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导论课件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媒介ppt课件

大众传播媒介ppt课件

最新课件
4
新媒介类型
——真正的自由的媒体时代正在到来
• 互联网:一网打尽//博客、播客、维客 • 手机:点对点传播(报纸、电视、网络) • 有线电视:分众、小众,视频点播 • 楼宇电视:户外广告与电视的结合 • 移动电视:户外接收 • ……
最新课件
5
传播(接受)方式
• 固定与移动(在家与户外) • 点对点与点对面(互动与单向) • 被动与主动(线性与非线性) • 以上几类的结合
最新课件
12
报纸发展状况
• 公元前59年,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 《罗马公报》诞生。
• 新闻信是最早的民间“报纸”。 • 14、15世纪,手抄新闻的出现。 • 17世纪: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 1609年,世界上最早的周报:《通告——报 道与新闻报》
– 1644年,约翰·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 – 1660年,世界上最早的日报:《莱比锡新闻》
11月起在洛杉矾等23个大城市正式播出数字电视节目。其中23家从11月1日开
始在10个城市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专家们认为,这标志着新的“电视时代”
的开始,其影响将超出电视工业本身。最新课件
23
•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 京电视台”试验播出。
• 1973年5月1日,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 1833年8月1日,中国境内出版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 国人自办最早报刊:1873年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 • 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中文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
香港的《循环日报》
• 党报:1922年第一张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1925 年创办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
➢ 党委机关报 ➢ 晚报、都市报 ➢ 专业性报纸:行业报、对象报、趣味报、信息类报。

媒介素养教育培训课件ppt

媒介素养教育培训课件ppt

三、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内容:
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 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
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 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 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 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媒介素养教育
第二讲 媒介——服务于传播
第一章 传播学的 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 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 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印刷传播时代——新闻事业的兴起
15、16世纪,新闻事业——似有若无的萌芽阶段 17、18世纪,新闻事业——发育成长 19世纪后,出现以盈利为目的、以普通读者为对象、
以各种新闻为核心的现代大众报业,《纽约太阳 报》、《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
四、电子传播时代
1、所谓电子传播时代并非电子媒介一手遮天的时 代,而是在既有的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和印刷媒介上 面又叠加一个电子媒介而已。 2、整个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都可视为新兴媒介 叠加而非取代既有媒介的复线发展过程 3、广义的电子媒介——电话、电报、广播、电视、 手机、网络
三、印刷传播时代
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印刷媒介:印刷术和印刷品
印刷术与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之后,所以作为开启印刷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只有 到了近代才真正登上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舞台。
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这一系 列事务的生成相一致同步的,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 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现代文明为印刷媒介提供 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演示课件(ppt89张)

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演示课件(ppt89张)
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 统一。
二、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运行。
会关系中进方须有共通的 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共通的意义空间
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 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 导致误解。
三、印刷传播时代
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印刷媒介:印刷术和印刷品
印刷术与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之后,所以作为开启印刷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只有 到了近代才真正登上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舞台。
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这一系 列事务的生成相一致同步的,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 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现代文明为印刷媒介提供 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广义上讲,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 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 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第二章 人类传播 的历史与发展






口语传播




一、口语传播时代
从语言产生到动手写字之前,人类语言大约出现在3 万6千年前
三、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内容:
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 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
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 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 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 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②评价: 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

大众传媒的功能 PPT

大众传媒的功能 PPT
第25课
现代社会生活
2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 (news media)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 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 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 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 介(Mass media)。
3
发展变化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特别是金属活字的应用, 为近代报纸的产生创造了技术条件。17世纪 是近代报纸的开创时期。 19世纪初,随着近代报纸发展的需要,法国 人C.-L. 哈瓦斯于 1835 年首创为报纸提供新 闻的通讯社。 20世纪初期,无线电广播作为新闻传播工具 的新形态出现。1920年美国匹兹堡西屋电器 公司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出新闻。 1936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 1 座电视台,播 送电视节目。

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与 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数 据丢失、网络爆红、阴谋论、过于 公开、过于商业化
12
休闲与旅游
地位 :休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休闲分为每日闲暇、每周闲暇、公共假日、 带薪假期四种。 特点:旅游集休息、消遣、自我完善(增长 知识)等内容于一体,成为休闲活动中引人 注目的增长点。
17
成为时装模特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最近在中国举办的一次时模特大赛,70%以上 的参赛者都是拥有大专学历的,在她们当中还有相 当一部分具有本科学历。 她们不但在身材和外貌上无可挑剔,而且在文化水 平方面,在言谈举止方面都令人称赞。要成为一个 时装模特,要具有良好的身材和相貌的基础,和其 它因素的配合,如个人的气质、文化基础、人格素 养、展示服装的能力等内在素质。才能为一个成功 的模特。所以,作为一名模特,她应具备各方面的 综合素质。总结起来,有体型、相貌、气质、文化 基础、职业感觉、展示能力等几方面的条件

大众传媒PPT课件

大众传媒PPT课件
43
《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 研报告》,是朱尔澄委员与北京师范大学沈绮 云教授、王铟副教授等有关专家历时半年完成 的。
调查表明,未成年人喜欢的游戏类型依次 为:角色扮演类、第一人称射击类、冒险类、 赛车类、智力类,他们经常玩的游戏有美国的 《反恐精英》、韩国的《传奇》、台湾的《大 富翁》、日本的《生化危机》等。
46
大众传媒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一分 为二的,人们在享受大众传媒带来的 丰富灿烂精神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 清醒地认识到,不同政治制度、社会 经济制度和不同文化传统都会对传媒 产生影响。我们不能回避这种作用, 只能尽量减少其影响。只有这样,大 众传媒才能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 积极健康地引导因素。
47
学了今天这一 课,你懂得了哪些 道理?请用一句话 说一说这节课的最 大感受!
2620德国科隆狂欢节开幕哥伦比亚巴西1011说起烽火烽火12古希腊马拉松战波斯希腊13飞鸽传书飞鸽传书鸽子鸽子171819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相互了解的重要媒介更加快捷更加真实更快更丰富更民主202223242526娱乐功能27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第二课、大众传媒
1
传递信息的媒体
2
3
4
2月26日都灵消息,第20届冬奥会今晚 在都灵奥林匹克体育场落下帷幕,狂欢 是整个闭幕式的主题。
5
哥伦比亚
德国科隆狂欢节开幕
巴西
6
7
8
能向大众传递信息的媒体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渗透到社 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 精神生活。
9
一、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
10
传媒的发展过程1:

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他们便会不择 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的事,就不 但会在网上而且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大众传媒》课件 (2)

《大众传媒》课件 (2)
社交媒体和用户参与
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使观众不仅仅是 信息的接受者,更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和 参与者。
大众传媒的挑战与机遇
1 虚假信息的传播
2 新兴媒体的竞争
3 个人信息安全
面对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 的传播,大众传媒需要更 加严格的审核和选题机制,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 度。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新兴媒体的竞争力越来越 强,大众传媒需要不断创 新,提供更好的内容和体 验。
随着大数据和个人信息的 广泛应用,个人信息安全 和隐私保护成为重要问题, 大众传媒需要重视和保护 观众的个人信息。
大众传媒的作用与意义
大众传媒不仅是信息传递和娱乐的工具,还是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 台。它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思想交流,提升了公众意识和价值观。
总结
通过了解大众传媒的定义、分类、影响力、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作用 与意义,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大众传媒的重要性和准确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聆听!
娱乐文化传播
大众传媒不仅传递新闻信息,还 推动了娱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
1
个性化和定制化
2
大众传媒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越来
越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内容推送,更
加精准地满足观众的兴趣。
3
数字化媒体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形式 数字化,媒体内容也逐渐向在线和移动 端发展。
大众传媒的分类
印刷媒体
包括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传递文字信息和 图片,是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在线平台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使新闻和内容传 播更加普及和便捷,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 式。
电视和电台

《大众传播学》课件

《大众传播学》课件

大众传播学的历史背景
总结词
起源于19世纪末的传媒发展
详细描述传媒手段逐渐普及,人们对传媒的 信息传递和影响开始关注和研究。
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经历了初期发展、学科建立和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学科建立和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主要 关注传媒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学科建立阶段则开始系统地研究传媒的信息传递规律和影响,多元化发 展阶段则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
VS
功能
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 、提供娱乐。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传递信息
大众传播通过传递新闻、知识等信息,帮助人们了解社会 动态和外部世界。
01
引导舆论
大众传播通过报道和评论等方式,影响 公众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引 导社会舆论。
02
03
塑造文化
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各种文化产品,如 电影、电视节目、书籍等,影响人们 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文化素养。
02
大众传播的媒介与形式
大众传播的媒介
1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载 体或工具,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
2
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其优点是信 息量大、深度高、易于保存和携带。
3
电子媒介则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其优点 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大众传播的形式
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的关系
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媒介的选择会影响传播形式的表现和效果,而传播形式的创新也会促进媒 介的发展和变革。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涌现,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的 界限逐渐模糊,二者之间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课件

《媒介素养教育》课件
《媒介素养教育》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 媒介素养的组成要素 • 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 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媒介素养教育与现代科技发展 • 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视野
01
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媒介素养的定义
媒介素养
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以及媒 介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 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对策二:强化学生的媒体伦理观念
总结词
学生应了解媒体伦理规范,明确媒体信息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
详细描述
媒介素养教育应加强媒体伦理观念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 责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媒体信息的道德和社会影响, 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对策三: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
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
各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媒 介素养教育模式。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正朝着更加多元化、跨学 科的方向发展。
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
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如在线课程、社交媒 体平台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突破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
利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 技术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习 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 源和推荐,可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
06
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视野
总结词
教师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导者,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水平。

媒介素养概论课件

媒介素养概论课件
校园文化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如传媒节、影 视文化节等,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 氛围。
社会教育途径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设立媒介素养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公 众免费借阅。
社区活动
社区组织开展媒介素养培训和讲座,提高居民的 媒介素养水平。
公益机构
公益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项目,为弱势群体提 供媒介素养培训。
自我教育途径
内涵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对媒介信息的 认知和判断能力,还包括对媒介 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应用 能力。
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01
02
03
适应信息社会需求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 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提升个人素质
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 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 个人的竞争力。
促进社会进步
培养批判思 维
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 接受媒介信息,对媒介 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评 价。
增强媒介素养意识
认识到媒介信息可能存 在的偏见、误导和虚假 成分,保持警惕和质疑 态度。
了解媒介运作机制
了解媒介的商业利益、 政治影响和社会责任, 对媒介的运作机制和传 播规律有深入了解。
提高媒介参与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媒介素养概
目 录
• 媒介素养概述 • 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 • 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 媒介素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 媒介素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 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contents
定义与内涵
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 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以及使用媒介服务进行自我发展 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媒介 素养,不断适应媒介发展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是 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创举,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1、文字书写的载体有哪些?
苏美尔人之黏土
希腊人之羊皮 埃及人之纸莎草 纸
公元 105年, 蔡伦发 明造纸 术。
书写媒介
自然的(如泥板、石头、树叶、树皮、甲骨、羊皮等) 人工的(如简、牍、简策、帛书、帛卷、纸等,以及书写 工具笔、墨、砚、刀等)经历了由重到轻、由粗到细、由 硬到软的演变。书写媒介往往是对自然物的简单加工而成。 比较而言,书写媒介笨重粗拙,使用时多取之自然,顺乎 自然;其在单位面积上的符号负载量和信息蕴含量很少。 书写媒介又是很个性化的东西。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缓 慢、传播效果有限。
收 音 匣 子 70-80年代长江牌 日本收音机 最新收音机
五、影视媒介---移动图象媒介
• 电影与电视都是传播带有声音的移动图像的大众媒介。 它们声像兼备、视听兼顾,具有双通道视听优势和现场参 与感。但是,它们的诞生时间、传播范围、工作原理等并 不一样。 • 电影技术属于光学、声学和机械学的范围,而电视技 术则是电子学的范畴。但两者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趋 势。电影传播通常要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露天放映须在 晚上),传播范围也有限,而电视传播则不受时间、空间 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传播范围非常广阔。
邸报
印刷文本所带来的变革
印刷文本更为清晰流畅 排列整齐,井井有条 彻底地将语词从声音世界迁移到视觉空间 印刷术革命的影响。施拉姆:“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 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
四、广播媒介
• 广播媒介的诞生同电的发现、电信电话技术和声音控 制技术的发明密不可分。公元前600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 发现了电,1742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19世纪后期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44 年发明发电机。 • 电能的应用为各种电子技术的问世准备了条件,也为 传播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最先发 明了有线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1877年爱迪生 发明了抗阻式留声机;1878年大卫·休斯发明麦克风; 1895年,俄国波波夫和意大利马可尼先后发明了无线电报。

1920年,美国匹兹堡市KDKA电台首次作无线电广播。在 不到180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在与广播媒介有关的各项 技术发明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除了传统的中 波、短波、超短波收音机之外,还有立体声收音机、收录 机、火柴盒大小的“随身听”和指甲大小的收音机。 • 声音媒介 编录(录音机、编辑机、合成机等)---传 送(讯号发射机、发射天线等) ---接收(收音机)。
•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 全国广播公司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NBC) 美国广播公司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
毕升
古登堡
邸报
铅活字印刷的圣经
印刷术与报纸
报纸与新闻业为什么会产生在17世纪? 革命报刊与政党报刊 商业报刊(便士报)与煽情新闻的兴起
纽约太阳报1833/9/3 1833年,世界上第一份便士报——《纽约
太阳报》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真正成熟的大众传播时代。
纽约时报的兴起1896
在明崇祯十一年 (1638),我国出现了用木刻活字排印的《邸报》,首开 我国报纸印刷业的先河。从此,印刷媒介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
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 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 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作为电视节目,“歌 舞”首先从亚历山大宫通过电波传送到电视接受机的观众 面前。

中国建立电视台的设想是在1955年初提出的,列入文 教发展的五年计划中。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 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
古 代 印 章 古 代 中 亚 穆 斯 林 印 章
拓 印
雕版印刷术 唐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为我国宋朝的毕异所发明,时间是北宋庆历年间 (10411048)。大约在1258年前后,我国的印刷术随着丝绸之路传向西方和中 东地区。在此基础上,德国人约翰·古登堡(J.Gutenberg,1400-1468) 在1456年发明了铅活字和手压印制设备,印成了42行本的《圣经》。
第二章 认识大众传媒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媒介发展史
• 第二节 传统大众媒介

第一节 媒介发展史
媒介史的分期
• 前大众传媒时代 • 符号传播:结绳记事
• • 口头传播 :口语 文字传播:书面语
• 大众传媒时代 • 印刷传播(书籍、报纸、杂志)
• 电子传播(广播、电影、电视)
• 新媒体时代 • 掌媒
• 前口语传播时代 • 身体语言 • 图像语言 • 记号
一、语言媒 介
1、语言的产生
在众多的 猜测中, 恩格斯的“语言起源 于共同劳动”的假说, 百多年来受到非议最 少。
思考: 1、语言产生的革命意义。 2、语言的局限性。
语言局限性:高度依赖记忆力,知识和信 息的增长缓慢;脆弱,不易保存。
二、文字媒介
电影诞生
发明人:法国兄弟 路易·卢米埃尔(1864— 1948)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 (1862—1954)
发明日: 1895年12月28日上午 地点: 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 地下室“印度沙龙” 公开售票放映12部电影 33名观众目睹电影的诞生
卢பைடு நூலகம்埃尔的作品

《工厂大门》、《照相师》、 《木匠》、《铁匠》、 《烧草的妇女们》、 《水浇园丁》、 《拆墙》、 《消防员》(四部) 等等。
文字的社会影响
· 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分界线;它使传播趋向 ·
于不公平,知识垄断的境地,并与阶级的出现相伴
随,控制成为可能 人类第一次能保存和繁荣一个持久的知识体系; · 它使发展一套连贯的、持久的法规成为可能。
三、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就是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 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 物质实体。 我国的印刷媒介起源于公元前16—公元前11 世纪的印章媒介和公元三世纪的拓印媒介。但是 在当时印章和拓印获得的是黑纸白字的复本,印 刷得到的则是白纸黑字的复本。所以,石经拓印 术只是启发人类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进而又发明 了活字印刷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