的方式对该类疾病的患者展开治疗,但手术的过程中手术造成创伤现象的出现,会将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激活,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患者手术后的恢复过程是非常不利的。

就目前对该种病症的研究而言,对其凝血、纤溶状态等的研究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标准得到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