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各论复习宝典
外科学各论知识点重点简答重点
外科学各论知识点重点简答重点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知识。
以下是外科学各论知识点的重点简答:1.外科学基本理论:外科学是研究和应用手术的学科,其基本理论包括手术学基本原则、手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处理等。
手术学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禁忌症、手术创面处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
2.外科麻醉学:外科麻醉学主要研究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方法及其药物的选择、麻醉监测与管理等。
目前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全身麻醉、局麻、无痛分娩等。
3.创伤外科学:创伤外科学主要研究创伤的急救及其后续处理。
创伤的主要处理原则是ABC原则,即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控制出血,并及时稳定患者的病情。
4.消化外科学:消化外科学主要研究消化道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胃溃疡、胆结石等,其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修复病变器官等。
5.心胸外科学:心胸外科学主要研究心脏和胸部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等,其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心脏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6.血管外科学:血管外科学主要研究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常见的血管疾病有动脉瘤、动脉硬化等,其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血管修复术、血管搭桥术等。
7.泌尿外科学:泌尿外科学主要研究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有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其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尿路镜检术、前列腺切除术等。
8.整形外科学:整形外科学主要研究外形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
常见的外形畸形有面部整形、乳房整形等,其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整形手术、植皮等。
9.儿科外科学:儿科外科学主要研究儿童的外科疾病的诊治方法。
常见的儿科外科疾病有先天性畸形、腹腔肿瘤等,其外科治疗方法需要考虑儿童特殊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10.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学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颅脑外伤、脑卒中等,其外科治疗方法包括颅内手术、脊髓植入等。
0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外科学各论》考点汇总
0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外科学各论》考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将使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吸时外突。
又称为连枷胸。
2.残胃癌:胃十二指肠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参余胃发生的原发癌,称为残胃癌。
3.cushing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称为cushing 反应。
4.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5.绞窄性肠梗阻:指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
6.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时或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并表现为阑尾炎症状,称为阑尾残株炎。
7.Mirizzi综合征: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型黄疸,称为Mirizzi综合征。
8.肾自截:病人全肾广泛钙化,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征也逐渐好转,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称为肾自截。
9.直疝三角: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三角区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故易发生疝,腹股沟直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
10.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和椎管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隙的统称。
它并非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
11. Coper韧带:腺叶、小叶和腺泡间有结缔组织间隙,腺叶间还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深层。
12.Reynolds五联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除具有一般胆管感染的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可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即Reynolds五联征。
《外科学各论》期末背诵重点总结
《外科学各论》期末背诵重点总结(-)名词解释1.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综合征。
颅脑损伤、肿瘤血管病、脑积水、炎症等多种病理损害发展至一定阶段,使颅脑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超过正常上线0 ),从而引起相应的综合征。
(200mmH22.库欣综合症:又称皮质醇症,是机体长期在过量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出线的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痙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3.张力性气胸:为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为高压性气胸。
伤侧肺严重萎陷,纵隔显著向健侧移位,健侧肺受压,腔静脉回流障碍。
4.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5.脑疝: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力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位移,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称为脑疝。
6.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成, 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O7.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内容物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下向前经过腹股沟管,再穿过腹股沟外环并可进入阴囊。
8.腹股沟直疝:老年人多见,是疝内容物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向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微信公众号:佐学佑考)9.疝环:也称疝门.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就是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
10.疝素:是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囊颈是疝囊与腹腔之间的通道。
1L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
12.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13.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可回纳入腹腔的。
14.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到腹腔。
15.嵌顿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到腹腔者。
外科(总论各论)考试知识点整理!
外科(总论+各论)考试知识点整理外科总论:无菌术:伤口分类:Ⅰ-清洁(无菌)伤口;Ⅱ-可能污染伤口;Ⅲ-污染伤口。
愈合分类:甲——愈合优良;乙——愈合欠佳;丙——切口化脓。
CPCR心肺脑苏醒心脏按压时——摸颈A或股A搏动ABC:维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成立人工循环心脏骤停时脑损害的病理改变——脑缺氧、脑水肿。
医治:甘露醇,必要时加速尿。
心肺苏醒首选药—肾上腺素(提高心肌收缩力+恢复自主呼吸)感染患者全身感染后血压下降,考虑败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有效丹毒——首选青霉素破伤风:G+厌氧芽孢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外毒素-毒血症表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呼吸肌痉挛,肌肉强烈收缩-初为咬肌神智始终清楚,可显现尿潴留禁用于肾功能不全的药物——阿米卡星休克尿量——正常 700-2000ml/24h,平均1500ml少尿﹤400ml/24h无尿﹤100ml/24h正常人血容量4000ml 轻度休克失血量小于20%中度 20-40%重度大于40%水电酸平稳血钠135-150mmol/L血钾-L细胞外——钠+氯-碳酸氢根-细胞内——钾+镁2+磷酸根离子高渗性脱水:细胞内液丢失为主低渗性脱水:血浆和组织间液都减少,组织间液减少为主平稳盐溶液:等渗盐水+%碳酸氢钠溶液肿瘤:儿童多为胚胎性肿瘤或白血病;青青年多为肉瘤;癌常见于中年以上。
外科各论神外脑疝:形成脑疝的全然条件——颅内各腔压力不均衡小脑幕切迹疝:意识障碍发生早,枕骨大孔疝:初期发生呼吸骤停急救方法:快速颅内钻孔穿刺脑室额角,行脑脊液外引流术。
硬膜外血肿: 中间清醒期,当再度进入昏迷时最全然的医治方法是当即清除血肿。
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的局限性梭形高密度区,局部常有颅骨骨折归并发生。
硬脑膜下血肿:表现①多见于中老年;②不明显的外伤史;③慢性颅内压增高病症;④有精神病症;⑤有肢体偏瘫和尿失禁;诊断:CT检查-额极、颞极和额叶的眶面,新月形高密度占位。
完整版)外科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外科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分别是什么?2.如何预防输血反应?列举几种常见的输血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外科学复题及部分试题答案第一章无菌术一、名词解释1.无菌术:是为预防微生物和感染途径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2.灭菌法:是预先使用物理方法(如高温)杀灭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物品上的所有微生物。
3.抗菌法:是应用化学方法杀灭手术器械、手术人员手臂和病人术野皮肤以及手术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二、填空题1.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40x30x30cm。
2.煮沸灭菌法适用于一般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的灭菌。
在水中煮沸至100℃后,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60分钟才能被杀灭。
三、问答题1.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哪些器械?其注意事项是什么?2.病人手术区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若腹部手术区曾用胶布粘贴过,应如何消毒?第二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名词解释1.高渗性脱水:又称原发性脱水。
体液丢失的水比钠丢失多,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2.反常性酸性尿:在低钾血症时,由于远曲肾小管Na、K 交换减少,Na、H交换增加使肾排H增多。
虽然体内为低钾性碱中毒,但是尿液却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性尿。
3.酸碱平衡: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摄入和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机体依赖体内的缓冲系统、肺和肾调节,使体内的酸碱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称为机体的酸碱平衡。
二、填空题1.轻度缺钠后,病人会感到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中Na+减少,血清Na+在135mmol/L以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
2.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阴离子是CI、HCO3和蛋白质。
3.机体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三、问答题1.补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是什么?第三章输血一、名词解释1.冷沉淀:是新鲜冷冻血浆(FFP)在4℃下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
外科学总论复习资料
外科学总论复习资料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之中最具有辐射性和影响性的一门学科,它是通过手术、介入或者其他方法治疗各种疾病的学问。
熟练的外科医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急救和抢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本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外科学的相关知识,为外科医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外科学研究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整形外科、心胸外科、脑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外科、骨科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细节和技巧,因此外科医生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在临床工作中获得成功。
第一章:外科学基础知识1. 全身麻醉和局麻的区别以及其应用范围和副作用。
2. 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和手术技巧,以便快速识别并处理手术过程的意外情况。
3. 了解患者术后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康复建议和指导。
第二章:不同领域的外科学1. 心胸外科心胸外科主要处理与心脏、肺和其他与呼吸和循环系统有关的疾病。
对流行病学、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使用正确的手术策略。
心胸外科医生还需要透彻了解各种手术器械、药物和器官支持设备的使用方法。
2. 脑外科脑外科主要处理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
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涉及到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等方面。
脑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先进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
了解大脑的成像技术,如CT和MRI等,也是重要的。
3. 整形外科整形外科主要处理与外表和外貌有关的疾病。
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集成于解剖学、生理学、美学和材料学的基础上,包括了整形手术、注射、填充剂和皮肤修复技术等。
整形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和材料,并了解这些技术的优势和限制。
第三章:外科治疗过程1. 手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评估、麻醉医生的参与以及手术室的设置。
术前的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全身情况、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的识别。
2. 手术过程外科医生需要了解手术器械的基本用途和操作方法,以确保顺利完成手术过程。
他们还应该能够快速识别并处理可能的意外情况。
外科学各论简答题大全
外科学考试重点一.颅脑外科1、什么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答:在颅腔内容物增加的早期,由于颅内的容积代偿作用,颅内压变动很小或不明显。
当代偿功能的消耗终于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这时即使容积少量增加也会使颅内压大幅升高,这就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1)可引起双侧外展神经不全麻痹,复视,阵发性黑朦,头晕,猝倒,意识障碍,(2)头皮静脉怒张,血压增高,脉搏徐缓,(3)小儿头颅增大,颅缝增宽,前囟门饱满,头颅叩诊呈破罐声。
最后可导致脑疝.★3、什么叫小脑幕切迹疝,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答:小脑幕上占位病变或严重脑水肿常常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导致颞叶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疝出到幕下,压迫损害患侧中脑、动眼神经及阻塞环池和中脑导水管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主要有:①颅内压增高症状②生命体征明显改变③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且逐渐加深④早期患侧瞳孔短时间缩小,继之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亦逐渐散大.⑤对侧肢体出现锥体束征或偏瘫,晚期出现去大脑强直。
4、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答:临床表现:①伤后逐渐出现皮下血淤斑。
颅前窝骨折位于眶周、球结膜部位,颅中窝骨折位于耳后乳突部位,后颅窝骨折位于枕下及上颈部皮下。
②鼻、口咽部出血和/或脑脊液耳鼻漏。
③颅神经损害症状、颅内积气等.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
5、急性颅内血肿手术指征?答:①脑疝形成患者。
②CT估计幕上血肿超过30—40ml,脑室系统受压和中线移位;幕下血肿超过10ml,脑室受压或脑积水征。
③脑幕上血肿小于20ml,幕下血肿小于10ml,但脑室受压明显或中线结构移位或脑积水征明显,ICP大于2.67kpa或临床症状脱水治疗无好转且恶化,CT复查血肿扩大或迟发性.④广泛脑挫裂伤虽无颅内血肿,但是保守治疗情况下出现脑疝或ICP大于4kpa、临床症状恶化者。
外科学复习资料
外科学复习资料.txt 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
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外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绪论1 、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1 、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2、疮疡一一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
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肿疡一一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溃疡一一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5、酱肉一一肉芽组织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7、疽一一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8、根盘一一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9、根脚一一肿疡之基底根部10、护场一一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11、痰一一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一一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二、治疗(一)内治总则一一消、托、补(二)外治法1、膏药一一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一一肿疡期;溃疡期;3、箍围药一一肿疡初期促其消散4、掺药5、酊剂一一疮疡未溃及皮肤病6、洗剂一一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第三单元无菌术1 、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 平米)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5、灭菌——杀灭芽抱类微生物第四单元麻醉一、麻醉方法1 、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4、复合麻醉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用药目的:1 、减少病人精神紧张;2、使麻醉过程平稳3、增强麻醉效果4、减缓病人疼痛感(二)麻醉前常用药物1 、镇静安定药:苯二氮?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三、局部麻醉1 、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2、不良反应的处理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四、椎管内麻醉1 、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2、硬膜外麻醉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五、气管插管1 、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湿肺” 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外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外科总论1.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λ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常用灭菌法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手术用品灭菌最常用最可靠是方法。
高压蒸气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
高压蒸气灭菌法多用于一般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类、药物等灭菌;②煮沸灭菌法:常用的有煮沸灭菌器。
但一般铝锅洗去油脂后,也可作煮沸灭菌用。
本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在水中煮沸至高无上1000C后,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被杀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要煮沸1小时才能杀灭;③火烧法,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器械。
消毒法包括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甲醛蒸汽熏蒸法。
λ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法:⌝药液浸泡消毒法:锐利器械、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浸泡消毒。
① 1:1000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常用于刀片、剪刀、缝针的消毒。
② 70%酒精,浸泡30分钟,用途与新洁尔灭溶液相同。
③ 10%甲醛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塑料类、有机玻璃的消毒。
④ 2%戊二醛水溶液,浸泡10~30分钟,用途与新洁尔灭溶液相同,但灭菌效果更好。
⑤1:1000洗必泰溶液,抗菌作用较新洁尔强。
⌝甲醛蒸气熏蒸法2.电解质平衡,诊断及治疗电解质平衡是由神经——分泌系统调节的,两系统共同作用于肾,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吸收及排泄,从而达到电解质的平衡。
分为水和钠的代谢紊乱,钾异常,?诊断治疗水和钠代谢紊乱等渗性缺水水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在正常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在正常围针对细胞外液量减少,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消除原发性病因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故血清钠低,细胞外液呈低渗积极处理致病原因,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滴注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细胞外液呈高渗及早去除病因,不能口服的病人静注5%葡萄糖或0.45%氯化钠,补充已丧失的体液。
外科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休克: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创伤性窒息:胸部受到强大暴力,胸内压骤增,使腔静脉血液逆流导致缺少静脉瓣的上腔静脉系统的静脉压上升,微血管扩张破裂形成上躯干部散在瘀白斑,尤以头颈部为著。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疾病过程中(24h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4、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
5、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等特点的腹部疾病,诊治不当则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6、肝性脑病:指在门脉高压症时由于自身门体血流短路或手术分流,造成大量门静脉血流绕过肝细胞或因肝实质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致使有毒的物质不能代谢和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对脑部产生的毒性作用并出现精神神经综合征。
7、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8、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继发钩椎关节、椎小关节增生,肥大椎体后缘骨赘,骨刺形成,韧带的增厚与钙化,压迫颈脊髓、椎动脉、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问答题:1、骨折的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答:全身表现:①休克:主要是损伤后的大量出血和激烈疼痛所致。
多见于多发性骨折,股骨干、骨盆、脊柱骨折,以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和内脏损伤等。
②发热:出血量较大的骨折血肿吸收时可出现地热,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
局部表现:①疼痛与压痛骨折部位均有疼痛及压痛,移动肢体时加剧,经妥善固定或制动后减轻。
②局部肿胀与瘀斑:由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出血所致,骨折血肿渗过深筋膜流于皮下组织,使皮肤变色,形成青紫或青黄色瘀斑。
③功能障碍:骨折使肢体内部支架作用丧失,以及疼痛使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或完全丧失。
单纯的软组织损伤也可出现同样表现。
④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外科学各论复习宝典
外科学各论复习宝典神经外科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 ) :颅腔内容物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
常用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定脑压来获得正常成人颅内压:0.7~2.0KPa (70~200mmH2O)儿童颅内压: 0.5~1.0KPa (50~100mmH2O)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当颅内病变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时,颅内压持续>2.0KPa(200mmH2O)↑,从而引起相应的综合征。
库欣反应(Cushing reflex):急性颅内压升高时,升高动脉压并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深慢的三联反应。
颅内高压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脑疝(Brain Herniation):当颅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脑疝早期:颅内压↑,意识障碍,同侧瞳孔缩小,对侧锥体束征(+)脑疝中期:意识障碍↑↑,同侧瞳孔散大,对侧锥体束征(+),生命体征改变脑疝晚期:意识障碍↑↑↑,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呼吸、循环衰竭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慢性枕骨大孔疝:常有枕后疼痛、眩晕、颈项强直、强迫头位、但无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代偿期→失代偿期深昏迷;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循环衰竭可有后组颅神经受累和肌张力↓颅内高压的治疗一般处理:观察;饮食治疗;避免增加颅内压因素。
病因治疗: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对症治疗:降颅内压治疗:脱水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侧脑室体外引流术,巴比妥疗法,辅助过度换气;抗生素治疗;症状治疗颅底骨折的表现颅前窝骨折:眶顶和筛骨。
鼻出血;“熊猫眼”征;脑脊液鼻漏;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颅内积气。
颅中窝骨折:蝶骨和颞骨累及蝶骨: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累及颞骨岩部: 脑脊液耳漏;鼓膜完整:脑脊液鼻漏;Ⅶ、Ⅷ颅神经损伤;累及蝶骨和颞骨内侧部:垂体、Ⅱ-Ⅵ颅神经损伤;累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颅后窝骨折:颞骨岩部和枕骨基底部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部:伤后1-2日出现Battle征;累及枕骨基底部:枕下肿胀皮下瘀血,咽后壁粘膜下瘀血枕骨大孔后缘或岩尖后缘: 后组颅神经损伤脑挫裂伤的的治疗原则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颅内压监护、CT一般处理:体位:抬高床头15-30°,定时翻身。
外科学各论经典资料(精简版)
第二十七章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第一节颅内压增高【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颅压:成人:0.7-2.0KPa(80-180mmH2O)儿童:0.5-1.0KPa(50-100mmH2O)【病因】:1.脑体积增加:最常见的原因是脑水肿。
2.颅内血容量增加;3.颅内脑脊液量增加:①脑脊液分泌过多,见于脉络从乳头状瘤;②脑脊液吸收障碍,蛛网膜颗粒堵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③脑脊液循环障碍,先天性导水管狭窄或闭锁,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
4.颅内占位病变:颅腔内额外增加的内容物,包括肿瘤、血肿、脓肿等。
5.颅腔狭小,狭颅症患者。
【影响因素】:①年龄②病变扩张速度③病变部位④伴发脑水肿程度【病理生理】1.脑脊液的调节:①颅内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被挤入椎管;②脑脊液的吸收加快;③由于脉络从的血管收缩,脑脊液的分泌减少。
2.脑血流量的调节:☆★☆★①脑血管自动调节:颅内压不超过35mmHg,灌注压不低于40-50mmHg,脑血管就能依血液内的化学因素(主要是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产生血管收缩或舒张,是脑血流保持相对恒定。
②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即柯兴氏反应Cushing】:颅内压超过35mmHg,灌注压低于40mmHg以下,脑处于缺氧状态,脑血管调节功能基本丧失,处于麻痹状态。
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反射,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加。
同时呼吸深慢提高血氧饱和度,最后导致BP升高,P慢,R深慢的三联反应,即为【Cushing反应】。
【分期与临床表现】☆★☆★1.代偿期:颅内压可保持正常,临床上不会出现颅压增高的症状。
2.早期:逐渐出现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脑组织轻度缺血缺氧。
但由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良好,仍能保持足够的脑血流量。
3.高峰期:病人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①头痛:呈进行性加重过程,部位多见于额、双颞及枕以早晨和晚上为重。
外科学各论知识点
外科学各论知识点外科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并应用于手术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和技术。
在外科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以下是一些外科学的基本知识点:1.外科综合知识:外科学包含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如普通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等。
了解各种外科学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
2.解剖学:外科医生必须对人体解剖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他们需要知道不同器官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便进行手术。
3.病理学: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理学特征。
这有助于他们准确诊断疾病,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4.术前评估: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他们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并确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5.手术技术: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手术技术,包括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
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微创技术,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6.术后护理:外科医生在手术后也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
他们需要确保患者的伤口得到适当的处理和愈合,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7.康复治疗: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功能。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8.感染控制: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因此外科医生必须了解并应用正确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术后感染。
9.疼痛管理:在外科手术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和应用各种疼痛管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10.重症监护:一些外科手术可能需要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重症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2.伦理和法律问题:外科医生需要遵守伦理和法律标准,确保患者的权益和隐私得到保护。
他们还需要了解有关手术同意、知情权、医疗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以上是外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外科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医学领域,需要医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只有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外科医生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
外科学总论宝典
名词解释无菌术:是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和途径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消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的微生物。
异体同种移植:供、受者属同一种属,但遗传基因不相同的个体间的移植。
同质移植术:供者与受者虽非同一个个体,但二者遗传基因型完全相同。
无尿: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
少尿: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
MAC:在一个大气压下,挥发性麻醉药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无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脓毒症: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呼吸、循环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合并有器官灌流不足表现时,称为脓毒综合症。
二重感染: 在抗菌药物治疗原发感染时发生的新感染。
移植术:将某一个体有活力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即移植物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的体表上或体内某一部位。
MODS: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更多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
休克: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流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和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征。
休克指数:脉率比收缩压,帮助判定休克的有无及轻重。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
ICU:是将疑难危重病人集中进行监测和治疗单位,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及各种最先进的监测和治疗手段。
心脏骤停:心脏因急性一过性的原因突然终止搏血而致的循环和呼吸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
麻醉学:研究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此乃临床麻醉工作的主要内容。
具有可逆性。
PN :肠外营养,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和氮量从胃肠外供给。
EN:肠内营养,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和氮量从胃肠内供给。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
低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外科各论期末重点总结
外科各论期末重点总结一、外科学基本概念1. 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3. 外科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4. 外科手术的必备要素5. 外科器械和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二、外科学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1. 消化系统疾病(1)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2) 胆囊疾病和胆结石(3) 肠梗阻和肠穿孔(4) 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肿瘤(5) 胰腺疾病和胰腺炎2. 呼吸系统疾病(1) 肺部感染和肺炎(2)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3) 胸腔积液和胸腔肿瘤(4) 结核病和胸腺疾病(5) 肺部损伤和肺创伤3. 心血管系统疾病(1) 冠心病和心肌梗死(2) 心脏瓣膜病和心脏衰竭(3) 动脉瘤和血管病变(4) 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5) 心包疾病和心包积液4. 泌尿系统疾病(1) 肾脏疾病和肾结石(2) 膀胱炎和膀胱肿瘤(3) 前列腺疾病和前列腺增生(4) 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5) 尿失禁和尿道狭窄5. 妇产科疾病(1)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2)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脱垂(3) 妇科感染和宫颈疾病(4) 妊娠并发症和产后出血(5) 不孕症和避孕措施6. 骨科疾病(1) 骨折和脱位(2) 骨肿瘤和骨炎(3) 关节病变和关节置换(4) 脊柱疾病和脊柱手术(5) 运动损伤和劳损病三、外科手术技术和操作要点1. 术前准备和手术室管理2. 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3. 切口选择和皮肤消毒4. 手术器械和缝合材料的选择5. 手术围巾和手术台的使用6. 消毒与无菌操作7. 手术切开和解剖8. 出血控制和止血技术9. 脏器重建和缝合技术10. 伤口愈合与术后护理四、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 感染和切口裂开2. 出血和血管损伤3. 内脏损伤和脏器功能障碍4. 麻醉并发症和术后疼痛5.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6. 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7. 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8.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五、外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趋势1. 微创与介入外科技术的发展2. 精准外科和个体化治疗的进展3. 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在外科学中的应用4. 智能手术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5. 电刺激和光疗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6. 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以上是对于外科各论期末考试的重点总结。
外科学概论重点复习
外科学研究内容
无菌术
局部麻醉包括
椎管内麻醉特点
代酸、代碱
低钾血症,补钾注意事项
外科补液总要求
休克临床表现,如何早期判断休克
心肺复苏目的、程序,脑复苏的处理
格拉斯哥评分
腹部损伤的分类治疗原则
外科感染的分类
外科感染各疾病的典型表现
痈、疖、急性蜂窝织炎的定义及鉴别
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
癌、肉瘤的区别
肿瘤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常见病理类型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
甲亢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及特点
急性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特点
乳腺癌临床表现,酒窝征,橘皮样变
乳腺癌治疗原则
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区别
急性阑尾炎典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夏洛克三联征、雷诺五联征
急性胰腺炎典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急性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
上消化道穿孔的典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急腹症各疾病具有代表性的辅助检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各疾病的特点和鉴别点股青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
下肢静脉曲张典型临床表现
腹股沟直疝、斜疝鉴别,股疝、脐疝、白线疝特点,嵌顿性疝的治疗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一) 全身因素 (systemic factors): 1.年龄 2.健康 (二) 局部因素 (local factors): 1. 骨折类型和数量; 2. 骨折部的血液供应:(1)两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良好; (2)两骨折段之一的血液供应减弱 (3)两骨折段的血液供应均减弱;(4)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
(2)间接暴力(indirect violence) 2.积累性劳损(fatigue) 3.骨骼疾病(bone disease)
骨折愈合过程
(healing process of fracture)
(organization of hematoma period)2 周
1. 血肿炎症机化期
骨折段的移位(displacement)
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 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
2 功能复位 ○
(functional reduction):由于各种原因,
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 功能复位必须遵守的标准: 1)旋转、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纠正。 3)成角移位:有生理弧度的骨干,允许与弧度一致的成角< 10°。 4)侧方移位:骨干横骨折,对位≥ 1/3。干骺端骨折,对位≥ 3/4。 方法:1.闭合复位;2.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适应证:1.骨折断端间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2.关节内骨折;3.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者; 4.骨折合并发主要神经血管损伤;5.多处骨折; 6.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愈合者。 切开复位的优缺点: 优点:1)容易达到解剖复位;2)固定相对牢固,便于护理。 缺点:1)增加了损伤; 2)无菌操作不严,易于感染; 3)内固定材料电解; 4)需二次手术取出。 2.骨折的固定(Fractured fixation) 外固定 (external fixation) 内固定 (internal fixation) 3.功能锻炼(functional training)
1 解剖复位 标准:○
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定义:皮肤和关节囊破裂,关节腔与外界相通。 处理原则:与开放性骨折基本相同 治疗的主要目的:防止关节感染和恢复关节功能。 分度:1、锐器刺破关节囊,创口较小,关节软骨和骨骼无损伤。 2、软组织损伤广泛,关节软骨及骨骼部分破坏,创口内有异物。 3、软组织毁损,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和骨骼严重损伤,创口内 有异物,可合并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
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X-ray:拍正侧位;包括邻近关节;特殊位置;健侧对比。 CT 检查(三维重建) : 1. 判断骨折破坏程度、移位状态等 。 2. 复杂骨折或深在部位的损伤(髋关节、骨盆、脊柱) 。
-1-
外科学各论
3. 软组织损伤;4. 感染;5. 软组织嵌入; (三) 治疗方法不当: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伤,皮下组织与肌肉有中等度损伤。 三度:广泛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合并血管神经损 伤。 (一)清创术实施的时间:黄金时间----伤后 6~8 小时。 潜伏期:细菌最初仅停留在创口表面,有一段繁殖和侵入的时间。 (二)术前准备:1.询问病史;2.检查全身情况; 3.确定是否有神经、肌腱和血管损伤;4.观察伤口:估计损伤程 度;5.拍正侧 X 片,了解骨折类型和移位。 (三)清创术:1. 清创;2. 组织修复;3. 创口引流及闭合; 4. 应用抗生素及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2 骨折中期:2 周后,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舒缩活动外,并在健肢或 ○
2) 缩短移位: 成人: 下肢≤1cm, 上肢≤2cm; 儿童: 下肢< 2cm; 中出现大量非脂化脂肪栓子,这些栓子通过血循环进入各组织器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1.骨折延迟愈合(delayed union) :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 合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 4~8 个月) ,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性连 接。 2.骨折不愈合(nonunion) :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合时间, 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一般为骨折 8 个月后) ,仍达不到骨性愈合。 3.骨折畸形愈合 (malunion):骨折愈合后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 求 ,存在成角、旋转、重叠或短缩畸形者。 定义:由骨、骨间膜、肌间膜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 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病因(cause):1.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 (1)损伤炎性反应和广泛毛细血管损伤,使室内肌肉发生严重水 肿。 (2)任何原因的肌肉缺血,毛细血管内膜通透性增加,严重水肿。
骨折的治疗原则(therapeutic principles):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 AO 组织的骨折治疗原则: (1)通过骨折复位及固定重建解剖关系。 (2)按照骨折的“个性”及损伤的需要,使用固定或夹板重建稳 定。 (3)使用细致操作及轻柔复位方法以保护软组织及骨的血供。 (4)全身及患部的早期安全的活动训练。 传统的骨折治疗原则: 1.复位 2.固定 3.功能锻炼 (anatomic reduction):骨折段通过复位, 1.骨折的复位 Fractured reduction
发生因素 (causes) : 1. 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性质。 2. 骨折远侧段肢体的重量。 3. 肌肉牵拉力。 4. 不恰当的搬运及治疗不当。 骨折的五种不同移位(displacement) : 1.成角移位 angulation 2.侧方移位 lateral 3.短缩移位 overlap 4.分离移位 bayonet apposition 5.旋转移位 rotation 骨折断端附近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与骨干平行 的骨样组织,逐渐向骨折处延伸。骨内膜也有同样的组织学变化, 但出现较晚。 2. 骨痂形成期 (primary callus stage) 膜内化骨: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 软骨内化骨: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即为连接骨痂; 注意:膜内化骨的发展过程较软骨内化骨迅速,故临床上应 防止产生较大的血肿,减少软骨内化骨范围,使骨折能较快愈合。 骨性骨痂主要经膜内化骨形成,并以骨外膜为主,任何对骨外膜 的损伤均对骨折愈合不利。 3.骨板形成塑形期 (remoulding stage) 约需 8-12 周 原始骨痂逐渐被坚强的板层骨所替代,这一过程在破骨细胞 和成骨细胞共同作用下完成。骨结构遵循 Wolff 定律不断进行重 建,直到力学强度完全恢复正常。 多种骨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 作用可刺激骨细胞的活性,参与调节骨改造和修复。如: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β 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胰岛细胞生 长因子 I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s、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表皮生长因子 FGF、白介素( IL-1,3,6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粒细胞-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 2).开放性骨折 一般需 4-8 周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fracture)
(一)全身表现: 1.休克 (shock) 2.发热 (fever) (二)局部表现 (local manifestation) 1.一般表现:(1)疼痛与压痛(2)局部肿胀与瘀斑(3)功能障碍; 2.专有体征:(1)畸形(2)反常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
外科学各论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rrange by elephant
骨折概述 General
principles of
fracture
MRI 检查:1.适用于了解软组织的病理变化。 2.对比明显、层次分明,对明确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膝关节 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具有独特优势。
骨折 (fracture):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称骨折。 成因 (cause): 1.暴力作用(1)直接暴力(direct violence)
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2.不适当的切开复位;3.过度牵引; 4.固定不确实;5.清创不当;6.不适当的功能锻炼;
骨折的急救(Fracture first aid)
1. 抢救生命:抢救休克、昏迷病人保证呼吸道通畅; 2. 创口包扎:止血带(tourniquet)的应用; 3. 妥善固定:免重要组织损伤;止疼;便于运送; 4. 迅速运转:应该做到谨慎、轻柔、稳妥。
骨折的并发症(fracture Complication):
(一)早期并发症及合并伤:1.休克;2.感染;3.内脏损伤: (1)肺损伤;(2)肝脾破裂;(3)膀胱、尿道;(4)直肠损伤。 4.重要动脉损伤 (important artery injury) 5.神经损伤:(1)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2)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 6.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骨折后,血液 官,引起毛细血管栓塞,产生相应的症状。 典型症状:通气障碍;昏迷抽搐;肺部 x 线检查--暴风雪。 治疗:最有效的是激素,高压氧也有效。 7.骨筋膜室综合征 (osteofascial compartmdnt syndrome) (二) 骨折中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2.褥疮;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骨化性肌炎; 5.创伤性关节炎;6.关节僵硬;7.急性骨萎缩;8.缺血性骨坏死; 9.缺血性肌挛缩;10.骨发育障碍;
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微动、血运、应力 骨折愈合的形式:
Ⅰ期愈合——当骨折断端紧密接触、血运损害较少、骨质无吸收 时,骨折一端的毛细血管及哈佛系统直接跨过骨折线进入另一骨 折端,新骨沿哈佛系统在长轴方向逐渐沉积而进行修复的过程。 Ⅰ期愈合从 X-线片上见不到骨痂。Ⅱ期愈合的内外骨痂,将 改建成为真正骨组织,应力可促使骨痂的愈合比Ⅰ期愈合更优秀。
优点: (1)既考虑到解剖部位, 又考虑到骨折的形态及损伤的程度。 Ⅱ期愈合——凡通过内外骨痂的形成以及改建使骨折愈合者。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healing n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