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TOF-MRA在脑血管病变筛查中的可靠性研究
3D-TOF MRA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MPR多方位重建,可以多角度显示三叉 神经与血管的关系以及神经受压迫移位的 程度,尤其可以通过MIP技术实现椎基底动 脉系统成像,了解血管来源及其空间走向
3D-TOF-MRA序列成像不足
图像信噪比不足,神经与脑脊液间对比度 较差 对于管径小、方向迂曲、流速慢的小动脉 显影差,表现为与神经信号相似的等信号 静脉无法显示
三叉神经出脑桥段解剖
走形:从桥脑基底与桥脑臂之间发出,斜 向上方走形至岩尖,为硬膜形成的Meckel 腔包绕,此处岩骨表面形成三叉神经压迹
3D-TOF 血管成像原理
采用具有非常短TR的梯度回波序列,由于TR短,静态 组织在没有充分弛豫时就接受到下一个脉冲的激 励,在脉冲的反复作用下,其纵向磁化矢量越来越小 而达到饱和,信号被衰减。对于成像容积以外的血 流,因为开始没有接受脉冲激励而处于完全弛豫状 态,当该血流进入成像容积内时才被激励而产生较 强的信号
小结
3D-TOF MRA序列是一种无创且安全有效
的检查方法,对显示三叉神经及其临近血 管的关系有显著优势,对明确诊断和指导 治疗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也适合诊断 其它血管压迫性神经病变的诊断,如面神 经、舌下神经、动眼神经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广泛认可的病因是神经 血管压迫学说,即三叉神经出脑桥段(root entry zone,REZ)由于存在血管的长期搏 动性压迫,导致局部神经脱髓鞘后引起神 经纤维接触传导过度兴奋引发疼痛
主要血管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 基底动脉及桥横静脉或桥静脉 最多用3D-TOFSPGR 扫描程序,TR一50 ms,TE一5 ms,翻转 角20矩阵256×256,扫描视野为18 cm, 层厚、层距均为1.2 mm,激励次数为1
后处理
根据横断面MR图像所显示的三叉神经的位 置、行走方向做左、右斜矢状面和冠状面 图像重建,用最大密度投影法(rnaxi—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显示血管
3D-TOF-MRA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5,21:445—450 作者单 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 民医院介入 影像 科 通信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 600号 .上海 200233 通 信 作 者 :李梅 (电 子 邮 箱 :baoxinyi51@163 cor n;sun77126@163 com)
aneurysm size—based evaluation.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D—TOF M RA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SAH .
【Abstract】Purpose:To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3D—TOF MRA at 3.0T.MRI machine for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patient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or without SAH.M ethods:One hundred
【Key words】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Intracranial aneurysm;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Rota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Except f or a slight diference in sensitivity in patient—based and aneurysm—based evaluation(P=0.037),there were no other signif icant diferences in accuracy,sensitivity,specificity,PP and NPV in patient-based,aneurysm-based and
3D-TOF-MR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
影 像 与 检 验
3 D—TO F—M RA 在 中枢神 经 系统 疾病 的应用
曹 国强 李 文 娣 祖 景 世 靳云 风 (通 化市 中心 医院cT室 吉林 通 化 1 34001)
I摘 要 l随 着磁 共振技 术 的 El益 发展和 完善 ,中枢神 经 系统 疾 病越 来越 依赖 于此种 影像检 查手段 。而磁 共振血 管成像 技术(MRA)通过非
I中 图 分 类 号 】R44 5.2
【文 献 标 识 码 l A
【文章 编 号 】1 674-074 2(2011)1 0(c)一01 82-02
磁 共振 血管 成像 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 是 利 用 MR成 像 技 术 来 描 绘 解 剖 组 织 中血 管 路 径 的 方 法 。它是 基 于 流 动 血 液 与 周 围相 对 静 止 组 织 的 MR信 号 之 间 存 在 差异 而 获 得 图像 对 比 的一 种 技 术 。一 般情 况下 ,MRA无需 引入对 比剂 ,其 应 用 最广 泛 的 两项 基 本 技 术 为时 间飞 越 (time—of—flight—acquisition, TOF)法 和相 位 对 kL(phase Contrast angiography,PcA)法 。本 文 主 要探 讨 3D-TOF—MRA在 中枢 神 经 系统 的 应 用 。 1 颅 内病 变 1.1 MRA在 早期 脑 梗 死的 应 用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体会课件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27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颅脑MRA(3D-TOF)
左额叶AVM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28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左额叶AVM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29
•20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四)、脑动脉瘤
• 囊袋状或球状突出血管壁外; • MRI显示流空血管与病变相连续; • MRA可清晰显示与血管信号一致的瘤体; • 对于较大的瘤体,可清晰显示内部血栓组
织。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21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颅脑MRA(VR容积再现,清晰显示
解剖部位)
前右 动侧 脉大 瘤脑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22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前交通动脉瘤并右 侧A1段缺如
VR
MIP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23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上一病例T1WI、 T2WI序列图像
动脉瘤内流空效应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10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脑动脉硬化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11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上一病例T2FLAIR序列
•分钟低场磁共振3dtof血流成像
•12
技术(mra)脑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三)、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病 变
• 对于大面积梗塞,MRA可清晰显示与常 规MRI相对应的血管阻塞及狭窄影像, 主要大血管显示清楚;
3T TOF MR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与DSA对照
N TERVENTI ONAL R ADI OGY OL
一
4 7一 3
3 MRA在 颅 内血管病 变 中 的应 用 TOF T
与 DS A对 照
张 鹤 李明华 方 淳 李文彬 吴春根 程英升
【 摘要】 目的 : 评价 3 OF—MR TT 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 材料和方法 :7例临床上具有神经系统症状 3
sa n r f rc r b o a c l rds a e . a e i l n t o s 7 p t n s 1 n 1 me .2 c n e o e e r v s ua ie s s M t ra s a d Me h d :3 a i t ( 6 me .2 wo n 1~7 e 4 y a s o g .a e a e a e 5 . 9± 1 . 7 y a s eae t h e r lg c y t m r s e t ey e r fa e v r g g 3 4 3 4 e r )r lt d wi t e n u oo ia s mp o s p o p ci l h l v u d r n o h 3 OF MR n i i l u ta t n ig a h DS e a i a in A l A i g s r n e we t t T T A a ddgt b r c g o r p y( A) x m n t . l MR b as a o ma e e we
【 关键词】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 高场强 ; 内血管性病变 ; 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中图 分 类号 : 4 5 2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号 :0 6 7 12 0 ) 5 4 7—0 R4. A 10 —5 4 (0 8 一0 —0 3 5
MRA 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MRA 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MRA对头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88例头颅血管病变患者,进行MRI 与MRA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
结果:88 例中动脉瘤(12 例)MR 检查(MRI+MRA)检出率为91.7%(11/12),动静脉畸形11 例,MR检查(MRI+MRA)检出率为100%。
而海绵状血管瘤8例MRI 检出率为100%。
血管硬化狭窄MRA的检出率为90.2%,血管闭塞的检出率两者均为100%。
结论:MRA能无创有效地诊断头颅血管病变。
【关键词】MRA;脑血管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17-01脑血管病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在高场强核磁共振应用之前都是靠X 线脑血管造影诊断,该检查损伤大,风险大,MR 的应用可避免可能的风险,本文通过对88 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做MRA 检查分析,来评价MRA 在颅内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8例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22 岁~76 岁,平均年龄50.66岁,所有病例均做MRI与MRA检查。
1.2 仪器及扫描参数采用西门子公司的1.5T 核磁共振扫描机,包括T1 加权,T2加权及FLAIR序列行横断面,矢状面扫描,扫描层厚5mm 容积集范围从颅底到中颅窝,包括willis环及其中主要支动脉,重建图像120幅~160幅。
1.3 MRA用3D、TOF(三维时间飞跃)技术。
1.4 图像分析由有经验神经内外科及影像医师共同阅读MRI/MRA图像。
诊断动脉瘤的标准为:MRI 示,T1W T2W 显示类圆形异常信号并在T2W 像上呈分层影像,中心往往呈流空低信号。
TOF3DMRA示:瘤体瘤颈显示明确发生部位多在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确诊标准为:经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证实;未经手术证实者须MRI/MRA与DSA均明确诊断为动脉管,且瘤体、瘤颈显示清晰。
动静脉畸形(A VM)诊断标准:异常血管团: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粗大引流静脉,一支或多支与静脉窦和或脑深静脉相连;一支或几支供血动脉导入排列不整的血管团。
1.5T 3D―TOF―MR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研究价值对比
1.5T 3D―TOF―MR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研究价值对比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研究价值。
方法收集20例经DSA及手术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行MRA及DSA检查。
MRA检查后经MRP、MIP及VR法重建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20例患者DSA检查出23个动脉瘤,MRA VR重建检查出21个动脉瘤,检出率为91.30%,MPR及MIP检查出20个,检出率为87.00%。
结论 1.5T 3D-TOF-MRA对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价值,但对于微小动脉瘤存在一定的漏诊现象,应选择DSA进行进一步检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核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越法血管成像;数字血管成像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7.052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7-0150-03Comparison of the Value of 1.5T 3D-TOF-MRA and DSA in Diagnos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sLAN Ying-y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0,Guangx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three-dimensional time leap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3D-TOF-MRA)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Methods 2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onfirmed by DSA and operation were examined by MRA and DSA before operation.After MRA examination,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MRP,MIP,and VR and the results of DSA.Results In 20 patients,23 aneurysms were detected by DSA,and 21 aneurysms were detected by MRA VR reconstruction.The detection rate was91.30%,and 20 were detected by MPR and MIP. The detection rate was 87.00%.Conclusion 1.5T 3D-TOF-MRA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which provides a detailed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However,there is a certain missed diagnosis for small aneurysms.DSA should be further examined.Key words:Intracranial aneurysm;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Three-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imaging;Digital angiography自?l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主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占全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80.00%,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高达30%~45%和50%[1],选择最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尽早及时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3.0T 磁共振3D-TOF-MRA 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3.0T 磁共振3D-TOF-MRA 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晋晖;徐红卫;程敬亮;陈学军【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时空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径小于或等于3.0 mm)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71例疑似动脉瘤或其他脑血管病患者行3.0T 3D-TOF-MRA 及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D-DSA)检查,以3D-DSA 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3D-TOF-MRA 诊断微小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结果171例受检患者,经3D-DSA 证实,47例患有微小动脉瘤,共计56个,其中8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3D-TOF-MRA 共检出48例,共57个微小动脉瘤,假阳性2个,漏诊1个。
59例患者3D-TOF-MRA 及3D-DSA 检查均为阴性。
3D-TOF-MRA 诊断微小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6%(56/58)、98.3%(59/60)、97.5%(115/118)。
结论3.0T 3D-TOF-MRA 尤其是容积重建技术对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基本可以替代3D-DSA,成为筛查及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3页(P3842-3844)【关键词】微小动脉瘤;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容积重建【作者】晋晖;徐红卫;程敬亮;陈学军【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MRI 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郑州 4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临床上一般将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3.0 mm的颅内动脉瘤称为微小动脉瘤[1-2]。
三维时空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作为一种真正无创伤性的血管成像技术,因其不使用对比剂,无电离辐射,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D-TOF-MRA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3D-TOF-MRA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摘要】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是一种全新的无损伤性血管成像方法,具有无创伤和无放射性损害、经济快捷、适应症广、大部分病例不用造影剂即可明确诊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对532例3D-TOF-MRA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97例显示正常占37% ,颅内动脉硬化217例占40%,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68例,占31%,颅内动脉静脉畸形7例占1%,动脉瘤17例占3%,发育异常9例,约1%。
结论: 3D-TOF-MRA的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肯定,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MRA 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171-01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检查技术,利用MR成像技术来描绘解剖组织中血管路径并三维展示出来的方法。
它是基于流动血液与周围相对静止组织的MR信号之间存在差异而获得图像对比的一种技术,与血液流动有关,对动脉特别敏感,无需注入对比剂,可使血管显影。
MRA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经颅多普勒(TCD)具有明显优势,DSAICA(颈内动脉)造影不能一次显示颈内血管全貌,往往需要多次造影综合分析。
TCD不能显示颅内血管整体情况,尤其对变异的血管不能判断其来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MRA在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程度、与周围结构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 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7月,532例3D-TOF-MRA检查,全部加扫常规成像、弥散成像。
532例患者中,男312例,女220例,年龄10~88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呕吐、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
使用美国GE signa HDe 1.5T超导MRI扫描仪,MRA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技术,MR常规成像包括T1加权、T2加权、T2FLAIR及DWI序列行横断面、矢状面扫描,采用头部线圈,患者仰卧位,头先进,3D-TOF 采用多薄块重叠采集法,TR:min,TE4.5ms,156层,矩阵320×224。
3D-TOF MRA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枝循环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病 例 组 ( = 4) n3
对 照 组 ( = 6 n3 )
表 3
不 同大 小梗 死 灶组 患者 P 偿 A代 c
平 均 得 分 比 较
表 4、 不 同 大 小梗 死 灶 组 患 者 ACA 代 偿
平 均 得 分 比 较
1 2 方 法 .
为 :小 梗 夕 ( 3 0 ,包 括 无 粗 、延 K;2分 , 示 同侧 P A与 E < . m) c C
象, 即同{ P A  ̄ C 主T 增粗 , O 分支 增 多, 现象主 要表现 为卡 T增粗 , 额底 、 额
12 2 病例 组与对 照组 ..
观 察 末稍 延长 ( 颞下动 脉 、距状沟 动 前 内侧 动脉等分 支增粗 、延长 。 C 如 AA
并 记 录 病 例 组 MC 闭塞 患 者 同侧 脉及 顶枕动脉 增粗 、延 长 ) A ,这是一 偏利现 象评分标 准 :3 ,表示 M A 分 C P A C 偏 利现象 的 出现频 率 ,及 个 问接 征 象 。利 用 ze C 、A A l and 闭塞 侧 A A 侧有 两个分支增粗 、 a C对 对照 组 P A C 偏利 现象 的出现频 R o o ’S 对大脑 后动 脉进行 分 延长现象 ;2 ,表永 同侧 AA 一 C 、A A h tn 法 分 C有
1) 1 列横 断面 T W , 2 I 冠状面 TW 0 C1 。 II TW 和 2I
与对 侧午 当 ;0分 ,表示 同侧 P A 日 C
扫 描 。 T W R 5 5 s E Im ; l I T = 2 m ,T = 5 s
1 2 4 3 O R 示 的 P A 末 稍 段 比对 侧 少 或 细 小 。 .. DT FM 出 现 频 率
3D-TOF法 MR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3D-TOF法 MR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 比较3d–tof法 mr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优缺点,探讨3d–tof法 mr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
方法:对1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3d–tof法 mra与dsa检查,对其影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8例患者发现动脉瘤19个,3d–tof法 mra发现动脉瘤18个,检出率达94.7%,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与dsa一致。
结论:3d–tof法 mr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动脉瘤筛查手段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3d–tof法;mra;dsa; 动脉瘤【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32-01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有50%~70%为动脉瘤破裂所引起[1]。
其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一直是临床关注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的愈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在动脉瘤的诊断中,dsa一直作为金标准,而3d–tof法mra以其安全、无创、无需造影剂等优势也在动脉瘤的诊断中得以广泛应用。
作者收集18例动脉瘤患者,分析其mra及dsa表现,对二者价值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8例经dsa证实的动脉瘤患者中,临床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无明显症状11例,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岁。
1.2方法: (1)mr用siemems avanto 1.5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法mra),扫描采用三维快速扰相gre序列, tr25ms,te7ms,激发角度为25度,扫描层块为3,层厚为0.7mm。
所有原始图像均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后处理,再由两名专门从事mr诊断工作的医师(其中一名为副高以上职称)阅片分析。
TOF-MRA与3D CE-MRA在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Cl i n i c a I Me d i c a l E q u i p me n t j 医 械 临 床
T O F — MR A与 3 D C E — MR A在脑卒中 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张 军 , 陈 新, 毕 俊, 卢光 明 , 郑 玲
( 南京 军 区南京 总 医院 医学影像 科 , 南京 法 还 可 以 显 示颅 外 段 的 动 脉血 管 。 结论 : T O F — MR A与 3 D C E — M R A 2种 成像 方 法各 有优 势 . 在脑 卒 中
患 者 的血 管显 示方 面 有 着 重要 的 临床 价 值 , 2种 方 法 的综 合 应 用 更有 利 于血 管病 变的 显 示 。 【 关 键 词】 脑 卒 中 ; 磁共振成像 ; 时 间飞 跃 法 ; 对 比 增 强血 管成 像
p o s t -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w e r e i n v o l v e d i n s u c h a s p i r m a y r s l i c e ,m a x i mu m i n t e n s i t y p r o j e c t i o n ( MI P )a n d v o l u m e r e p r o d u c e s ( V R ) . R 绷l 】 妇 O f t h e 1 1 5 p a t i e n t s . 5 o n e s s h o w e d s t r o n g a r t i f a c t s a n d c o u l d n o t b e e v a l u a t e d f o r i m a g e q u a l i t y .
最新 磁共振头颅MRA检查中3D-TOF法的优化研究-精品
磁共振头颅MRA检查中3D-TOF法的优化研究摘要:目的评价优化3D TOF和全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 (GRAPPA) 技术在头颅3D-TOF 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头颅磁共振检查患者100例, 采用原始参数3D-TOF MRA与优化参数后3D-TOF MRA结合GRAPPA技术两种方法对头颅进行扫描, 原始组采用西门子公司设备原始自带序列及参数, 优化组采用增大FOV, 减小翻转角度, 部分K空间技术及GRAPPA技术, 比较分析对两种扫描方法的扫描时间, 由两名副主任医师评价血管图像质量整体显示情况。
结果原始组扫描时间5分50秒, 优化组采集时间4分12秒, 血管图像质量整体显示情况优化组明显高于原始组 (P<0.05) 。
结论在头颅3D-TOF MRA检查时, 使用优化的扫描参数结合并行采集技术可以缩短扫描时间, 提高颅内血管图像质量, 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以作为临床常用序列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 并行采集技术; 3D-TOF MRA; 头颅血管成像;0、引言在临床工作中, 头部血管成像经常用到, 而成像方法有好多种, 脑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 CT血管造影 (CTA) 、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 (CEMRA) 等, 虽然这些方法有准确性高, 背景抑制好的优点, 但都是有创检查, 同时成本较高, 一些重症患者及造影剂过敏患者不适合。
磁共振3D TOF MRA作为一无创性血管检查方法, 在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同时由于分辨率高, 信噪比好, 同时图像后处理质量好, 不需使用造影剂等优点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查序列之一。
而在头部扫描时, 3D TOF血管成像扫描时间较长, 尤其是在场强较低的设备中3D血管成像时间更长。
如何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 缩短扫描时间并不明显降低图像质量非常重要, 而国内相关报道比较少见。
本研究旨在通过与常规3D-TOF MRA进行比较, 探讨优化3D-TOF和并行采集技术在头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1,2]。
TOF—MRA及三维处理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TOF—MRA及三维处理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时间飞跃法MRA及三维处理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临床似诊脑动脉狭窄疾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以CTA进行检查,研究组30例患者以MRA 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后结果。
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检查符合率分别为50%、56.67%,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时主要以信号减弱、动脉狭窄以及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为征象,对大脑中动脉检测率较高,前动脉及后动脉检测率较低。
结论在检查脑动脉狭窄疾病时,TOF-MRA简便、无创,联合三维处理技术可作为筛选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标签:时间飞跃法;三维处理技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脑动脉狭窄是导致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一过性的颅脑病变引起的短暂的缺血,临床中主要症状为偏瘫及视网膜的病变,发病时间较短,但易反复发作[1]。
时间飞跃法MRA全称为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术(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ms,3D-TOF MRA),其在临床的运用中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无辐射且灵敏度较高,方便快捷。
CTA是临床中全身各部位血管普遍应用的检查方法,由于对患者辐射剂量较大,且需要使用对比剂剂量量较大,患者配合较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60例均为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动脉狭窄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检查后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
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字同意,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排除精神病、血液病及传染病及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疾病的患者。
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为(57.3±5.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0.4)年。
头部3D TOF MRA的临床应用
头部3D TOF MRA的临床应用TOF即Time Of Flight,时间飞跃法,它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MRA成像方法,主要用于脑部血管、颈部血管以及下肢血管等。
头部3D TOF MRA即头部动脉血管用磁共振时间飞跃法成像,并三维展示出来。
头部3D TOF MRA显示的血管: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
颈内动脉系统主要显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显示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双侧大脑后动脉。
我院配备的是SIEMENS CONCERTO 0.2T 低场磁共振,检查患者75例,年龄在32-68岁,其中女性患者31例。
检出颅内动静脉畸形1例,颅内动脉瘤2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12例,各段动脉狭窄15例,其余45例均未见明显异常。
头部3D TOF MRA的成像参数:TR 20ms TE 10msTA 15min Slice thickness 1.2mmslice oversamping 10%slabs 6Group 1 Slice perslab 20头部3D TOF MRA的成像方法:1、时间飞越法(time of flight,TOF)MRA2、相位对比MRA3、对比增强MRA4、其他MRA方法如黑血法头部3D TOF MRA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静脉内注射对比剂,无碘剂过敏风险,利用血液流入增强效应,直接显示出头部动脉血管。
此项检查对患者没有特殊的要求,检查注意事项同头部MRI检查。
头部3D TOF MRA适应症:1、颅内动静脉畸形2、颅内动脉瘤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4、Moyamoya病(即烟雾病)5、血管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颅内动静脉畸形即脑动静脉畸形(AVM),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其中约85%位于幕上,两侧大脑半球无差异,以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脑皮质为常见部位。
位于幕下者约占15%。
依据AVM的发生部位可分为脑实质(软脑膜)型和硬脑膜型AVM,当脑实质型接受来自硬脑膜的血供时称混合性软硬脑膜型AVM。
对比TOF MRA与3D CE-MRA 对脑血管病变诊断价值
对比TOF MRA与3D CE-MRA 对脑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3D TOF-MRA(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诊断脑血管病变的各自优势。
方法:对25例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TOF-MRA和3D CE-MR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
结果:25例中,有2例患者未能配合作TOF-MRA检查,而只做了3D CE-MRA检查,其余病例TOF-MRA检出率略高于3D CE-MRA。
结论:T0F-MRA对脑血管病变的显示优于3D CE-MRA,是一种有效的诊断脑血管病变的方法;而3D CE-MRA检查耗时短,对一些配合不好的患者有着独特优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障碍/诊断【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089-02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血管病变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MRA技术因无创、方便易行、费用低等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血管成像检查。
最常见的主要包括两种:3D T0F-MRA(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及3D CE-MRA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本文通过对本院25例患者同时行以上两种检查,对比分析各自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2~73(平均48.6)岁。
所有病例均做T0F-MRA、3D CE-MRA检查。
1.2 仪器及扫描参数采用西门子公司的1.5T核磁共振扫描机,先作T0F-MRA检查,再进行3DCE-MRA检查,范围从颅底到中颅窝,包括willis环及其中主要支动脉。
1.3 方法用3D TOF-MRA技术和3D CE-MRA技术。
3D TOF-MRA:序列为扰相梯度回波序列,TR 37ms, TE 10ms,采集矩阵172×256,采集次数为1, F0V为230mm,单个3D 块,采集层数为128层,有效层厚为1.25mm,用MIP处理得到脑血管图像并进行分析。
3D- TOF- MRA 与 3D-CE-MRA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3D- TOF- MRA 与 3D-CE-MRA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对比研究研究背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精准的成像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脑血管成像分为多种方法,其中磁共振成像(MRI)既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又无需注入造影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成像。
对于MRI,3D- TOF- MRA(三维时间飞行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3D-CE-MRA(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两种常见的方法。
3D- TOF-MRA3D- TOF- MRA采用短TR(时间复关不饱和)序列,利用血流的不同速度差异,通过自旋共振相位效应,实现了对血管的成像。
优点是无需注射对比剂,不具有肾脏损伤、过敏反应等常见的副作用。
缺点是可变的脑室血流速率会导致一些残留问题;对于狭窄血管的成像表现不佳,而在广泛血管成像中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其中一种变异方法是2D-TOF。
3D-CE-MRA3D-CE-MRA在MRI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得血管成像更加明显,其优点是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缺点是造影剂的注射需要一定的时间,注射后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如过敏、肾损害等。
对比分析三维时间飞行法(3D- TOF- MRA)和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3D-CE-MRA)是脑血管成像中常见的方法,两者均可以产生清晰的三维血管影像,具有相应的优点和缺点。
相比之下,两种方法的成像表现存在一些差异:灵敏度和特异性TOF-MRA是一种灵敏的脑血管成像方法,可以显示广泛的血管结构,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脑室腔大小、脑室出口狭窄等因素的影响,局限于显示较大的血管和流动量较大的部分,而对于小的支持血管和缩小的嘴巴经常错过,而CE-MRA对这种情况下显示更明显。
显影时间CE-MRA需要把造影剂交由静脉注射,随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样血管才会更加明显。
而TOF-MRA则无需这样的处理,只需要等待信号的建立就可以了。
这也意味着TOF-MRA成像时间更加短暂,并且更加稳定。
3d tof-mra成像原理
3d tof-mra成像原理3D TOF-MRA成像原理TOF-MRA成像是一种非侵入式的血管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TOF-MRA成像通过测量血液流动速度和时间,生成血管三维图像,可以显示血管内部的结构和异常。
TOF-MRA成像的原理是基于时间飞行(TOF)效应。
该效应利用磁共振成像(MRI)中的梯度磁场来测量磁性物质的运动速度和时间。
具体来说,当一个磁性物质经过梯度磁场时,它会受到一个矢量力,从而加速运动。
当它离开梯度磁场后,它会减速。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而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因此,运动速度和时间可以从加速度和减速度中推导出来。
在TOF-MRA成像中,MRI系统产生一个短脉冲的无线电波,它会激发磁性物质中的原子核。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会发射出一个特定的无线电信号,称为回波。
TOF-MRA成像利用梯度磁场来测量回波的时间,从而确定磁性物质的速度和位置。
TOF-MRA成像可分为二维(2D)和三维(3D)成像。
2D成像只能显示单一平面内的血管结构,而3D成像则可以显示整个血管系统的三维结构。
3D成像采用多个2D图像来构建三维图像。
这些2D图像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匀分布,以覆盖整个血管系统。
TOF-MRA成像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因此不会产生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此外,TOF-MRA成像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血管成像,使医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TOF-MRA成像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心血管疾病、肿瘤学等领域。
TOF-MRA成像是一种基于时间飞行效应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生成高质量的血管三维图像。
它具有无创、无辐射、无副作用等优点,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TOF-MRA在脑血管病变筛查中的可靠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24T11:44:54.9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作者:朱亮飞赵建颖刘广义王慧
[导读] 一直以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有创伤、有X线辐射、检查费用高等缺点。
双鸭山煤炭总医院MR-CT室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I血管成像(3D-TOF-MRA)在脑血管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79 例同时行3D-TOF-MRA、CTA检查疑似脑内血管病变的患者行DSA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所有MRA及CTA、DSA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独立评估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判断、有无瘤样扩张及小动脉瘤,以DSA 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3D-TOF-MRA 和CTA诊断脑内血管病变的正确率。
结果:MRA 显示动脉硬化45例,与CTA基本一致。
血管的狭窄程度判断上MRA与CTA及DSA相比,假阳性率为12.9%。
假阴性率
3.2%,敏感性为96%,准确率为83.8%;CTA检出3D-TOF-MRA假阳性及假阴性例数与DSA一致。
动脉瘤样扩张及动脉瘤方面MRA灵敏度为93.8%,准确度为85.5%;CTA检出MRA假阳性例数与DSA一致。
结论:3D-TOF-MRA在显示血管狭窄、瘤样扩张、动脉瘤与CTA、DSA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很好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脑血管病变的筛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脑血管病变;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
一直以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有创伤、有X线辐射、检查费用高等缺点,显然不能用作脑血管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筛查。
与CTA及DSA相比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一般无需对比剂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情况:从2011-4月以来在我院行头部MRA检查的6037例中筛选出同时进行3D-TOF-MRA、CTA检查的病人79例,其中63例3D-TOF-MRA、CTA怀疑动脉瘤或动脉狭窄的患者行DSA检查,对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年龄30-89岁,男43例,女36例。
2、检查设备及方法:
采用GE HDE 1.5T磁共振系统,头颈联合线圈,3D-TOF-MRA具体成像参数见下表:
方法 TR/TE(ms) FA FOV 成像范围采集次数造影剂
3D-TOF 26/3.6 20° 220*27 半卵园中心-颈内动脉入颅处 1 无
3、图像处理及诊断方法:所有病例的原始图像均应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处理。
对所有3D-TOF-MRA及CTA、DSA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独立评估血管狭窄与否及狭窄程度判断、有无瘤样扩张及小动脉瘤,如评估意见不一致,共同重新读片商量,直至意见一致。
二、结果:
79例3D-TOF-MRA,显示正常12例,可以100%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3-4级分支,椎基底动脉的血管显影清晰,走行自然、光滑,与CTA一致。
显示动脉硬化45例,表现为血管树僵硬,分支减少,明显动脉硬化表现为动脉管腔宽窄不均,呈串珠状,与CTA基本一致。
动脉主干局限性中重狭窄、闭塞31处,颈内动脉颅内段6处,大脑中动脉M1段15处,大脑前A1段、大脑后动脉P1段分别为6处和4处。
动脉狭窄表现为管壁毛糙,管腔节段性、偏心性狭小,其远端动脉分支减少或显影差,有的动脉表现为该段动脉血流中断,但其远端动脉仍显影。
动脉闭塞表现为动脉血流中断和远端动脉不显影。
与CTA及DSA对照,符合26处,3D-TOF- MRA做出偏高诊断4处,其中1处中度血管狭窄为假象,3处血管狭窄的程度被夸大,假阳性率为12.9%。
1处做出偏低诊断,假阴性率3.2%。
敏感性为96%,准确率为83.8%。
CTA检出3D-TOF-MRA假阳性及假阴性例数与DSA一致。
DSA检出动脉瘤样扩张及动脉瘤65处,表现为动脉局限性囊状或梭形扩张,CTA检出 63处,漏诊2处;MRA检出 61处,漏诊4处。
其中6例3D-TOF-MRA瘤样扩张,CTA、DSA均为血管分叉处局部膨大,CTA检出3D-TOF-MRA假阳性例数与DSA一致。
三、讨论
1、成像的技术要求:
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及其参数,如适当缩小激发角度,以减轻由于TOF-MRA的血流饱和现象引起的慢血流信号减弱,使用短的TR与TE,以保证血管内血液与背景组织间形成强烈对比。
本组采用扰相GRE序列,TR与TE分别为26 /3.6 ms,激发角度为20°。
2、3D-TOF-MRA在脑血管疾病筛查的可靠性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动脉梗塞、小动脉瘤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DSA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但需动脉插管,具有创伤性,且检查过程相对复杂,有X线辐射,及对比剂量大等缺点,显然不能用作脑血管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筛查。
本组例异常病例中就有31例为动脉狭窄。
3D-TOF-MRA动脉狭窄表现为管壁毛糙,管腔节段性、偏心性狭小,其远端动脉分支减少或显影差,有的动脉表现为该段动脉血流中断,但其远端动脉仍显影。
动脉闭塞表现为动脉血流中断和远端动脉不显影。
3D-TOF-MRA由于湍流等原因,造成失像位可能引起血管某处血流信号丢失,从而出现(1)血管狭窄的假象,常见的部位为血管转弯处和血管分叉处。
(2)、血管狭窄处容易造成湍流,造成血流信号丢失从而夸大血管狭窄程度,本组与CTA、DSA比较,有1例血管狭窄假象,3例血管狭窄的程度被夸大。
CTA检出3D-TOF-MRA假阳性及假阴性例数与DSA一致。
对于动脉瘤,常规DSA为二维图像,不能显示动脉瘤的三维立体结构,3D-TOF-MRA为三维图像,可将3D血管图像任意角度旋转,选择最佳角度显示动脉瘤和瘤颈及载瘤动脉的情况。
本组67例3D-TOF-MRA瘤样扩张,6例CTA、DSA均为血管分叉处局部膨大,分析原因可能与血管分叉处湍流及远端分支细小,MRA显示细节不如CTA、DSA,分支血管显影不佳所致。
CTA检出3D-TOF-MRA假阳性例数与
DSA一致。
4处3D-TOF-MRA小动脉瘤漏诊,其中3处直径小于3mm,可能与动脉瘤较小及瘤腔内湍流,造成血流信号丢失有关。
总之,3D-TOF-MRA在显示血管狭窄、动脉瘤与CTA、DSA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很好一致性,可为临床头颈血管病变的筛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