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物理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导语】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1答案:A点拨:尘土属于小物体,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B、C、D选项中均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答案为A选项。

2答案:D点拨:能够闻到酒精的气味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所以D选项正确。

3答案:D点拨:难以压缩表明分子间有斥力,墨水散开是由于分子运动的结果,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只有D选项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4答案:B点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A、C、D选项的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是内能之间的转移,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B选项中,划火柴时,火柴头通过摩擦使机械能转化为火柴头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的着火点而被点燃,是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5答案:AC点拨: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所看到的“白气”,故B选项错误;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后,冰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故C选项正确;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要克服摩擦做功,从而使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选项错误。

6答案:B点拨: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如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因此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选项错误;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选项错误。

7答案:B点拨: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汽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正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造成的,故B正确;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说法C不正确;对市区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D不正确。

8答案:C点拨:由两图可知,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慢,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这说明冷水分子运动得慢,而热水分子运动得快,所以A选项错误;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热水与冷水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有热水与冷水都有内能,故B 选项错误;比较两图可知,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慢,而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选项正确;扩散可以在任何物体之间发生,故D选项错误。

武汉二中广雅2023-2024学年度九上物理课堂作业9.16(word版含答案)

武汉二中广雅2023-2024学年度九上物理课堂作业9.16(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物理课堂作业9.16满分:70分可能用到的常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清晨大雾弥漫B .锅中的油被烧热时,油香四溢C .风起时花粉在花朵间传播D .冬天里雪花漫天飞舞2.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B .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C .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D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橡胶塞塞住管⼝,把⽔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受到⽔蒸⽓的压力会冲出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热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保持不变B .随着燃料不断燃烧,燃料的热值不断减小C .塞子受到水蒸⽓的压力冲出去,水蒸⽓的内能增大D .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作原理4.做同样的有用功,甲、乙柴油机用时和消耗柴油对比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低B .甲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高C .乙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高D .乙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低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B .内能少的物体可以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C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也不变D .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6.如图,在A 、B 两点间先后接入下列物体,闭合开关后,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 .玻璃棒B .橡胶棒C .铅笔芯D .干竹筷7.将灯L 1和L 2串联接入电路中时,都发光,但是L 1明显比L 2亮很多,则通过L 1和L 2柴油机完成工作量时间消耗柴油甲相同3h5kg 乙2h 6kg的电流I1和I2的关系是()A.I1>I2B.I1<I2C.I1=I2D.无法确定8.如图是用一个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触瞬间,金属箔上的负电荷转移一部分到玻璃棒上B.接触瞬间,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一部分到金属箔上C.接触瞬间,形成瞬时电流的方向是从金属箔到玻璃棒D.接触瞬间,由于玻璃棒是绝缘体故电荷不会发生转移9.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连接的电路,其中能正确测出通过灯L2电流的是()A B C D10.为了加强校园安全,安徽省部分学校启用智能门禁系统。

《课堂作业》9年级上册物理

《课堂作业》9年级上册物理

课堂作业9年级上册物理一、引言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探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物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并且能够找到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本篇文档将围绕9年级上册物理的课堂作业展开,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第一章:力与压强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等。

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其大小和方向决定。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通常用N/m²表示。

在9年级上册物理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力和压强的相关概念,并学习一些与之相关的计算方法。

1. 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可以改变物体状态的作用。

力可以使物体移动、停止、加速或变形。

2. 力的计算方法力的计算使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 = m * 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

3. 压强的概念与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通常用N/m²表示。

压强的计算公式如下:P = F / 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的大小,A表示受力面的面积。

三、第二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包括物体的平衡、加速或变形等。

在9年级上册物理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力的作用效果,并探讨一些与之相关的实例和计算方法。

1. 力的平衡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平衡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

两个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向量的合成与分解来计算合成力或分解力的大小与方向。

3.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表明:当没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 = m * a。

四、第三章:机械能与功在物理学中,机械能和功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doc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doc

- 1 -九年级物理训练题第十三章《热和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B .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 .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 .端午节,粽叶飘香2.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粒液化为雨滴B .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C .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D .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3.如图1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铜块瞬间停止转动,两者粘合在一起,这就是“旋转焊接”技术.下列对焊接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强大的压力可以使两者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B .使铜块高速旋转目的是为了增大铜块的惯性C .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D .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5.如图2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6.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100g 水的比热容是50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 .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7.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 .9∶2B .2∶9C .1∶2D .2∶18.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如图3,其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拉萨多云10℃~23℃西宁晴-多云7℃~22℃上海雷阵雨-暴雨20℃~25℃台北多云-雷阵雨26℃~32℃图1 图2- 2 -9.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主要原因是( )A .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热值大B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点火方式不同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用电火花点燃方式,浪费了一部分能量D .做功冲程中柴油机汽缸内的燃气产生的压强和温度比汽油机里的高10.在如图4所示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试管内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沸腾。

九年级物理作业本上学期答案

九年级物理作业本上学期答案

九年级物理作业本上学期答案1.15.8 kg2. 解:假设全程长为s.由题意,根据v=st可知:1sv1t136km/h1h36km.所以在后1半程的速度vss2=2t36km3.6104m=15m/s. 2t240min2400s3.解:以队伍为参照物,则列车的速度为:v=54 km/h-5 m/s=15 m/s-5 m/s=10m/s.要穿过队伍.则列车要经过的路程为:s=150 m+130 m=280 m.所以,列车要穿过队伍所用时间为:t=s/v=280 m÷10m/s=28s4、(1)1.008×107J 0.336 kg5.答案:钢刀放出62.1×103J的热量,水温升高30℃;升高到60℃.解析:Q3放=c钢m铜Δt钢=0.46×10J/(kg·℃)×0.25 kg×(560-20)℃=62.1×103J 钢刀放出的热全部被水吸收 Q吸=c水m水Δt水ΔtQ吸水=c62.1103J水m水4.2103J/kgC0.5kg30C Δt水=t-t0, t=Δt水+t0=30℃+30℃=60℃.6.解:根据ρ=m/V可知,鞋模体积V=m/ρ-333-43蜡=675× 10/0.9 × 10m=7.5 ×10m.鞋模的面积S=V/h=7.5×10-4m3/3×10-2m=2.5×10-2m2.则罪犯站立的面积S′=2S=5×10-2 m2由p=F/S可知罪犯对地压力F=p·S′=1.5×104Pa× 5×10-2m2=750 N.因为G=F,所以罪犯体重为750 N. 7、3.92 N 下沉8、(1)2.4×104 N(2)2.4×104 N(3)2.4 m3(4)1.6 m39、78.4 N 10、(1)1100 N (2)距细端1.36 m 11. 200N,(2)η=80%.12.W104×1J=6×104有=Gh=6×JW.5×104-6×104)J=1.5×104总=W总-W有=(7J(2)s=3h=3×1m=3m,F=W总s=7.51043N=2.5×104(3)由P=WW总7.5104t得:t=P2.5103s=30s. 13、1.68×10414.解析:甲、乙、丙三人匀速提升物体,则三物体所受的力为平衡力.所以甲、乙、丙三人所用的力与物体重力相同.即F甲=G甲=80N,F乙=G乙=100 N,F内=G丙=40N.W甲=F甲·s甲=80×2J=160 J,W乙=F乙·s乙=100×4J=400J,W丙=F丙·s丙=40×20J=800 J PW甲160W400甲=0.2W=800w,P乙乙=tW=50W,PW800丙=丙甲tW=200W乙8丙415.解析:如图所示,是一个动滑轮,物体在做匀速运动.弹簧秤示数为5 N.F=2F弹=2× 5 N=10 N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1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所以F拉G在水平方向上以0.5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P=WtFst100.5W5W 答案:10 N;5 W16. (1)2 m/s (2)480 J (3)120 W17、⑴1.03g/cm3 ⑵2×103Pa18、⑴5.88×105N ⑵2.1×105 Pa19、⑴247.2N ⑵4.25×10-2m3。

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1]〕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第一课时简单机械(一) 杠杆1、某一固定点转动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 ×L1 = F×L2 ,相反,逆时针,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便于总结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4、(1)大于,小于,力,距离,略 (2)小于,大于,力,距离,略。

5、等于,等于,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没有。

(二)滑轮1、等臂,力,施力方向。

2、2,力,施力方向。

省力,施力方向,几分之一。

3、定,动。

4、动滑轮。

(三)斜面力,功,斜面二、典型习题1、大于,可以省力。

2、B3、(1)省力(2)A ,C , (3)较好,反射。

三、反馈练习1、A, 1:42、省力,A,D3、4、5作图略。

6、(1)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平衡螺母向左调。

(2)0.02,8 (3)弹簧没有竖直向下拉第二课时功和功率、机械效率(三)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W=FS,焦耳,1。

3、功,功的原理(四)功率1、快慢,单位时间完成的功。

2、P=W/t P=Fv3、103,106 1秒做的功为25焦(五)机械效率1、有利用价值的功,没有利用价值,不得不做,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2、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3、重力,重力,小于,小于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5、公式略二、典型计算1、(1)1440焦(2)1800焦(3)360焦(4)80﹪(5)180牛(6)120牛(7)240牛(8)83.3﹪ (9)增加物重或减轻动滑轮自重2、(1)750牛(2)300瓦三、反馈练习1、1500,80﹪2、> , >3、75,80﹪,1504、1255、B6、C7、A8、(1)450(2)75﹪ (3)500牛第十二章机械能内能一、填空:29×1=29’1.压缩做功2。

九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2019(苏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2019(苏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答案2019(苏科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

九年级上课堂作业本物理答案

九年级上课堂作业本物理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课堂作业本物理答案〕第一章运动和声音的世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D 4.D 5 .D 6.A 7. C 8.C 9.B 10.B11.ABD 12.ACD二、非选择题13.2.80cm ; 2.8cm14.河岸(青山);竹排15.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物体运动的快慢;米/秒;米每秒;m/s;km/h;1m/s=3.6km/h16.响度;音调;音色;快慢;高17. 传递信息;响度18.振动;声音19.介质;无线电(波)20. 3.13;4.76;5.13第二章多彩的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D 4 . C 5.A 6. A7. ABD 8. ABD二、非选择题9. 3.0×108 ;漫10.1.6;2;左右;上下;不变11.折射;虚;反射;虚12.(略)13.(1)凸透镜的中心(2)缩小(3)倒立(4)放大放大第三章力、力与运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D5.C6.B7.D8.C9.C 10.D 11.B12.ABC 13.ACD 14.ACD 15.AD二、非选择题16.相互17.增大压力、增大18.4 、619.作图略20解:(1)G1=m1g=900kg×10N/kg=9×103N(2)∵G=mg ∴m2=G2/g=1.5×104N÷10N/kg=1.5×103kg=1.5t第四章密度与浮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D5.A6.A7.D8.D9.B 10.A 11.B12.ABC 13.ABC 14.AD二、非选择题15.不变16. 20 、竖直向上、上浮17.小于、增大、上浮18. 2.7g/cm3、2.7g/cm3第五章压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A 4.A 5.A 6.A 7.A 8.B9 ABD 10 ABC二、非选择题11.相等;不相等12.减小压强,增大压强。

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导语】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新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二章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答案课堂•精要2.(1)米;10³;0.1;0.01;0.001;10⁻⁶;10⁻⁹(2)准确值;估计值;单位(3)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量程;零刻度线;垂直于(4)测量值;避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避免3.(1)米³;10³;1(2)凹形;凸形课堂•精练1、2、3、4、5、AABAC6.1mm;3.14cm7.3.49;3.4;0.098.mm;m9.6010.V₂-V₁11、12、13、14、CBCD15.1mm;14.82cm;14.72cm16.(1)①;③;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L’/n(2)④②⑤③17.不管瓶子如何放置,瓶子里的水的体积不变,第一次正着放,测出了水面到瓶底的高度h₁,知道瓶底的直径就可以知道这些水的体积;第二次倒放,瓶中水的体积不变,只需要知道瓶中空余部分的体积就可以知道瓶子的容积,故只需要测量瓶子倒置后水面到瓶底的距离h₂。

两次体积之和就是瓶子的容积。

第二章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答案课堂•精要1.(1)物质的多少;m;无关(2)千克(kg);10³;10³;10³;10³2.(1)托盘天平(2)①水平桌面;镊子;零刻度线;平衡螺母;中央刻度线上②左盘;大到小;右盘;镊子;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课堂•精练1、2、3、4、5、CDAAA6.(1)mg(2)kg(3)t(4)g7.左;82.48.调零螺丝;2.29.(1)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10.(1)零刻度线;平衡螺母(2)20;10;10;511.B12.A13.210;左;取下最小砝码(或取下5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14.6815.如果用天平测出小钢珠的总质量,再知道一个小钢珠的质量,则用总质量除以单个的质量即为个数,但单个小钢珠的质量太小不便直接测量,所以还需间接测量,方法如下:(1)先测出n个小钢珠的质量m(n值可视小钢珠的大小而定,可取10或20等);(2)再用天平测出这堆小钢珠的总质量M;(3)计算:一个小钢珠的质量为m/n,则小钢珠的总数为N=nM/m。

9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20

9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20

9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20一、选择题1.B 2.B 3.D 4.D 5 .D 6.A 7. C 8.C 9.B 10.B11.ABD 12.ACD二、非选择题13.2.80cm ; 2.8cm14.河岸(青山);竹排15.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物体运动的快慢;米/秒;米每秒;m/s;km/h;1m/s=3.6km/h16.响度;音调;音色;快慢;高17. 传递信息;响度18.振动;声音19.介质;无线电(波)20. 3.13;4.76;5.13第二次多彩的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D 4 . C 5.A 6. A7. ABD 8. ABD二、非选择题9. 3.0×108 ;漫10.1.6;2;左右;上下;不变11.折射;虚;反射;虚12.(略)13.(1)凸透镜的中心(2)缩小(3)倒立(4)放大放大第三次力、力与运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D5.C6.B7.D8.C9.C 10.D 11.B12.ABC 13.ACD 14.ACD 15.AD二、非选择题16.相互17.增大压力、增大18.4 、619.作图略20解:(1)G1=m1g=900kg×10N/kg=9×103N(2)∵G=mg ∴m2=G2/g=1.5×104N÷10N/kg=1.5×103kg=1.5t 第四次密度与浮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D5.A6.A7.D8.D9.B 10.A 11.B12.ABC 13.ABC 14.AD二、非选择题15.不变16. 20 、竖直向上、上浮17.小于、增大、上浮18. 2.7g/cm3、2.7g/cm3第五次压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A 4.A 5.A 6.A 7.A 8.B9 ABD 10 ABC二、非选择题11.相等;不相等12.减小压强,增大压强。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课堂作业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课堂作业

1.在“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内能(填“增加”或“较少”)。

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水蒸气而成小液滴。

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瓶内打气,则会看到。

2.在下列的选项中,通过做功实现物体内能改变的是()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3.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认为,在美国东海岸出现的“天空火球”现象是由于小行星进入了地球大气层。

请同学们尝试解释这个罕见的现象。

4.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它说明了什么?。

【推荐】初三物理作业本答案-精选word文档 (2页)

【推荐】初三物理作业本答案-精选word文档 (2页)

【推荐】初三物理作业本答案-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三物理作业本答案物理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初三物理作业本答案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初三物理作业本答案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四、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

初三年级物理作业本答案

初三年级物理作业本答案

初三年级物理作业本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24 分,每小题 2 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库仑(C) B.伏特(V) C.欧姆(Ω) D.安培(A)2.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不锈钢汤匙 B.瓷盘 C.竹筷 D.食用油3.图 1 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早春,冰雪消融初秋,花草挂上露珠初冬,树梢上结霜图 1寒冬,玻璃窗上形成“冰花”4.关于汽化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手背上擦酒精,过一会儿酒精不见了,手背感觉发凉,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 B.任何条件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C.在温度、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快 D.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5.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炎热的夏天,太阳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凉6.图 2 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路完整且开关闭合后不损害电路中的元件的是7.图 3 所示的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M、N 两点,并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

若要求滑片 P 向右端滑动时小灯泡逐渐变暗,下列接法准确的是A.M 接 A,N 接 B B.M 接 A,N 接 DC.M 接 C,N 接 B D.M 接 C,N 接 D8.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 .温度高的物体与温度低的物体接触,低温物体从高温物体吸热D.0℃的冰块内能为零9.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物理作业本九上参考答案浙教版2016

物理作业本九上参考答案浙教版2016

物理作业本九上参考答案浙教版20161.15.8 kg2. 解:假设全程长为s.由题意,根据v=st可知:12s v1t136km/h1h36km.所以在后1半程的速度vss2=2t36km 3.6104m=15m/s. 2t240min2400s3.解:以队伍为参照物,则列车的速度为:v=54 km/h-5 m/s=15 m/s-5 m/s=10m/s.要穿过队伍.则列车要经过的路程为:s=150 m+130 m=280 m.所以,列车要穿过队伍所用时间为:t=s/v=280 m÷10m/s=28s4、(1)1.008×107J 0.336 kg5.答案:钢刀放出62.1×103J的热量,水温升高30℃;升高到60℃.解析:Q3放=c钢m铜Δt钢=0.46×10J/(kg·℃)×0.25 kg×(560-20)℃=62.1×103J 钢刀放出的热全部被水吸收 Q吸=c水m水Δt水ΔtQ吸水=c62.1103J水m水4.2103J/kg C0.5kg30 C Δt水=t-t0, t=Δt水+t0=30℃+30℃=60℃.6.解:根据ρ=m/V可知,鞋模体积V=m/ρ-333-43蜡=675× 10/0.9 × 10m=7.5 ×10m.鞋模的面积S=V/h=7.5×10-4m3/3×10-2m=2.5×10-2m2.则罪犯站立的面积S′=2S=5×10-2 m2.由p=F/S可知罪犯对地压力F=p·S′=1.5×104Pa× 5×10-2m2=750 N.因为G=F,所以罪犯体重为750 N. 7、3.92 N 下沉8、(1)2.4×104 N(2)2.4×104 N(3)2.4 m3(4)1.6 m39、78.4 N 10、(1)1100 N (2)距细端1.36 m 11. 200N,(2)η=80%.12. W104×1J=6×104有=Gh=6×JW.5×104-6×104)J=1.5×104 总=W总-W有=(7J(2)s=3h=3×1m=3m,F=W总s=7.51043N=2.5×104N(3)由P=WW总7.5104t得:t=P 2.5103s=30s. 13、1.68×1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册物理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简单机械
( 一) 杠杆
1、某一固定点转动
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L1 = F×L2,相反,逆时针,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便于总结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4、(1) 大于,小于,力,距离,略(2)小于,大于,力,距离,略。

5、等于,等于,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没有。

(二)滑轮
1、等臂,力,施力方向。

2、2,力,施力方向。

省力,施力方向,几分之一。

3、定,动。

4、动滑轮。

( 三) 斜面力,功,斜面
二、典型习题
1、大于,能够省力。

2、B
3、(1) 省力 (2)A,C,(3) 较好,反射。

三、反馈练习
1、A, 1 :4 2 、省力, A,D3、4、5 作图略。

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平衡螺母向左调。

(2)0.02 ,8 (3)
6、(1) 弹簧没
有竖直向下拉
第二课时功和功率、机械效率
( 三)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W=FS,焦耳, 1。

3、功,功的原理
(四)功率
2、P=W/t P=Fv 3 、103,106 1 秒
1、快慢,单位时间完成的功。

做的功为 25 焦
( 五) 机械效率
1、有利用价值的功,没有利用价值,不得不做,动力对机械做
的功。

2、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
3、重力,重力,小于,小于
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5、公式略
二、典型计算
1、(1)1440 焦(2)1800 焦(3)360 焦(4)80 ﹪(5)180 牛(6)120 牛
(7)240 牛(8)83.3 ﹪ (9) 增加物重或减轻动滑轮自重
2、(1)750 牛(2)300 瓦
三、反馈练习
1、1500,80﹪
2、> ,> 3 、75,80﹪, 150 4 、1255、B 6、C 7 、A 8、(1)450(2)75 ﹪ (3)500 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