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课设--二进制扩频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本章要点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频谱分析...

本章要点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频谱分析...

/2系统
/4系统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34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3)4PSK(QPSK)的波形图
首先将二进制变为四进制。将二进码元的每两个比特编为一 组,可以有四种组合(00,10,01,11),然后用载波的四种 相位来分别表示它们。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35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38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5)产生方法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39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6)解调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40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6.5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一、正交振幅调制(QAM)
振幅与相位相结合的调制方式 --常称为数字复合调制方式。 一般的复合调制称为幅相键控 (APK) ,两个正交载波幅相键控 称为正交振幅调制(QAM)。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23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ASK信号的实质是将上述 功率谱密度搬移到±fc处
P2 ASK (f )
1 Ps (f fc ) Ps (f fc ) 4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24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可见,传输2ASK信号的带宽是基带脉冲波形带宽的两倍
载波
1 -0相位
0 -相位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14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4)产生方式
a.模拟法
b.数字键控法
“1”
“0”
第三部分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 15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2.二进制相对相移键控(2DPSK) 在绝对调相方式中,发送端是以某一个载波相位作基准,然后 用相位相对于基准相位的绝对值(0或π)来表示数字信号。因而在接 收端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固定的基准相位作参考。如果这个参考相位 发生变化(0 →π或π→0),则恢复的数字信号也就会发生错误(“1” →“0”或“0”→“1”)。这种现象通常称为2PSK方式的“倒π现象”或 “反向工作”。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实际中一般不采用2PSK方式, 而采用相对调相2DPSK方式。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在现代通信、控制、音频、视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数字信号处理教程则是DSP学习的入门教材。

本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同学们对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分析及解决数字信号处理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采样、量化、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等基础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2.2 时域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包括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响应和卷积定理的讲解;频域分析则主要讲解了频谱、功率谱、预测、循环卷积等方面的知识。

2.3 离散傅里叶变换本章主要介绍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DFT)的概念及其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作用,同时还包括了FFT 算法和频域滤波的内容。

2.4 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实现本章主要涵盖数字滤波器设计的整个流程,包括了IIR和FIR两类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

2.5 DSP处理器及应用本章主要介绍DSP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内部构造及其在音频处理、图像处理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3. 课程要求3.1 课堂讲授老师会通过PPT讲授以上5个章节的内容,讲解完后会留下问答的时间。

同学们应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询问,共同讨论解答问题。

3.2 课程设计设计一份数字滤波器,包括其IIR和FIR两个版本,需使用Matlab 或者Python实现。

同学们需要掌握数字滤波器基本概念、对数字信号和滤波器的理解,并能熟练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仿真。

3.3 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主要分为两部分:•课堂调查问卷满分10分,调查问卷将在整个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及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二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及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二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及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系(部)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班级) 12通信2班姓名徐华成学号 2012043209指导教师冯璐、陈威兵、刘光灿、张刚林起止日期2014.12.29—2015.1.9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目录1.概述 (1)2.系统设计 (1)2.1 二进数字制调制系统设计 (1)2.1.2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1)2.1.2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2)2.2 扩频通信系统设计 (2)3.系统仿真实现 (3)3.1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仿真 (3)3.1.1 ASK程序编写及输出波形 (3)3.1.2 2FSK程序编写及输出波形 (6)3.2扩频通信系统仿真 (10)4.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11)4.1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分析 (11)4.2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结果 (11)5. 结论与心得 (12)参考文献 (13)1.概述通信(Communication)就是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

目前,无论是模拟通信还是数字通信,在不同的通信业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数字通信的发展速度已明显超过了模拟通信,成为当代通信技术的主流。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具有以下一些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然而,凡是有利必有弊,数字通信也有缺点,它一般需要较大的带宽。

另外,由于数字通信对同步要求高,因而系统设备复杂。

但是,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数字系统的设备复杂程度大大降低。

同时高效的数据压缩技术以及光纤等大容量传输媒质的使用正逐步使带宽问题得到解决。

因此,数字通信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利用MATLAB 设计一个2ASK 与2FSK 调制与相干解调通信系统,分别在理想信道和加入高斯白噪声运行,并把运行仿真波形输出,以及利用Simulink 仿真平台设计扩频通信系统。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ASK系统1.技术要求设计一个2ASK数字调制系统,要求:(1)设计出规定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码速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3) 用Matlab或SystemView 实现该数字通信系统;(4) 观察仿真并进行波形分析;(5) 系统的性能评价。

2.基本原理2.1 2ASK的定义振幅键控(移幅键控)即ASK,是正弦载波的幅度随着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的数字调制,当数字基带信号为二进制时,则为二进制振幅键控。

设发送的二进制符号序列由0、1序列组成,发送0符号的概率为P,发送1符号的概率为1-P,且相互独立。

则该二进制的序列可以表示为S(t)=∑a n g(t−nT s),a n=0 概率P1 概率1−PT s是二进制基带信号的时间间隔,g(t)是持续时间为T s的矩形脉冲,且g(t)=1 0≤t≤T 0 其他则可以写出2ASK的表达式为S2ASK t=∑a n g(t−nT s)cosωc t=S(t)cosωc t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2ASK信号的波形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所以又称为通断键控信号(OOK信号)图1 2ASK信号的波形2.2 2ASK的调制2ASK的调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利用模拟乘法器将S(t)与载波信号相乘,故称模拟乘积法。

图2 乘积法的调制第二种方法,因2ASK信号的特征是对载波的“通-断键控”,用一个模拟开关作为调制载波的输出通/断控制门,由而进制序列S(t)来控制门的通断,S(t)=1时开关导通; S(t)=0时开关截止,这种方法称为通-断键控法。

图3 键控法调制2.3 2ASK的解调2ASK的的解调方法有两种: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需要将载频位置的已调信号频谱重新搬回原始基带位置,因此用相乘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

为确保无失真还原信号,必须在接收端提供一个与调制载波严格同步的本地载波,这是整个解调过程能否顺利完好进行的关键。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PSK系统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PSK系统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PSK系统1技术要求设计一个2PSK数字调制系统,要求:(1)设计出规定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码速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3)用Matlab或SystemView 实现该数字通信系统;(4)观察仿真并进行波形分析;(5)系统的性能评价。

2 基本原理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方式是受键控的载波相位按基带脉冲序列的规律而改变的一种数字调制方式。

设计中两个载波相位相差∏,通常规定0相位载波和∏相位载波分别代表传1和传0,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息的移相键控,通常称为S(t) 1 0 0 1 0 1 1Ф∏ 0 0 ∏ 0 ∏∏图1 2psk基带信号与调制信号波形绝对移相方式。

图1为2psk基带信号与调制后的波形。

2psk信号属于DSB信号, 只有一种解调方法,不再能采用包络检测的方法,只能进行相干解调。

3 建立模型描述3.1用Systemview实现2psk调制解调系统3.1.1用Systemview实现2PSK的调制2PSK的调制方法:模拟法和数字键控法。

模拟法得到的调制信号是由基带信号与载波相乘后得到得;数字键控法是由信源控制单刀双掷开关来选择正弦载波或经∏相位变化的正弦载波,当输入基带信号为“0”时选择正弦载波,当输入基带信号为“1”时选择经∏相位变化的正弦载波。

3.1.2 用Systemview实现2PSK的解调它的解调,不再能采用包络检测的方法,只能进行相干解调,其原理框图如图3.2。

图3.2 2PSK的解调原理框图3.1.3 2PSK的功率谱图3.3 2PSK功率谱图2PSK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当双极性基带信号等概出现时,2PSK信号的功率谱仅由连续谱组成。

否则,2PSK信号的功率谱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组成。

连续谱取决于基带信号经线性调制后的双边带谱,而离散谱则取决于载波分量。

2psk的带宽B2PSK=2B S=2f b。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102308《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它是在学生学完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为从事通信、信息或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建立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型。

2、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两个主要工具: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与数字滤波器,为后续数字技术方面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学生应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 TLAB编程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基础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同时又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讲练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重点难点辅以板书。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综合评定的方法。

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八、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吴镇扬 编,《数字信号处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1、姚天任,江太辉 编,《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程佩青 著,《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年版。

3、丁玉美,高西全编著,《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4、胡广书 编,《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扩频通信第二版教学设计 (2)

扩频通信第二版教学设计 (2)

扩频通信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和设计,学生可以掌握扩频通信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以及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例如:扩频技术、调制技术等;2.熟悉扩频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3.掌握扩频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方法;4.通过实验和设计,让学生了解模块化设计思想。

三、教学内容3.1 扩频技术和调制技术1.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频率跳变扩频技术;2.调制技术:BPSK调制、QPSK调制等。

3.2 扩频通信应用场景介绍1.扩频通信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2.扩频通信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3.3 扩频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方法1.扩频通信芯片组的选型;2.扩频通信模块化设计思想;3.实现扩频通信的软件设计。

3.4 实验和设计1.实验一:基于扩频通信的通信原理验证实验;2.实验二:利用扩频通信模块,实现对指定信号的快速传输;3.设计:利用扩频通信模块和其他传感器,完成一个小型的远程监测系统。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课件的方式,介绍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实现方法;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扩频通信的实现方法和模块化设计思想;3.设计教学:通过设计实战,让学生熟悉使用扩频通信模块和其他传感器,完成小型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

五、实验设备和材料1.扩频通信芯片组;2.扩频通信模块;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嵌入式开发板;6.其他传感器。

六、教学进度与安排进度内容第一周介绍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扩频技术和调制技术的介绍第二周介绍扩频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方法,讲解模块化设计思想第三周到第五周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扩频通信的实现方法和模块化设计思想第六周到第七周设计实战,让学生熟悉使用扩频通信模块和其他传感器,完成小型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七、教学评估7.1 作业评估1.实验报告评估;2.设计报告评估。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目录1技术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2ASK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2ASK旳调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2ASK旳解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2ASK功率谱密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眼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建立模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SystemView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Simulink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功能模块分析或源程序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SystemView功能模块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Simulink功能模块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扩频通信第二版课程设计

扩频通信第二版课程设计

扩频通信第二版课程设计
介绍
扩频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内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因为扩频技术具有抗
干扰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扩频通信第二版课程设计。

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让学生
掌握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和实现。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部分:
1.理论部分:介绍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

2.实验部分:通过仿真和实现方式掌握扩频通信的系统设计、参数优化
及实现。

理论部分
1. 扩频通信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是通过将窄带信号通过扩频技术转化成宽带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安全性能。

扩频技术主要包括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频率跳变扩频技术(FH)、混沌扩频技术等。

2. 扩频通信信号处理
扩频通信信号处理是实现扩频通信系统的重要一环,包括抗扰波、检测、同步
和编解码等。

主要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均衡、解调、调制等运算。

1。

2dpsk课程设计--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2dpsk课程设计--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DPSK系统1 技术指标设计一个2DPSK数字调制系统,要求:(1)设计出规定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码速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3)用Matlab或SystemView 实现该数字通信系统;(4)观察仿真并进行波形分析;(5)系统的性能评价。

2 基本原理2.1 2DPSK信号基本原理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

因为在调制过程中,2PSK调制及解调过程中容易出反向工作问题,即倒π现象,影响2PSK信号长距离传输。

2DPSK不同于2PSK的基本原理,而是用前后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传送数字信息。

所谓相对载波相位是指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

假设相对载波相位值用相位偏移△Φ表示,并规定数字信息序列与△Φ之间的关系为进制差分相移键控常简称为二相相对调相,记作2DPSK。

它不是利用载波相位的绝对数值传送数字信息,而是用前后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传送数字信息。

所谓相对载波相位是指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

假设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位差为△Φ,可定义一种数字信息与△Φ之间的关系为△Φ= 0,表示数字信息“0”π,表示数字信息“1”则一组二进制数字信息与其对应的2DPSK信号的载波相位关系如下所示:二进制数字信息: 1 1 0 1 0 0 1 1 1 02DPSK信号相位: 0π 0 0 πππ 0 π 0 0或π0 ππ 0 0 0 π 0 ππ数字信息与△Φ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定义为△Φ= 0, 表示数字信息“1”π , 表示数字信息“0”图1 2DPSK信号原理图2.2 2DPSK调制原理2DPSK信号一般有两种调制方法,即模拟调制法与键控法。

2DPSK 模拟调制法框图如图,原始信号经过码型变换后由绝对吗变换为相对码。

然后与载波相乘进行绝对移相。

图2 模拟调制方框图2DPSK键控调制法是先将原始信号经过码型变换后由绝对吗变换为相对码。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FFT,FIR,IIR)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FFT,FIR,IIR)

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姓名李娜班级通信122班指导老师李晖、邵银萍日期 2014.01.09目录一.课程设计硬件部分1.课程设计目的2.课程设计内容(1) 熟悉matlab环境(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基应用(3)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4)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二.课程设计硬件部分1.信号的分解与合成2.不同种类的滤波网络对信号的影响3.抽样定理与信号恢复三.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课程设计软件部分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1.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

(2)学会简单的矩阵输入和数据读写。

(3)掌握简单的绘图命令。

(4)用MATLAB变成并学会创建函数。

(5)观察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2.实验内容(1)数组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

输入A=[1 2 3 4],B=[3 4 5 6],求C=A+B,D=A-B,E=A.*B,F=A./B,G=A.^B,并用stem语句画出A、B、C、D、E、F、G。

程序如下:clear;n=0:3;a=[1,2,3,4];b=[3,4,5,6];c=a+b;d=a-b;e=a.*b;f=a./b;g=a.^b;subplot(2,4,1);stem(n,a,'.');title('A');subplot(2,4,2);stem(n,b,'.');title('B');subplot(2,4,3);stem(n,c,'.');title('C');subplot(2,4,4);stem(n,d,'.');title('D');subplot(2,4,5);stem(n,e,'.');title('E'); subplot(2,4,6);stem(n,f,'.');title('F') subplot(2,4,7);stem(n,g,'.');title('G')图形:(2)用matlab实现函数()15nx n=n8.0≤≤程序如下:clear;n=0:15;x=0.8.^n;stem(n,x);图形:(3)用matlab 实现()()15032.0≤≤=+n e n x n j程序如下:n=[0:15];x=exp((0.2+3.*j).*n);subplot(1,2,1);stem(n,real(x)); subplot(1,2,2);stem(n,imag(x));图形:(3)用matlab 实现函数()()()1501.025.0sin 22.0125.0cos 3≤≤+++=n n n n x ππππ程序如下:n=0:15;x=3.*cos(0.125.*pi.*n+0.2.*pi)+2.*sin(0.25.*pi.*n+0.1.*pi); stem(x);图形:(5)给定一因果系统()21219.067.0121----+-++=zz z z z H ,求出并绘制()z H 的幅频响应与相频响应。

课程设计----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2FSK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2FSK系统)设计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FSK 系统1 技术要求设计一个2FSK 数字调制系统,要求: 1)设计出规定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码速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 3)用Matlab 或SystemView 实现该数字通信系统; 4)观察仿真并进行波形分析; 5)系统的性能评价。

2 基本原理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来传递数字信号,在2FSK 中,载波的频率随着二进制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

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可以采用模拟电咱来实现;另一种可以采用键控法来实现,即在二进制基带矩形脉冲序列的控制下通过开关对两个不同的独立源进行先通,使其在每一个码元期间输出f1和f2两个载波之一。

这两种方法产生2FSK 信号的差异在于:由调频法产生的2FSK 信呈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变化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 信号,是邮电子开关在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之间转换形成,故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不一不定期连续。

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移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的。

在2FSK 中,载波的频率随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

故其表达式为:{)cos()cos(212)(n n t A t A FSK t e ϕωθω++=典型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2.1可见。

2FSK 信号可以看作两个不同载频的ASK 信号的叠加。

因此2FSK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又可以写成:)cos()]([)cos(])([)(2_12n s nn n ns n FSK t nT t g a t nT t g a t s ϕωθω+-++-=∑∑1111tak s 1(t)cos (w1t+θn ) s 2(t) s 1(t) co s(w1t +θn )cos (w2t+φn)s 2(t) cos (w2t+φn)2FSK 信号tttttt图2.1 2FSK 信号的调制过程原理图2.1 2FSK 数字系统的调制原理2FSK 调制就是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的载波信号来传输一个二进制信息序列。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ASK系统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ASK系统

目录1 技术要求 (1)2 基本原理 (1)2.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1)2.2 2ASK调制原理及框图 (2)2.3 2ASK解调原理及框图 (2)3 建立模型描述 (3)3.1 用MA TLAB实现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的调制和解调 (3)3.2 用SystemView来实现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的调制和解调 (4)4 模块功能分析及源程序代码 (4)4.1 MA TLAB源程序代码 (4)4.2 SytemView模块功能分析 (9)5 调试过程及结论 (12)5.1基于MATLAB的2ASK调制解调仿真过程及结论 (12)5.2 基于SystemView的2ASK调制解调仿真过程及结论 (15)6 心得体会 (18)7 参考文献 (18)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2ASK系统1 技术要求设计一个2ASK数字调制系统,要求:(1)设计出规定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码速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3)用Matlab或SystemView 实现该数字通信系统;(4)观察仿真并进行波形分析;(5)系统的性能评价。

2 基本原理2.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振幅键控(也称幅移键控),记做ASK,或称其为开关键控(通断键控),记做OOK 。

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通常记做2ASK。

对于振幅键控这样的线性调制来说,在二进制里,2ASK是利用代表数字信息“0”或“1”的基带矩形脉冲去键控一个连续的载波,使载波时断时续的输出,有载波输出时表示发送“1”,无载波输出时表示发送“0”。

根据线性调制的原理,一个二进制的振幅调制信号可以表示完成一个单极性矩形脉冲序列与一个正弦型载波的乘积。

2ASK信号可表示为式中,为载波角频率,s(t)为单极性NRZ矩形脉冲序列其中,g(t)是持续时间为、高度为1的矩形脉冲,常称为门函数;为二进制数字2.2 2ASK 调制原理及框图通常,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如下图2.2所示。

扩频通信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扩频通信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扩频通信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设计背景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使用调制宽带信号的技术,通过将低速率调制信号扩展到高频率宽带信号,从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数字处理和卫星通信等领域,扩频通信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进一步深入了解扩频通信原理和系统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3.1 实验器材本次课程设计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扩频通信模块、数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脑等。

3.2 实验步骤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学习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在了解扩频通信系统之前,需要先了解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阶段需要理解扩频通信技术的分类、调制、解调、多址技术、协议等方面内容。

步骤二:熟悉扩频通信模块的各模块功能使用扩频通信模块,需要了解其相关参数和控制信号,包括数据输入和输出接口、时钟信号等。

同时还需要熟悉扩频通信系统中的载波、扰码、解扰码等模块的功能和实现。

步骤三:扩频通信模块的测试与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扩频通信模块的基本功能和性能。

可以测试模块的编码/解码效果、误码率、扩频带宽、功率等性能参数,并通过比较不同参数的结果来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步骤四:扩频通信系统的实际设计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设计一个完整的扩频通信系统,并进行系统级测试。

可以对扩频通信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性能指标。

四、课程设计评估4.1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完成一个课程设计报告,详细介绍课程设计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4.2 课程实验成绩学生的课程实验成绩将根据完成实验报告的质量、实验过程的表现等综合评定。

4.3 课程考试学生需要参加一次课程考试,来检验其对扩频通信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课程设计总结本次课程设计通过深入学习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探索精神。

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已经成为双音多频拨号系统(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Dialing,DTMF)的重要组成部分。

DTMF系统可以通过按下键盘上的按键(0-9,#,*)来发送数字信号,从而实现语音信息的传输。

数字信号处理在DTMF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检测和解码用户按下的按键,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DSP的技术使DTMF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快,更准确,而且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DSP还可以用来改善DTMF系统的性能,例如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提高它们的信号检测能力,减少信号失真,缩短信号处理的延迟时间等。

此外,DSP还可以用来实现语音编解码、数据编解码等功能,从而使DTMF系统更加灵活高效。

数字信号处理对DTMF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提升系统的性能,实现信号的可靠传输。

因此,DSP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方法第二版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方法第二版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方法第二版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将重点涉及数字信号的采集、前置处理、滤波、频谱分析及数字信号的重构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将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

二、设计内容2.1 实验环境本次课程设计使用MATLAB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需要掌握MATLAB语言的基本语法以及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函数接口,如FFT、filter等。

2.2 实验内容2.2.1 数字信号采集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实现对数字信号的采集工作。

通过连接外设,在MATLAB 环境中进行数字信号的采集,获取相应的采集数据。

2.2.2 数字信号前置处理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前置处理,包括去噪、归一化等操作。

2.2.3 数字信号滤波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操作,包括低通滤波、带通滤波等操作。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应的频响特性。

2.2.4 数字信号频谱分析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对滤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使用FFT算法对其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频域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应的图形展示方法。

2.2.5 数字信号重构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对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进行重构操作,并对其进行展示与验证。

三、实验步骤3.1 数据采集1.连接数字信号源;2.在MATLAB环境中进行采集数据设置;3.进行数字信号采集。

3.2 数字信号前置处理1.对数字信号进行去噪操作;2.对数字信号进行归一化操作。

3.3 数字信号滤波1.设计数字滤波器;2.使用滤波器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操作。

3.4 数字信号频谱分析1.使用FFT算法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2.对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幅度谱分析;3.对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相位谱分析。

3.5 数字信号重构1.对滤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重构操作;2.对重构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图形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

扩频通信技术自50 年代中期美国军方便开始研究,一直为军事通信所独占,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

直到80年代初才被应用于民用通信领域。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用通信容量的需求和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各国都纷纷提出在数字峰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未来的个人通信中采用扩频技术,扩频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蜂窝电话、无绳电话、微波通信、无线数据通信、遥测、监控、报警等系统中。

二.概述序列扩频系统(DS,Direct Sequence)又称为序列调制系统或伪噪声系统(PN 系统),简称为直扩系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扩展频谱系统。

直扩系统是将要发送的信息用伪随机(PN)序列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去,在接收端,用与发送端扩展用的相同的伪随机序列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相关处理,恢复出原来的信息。

干扰信号由于与伪随机序列不相关,在接收端被扩展,使落入信号频带内的干扰信号功率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输出信噪(干)比,达到抗干扰的目的。

一种典型的扩展频谱系统如图1 所示。

图 1 典型扩展频谱系统框图它主要由原始信息、信源编译码、信道编译码(差错控制)、载波调制与解调、扩频调制与解扩频和信道六大部分组成。

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去掉信息的冗余度,压缩信源的数码率,提高信道的传输效率。

差错控制的目的是增加信息在信道传输中的冗余度,使其具有检错或纠错能力,提高信道传输质量。

调制部分是为使经信道编码后的符号能在适当的频段传输,如微波频段,短波频段等。

扩频调制和解扩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信号频谱展宽和还原技术。

与传统通信系统不同的是,在信道中传输的是一个宽带的低谱密度的信号。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与模拟通信相似,要使某一数字信号在带限信道中传输,就必须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

对于大多数的数字传输系统来说,由于数字基带信号往往具有丰富的低频成分,而实际的通信信道又具有带通特性,因此,必须用数字信号来调制某一较高频率的正弦或脉冲载波,使已调信号能通过带限信道传输。

这种用基带数字信号控制高频载波,把基带数字信号变换为频带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那么,已调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在接受端通过解调器把频带数字信号还原成基带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的反变换称为数字解调。

通常,我们把数字调制与解调合起来称为数字调制,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叫做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系统。

三.MATLAB中扩频通信系统介绍扩展频谱通信技术1,理论基础扩频通信的基本理论是根据信息论中的Shannon公式.即C=Bl092(1+S/N) (1)式中:c 为系统的信道容量(bit/s):B为系统信道带宽(Hz);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噪声功率。

Shannon公式表明了一个系统信道无误差地传输信息的能力跟存在于信道中的信噪比(sin)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系统信道带宽(B)之间的关系。

该公式说明了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在一定的信道容量的条件下,可以用减少发送信号功率、增加信道带宽的办法达到提高信道容量的要求:一个是可以采用减少带宽而增加信号功率的办法来达到。

扩频增益是扩频通信的重要参数,它反应了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其定义为接收机相关器输出信噪比和接收机相关器输入信噪比之比,即式中,S;和So分别为接收机相关器输入、输出端信号功率;N;和No分别为相关器的输入、输出端干扰功率;Rs为伪随机码的信息速率,&为基带信号的信息速率;B。

为频谱扩展后的信号带宽,Bd频谱扩展前的信号带宽。

2,实现方法扩频通信与一般的通信系统相比,主要是在发射端增加了扩频调制。

而在接收端增加了扩频解调的过程,扩频通信按其工作方式不同主要分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跳频扩频系统、跳时扩频系统、线性调频系统和混合调频系统。

现以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为例说明扩万方数据仿真技术频通信的实现方法。

图1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原理框图四.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二进制扩频通信系统1 实现步骤1.编写程序生成调制器模块,将已生成的二进制数字1映射为M个连续+1的序列和将一个二进制数字0映射为M个连续-1的序列。

由此,M个连续+1代表一个矩形脉冲的采样形式。

2.编写程序生成噪声发生器,它产生一个范围在(-a,a)上均匀分布数的序列,每一个噪声样本被加到对应的信号样本上。

3.编写程序生成解调器模块,将来自信道接收到的这个M个受到噪声污损的序列+1或-1相加。

4.检测器将解调器的输出与零做比较,如果输出大于0就判决为1,如果输出小于0就判决为0。

如果检测器的输出与从发射器传送的比特不一致,就被计数器计为1个差错。

➢提高部分1.调制器的输出乘上一个M位的伪随机序列(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等概的±1序列),解调器输入乘以同一个伪随机序列。

传输信道受到加性噪声和一个单频正弦噪声的干扰。

假定正弦噪声幅度大于M。

2.用和不用伪随机序列执行该仿真系统,对不同M值(如M=50,100,500,1000)测量差错率,并比较不同系统的效果。

2程序仿真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第一步,先采用较少的码元数搭建直扩系统,编写程序生成调制器模块设信源信息码的总长度为20,每个信息码内含50个采样点。

通过sign,rand 函数,把20个(0,1)区间内的随机数变成20个只用“1”与“-1”表示的信息码,而后再通过一个循环,对每一个信息码采样50次,共生成1000个采样点,然后得到了调制后的波形。

m=50;code_length=20; %信息码元个数N=1:code_lengthrand('seed',0);x=sign(rand(1,code_length)-0.5); %信息码%产生在-1到=+1之间的随机数for i=1:20s((1+(i-1)*m):i*m)=x(i); %每个信息码元内含m 个采样点end生成的信息码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第二步,编写程序生成噪声发生器先要产生载波,一个载波周期内含50个采样点,经过20次循环,生产1000个对载波的采样点,然后与噪声noise 对应点相加,就得到了加燥后的波形。

a=1noise=(rand(1,m*code_length)-0.5)*a*2; tran=noise+s;code l ength*m幅度code l ength*m幅度第三步,编写程序生成解调器解调相当于调制的逆过程, 将来自信道接收到的这个M 个受到噪声污损的序列+1或-1相加进行解调。

程序如下: for i=1:20d(i)=sign(sum(tran((1+(i-1)*m):i*m))); end第四步,检测器将解调器的输出与零做比较如果输出大于0就判决为1,如果输出小于0就判决为0。

for i=1:20 if (d(i)<0) z(i)=0; elsez(i)=1; end encode l ength幅度第五步,计算误码率利用函数调用,进行误码率计算,如果检测器的输出与从发射器传送的比特不一致,就被计数器计为1个差错。

count=0; for i=1:20 if(x(i)~=d(i)) count=count+1; end endrate=count/code_length; %figure(5) %stem(rate);-------------------------------- clear all;close all;clc; m=50;code_length=20; for a=0:50rate(a+1)=jct(m,20,a); endcode l ength幅度2加随机序列后序列进行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第一步,搭建扩频系统,编写程序生成加伪随机序列调制器设信源信息码的总长度为20,每个信息码内含8个采样点。

通过sign ,rand 函数,把20个(0,1)区间内的随机数变成20个只用“1”与“-1”表示的信息码,而后再通过一个循环,对每一个信息码采样8次,共生成160个采样点,调制器的输出乘上一个M 位的伪随机序列(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等概的±1序列) 程序如下: m=8;code_length=20; %信息码元个数 N=1:code_length; rand('seed',0);x=sign(rand(1,code_length)-0.5); %信息码%产生在-1到=+1之间的随机数 for i=1:20s((1+(i-1)*m):i*m)=x(i); %每个信息码元内含m 个采样点 %调制x_code=sign(rand(1,m)-0.5); %把0,1 序列码变换为-1,1 调制码w_code((1+(i-1)*m):i*m)=s((1+(i-1)*m):i*m).*x_code; %每个伪码码元内含8 个采样点 end0.050.10.150.20.250.30.350.4错误率a误码率第二步,搭建扩频系统,编写程序生成加伪随机序列解制器解调器输入乘以同一个伪随机序列。

传输信道受到加性噪声和一个单频正弦噪声的干扰。

假定正弦噪声幅度大于M 。

%加sin 噪声t=0:m*code_length-1; p=(m+1)*sin(4*pi/m*t); a=1;noise=(rand(1,m*code_length)-0.5)*2*a;%噪声调幅干扰receive=w_code+noise+p;%加性噪声和一个单频正弦噪声的干扰 %解调 for i=1:20d(i)=sign(sum(receive((1+(i-1)*m):i*m).* x_code));% 解调器输入乘以同一个伪随机序列 endcode l ength*m幅度第三步,用和不用伪随机序列执行该仿真系统利用函数调用,进行误码率计算,如果输出与从发射器传送的比特不一致,就被计数器计为1个差错。

对不同M 值测量差错率,并比较不同系统的效果。

%检波 for i=1:20 if (d(i)<0) z(i)=-1; elsez(i)=1; end endcount=0; for i=1:20 if x(i)~=z(i)% 如果检测器的输出与从发射器传送的比特不一致,就被计数器计为1个差错。

count=count+1; end endrate=count/code_length;%求误码率 -------------------------- %对函数进行调用clear all;close all;clc; a=100;for m=1:1000;rate(m)=tgt(m,20,a); rate1(m)=jct(m,20,a);020406080100120140160加伪随机序列解制code l ength*m幅度endfigure(1) subplot(211) plot(rate1);title('不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 xlabel('m');ylabel('误码率'); subplot(212) plot(rate)title('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 xlabel('m');ylabel('误码率');分析: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加伪随机序列后生成的误码率相对于不加伪随机序列要小,且变化幅度小,所以加伪随机码序列稳定010*******40050060070080090010000.50.60.70.80.9不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m误码率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0.20.40.60.8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m误码率3程序1)基础题function rate=jct(m,code_length,a)% clear all;close all;clc;% m=50;% code_length=20; %信息码元个数% N=1:code_length;rand('seed',0);x=sign(rand(1,code_length)-0.5); %信息码%产生在-1到=+1之间的随机数for i=1:20s((1+(i-1)*m):i*m)=x(i); %每个信息码元内含m 个采样点end% figure(1);% stem(s);% title('调制器')% xlabel('code_length*m');ylabel('幅度');%加噪声%a=1noise=(rand(1,m*code_length)-0.5)*a*2;tran=noise+s;% figure(2)% stem(tran);% title('噪声发生器')% xlabel('code_length*m');ylabel('幅度');%解调for i=1:20d(i)=sign(sum(tran((1+(i-1)*m):i*m)));end% figure(3)% stem(d);% title('解调器')% xlabel('code_length');ylabel('幅度');%第四步for i=1:20if (d(i)<0)z(i)=0;elsez(i)=1;endend% figure(4) % stem(z);% title('检测器')% xlabel('code_length');ylabel('幅度'); count=0; for i=1:20 if(x(i)~=z(i)) count=count+1; end endrate=count/code_length; %figure(5) %stem(rate);-------------------------------- clear all;close all;clc; m=50;code_length=20; for a=0:50rate(a+1)=jct(m,20,a); endfigure(1) plot(rate); title('错误率')xlabel('a');ylabel('误码率');截图:code l ength*m幅度code l ength*m幅度改变a 值 M=502)提高题function rate=tgt(m,20,a) %clear all;close all;clc; %产生伪随机码 % m=8;% code_length=20; %信息码元个数 % N=1:code_length; rand('seed',0);x=sign(rand(1,code_length)-0.5); %信息码%产生在-1到=+1之间的随机数 for i=1:20s((1+(i-1)*m):i*m)=x(i); %每个信息码元内含m 个采样点 %调制code l ength幅度code l ength幅度错误率a误码率x_code=sign(rand(1,m)-0.5); %把0,1 序列码变换为-1,1 调制码w_code((1+(i-1)*m):i*m)=s((1+(i-1)*m):i*m).*x_code; %每个伪码码元内含8 个采样点end% figure(1)% stem(w_code);% title('加伪随机序列调制')% xlabel('code_length*m');ylabel('幅度');%加sin噪声t=0:m*code_length-1;p=(m+1)*sin(pi/20*t);a=1;noise=(rand(1,m*code_length)-0.5)*2*a;%噪声调幅干扰receive=w_code+noise+p;%解调for i=1:20d(i)=sign(sum(receive((1+(i-1)*m):i*m).* x_code));end% figure(2)c=s.*receive;% stem(c);% title('加伪随机序列解制')% xlabel('code_length*m');ylabel('幅度');for i=1:20if (d(i)<0)z(i)=-1;elsez(i)=1;endendcount=0;for i=1:20if x(i)~=z(i)count=count+1;endendrate=count/code_length;;--------------------------clear all;close all;clc;a=100;for m=1:1000;rate(m)=tgt(m,20,a);rate1(m)=jct(m,20,a);endfigure(1) subplot(211) plot(rate1);title('不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 xlabel('m');ylabel('误码率'); subplot(212) plot(rate);title('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 xlabel('m');ylabel('误码率');截图:一题截图:二题截图:code l ength*m幅度加伪随机序列解制code l ength*m幅度0.50.60.70.80.9不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m误码率00.20.40.60.8加伪随机序列执行仿真系统m误码率五分析:总体思路:要进行误码率的计算,需要分两步进行,即抽样和判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