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及案例分析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例题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例题摘要: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定义与特点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3.例题解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正文: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定义与特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不存在控制关系,且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股权投资无法实现控制。
这种类型的企业合并具有以下特点:1.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不存在控制关系,因此合并方不能对被合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产生直接影响;2.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股权投资无法实现控制,即合并方无法享有被合并方的利润和承担被合并方的亏损;3.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需要以公允价值作为对价取得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股权。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方法如下:1.合并方以公允价值作为对价取得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股权,公允价值包括现金、非货币性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2.被合并方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3.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4.合并方在合并日对被合并方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评估,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例题解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假设甲公司以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为5000 万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100% 的股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6000 万元。
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1.借:长期股权投资5000 万元贷:非货币性资产5000 万元2.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 万元贷:固定资产1000 万元3.借:无形资产清理500 万元贷:无形资产500 万元4.借:商誉1500 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1500 万元综上所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对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入账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清理以及商誉的计算。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企业合并成为了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企业合并时,考虑到被合并企业在合并后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对于企业合并的决策和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利弊、决策过程和实施效果,对企业在进行合并时进行合理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案例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某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A公司和B公司为了实现规模效益,决定进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A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而B公司在SUV车型方面有着显著的市场优势。
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财务分析后,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的股份,并进行整合重组。
在合并过程中,A公司保持了对B公司的管理控制权,整合了双方的生产线和供应链,确保了生产和销售的协调一致。
在合并后,A公司和B公司共同开发了一款新的SUV车型,并成功占据了市场份额,实现了合并后的协同效应。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A公司和B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互补,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双赢局面。
3. 总结及对比分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各有其优劣势。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由于双方属于同一母公司控制之下,整合过程相对较为简单和顺畅,更容易实现协同效应。
而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由于双方属于不同母公司控制之下,可能会面临文化差异和管理层整合的挑战,但也能通过合并实现资源共享和市场扩张。
在决策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合并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合并的目标和战略规划。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重视文化融合和人才共享,积极开展沟通和协调,确保合并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行并实现协同效应。
在实施效果上,企业需要注重绩效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通过合并实现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在商业领域中,企业合并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决策。
企业合并通常指的是两个或更多企业合并为一个实体,并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实现经济效益。
企业合并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模式实现,其中包括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
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更多企业在同一控制下进行合并。
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其竞争对手的股权来实现合并。
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通常会产生更高的效率和协同效应,因为合并的实体可以共享资源和知识,并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
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还可以通过整合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来提高业务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案例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15年,中国两家电信巨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宣布将在同一控制下进行合并。
根据合并协议,中国电信将购买中国联通的股权,并将两家公司合并为一家实体。
通过这次合并,合并实体将成为中国电信市场的巨头之一,并能够在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范围上实现规模经济。
合并实体还可以共享资源和知识,并通过整合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来提高业务一致性和协调性。
案例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18年,美国软件公司微软宣布将以520亿美元收购LinkedIn,这是一个专注于专业社交网络的公司。
这次收购将使微软能够进入专业社交网络行业,并利用LinkedIn的用户数据和技术能力来增强其现有产品和服务。
通过这种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微软可以扩大其业务领域,并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和服务。
企业合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在同一控制或非同一控制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企业在做出合并决策时应仔细考虑各种因素,如业务一致性、资源共享和文化整合,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战略目标。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引言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在经过协商协议后,合并成为一个企业的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合并常常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在同一实际控制人的控制下进行合并,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在不同实际控制人的控制下进行合并。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进行案例研究,并分析两者的特点和影响。
案例一: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是同一实际控制人A控制下的两家公司。
在经过协商协议后,甲公司与乙公司决定进行合并。
在合并后,甲公司为被合并方,乙公司为合并方。
在此案例中,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是由同一实际控制人A控制下,因此合并过程比较顺利。
在合并后,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资源得到整合,业务得到优化,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合并后的公司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取得了双方合并的良好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甲公司和丙公司由不同实际控制人控制,合并过程中伴随着更多的挑战和难点。
由于双方管理层、文化、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合并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协商和整合工作。
同时由于合并双方资源各异,可能会引发一些内部管理、人员流动等问题。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
结论通过上述案例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更为顺利和高效。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因此合并的过程中更容易达成共识,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优化。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面临更多挑战和风险。
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合并过程中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同时合并后的管理和运营工作也更加复杂。
在进行企业合并时,应对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两种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应对各自的挑战和风险。
实例详解--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实例详解: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09-6-25 13:46中华会计网校【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考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1.会计处理原则(1)确定购买方购买法是从购买方的角度出发,该项交易中购买方取得了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或是对净资产的控制权,应确认所取得的资产以及应当承担的债务,包括被购买方原来未予确认的资产和负债。
就购买方自身而言,其原持有的资产及负债的计量不受该交易事项的影响。
采用购买法核算企业合并的首要前提是确定购买方。
购买方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权的一方。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一般应考虑企业合并合同、协议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购买方。
在判断企业合并中的购买方时,应考虑所有相关的事实和情况,特别是企业合并后参与合并各方的相对投票权,合并后主体管理机构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构成、权益互换的条款等。
例如,合并中一方取得了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不能形成控制,一般认为取得另一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股份的一方为购买方。
(2)确定购买日购买日是购买方获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企业合并交易进行过程中,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日期。
根据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应在购买日确认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应在购买日确认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等。
确定购买日的基本原则是控制权转移的时点。
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应当结合合并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判断。
同时满足了以下条件时,一般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形成购买日。
有关的条件包括:①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
②按照规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购并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取得相关批准文件是确定购买日的重要因素。
③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案例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案例示例文章篇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案例》一、什么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嘿,你知道企业就像一个个小王国一样。
有时候呢,一个企业会把另一个企业给合并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呀,就像是两个原本没什么关系的小王国,突然有一个把另一个给吞并了。
比如说,甲企业和乙企业,它们的老板不是同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关联方关系,甲企业把乙企业合并了,这就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那这种合并是怎么发生的呢?可能是甲企业看到乙企业有一些特别好的东西,像乙企业有超级厉害的技术,或者是乙企业占据了特别好的市场份额。
甲企业就想,我要是把乙企业弄过来,那我不就变得更强大了嘛。
二、会计处理的初始计量这时候会计人员可就忙起来了。
对于初始计量啊,就像我们买东西一样。
甲企业合并乙企业,要把乙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都好好地算一算。
就好比我们去市场买水果,得先看看这水果有多少斤,值多少钱一样。
甲企业要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乙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乙企业有一栋楼,账面价值可能是100万,但是在市场上这栋楼的公允价值是150万。
那甲企业在合并的时候,就得按照150万来计量这栋楼。
这就好像你去买一个二手的玩具,虽然卖家说这个玩具他当初买的时候是50元,可是现在这个玩具在别的地方能卖80元,那你肯定得按照80元来算这个玩具的价值呀。
而且呢,甲企业还会产生合并成本。
这个合并成本就包括甲企业为了合并乙企业付出的各种代价。
可能是给了乙企业的股东一些钱,或者是给了自己企业的股票之类的。
如果甲企业给乙企业股东180万现金来合并乙企业,那这个180万就是合并成本啦。
三、会计处理的商誉这里面还有个很有趣的东西叫商誉呢。
商誉就像是一种看不见的宝藏。
当甲企业合并乙企业的时候,如果甲企业付出的合并成本比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要多,多出来的那部分就是商誉。
比如说,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150万,甲企业付出的合并成本是180万,那商誉就是180 - 150 = 30万。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及案例分析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及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展开讨论。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即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两家企业在控制关系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合并。
然后探讨了研究这一话题的意义。
接着在分别概述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基本情况、相关准则以及影响因素。
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公司A与公司B的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过程及其效果。
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强调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相关内容及影响因素,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公司A、公司B、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相互整合,形成一个新的实体的过程。
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合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不过,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企业合并都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即由同一控制人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由不同控制人控制的企业进行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比,存在着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由于合并双方有不同的控制人,可能存在着管理层的不匹配、文化冲突、资源整合困难等问题。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需要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规范操作,确保合并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研究意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概述、准则、影响因素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可以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深入探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及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跨国并购活动的增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成为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扩大市场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可以帮助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避免法律风险,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经过过程与决策,合并为一个实体的过程。
企业合并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合并可以增加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等。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由同一个实体或集团控制并进行合并。
这种合并通常是由母公司或母集团主导,旨在整合旗下子公司的资源和经营。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常见于大型企业集团,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产业链、提高效益等。
案例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某集团旗下有两家子公司A公司和B公司,由集团控制。
考虑到A公司和B公司在产品线、市场区域和客户群体上存在一定的重叠和互补性,集团决定进行合并以实现更好的资源整合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集团通过整合A公司和B公司的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市场渠道等资源,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经验共享。
合并后的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整合供应链等方式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
通过合并,集团可以更好地利用旗下子公司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价值。
案例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某汽车制造商A公司和某电动车制造商B公司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
考虑到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A公司和B公司决定进行合并,共同研发和生产新型电动汽车。
总结: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资源整合、协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在选择合并伙伴和进行合并时,应充分考虑企业文化、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确保合并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和竞争优势。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关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
会计审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关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罗联琎(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杭州310020)摘要: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A股重大重组事件共有379起,重组完成的151起,全年实际完成的交易总价 值达6178亿元,目前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企业经济转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企业并购重组在形式和方 案设计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等特征,在企业合并上不断呈现新的问题,导致很多实务操作中不能直接对应企业会计 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为此,本文将通过一个标的公司在被并购之前将内部股权结构先行整合的案例,针 对收购过程中可出现的类似事项的会计处理做出具体的分析与方案,能够对国内并购重组部分实际账务操作给予一 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并购重组;会计处理;购买日;合并成本;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商誉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20)35 —0166 —03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的关键点并购即收购与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或发行权益性证券或其他形式取 得其他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股权等,以获得该资产的所有 权或该企业的控制权等,其中吸收合并会使被并购企业丧失 法人资格。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业务,凡是属于购买性质 的,均应采取购买法对该业务进行核算。
购买法是从购买方 的角度出发,该项交易中购买方了取得了被购买方的净资产 或是对净资产的控制权,应确认所取得的资产以及应当承担 的债务,包括被购买方原来未予确认的资产和负债。
就购买 方自身而言,其原持有的资产及负债的计量不受该交易事项 的影响。
购买法要求购买方的合并财务报表按公允价值反 映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购买方企业合并成本大于 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表现为购买企业时所发生的商誉。
因此,非同一控制下企业 并购会计处理的关键点在于购买日、合并成本、被购买企业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以及商誉的确认。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例题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例题摘要:一、概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1.购买法2.权益法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步骤1.确定合并日2.计算合并成本3.分配合并日之前的累计盈利4.计算合并后的净利润四、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实例分析正文:一、概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不存在同一控制关系。
这种类型的企业合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较为常见,其目的是为了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整合等。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到会计处理、计算步骤和实例分析等方面。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1.购买法购买法是指将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投资视为一项资产,并将该项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购买法适用于合并方对被合并方拥有控制权的情况。
在购买法下,合并方需要将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和业务纳入合并报表,并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原账面价值。
2.权益法权益法是指合并方在被合并方中所拥有的权益,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权益法适用于合并方对被合并方不拥有控制权的情况。
在权益法下,合并方只需将被合并方的净利润、净资产变动和其他权益变动纳入合并报表。
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步骤1.确定合并日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在确定合并日时,需要考虑合并协议签署、股权交割等相关事项。
2.计算合并成本合并成本是指合并方为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所支付的对价。
合并成本包括现金、股权、债务等。
3.分配合并日之前的累计盈利在合并日之前的累计盈利分配过程中,需要按照合并协议的约定,将累计盈利分配给合并方的股东。
4.计算合并后的净利润合并后的净利润是指合并方在合并日之后的净利润,需要将合并方和被合并方的净利润合并计算。
四、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实例:假设甲公司收购乙公司,合并日为2021年1月1日。
非同一控制下以资产为对价的企业合并案例分析
非同一控制下以资产为对价的企业合并案例分析1、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是不具有关联方关系的两个独立公司。
2010年12月20日,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原股东达成合并协议,由长江公司采用合并方式将大海公司合并,合并后长江公司取得大海公司60%的股份。
2、2011年1月2日长江公司以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库存商品为对价合并了大海公司,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
3、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为150万元,投出固定资产应交增值税1020万元。
长江公司投出的有关资产如下:【分析1】①确定购买方与被购买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企业企业为被购买方。
②确定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企业合并交易过程中,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日期。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一般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形成购买日:1)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2)按照规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4)购买方已支付了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有计划支付剩余款项;5)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享有相应的收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③投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合并成本=15130+1000×17%+1020=1632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和库存商品的增值税额。
④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的商誉=16320-27000×60%=120(万元)【分析2】长江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1)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累计折旧 2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0贷:固定资产 8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贷:营业外收入 1000(2)购买日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 16320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0其他业务收入 6980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公允价值变动 80投资收益 70主营业务收入 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1170+1020)(3)投资性房地产借:其他业务成本 6000贷:投资房地产—成本5000—公允价值变动1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贷:其他业务成本(4)交易性金融资产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贷:投资收益 80(5)库存商品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贷:库存商品 800(6)相关费用借:管理费用 150贷:银行存款4、2011年1月2日大海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7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其所有者权益为:实收资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20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未分配利润4500万元。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例题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例题摘要:一、概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方法1.购买方账务处理2.被购买方账务处理3.合并报表编制三、例题解析1.案例介绍2.购买方账务处理3.被购买方账务处理4.合并报表编制及分析正文:一、概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不存在控股关系,即合并方不会对被合并方形成控制。
这种类型的企业合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较为常见,其目的是为了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当遵循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方法1.购买方账务处理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中,需要将合并成本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同时将合并差额计入商誉。
购买方账务处理如下:(1)支付现金购买:借:长期股权投资贷:现金借: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2)发行股票购买: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股本贷:资本公积借: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2.被购买方账务处理被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中,需要将取得的对价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并将净资产账面价值与购买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被购买方账务处理如下:(1)支付现金购买:借:现金贷:资产处置损益借:长期待摊费用贷:净资产账面价值(2)发行股票购买:借:股本借:资本公积贷:资产处置损益借:长期待摊费用贷:净资产账面价值3.合并报表编制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完成后,合并方需要编制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合并方和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使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2)将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纳入合并报表;(3)将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数据纳入合并报表;(4)按照权益法调整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5)根据合并报表数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三、例题解析1.案例介绍某企业(购买方)以现金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被购买方)100%的股权,购买价为2000万元。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企业合并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企业合并可分为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指一家公司对另一家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则是指两家公司在合并过程中并不存在控制关系。
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研究分别探讨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
案例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15年,A公司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向B公司发起收购要约,最终完成了对B公司100%的股权收购,从而实现了对B公司的绝对控制,并将B公司纳入了A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
在整个合并过程中,A公司对B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财务审计和风险评估,确定了合并后的整体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
合并完成后,A公司整合了B公司的运营体系,并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实现了业务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
最终,A公司通过这次收购取得了更多市场份额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双方在行业内资源的整合和互补。
2018年,C公司与D公司达成了一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协议。
在此次合并中,C 公司持有D公司30%的股权,但并不具有对D公司的控制权,双方是平等地进行合并。
在此次合并中,C公司和D公司的战略定位和业务领域高度重叠,通过合并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优势。
合并后,C公司和D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一个新的合资公司E公司,用于双方业务的整合和发展。
在合并完成后,C公司和D公司共同出资共同投资E公司,并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实现了更快速的业务扩张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分析从上述两个案例来看,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同。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一方对另一方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具有更强的整合能力,能够更方便地实现业务的整合和资源的优化。
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更多地倚重于双方的平等合作和共同发展,需要通过合作共赢的理念和优势互补的方式来实现业务整合和资源的优化。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及案例分析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及案例分析我国企业正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大型企业进行了海外并购,战略调整涉及的也多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财政部今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企业合并行为进行了规范。
本次修订,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商誉处理等进行了规范。
同时为减少因公允价值使用引起的利润操纵,以及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的利润失真,对合并损益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作了稳健和防范的思考。
第20号新准则在“总则”部分提出了企业合并的概念——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注意:这里用的是“报告主体”,而不是法律主体。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或各子公司之间的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概念: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非关联企业之间进行的企业合并。
一、新准则规范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的主要方面1.对购买方的确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2.购买方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此为底标:权益性证券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公众或特定企业、个人发行的,能够证明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的普通股、优先股、认股权证等金融工具。
)(2)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3)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近年来,企业合并成为了企业界不可避免的话题,企业合并是指不同企业实体之间走向集成,共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战略行为。
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那么,本文将以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这两种不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是指同一个主要股东控制了两家企业,具有合并的能力。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是以资产负债表合并为主。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案例。
在2006年,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山钢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次谈判后,决定同意实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这个合并的意义在于,两个集团实现了资源整合,使得生产设备、技术研究、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共享,更全面、深入地推动了两家企业的业务发展。
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管理层和员工的流动性问题,期望突出的问题,以及合并后的公司溢出合并前的公司。
在2019年10月,英国跨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BP宣布将其石油,燃料和润滑油业务与飞利浦66公司的炼油和化学生产业务合并为一个新的公司——BP惠廷顿。
BP和飞利浦66是两家独立的企业,在这次合并中,每家公司持有50%的股份,合并后新成立的公司将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石油和化学品制造商。
然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涉及到不同的法规和文化,有可能会导致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不稳定,也可能导致在整合后的流程中出现瓶颈,进而影响业务发展。
总结总之,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从企业战略运营的角度来看,企业合并可以更充分地为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即使面对挑战,企业也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恰当的措施来应对。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企业实体。
合并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实现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在进行合并时,可以采取同一控制或非同一控制的方式。
同一控制是指在一个控制下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控制可以是指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股权或管理权的控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例如股权收购或重组。
这种合并方式一般比较稳定,因为合并的企业通常属于同一个行业或领域,有着相似的业务特点和目标。
以下是两个案例研究,一个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案例,另一个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案例。
2015年,某国内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A收购了同行企业B的股权,完成了一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A企业和B企业都是在同一行业,都是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拥有相同的技术和市场。
合并后,A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竞争力,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合并后还提高了企业的供应链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通过合并,A企业成功地扩大了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导地位。
2018年,某国内软件企业C与国外电信设备制造企业D达成了合作意向,决定进行一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C企业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的企业,而D企业是一家专注于电信设备制造的企业。
通过合并,C企业将可以获得D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市场渠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而D企业也可以通过与C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在软件市场的份额,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双方合并后可以共享资源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实例详解--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实例详解: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09-6-25 13:46中华会计网校【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考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1.会计处理原则(1)确定购买方购买法是从购买方的角度出发,该项交易中购买方取得了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或是对净资产的控制权,应确认所取得的资产以及应当承担的债务,包括被购买方原来未予确认的资产和负债。
就购买方自身而言,其原持有的资产及负债的计量不受该交易事项的影响。
采用购买法核算企业合并的首要前提是确定购买方。
购买方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权的一方。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一般应考虑企业合并合同、协议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购买方。
在判断企业合并中的购买方时,应考虑所有相关的事实和情况,特别是企业合并后参与合并各方的相对投票权,合并后主体管理机构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构成、权益互换的条款等。
例如,合并中一方取得了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不能形成控制,一般认为取得另一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股份的一方为购买方。
(2)确定购买日购买日是购买方获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企业合并交易进行过程中,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日期.根据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应在购买日确认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应在购买日确认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等.确定购买日的基本原则是控制权转移的时点。
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应当结合合并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判断.同时满足了以下条件时,一般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形成购买日。
有关的条件包括:①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②按照规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购并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取得相关批准文件是确定购买日的重要因素。
③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
实例解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
财税差异:根据《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取得投资时资产的公允价值+⽀付的相关税费。
这⾥的相关税⾦指的是价外税增值税,记⼊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价内税则记⼊“营业税⾦及附加”科⽬。
合并发⽣的审计费、评估费等直接相关费⽤也记⼊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不像同⼀控制下将其记⼊管理费⽤科⽬。
吸收合并例:甲公司和⼄公司不具有关联关系。
2008年12⽉1⽇,甲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值2000万,公允价值6000万元,并⽀付银⾏存款100万元,吸收合并⼰公司。
其他条件与侧2相同。
解析:⾮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甲合并企业⽀付给被合并企业⼄的⾮股权⽀付额100万元,⼩于所⽀付的股权票⾯价值的20%(100/2000=5%),税务上作为免税合并处理。
税法规定,被合并各项资产和负债应按原被合并企业账⾯价值作为计税基础,所以计税基础为3000万元,⼩于资产的账⾯价值4000万元,产⽣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1000万元,确认递廷所得税负债250万元。
账务处理为:借:各项资产 4000 商誉 3150贷:各项负债800 银⾏存款 100 股本 2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4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250商誉的处理⾮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企业合并成本⼤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为商誉,但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确认商誉。
即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商誉的账⾯价值⼤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阍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因确认该递廷所得税负债会增加商誉的价值,若再考虑商誉产⽣的递廷所得税负债,则会进⼀步加⼤商誉的价值,从⽽⼜产⽣新绚商誉,如此循环,不可穷尽,所以,新准则规定,商誉产⽣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此外,关于企业合并中商誉的处理,主要应关往以下⼏点:商誉只产⽣在⾮同⼀控制下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通过合并协议将各自独立经营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新的企业或加入到已有的企业中,通过资产重组和经营整合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而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由同一个实体或控股方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的合并,控制方对合并后的新企业仍然保有控制权。
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实体之间进行的合并,合并后的公司不存在一个实体或控股方对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案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合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中国两个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两家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为了避免过度竞争,提高整体市场效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决定进行合并。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家公司存在同一控制关系,合并后的新企业仍然由中国国家控股。
合并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能够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和网络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合并后,新公司将充分利用两家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渠道,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新公司还可以通过合并来减少重复投资和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相比之下,如果中国电信和一个国外电信运营商进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两个独立的实体将合并为一个新的独立公司,各自保留原有的品牌和市场份额。
合并后的新公司需要通过整合双方的产业链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新公司还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
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目的和实施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更容易实施,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提高效益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需要更多的协调和整合工作,需要双方公司在经营理念和市场策略上达成一致,才能实现合并后的新公司的发展潜力。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201X年,某上市公司通过向自然人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非上市公司(标的公司)100%的股权,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本次并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经证监会核准后实施。
几个重要时间点:201X年2月28日,是本次交易的评估基准日;3月20日,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收购议案;4月1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议案;7月20日,证监会重组委员会审核通过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8月5日,标的公司改选董事会、修订公司章程、股权交割过户手续办理完毕;8月16日,标的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9月26日,上市公司完成新增股份登记。
一、确定购买方本次交易双方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上市公司本次股权收购目的是为了取得标的公司的控制权,因此,本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购买方就是该上市公司,标的公司为被购买方。
二、确定购买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企业合并交易进行过程中,标的公司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日期。
201X年8月5日,标的公司修订公司章程,完成了董事会改选,3名董事会成员均是上市公司委派,同时,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原股东办理了股权交割过户手续。
这些事项标志着标的公司的控制权已转移给上市公司,最接近该日期的财务报表编制日为7月31日,因此,将201X年7月31日确定为购买日。
三、确定企业合并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的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根据交易双方签订的协议,本次交易除了上市公司对标的公司原股东发行股份外,还签订了盈利补偿协议,标的公司股东承诺标的公司在未来三年完成双方约定的业绩,上市公司将对标的公司原股东超额完成部分进行现金奖励,如标的公司不能完成业绩承诺,则由上市公司以名义金额回购一定比例的股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准则及案例分析我国企业正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大型企业进行了海外并购,战略调整涉及的也多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财政部今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企业合并行为进行了规范。
本次修订,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商誉处理等进行了规范。
同时为减少因公允价值使用引起的利润操纵,以及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的利润失真,对合并损益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作了稳健和防范的思考。
第20号新准则在“总则”部分提出了企业合并的概念——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注意:这里用的是“报告主体”,而不是法律主体。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或各子公司之间的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概念: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非关联企业之间进行的企业合并。
一、新准则规范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的主要方面
1.对购买方的确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2.购买方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
(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此为底标:权益性证券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公众或特定企业、个人发行的,能够证明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的普通股、优先股、认股权证等金融工具。
)(2)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3)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4)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3.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将付出的资产视同销售,应确认损益。
4.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
(1)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因为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控股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该商誉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一个明细项目;在期末对子公司进行合并时,应将母公司报表改按权益法调整,即调表不调账;在合并后,商誉相当于原准则的合并价差。
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
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商誉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2)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先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原准则的做法,这一部分是计入资本公积的。
(3)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
但符合一些特殊条件时应单独确认。
上述表明,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在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时,是按它们的公允价值在合并方入账的。
这样处理,与同一控制下的做法完全不同,主要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应该是公允的交易,这样处理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
5.在“披露”部分:
(1)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都需披露的信息有:①参与合并企业的基本情况。
②合并日或购买日的确定依据。
③合并合同或协议约定将承担被合并方或有负债的情况。
④合并后已处置或准备处置被购买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处置价格等。
(2)除此之外,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附注中还应披露:①合并成本的构成及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②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及购买日的账
面价值和公允价值。
③被购买方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的收入、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④商誉的金额及其确定方法。
⑤因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二、案例分析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一次交易完成合并和多次交易完成合并两种情况。
1.一次交易完成合并的案例
X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账面价值为950万元的资产作为对价对Y公司进行吸收合并,购买日Y公司持有资产的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600 850
长期投资550 650
长期借款350 350
净资产800 1150
则X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850
长期投资650
商誉350(1500-1150)
贷:长期借款350
相关资产(账面价值)950
资产处置收益550(1500-950)
2.多次交易完成合并的案例
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以现金35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20%的所有权。
乙公司可辨认资产在该日的公允价值是1000万元,账面价值是800万元,假设乙公司在该日没有或有负债,2005年1月1日的资产详见下表: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现金和应收账款200 200
土地600 800
合计800 1000
另外,乙公司已发行100万普通股,权益资本共500万元,留存收益30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800万元。
截止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当年实现利润600万元,没有支付股利,另土地的市价由800万元增加到1100万元,乙公司账面价值未作调整。
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普通股的股价为每股30元。
200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详见下表: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现金和应收账款800 800
土地600 1100
合计1400 1900
已发行权益:100万普通股500万元
留存收益900万元
所有者权益合计1400万元
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购买日以公允价值确认乙公司的可辨认资产
借:土地(800-600)200
贷:资产重估增值200
(2)购买日确认商誉
借:已发行权益(500×20%)100
资产重估增值(200×20%)40
留存收益(300×20%)60
商誉(350-1000×20%)150
贷:长期投资350
(3)12月31日将初始20%的投资重述为成本
借:留存收益(100×30×20%-350)250
贷:长期投资250
(4)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确认乙公司的可辨认资产
借:土地(1100-800)300
贷:资产重估增值300
20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现金2200万元进一步确定乙公司60%的股权,从而获得了控制权。
(5)再次确认商誉
借:已发行权益(500×60%)300
资产重估增值[(200+300)×60%]300
留存收益(900×60%)540
商誉(2200-1900×60%)1060
贷:长期投资2200
(6)确认乙公司的少数股权
借:已发行权益(500×20%)100
资产重估增值((200+300)×20%)100
留存收益(900×20%)80
贷:少数股东权益280
三、还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新准则中对商誉的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要求当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取得被购买方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该确认商誉,规定商誉不再按年摊销,但应对商誉的减值进行相应处理。
具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十二条规定处理。
2.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账面公允价值的差额的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将付出的资产视同销售,应确认损益,这必然使企业损益发生变化。
而按照原准则,按账面价值计量,不产生损益。
新准则还特别指出,对于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合并成本要进行复核,复核后存在差额的才能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