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三角形的概念及边角关系

合集下载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三角形,作为几何学中最基本且最古老的存在之一,是我们理解空间结构的重要元素。

在众多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关系,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形态和功能。

其中,边角关系是三角形属性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来看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系。

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是三角形边长关系的基本定理,它告诉我们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同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三角形角的关系的基本定理。

我们来看三角形中的特殊边角关系。

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其三个内角都是60度。

这是三角形中一种简单而特殊的形式,其中所有的边都相等,所有的角也都相等。

等腰三角形是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其两个内角相等。

这是三角形中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其中两边的长度相等,相应的两个角也相等。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长度相等,一个角是直角。

这种三角形的特性是,其斜边的长度是直角的边的两倍。

这种关系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非常重要,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应用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这是勾股定理的表现形式,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之间的深刻关系。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它反映了三角形的基本属性和结构。

对这些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几何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更复杂的几何结构。

这些知识将贯穿我们在数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学习和应用中。

一、测试目的本单元测试旨在检验学生对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对于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几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试内容本单元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2、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3、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测试形式本单元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2.能够运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4.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学习重点: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2.能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学习过程:一、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想一想:如图(1)直角三角形AB 1C 1和直角三角形AB 2C 2有什么关系? (2)211122BA C A BA C A 和有什么关系? 2112BA BC BA BC 和呢? (3)如果改变A 2在梯子A 1B 上的位置呢?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4)如果改变梯子A1B 的倾斜角的大小呢?你由此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二、由图讨论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 和cosA 的关系:三、例题:例1、如图,在Rt △ABC 中,∠B=90°,AC =200.sinA =0.6,求BC 的长.2、做一做:如图,在Rt △ABC 中,∠C=90°,cosA =1312,AC =10,AB 等于多少?sinB 呢?cosB 、sinA 呢?你还能得出类似例1的结论吗?请用一般式表达.四、随堂练习:1、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5,BC=6,求sinB ,cosB ,tanB.DB ABAC2、在△ABC 中,∠C =90°,sinA =54,BC=20,求△ABC 的周长和面积.3、在△ABC 中.∠C=90°,若tanA=21,则sinA= .4、已知:如图,CD 是Rt △ABC 的斜边AB 上的高,求证:BC 2=AB ·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五、课后练习:1、在Rt△ABC 中,∠ C=90°,tanA=34,则sinB=_______,tanB=______. 2、在Rt△ABC 中,∠C=90°,AB=41,sinA =941,则AC=______,BC=_______.3、在△ABC 中,AB=AC=10,sinC=45,则BC=_____.4、在△ABC 中,已知AC=3,BC=4,AB=5,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inA=34 B.cosA=35 C.tanA=34 D.cosB=355、如图,在△ABC 中,∠C=90°,sinA=35,则BCAC等于( )A.34B.43C.35D.456、Rt△ABC 中,∠C=90°,已知cosA=35,那么tanA 等于( )A.43B.34C.45D.547、在△ABC 中,∠C=90°,BC=5,AB=13,则sinA 的值是A .135 B .1312 C .125 D .5128、已知甲、乙两坡的坡角分别为α、β, 若甲坡比乙坡更徒些,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an α<tan βB.sin α<sin β;C.cos α<cos βD.cos α>cos β9、如图,在Rt△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则下列线段的比中不等于sinA 的是( ) A.CD AC B.DB CB C.CB AB D.CDCB10、某人沿倾斜角为β的斜坡前进100m,则他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m A.100sin βB.100sin βC.100cos β D. 100cos β11、如图,分别求∠α,∠β的正弦,余弦,和正切.12、在△ABC 中,AB=5,BC=13,AD 是BC 边上的高,AD=4.求:CD,sinC.13、在Rt△ABC 中,∠BCA=90°,CD 是中线,BC=8,CD=5.求sin∠ACD,cos∠ACD 和tan∠ACD.14、在Rt△ABC 中,∠C=90°,sinA 和cosB 有什么关系?1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BC=CD=DB,∠ADB=90°,cos∠ABD=45. 求:s △ABD :s △BCDBDAC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学习重点: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能够进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比较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学习难点: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学习过程:一、新课[问题] 1、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问题] 2、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问题] 3、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问题] 4、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1)sin30°+cos45°; (2)sin260°+cos260°-tan45°.[例2]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 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 m)二、随堂练习1.计算:(1)sin60°-tan45°; (2)cos60°+tan60°;(3) 22sin45°+sin60°-2cos45°; ⑷13230sin 1+-︒;⑸(2+1)-1+2sin30°-8; ⑹(1+2)0-|1-sin30°|1+(21)-1;⑺sin60°+︒-60tan 11; ⑻2-3-(0032+π)0-cos60°-211-.2.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其倾斜角为30°.高为7 m ,扶梯的长度是多少?3.如图为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 =CD=30 m ,两楼问的距离AC=24 m ,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的采光影响情况.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时,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精确到0.1 m ,2≈1.41,3≈1.73)四、课后练习:1、Rt △ABC 中,8,60=︒=∠c A ,则__________,==b a ; 2、在△ABC 中,若2,32==b c ,,则____tan =B ,面积S = ; 3、在△ABC 中,AC :BC =1:3,AB =6,∠B = ,AC = BC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3:2,则顶角为 ( ) (A )600(B )900(C )1200(D )1505、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cm 1,则斜边上的高为 ( ) (A )cm 41 (B )cm 21 (C )cm 43 (D )cm 23 6、在ABC ∆中,︒=∠90C ,若A B ∠=∠2,则tanA 等于( ). (A )3 (B )33(C )23 (D )217、如果∠a 是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那么cos a 的值等于( ). (A )21 (B )22(C )23 (D )1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要( ). (A )450a 元 (B )225a 元 (C )150a 元 (D )300a 元9、计算:⑴、︒+︒60cos 60sin 22⑵、︒︒-︒30cos 30sin 260sin⑶、︒-︒45cos 30sin 2⑷、3245cos 2-+︒⑸、045cos 360sin 2+ ⑹、 130sin 560cos 30-⑺、︒30sin 22·︒+︒60cos 30tan tan60° ⑻、︒-︒30tan 45sin 22︒15020米30米10、请设计一种方案计算tan15°的值。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边和角之间存在着一系列重要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和证明三角形性质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包括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中的一些特殊边角关系。

一、角度和边长的关系1. 三角形内角和角度和为180度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恒为180度,即∠A + ∠B + ∠C = 180°。

这一特性是三角形的重要基本属性,可以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证明。

2. 同位角和对应角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所穿过时,截线与平行线所夹的内、外角成对应角关系。

同位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线所穿过后所得到的对应内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对应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线所穿过后所得到的两个内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3. 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

假设三角形的内角为∠A、∠B、∠C,其对应的外角为∠D、∠E、∠F,则有∠D = ∠A +∠B,∠E = ∠B + ∠C,∠F = ∠C + ∠A。

二、三角形的特殊边角关系1.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等,三个内角也相等,每个角都是60度。

等边三角形具有对称性和稳定性,在建筑、设计和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

底角是等腰三角形两边的夹角,顶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处的角,它恒为60度。

等腰三角形也常见于建筑和工程设计中。

3.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90度,称为直角,另外两个内角为锐角。

直角三角形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基础,它的边角关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得到。

4. 三角形边长关系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一关系称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定理和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定理。

5. 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同时具有等腰和直角的性质。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相等,且每个锐角为45度。

第6讲 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全等

第6讲 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全等

第6讲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全等考点一:相交线平行线1,(2014•西宁)如图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平面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和“国”字相对的面是()A.中B.钓C.鱼D.岛2.(2014•河南)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M=35°,则∠CON的度数为()A.35° B.45° C.55° D.65°3.. (2014•威海)直线l1∥l2,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1=85°,则∠2=________.4.(2014•济南)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两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两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两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13.(2014•长春)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交于点A,与直线c交于点B,∠1=120°,∠2=45°,若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A.15° B.30° C.45° D.60°5.(2014•黔西南州)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35°,则∠2的度数为________.6.(2014•漳州)如图,将一幅三角尺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绕点O 任意转动其中一个三角尺,则与∠AOD 始终相等的角是__________.7.(2014•淄博)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上b 上,且AB ⊥BC ,∠1=55°,求∠2的度数.(2015•湖南益阳) 如图,直线AB ∥CD ,BC 平分∠ABD ,165∠=︒,求2∠的度数.考点二:三角形的边、角、线问题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8 cm ,周长是18 cm ,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 ) A .5 cm B .8 cm C .2 cm D .5 cm 或8 cm2:有4根木条,长度为12 、10 、8 、4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_____个三角形.3:按图填空:△ABC 中,∠A=68°,∠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BOC=_____°,延长BO 交∠ACE 的平分线于D , 则∠D=_____°,延长DC 交∠FBC 的角平分线于点P , 则∠P=_____°∠D 与∠P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BOC 与∠P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4:如图1,在△ABC 中,AB >AC ,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C=70°, ∠B=50°。

(学生版)第6讲 三角形--提高班

(学生版)第6讲 三角形--提高班

第6讲 三角形知识点1三角形初步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封闭图形称为三角形. 如下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2.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1)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2)顶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交点均为三角形的顶点;(3)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加以一个“△”来表示一个三角形,在表示三角形时,三个字母之间并无顺序关系.如上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C 或△BAC或△CCBA.(4)内角:三角形两边所夹的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例如上图△ABC中,∠A,∠B,∠C都是三角形的内角.3、其他概念与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大边对大角,等边对等角.高: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叫做三角形的一条高.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中线:三角形顶点到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中线把原来整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4、三角形分类:(1)按角分: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按边分:三角形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5、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典例】例1(2020秋•涪城区校级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和7,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长的最大值是()A.16B.17C.18D.19例2(2020秋•齐河县期末)如图,共有个三角形.例3(2020秋•涪城区校级期末)如图,在△ABC中,AM是△ABC的高线,AN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50°,∠BAC=100°,分别求出∠C和∠MAN的度数.【随堂练习】1.(2020秋•濉溪县期中)在△ABC中,AB=8,BC=2,并且AC为偶数,求△ABC的周长.2.(2020秋•顺平县期中)如图,已知D是△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交AC于点E,∠A=35°,∠ACD=83°.(1)求∠B的度数;(2)若∠D=42°,求∠AFE的度数.3.(2020秋•庐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E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的高,若∠B=30°,∠ACB为70°.(1)求∠CAF的度数;(2)求∠AFC的度数.4.(2020秋•全椒县期中)如图,已知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且CE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1)如果∠B=35°,∠E=20°,求∠BAC的度数;(2)求证:∠BAC=∠B+2∠E.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三角形的腰,第三边叫做三角形的底.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记为”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称为”三线合一“【典例】例1(2020秋•乐亭县期末)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AC=12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线段DE=1cm,则BC的长度为()A.8cm B.4cm C.6cm D.10cm例2 (2020秋•肇州县期末)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B、AC边上的点,DA=DE,DB=BE=EC.若∠ABC=130°,则∠C的度数为()A.20°B.22.5°C.25°D.30°例3 (2020秋•南关区期末)图①、图②均是三个角分别为20°,40°,120°的三角形.在图①、图②中,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直线把此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图①、图②中的分割线不同).要求画出分割线,并标出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随堂练习】1.(2020秋•长春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在边AB 上,且BD=BE.若∠BAC=100°,则∠ADE的大小为度.2.(2020秋•丛台区期末)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D和点E,若∠BAE=45°,DE=2,则AE的长度为()A.2B.3C.3.5D.43.(2020秋•朝阳区期末)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C,若∠A=30°,求∠BCD的度数.知识点3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三边相等②三个内角相等,都是60°③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分别是三边上的高.【典例】例1(2020秋•覃塘区期中)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C边的中点,延长BC到点E,使CE=CD,连接DE,则下列结论错误是()A.CE=12AB B.BD=ED C.∠BDE=∠DCE D.∠ADE=120°例2(2020秋•沧州期中)三个等边三角形的摆放位置如图所示,若∠1+∠2=110°,则∠3的度数为()A.90°B.70°C.45°D.30°例3(2020春•松江区期末)如图,在等边△ABC中,已知点E在直线AB上(不与点A、B重合),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1)若点E为线段AB的中点时,试说明DB=AE的理由;(2)若△ABC的边长为2,AE=1,求CD的长.【随堂练习】1.(2020秋•五常市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角平分线,△ADE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D⊥BC B.EF=FD C.BE=BD D.AE=AC2.(2020秋•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MNP中,∠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MN至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则△MGQ周长是()A.8+2√3B.6+4√3C.8+4√3D.6+2√33.(2020秋•福州期中)如图,已知等边△ABC,点D为线段BC上一点,以线段DB为边向右侧作△DEB,使DE=CD,若∠ADB=α,∠BDE=180°﹣2α,则∠DBE的度数是()A.120°﹣αB.180°﹣2αC.2α﹣90°D.α﹣60°知识点4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定义: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性质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2.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3)勾股定理公式a2+b2=c2的变形有:a2=c2﹣b2,b2= c2﹣a2及c2=a2+b2.(4)由于a2+b2=c2>a2,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的每一条直角边.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典例】例1(2020秋•萧山区期中)在下列条件:①∠A+∠B=∠C,②∠A:∠B:∠C=5:3:2,③∠A=90°﹣∠B,④∠A=2∠B=3∠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例2(2020秋•惠来县期末)如图,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大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A.16B.25C.144D.169例3(2020秋•新华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DE⊥BC,E为垂足,AC=12AB,图中为60°的角有()A.2个B.3个C.4个D.5个【随堂练习】1.(2020秋•松江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2√2,AB=2√7,BC=10,CD =8,∠BAD=90°,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2019秋•南岸区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A=36°,△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CBE的度数;(2)点F是AE延长线上一点,过点F作∠AFD=27°,交AB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E∥DF.知识点5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及相关的概念(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①对应顶点:重合的顶点;②对应边:重合的边;③对应角:重合的角.(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如图所示△ABC≌△DEF.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4)全等三角形的书写:①字母顺序确定法:根据书写规范,按照对应顶点确定对应边,对应角,如△CAB≌FDE,则AB与DE、AC与DF、BC与EF是对应边,∠A和∠D、∠B 和∠E、∠C和∠F时对应角;②图形位置确定法: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5)对应边(角)与对边(角)的区别:对应边、对应角是对两个三角形而言的,指两条边,两个角的关系;而对边、对角是指一个三角形的边和角的位置关系.对边是与对角相对的边,对角是与边相对的角.易错提示: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字母顺序不能随意书写.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还具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易错提示: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3、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①边边边(SSS)②边角边(SAS)③角边角(ASA)④角角边(AAS)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①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都可应用于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文字描述: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典例】例1 (2020秋•二道区期末)如图,在△ABC中,∠B=80°,∠C=30°.若△ABC≌△ADE,∠DAC=35°,则∠EAC的度数为()A.40°B.35°C.30°D.25°例2(2020秋•梁子湖区期中)如图,点E在AB上,AC与DE相交于点F,△ABC≌△DEC,∠B=65°.(1)求∠DCA的度数;(2)若∠A=20°,求∠DF A的度数.例3(2020秋•洮北区期末)如图,AB=CB,BE=BF,∠1=∠2,证明:△ABE≌△CBF.例4 (2020秋•铁西区期末)在Rt△ABC中,∠ACB=90°,CB=CA=2√2,点D是射线AB上一点,连接CD,在CD右侧作∠DCE=90°,且CE=CD,连接AE,已知AE=1.(1)如图,当点D在线段AB上时,①求∠CAE的度数;②求CD的长;(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CAE的度数和CD的长.【随堂练习】1.(2020秋•乐亭县期末)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47°B.57°C.60°D.73°2.(2020秋•朔州月考)如图,△ACF≌△DBE,其中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1)若BE⊥AD,∠F=63°,求∠A的大小.(2)若AD=11cm,BC=5cm,求AB的长.3.(2020秋•崆峒区期末)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是边AC,AB上的点,且AE=CD,BD交CE于点P.(1)如图①,求证:∠BPC=120°;(2)点M是边BC的中点,连接P A,PM,如图②,若点A,P,M三点共线,求证:AP=2PM.知识点6相似三角形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它们的相似比为1:1.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黄金分割一般地,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 (如图), 如果AC BC AB AC=,那么称线段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 点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黄金比0.618AC AB =≈.【典例】例1 (2021•长宁区一模)如图,己知在△ABC 中,点D 、点E 是边BC 上的两点,联结AD 、AE ,且AD =AE ,如果△ABE ∽△CBA ,那么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A .AB 2=BE •BCB .CD •AB =AD •AC C .AE 2=CD •BED .AB •AC =BE •CD例2 (2020秋•金川区期末)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如果△ADE ∽△ABC ,AD :AB =1:4,BC =8cm ,那么△ADE 的周长等于( )A .2cmB .3cmC .6cmD .12cm例3(2020秋•蜀山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E ∽△ACB ,相似比为AD :AC =2:3,△ABC 的角平分线AF 交DE 于点G ,交BC 于点F ,求AG 与GF 的比.例4(2020秋•双流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 中,∠B =90°,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AB 向点B 以1cm /s 的速度移动,与此同时,点Q 从点B 开始沿边BC 向点C 以2cm 每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经过几秒,△PBQ 与△ABC 相似?(AB =6cm ,BC =8cm )【随堂练习】1.(2020秋•二道区期末)在一张缩印出来的纸上,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由原图中的6cm 变成了2cm ,则缩印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图中三角形面积的( )A .13B .16C .19D .1122.(2020秋•市中区期中)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和△ABC 相似的△A ′B ′C ′的最长边长30,求△A ′B ′C ′的另两条边的长、周长及最大角的大小.3.(2020秋•荥阳市期中)已知Rt△ABC的两直角边AB,AC的长分别为6cm和8cm,动点D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动点E从点C开始沿CA边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若两点同时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那么何时△ADE与△ABC相似?综合运用1.(2020秋•浦北县期中)如图,在等边△ABC中,点O是BC上任意一点,OE,OF分别于两边垂直,且等边三角形的高为2,则OE+OF的值为()A.5B.4C.3D.22.(2020春•荔湾区月考)如图,在△ABC中,∠ACB=90°,AC=8,BC=6,点D为斜边AB上的中点,则CD为()A.10B.3C.5D.43.(2020秋•兰州期末)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请证明△ABC 为直角三角形,并求出其面积.4.(2020春•宽城区期末)如图,△ACF≌△DBE,其中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1)若BE⊥AD,∠F=62°,求∠A的大小;(2)若AD=9cm,BC=5cm,求AB的长.5.(2020秋•文山市期末)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4m,CD=3m,AB=13m,BC=12m,且CD⊥AD,求这块地的面积.6.(2020秋•陕西期中)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AD上,BE=DF,CE的延长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G,CF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H.求证:△BEC∽△BCH.7.(2020秋•利通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D是三角形内一点,连接AD,BD,CD,∠BDC=90°,∠DBC=45°.(1)求证:∠BAD=∠CAD;(2)求∠ADB的度数.8.(2020春•内江期末)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CAB=50°,∠C=60°,求∠DAE和∠BOA的度数.9.(2020秋•香坊区期末)已知:等边△ABC,点D为AC上一点,DF⊥BC,垂足为点F,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分别连接DB、DE,AD=CE.(1)如图1,AD≠CD,求证:BF=EF;(2)如图2,点G为BC中点,连接DG,若AD=CD,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是△DFG面积二倍的三角形.10.(2020秋•东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CD中点,点P在射线AB上,过点P作线段AE的垂线段,垂足为F.(1)求证:△P AF∽△AED;(2)连接PE,若存在点P使△PEF与△AED相似,直接写出P A的长.。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知识点梳理一、 边1、根本概念〔三角形、边、 顶点的定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2、按边对三角形的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腰底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三边关系:〔1〕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验证:两条较短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二、角1、根本概念〔内角、外角〕2、按角对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的内角和〔1〕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一个三角形最多3个锐角,最多1个钝角,最多1个直角,最少2个锐角。

三、线1、中线(1) 定义 〔2〕 重心 〔3〕中线是线段 〔4〕 表示方法 2、高线〔1〕定义 〔2〕垂心 (3〕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4〕表示方法 〔5〕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3、角平分线〔1〕定义 (2)外心 〔3〕画法 〔4〕表示方法 四、方法技能归纳法在规律探索中的应用。

根底练习第1题-〔1〕 第1题-〔2〕 第1题-〔2〕1、〔1〕以AB 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含∠ACB 的三角形有 ;在△BOC 中,OC 的对角是___________;∠OCB 的对边是___________.〔2〕图〔1〕中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__;★图〔2〕中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__。

2、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 〕A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等边直角三角形;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 -1,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3cm,6cm,8cm,9cm 长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最多能组成_____个三角形6、,,a b c 是ABC 的三条边,且()()0a b c a b ++-=,那么ABC 是__________三角形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3〕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4〕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初中数学中考第六讲三角形知识点分析

初中数学中考第六讲三角形知识点分析

a60第4题图NPOA第六讲:三角形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多边形中边数最少的一种。

它的定义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线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如果三条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认为三角形就不存在。

另外三条线段必须首尾顺次相接,这说明三角形这个图形一定是封闭的。

三角形中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重点:三角形分类的依据 难点:三角形分类的划分 (1)(2)例: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2倍,且等于它不相邻内角的4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正三角形 解题思路:根据角度来判断是哪一种三角形。

答案B练习:如图,已知OA =a ,P 是射线ON 上一动点(即P 可在射 线ON 上运动),∠AON =600,填空: (1)当OP =时,△AOP 为等边三角形;(2)当OP =时,△AOP 为直角三角形;(3)当OP 满足时,△AOP 为锐角三角形; (4)当OP 满足时,△AOP 为钝角三角形。

答案:(1)a ;(2)a 2或2a ;(3)2a <OP <a 2;(4)0<OP <2a或OP >a 2重点:掌握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概念 难点: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运用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这三条线段必须在理解和掌握它的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作图加以熟练掌握。

并且对这三条线段必须明确三点: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均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而三角形的高线在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都是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高线中有两个垂足落在边的延长线上,这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高恰好是它的两条直角边。

(3)在画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高时可发现它们都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的概念:如图,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相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二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并且相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二是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这里我们要注意三角形的高是线段,而垂线是直线.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10.2. 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①三角形有三条线段;②三条线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③首尾顺次连接.以上三点表明三角形是封闭图形,如图就不是三角形.“三角形” 用符号“∆” 表示,顶点是C B A ,,的三角形记作“ABC ∆” ,读作“三角形ABC ” . 10.3. 三角形的分类及角边关系10.3.1.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可以如下分类:⎪⎩⎪⎨⎧⎩⎨⎧等边三角形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可以如下分类:⎪⎩⎪⎨⎧⎩⎨⎧)()()(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钝角三角形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注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三个锐角,最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钝角;最多有一个直角. 10.3.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10.3.3.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注意: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10.3.4.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1×底×高. 10.4. 全等三角形 10.4.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10.4.2. 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和性质下图中的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就是全等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下图中的ABC ∆和C B A '''∆全等,记作“ABC ∆≌C B A '''∆” .注意: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因为能够重合的两条线段是相等的线段,能够重合的两个角是相等的角,所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0.4.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有下面几个:(1)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 (2)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这个公理还有下面的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3)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 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的选择:已知条件 可选择的判定公理 一边一角对应相等SAS AAS ASA两角对应相等ASA AAS两边对应相等SAS SSS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断它全等时,还有HL 公理即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注意:①HL 公理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它对一般三角形不成立;而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公理同样适用于直角三角形.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直角或钝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0.4.4. 全等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等变换包括以下三种:①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如图1,把ABC ∆沿直线BC 移动到C B A '''∆和C B A ''''''∆位置就是平移变换.②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 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如图2,将ABC ∆翻折180到ABD ∆位置的变换就是对称变换.③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如图3,将ABC ∆绕过A 点旋转180到ADE ∆的位置,就是旋转变换.这里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是平移变换,对称变换还是旋转变换,变换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具有全等的所有性质.图1 图2 图310.5. 等腰三角形 10.5.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即:在ABC ∆中,若AC AB =,则C B ∠=∠.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的其它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 相重合.即只要知道其中一个量,就可以知道其它两个量.2、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3、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以为钝角(或直角).4、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a b<2. 5、 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A ∠,底角为C B ∠∠,,则有:B A ∠-=∠2180,2180AC B -=∠=∠ .10.5.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注意:推论1,推论2常用于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常证明线段的倍分. 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1、利用定义证明,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1、利用定义证明:证明三条边相等.2、证明三角形三个角相等.3、证明它是等腰三角形并且已有一个角是60.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判定中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底边,平分顶角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与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1、两边上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垂直这条边(平分这个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如果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平分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平分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高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平分底边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和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平分这条边(平分这条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 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边 底的一半<腰长<周长的一半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0.6. 直角三角形; 10.6.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即:︒=∠+∠⇒︒=∠9090B A C .2、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即:AB BC C A 219030=⇒⎭⎬⎫︒=∠︒=∠.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即:AD BD AB CD AB D ACB ===⇒⎭⎬⎫︒=∠2190中点为.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b a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注意:此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蕴含了数形结合思想,是从图形到数量的关系,常用来求线段的长.5、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即:⎪⎩⎪⎨⎧⋅=⋅=⋅=⇒⎭⎬⎫⊥︒=∠.,,AB BD BC AB AD AC BD AD CD AB CD ACB 22290 注意: 1、它是线段计算、比例求等积式或证明中的常用定理; 2、这个双垂直图形中还有:①两对等角(除直角)ACD B BCD A ∠=∠∠=∠,; ②三个相似三角形即ACD ∆∽CBD ∆∽ABC ∆;③由面积公式推导出来另一等积式:BC AC CD AB ⋅=⋅. 10.6.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注意:它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c b a ,,有下面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注意:它是利用三角形边长的数量关系判断三角形形状,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10.6.3.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在ABC ∆中,︒=∠90C ,我们把锐角A 的 ①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A sin , 即:caA A =∠=斜边的对边sin ;②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A cos ,即:cbA A =∠=斜边的邻边cos ; ③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A tan ,即:baA A A =∠∠=的邻边的对边tan ; ④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之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A cot ,即:abA A A =∠∠=的对边的邻边cot . 说明:①当A ∠固定时,A ∠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余切值都是固定的,这与A ∠的两边长短无关. ②上面各式从整体看是一个等式,而右边是一个分式,因而具有等式、分式的性质,当已知式中两个量时,可求第三量.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说明:由于锐角三角函数都是线段的比值,因而都是正数,而且没有单位. 10.6.4. 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0︒30︒45︒60︒90αsin0 2122 23 1 αcos1 23 22 21 0 αtan33 13-10.6.5. 各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各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 (1)互余关系:)90cos(sin A A -︒=,()A A -︒=90sin cos ,)90cot(tan A A -︒=,()A A -︒=90tan cot .(2)平方关系:1cos sin 22=+A A .(3)倒数关系:1)90cot(cot ,1)90tan(tan ,1cot tan =-︒=-︒=A A A A A A . (4)相除关系:AAA A A A sin cos cot ,cos sin tan ==. 10.6.6.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当角度在︒-︒900之间变化时,(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4)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10.6.7. 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工具:在Rt ∆ABC 中,90=∠C ,A ∠,B ∠,C ∠所对边分别为c b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c a A =sin ,c b A =cos ,b a A =tan ,a b A =cot ,c b B =sin ,c a B =cos ,abB =tan ,baB =cot . 说明:①利用这些关系,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一个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②已知两个角不能解直角三角形,因为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不一定全等.因此其边的大小不确定.直角三角形解法:直角三角形解法按除直角外已知2个元素的不同情况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已知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如a ,A ∠)其解法为:)(cot ,sin ,9022a c b A a b Aac A B -=⋅==∠-=∠或 ; 2、已知斜边和一个锐角(如c ,A ∠)其解法为:)(cos ,sin ,9022a c b A c b A c a A B -=⋅=⋅=∠-=∠或 ;3、已知两直角边(如a ,b ),其解法为:A B A baA b a c ∠-=∠∠=+= 90,tan ,22得由;4、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如c ,a ),其解法为:A B A caA a c b ∠-=∠∠=-= 90,sin ,22得由.10.6.8.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如图1,在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图1坡度、坡角:如图2,我们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lh i =.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坡角.坡度与坡角(若用α表示)的关系:αtan =i .坡角越大,坡度也越大,坡面越陡.图2 图3方向角:如图3,平面上,过观测点O 作一条水平线(向右为东向)和一条铅垂线(向上为北向),则从O 点出发的视线与水平线或铅垂线所夹的角,叫做观测的方向角.例如,图中“北偏东30”是一个方向角,又如“西北”即指正西方向与正北方向所夹直角的平分线,此时的方向角为“北偏西 45”(或“西偏北45”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χογ中,已知点A (2,3),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 ,使得∆AOP 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 共有 个。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 ∠A= 600 cos A 2 ∠A= 450 cos A 3 ∠A= 300 2 2 2
3 ∠A= 3
300 tan A 3 ∠A= 600 tan A 1 ∠A= 450
4. 船有触礁的危险吗 (1)三角函数的应用
回顾与思考 1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驶向胜利 的彼岸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北 东
A
请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怎么去做?
B
C
D
3 随堂练习P21
真知在实践中诞生
驶向胜利 的彼岸
解:要知道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有无触礁的危险,只 要过点A作AD⊥BC的延长线于点D,如果AD>10海里,则无 触礁的危险.根据题意可知,∠BAD=550,∠CAD=250,BC= 北 A 20海里.设AD=x,则
小结
拓展
B
斜边 ∠A的对边 A ┌ ∠A的邻边 C
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tanA=
A的对边 A的邻边
sinA= 斜边
A的对边 A的邻边
cosA= 斜边
请思考:在Rt△ABC中, sinA和cosB有什么关系?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1 计算:(1)sin30°+ cos45°; 3 cos30 (21 ) cos 30 sin 45 (3) sin 60 cos 45 2 sin 60 cos2 45 tan45 (4 )


数学中的某些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 隐藏极深. ——高斯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正切
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锐角的三角函数-正切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 比值是一个定值,那么这个角的值也随之确定.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B 的正切,记作tanA,即 tanA=

初中数学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公式

初中数学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公式

初中数学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公式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解三角形相关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学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三角形边角关系公式,并给出其证明过程。

一、三角形的性质回顾在学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公式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三角形的定义:三个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个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两个边之间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三个角的顶点分别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3.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叫做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有以下对应关系:a)顶点为A的边对应于以A为顶点的角;b)顶点为B的边对应于以B为顶点的角;c)顶点为C的边对应于以C为顶点的角。

4.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5.三角形的外角:一个三角形的任一内角的补角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角。

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性质后,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形边角关系公式了。

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公式1.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证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证明这个公式:a)在三角形ABC的一条边AB上取一点D;b)在BC的同侧再取一点E;c)连接DE;d)三角形ABD和三角形DCE都是直角三角形;e)∠ABD+∠DCE=180°,即90°+90°=180°;f)由于∠CAC'+∠ABB'=90°,∠A+∠B+∠C=∠ABD+∠DCE=∠CAD+∠ABB'=180°。

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成立。

2.三角形的外角和公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和等于360°,即:∠A'+∠B'+∠C'=360°证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证明这个公式:a)作满足∠A'=∠A的直线;b)由于∠AB'A'+∠ABB'=180°,所以∠ABB'是三角形ABB'的内角;c)∠ABB'在三角形ABB'内外角度数和中只占一个角;d)∠CAC'也在三角形ABC的内外角度数中占一个角;e)∠ABB'+∠A+∠CAC'=∠AB'C';f)∠A'+∠B'+∠C'=∠AB'C'=∠ABB'+∠A+∠CAC'=180°+180°=360°。

三角形的边角性质

三角形的边角性质

三角形的边角性质甲内容提要三角形边角性质主要的有:1. 边与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反过来要使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任意两条线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即最长边必须小于其他两边和。

用式子表示如下:a,b,c 是△ABC 的边长b a c b a b a c a c b c b a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任意一边都小于其他各边的和2. 角与角的关系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四边形内角和=2×180 , 五边形内角和=3×180六边形内角和=4×180 n 边形内角和=(n -2) 1803. 边与角的关系① 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② 在直角三角形中,△ABC 中∠C=Rt ∠222c b a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ABC 中⇔⎭⎬⎫=∠∠=∠ 30A Rt C a :b :c=1:3:2 △ABC 中⇔⎭⎬⎫=∠∠=∠ 45A Rt C a :b :c=1:1:2 乙例题例1.要使三条线段3a -1,4a+1,12-a 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求a 的取值范围。

(1988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得不等式组 ⎪⎩⎪⎨⎧+>-+-->-++->++-141312131214121413a a a a a a a a a 解得⎪⎩⎪⎨⎧<->>51135.1a a ∴1.5<a<5答当1.5<a<5时,三条线段3a -1,4a+1,12-a 能组成一个三角形例2.如图A B C DAB=x ,AC=y, AD=z 若以AB 和CD 分别绕着点B 和点C 旋转,使点A 和D 重合组成三角形,下列不等式哪些必须满足?① x<2z , ②y<x+2z , ③y<2z 解由已知AB=x, BC=y -x, CD=z -x 要使AB ,BC ,CD 组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下列不等式组:⎪⎩⎪⎨⎧>-+-->-+->-+x y z x y x y y z x y z x y x 即⎪⎩⎪⎨⎧>>+>x z y z x z y 2222∴⎪⎪⎪⎩⎪⎪⎪⎨⎧<+<>222z x z x y z y 答y<x+2z 和y<2z 必须满足。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三角形是我们初中数学中最基础的几何形状之一,而边角关系是研究三角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深入讨论它们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一、角的概念在介绍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角的概念。

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形状,可以用一个顶点来表示。

在三角形中,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角,例如∠ABC表示由线段AB和线段BC所确定的角。

二、1. 内角和定理在任意一个三角形ABC中,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即∠A +∠B + ∠C = 180度。

2. 外角和定理在任意一个三角形ABC中,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度。

即∠D +∠E + ∠F = 360度,其中∠D、∠E、∠F为三角形的外角。

3. 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满足以下关系:∠A + ∠D = 180度,∠B +∠E = 180度,∠C + ∠F = 180度。

4.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任意一个三角形ABC中,三个边与对应的内角之间存在以下关系:a/sin∠A = b/sin∠B = c/sin∠C = 2R,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A、∠B、∠C为对应的内角度数,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三、边角关系定理的证明边角关系定理的证明涉及到数学的推导和证明方法,具体的证明过程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在此我们只给出部分边角关系定理的证明思路,供读者参考。

1. 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与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外角相互对应,然后利用角的性质和等式关系进行推导,最终得出∠A + ∠B + ∠C = 180度。

2. 外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同样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外角与另外两条边的内角相对应,然后利用角的性质和等式关系进行推导,最终得出∠D + ∠E + ∠F = 360度。

四、边角关系定理的应用边角关系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教案

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教案

.三角形相关的概念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初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全国全国课时时长(分钟)120分钟分钟知识点1、 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的线段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的线段2、 三角形的一般性质三角形的一般性质3、 三角形边角关系、性质的应用三角形边角关系、性质的应用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的概念;理解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的概念;能够利用三角形相关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利用三角形相关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三角形相关知识的点的灵活掌握三角形相关知识的点的灵活掌握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性质的灵活应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性质的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形。

2. 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 (2)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3)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 3.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三角形的主要性质(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180°°(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补充性质:在D ABC 中,中,D 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边上任意一点,E E 是AD 上任意一点,则SSSSABECDEBDECAED D D D ×=×。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及其全等-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及其全等-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及其全等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一、三角形的基础知识1.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4.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4)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二、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4)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考向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时,可以根据两条较短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来判断.典例1 小芳有两根长度为6 cm和9 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__________的木条.A.2 cm B.3 cmC.12 cm D.15 cm【答案】C【解析】设木条的长度为x cm,则9–6<x<9+6,即3<x<15,故她应该选择长度为12 cm的木条.故选C.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cm,5 cm,8 cm B.3 cm,3 cm,6 cmC.3 cm,4 cm,5 cm D.1 cm,2 cm,3 cm考向二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典例2 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E ∠=︒,90C ∠=︒,45°A ∠=,30D ∠=︒,则12∠+∠等于A .150︒B .180︒C .210︒D .270︒【答案】C【解析】如图,∵1D DOA ∠=∠+∠,2E EPB ∠=∠+∠, ∵DOA COP ∠=∠,EPB CPO ∠=∠, ∴12D E COP CPO ∠+∠=∠+∠+∠+∠ =180D E C ∠+∠︒+-∠ =309018090210︒︒︒︒++-=︒, 故选C .2.如图,CE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若3560,B ACE ∠=︒∠=︒,则A ∠=__________.3.如图,在△ABC 中,∠ACB =68°,若P 为△ABC 内一点,且∠1=∠2,则∠BPC =__________.考向三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是三条线段,由三角形的高可得90°的角,由三角形的中线可得线段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得角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注意区分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中线: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条边中点的线段.典例3 在△ABC中,AB=3,BC=4,AC=2,D,E,F分别为AB,BC,AC中点,连接DF,FE,则四边形DBEF的周长是A.5 B.7 C.9 D.11【答案】B【解析】∵D、E、F分别为AB、BC、AC中点,∴DF=12BC=2,DF∥BC,EF=12AB=32,EF∥AB,∴四边形DBEF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BEF的周长=2(DF+EF)=2×(2+32)=7,故选B.【名师点睛】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典例4 在△ABC中,∠BAC=115°,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EAG的度数为A.50°B.40°C.30°D.25°【答案】A【解析】∵∠BAC=115°,∴∠B+∠C=65°,∵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EA=EB,GA=GC,∴∠EAB=∠B,∠GAC=∠C,∴∠EAG=∠BAC–(∠EAB+∠GAC)=∠BAC–(∠B+∠C)=50°,故选A.4.如图,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D点,AB=4,BD=5,点P是线段BC上的一动点,则P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考向四全等三角形1.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有目的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1)已知两边SASHLSSS ⎧⎪⎨⎪⎩找夹角→找直角→找第三边→(2)已知一边、一角AASSASASAAAS⎧⎪⎧⎪⎨⎪⎨⎪⎪⎪⎩⎩一边为角的对边→找另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一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角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3)已知两角ASAAAS ⎧⎨⎩找夹边→找其中一角的对边→2.若题中没有全等的三角形,则可根据题中条件合理地添加辅助线,如运用作高法、倍长中线法、截长补短法、分解图形法等来解决运动、拼接、旋转等探究性题目.典例5 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D,BF=EC.(1)求证:△ABC≌△DEF;(2)若∠A=120°,∠B=20°,求∠DFC的度数.【解析】(1)∵AB∥DE,∴∠B=∠E,∵BF=EC∴BF+FC=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 DB E BC EF∠=∠⎧⎪∠=∠⎨⎪=⎩,∴△ABC≌△DEF.(2)∵∠A=120°,∠B=20°,∴∠ACB=40°,由(1)知△ABC≌△DEF,∴∠ACB=∠DFE,∴∠DFE=40°,∴∠DFC=40°.【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③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④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⑤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这几种判定方法解答即可.5.如图,OA=OB,∠A=∠B,有下列3个结论:①△AOD≌△BOC,②△ACE≌△BDE,③点E在∠O的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0 B.1 C.2 D.36.如图,在△BCE中,AC⊥BE,AB=AC,点A、点F分别在BE、CE上,BF、AC相交于点D,BD=CE.求证:AD=AE.1.下列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cm,3 cm,5 cm B.5 cm,6 cm,10 cmC.1 cm,1 cm,3 cm D.3 cm,4 cm,8 cm2.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之差为20°,则较大锐角为A.45°B.55°C.65°D.50°4.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点E,DE=1,则BC=A3B.2 C.3 D3+25.如图所示,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补充的条件是A.∠A=∠D B.∠E=∠CC.∠A=∠C D.∠1=∠26.如图,△ABC中,H是高AD、BE的交点,且BH=AC,则∠ABC=__________.7.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__________度.8.如图,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8,CF=5,则BD=__________.9.如图,在△ABC中,AB=AC,∠BAC=90°,BD是中线,AF⊥BD,F为垂足,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交AF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1)∠ABD=∠FAD;(2)AB=2CE.10.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F分别在AB,AC上,CF=C B.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E,连接EF.(1)求证:△BCD≌△FCE;(2)若EF∥C D.求∠BDC的度数.11.如图,操场上有两根旗杆CA与BD之间相距12 m,小强同学从B点沿BA走向A,一定时间后他到达M点,此时他测得CM和DM的夹角为90°,且CM=DM,已知旗杆AC的高为3 m,小强同学行走的速度为0.5 m/s,则:(1)请你求出另一旗杆BD的高度;(2)小强从M点到达A点还需要多长时间?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2,4 B .5,6,12 C .5,7,2 D .6,8,10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A .90︒B .180︒C .270︒D .360︒3.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使得它们的直角边互相垂直,则1∠的度数是A .95︒B .100︒C .105︒D .110︒4.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BE 与CE 相交于点E ,若∠A =60°,则∠BEC 是A .15°B .30°C .45°D .60°5.如图,在ABC △中,ACB ∠为钝角.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B 上确定一点D .使2ADC B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 .B .C .D .6.如图,在ABC △中,90C ∠=︒,8AC =,13DC AD =,BD 平分ABC ∠,则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A .4B .3C .2D .17.如图,DE 是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D 为垂足,DE 交AC 于点E ,且85AC BC ==,,则BEC △的周长是A .12B .13C .14D .158.如图,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 FE =,FC AB ∥,若4AB =,3CF =,则BD 的长是A .0.5B .1C .1.5D .2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D =90°,AD =4,BC =3.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O .若点O 是AC 的中点,则CD 的长为A .2B .4C .3D 1010.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直角顶点C 重合),边AB 与CE 交于点F ,DE BC ∥,则BFC ∠等于A .105︒B .100︒C .75︒D .60︒11.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垂足为F .若∠ABC =35°,∠C =50°,则∠CDE 的度数为A .35°B .40°C .45°D .50°12.如图,在OAB △和OCD △中,,,,40OA OB OC OD OA OC AOB COD ==>∠=∠=︒,连接,AC BD 交于点M ,连接OM .下列结论:①AC BD =;②40AMB ∠=︒;③OM 平分BOC ∠;④MO 平分BM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4B .3C .2D .113.在△ABC 中,AB =AC ,∠A =40°,则∠B =__________.14.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A ,B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选一点C ,连接AC ,BC ,分别取AC ,BC 的中点D ,E ,测得DE =50 m ,则AB 的长是__________m .15.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都在边BC 上,∠BAD =∠CAE ,若BD =9,则CE 的长为__________.16.如图,△ABC 中,AB =BC ,∠ABC =90°,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且AE =CF ,若∠BAE =25°,则∠ACF =__________度.17.如图,AB CD ∥,AD 和BC 相交于点O ,OA OD =.求证:OB OC =.18.如图,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 =FE ,FC ∥AB ,求证:ADE CFE △≌△.19.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BD =CE ,BE 、CD 相交于点O .△≌△;求证:(1)DBC ECB.(2)OB OC变式拓展1.【答案】C【解析】2cm+5cm<8cm,A不能组成三角形;3cm+3cm=6cm,B不能组成三角形;3cm+4cm>5cm,C能组成三角形;1cm+2cm=3cm,D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2.【答案】85°【解析】∵∠ACE=60°,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ACD=2∠ACE=120°,∵∠ACD=∠A+∠B,∠B=35°,∴∠A=∠ACD-∠B=85°,故答案为:85°.3.【答案】112°【解析】∵∠1+∠PCB=∠ACB=68°,又∵∠1=∠2,∴∠2+∠PCB=68°,∵∠BPC+∠2+∠PCB=180°,∴∠BPC=180°-68°=112°,故答案为:112°.4.【答案】3【解析】由勾股定理知AD3=,BD平分∠ABC交AC于D点,所以PD=AD最小,PD=3,故答案为:3.5.【答案】D【解析】∵OA=OB,∠A=∠B,∠O=∠O,∴△AOD≌△BOC(ASA),故①正确;∴OD=CO,∴BD=AC,∴△ACE≌△BDE(AAS),故②正确;∴AE=BE,连接OE,∴△AOE≌△BOE(SSS),∴∠AOE=∠BOE,∴点E在∠O的平分线上,故③正确,故选D.6.【解析】∵AC⊥BE,∴∠BAD=∠CAE=90°,在Rt△ABD和Rt△ACE中,BD CE AB AC=⎧⎨=⎩,∴Rt△ABD≌Rt△ACE(HL),∴AD=AE.1.【答案】B【解析】A、3+2=5,故选项错误;B、5+6>10,故正确;C、1+1<3,故错误;D、4+3<8,故错误.故选B.2.【答案】A【解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知,只有选项A不具有稳定性,故选A.3.【答案】B【解析】设两个锐角分别为x、y,由题意得,=90=20x yx y+︒-︒⎧⎨⎩,解得=55=35xy︒︒⎧⎨⎩,所以最大锐角为55°.故选B.4.【答案】C【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DE=1,根据Rt△ADE可得AD=2DE=2,根据题意可得△ADB为等腰三角形,则DE为AB的中垂线,则BD=AD=2,则BC=CD+BD=1+2=3.故选C.5.【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SAS”判定可知,要证△ABE≌△DBC还需补充条件AB,BE与BC,BD的夹角相等,即∠ABE=∠CBD或者∠1=∠2,故选D.6.【答案】45°【解析】∵AD⊥BC,BE⊥AC,∴∠ADB=∠ADC=∠BEC=90°,∴∠HBD+∠C=∠CAD+∠C=90°,∴∠HBD=∠CAD,∵在△HBD和△CAD中,HBD CADHDB CDA BH AC∠=∠⎧⎪∠=∠⎨⎪=⎩,∴△HBD≌△CAD,∴AD=BD,∴∠DAB=∠DBA,∵∠ADB=90°,∴∠ABD=45°,即∠ABC=45°故答案为:45°.7.【答案】135【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C≌△EDC,∴∠3=∠BAC,又∵∠1+∠BAC=90°,∴∠1+∠3=90°,∵DF=DC,∴∠2=45°,∴∠1+∠2+∠3=135度,故答案为:135.8.【答案】3【解析】∵AB∥CF,∴∠A=∠FCE,∠ADE=∠F,又∵DE=FE,∴△ADE≌△CFE,∴AD=CF=5,∵AB=8,∴BD=AB–AD=8–5=3,故答案为:3.9.【解析】(1)∵∠BAC=90°,∴∠FAD+∠BAF=90°.∵AF⊥BD,∴在Rt△ABF中,∠ABD+∠BAF=90°,∴∠ABD=∠FAD.(2)∵CE∥AB,∠BAC=90°,∴∠ACE=90°,在△BAD和△ACE中,∵∠ABD=∠CAE,AB=CA,∠BAC=∠ACE=90°,∴△BAD≌△ACE(ASA),∴AD=CE.∵BD为△ABC中AC边上的中线.∴AC=2AD,∴AC=2CE.又∵AB=AC,∴AB=2CE.10.【解析】(1)∵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E,∴CD=CE,∠DCE=90°,∵∠ACB=90°,∴∠BCD=90°–∠ACD=∠FCE,在△BCD和△FCE中,CB=CF,∵BCD=∠FCE,CD=CE,CB=CF,∠BCD=∠FCE,∴△BCD≌△FCE.(2)由(1)可知△BCD≌△FCE,∴∠BDC=∠E,∠BCD=∠FCE,∴∠DCE=∠DCA+∠FCE=∠DCA+∠BCD=∠ACB=90°,∵EF∥CD,∴∠E=180°–∠DCE=90°,∴∠BDC=90°.11.【解析】(1)如图,∵CM和DM的夹角为90°,∴∠1+∠2=90°,∵∠DBA=90°,∴∠2+∠D=90°,∴∠1=∠D,在△CAM 和△MBD 中,1A B D CM MD ∠=∠∠=∠=⎧⎪⎨⎪⎩,∴△CAM ≌△MBD (AAS ),∴AM =DB ,AC =MB , ∵AC =3m ,∴MB =3m ,∵AB =12m ,∴AM =9m ,∴DB =9m ; (2)9÷0.5=18(s ). 答:小强从M 点到达A 点还需要18秒.1.【答案】D【解析】∵224+=,∴2,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 错误, ∵5612+<,∴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B 错误, ∵527+=,∴5,7,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C 错误, ∵6810+>,∴6,8,10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 2.【答案】B【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故选B . 3.【答案】C 【解析】如图,直通中考由题意得,2454903060∠=︒∠=︒︒=︒,-,∴3245∠=∠=︒,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134105∠=∠+∠=︒,故选C . 4.【答案】B【解析】∵BE 是∠ABC 的平分线,∴∠EBM =12∠ABC , ∵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ECM =12∠ACM , 则∠BEC =∠ECM –∠EBM =12×(∠ACM –∠ABC )=12∠A =30°,故选B .5.【答案】B【解析】∵2ADC B ∠=∠且ADC B BCD ∠=∠+∠,∴B BCD ∠=∠,∴DB DC =, ∴点D 是线段BC 中垂线与AB 的交点,故选B . 6.【答案】C【解析】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8AC =,13DC AD =,∴18213CD =⨯=+, ∵90C ∠=︒,BD 平分ABC ∠,∴2DE CD ==,即点D 到AB 的距离为2,故选C . 7.【答案】B【解析】∵DE 是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85AC BC ==,,∴BEC △的周长是:13BE EC BC AE EC BC AC BC ++=++=+=.故选B . 8.【答案】B【解析】∵CF AB ∥,∴A FCE ∠=∠,ADE F ∠=∠,在ADE △和FCE △中,A FCEADE F DE FE ∠=∠⎧⎪∠=∠⎨⎪=⎩,∴ADE CFE △≌△,∴3AD CF ==,∵4AB =,∴431DB AB AD =-=-=.故选B . 9.【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FC ,则AF =FC .∵AD ∥BC ,∴∠FAO =∠BCO .在△FOA 与△BOC 中,FAO BCO OA OC AOF COB ∠=∠⎧⎪=⎨⎪∠=∠⎩,∴△FOA ≌△BOC (ASA ),∴AF =BC =3,∴FC =AF =3,FD =AD -AF =4-3=1.在△FDC 中,∵∠D =90°,∴CD 2+DF 2=FC 2,∴CD 2+12=32,∴CD 2A . 10.【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45E ∠=︒,30B ∠=︒,∵DE CB ∥,∴45BCF E ∠=∠=︒, 在CFB △中,1801803045BFC B BCF ∠=︒-∠-∠=︒-︒-︒105=︒,故选A . 11.【答案】C【解析】∵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ABD =∠EBD =12∠ABC =352︒,∠AFB =∠EFB =90°,∴∠BAF =∠BEF =90°-17.5°,∴AB =BE ,∴AF =EF ,∴AD =ED ,∴∠DAF =∠DEF , ∵∠BAC =180°-∠ABC -∠C =95°,∴∠BED =∠BAD =95°,∴∠CDE =95°-50°=45°,故选C . 12.【答案】B【解析】∵40AOB COD ∠=∠=︒,∴AOB AOD COD AOD ∠+∠=∠+∠,即AOC BOD ∠=∠,在AOC △和BOD △中,OA OBAOC BOD OC OD =⎧⎪∠=∠⎨⎪=⎩,∴AOC BOD △≌△,∴OCA ODB AC BD ∠=∠=,,①正确;∴OAC OBD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MB OAC AOB OBD ∠+∠=∠+∠, ∴40AMB AOB ∠=∠=°,②正确;作OG MC ⊥于G ,OH MB ⊥于H ,如图所示:则90OGC OHD ∠=∠=°,在OCG △和ODH △中,OCA ODB OGC OHD OC OD ∠=∠⎧⎪∠=∠⎨⎪=⎩,∴OCG ODH △≌△,∴OG OH =,∴MO 平分BMC ∠,④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B .13.【答案】70°【解析】∵AB =AC ,∴∠B =∠C ,∵∠A +∠B +∠C =180°,∴∠B =12(180°-40°)=70°.故答案为:70°. 14.【答案】100【解析】∵点D ,E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AB =2DE =2×50=100 m . 故答案为:100.15.【答案】9 【解析】∵AB =AC ,∴∠B =∠C ,在△BAD 和△CAE 中,BAD CAE AB AC B C ∠=∠⎧⎪=⎨⎪∠=∠⎩,∴△BAD ≌△CAE ,∴BD =CE =9,故答案为:9.16.【答案】70【解析】∵∠ABC =90°,AB =AC ,∴∠CBF =180°–∠ABC =90°,∠ACB =45°,在Rt △ABE 和Rt △CBF 中,AB CB AE CF=⎧⎨=⎩,∴Rt △ABE ≌Rt △CBF , ∴∠BCF =∠BAE =25°,∴∠ACF =∠ACB +∠BCF =45°+25°=70°,故答案为:70.17.【解析】∵AB CD ∥,∴A D ∠=∠,B C ∠=∠,在AOB △和DOC △中,A D B C OA OD ∠=∠⎧⎪∠=∠⎨⎪=⎩,∴AOB DOC △≌△,∴OB OC =.18.【解析】∵FC ∥AB ,∴∠A =∠FCE ,∠ADE =∠F ,所以在△ADE 与△CFE 中,A FCE ADE F DE EF ∠=∠⎧⎪∠=∠⎨⎪=⎩,∴△ADE ≌△CFE .19.【解析】(1)∵AB =AC ,∴∠ECB =∠DBC ,在DBC △与ECB △中,BD CE DBC ECB BC CB =⎧⎪∠=∠⎨⎪=⎩,∴DBC △≌ECB △.(2)由(1)DBC △≌ECB △,∴∠DCB =∠EBC ,∴OB =OC .。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的定义在同一平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和为180°(一定是180°,这是个准确的数)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是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各种多边形都是由三角形组成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欧几里德的几何体系中,三角形都是平面上的,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不相邻的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其他两内角的任一个角。

(注:在非欧几何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可能大于180度也有可能小于180,此时的三角形也从平面也变为了球面或者伪球面)证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内角可以证明,详细参见《培优:走进三角形》如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方法1: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可求出内角和为180° 方法2:在三角形任意一个顶点处做辅助线,可求出内角和为180° 例题:已知有一△ABC,求证∠ABC+∠BAC+∠BCA=180°证明:做BC的延长线至点D,过点C作AB的平行线至点E∵AB∥CE(已知)∴∠ABC=∠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C=∠AC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CD=180°∴∠ACB+∠ACE+∠ECD=∠BCD=180°(等式的性质)∴∠ABC+∠BAC+∠BCA=180°(等量代换)三角形分类(1)按角度分a.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三个角都为锐角,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简称Rt△):①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④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和③相反);编辑本段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由此亦可证明得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概念及边角关系

三角形的概念及边角关系

三角形㈠一、考点链接㈠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2.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㈡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____________.(线段、射线、直线)㈢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第三边.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3.外角与内角的关系:⑴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⑵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二、课前热身1. (2011昆明)如图,点D是△ABC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A=70º,∠ACD=105º,则∠B=________.35°2.如图在△ABC中,AD是高线,AE是角平分线,AF是中线.(1) ∠ADC==90°;(2) ∠CAE==12;(3) CF==12;(4) S△ABC=.3.(07临沂)如图,△ABC中,∠A=50°,点D、E分别在AB、AC上,则∠1+∠2的大小为()A.130°B.230°C.180°D.310°4. (2011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8,4B. 4,9,6C. 15,20,8D. 9,15,81.(2011济南)(1)如图1,△ABC中,∠A = 60°,∠B∶∠C = 1∶5.求∠B的度数.CBA1A三、典例精析考点一: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1.以长度5厘米,7厘米,9厘米,13厘米中的三条线段为边能够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共有()A.1种B.2种C.3种D.4种2.在△ABC中,BC=20,AB=2x,AC=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下面五组线段的长度之比为:①2∶3∶4;②3∶4∶7;③7∶4∶2;④4∶2∶6;⑤7∶10∶2,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有组,它们是.4. 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1,x,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5.(2011河北)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A.2 B.3 C.5 D.13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为5,10,2-a,则a的取值范围是.7、若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厘米和1厘米,则第三边x的长的范围是;周长l的范围是;若周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三角形的概念及边角关系
【基础知识概述】
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1.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顶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角的一边与另一边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中的几条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
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
平分线交于一点.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
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
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3.三角形的主要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解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即三边长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保持不变.
4.三角形的分类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ABC 中,AB =5,BC =7,则其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有4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2 、10 、8 、4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_________
个三角形.
3.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 cm ,另一边为9 cm ,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cm .
4.如图(1),AD 、BC 相交于O 点,AB ∥CD ,∠A =30°,∠AOB =100°,则∠ADE =__________.
5.若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4:3:2,则三个内角之比为__________.
6.如图(2),已知∠1=20°,∠2=25°,∠A =36°,则∠BDC =__________.
7.不等边△ABC 的三条边为整数且3-a +(b -2)2=0,则c =__________.
8.已知长度为a -2,a ,a +2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图(1)图(2)图(3)
9.如图(3)已知△ABC的∠B和∠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A=40°,则∠D=__________.
10.AD是△ABC的中线,AC=3,AB=4,那么△ABD和△ADC的周长之差是_______。

11.若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3∶2∶4,则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__________.
12.△ABC的周长为15cm,且a-b=c-1,a-3c=1,则a=____,b=____,c=____.
13.已知:如图5—127,△ABC中,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过O点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D、E,且DE∥BC.若AB=6cm,AC=8cm,则△
ADE的周长为______.
14.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按图5—128的方法割成若干个三角形.而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
180°.按图5—128的方法,十二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度.
二、选择题:
15.在锐角△ABC中,∠A>∠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60°B.∠B>45 C.∠C<60°D.∠B+∠C<90°16.△ABC中,3∠A=∠B+∠C,∠C-∠B=45°,则△ABC为()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斜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7.下列各组数据,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1,2,1 B.2,2,1 C.1,3,1 D.2,2,5 1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8 cm,周长是18 cm,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A.5 cm B.8 cm C.2 cm D.5 cm或8 cm 1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外角一定大于内角。

B.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C.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不小于第三边。

D.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与相邻外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20.已知a,b,c是△ABC的三边,a=2,b=5且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则c等于()
A.4 B.6 C.5 D.4或6
21.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B+∠C=3∠A,则此三角形()A.一定有一个内角45°B.一定有一个内角8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22.若a,b,c为△ABC的三边,则代数式(a-b+c)(a-b-c)的值为()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无法确定2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都是()
A.直线B.射线C.线段D.不确定24.如图(4),△ABC中,∠B=30°,∠C=50°,AD⊥BC于D,AE平分∠BAC交BC于E,则∠DAE=__________.
A.40°B.50°C.10°D.60°
图(4)
三、解答题:
23.如图(5)所示,已知∠A=30°,试求∠B+∠C+∠D+∠E的度数.
图(5)
24.如图(6)所示,∠A=28°,∠BFC=92°,∠B=∠C,求∠BDC的度
图(6)
25.如图(7),P是△ABC内一点,求证:∠BAC >∠BPC
图(7)26.如图(8),P是△ABC内一点,求证:AB+AC>PB+P C.
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