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一、第二节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3 第6章 第1、2节
![必修3 第6章 第1、2节](https://img.taocdn.com/s3/m/fae51712f12d2af90242e63d.png)
生态系统 易地保护
四、 1.自然、经济、社会
2.环境和资源
科技和资源消
费
1.教材118页[资料分析],尤其关注增长曲线。 2.教材122页图6-5生态农业的典型实例。 3.教材125页[思考与讨论]解决3个讨论问题。
4 .教材 126 ~ 128 页阅读材料,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
施。 5.教材128页练习一中1;教材131页自我检测一中1、2, 三技能应用。
底沉积物等措施。
[师说·一语破天机]
本考点与人类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在各地高考 卷中呈现频率较高,题目考查角度包括人口过快增长对生态环 境的系列影响,酸雨、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等,题 型多为选择题。
[选题·典型中选秀]
例1:[2011·广东卷]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
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 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 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 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第1、2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读读教材基础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 现状: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人口出生率和 ________明显下降。
(2)前景 ①特点:________,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 续增长。 ②目标: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 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________和资源的协调发 展。 1人均耕地减少, 人口增长对生 被大量消耗 2 2. 态环境的影响 加剧 3 增加
必修3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e10b195fbfc77da269b1eb.png)
(抵抗干扰,维持原状)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 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1、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生物种类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 力稳定性越强。
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恢复力稳定性的特征:
➢实施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 控制,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 ➢人口基数大, 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2010年 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 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达到峰值15亿
缓慢下降, 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 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稳 定 性 抵抗力
稳定性
恢复力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 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合理利用——适度采伐、适度放牧、 适度捕捞)
•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
• 可持续发展
• 间接价值(生态功能):调节生态系统--调节 气候、保持水土、蓄洪防旱等
• 直接价值(对人有利):食用、药用、旅游、 科研、文学艺术创作等
• 3、保护生物多样性
• 措施:就地保护—最有效保护:建立自然保护 区
•
易地(迁地)保护——濒危动植物:建
立植物园、动物园等,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保护基因
• 关键:
二、原因: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调节能力有限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 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1、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生物种类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 力稳定性越强。
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恢复力稳定性的特征:
➢实施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 控制,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 ➢人口基数大, 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2010年 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 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达到峰值15亿
缓慢下降, 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 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稳 定 性 抵抗力
稳定性
恢复力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 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合理利用——适度采伐、适度放牧、 适度捕捞)
•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
• 可持续发展
• 间接价值(生态功能):调节生态系统--调节 气候、保持水土、蓄洪防旱等
• 直接价值(对人有利):食用、药用、旅游、 科研、文学艺术创作等
• 3、保护生物多样性
• 措施:就地保护—最有效保护:建立自然保护 区
•
易地(迁地)保护——濒危动植物:建
立植物园、动物园等,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保护基因
• 关键:
二、原因: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调节能力有限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6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34张PPT)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6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b7def359eef8c75ebfb3c1.png)
非生物环境又是什么?
O2和CO2、水
非生物环境:能源(太阳能)、无机物、有机物、 气候。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
呼吸 光合 作用 作用
非生物环境
消费者
分解:尸体粪便
分解者
特别注意:分: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 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 境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无机环境)所 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
肉食动物 植食动物
消费者:异养型生物,主要是各种动物(肉食动物 和植食动物)。
植物也可能是消费者
捕蝇草:捕食
菟丝子:寄生
分解者主要是腐生微生物
分解者:异养型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腐生微生物,也包 括蚯蚓和蜣螂等腐食性动物。
蚯蚓
分解者有何作用?
蜣螂(屎壳郎)
分解者的作用: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再次利用。
生物放大,原因何在?
有毒污染物的特点: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
生态金字塔
正金字塔:下宽上窄
生态金字塔可分为: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能量 金字塔。
(1)数量金字塔
特别注意: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 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
P—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数量金字塔的单位:个体/0.1ha(公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492b69844769eae009edfa.png)
判断下列生物的价值
文学艺术创作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判断下列生物的价值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每一样生物都有其特有的价值, 因此,生物对人类很重要,我 们要保护物种多样性。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P124)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 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C.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A 2.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是( ) A.冰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被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思考与讨论
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许多贝类、甲贝类、 鱼类栖息繁衍的地方,还是许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
问题1、红树林的消失,会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会不会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如果会,如何影响?
都会影响,许多生物没有栖息的空间和食物,面临生存问题;红树林有防 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因此海岸的自然 灾害,例如海啸、台风等更强大和频繁。
B.各种野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
D 5.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B.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 C.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全面禁止捕鱼并不是保护海 洋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
文学艺术创作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判断下列生物的价值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每一样生物都有其特有的价值, 因此,生物对人类很重要,我 们要保护物种多样性。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P124)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 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C.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A 2.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是( ) A.冰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被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思考与讨论
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许多贝类、甲贝类、 鱼类栖息繁衍的地方,还是许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
问题1、红树林的消失,会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会不会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如果会,如何影响?
都会影响,许多生物没有栖息的空间和食物,面临生存问题;红树林有防 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因此海岸的自然 灾害,例如海啸、台风等更强大和频繁。
B.各种野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
D 5.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B.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 C.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全面禁止捕鱼并不是保护海 洋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da3a76192e45361166f557.png)
【网络构建】
填充:①气候 ②水资源 ③臭氧层 ④酸雨 ⑤ 荒漠 ⑥生物多样性 ⑦基因 ⑧物种 ⑨生态系统 ⑩直接 ⑪间接 ⑫潜在 ⑬就地 ⑭易地
【关键语句】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 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 样性锐减等。 2.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 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 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 价值三个方面。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 错误。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最 好的保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进行就 地保护,B 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几个层次,C 正确。生物多样性与 环境多样性直接相关,通过环境的自然选择作用使基因频 率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出现,D 正确。
答案:A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 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选项中能体现间接价值 的是( )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的重要 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 答案:A
典例研析 【例 2】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 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 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 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 3 附近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 2 附近开始 C.地点 3 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 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地点 4 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 (共5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 (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e3b81f4afe04a1b171dea6.png)
森林和草地对水 土的保持作用
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
(2)间接价值
海南海口红树林:湿地早蓄洪 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
(3)潜在价值
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 对大量的野生生物,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 使用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
一种不起眼的野草 (过去)
双氢青蒿素
可用于各类疟疾。尤其适用 于抗氯喹、抗喹哌恶性疟疾 和凶险型脑型疟的救治。
A. 经济价值
B. 潜在价值
B. C. 科研价值
D. 间接价值
4、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
制度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A. 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B. 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C. 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D. 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5、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 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臭氧层破坏 原因: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3、酸雨(PH<5.6)
气体: SO2、氮氧化物等 形成: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 危害: 危害植物的叶、芽,使农作物 减产死亡 破坏土壤、植被,使土壤酸化, 肥力降低 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 影响水生植物生长 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肺水肿 腐蚀建筑物金属材料
酸雨
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
4、海洋污染
赤潮发生原因: 环境污染造成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根本原因) 危害:
解赤一决潮些生措赤物潮施分生:泌物大向量体的外毒分素泌,黏使液鱼,虾妨贝碍等海大洋量生的物死滤亡食;
预和防呼:吸,严重的会窒息死亡; 建大立面完积赤善潮监挡管住体阳系光,,及影响时海发洋现生,物及光时合处作用理,;破 缓 治赤缺坏解 理潮氧食或 :生环物物 境扭链大 中;转量 ,海繁 厌域殖氧富,微营消生养耗物氧继化气续,分破解坏,水 会产 加资 剧源 水质恶 围化拦;阻隔,避免扩散;化学沉淀;物理过滤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六章 第1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六章 第1节](https://img.taocdn.com/s3/m/fe9c1327453610661ed9f4cd.png)
成更大压力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
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少 D.我国在发展中答案】
C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变式训练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 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复。解答本题时易错误地认为生产的发展,会
增加生态系统中人口的环境容量。 【正确答案】 B
栏目 导引
2.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人口增长 (1)继续控制_____________。
资源和环境 (2)加大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力度。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监控、治理 (3)_____________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生物多样性 (4)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和 自然保护区 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习导航
1.描述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点]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难点]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 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
改造自然的基础 【常见错误】 错选C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a96889102de2bd97058804.png)
巧记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因素
结果
①温室效应———→CO2——————→变暖 ②臭氧层破坏 ——→氟利昂 ————→紫外线上升 ③酸雨—————→SO2——————→损植被、腐建筑 ④土地沙漠化——→植被破坏————→沙尘暴 ⑤水污染 ————→污水——————→水华、赤潮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破坏活动——→物种灭绝
主题
每个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 体变异等都是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 物种 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发展,物种多样
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 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 系统 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水稻的草丛矮缩病是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
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 种群对水稻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 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材料二 在我国的某海岸,对某些特殊品种的鱼类适时、 适量地捕捞成鱼。
2015-04-15 全球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被24小时持枪保卫
昨日新闻
居住在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的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今年已经43岁了。他的 寿命大约可以到50岁,苏丹在暮年没有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享 受”到了40位持枪护林员的昼夜守卫。原因很简单,苏丹是世界上最后一头 雄性白犀牛。倘若他最后无法繁衍子嗣,白犀牛这一物种,将从我们的世界 中消失,我们的后代在未来只能够对着图片叹息,悔恨。
学案当堂检测答案
1-5 C B D B C 6-8 B BCD ABD 9、①生存环境的改变或破坏 ②滥捕乱猎或滥采乱伐 掠夺式 ③外来物种 缺少天敌 10、①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②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分解者 除利用了有机垃圾中的能 量外,还充分地、分层地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c958ba33d4b14e852468ac.png)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 全球气候变化 • 臭氧层破坏 • 酸雨 • 水资源短缺 • 海洋污染 • 土地荒漠化 • 生物多样性锐减 • ……
全球变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酸雨
因酸雨致死的树木
水污染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赤潮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荒漠化日趋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
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
森林 人的多种需求
水
各种能源和一定 的生存空间。
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 源,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 力也愈加沉重。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人均耕地减少 开垦土地
人口增长
植被破坏 自耕然地灾退害化频繁
1.消耗大量自然资源 2.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
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推进生态农业。
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 村
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措施
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有的家园。 地球上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还有各种生 物,成为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地球是人类生存唯一的环境,我们要记住 一个事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节聚焦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怎样进行保护? 3.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渡鸟
我国农业科技工 作者以野生的雄性 不育水稻作为原始 母本培育成杂交水 稻,解决了世界三 分之一人口的吃饭 问题。
间接使用价值
以红树林为例,生物多样性
有哪些方面的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 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直 接 使 用 价 值
科研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 都需要野生生物。
(1)——保护; (2)易地保护; (3)利用 生物技术 对濒危物种的基 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就地
五、可持续发展——人类必然选择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 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 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小结>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二 生物多样性 概念 组成 三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2.间接价值 3.潜在价值 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加强法制管理 4.生物技术
• 4、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 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名词与环境 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 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 A.②④ • C.⑤⑦ B.⑥⑦ D.②⑤⑦
地球是我家 环保靠大家
物种的丰富度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 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 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 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 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 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 长的情况。
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1970年 2002年 2005年
五 可持续发展
• 1、苍蝇平衡棒原理被用于运载火箭的科研 中,这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能体现出 • ( ) B • A.潜在价值 B.科研价值 • C.间接价值 D.生态价值
练习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最核 心的并关系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 D )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物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自然界的“计划生育”政策
• 太阳鱼和鲤鱼会吃自己的鱼仔 • 蝌蚪自毒现象 • 桉树自毒现象
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明显增多?
• 提示: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 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 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2、生物种群的消长的规律完全适 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因此,我们的保护 也要从基因、物种和生 态系统三个层次着手。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分子水平)基因多样性 (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水平)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红树林
潜在使用价值
一旦灭绝, 无法再生
一种不起眼的、当柴烧的
植物——三叉苦 (过去)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全球性生态问题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 4、什么叫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5、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干什么? 6、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 7、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 不同物种,或者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型不同 • 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基因型不同
在一个兔子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一) CO2排放与全球变暖
(二)水资源短缺
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 30年后,经受淡水供应不足的人口将加倍。
(三)臭氧层破坏
南 极 臭 氧 空 洞
(四)酸雨
酸性排放物
德国被酸雨损害的树林, 这些树更易遭受干旱、疾病和昆虫的危害 。
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 重要的药材。 工业原料:食品、医药、化工及制造等 许多工业都要以生物为原料。
美学价值:色彩纷呈的花木及神态各异 的动物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
生 物 多 样 性 面 临 的 威 胁
人工纯林
围湖造田
沙漠化
森林、湿地变农 田
草原过载退化
1、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2、生存环境的污染或破坏
. .计划生育政策
•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非农用 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 的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 越大。 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2.对水资源的压力
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 水也相应增加,人均水资源就必然会减少。 要维持生活水准,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 源,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甚至导致水荒。 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 缺水的农村和城市多。
3、物种入侵
保护环境我能做什么?
1 使用布袋,拒绝过分包装 2 随手关闭水龙头 关灯,节约用水用电 3.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饭盒 4 不焚烧秸杆 5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并为之提供方便 的生存条件 6 在房前屋后栽树 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废电池 废塑料 8 少吃口香糖 9 爱护古树名木 保护文物古迹
(五) 土地荒漠化
造成荒漠化的 主要原因是: 草原开垦,过 度放牧。
宁夏的荒漠化
(六)海洋污染
油污海鸟 惨死沙滩
(七) 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灭绝和物种消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想一想
这些环境问题会不会影响我们个人的生活?
我们个人的行为,与这些环境问题的形成 有没有关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的 濒危物种红皮书. 现在物种灭绝速度是正常的100 到1000倍 :
卡伐利亚树和渡渡鸟的故事
在毛里求斯岛上的卡伐利亚树, 是高大的热带乔木,树高可达 30米, 多为百年老树,虽然树年 年结果,就是不长幼苗!
渡渡鸟身高1米,几乎不会 飞,它喜吃卡伐利亚树的果 实,果核经鸟的肌胃的“减 薄处理”后,才能发芽。 渡渡鸟于1861年灭绝。 卡伐利亚树
提供果实 “减薄处理”
每20分钟1种. 每小时3种; 每天72种; 每月2160种; 30年后地球上现 每年25920种. 今生存的五分之
一的物种都将会 消失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40亿年生物进化留下来的宝 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生物多样性 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
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 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2、关于环境的保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B )
A、防止“三废”污染 B、限制能源消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3、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 B ),21世纪中
期人口总数预计达到( D )
A、13亿以内 C、14亿以内 B、13.6亿以内 D、15亿左右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2011 年 03 月 10 日云南 省与缅甸交界线附近的盈江县周四发生5.8级地震, 目前已造成25人遇难,250人受伤 。
• 3.对能源的压力
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加 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 统计,1850-1950之间的100年间,世界能源消 耗年均增长2%。而20世纪6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 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4%-10%,出现能源危机。 为了满足对能源的需求,除了矿物燃料外, 木材、秸秆、粪便等都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了 的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燃料有90%来自于森林, 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
2010年,13.6亿内;
2020年,14.5亿内; 人口峰值:15亿左右。
计划生育政策
• • • •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TP119 first 历年政策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1970至1980年初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形成合情 合理的生育政策。
1980初秋至1984年春- -计划生育政策由晚稀少向一 孩紧缩。 1984至1991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各地方计划 生育条例。 1991至1999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 了满足需要,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 不断进行势在掠夺性开发,使得越来越多 的森林受到破坏。 森林的大肆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 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 面积的1/5.
• 5、环境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 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 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 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 污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1、控制人口增长; 2、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1、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C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 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 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林木纯林
出生率 33.43‰ 12.86‰ 12.40‰
自然增长率 25.83‰ 6.5‰ 5.89‰
. 预计3个.
归纳:我国人口的现状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 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 EP114新中国
.讨论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