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关键词 ] C—D生产 函数 ; 科技进 步; 经济增 长; 贡献 率; 规模报酬
【 中图分 类号 ] F6 . 0 1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7 2 9 (0 1 0 03 0 62— 5 0 2 1 )3— 00— 5
1 引言
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 中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 在发达国家 ,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 比例 已从 2 纪初 的 2 %左 右上 升到现 在 的 5% 一8% , 0世 0 0 0 定量 评 价 科技 进 步 的贡献 率 已引 起 国 内外 经济学界 以及决策 部 门的广泛 重视 ¨ J科 技进 步具有有 限度性 、 . 呈波 动性 、 可量 化性 三个 特点. 限度 有 性, 即科技进步总是离不开资金和劳动的投入等生产要素带来的贡献份额 , 扣除这些份额的剩余值即为 科技进步贡献率 , 作为一个剩余值 , 它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不可能无限提高. 呈波动性 , 即随着科学技术 日 新月异的发展 ,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呈现增长趋势 , 但是这一增长趋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往往 是在波动中增长的. 因此, 科技进步贡献率这一概念和数据反映的是一个基本趋势. 可量化性 , 即根据各 国学者的研究和统计分析 , 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据基本在 3% 一 0 0 8 %之内.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科技进步率 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重 , 是指扣除资本投入贡献率和劳动力 投入贡献率之后其它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主要包括科技进步、 体制机制改善和管理模式创新等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 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的综合性指标. 人们通常用经济数学方 法, 即把经济学、 统计学和相关运算软件结合起来 , 对生产部门要素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关系进行总量分 析, 从经济增长的要素 中把科技进步的贡献单独分离出来并定量评估. 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活跃的 省份 之一 , 在经 济建设 和社会 发展 上都取 得 了很 大 的成绩 . 本文 对 山东 省 19 20 9 5— 0 9年 1 间的生产 5年 总值、 资本投入和就业人数进行统计 , 采用基于 Sl o w思想的 c— o D生产函数 , 考虑规模报酬和规模报酬

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

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

数据来源 : 中国统计年鉴 》 9 9—20 《 19 0 8版 ( : 注 由于篇 幅有 限 上 表 以北 京 为 例 , 外 3 地 区 的 指标 样 本 数 据 省 略 。 另 O个 )
表 2 隶 属 度 表
T b 2 De r e o mb rh p a . g e fme e s i
京地 区为例 的生产要 素指标样 本数据 。 () 1
() 2
表 1 19 2 0 北 京 地 区指 标 样本 数据 9 8— 0 7年 T b Smped t o e igd r g19 o2 0 a .1 a l a f in u n 9 8t 0 7 a Bj i
Sok o tc f P a t in r h/ n r ci o e t t ma Ca i l pt a c pt l a i a
【 U=Y 一 一 + 一 3 h
式 ( ) C—D生产 函数 , 中 y代表 产 出量 , 代表 1是 其
物质 资本 投 入量 , 代 表 劳 动投 入量 , 日代 表人 力 资本 投 入量 ; A代表一定 条件下 的技术状 况水平 , 为物 质资本投 入 的弹性 系数 , 卢为劳 动投入 的弹性 系数 , y为人 力 资本投 入 的弹性系数 。根据该 式可 以估 计 出 , ’的值。 ,, 式( ) 2 是索 罗余值方 程 , 中 Y为产 出增 长速 度 , 其 a为 技术进步 速度 , k为物质资 本投 入量 的增长 速度 , 为 劳动 z
中国人 口・ 资源 与 环 境
21 0 1年
第 4期
函数 ) 和索洛余 值 法 的组 合 模 型测 算 中 国各地 区科 技 进 步对经 济增长 的贡献率 。模 型如 下 : f Y=A・ ・ ・ Hr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 图分类 号 :F 0 6 2 .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7 3 8 X( 2 0 1 3) 0 2 — 0 1 1 3 — 0 4


研 究 现 状
果 差异 较大 , 其成 果也 无太 大 的政策 性效 果[ 5 1 。 崔 鑫
经 济 增 长 问题 一 直是 经 济 学 家 重 点 研 究 的对
额. 发 现技 术进 步 对我 国经 济增 长贡 献 度 所 占比 重仍 然 较低 , 因此 我 国仍 然 有 必要 鼓励技 术创 新 , 在 加 强 资本投 入 利 用率 的 同时 , 注 重 引进 和 培养创 新 型人 才 , 促 进 经 济的稳 定增 长 。
关键 词 : 技术进步; 经济 增 长 ; 贡 献度
增长 关 系 的理论 研 究相 对 较 晚 , 但 是众 多学 者对 这
个 问题进 行 了大 量 研究 。于璐 认 为 , 技术 进 步是 经
济增 长 中 的关 键 因 素 , 技术 进 步是 推 动我 国经济 继
续保 持 稳定 、 持续 、 快 速 的增 长 的 主要 原 因[ 3 1 。赵 放 认 为 ,在技 术进 步 推动 经 济持 续增 长 的 过程 中 。 制 度也 发 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 正 是 由于技术 和制 度 的相
经济 增 长 的 内涵 , 以他 为代 表 的古 典 经 济学 派认 为
经济 增 长代 表 国民 财 富的增 长 ,是一 个 宏观 问题 , 而没 有 考虑 技术 进 步对 于 经济 增 长 的影 响 , 仅仅 将
技术 进 步理 解 为劳 动技术 的进步 。 新 古 典经 济增 长 理论 创 始者 索罗 提 出外 生 经济 增 长模 型 , 指 出经 济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西北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西北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28 个省级地区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科技 投入对经济效率提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 能有效的推动 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而外资技术溢出则不利于经济增长效 率的提升作用 [1]。傅元海利用我国省级地区十三年间的数据, 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法(GMM),实证检验了购买外国技术和 进口、外商直接投资三种技术进步途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作用,发现第一种技术进步途径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 促进作用,而后两者技术进步途径则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效率 提升作用 [2]。涂正革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于中国省级 层面做了技术进步方向指数,来衡量不同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于 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 , 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对经济 发展质量有正向作用,显著的贡献于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效率 [3]。封永刚在对研发资本存量进行处理基础之上 , 重新估 计了中国 1990-2017 年全国及省级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 果发现科技进步对全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 48.97%, 成为中 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4]。张雄辉从国际层面进行研究, 以中国、韩国为比较样本,运用 DEA 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分析技术进步与技术进步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较深 入全面的阐述了技术层面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且实证检 验结果表明韩国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中国技术进 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5]。马大来研究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发现对外贸易、技术专利授权量 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显著地提高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6]。王振 华以中国辽宁省的县级行政区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 面板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索洛余量作为技术进步 的衡量指标,发现技术进步对于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 [7]。

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 模型 和方 法 面 板 数 据 ( a e t ) 在 时 间 序 列 上 取 多 个 P l a指 n Da
i= 12 N , ,… £= 1 2 T , ,…
( n)
假 设 2: 率 ( 斜 b )相 同 , 截 距 ( 但 n )不 同
H 2 : n + b + 。 x ‘
Ma.0 8 r2 0
中国 科技投入与经 济增长的面 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鹏燕 , 张淑 英
( 河北经 贸大学 , 河北 石家庄 006) 5 0 1
摘 要 : 章 通 过 对 1 9 -2 0 文 9 7 0 4年 3 1个 省 市 自治 区数 据 的 实证 研 究 , 明 了经 济 增 长 与 科 技 投 入 证 存 在 正 的 相 关 关 系 , 科 技 投 入 并 未 充 分 发 挥 作 用 。 为 了促 进 经 济 的 较 快 发 展 , 出政 府 应 加 强 对 科 技 但 指
维普资讯
第 6期 总第 1 0期 6
20 0 8年 3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S in e Te h oo y & Ec n my n e n oi ce c c n lg a. oo
No 6,t e1 0 h i u . h 6 t s e s
H 1 : n t £- -6 - t -
随着 我 国知 识经 济 的兴起 , 术 因 素在 经 济增 技 长 中 的作 用 也 日益 显 著 , 科 技 投 入 水 平 的 高 低 影 而 响着技 术 的发展 , 技 投入 已 经成 为决定 我 国经 济 科 增 长 的 重 要 因 素 。 在 这 一 方 面 已经 有 许 多 人 做 了大 量 的研 究 , 贾 鹏 等 曾 经 对 我 国 科 技 投 入 与 经 济 增 如 长 的关 联 进 行 了 实 证 分 析 , 出 科 技 投 入 中 影 响 经 得 济 增 长 的 主 导 因 素 是 科 研 经 费 的 投 入 ; 海 鹏 等 王 运 用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和 Grn e 果 检 验 发 现 二 者 存 a g r因 在 双 向 因 果 关 系 ; 外 , 佳 明 和 王 卫 红 通 过 实 证 另 罗 分 析 发 现 科 技 投 入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为 1 6% 】 7. 3。但 是 , 们 都 没 有 考 虑 全 国 不 同 省 市 或 他 地 区 科 技 投 入 对 经 济 增 长 影 响 的差 异 。 而 本 文 利 用 面 板 数 据 模 型 研 究 这 一 问 题 恰 好 弥 补 了 他 们 的 不 足 , 分 分 析 了 科 技 投 入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在 地 区 充 的差 异 。 通 过 分 析 发 现 现 有 科 技 投 入 使 用 情 况 中存 在 的问题 , 根据 我 国 的实 际形 势 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并 策 。面板 数据 在 现 实 中是一 种 常见 的数 据 类 型 , 基 于面 板 数 据 的模 型 在 国外 已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 在 国 但 内却 较 少 有 学 者 研 究 和 应 用 , 且 还 没 有 人 运 用 面 而 板数据 研究 科 技 投 入 与 经 济增 长 的关 系 的问题 , 本 文 就 利 用 最 基 本 的 面 板 数 据 模 型 对 全 国 各 地 区 科 技 投 入 、 定 资 产 投 资 和 经 济 增 长 的关 系 进 行 研 究 。 固

浙江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列 等数 据 建 立计 量 模 型 , 浙 江省 科 技 进 步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进 行 实证 分 析 , 对 并在 实证 分 析 的基 础 上 提 出加 快 浙 江 经 济发 展 的建 议 。
【 关键词 】 科技进步 ; 贡献率 ; 经济增长 ;o b D u l 生产函数 C b - og s a
Y 0 5 e I 4 总 额 , 历年 年底 从 业 人 数 , L为 T为 时 间 变 量 。所 取 数 据 均 来 自历 年 浙 方 程 可 得 : = . 4 a K 其 中: = .9 a 02 7,表示浙江省资本投入 1 %的增长可 以带来 国内生 江 统 计 年 鉴 和 中 国统 计 年 鉴 , 据 范 围 :9 5年 一 0 8年 。 数 18 20
12 .. 数检 验 2参
七 ・ 时 期 01912 .5 5 5 00 3 3 02 0 4 Oo 616 .4 2 7 五 .6 4 O1O 2 .161 .1 5 7 .6 3 06 3 5
R2 09 1 8 R O.9 2 F=1 0 8 SE= 。7 3 D. = = .9 8 4 = 9 51 7 4 2.6 4 . 0O 9 5 W
05 4 7 .3 4 6
2各 要素 贡 献 率 的 测 算 与 分 析 .
21测算 结 果 如 下 表 .
年份 国内生 固定 资 就业人 科技进 产总 产 总额 数年 资本贡 劳动贡 步 值年增 年增 长 增长率 献率 献率 贡献率 长 率 蛊
0 引 言 .
法 是 怀 特 (ht) w i 检验 , 验 结果 如 下 e 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加快 科技进步是提高生产力水平 ,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的重要途径 。由 于 我 国幅 员 辽 阔 。不 同地 区 的 经 济 结 构 和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存 在 很 大 差 异 . 得 科 技 进 步 与 经 济增 长 在 不 同 的地 区 可 能 存 在 着 不 同 的数 量 关 使 系, 因此 本 文 试 以 浙 江 省 为 例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浙 江 省 科 技 进 步 对 经 对 经 检 验 :> Ⅸ O 5 , P a( = . ) 因此 应 接 受 不 存 在 异 方 差 的原 假 设 , 不 0 故 济增长的贡献进行 实证分 析, 进而提 出相关地政策建议 。 本 文 选 用 的 是 广 义 的 C D 生 产 函 数 。将 时 间 t — 引入 到 C D生 产 存 在异方 差。 — 13 自相 关 检 验 : 宾 一 沃 特 森 检 验 法 .. 3 德 函数 ,其表 达式为 : ^e 其 中 为基 期技术 水平 ,为 时 间序 Y= 。 呵 t 列 , L分别 为资本投 人和劳动 的投入 ,【1 K、 0、 3分别为 资金投入 弹性系 经查表 : c O0 在 t .5显著水平下 ,u1 7)D 1 7< 一 u24 = d (. < W(. )4 d= . 5 6 3 数和劳动投入 弹性 系数 , 为技术的年进步速度 。 0】 映了技术进步 r A e反 t 所 以在 a 00 =. 5显 著 水 平 下 , 为 模 型 无 序 列 自相 关 。 认 1. .4多重 共 线 性 检 验 3 对 产 出 的影 响 , B反 映 了规 模 报 酬 水 平 。 + 由于 模 型采 用 了 人 均 G P和 人 均 资 本 来 建 立 模 型 。成 功 的 消 除 D 1实 证 分 析 . 了 多 重共 线 性 。 11 型 的建 立 .模 13 -5模型系数 的经济含义 . 本 文选 择 浙 江 省 地 方 生 产 总 值 ( 为 被 解 释 变 量 , L T为 解 释 Y) K、 、 将求 得的参数 : = . 7 1 o7 3r 013及 A 代人 原生产 函数 c 02 、 = .0 、= .1 t 9 3 0 变量 。Y为历年的浙江地 区生产 总值 , K为浙江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我国科教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1979-2006 (2)

我国科教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1979-2006 (2)

我国科教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1979-2006(2)1我国科教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1979-2006 刘拓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摘要:基于互谱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2006年)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与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

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科技投入与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1>.66%和12.97%。

关键词: 互谱分析;科教投入;经济增长;贡献率中图分类号: F224.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科技和教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中的两个核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正在逐步加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渠道,能够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如何科学测算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内学者多采用时间序列的时域分析方法,如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广义差分回归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

由于研究角度、方法和对象以及研究时间跨度的不同,因而相关研[1-2]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这些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时间序列谱分析方法从频域角度提供了另外一种研究科教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有力工具。

与时域分析方法相比,时间序列谱分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谱分析方法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严密逻辑,其计算、判断过程具有具体标准,可减少分析者的判断的主观性;(2)谱分析方法不损失样本点,所有数据都参与方程估计,包含了时间序列特征的全部[3]信息。

因此在时间序列分析与贡献率测量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本文根据互谱分析原理,采用时间序列谱分析中的互谱分析方法,计算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2006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本文通过对C~D生产函数进行改进,以江苏省1990年~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建议。

标签: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一、引言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影响经济增长三大重要的因素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

劳动、资本对任何社会形态而言对经济增长都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他们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科技进步以强劲的动力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经济增长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不断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要求,大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创造、传播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并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改变了劳动者的质量,造就了生产、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大量人才;提高了劳动工具的效能,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发了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扩大了劳动对象的使用范围等等。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表明,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定模型目前在国内外,对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定主要通过C~D生产函数(Y=A0LαKβ)。

在应用中,A0表示科技水平,是一个不变的量。

测算时是利用可量化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样本数据算出其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后,剩余量作为科技进步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这结果显然是不准确的。

此处,采用广义的C~D生产函数,即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科技进步从模型的A0中分离出来,用一个新变量来表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
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形成新的 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03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
生产函数法
原理
生产函数法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将科技进步视为一种生产要素,通过构建包含科技进步的生产函数模 型,来估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02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评 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 环境。
03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供技术转移、成 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服务,降低企业 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加强科技成果评估与筛选
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对具有市场 潜力和产业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筛选和跟踪 ,推动其转化应用。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 构的对接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 系
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各 方权益和责任,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
汇报人:XXX

2024-01-14
目录
• 引言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 •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 • 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 • 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策略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甘肃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甘肃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基 金 项 目 :0 0年 度 甘 肃 省科 技 厅 软科 学项 目《 21 甘肃 省 民族 地 区科 技 进 步 与 经 济 增 长协 同研 究 》 。 作 者 简 介 : 宏 霞 ( 9 9) 女 , , 师 , 士 , 究 方 向 : 域 经 济 学 。 刘 1 7 一, 汉 讲 硕 研 区
来 对 甘肃 省 经 济 增 长 中科 技 进 步 的 作 用 进 行 测 定 。“ 索洛 ” 余值 法把 总 产 出看 作是 资本 、 动 、 劳 科 技 三个 投人 要 素 的 函数 , 总产 出增 长 中扣 除 资 从
本 、 动带来 的 总产 出的增 长 , 值作 为科 技进 步 劳 余 的作 用 , 有一 定 的科学 性 。
摘 要 : 技 进 步是 经 济 增 长 的 核 心 因素 。 应 用“ 科 索洛 ” 值 法检 验 了甘 肃科 技 进 步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 余 发
现 甘 肃 科技 进 步 贡 献 率 呈 现 一 定 波 动 性 , 其 是 20 尤 0 5年 以后 . 技 进 步 对 甘 肃 省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逐 年 下 科
S h n ee ) 《 济 发 展 理 论 》 书 中 , 出 了 c u p tr 在 经 一 提
“ 新” 创 概念 。后 来 , 们 把 它 归 结 为“ 术 进 步” 人 技
这一 概 念 。创 新 是 经 济 发 展 的 动力 , 业 家 是 实 企 现创 新 的主体 , 用 是 企 业 家 以 要 素组 合 的预 期 信 收益 为 担保 的支 付 手 段 , 三 者 构 成 了熊 彼 特 经 这
式 中 ,—— 科技 进 步 的平 均增 长速 度 ; a y —— 产 出的年 平均增 长速 度 ;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1.哈罗德--多马模型现代经济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是最早的运用数学模型系统论述经济增长并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型,它开辟了西方经济学引用和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的先河。

1948年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在《动态经济学导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假定社会的全部产品只有一种且不是用作消费就是用作投资,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

资本产量水平、规模报酬等始终保持原有状态而不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不存在技术进步。

2.索洛模型索洛在对于经济增长研究方面比之哈罗德和多马更具有说服力,尽管他的研究在解释经济增长问题上还不全面不够完善,但是他在西方经济学界最先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因而一定程度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他为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来源和有益的借鉴,为经济增长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

按照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其获得机会对世界各国来说是相等的,因此按此逻辑演绎的结果必然是由于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导致各国经济增长率最终趋同。

3.其他模型阿罗提出将技术因素内生化,建立了著名的干中学模型。

罗默建立了知识资本外溢模型,斯多克新产品引进模型等等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试图揭示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在引入收益递增时,假设其来自于外部经济性,他们这样分析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原有的市场结构。

他将外在的技术内在化,认为技术由知识的溢出所决定,即技术内生化模型,由于它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从而也就消除了“趋同”。

它提供了当前主流经济学分析经济增长普遍采用的分析范式,构建了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最一般的分析框架。

4.马克思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理论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以对社会总产品的考察为出发点,得出了如下图式:Ⅰ(C1+V1+M1)=W1 Ⅱ(C2+V2+M2)=W2 引入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可以推导出社会总产出和技术的关系,国内有学者对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进行了类似的推导演绎得出了投入产出比率g=s/a,s表示储蓄率,a为国民收入总量或者劳动者新创价值,投入产出比率代表技术条件[4]。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显得格外重要。

基于索洛模型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我国1982-2009年的数据进行收集,实证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标签:经济增长;索洛模型;贡献率;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热议的对象,学者们可以从多个视角来对经济增长研究,比如从外贸角度,消费角度,投资角度,人力资本角度等等来探究经济增长的来源。

而本文主要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索洛模型出发研究经济增长的来源,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少学者也从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俞林(2011)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

刘鑫(2008)基于索罗模型,收集了1988-2005年湖北省的数据,根据索罗模型,对影响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制约湖北省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国外投资,劳动和资本在现实中不能完全相互替换。

韩立杰、于海滨、刘喜波(2007)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4年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资金投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技术进步,劳动投入相对较小。

本文主要不同于以往学者的地方在于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加进了技术数据,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指代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分析,探究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

1 经济增长的概述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测算

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测算
本 数 据 似 合 得 很 好 ,各 自变 量 与 应 变 量 之
间是 高度线性相关 的。 t 检验 。 因为 1 .2 6 > 。 183 =3 6 5 6 0( _1 2

25 0,说 明时间因素 t 0 对应 变量 W 的影
产 出弹 性 , 将等 式两 边取对 数 , 再对 两边
◆ 中 图 分 类 号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24
利用现 有的统计数据 ,针 对我国经济增长
内容 摘 要 :技 术 进 步 是 推 动 经 济 增 长 的 重要 因素 .它与 自然 资源 、劳动 、资 本 的 表 现 有 很 大 不 同 ,是 经 济 增 长 的
核 心 动 力 源 之 一 。 本 文 借 助 经 济 增 长 与 技 术 进 步 关 系的 计 量 经 济 模 型 , 对 两 者 的 关 系进 行 了定 量 研 究 ,发 现 技 术进 步对 我 国经 济增 长 的贡 献 不足 , 进 而 提 出 了促 进 我 国技 术 进 步 的 对 策
经常被换算 为可比价格 ,估算按可 比价格
计算 的资本存量 最常用的方法是 “ 永续 盘
存法 ” ;劳动投入增长指标 。 文采 用历年 本
社会 劳动人 数作 为历年劳动投入量指标 。
与技术进步 的关系 问题展开 实证 研究 ,科 学 的、定量的分析我 国经济 增长 中技术进 步 的作 用 ,这对我们把握技术进步 与经济 增长之 间相 互作用的规律具有十分 重要的
F o22= . 1 o  ̄- )56 ,显 然 (5

入 ,而 且要重 视技 术进步 的实 际利 用率 。 孙超, 谭伟 构建 了一个 经济增 长模 型 , 将 人 力 资本 和技 术 进步 同 时深 化 ,说 明了 技 术进 步 和人 力 资本 的增 长 率对 于 经 济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r fe td manl y fv fco s,wh c ae hu a a ia , R& D ,pe n r y’ c n mi ne t i usra sr c u e e c e i y b ie a tr l ih r m n c p tl r e e g s e o o c be f , nd t l tu t r i i a d makeiai e e . Th pe si tse c r wt a tr’ l si t o f ce ta d c n rb i n r t o g o h n r t t z on d g e r e pa re tmae a h g o h fc o se a t y c e in n o ti uto ae t r w ci i t i h ro f1 8 o20 7. On t e p e ie o ce c n e hn lg n n er td i c e sn n te pe id o 9 0 t 0 h r m s fs i n e a d tc oo u i trupe n r a i g,t onrbu in rt y he c t i to ae c n i r a ea o tt 0% b 02 a nce s b u o6 y2 0. Atte e d,i p o wa d s me p lc dvc so r w h mo e ta sern oma n h n t utfr r o o iya i e n go t d r n f rig t i — l pe d o ce e a d t c oo r g e s y de n n s inc n e hn lg p o r s . y K e wor s: ce c n e h l g r g e s;e o my go h;c nrb to a e y d s in e a d tc noo p o r s y c no w r t o t u in rt i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我们将首先明确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定义,即技术进步通过新的资本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接着,我们将分析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包括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工艺流程改进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包括提高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等。

本文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量化评估。

我们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探究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不同经济体、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差异。

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我们将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in Capital,简称ETPC)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技术进步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紧密关系。

这一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而逐渐得到发展。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它并没有明确区分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直到内生增长理论的出现,才开始对技术进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了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即技术进步是由经济系统内部的因素所决定的,而非外生的。

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技术进步,它体现在新投资品的生产过程中,并通过新资本品的使用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种技术进步通常与物质资本投资紧密相关,因为新资本品往往包含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设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阐述当前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当前的全球化浪潮中,高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效率,主要指的是现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效率,它反映了生产系统在既定投入下实现最大产出的能力。

一个高技术效率的生产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价值。

而技术进步则是指通过研发、创新等活动,推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升级和完善。

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它能够显著提升生产系统的潜在能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生产率增长,作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综合体现,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资源有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实现生产率增长对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探讨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对于指导实践、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运用DEA模型对生产系统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评估,进而分析它们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够为提升我国生产系统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促进生产率增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研究目的: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实证分析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这一前沿方法,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FDI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FDI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FDI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关键词】FDI;研究; 经济发展【论文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FDI与东道国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着重分析了FDI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等方面影响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得出了在新时期引导FDI在中国发展的结论。

中国要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就要对发展外资进行考虑,在制定吸引外资的总体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用。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就“FDI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研究。

1 FDI与技术进步Lall[1]认为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自主开发”或“FDI依赖”两种途径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本国技术进步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通过FDI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建立起本地的R&D能力才有可能不在动态的工业化进程中被边缘化。

江小娟[3]认为,利用外资与某种形式的技术转移联系在一起,能吸引外资在多方面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

严兵(2005)将外资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纳人到内资企业的生产函数中,通过建立一个能测度外资影响的生产函数证明了外资正面溢出效应的存在。

喻世友[5]等人讨论了FDI是否能通过各种溢出渠道提高国内企业生产技术效率。

他们的基本结论是FDI技术外溢对提高东道国企业技术效率影响很大;在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方面,技术水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 FDI与自主创新蒋殿春和夏良科[7]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FDI对国内高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途径。

结果表明,其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流动等促进企业的研发活动;在国内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受FDI的影响也不同;国内企业的科技活动会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挤牙膏”效应,激发其更强的创新动力。

3 FDI与经济增长[3]江小娟.“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研发能力提高的影响”[J] . 国际经济评论,2004(3).[4] 薛求知,罗来军. 技术引入和技术学习——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技术空间博弈[J] . 经济研究,2006(9).[5]喻世友,史卫,林敏. 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渠道研究[J] . 世界经济,2005(6).[6]冼国明,严兵. 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 . 世界经济,2005(10).[7]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5(8).[8]李蕊. FDI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8(2).[9]程惠芳. 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内生经济增长[J] . 经济研究,2002(10).。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仅相互影响,而且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能够帮助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的机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因素、投资因素、技术创新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的作用,可以为提高国家经济增长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经济增长的要素,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探讨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人口因素、投资因素、技术创新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为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经济增长背后的机制,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为了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经济增长和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投资情况、技术创新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来自于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权威研究机构,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模型构建:接下来,我们运用了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了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

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Analysi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to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作者: 陈雨柯[1]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
页码: 36-3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创新能力;经济增长;影响
摘要:分析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数和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作为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发现授权专利数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经济增长引起科技论文数量的增加,但论文数量的增加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这说明我国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层次还需要提高,科研投入和评价方式还存在一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 体 的方法 I 。最 近一些 文献 开始 关注 我 国 T P的 l 1 ] F
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 常把 T P指数分解 为技术效率 F 和技术 进 步指数 。如 郑京 海 、胡 鞍钢 (04 20 )发 现
17- 20 9 9 0 1年 中国 T P的增 长 主要 依 靠 技 术 进 步 F 的提 高 [] 鹏 飞 、 兵 (0 ) 认 为 中国 T P的 。颜 王 20  ̄ 4 F
深厚 的理论基 础 , 因此 , 国学者 对科 技进 步作 用 的 我 研 究 主要集 中在定 量研 究方 法 。现有研 究 对科 技进
步进行 定量 测度 主要从 2 方 面进行 :一 是生 产 函 个
增长主要依靠技术效率的提高 ,并指出人力资本和 制 度 因素对 T P F 、效 率 的提 高 以及技 术 进步 均有 重 要 的影 响 [] 书敬 、 I岳 3 。 刘朝 明(06 引入 人力 资本 要 20 ) 素 后 ,发 现 19- 20 96 0 3年 我 国 T P的 增长 主 要 得 F
的国 民收入核 算 和分析 的基 础上 ,利用 历 史统 计资
对 中 国科 技进 步进 行 了测算 ,也 得 出 了一 些有 意义 的结 论 [。张军 、 少 华 (0 3 运用 C D生 产 函数 8 ] 施 20 ) —
对 15- 19 92 98年 中 国经 济 统 计 数 据 的 回归 分 析 ,
“ 十五” 科技规划研究 总体组 、 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 中 国社 会科 学 院数量 经 济与技 术 经济研 究 所等部 门
以及 一 些 学者 的研 究 。包 括 刘 树梅 (04 、 锦 义 20 )何
20 ) 率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定量研 (07 等通过定性的分析不断完善 了全 国科技进步 究 了 15- 19 93 95年 资本 、劳 动和 T P对 经济 增 长 统 计监 测体 系 [1。 F 17 6] - 的贡献 [。 秀 山 (0 0通 过运 用改 正 的 D A方 法 姜 20 ) E 本 文 通 过 运用 C S生产 函数 和 改进 的 C D道 E —
技进 步在 经济增 长 中的 贡献率 ” 的研 究也 成 为有 关
部 门和很多 学者 感兴趣 的问题 。 由于 国外 已形 成 了
目前为止 ,经济学者对科技进步测算的理论与方法 还 存 在许 多争 议 。易纲 等人 (0 3指 出新兴 经 济在 20 ) 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要与发达国家不同,并指出了
2 0 年 6月 第 3期 09
第2 2卷
总第 19期 2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李 斌 ,黄 乐军
( 湖南 大 学 经 济 与 贸 易 学 院 , 长 沙 4 7 ) 1 0 9 0
摘 要: 通过 构 建 C S生产 函数 和 C D 道 格 拉 斯 生产 函数 的 组 合 模 型 , 析 了 17- 2 0 E — 分 99- 07年 劳动 和 资 本 的 密 集程 度 及资本投入、 劳动投入、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 明: 科技进步年均增 长率较低 , 劳动密集程度大于资本
发 现 中 国经 济 的 T P在 改 革 开放 以后 有 了 明显 提 F

郭庆 旺 、 俊雪 (0 5在 分析 比较 了全要 素生 贾 20 )
产率 4 种估算方法 的基础上 ,估算 出我 国 17— 99
2 0 年 的全要 素生 产率 增长 率 ,并 对 我 国全要 素生 04 产率 增长 和经 济增 长源 泉做 了简 要分 析 [] 直到 1。但 0
益 于技 术 进 步 而非 技 术 效 率 [ , 似 的 文献 还 有 郭 1类 4 ] 庆 旺等 (0 5N]二是 指标 体 系法 。 20 )s 。 国内大量 学者 在 这个 方 面作 了广泛 的研 究 ,其 中较具 有代 表 l 生的有
数法。 在经 济学 理论研 究 中 , 较普 遍 的做法 是通 过增 长 法 以全 要素 生 产率 (F ) T P 来度 量 科技 进 步 率 舒 元 (9 3 利用 生 产 函数 法估 算 15- 19 我 国 19 ) 9 2 9 0年 全要 素 生产率 增 长率 只有 00 %,产 出增 长 的 贡献 .2 率 只有 03 .%c。李 京文 等 (96 首次对 中 国的生产 19 )
密集程度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为 3 . 我 国经济主要依 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 , 于传统的粗 5 %, 5 属
放 型 经济 增 长模 式 。 关键词 : 科技进步 ; 经济增 长; 生产函数 ; 贡献率
0 引 言
回顾 用生 产 函数方 法研 究科 技进 步与 经济 增长 的6 0多年来 的历史 , 以发 现 , 1 内都有 比较 可 每 0年 重 要 的进展 。2 世 纪 4 O 0年代 丁 伯根 把 时 间趋 势并 列 于资本 与劳 动投 入 ,构造 出新 古典理 论 的最 早 的 公式 之- N:0年代 , 洛发 现 了计 算科 技进 步 贡献 - ] 5 索 率的“ 剩余 法 ” _ 0年 代 , 尼 森 在 西 蒙库 兹 涅 茨 l:6 2 丹
料 . 过 对美 国等 国 经济 增 长 因 素 的分 析 ,提 出 了 通 经济 增 长的 因素分 析法 『;0年代 , 37 ] 乔根 森 等应用 超
越对数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 8 ] 0年代 , 罗 默 又提 出了科 技进 步 的内生增 长模 型 [。 5 ] 改革 开放 以来 ,从 17 9 8年 的 3 65 1 元 增 加 到 4 . 7亿 2 20 07年的 2 959 亿 元 , 4 2 . 9 年均增长率 9 %, . 科技 6 进步 在 国民经济 中的作 用 越来 越大 。与此 相 应 ,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