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参数双层隔振系统建模及其振动传递特性
双层隔振系统有限元建模方法探讨
St u d y o n F i n i t e El e me n t Mo d e l i n g Me t h o d s o f T wo — St a g e Vi b r a t i o n I s o l a t i o n Sy s t e m
s e t t i n g e l e me n t tt a r i b u t e s , me s h g e n e r ti a o n , s t r e s s c o n c e n t r ti a o n i n s t ti a c s t r e n th g c a l c u l ti a o n a n d mo d e l i n g me t h o d s we r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S t a t i o n o f 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 , S i e h u a n g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1 , C h i n a ; 3 . B e i j i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r e c i s e 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r i c a l C o n t r o l , B e i j i n g 1 0 0 0 0 0 , C h i n a )
s t u d i e d i n m o d e l i n g p u b l i c f r a me w o r k a n d d i e s e l g e n e r t a i o n s e t .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t a e q u i v l a e n t m o d e f o v i b r ti a o n i s o l a t o r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m e t h o d o f r a C c a n e l i m i n a t e l o c a l s t r e s s c o n c e n t r ti a o n . T h e s e t t i n g f o e l e en m t tt a r i b u t e s i s v e r y i m p o t r a n t m o d a l c l a c u l ti a o n . Mo d e l i n g m e t h o d s w i l l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ce n f o r in f i t e e l e m e n t mo d e l i n g na a l y s s i i n s i mi l r a s t r u c t u r l a t w o - s t a g e
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弹性模态匹配方法
第 43 卷第 4 期2023 年 8 月振动、测试与诊断Vol. 43 No. 4Aug.2023 Journal of Vibration,Measurement & Diagnosis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弹性模态匹配方法∗宋世哲,董大伟,黄燕,闫兵,徐昉晖(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摘要为了评价机组和构架弹性振动模态间的耦合程度并指导其弹性模态匹配设计,提出了基于广义弹性力做功的柔性结构能量解耦法。
首先,基于某内燃动车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建立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考虑弹性模态后的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特征;其次,利用柔性能量解耦法量化机组和构架弹性模态间的振动耦合程度,获得不同弹性频率下的耦合频带宽度曲线。
研究表明:弹性模态间耦合的本质是振型间的反相振动能够减小模态等效质量,同相振动增加模态等效质量,从而改变系统固有特性;基于弹性振动耦合频带曲线图,根据隔振系统设计需求,确定机组和构架弹性模态频率间避免耦合的频带宽度,完成机组和构架的弹性模态匹配。
通过振动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机组和构架间弹性振动耦合,且隔振性能良好。
该方法能够为同类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同类机型的弹性模态匹配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燃动车;动力总成系统;弹性双层隔振系统;弹性模态匹配;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TB533+.2;O326;TH113.1引言内燃动车是非电气化线路的最佳交通工具,通常采用动力分散设计,将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悬挂在车下。
这种设计能够减轻对线路的冲击,降低轮轨噪声,且具有编组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等优势[1]。
然而,为保证车辆提速的需求,大量结构采用轻量化设计。
内燃动力总成轻量化设计使柴油发电机组(简称机组)和中间构架(简称构架)结构刚度下降,使机组和构架间的弹性模态频率靠近,激励更容易激发结构振动,引起振动耦合。
因此,在隔振设计中有必要重视机组和构架间的模态匹配问题。
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随机振动隔离及参数优化
The Ra do br to s lto nd Pa a e e p i ia i n n m Vi a i n I o a i n a r m t r O tm z to o ub e La e br to s l to y t m ft t m o ie fDo l y r Vi a i n I oa in S se o he Au o b l
有十分 重要 的意义 。汽车 行驶 时所遇 到 的振 动大多 是 随机 振动 , 这是 因为 汽车 行驶 时道路 是 不平 的 , 它
和 R z k 双层 隔 振 系 统 力 学 模 型 , 图 1 、b 1 ui a c 如 a1 、C
( 州轻 工 业 学院 机 电工程 学院 , 州 40 0 ) 郑 郑 50 2
摘 要 : 14车体 的垂 向振动作 为研究 对象 , 以 / 建立汽 车双层 隔振系统 的垂 向振 动模型 , 出在 白噪声输入情 导 况下系统随机响应方 差及最优 阻尼 比的解析式。分析隔振系统动力参数对响应方差 的影 响, 应用 MA L B软件对 TA 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 比较 , 优化得出系统 的最优阻尼 比等参数 。 关键词 : 振动与波 ; 汽车 ;双层隔振 ;响应方 差 ; 最优阻尼 比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3 U 6 .3 文献标识码 : A
s o s a in e a d o tma a i g r t fte s se a ed rv d wih whi o s n u .T e i fu n e p n e v ra c n p i ld mp n ai o y tm r e e t t n ie i p t h n e c o h i e l o h r ns s i ii Sa ay e o t ae p r mee ft i y tm.T e ef c fv b a in ioa in o n te ta misb lt i n l z d f rmo i t a a tro h ss se y v h f to i r t s l t f e o o dfe e td u l a e i r to s lto y t m sc mp r d b a so i r n o b e l y rvb ain io ai n s se i o a e yme n fMAT f LAB s f r .T e mo tS — o t e h s U wa p ro mp n ai S o an d a d o t z d. e irda i g r t i bti e n p i e o mi Ke r s: i r to n v y wo d vb ai n a d wa e;a tmo l u o bi e;d u l i r to s lto y tm ;r s o s a in e; o b e vb ain io ai n s se e p n e v ra c te o tma a h p i ld mpi g r to n ai
双层隔振系统模糊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向基 础结 构传递 的重 要 技术 措 施 , 在过 去 几 十年 内 得 到 了成 功的应 用 。但 是 随着 科学 技 术 的发 展 , 人
们对 舒适性 的要求 不 断 提高 , 器设 备 也 在性 能 方 武 面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时仅 仅 采 用被 动 式 隔振 技 这 术 已难 以满 足工程 设 计 的需 要 , 特别 是 对 于舰 船 隐
tem nrv rt nsucsa dtee o—vla o e sr err h n e)o ecnrl rcd r. h io i ai o r n h r r a t n sno b o e r e ui s(r a n1 n t ot o eue oc h op
T us h o to y tm e o s smp e n r e sb e i l t n r s tv rfe h tt i tae y h ,t e c n r ls se b c me i l ra d mo e f a i l .S mu a i e ul e i s t a h ssr tg o i i fe t e fr p ro i n a d m i r t n sg as sef ci e id c a d r n o v b ai i n l. v o o Ke r s:v b ai n a d wa e;d u l sa e vb ain ioain s se ;f zy l gc c nr l ci e y wo d irt n v o o be-t g ir to s lto y tm u z o i o to ;a t v
Ab t a t s r c :Th u z ci evb ain c nto e h i u ssu id i hi a e .I hi e h i u e f z y a tv ir to o r ltc n q e i t d e n t sp p r n t stc n q e,i t
圆柱壳内隔振系统的波动模型及其振动特性
圆柱壳内隔振系统的波动模型及其振动特性作者:王晓乐孙玲玲杨明月等来源:《振动工程学报》2015年第02期摘要:针对圆柱壳内动力机械的隔振设计问题,建立了由多向扰动振源、斜置弹性支承、两端剪力薄膜支撑各向同性圆柱壳体基础组成的隔振系统解析形式波动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GoldenveizerNovozhilov薄壳理论和模态叠加原理,考虑弹性支承的分布参数特性,运用子结构导纳法推导了整体系统的耦合振动传递方程,以功率流为价值函数对系统的耦合振动机理进行了探究。
数值仿真表明:隔振器的分布参数特性及与基础模态的耦合交互使得高频域系统功率流下降趋势变缓,影响高频隔振设计可靠性;适度增大隔振器斜置倾角,可使系统的各向刚体模态波峰聚集在较窄的频带范围内,同时降低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幅值,收到更好的隔振效果;可通过配置合适的隔振器斜置倾角,获取动力机械独立的横向及横摇振动。
关键词:波与振动;圆柱壳体;斜置隔振;导纳;功率流中图分类号: TB535; TB1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4523(2015)02022710DOI:10.16385/ki.issn.10044523.2015.02.008引言圆柱壳是舰船、潜艇、航空航天器等的基本结构组成元件,内部动力机械作为主要振动声源,产生的不平衡扰动经由隔振支承传递到外壳结构,进而对内对外辐射噪声,降低驾乘舒适度及声隐性能。
目前对于圆柱壳内安装动力机械后振动特性的研究主要有解析法[1~5]、数值法及试验法[6~8]。
解析法虽较难处理分段、层合、加肋、铺板、带基座等复杂圆柱壳结构的情况,但在揭示系统耦合振动机理及结构参数改变带来的影响方面,相较数值法及试验法更加方便高效。
Howard[1]利用省略非径向惯性项的DonnellMushtari薄壳理论,研究了振动刚体通过一组平置式主被动隔振器传递到圆柱壳体基础上的能量消减效果。
以Howard的研究为基础,Pan[2],Liu[3]等分别对安装在圆柱壳内动力机械的双层平置被动隔振系统及多种前馈主动控制策略下的耦合振动系统能量传递和声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
典型隔振系统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典型隔振系统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作者:张国红李亚繁戚朋哲方媛媛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以船舶机舱设备中典型的电机和风机缩小模型为动力设备对象,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研究其振动传递特性。
结果表明:用简化为弹簧和阻尼器的隔振器来模拟实际橡胶隔振器,隔振效果在高频段有一定差异,低频段影响不大;为了改进隔振效果,可以在筏体及基座粘贴阻尼层,并尽量减小隔振器刚度和合理选择隔振器阻尼。
Abstract: Taking the typical miniatures of motor and fan in ship engine room facilities as the power facility object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ir vibratio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rom aspects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when using the simplified spring and damper vibration isolator to simulate the actual rubber vibration isolator,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effect has certain difference at high frequencies, little effect at low frequenc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effect, a damping layer can be pasted in raft body and base, and the vibration isolator stiffness should be reduced and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damper should be selected reasonably.关键词:舰船设备;振动隔离;浮筏;传递率Key words: ship equipment;vibration isolation;floating raft;pass rate中图分类号:U6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090-020 引言机械振动隔离技术是降低机械设备通过基座传递结构噪声的主要方法,从隔振系统的演变历程上看,主要经历了单层隔振、双层隔振和浮筏隔振等几个发展阶段。
设计参数对双层隔振系统动态性能影响的研究
F g 1 Mo e ft o sa e a t e ioai n s se i. d lo w -t g c i s lt y tm v o
置对称 ;
() 5 仅考 虑垂 直方 向 的两 个 自由度 的运
动情 况 .
图 1中 , m2 m 为质 量 ; 、 2为 弹簧 刚度 ; - C 。 C 、 2为粘 性 阻 尼 系 数 ; 、 : 绝 对 位 为
统 的传递 率 曲线在共 振 区后 下 降得 比较快 , 于 高频 振 动 隔离 比较 有效 . 对 在工 程 实 际 中 ,
双层隔振系统应用 比较多 , 舰船设备 、 高速车辆等的隔振都采用的是 双层 隔振 系统 。 4. 国内外学者对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和参数优化设计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 取得 了许多 成果 , 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L . 5 如关于设计参数对双层隔振系统动态性能影
应用 基础 与工程科学学报
免的随机因素的存在对隔振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讨论. 本文深入讨论质量比、 阻尼 比及固有频率比对双层隔振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 , 讨 论当物理参数——尤其是激振力频率具有随机变异时双层隔振 系统动态性能的变化规 律, 针对 目前隔振系统设计 中一些人存在的认识误 区进行说明.
利 的.
关键词 : 双层 隔振 ; 动态性能 ;设计 参数 ; 对数放大 因子 ;随机变异
隔振技术是振动控制中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对于单层隔振系统 , 只有选择合 适 的结构参数保证激励频率大于系统固有频率的 倍才能起到 隔振效果 , 隔振原理 已 其 写人一般的振动理论的教科书中. 大量的研究表明 , 单层隔振装置只适用于低频 区域 ( 通 常 < 0 z 的隔振问题 , 5H ) 而对于 lO z O H 以上 的高频区域的扰动 ( 如噪声 主要属于高频范 围) 隔离效果并不理想 , 而且隔振的频段也 比较窄 j同单层隔振系统相 比, . 双层隔振系
双层浮筏隔振系统筏体结构与隔振特性的研究
@? 筏体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 浮筏隔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 所示, 该隔 振系统由设备 % 上层隔振器 % 筏体 % 下层隔振器 % 基座组成。
,11* 年 Z 月" " " " "
" " "
" " 噪" 声பைடு நூலகம் 与" 振" 动" 控" 制" " " " " " " "
" "
" " 第S 期
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建立了该模型的 实体模型, 上述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相关参数均为 实测实体模型的参数, 通过比较, 理论振级落差与实 际振级落差的误差在 G </ 以内, 从而验证了有限元 模型的正确性。 为了研究筏体结构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在不改 变筏体的长、 宽、 高、 机器的质量、 激励、 基础的刚度 和阻尼、 隔振器的刚度和阻尼以及安装位置的前提 下, 改变筏体的结构形式, 建立如图 , 所示的有限元 模型 / 以及空心结构模型 8 ( 图略) 。
或称传输损失c653d33933及相应地为机器基脚处和基础与隔振器连接点处的振动速度级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该模型的实体模型上述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相关参数均为实测实体模型的参数通过比较理论振级落差与实际振级落差的误差在g以内从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双层浮筏隔振系统筏体结构与隔振特性的研究
( 2 9 ![ [ "] [ !] { ( } ! ! ! !] " ") 2 5( : ") [ !] [ $] [ !] { ( ") } " 2 2 [ #] [ ;] [ #] { ( " !) } 7[ #] {< ( !) }( ( ) ! ! 对于 (() 式, 根据模态正交性可变为
双层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分析
双层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分析摘要我国铁路实行全面提速以后,铁路列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分析便显得更为重要了,列车减震的要求更高了,本论文以唐车公司某出口内燃电传动车组机及辅助机组隔振方案为研究对象。
该动力包采用双层隔振系统,对上述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参数进行设计,同时对机组的振动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目的是在掌握系统的隔振特性基础上,对隔振器刚度进行优化设计,做到隔振效率与系统稳定性间的平衡。
柴油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是由柴油机、发电机、空气冷却装置、滤清器、消音器、静液压泵组等集成的动力源,机组与公共构架共同组成柴油机车的动力包。
关键词:阿根廷米轨隔振系统隔振系统参数减振优化动力包引言随着我国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其内部的振动和噪声随之增加,而用于连接车内部件与车体的传统结构减振降噪性能欠佳,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运行质量以及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甚至可能造成车内结构和设备的损坏,降低列车的使用寿命。
特别是在我国铁路实行全面提速以后,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成为提速的一大难题,对客车的减振降噪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隔震器作为轨道交通车辆重要的元器件,具有良好的减少和消除振动的作用。
良好的隔振系统应该尽量减小支撑处动反力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振动噪声的目的。
本文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设计的内燃拖车动力包混合动力机车为为,简要分析双层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
1 隔震器位置该动力包采用双层隔振系统,目的是对来自柴油发电机组的主要激振源进行隔离。
柴油发电机组和冷却单元(散热器)与框架之间的隔振器称为一级隔振器组[1],一级隔振器组由5个锥形隔振器组成(编号为:1-1,1-2,1-3,1-4,1-5);框架与车体底部连接的隔振器称为二级隔振器组,二级隔振器组由4个V型隔振器组成(编号为:2-1,2-2,2-3,2-4)。
各隔振器位置及编号如图1所示。
图1 各隔振器位置2 一级隔振器的刚度设计通过对动力包隔振器安装位置的分析,可知隔振器安装位置相对3个惯性轴都不对称,且1-1隔振器与其它隔振器在z向不在相同高度。
基于FxLMS算法的双层隔振系统主动控制研究_揭伟俊
x ( k) w( k)
其中: w ( k ) 为滤波器在 k 时刻的 N ˑ 1 阶 加 权 系 数 向 量,
x ( k) 为 N ˑ 1 阶参考信号向量。 在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中 , 滤波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不是所
{
-y ) + K1 ( x - y ) = f ㊆ + C2 x + K2 x + C1 ( x M2 x
[6 ]
d( k) -
H -1
∑ w ∑ s x( k - l - h)
h =0 l =0
令 x0 ( k ) =
∑s x( k - h) ,则有
h h =0 L -1
e( k) = d( k) -
。
∑ w x ( k - l)
l 0 h =0
= d( k) - w T ( k) x 0 ( k) ( 5)
揭伟俊, 翁雪涛, 李超博
( 海军工程大学 科研部, 武汉 430033 ) 摘要: 将 FxLMS 算法应用到双层隔振系统 , 推导了该算法的实现过程 , 并进行振动主动控制, 分析了步长和阶数对控 制效果的影响; 建立了双层隔振几何模型 , 并进行动力学分析, 基于 Simulink 完成双层隔振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仿真 过程; 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收敛速度快, 权值收敛效果好, 稳态误差小; 运用 FxLMS 算法, 对多频线谱进行综合控 制, 控制效果良好; 在保证系统稳定收敛的情况下 , 步长和阶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明显 , 合理调节步长和阶数, 能明 显改进主动控制效果 。 关键词: 主动控制; FxLMS 算法; 双层隔振; Simulink 仿真 .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本文引用格式: 揭伟俊, 翁雪涛, 李超博. 基于 FxLMS 算法的双层隔振系统主动控制研究[J] 2016 ( 6 ) : 166 - 169. Citation format: JIE Weijun,WENG Xuetao,LI Chaobo. Research on Active Control of DoubleLayer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Based on FxLMS Algorithm[ J] .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 2016 ( 6 ) : 166 - 169. 中图分类号: O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 2304 ( 2016 ) 06 - 0166 - 04
不同中间质量形式的双层隔振系统对比研究
图 2 整 体 式 中 间 质 量 双 层 隔 振 系 统 简 化 模 型 Fig.2 Simplified modeloftwostagemountingsystem
withintegralintermediatemass
运用四端参数法求解整体式中间质量双层隔
振系统的传递率,隔 振 系 统 的 等 效 四 端 网 络 参 数
模型如图3所示。
图 3 整 体 式 隔 振 系 统 的 四 端 网 络 参 数 模 型 Fig.3 Fourpoleparametermodeloftwostagemounting
system withintegralintermediatemass
作用在振源及传递至基础的力和速度之间的
关系可用四端参数方程描述为
[ ] [ ] [ ] 犉1 1 iω犕 = 犞1 0 1
熿1 iω
燀犓1 +i犆1ω
0燄 1 iω犕1 · 10 1
燅
[ ] [ ] 熿 1 iω 燀犓2 +i犆2ω
0燄 犉2
熿犖11
=
1 犞2 燀犖21
燅
犖12燄 犉2 。(2) 犖22燅 犞2
式中:犓1=犽1 +犽2;犓2 =犽3 +犽4;犖11,犖12,犖21,
犖12
iω犕1(犓2 +i犆2ω -ω2犕1) = (犓1 +i犆1ω)(犓2 +i犆2ω)+
iω(犓1 +i犆1ω)
,
(犓1 +i犆1ω)(犓2 +i犆2ω)
犖21
=
iω(犓2 +i犆2ω -ω2犕1) (犓1 +i犆1ω)(犓2 +i犆2ω)+
iω(犓1 +i犆1ω)
,
(犓1 +i犆1ω)(犓2 +i犆2ω)
该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可以用矩阵方程表
基于双层隔振的船用空压机系统振动建模研究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以基于双层 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为研究对象,将空压机和隔振块简化 为刚体,中间的减振块简化为弹簧阻尼系统进行研究,采用 Newton 法建立了基于双层隔振的船用空压机系统振动模型, 为船用空压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优化设计以及振动控制 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工具和理论依据。 1 基于双层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振动模型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探讨与创新
基于双层隔振的船用空压机系统振动建模研究
金丽琼,邢志胜,朱宝庆,崔冬,李国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文章以双层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为研究对象,基于 Newton 法,建立了 12 自由度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耦合 动力学模型,模型将船用空压机和中间质量块简化为刚体,模型中考虑了空压机不平衡惯性力等因素的影响,该模型具有 较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在同等设定条件下与以往的研究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双层隔振;船用空压机;不平衡惯性力;中间质量块 中图分类号:U6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7(上)-0216-03
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简谐振动隔离及参数优化
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简谐振动隔离及参数优化
段红杰;宋学谦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对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简谐振动隔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含Ruzicka 隔振器的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垂向振动模型,推导出隔振系统的绝对传递率公式.分析隔振系统动力参数对传递率的影响,应用MATLAB软件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确定了系统的最优阻尼比.结果表明:含Ruzicka隔振器的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优于简单双层隔振系统.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段红杰;宋学谦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随机振动隔离及参数优化 [J], 段红杰;陶浩
2.无谐振隔振系统冲击隔离的参数优化 [J], 颜肖龙;叶德新;张以彬;楼国龙
3.车载空调器双层隔振系统的参数优化 [J], 王理超;颜肖龙
4.带Ruzicka隔振器的双层隔振系统参数优化 [J], 陈新良;陈龙珠
5.广义Ruzicka隔振系统的简谐振动隔离研究 [J], 宋学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体机械系统双层隔振设计及软件开发
流体机械系统双层隔振设计及软件开发夏兆旺;袁秋玲;魏守贝;周楚迦【摘要】Vibration noi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and comfort of the equipment. Vibration noise isolation is designed for the fluid machinery, and its software is developed. With the help of the software, the effect of the stiffness of the upper layer and the lower layer, the damping, and mass in between on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is studied.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igher in stiffness, the worse in vibration isolation. ln the resonance region, damping is advantageous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But with frequency increasing, damping reduces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effect. Changing the damping is of help to improve the effect. ln that case, the damping of upper layer should be changed.%设备的振动噪声是衡量其舒适性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此针对某型号流体机械进行隔振设计,并开发相应设计软件。
利用软件研究上层刚度、下层刚度、阻尼和中间质量对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
双层隔振器的拉格朗日方程
双层隔振器的拉格朗日方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越来越重视。
而双层隔振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振动控制装置,其拉格朗日方程的建立对于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至关重要。
双层隔振器是由两个相互连接的质点组成的,通过弹簧和阻尼器连接。
每个质点都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振动,而垂直方向上则被限制在固定的位置。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传递,从而达到隔振的效果。
为了建立双层隔振器的拉格朗日方程,我们需要对系统的动能和势能进行分析。
首先考虑质点1的动能,它可以表示为1/2m1v1^2,其中m1为质点1的质量,v1为质点1的速度。
同样地,质点2的动能可以表示为1/2m2v2^2,其中m2为质点2的质量,v2为质点2的速度。
接下来考虑质点1和质点2之间的弹性势能和阻尼势能。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伸长长度为x,因此弹性势能可以表示为1/2kx^2。
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c,质点1和质点2之间的相对速度为v1-v2,因此阻尼势能可以表示为1/2cv1^2+1/2cv2^2。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的原理,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可以表示为系统的动能减去势能,即L=T-U。
将质点1和质点2的动能和势能代入拉格朗日函数中,可以得到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
对于质点1,拉格朗日函数可以表示为L1=1/2m1v1^2-1/2kx^2-1/2cv1^2。
对于质点2,拉格朗日函数可以表示为L2=1/2m2v2^2-1/2kx^2-1/2cv2^2。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的原理,系统的运动方程可以通过对拉格朗日函数进行变分求解得到。
通过对L1和L2分别对v1和v2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质点1和质点2的运动方程中的合力,可以得到质点1和质点2的运动方程。
质点1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m1a1=-kx-cv1,其中a1为质点1的加速度。
质点2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m2a2=kx-cv2,其中a2为质点2的加速度。
通过求解质点1和质点2的运动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双层隔振器的振动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双 层 隔 振 ;中 间 质 量 ; 导 纳 矩 阵 ;分 布 参数 ; 驻 波 效 应
中图 分 类 号 TB5 5;THl 3 8
振 支承 以及 安装 基础结 构 问的耦 合振 动机 理更加 复
引 言
在 能源 日益 紧张 的 当今 , 为 提高 能耗利 用效 率 ,
大 量轻 薄化 结构 广泛 应用 在车辆 、 舰船 、 航 空航 天器 中, 加之 动力 装置 的高速重 载化趋 势 , 使得 安装 基础 的柔 性 特质 凸显 , 由此 激 发 的基 础 结 构 高 频振 动 及
杂 。以往对 于双层 隔振 系统 的理 论分 析及试 验研 究 大多采 用近 似处 理 方法 , 主要 表 现 在 外 扰激 励 仅 考
虑 垂 向力 , 忽 视 力 矩 激 励 成 分 的影 响_ 9 。 忽 略 隔
振 器 的分布 参数 特性 , 以复 刚度 弹 簧 模 型表 征 其 动 态特性 [ 1 1 - 1 4 ; 中 间质 量 考 虑 成 简 单 刚 体 结 构口 ] ;
安装基 础认 为绝 对 刚性l 9 。尽 管 这些 近 似处 理 方
其 辐射 噪声 成为 亟待 解决 的工 程实 际 问题 。在 振动 控 制措 施 当 中 , 最 常 用 的是 振动 隔离 技 术 ] 。高 频 域 的隔振研 究 开 始 较 早 , Un g e r 等 ] 及 S n o wd o n ¨ 3 J 给 出了高频 隔振 设 计 应遵 循 的一 般 准则 , 即 隔 振器
分 布参 数 双 层 隔振 系 统 建 模及 其振 动传 递 特 性
杨 明月 , 孙玲玲 , 王 晓 乐
( 山东 大 学 高 效 洁 净 机 械 制 造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济 南 , 2 5 0 0 6 1 ) 摘要 从 振 动 能 量 传 递 观 点 及 工程 实 际 隔振 设计 的 角 度 出 发 , 建 立 了 中 间连 续 筏 体 和 中 间 分 散 质 量 两 类 双 层 隔 振
系 统 的 解 析 模 型 。考 虑 连 续筏 体 、 隔振器及安装基础 的分布参数 特性 , 基 于 导 纳 矩 阵 理 论 对 两 类 双 层 隔 振 系统 的
动 态 特 性 传 递 方 程 进 行 了 理 论 推 导 。以 功率 流 为 价值 函 数 揭 示 了 系 统 振 动 传 递 机 理 并 阐述 了 实 际 双 层 隔 振 设 计 需 遵 循 的一 般 规 律 。实 例 研 究 表 明 : 力 矩 激 励 在 隔振 系 统 能 量 传 输 中扮 演 着 重 要 角 色 , 应 尽 量 减 少 力 矩 扰 动 带 来 的能量注入 ; 在 能耗 效 率 及 安 装 空 间允 许 条 件 下 , 适 当放 大 中 间 质 量 可 获 得 更 佳 的 隔 振 效 果 ; 中间筏体 的柔性 、 隔 振 器 的 分 布 参 数 特 性 以 及 安 装 基 础 的 非 刚 性 因 素 使 得 中高 频 隔 振 性 能 恶 化 , 采 用 中 间 分 散 质 量 方 案 可 有 效 避 免 筏 体柔性模态影响 , 并 能显 著 降低 隔振 器 驻 波 同柔 性筏 体模 态 间 的耦 合 交 互 引 起 的 能 量 峰值 。
第 3 5卷 第 1 期
2 0 1 5年 2月
振动 、 测 试 与诊 断
J o u r n a l o f Vi b r a t i o n。 Me a s u r e me n t& Di a g e b .2 O1 5
影 响机理 。鉴 于 当前 双层 隔振 系统 建模分 析 的不健 全, 对双 层隔振 系统 进 行 完 备 的分 布 参 数 化 建模 十
分必 要 。 笔者 针对 工程 实际采 用 的两类 由多 向复合 扰 动 振源( 包 含力 、 力矩 激励 ) 、 橡胶 隔振 器 、 中间 质量 ( 柔 性 连续筏 体或 分散 质量块 ) 、 弹性基 础结 构组 成 的双
波 效应 研究 方 面 , 文献[ 4 — 5 ] 将 橡 胶 隔振 器模 化 为分
布参数 的均直 杆结 构 , 以 阐 述 隔 振 器 的 内 共 振 对 系
统功率 流 、 力传 递率 及辐 射声 功率 的影 响 。文献 [ 6 — 7 ] 分 别将 安装 基础 考虑 成分 布参 数的 梁 、 板类 结构 , 探讨 了单 层 隔振 系统 中隔振 器驻 波效应 及基 础柔 性
的驻波 效 应 、 基 础 的模 态特 性 均需考 虑 , 并指 出为提 升高频 隔 振效果 可 采取 双层 隔振措 施 。在隔 振器驻
法在 特定 条件下 就所 研究 对象 取得 了较 为满意 的结 果, 但 难 以精确 阐 明高 频 域 隔 振器 驻 波 效 应 与 中 间
质量 的柔 性 以及 安装 基础 弹性模 态 之间 的耦合 作用
层 被动 隔振 系统 , 建 立 其 分 布 参数 分 析模 型 。基 于 导 纳矩 阵理论 推 导 总体 系 统 的 动态 特 性 传 递 方程 。 结 合实 例 , 以功率 流 为 价值 函数 探讨 双 层 隔振 系 统 的振动 传递 机理 及 隔振 效果 。
对 系统传 递率 、 功 率流 特性 的影 响 。 双层 隔振 系统 的隔振效 果 主要取 决于插 入 的 中 间质 量大 小 。在 车船 等 运 载 工 具 内 , 动力 装 置 连 同 辅 机设备 往 往通 过 隔振 支 承 安 装 在 大 型筏 体 上 , 受 限于机组 维 度及 安 装 空 间 , 筏 体 的柔 性 特质 在 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