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四) 海关的权力
海关的权力是指国家通过海关法规 而赋予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 工具等的监督管理权。
根据《海关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海关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可以行 使以下12项权力:检查权、查阅权、查 问权、调查权、稽查权、复制权、扣留 权、质押权、追缉权、处理权、强制执 行权、佩带和使用武器权。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4. 检验机构
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大致有如下几 类: (1) 官方机构。这是指由国家设立的检验机构。 (2) 非官方机构。这是指由私人、同业工会和协 会等开设的检验机构,如公证人、公证行。 (3) 工厂企业、用货单位设立的化验室、检验室。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二) 海关的性质
1. 海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3. 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
动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三) 海关的任务
1. 监管 2. 征收关税 3. 查缉走私 4. 编制海关统计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海关
1. 美国海关 2. 英国海关 3. 日本海关 4. 加拿大海关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二) 口岸的分类
1. 按批准开放的权限划分 按批准开放的权限划分,可以将口岸分
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六) 口岸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国务院设有国家口岸办公室 2. 各级地方政府设有口岸管理委 员会或口岸办公室 3. 口岸检查检验机构
二、 海关概述
(一) 海关的定义 (二) 海关的性质 (三) 海关的任务 (四) 海关的权力
(一) 海关的定义
海关是主权国家在其开放口岸设 立的,对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行 李物品、邮递物品等执行监督管理、 稽征关税和查缉走私的国家行政机关 。
(一) 国家卫生检疫和进口食品监督检验
卫生检疫是国家通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和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关,对出入境人员 和交通工具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的行政管理活动。
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是依据《进口食品 卫生监督检验工作程序》的规定,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 国界江河的口岸上,实施食品抽样检验、质量 鉴定和卫生监督,提高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 验工作质量,防止食品污染,保证人民健康, 维护
1.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2. 实施商品检验的范围 3. 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4. 检验机构 5. 检验证书 6.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1.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的职责是鉴定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合同 规定的要求,检查卖方是否已按合同履 行了交货义务。
第一节 我国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二、 海关概述 三、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及法规 四、 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一) 口岸的定义 (二) 口岸的分类 (三) 口岸的地位与作用 (四) 电子口岸 (五) 口岸管理系统的组成 (六) 口岸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一) 口岸的定义
口岸也称通商口岸,原指由国家指定 的对外通商的沿海港口。但是现在,口岸 已不仅仅是经济贸易往来(即通商)的商 埠,还包括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旅 游和移民等方面的往来港口,同时口岸也 已不仅仅指设在沿海的港口。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三) 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及法规
1.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2. 实施商品检验的范围 3. 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4. 检验机构 5. 检验证书 6.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1.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的职责是鉴定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合同 规定的要求,检查卖方是否已按合同履 行了交货义务。
三、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及法规
(一) 我国海关通关的基本制度 (二) 中国海关的货运监管制度
(一) 我国海关通关的基本制度
1. 申报制度 2. 查验制度 3. 放行制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中国海关的货运监管制度
(1) 一般贸易货物。 (2) 过境货物、通运货物和转运货物。 (3) 暂时进出口货物。 (4) 保税货物。
动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是: (1) 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动植物检疫的政策法令和有关规章制度。 (2) 进入码头、机场、车站、邮局以及检疫物存放、加工、养殖、种植场 所实施检疫检验,根据规定签发放行或处理等单证。 (3) 按照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作到准确、及时,并与口岸有关部门协 作配合,共同做好检疫工作。 (4) 开展有关检疫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检疫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 (5) 会同有关部门,在本口岸所在30 km地域范围进行检疫性病虫等疫情 调查,根据检疫需要,对生产场地、仓库等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和检疫监督 管理,及时掌握引进种苗隔离种植、种畜禽隔离饲养期间的疫情。 (6) 根据进出境检疫工作需要,了解产地疫情。动植物检疫与卫生检疫针 对的检疫对象不同,凡通过动物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均由动植物检疫机 构负责;凡通过人传播的人畜共患病,均由卫生检疫机构负责。
(一) 海关的定义 (二) 海关的性质 (三) 海关的任务 (四) 海关的权力
口岸码头仓库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口岸码头仓库管理,确保仓库安全、高效、有序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口岸码头仓库的日常管理、操作和监督。
第三条仓库管理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仓库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仓库主管负责全面管理仓库,组织实施本制度,监督仓库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五条仓库保管员负责仓库的日常管理、物资收发、盘点等工作。
第六条仓库安全员负责仓库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仓库安全。
第三章物资管理第七条仓库应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明确物资的入库、出库、保管、盘点等流程。
第八条物资入库时,保管员应核对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第九条物资出库时,保管员应根据领用单据,核对领用人、领用物品、数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第十条仓库内物资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便于查找和管理。
第十一条定期进行物资盘点,确保物资账实相符。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仓库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仓库内严禁烟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四条仓库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五条仓库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仓库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十七条仓库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第十八条仓库管理人员应参加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十九条仓库管理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公司机密。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仓库主管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口岸码头仓库管理制度范本旨在规范口岸码头仓库的日常管理,确保仓库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仓库管理人员应认真遵守本制度,共同努力,为口岸码头的发展贡献力量。
港口码头管理制度

港口码头管理制度1. 范围及目的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属于我司管理范围内的港口码头,旨在规范港口码头的管理和运营,确保港口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客户及员工的利益。
2. 定义•港口码头:指我司管理的装卸货物、停靠船只的场所,包括码头设备、港口设施、进出口作业区、堆场等。
•管理标准:规定港口码头的安全、环境、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港口运营的高效性。
•考核标准:根据管理标准,制定评估港口码头运营情况的标准,以评估港口码头的运营质量。
3. 管理标准3.1 港口安全管理1.港口码头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爆、防溢油、防污染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
2.港口码头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包括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志、紧急疏散通道等。
3.港口码头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消除隐患。
4.港口码头应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以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2 港口环境管理1.港口码头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确保码头周边环境的卫生和干净。
2.港口码头应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并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码头的整洁。
3.港口码头应加强噪音和振动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和振动产生的影响。
3.3 港口服务管理1.港口码头应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包括货物装卸、船舶停靠、物流服务等。
2.港口码头应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并及时回应客户的投诉和建议。
3.港口码头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3.4 港口设备管理1.港口码头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港口码头应建立设备使用和保养记录,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
3.港口码头应制定设备报废和更新的规则,保证设备的合理利用和更新换代。
4. 考核标准4.1 安全管理考核标准1.港口码头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及执行情况。
2.港口码头安全设备的配备情况和完好程度。
3.港口码头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纠正情况。
4.港口码头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情况。
港口管理制度规章

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秩序,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保障港口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适用于港口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三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宗旨是为了实现港口安全、高效、顺畅和规范的运营,保障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第四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执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安全高效。
第五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港口管理机构、港口管理体系、港口经营管理、港口安全管理等方面。
第六条港口管理机构是指依法设立、工作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包括港口管理局、港口管理公司等。
第七条港口管理体系是指港口管理机构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架构、管理规章、管理流程等。
第八条港口经营管理是指港口的船舶管理、货物管理、码头作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第九条港口安全管理是指港口的安全设施、安全标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管理。
第十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执行机关是港口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监督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
第十二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违法行为由监督机关处理,必要时可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违法行为包括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港口管理规章的行为。
第十四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修改,由港口管理机构提出,经批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具体实施办法由港口管理机构组织制定并公布。
第十六条港口管理制度规章的解释权属于港口管理机构。
第二章港口管理机构第十七条港口管理机构是指依法设立、工作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
第十八条港口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负责港口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二)制定港口管理规章和制度;(三)开展港口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四)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应急工作;(五)推动港口现代化建设;(六)开展港口规划和发展工作。
第十九条港口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包括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业务机构。
第二十条港口管理机构的主要领导由上级行政机关任命,任期一般为五年。
港口管理制度清单

港口管理制度清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港口管理行为,保障港口运营安全和高效,维护港口运输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港口管理制度适用于港口经营管理单位、港口从业人员及相关交通运输单位。
第三条港口管理制度遵循依法经营、服务市场、安全第一、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原则。
第四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港口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业务职责,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健全港口管理制度,设立安全保障部门,开展港口安全防范工作。
第五条港口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港口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履行职责,确保港口运营安全和高效。
第六条港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均适用于本制度。
对港口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港口管理主管部门所有。
第二章港口基础设施管理第七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保障港口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第八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对港口码头、航道、船闸、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港口设施的管理,禁止私自擅自改动和占用港口资源。
第十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提升,不断提高港口设施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
第三章港口作业管理第十一条港口从业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遵守货运操作、船舶装卸等作业程序,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
第十二条港口从业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安全管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三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作业人员,实行作业人员资格证制度,禁止未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作业操作。
第十四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灵活的作业计划,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和作业装备,确保作业过程有序进行。
第四章港口安全管理第十五条港口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加强安全防护,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港口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港口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三、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及法规
(一) 我国海关通关的基本制度 (二) 中国海关的货运监管制度源自(一) 我国海关通关的基本制度
1. 申报制度 2. 查验制度 3. 放行制度
(二) 中国海关的货运监管制度
(1) 一般贸易货物。 (2) 过境货物、通运货物和转运货物。 (3) 暂时进出口货物。 (4) 保税货物。
四、 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及法规
(一) 国家卫生检疫和进口食品监督检验 (二) 动植物检疫制度及法规 (三) 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及法规
(二) 海关的性质
1. 海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3. 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
动
(三) 海关的任务
1. 监管 2. 征收关税 3. 查缉走私 4. 编制海关统计
(四) 海关的权力
海关的权力是指国家通过海关法规 而赋予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 工具等的监督管理权。
(二) 动植物检疫制度及法规
动植物检疫是国家通过动植物检疫机关,对进入我国国境和过境的动植 物、动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等实施检疫的行政管理活动。
动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是: (1) 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动植物检疫的政策法令和有关规章制度。 (2) 进入码头、机场、车站、邮局以及检疫物存放、加工、养殖、种植场 所实施检疫检验,根据规定签发放行或处理等单证。 (3) 按照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作到准确、及时,并与口岸有关部门协 作配合,共同做好检疫工作。 (4) 开展有关检疫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检疫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 (5) 会同有关部门,在本口岸所在30 km地域范围进行检疫性病虫等疫情 调查,根据检疫需要,对生产场地、仓库等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和检疫监督 管理,及时掌握引进种苗隔离种植、种畜禽隔离饲养期间的疫情。 (6) 根据进出境检疫工作需要,了解产地疫情。动植物检疫与卫生检疫针 对的检疫对象不同,凡通过动物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均由动植物检疫机 构负责;凡通过人传播的人畜共患病,均由卫生检疫机构负责。
港口码头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港口码头安全、高效、有序运行,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港口码头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或靠泊码头的人员和船只,以及码头内的所有作业活动。
第三条码头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确保码头运行安全。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四条码头消防设施齐全完整,灭火器、黄砂、太平斧等消防设备应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五条码头内禁止吸烟、明火作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码头。
第六条码头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第七条码头内所有人员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掌握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八条码头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作业管理第九条码头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十条码头管理部门应合理规划泊位,确保船舶安全靠泊。
第十一条船舶靠泊前,码头作业人员应检查船舶状况,确保船舶符合靠泊条件。
第十二条码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十三条码头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人员、车辆进出管理第十四条人员、车辆进出码头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人员进出码头应佩戴工作证,车辆进出应办理登记手续。
(二)外来人员进入码头,应接受安全检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码头作业区。
(三)车辆进出码头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码头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码头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码头管理部门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码头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码头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修订。
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二) 海关的性质
1. 海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3. 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
动
(三) 海关的任务
1. 监管 2. 征收关税 3. 查缉走私 4. 编制海关统计
(四) 海关的权力
海关的权力是指国家通过海关法规 而赋予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 工具等的监督管理权。
4. 检验机构
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大致有如下几 类: (1) 官方机构。这是指由国家设立的检验机构。 (2) 非官方机构。这是指由私人、同业工会和协 会等开设的检验机构,如公证人、公证行。 (3) 工厂企业、用货单位设立的化验室、检验室。
1. 申报制度 2. 查验制度 3. 放行制度
(二) 中国海关的货运监管制度
(1) 一般贸易货物。 (2) 过境货物、通运货物和转运货物。 (3) 暂时进出口货物。 (4) 保税货物。
四、 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及法规
(一) 国家卫生检疫和进口食品监督检验 (二) 动植物检疫制度及法规 (三) 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及法规
(六) 口岸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国务院设有国家口岸办公室 2. 各级地方政府设有口岸管理委 员会或口岸办公室 3. 口岸检查检验机构
二、 海关概述
(一) 海关的定义 (二) 海关的性质 (三) 海关的任务 (四) 海关的权力
(一) 海关的定义
海关是主权国家在其开放口岸设 立的,对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行 李物品、邮递物品等执行监督管理、 稽征关税和查缉走私的国家行政机关。
(四) 电子口岸
我国电子口岸的主要作用如下: (1)建立进出口货物电子底账,实施 综合治理。 (2)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 (3)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港口管理制度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港口管理,保障港口安全、高效、有序运行,促进港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港口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港口的管理活动,包括港口建设、运营、使用、维护、安全保障等。
第三条港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三)高效运营、优质服务;(四)依法行政、公平公正;(五)科技进步、创新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港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管理工作。
第二章港口规划与建设第五条港口规划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港口布局规划。
第六条港口建设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符合港口规划,确保港口功能定位和布局合理;(二)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港口设施水平;(四)注重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五)保障港口安全,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七条港口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投标,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第八条港口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港口运营与管理第九条港口运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二)公开透明,服务优质;(三)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港口作业安全;(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港口竞争力。
第十条港口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二)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和设备;(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四)有合格的从业人员;(五)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十一条港口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服务质量标准;(三)环境保护制度;(四)应急预案;(五)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第十二条港口企业应当加强以下管理:(一)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二)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三)对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四)对客户进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港口业务管理制度

港口业务管理制度一、目的性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港口的业务活动,保障港口业务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港口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
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条例》5. 《港口业务管理办法》6. 公司章程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经营管理的港口业务,包括进出口货物的装卸、仓储、报关报检、集装箱堆存、码头作业、船舶作业等相关业务。
四、主要内容1. 港口业务设备和设施的管理1.1 港口业务设备和设施的购置、更新、维护和维修,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2 港口业务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台账和档案,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使用。
2. 港口业务人员管理2.1 港口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聘用和管理,必须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并接受专业培训。
2.2 港口工作人员应当熟悉港口业务流程和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和顺利进行。
3. 港口货物装卸作业3.1 港口货物的装卸作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3.2 对于危险品和特种货物的装卸作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进行,并做好防护措施。
4. 港口船舶作业管理4.1 港口船舶的作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港口法规和规定进行,确保船舶的安全和顺利停靠。
4.2 对于货物装卸、船舶停泊等工作,应当建立完善的作业计划和指挥系统,保障作业的有序进行。
5. 港口货物仓储管理5.1 对于进出口货物的仓储管理,应当根据货物性质和数量建立相应的仓储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货物的安全保管和顺利出入库。
5.2 对于特种货物和危险品的仓储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无污染。
6. 港口海关报关报检6.1 港口业务涉及报关报检的货物,应当严格按照海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确保报关报检的准确、及时。
出入港口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港口管理,保障港口安全,维护港口秩序,促进港口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港口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港口及其管辖范围内的水域、陆域、空域。
第三条港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公开透明;(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四)方便高效,服务至上。
第四条港口管理机构负责港口的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港口管理规划和措施;(二)组织实施港口安全、环保、消防、交通、治安等各项管理制度;(三)负责港口设施、设备、船舶、货物的监督检查;(四)处理港口突发事件;(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章港口安全第五条港口安全是港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港口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港口安全。
第六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港口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船舶进出港安全管理制度;(二)货物装卸、储存、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三)港口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四)港口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五)港口治安管理制度;(六)港口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七条船舶进出港安全管理制度:(一)船舶进出港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航线和航行规则;(二)船舶进出港前,船方应当向港口管理机构提交船舶安全技术状况报告;(三)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对船舶安全技术状况进行审核,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出港;(四)船舶在港期间,船方应当严格遵守港口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船舶安全。
第八条货物装卸、储存、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一)货物装卸、储存、运输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二)货物装卸、储存、运输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货物损坏、污染、丢失;(三)货物装卸、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遵守消防安全、治安管理等制度。
第九条港口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港口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二)港口设施、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修、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三)港口设施、设备发生故障,应当及时维修,确保港口正常运营。
港口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港口服务管理,保障港口安全、高效、便捷、绿色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安全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港口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港口范围内的所有港口服务活动,包括货物装卸、仓储、船舶代理、航道维护、港务管理、安全监督等。
第三条港口服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依法管理、规范服务;(三)高效便捷、优质服务;(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第二章港口服务企业资质管理第四条港口服务企业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取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港口经营许可证》。
第五条港口服务企业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资质管理:(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服务质量;(二)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三)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四)接受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港口服务质量管理第六条港口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服务质量。
第七条港口服务质量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服务质量标准,明确服务质量要求;(二)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技能;(三)完善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四)建立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问题;(五)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第八条港口服务企业应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自查,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章港口安全监督与管理第九条港口安全监督与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船舶和港口安全的法律法规;(二)加强船舶进出港安全管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三)加强港口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四)加强港口环境安全管理,防止污染事故发生;(五)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条港口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一条港口服务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章港口环保与节能减排第十二条港口服务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管理。
具体港口规章制度范本

港口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港口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进出港口的所有船舶、人员和车辆,以及从事港口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港口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四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五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港口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第七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加强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规程,防止危险货物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第八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第九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加强港口环境卫生管理,保证港口环境卫生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第三章港口作业管理第十一条船舶进出港口应当遵守航行规则,服从港口调度,确保港口安全畅通。
第十二条船舶在港口作业期间,船员应当遵守港口作业规程,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
第十三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加强对港口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制止违章作业和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港口作业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报告港口作业情况。
第十五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加强港口泊位管理,保证泊位安全、有序使用。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港口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七条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港口安全生产举报制度,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港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规范港口管理制度内容

规范港口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港口管理和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促进港口安全和船舶交通安全,保障港口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港口管理单位的港口管理工作。
港口管理单位应按照本规范规定,严格执行,不得违反规定。
第三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港口管理制度,明确港口管理职责,完善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港口安全运行。
第四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加强对港口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确保港口运营工作的高效进行。
第五条港口管理单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信息共享,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港口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第二章港口安全管理第六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港口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港口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七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加强对港口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八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港口安全演练,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第九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建立港口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和控制。
第十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加强对船舶和货物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船舶和货物检查制度,杜绝不合格船舶和货物进入港口。
第三章港口运营管理第十一条港口管理单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船舶排队调度,保障船舶的安全停靠和高效装卸作业。
第十二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加强与船舶公司和货主的沟通协调,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同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第十三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货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货物的精确定位和高效运输,保障货物的及时到达和安全保障。
第十四条港口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各种费用的管理,公开透明收费标准,保障船舶公司和货主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港口管理单位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绿色港口建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港口管理制度

港口管理制度港口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节点,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通道。
港口管理制度的规范与运作对于一个国家的海运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本文将从港口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港口安全管理与港口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港口管理制度有基于法律法规来规范港口的运营和管理。
各国的港口管理制度都需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港口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港口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确港口的行政管理机构,对港口的监督和管理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
此外,还需要明确港口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确保港口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规定并且高效运作。
只有通过建立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港口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其次,港口管理制度还需要注重港口的安全管理。
港口是一个涉及到货物进出口、船舶停靠和装卸作业等多个环节的综合系统,其中安全问题是最为重要的。
港口管理制度需要包括有关港口安全管理的规定,例如确保港口设施的安全性、重点货物的安全保障、港口周边环境的安全评估等方面。
此外,港口管理制度还需要明确港口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机构设置,确保港口的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只有保证港口安全,才能够保障货物的安全运输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港口管理制度还需要注重港口的运营管理。
港口的运营管理涉及到港口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和衔接,以及与其他港口和航运公司的合作。
港口管理制度需要明确港口的运营管理流程和相关规定,例如货物的装卸作业流程、船舶的进出港规定等。
此外,港口管理制度还需要明确港口的运营责任和权益,以及与其他相关方的合作方式和合同规定。
通过确立港口的运营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港口管理制度是港口运营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法律法规、注重港口的安全管理和运营管理,才能够实现港口的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港口的不断壮大,港口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改进将成为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港口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港口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港口安全生产,维护港口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港口的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港口规章制度建设应当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实用、创新的原则,确保港口安全生产,提高港口服务质量。
第四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港口规章制度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确保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章规章制度建设第五条港口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港口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服务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设备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
第六条港口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确保各项管理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第七条港口企业应当对规章制度进行定期审查和修订,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管理制度效能。
第八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和实施港口行业规章制度,规范港口经营行为,保障港口安全生产和秩序。
第三章规章制度管理第九条港口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规章制度管理职责,确保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条港口企业应当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一条港口企业应当定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港口行业规章制度的监督实施,对违反行业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四章规章制度培训与宣传第十三条港口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规章制度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合规意识。
第十四条港口企业应当定期组织规章制度培训,针对新入职员工和现有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覆盖面和效果。
第十五条港口企业应当加强对规章制度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规章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西非经济共同体
西非经济共同体(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ECOWAS)简称西共体,是目前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多边合作组织。
(二)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 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 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 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三)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 的地区关税同盟
(四) 其他关税组织(区域性的关税合作组织)
1.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6.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涉及检验工作中许 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同一商品,如用不同的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检验,其结果也会不同。 因此,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确定合适 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第二节 国际通行口岸管理组织
一、 国际海关与关税组织 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海关
一、 国际海关与关税组织
(一) 国际海关组织 (二) 世界贸易组织 (三) 欧洲联盟 (四) 其他关税组织(区域性的关 税合作组织)
(一) 国际海关组织
国际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又称世界海关组 织,其前身为海关合作理事会,是国际 性的海关组织,也是世界性的、为统一 关税、简化海关手续而建立的政府间协 调组织。
第一节 我国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二、 海关概述 三、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及法规 四、 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一) 口岸的定义 (二) 口岸的分类 (三) 口岸的地位与作用 (四) 电子口岸
(一) 口岸的定义
口岸也称通商口岸,原指由国家指定 的对外通商的沿海港口。但是现在,口岸 已不仅仅是经济贸易往来(即通商)的商 埠,还包括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旅 游和移民等方面的往来港口,同时口岸也 已不仅仅指设在沿海的港口。
(二) 海关的性质
1. 海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3. 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 动
(三) 海关的任务
1. 2. 3. 4. 监管 征收关税 查缉走私 编制海关统计
(四) 海关的权力
海关的权力是指国家通过海关法规 而赋予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 工具等的监督管理权。 根据《海关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海关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可以行 使以下12项权力:检查权、查阅权、查 问权、调查权、稽查权、复制权、扣留 权、质押权、追缉权、处理权、强制执 行权、佩带和使用武器权。
(四) 电子口岸
我国电子口岸的主要作用如下: (1)建立进出口货物电子底账,实施 综合治理。 (2)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 (3)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五) 口岸管理系统的组成
口岸系统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1) 交通运输分系统。 (2) 外贸分系统。 (3) 监督分系统。 (4) 服务分系统。
(二) 口岸的分类
1. 按批准开放的权限划分 按批准开放的权限划分,可以将口岸分 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 2. 按出入国境的交通运输方式划分 (1) 港口口岸(2) 陆地口岸 (3) 航空口岸又称空港口岸
(三) 口岸的地位与作用
1. 口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2.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3. 口岸是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
4. 检验机构
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大致有如下几 类: (1) 官方机构。这是指由国家设立的检验机构。 (2) 非官方机构。这是指由私人、同业工会和协 会等开设的检验机构,如公证人、公证行。 (3) 工厂企业、用货单位设立的化验室、检验室。
5. 检验证书
进出口商品经过商检机构检验后,都要 由检验机构发给证明书,以证明商品的品质 和数量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这种证明书称 为商检证书。
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海关
1. 2. 3. 4. 美国海关 英国海关 日本海关 加拿大海关
思考题
(1) (2) (3) (4) (5) (6) (7) (8) 什么是口岸和海关? 我国口岸的分类有哪些? 简述我国海关通关的一般制度。 海关的任务有哪些? 列举一些国际海关组织。 WCO是什么组织? WTO是什么组织?宗旨是什么? 美国海关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3.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简称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一 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4. 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outhern African Customs Union,SACU)是世界 上成立最早的关税同盟体。
(三) 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及法规
1. 2. 3. 4. 5. 6.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实施商品检验的范围 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检验机构 检验证书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1.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的职责是鉴定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合同 规定的要求,检查卖方是否已按合同履 行了交货义务。
(六) 口岸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国务院设有国家口岸办公室 2. 各级地方政府设有口岸管理委 员会或口岸办公室 3. 口岸检查检验机构
二、 海关概述
(一) 海关的定义 (二) 海关的性质 (三) 海关的任务 (四) 海关的权力
(一) 海关的定义
海关是主权国家在其开放口岸设 立的,对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行 李物品、邮递物品等执行监督管理、 稽征关税和查缉走私的国家行政机关。
四、 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及法规
(一) 国家卫生检疫和进口食品监督检验 (二) 动植物检疫制度及法规 (三) 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及法规
(一) 国家卫生检疫和进口食品监督检验
卫生检疫是国家通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和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关,对出入境人员 和交通工具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的行政管理活动。
在对外贸易合同中,有关检验的时间和地点有三 种不同的规定: 第一种规定是以离岸品质、重量为准。 第二种规定是以到岸品质、重量为准。 第三种规定是两次检验、两个证明、两份依据。 检验的时间与地点不仅与贸易术语、商品及包装 性质、检验手段有关,而且还与国家的立法、规章制 度等有密切关系。为使检验顺利进行、预防产生争议, 买卖双方应将检验时间与地点在合同的检验条款中具 体订明。
三、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及法规
(一) 我国海关通关的基本制度 (二) 中国海关的货运监管制度
(一) 我国海关通关的基本制度
1. 申报制度 2. 查验制度 3. 放行制度
(二) 中国海关的货运监管制度
(1) (2) (3) (4) 一般贸易货物。 过境货物、通运货物和转运货物。 暂时进出口货物。 保税货物。
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是依据《进口食品 卫生监督检验工作程序》的规定,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 国界江河的口岸上,实施食品抽样检验、质量 鉴定和卫生监督,提高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 验工作质量,防止食品污染,保证人民健康, 维护国家权益。
(二) 动植物检疫制度及法规
动植物检疫是国家通过动植物检疫机关,对进入我国国境和过境的动植 物、动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等实施检疫的行政管理活动。 动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是: (1) 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动植物检疫的政策法令和有关规章制度。 (2) 进入码头、机场、车站、邮局以及检疫物存放、加工、养殖、种植场 所实施检疫检验,根据规定签发放行或处理等单证。 (3) 按照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作到准确、及时,并与口岸有关部门协 作配合,共同做好检疫工作。 (4) 开展有关检疫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检疫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 (5) 会同有关部门,在本口岸所在30 km地域范围进行检疫性病虫等疫情 调查,根据检疫需要,对生产场地、仓库等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和检疫监督 管理,及时掌握引进种苗隔离种植、种畜禽隔离饲养期间的疫情。 (6) 根据进出境检疫工作需要,了解产地疫情。动植物检疫与卫生检疫针 对的检疫对象不同,凡通过动物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均由动植物检疫机 构负责;凡通过人传播的人畜共患病,均由卫生检疫机构负责。
2. 实施商品检验的范围
(1) 现行《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 品种类表》所规定的商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所规定的商品。 (3) 船舶和集装箱。 (4) 海运出口危险品的包装。 (5) 对外贸易合同规定由商检局实施检验 的进出口商品。
3. 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