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枯萎病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AGRICULTURAL SCIENCE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曹剑荣(云南省江城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植保植检站,云南 江城 665900)摘 要: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侵染导致维管束坏死。
该病在香蕉主产区经常发生,对香蕉种植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文章对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668.1 文献标识码:AThe Causes of Banana Fusarium Wilt and Its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CAO Jian-rongAbstract: Banana Fusarium wilt is a kind of destructive fungus disease. 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into Cuba, which leads to vascular bundle necrosis. The disease often occurs in the main production area of the banana, and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ana planting industry. The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banana Fusarium wilt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Banana; Fusarium wilt; Cause; Control measures1 香蕉枯萎病的症状1.1 外部症状香蕉植株一旦染病,其下部叶片边缘会变黄,并逐渐向中脉扩展,导致叶片逐渐枯萎向下倒垂,叶片颜色变为褐色并干枯。
香蕉枯萎病菌及其粗毒素对香蕉的致病性比较
培养液( 培养液③添加 Z S 7 : .g ;⑤ 改良 Cae nO ・H O 01 ) z k C培养液( p 培养液③中的蔗糖替换为葡萄糖 ) ;
 ̄P B培养液( S 马铃薯 2 0 ,蔗糖 2 ) ⑦M 0 g 0 ; g s培养液( s基本培养基同 M 成分 ,蔗糖 3 ) 0g ;⑧香蕉假茎
第 3 1卷
第 3期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 NE E OURNAL F T HI S J O ROP C CRO S I AL P
Vo| No. l 31 3 M a . 01 r2 0
2 1 年 3 的致病性 比较
李 梅 婷 ,严 琰 , 张 绍 升
6 92m / ,蔗 糖 为 诱 导 产 毒 的最 佳 碳 源 。采 用 伤 根 浸 渍 法 接 种 ,测 定枯 萎病 菌 和病 菌 发 酵 粗 毒 素 对 香 蕉 组 培 苗 6 . gL 的 致病 性 。结 果 表 明 ,粗 毒 素 接 种 可 诱 发 与 病 原 菌类 似 的病 害 症状 。 受 侵 染 的 植 物 组 织 在 细 胞 水 平 上 发 生 一 系 列形 态 结 构 和 生 理 生 化 代 谢 的 病 理 变 化 ,包 括 细 胞 壁 消解 、侵 填 体 堵 塞 气 腔 、粘 胶 质 减 少 、淀 粉 量 减 少 、细 胞 木 质 化 和 黄 褐 色 胶 状 物 堵 塞 导 管 等 香 蕉 枯 萎 病 菌 的 粗 毒 素 是 重 要 的致 病 化 学 物 质 :利 用 病 菌 孢 子 悬 浮 液 在 香 蕉 苗 期 接 种 .可 以作 为 室 内快 速 鉴 定香 蕉 品种 抗 病性 的方 法 。
束 系统 病害 ,对 香蕉 生 产具 有毁 灭 性威胁 。枯萎 病 菌致 病机 制 和香 蕉抗 病 机 制 的研究 对 香蕉 枯 萎病 的防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摘要】香蕉枯萎病是香蕉栽培中常见的病害,给香蕉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从病害的危害性和发生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香蕉枯萎病的病原及传播途径。
接着分析了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文化防治方法,强调了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方法的重要性。
在提出加强病害监测和预防意识、培育抗病品种的建议,以帮助减少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认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和防治对策,为香蕉栽培者和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病原、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文化防治、病害监测、预防意识、抗病品种、病害防治对策1. 引言1.1 植物病害的危害性植物病害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导致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植物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给农民带来重大损失,影响整个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
植物病害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土地资源利用率,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
面对植物病害的危害,农业生产者需要加强防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香蕉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遭受的病害危害也不容忽视。
了解香蕉枯萎病的发生背景和防治对策对于保护香蕉产业和保障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2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背景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种植中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病害,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
这种病害主要侵害香蕉根系,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叶片黄化、果实畸形等严重后果。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背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等。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很容易促进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导致病害的高发生率。
过度使用化肥、不合理施用农药、连作等错误的栽培方式也会加剧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持续改变,香蕉枯萎病的发生频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及时有效地防治香蕉枯萎病,成为保障香蕉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任务。
香蕉枯萎病发生与防治
香蕉枯萎病发生与防治
香蕉枯萎病在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早有发生,目前已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发生,主要危害西贡蕉和粉蕉。
现将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症状及病原:
成株期病株先在下部叶片及靠外的叶鞘呈现特异的黄色,初在叶片边缘发生,然后逐渐向中脉扩展,感病叶片迅速凋萎、倒垂,由黄褐变干枯;但也有个别病株叶发黄后并不倒垂,其最后一片顶叶往往很迟伸出或不能抽出,最后病株枯死。
在枯死的株干上倒挂着干枯叶片。
病株多数未现蕾结实即已枯死,少数现蕾结实后也随即枯死,个别虽然不随即枯死,但果实发育不良,质量低劣。
母株发病,通常不立即死亡,仍能发出新芽,要到生长中期才显现病状。
本病属维管束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年至20年之久。
病菌通过受伤或无伤的幼根以及受伤的根茎和假茎及叶部蔓延。
2.防治方法:
(1)甘蔗生长期分泌的物质对该病原菌有拮抗作用,所以与甘蔗轮作能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为害。
(2)蕉园发现病株后,以病株为中心,将四周的病株和可能已染病的健株(约3-5米)掘起,连同粘附的土壤就地晒干烧毁。
(3)每平方米用绿亨一号或绿亨恶霉灵1-2克兑水3000倍或绿亨8号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能有效地控制该病
的传播蔓延。
香蕉“枯萎病”为什么这么难治?关键是看这几点
香蕉“枯萎病”为什么这么难治?关键是看这几点一、香蕉枯萎病发生历史及现状香蕉枯萎病称香蕉巴拿马病、香蕉镰刀菌枯萎病、黄叶病,是全球香蕉最重要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之一。
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香蕉种植区均有香蕉枯萎病发生。
已经有法国科学家警告,香蕉巴拿马病和香蕉叶斑病有可能使种植香蕉的园地夷为平地。
香蕉枯萎病的世界性分布我国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情况大陆:上世纪50-60年代,广西粉蕉,发现1号小种危害。
台湾:1967,首次发现4号小种危害香蕉品种,引起严重的枯萎病(黄叶病)。
上世纪70年代大流行,香蕉大面积枯死、失收,台湾香蕉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广东:1996年,我省在广州番禺(万顷沙)首次发现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危害香牙蕉(枯萎病)。
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害通过种苗和流水等传染途径扩散至中山、珠海、东莞、肇庆、信宜、江门、茂名、湛江、汕头、揭阳等地,每年以30—50公里速度传播,使许多蕉园不能种植香蕉,对我国香蕉种植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都有分布,有些地方发生较为严重。
湛江香蕉枯萎发生情况:2005年首次在硇洲岛发现,同期湖光镇也出现,2006年左右传入廉江、徐闻等地,现湛江各香蕉种植区均有发生。
我国香蕉枯萎病分布图二、香蕉枯萎病的症状香蕉枯萎病(黄叶病)为镰刀菌(真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
为害症状:从苗期到成株期都能染病,以抽蕾期症状表现明显。
病株开始是在下层叶片及靠外的叶鞘变黄色,先从叶片基部逐渐向上、或从叶缘向中脉逐渐变黄,以后整张叶片变黄、凋萎、下垂,由黄变褐色干枯。
有些叶片未变黄即下垂、或虽发黄但不下垂,有的病株是心叶坏死,基部的假茎纵裂,整株叶片均凋萎下垂。
维管束呈黑褐色。
叶部症状:叶片发黄,叶柄基部折曲、下垂严重发病的田块2、内部症状该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切开病株假茎或球茎,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越近茎基部颜色越深。
保湿两天可见白色的菌丝体三、病原菌1、病原菌的名称:该病由一种叫做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的真菌所引起。
香蕉抗枯萎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分为4 类 :高抗、中抗 、感、高感 ,田间抗 性评价方法 中将抗
中国园艺文摘 2 0 1 3 年第1 期
香蕉抗枯萎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周红玲 ,陈 石 ,郑加 协
( 福建省农业科 学院闽 台园艺研 究 中心 , 福建 漳州 3 6 5 0 0 5 )
摘 要 :介 绍香 蕉枯 萎病 的危 害、不 同香蕉种质 资源对香 蕉枯 萎病 的抗性 及香 蕉抗枯萎 病机理 的研 究,为有效地
别 。谢子 四等[ 】 将 香蕉苗期 病害症状 分为8 级 ,将 香蕉苗期 抗性评价 法抗性评 价标 准有4 个等级 。黄 秉智等[ J 对 香蕉枯
萎病 田间抗性评价 方法 将香蕉抗性等 级分为5 类 。黄秉智等
“ 对 引进 的3 2 份 香蕉种 质材料进行 抗1 号 生理小种和6 0 份
植物抗 病 机制 的一 部 分 。其含 量增加 可 抑制 病原 菌生 长 , 同时可 促进香 蕉体 内大量 合成木 质素 ,实现细胞 壁的木 质 化 ,进 而阻止病原菌的扩展 ,达到抗病效果 【 l 。香蕉 品种 是 否抗病 ,不但 与酚 类物 质 等预 形成 抑制物 反应 强 弱有 关 , 可 能还和它们 反应速度快慢 有关 。感病 香蕉品种经果胶 酶 液处理2 4 h 后释放的还原糖 量约为抗病 品种释 放的 1 . 8 2 倍, 反 映 了不 同抗 、感香 蕉品种 对F OC. R4 的敏 感性 和抵 御 能 力差 异【 Ⅷ 。香蕉枯萎病菌菌株 间产镰 刀菌酸能力 的不 同是导
抗病性 是植物在长 期的协 同进化 中和 病原物相互适 应 、 相互 选择 的结果 。病原 物发展 出不 同类型 、不同程 度的寄 生性和 致病 性 ,植 物也 相应地 形成 了不 同类 型 、不 同程度
香蕉病虫害防治
VS
经验二
在防治病虫害时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治 方法。例如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同时采用物 理防治方法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 人体的伤害。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防治 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
06
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研究现状及不足
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香蕉病虫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抗药性等 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03
香蕉常见虫害及防治
蚜虫
1 2
生物防治
使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3
农业防治
清除香蕉园内及周边的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场 所。
蓟马
01
物理防治
使用蓝色粘板或黄色粘板诱杀蓟 马。
生物防治
02
03
化学防治
使用捕食螨、瓢虫等天敌进行防 治。
使用多杀菌素、苦参碱等药剂进 行喷雾防治。
粉蚧
生物防治
使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
象鼻虫
物理防治
使用射线处理象鼻虫的成虫。
化学防治
使用氯氰菊酯、甲胺磷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
金龟子
物理防治
使用灯光诱杀金龟子成虫。
化学防治
使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或喷雾防 治。
防治原则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如选 用抗病品种、加强蕉园管理、定期喷洒农药等,以达到及时 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的目的。
02
香蕉生长中期病虫害的防治
2023-11-07contents •香蕉生长中期常见病虫害•病虫害对香蕉生长的影响•防治香蕉生长中期病虫害的措施•针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效果及注意事项目录01香蕉生长中期常见病虫害叶斑病主要危害香蕉的叶片,产生各种颜色的斑点,包括褐色、紫色和黑色等。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症状识别定期清理蕉园,减少病源;加强肥水管理,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使用波尔多液、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防治方法叶斑病症状识别黑星病主要危害香蕉的果实和叶片,果实上出现许多小黑点,叶片上则出现星状斑纹。
这些黑点会逐渐扩大,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外观。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使用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黑星病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香蕉病害,会导致香蕉植株枯萎、死亡。
枯萎病主要危害香蕉的根部,使根系变黑、坏死,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症状识别炭疽病主要危害香蕉的果实和叶片,果实上出现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叶片上则出现许多炭疽状的黑斑。
这些病斑会逐渐扩大,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外观。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使用咪鲜胺、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同时要定期清理蕉园,减少病源。
02病虫害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叶斑病会导致香蕉叶片出现病斑,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会逐渐枯死。
叶片枯死影响果实质量传播迅速叶斑病不仅影响香蕉树的外观,还会影响果实的质量和口感。
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传播迅速,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香蕉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030201黑星病会导致香蕉叶片出现黑斑,严重时叶片全部变黑。
叶片黑斑黑星病还会导致果实畸形,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果实畸形长期感染黑星病的香蕉树会提前衰老,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树体早衰枯萎病会导致香蕉叶片逐渐枯萎,最终脱落。
枯萎病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叶片枯萎枯萎病还会导致香蕉根系腐烂,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香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巧
香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能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每当到了香蕉上市季节,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类品种的香蕉,而且市场的需求比较大,由于营养丰富,口感好,备受消费者的爱好,但是要种植好香蕉,就要做好病虫害防治,接下来一起了解下香蕉常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吧!一、香蕉常见病虫害1、枯萎病枯萎病危害叶片,会显现黄色病斑,后期枯萎导致植株枯死,引发香蕉减产。
温度较高、土壤肥地低、排水性能不好的地方发病比较多。
2、叶斑病该病会侵染嫩叶,并显现黄绿色病纹,叶片组织干枯,严重时叶片直接死亡。
在暴雨环境下,很容易发病。
3、黑星病该病主要危害香蕉叶片和青果,早期叶片上出现深色大量深色斑点,后逐渐分散为不规则大斑块,严重时会使叶片枯死。
青果染病后,显现黑色病斑,并产生霉菌,咋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极易产生。
4、蚜虫蚜虫产生后,会引发香蕉产生束顶病,冬季低温洪涝季节,蚜虫附着在叶柄中越冬,并吸取植株汁液营养,对长势弱的植株危害更为严重。
二、香蕉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在种植香蕉进程中,可与水稻、甘蔗等进行轮作,有效防治枯萎病,加强园区内环境清洁,并进行果实套袋处理,公道施肥,及时割除染病枯茎、残叶、果实,清除病残叶。
2、物理防治以人工方式直接捕杀害虫或破坏其生存环境,使病虫难以存活。
一样可以使用诱光灯,根据害虫趋光性的特点来集中消灭。
能够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减少用药的毒害。
3、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以天敌“捕食”为主,遵守自然界的生物链规律,利用自然天敌、养殖害虫天敌等方式来清除害虫。
能够减少用药本钱,着落药物危害。
以上就是关于香蕉常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出品质好的香蕉,一定要掌控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期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黄蕉丛枯萎病菌引起的传染病,当感染到植株上时会导致根部和茎部发生坏死,最终导致整株植株枯萎死亡。
香蕉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预防和控制香蕉枯萎病对于保障农民的收益和全球香蕉供应至关重要。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扩散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香蕉枯萎病菌可以通过土壤、种子、工具和水等多种途径传播,其中土壤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感染的香蕉残体、渣滓和病害病体的分解产物都可以成为病原菌的传播源。
2. 病原菌在土壤中生存能力强:香蕉枯萎病菌在土壤中可以长时间存活。
它可以形成休眠结构,耐受干旱和低温等逆境条件。
3. 香蕉种植的单一性:由于香蕉一般以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种植,种植区中种植的是同一品种的香蕉,因此整个种植区的植株具有相同的抗病性,对病原菌没有抵抗能力,病害易于爆发。
为了预防和控制香蕉枯萎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清除病株:当发现某棵香蕉植株患有枯萎病时,应立即将其移除并处理。
病株的处理方法包括深埋、烧毁和堆肥处理等,以防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
2. 监测和早期发现:定期巡视田间,特别是在香蕉生长季节,对香蕉植株进行观察,并注意是否有根系坏死和植株枯萎的情况。
一旦发现可疑植株,立即进行病原菌检测,以便尽早采取控制措施。
3. 轮作和间作:香蕉枯萎病菌在土壤中生存能力强,通过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在香蕉种植区中,可以选择其他抗病性较强的作物进行轮作或间作。
4. 使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速度。
5. 土壤处理和消毒:可以使用化学物质进行土壤处理和消毒,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还可以使用生物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并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土壤抵抗力。
6.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的生物控制香蕉枯萎病菌的传播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引入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枯萎病元菌,来进行防治。
试析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措施
2020.03植保土肥香蕉是重要的经济农作物,由于其鲜美的口味,被广大的世界人民所喜爱。
香蕉除了味美外,还具有助消化、清热解毒、润肺滑肠的作用。
中国是香蕉种植生产的重要国度,其中以广西的香蕉最为出名,被誉为“香蕉之乡”。
广西香蕉主要以威廉斯B6、粉蕉一号和巴西蕉3种品种种植数量较多。
但是香蕉在种植过程中受香蕉枯萎病危害严重,其是一种具有种族内部传递的病害,严重影响了香蕉产量。
1 香蕉枯萎病概述 1.1 香蕉枯萎病形成的原因香蕉枯萎病的形成主要是由病菌属真菌引发,这种病菌属真菌一共有4种生理小种,我国最为常见的有2种。
香蕉枯萎病很难提前发现,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能够伴随香蕉生长的全过程,直到香蕉开出花苞来才会有病状特征。
香蕉枯萎病由于其潜伏期极长,加上传染性极高,导致影响范围较大,可通过土壤、花粉传染到其他香蕉树上,并且这种病菌属真菌,存活时间长,能够粘连在香蕉种植者的车轮或鞋底上,然后被香蕉种植者携带到其他地区的香蕉树上,造成间接传染。
1.2 香蕉枯萎病的主要症状香蕉枯萎病的症状主要分为外部症状和内部症状:从外部症状来分析,香蕉枯萎病会导致香蕉的叶子从下到上逐渐变黄,直至枯萎。
同时,近地面假茎会从内向外开裂,当开裂到心叶处时,香蕉树会由下至上的开裂;从内部症状来分析,香蕉根茎的维管束会逐渐变成红褐色,最终变成深黑色。
2 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2.1 轮作和间作,降低发病率由于香蕉枯萎病潜伏期长,没有发病或不在花苞期很难判断是否染病,因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理,但却可以做好防治措施。
采取轮作和间作种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轮作是指香蕉树生长周期完成后,种植其他农作物以改善土壤;间作是香蕉树生长周期结束后,将土地临时空着,遏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
不论是采用轮作,还是间作方式,其目的都是保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中的香蕉枯萎病病菌,降低香蕉感染上香蕉枯萎病的概率。
2.2 种植抗(耐)病品种抗(耐)病品种的选育是指运用科学的育种技术,选育出具有抗(耐)香蕉枯萎病的香蕉树品种。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Moko病)入侵对我国香蕉产业的风险分析
2020年12月Dec.2020第40卷(增刊)Vol.40,Sup.热带农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香蕉细菌性枯萎病(Moko 病)入侵对我国香蕉产业的风险分析①杨腊英②林培群周游郭立佳汪军梁昌聪黄俊生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摘要青枯菌2号小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2)引起的香蕉细菌性枯萎病(Moko disease )是香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
为保障我国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Moko 病害入侵我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结合近期对香蕉病害普查结果,在对该病害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等方面的分析基础上,采用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 )程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Moko 病病原菌的综合风险R 值为2.32,属于高度危险的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相关部门应对其加强检疫防范,防止其被带入国内。
关键词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茄科雷尔氏菌2号小种;风险分析中图分类号S436.67文献标识码A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0.增刊.004Risk Analysis of Banana Bacterial Wilt Disease (Moko Disease)in ChinaYANG LayingLIN PeiqunZHOU YouGUO LijiaWANG JunLIANG ChangcongHUANG Junsheng(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CATAS/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Tropical Crops,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ropicalAgricultural Pests,Haikou,Hainan 571101,China)Abstract Banana bacterial wilt or Moko disease,caused by 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2,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s in banana production.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anana industry in China,the risk analysis of Moko disease was analyzed,According to som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the results of recent general surveys of banana diseases in China,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istribution status,potential economic harm,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the infected hosts of Moko disease were analyzed,based on which the risk of the infection of Moko disease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available software Pest Risk Analysis (PRA).The PRA evaluation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risk R value of Moko disease was 2.34,which indicated this disease was of high risk.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quarantin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athogen of Moko disease from being brought into China.Keywords banana ;banana bacterial wilt ;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2;risk analysis香蕉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香蕉枯萎病有何危害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从而减少枯萎病的 发生。
化学防治
定期检查
定期对香蕉植株进行检查,发现病株及时处理。
药剂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如甲霜灵、恶霉灵等,可有效防治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但需要注意药剂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间隔 期。
04
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具体步 骤
加强植物检疫
培育无病苗
在无病区建立香蕉苗圃,并 使用健康的种子和种苗进行 繁殖。
轮作制度
避免连作,采取轮作制度, 如与甘蔗、玉米等作物进行 轮作,以减少枯萎病的传播 。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 钾肥,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 。
生物防治
接种微生物菌剂
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可促进香蕉植株的生长和抗 病能力。
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害蔓延
定期巡查
在香蕉种植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记录枯萎病 的症状,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隔离病株
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进行隔离或清除,防止病害蔓延到健康植 株。
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可以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提 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种子传播
带菌的种子可直接将病菌传播给新植株。
昆虫传播
某些昆虫如线虫可携带病菌并传播。
02
香蕉枯萎病的具体症状
叶片症状
叶片迅速黄化
01
香蕉枯萎病感染后,叶片会迅速出现黄化现象,失去正常的绿
色。
叶片枯死
02
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会逐渐枯死,最终脱落。
叶片斑驳
03
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黄绿相间的斑驳,随着病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香蕉枯萎病是由枯萎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了香蕉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思考。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病原菌传播:香蕉枯萎病主要由一种名为黄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引起,这种病原菌可通过土壤、种子、工具、虫类等途径传播。
一旦土壤中存在病原菌,香蕉种植区域就很容易遭受病害侵袭。
2. 农业生态系统破坏:香蕉种植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环境,加剧了病原菌的滋生,也削弱了植物的免疫力,易受感染。
3. 种植密度:香蕉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植株之间互相交叉,空气流通不畅,湿度增加,有利于病原菌的滋生。
4. 香蕉品种的抗病性差异:不同的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较大,一些品种易受感染,一旦感染,病情扩散速度较快。
面对香蕉枯萎病的流行,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防治对策:1. 增加种植区域的病原菌监测:通过定期对土壤和植株进行病原菌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采用有机栽培和生物防治: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可以使用一些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增加对抗病原菌的能力。
4. 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在种植香蕉时,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进行种植,降低感染风险。
5. 种苗消毒:选用无病无虫的优质种苗,并进行消毒处理,降低病原菌传播的风险。
6.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避免香蕉连作,减少病原菌滋生的可能性。
7. 防止交叉感染: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避免病原菌通过工具、虫类等途径传播,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8.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株:一旦发现有病株,需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病情扩散。
香蕉枯萎病对香蕉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减少病害发生,我们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加强病原菌监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选择抗病性品种,合理种植密度,消毒种苗和工具,及时处理病株等。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思考香蕉枯萎病是由真菌尼古洛娃革兰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
该病害在热带地区较为普遍,对香蕉的生长和产量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
一、发生原因1.土地富含串珠菌串珠菌是香蕉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它可以寄生在土壤中长达数年之久。
土壤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都不利于香蕉生长,而高温和高湿是串珠菌生长的最适条件。
2.传播途径香蕉枯萎病主要经由根系和地下休眠病原菌的传播而引发。
病原菌也可以通过某些介质如土壤、工具、水等途径传播。
3.品种易感性香蕉品种的易感性是香蕉枯萎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品种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不同,一些品种对串珠菌的感染非常敏感,枯萎病会在病原菌侵害后极速蔓延。
另外香蕉的光合作用也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这也会增加香蕉受感染的几率。
二、防治对策1.改善土壤条件保持土壤透气性和避免过度湿润。
所以,适度疏松土壤,保证充足的水源。
此外,在种植香蕉的土地上也应进行轮作,避免因长期种植香蕉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和土壤微生物失衡。
2.避免劣质种苗的使用由于香蕉枯萎病与香蕉品种易感性密切相关,因此,使用选好质量、无病害的好苗,也是防治香蕉枯萎病的重要措施。
3.合理施肥要合理施用肥料,补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调整肥料比例和施肥时间,确保香蕉长势正常,增强其抵御病菌的能力。
4.定期检查病害及时发现预防病害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病菌感染的症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5.合理施药防治在发现病害初期,进行有效防治,保证药剂的有效成分浓度。
注册的药剂更安全、更有效,必须根据药剂说明的方案合理使用药剂。
综上所述,香蕉枯萎病是由串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
种植户可以改善土壤条件、选择好种苗、合理施肥、定期检查和合理施药防治,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增加香蕉树的抵抗力是一个全面的病害防控措施。
5株香蕉枯萎病菌(Foc4)菌株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测定
5株香蕉枯萎病菌(Foc4)菌株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测定覃柳燕;孙嘉曼;韦弟;黄素梅;卢江;田丹丹;韦绍龙;李朝生【摘要】[目的]了解桂蕉6号在广西对不同来源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oc4)的抗性,并筛选出强致病力菌株,为香蕉新品种抗性鉴定提供备选鉴别菌株.[方法]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分别将不同来源的Foc4菌株(J-2、SD-2、T-2、W-2、F-2)同期接种于苗期香蕉品种桂蕉6号,并于接种后10、15、20、25和30 d观察植株叶部发病症状,30 d时解剖蕉苗球茎,观察球茎的变化.综合受侵染后桂蕉6号内外部症状,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SD-2、J-2、T-2和W-2菌株对桂蕉6号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中SD-2和J-2致病力最强,接种10d后植株叶片边缘开始变黄,15d植株叶片黄化明显,30 d后植株矮化、弱小,甚至枯死;接种T-2、W-2后20d,香蕉植株也出现黄化,但植株仍能正常生长;F-2致病力相对较弱,但仍属中等致病力菌株.[结论]桂蕉6号为感病品种,在种植中应加强对枯萎病的防控.在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时,可选用致病力较强的J-2和SD-2作为备选鉴别菌株.【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45)012【总页数】5页(P2153-2157)【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致病力;桂蕉6号【作者】覃柳燕;孙嘉曼;韦弟;黄素梅;卢江;田丹丹;韦绍龙;李朝生【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宁530007;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7【研究意义】近年来广西香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缪卫国教授悉心指导下完 成的,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缪卫国教授。 再有感谢吴小燕师姐对我的无私指导和细心 帮助,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给了我许多和支持帮助, 在这里表示深深的谢意。
B-1 A-1
0a
0a
图:不同时间段茎围测量值
A-1、A-2、A-3分别代表香蕉苗浸根处理,接菌浓度分别为10CFU/ml、103 CFU/ml、106 CFU/ml;B-1、B-2、B3分别代表土壤混菌处理,接菌浓度为10CFU/g、103 CFU/g、106CFU/g;C-1、C-2、C-3分别代表香蕉苗浸根处 理+土壤混菌处理,接菌浓度为10CFU/ml +10CFU/g、103 CFU/ml +103 CFU/g、106 CFU/ml +106CFU/g。经 Duncan新复极差法方差分析。 注:表中同列字母分别表示显著性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
结果与分析
• 一、香蕉枯萎病对蕉苗茎围与株高的影响 • 二、香蕉枯萎病对蕉苗叶片的影响 • 三、香蕉枯萎病对蕉苗球茎的影响
香蕉枯萎病对蕉苗茎围与株高的影响
表:茎围增长值
处理 CK C-3 B-3 A-3 C-2 B-2 A-2 C-1 植后1d 0a 0a 0a 0a 0a 0a 0a 0a 植后32d 2.37±0.23a 1.17±0.45ab 1.1±0.2b 1.4±0.26ab 1.2±0.2ab 1.33±0.35ab 1.4±0.4ab 1.3±0.1ab 1.7±0ab 1.87±1.78ab 植后64d 1.73±0.64a 0.8±0.56b 0.8±0.46b 0.77±0.64b 0.8±0.5b 0.73±0.25b 1.23±0.76b 0.77±0.06ab 0.73±0.06b 0.63±0.12b 植后96d 0.13±0.72a -1.87±0.78b 0.37±0.6a 0.33±0.64a 0.03±0.65a 0.83±0.15a 1.23±2.02a 0.58±0.12a 0.67±0.31a 0.6±0.69a
香蕉枯萎病对蕉苗球茎的影响
图:第96 d后对照处理的香蕉假茎危害图
图: 第96 d后不同接菌浓度及处理的香蕉假茎危害图
A处理:带菌香蕉苗 B处理:带菌土壤 C处理: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
讨论
•
香蕉枯萎病菌苗期侵染不仅使蕉苗叶片退绿变黄,还 使叶片畸形,变得细小窄长,这个现象在蕉苗中鲜见报道, 在本实验中,90%的接菌处理均出现此特征,我们认为该 特征可以作为苗期的典型香蕉枯萎病病害特征。 在接种后至64d,对照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增长 相比第32d均呈现质的飞跃,我们认为该阶段是香蕉苗生 长的一个黄金时期,此时所有处理的香蕉苗的大部分指标 值先后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说明香蕉枯萎病能影响蕉苗 生长,尤其是在蕉苗生长关键时期,能阻碍蕉苗茎围、株 高、叶片长宽等生长。 实验中接菌浓度为106CFU对香蕉苗的生长影响最大, 其次为103CFU,最后为10CFU,接菌处理对香蕉苗的生长 影响的由强至弱分别为C处理、B处理、A处理,而这三个 接菌方法或带菌途径又导致了菌量的差异,故最终我们发 现在一定范围内,接菌浓度越大,香蕉苗的茎围、株高、 叶片长宽生长就越慢,甚至停止生长。
表:株高
处理 CK C-3 B-3 A-3 C-2 B-2 A-2 C-1 植后1d 9±0.3a 8.97±0.21a 9.07±0.06a 9±0.1a 9±0.1a 9.1±0.1a 9.3±0.1a 9.2±0.1a 植后32d 17.33±1.76 a 16±1.8a 16±0.87a 14.67±1.26 a 16.17±2.02 a 14.5±1.5a 17.47±3.44 a 17.83±1.04 a 17±1a 植后64d 22.33±1.04a 17±0.87c 18.83±0.58bc 17.67±1.76bc 16.5±2.18c 17±2.29c 20.83±0.29ab 18.67±1.26bc 植后96d 20.7±1.15a 14.67±1.61d 16.17±1.15cd 16.33±1.44cd 15.5±1.5d 16.17±1.61cd 19.9±4.33ab 16.87±1.27cd
实验方法(侵染途径)
三种接种 方法(侵 染途径)
带菌香蕉苗 (A处理)
带菌土壤(B 处理)
带菌土壤与带 菌香蕉苗(C 处理)
带菌香蕉苗(A处理):将3-4片真叶的香蕉幼苗用无菌水冲洗根部,用无菌剪刀剪伤根尖,将根浸于不 同菌液浓度中30 min后,种入1kg无菌土壤。浇灌足量的无菌水作为定根水。以浸渍无菌水作对照。 每处理重复3次。 带菌土壤(B处理):取150 ml制备好的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与1kg灭菌土壤拌匀,装入盆钵中, 将4至5片真叶的香蕉幼苗用无菌水冲洗根部,用无菌剪刀剪伤根尖,移栽到盆钵中;浇灌同样浓度的 菌液100ml为定根水,以无菌水拌灭菌土作对照;无菌水100ml为定根水,每处理重复3次。 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C处理):取150 ml制备好的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与1kg灭菌土壤拌匀, 装入盆钵中,将3-4片真叶的香蕉幼苗用无菌水冲洗根部,用无菌剪刀剪伤根尖,将根浸于菌液中20 min后,种于该盆钵中。浇灌同样浓度的菌液100 ml为定根水。以浸渍无菌水、种入无菌土壤及浇灌 无菌水为定根水作对照。
香蕉枯萎病对蕉苗叶片的影响
表:不同处理的叶片长度测量值
处理 CK C-3 B-3 A-3 C-2 B-2 A-2 C-1 植后1d 7.56±0.32a 7.6±0.36a 7.56±0.46a 7.46±0.46a 7.4±0.23a 7.34±0.37a 7.41±0.26a 7.38±0.33a 植后32d 12.17±1.47a 8.01±1.41b 8.2±1.47b 8.29±0.68b 8.16±0.43b 8.3±0.7b 9.39±0.97b 12±1.41a 植后64d 29.63±5.03a 11.48±4.16f 15.4±2.83f 20.1±3.56e 13.83±7.46f 19.57±4.14bcd 21.88±6.07cd 23.33±3.46d 植后96d 9.76±10.72a 5.63±4.25d 6.27±5.5e 7.05±7.24d 6.14±5.16d 6.97±7.04bc 7.81±7.82cd 8.4±8.52bc
植后64d
13.95±0.52a 3.79±0.28d 4.32±0.33d 7.92±0.19bc 4.16±0.52d 7.9±0.33bc 6.07±0.21cd 9.07±0.13b
植后96d
15.67±0.52a 5.03±0.28f 4.72±0.33f 7.42±0.19e 5.63±0.52f 9.42±0.33cd 9.43±0.21cd 8.58±0.13d
实验材料
• 实验供试香蕉品种:巴西蕉 (Cavendish,AAA)由中国热带农 业科学院提供,采用4-5叶期香蕉植株供接种用。 • 供试土壤:红壤,经121°C , 0.1 MPa灭菌30 min 2次,其基本 性状为:pH 5.32,有机质含量为15.9 g· kg-1,速效氮(N)为 0.56 mg· kg-1,速效磷(P)为0.36 mg· kg-1,速效钾(K)为 5.5 mg· kg-1。 • 不同浓度带菌土壤的制备:将分离纯化后的香蕉枯萎病菌株4 号生理小种(FOC 4)的孢子悬浮液调节成带菌浓度为106 CFU/g、103 CFU/g、10 CFU/g的土壤样品。
表:不同处理的叶片宽度测量值
处理
CK C-3 B-3 A-3 C-2 B-2 A-2 C-1
植后1d
5.51±0.52a 5.55±0.28a 5.33±0.33a 5.56±0.19a 5.52±0.52a 5.41±0.33a 5.35±0.21a 5.55±0.13a
植后32d
7.12±0.52a 6.54±0.28a 6.61±0.33a 6.77±0.19a 6.8±0.52a 6.58±0.33a 7.15±0.21a 6.78±0.13a
B-1
9.1±0aLeabharlann 19.67±1.04abc
17.6±0.1bc
A-1
9.07±0.21a
15.5±2.18a
17.83±3.18bc
18.03±2.4cd
图:不同时间段株高测量值
A-1、A-2、A-3分别代表香蕉苗浸根处理,接菌浓度分别为10CFU/ml、103 CFU/ml、106 CFU/ml;B-1、B-2、 B-3分别代表土壤混菌处理,接菌浓度为10CFU/g、103 CFU/g、106CFU/g;C-1、C-2、C-3分别代表香蕉苗浸 根处理+土壤混菌处理,接菌浓度为10CFU/ml +10CFU/g、103 CFU/ml +103 CFU/g、106 CFU/ml +106CFU/g。 经Duncan新复极差法方差分析。 注:表中同列字母分别表示显著性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
B-1
5.54±0.67a
6.52±0.67a
10.32±0.67b
10.13±0.67c
A-1
5.55±0.37a
6.5±0.37a
9.22±0.37b
11.93±0.37b
图:不同处理的叶片宽度测量值
A-1、A-2、A-3分别代表香蕉苗浸根处理,接菌浓度分别为10CFU/ml、103 CFU/ml、106 CFU/ml;B-1、B-2、 B-3分别代表土壤混菌处理,接菌浓度为10CFU/g、103 CFU/g、106CFU/g;C-1、C-2、C-3分别代表香蕉苗浸 根处理+土壤混菌处理,接菌浓度为10CFU/ml +10CFU/g、103 CFU/ml +103 CFU/g、106 CFU/ml +106CFU/g。 经Duncan新复极差法方差分析。 注:表中同列字母分别表示显著性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