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_桑美_0608_登陆前后降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

合集下载

台风灾害时空特征分析与评估模型构建

台风灾害时空特征分析与评估模型构建

台风灾害时空特征分析与评估模型构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剧,台风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更好地应对台风灾害,需要深入了解台风灾害的时空特征,并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型。

本文将对台风灾害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评估模型的构建思路。

一、台风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1. 台风季节分布特征台风主要活跃于夏秋季节,且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分布特征。

例如,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主要活动于7月到10月,而在北大西洋地区,台风则主要集中在8月到10月。

这种季节分布特征的了解对预测台风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台风路径偏向性分析通过分析历史台风路径数据,可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台风路径表现出一定的偏向性。

例如,在西太平洋地区,台风路径相对较为规则,多呈东北或西南方向,而在北大西洋地区,台风路径则相对无规律。

这种偏向性分析有助于评估不同区域台风灾害的风险程度。

3. 台风灾害损失评估台风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失巨大。

通过对过往台风灾害事件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等级的台风灾害对经济、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为未来的灾害管理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模型构建思路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首先,需要收集并整理历史台风灾害事件的数据,包括台风路径数据、灾害损失数据等。

对于路径数据,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对于损失数据,可以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

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特征提取与选择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特征提取与选择。

可以利用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取与台风灾害相关的特征变量,如台风路径长度、路径偏向性指数、平均风速等。

然后,根据特征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特征变量。

3. 模型构建与评估基于经过特征选择的数据集,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法构建评估模型。

甘肃省会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2

甘肃省会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2

绝密★启用前会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 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讲述了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月宫”的故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宫”属于()①河外星系②银河星系③太阳系④地月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图中共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人类无法居住在“月宫”上的原因是()①月球上没有可供呼吸的大气②月球上没有液态水③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太小④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5.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6.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严重,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严重,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下图所示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7.北温带国家的春季一般是:A.1、2、3月 B.2、3、4、月 C.3、4、5月 D.4、5、6月8.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C.地球的自转运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10.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 .甲乙丙丁B .甲乙丁丙C .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分析

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分析

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台风路径分类概述•强台风降水特征分析•弱台风降水特征分析•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对比分析•台风路径分类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登陆台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台风降水是造成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台风降水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单一路径下的研究,而对不同分类路径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数据不完整、分析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现状与不足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数理统计、GIS技术、概率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具体包括:建立数据库、数据预处理、GIS可视化、概率分析等。

同时,还将结合相关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内容与方法02台风路径分类概述03根据台风活动时间将台风分为常年、季节性、非常规等不同活动时间。

台风路径分类标准01根据登陆地点将台风路径分为不同的登陆路径,如西北路径、西进路径、转向路径等。

02根据台风强度将台风分为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等不同级别。

不同路径分类的特点台风沿西北方向向中国大陆靠近,一般带来较强的降水和大风天气,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西北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中国大陆靠近,路径较为稳定,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西进路径台风在海上向北或向南转向,一般影响范围较小,但带来的降水强度较强。

转向路径还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路径分类,如回旋路径、倒抛物线路径等,这些路径下的降水特征和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

其他路径通过对台风路径的分类和特点分析,有助于提高台风降水的预报准确率。

提高预报准确率指导防灾减灾增强公众防范意识了解不同路径分类下台风的降水特征和影响范围,有助于指导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桑美台风决策服务分析

桑美台风决策服务分析

桑美台风决策服务分析1桑美台风发生情况1.1发生发展与移动路径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SAOMAI)于10日17:25,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 m/s),中心气压为920 hPa,是近50多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11日凌晨减弱为热带风暴,9:00在江西省弋阳县减弱为热带低气压,11日晚上在湖北省境内逐渐消失。

1.2天气特征10—12日浙闽交界沿海部分地区达11~12级,局部地区达14~17级;福鼎市合掌岩部队测站(海拔高度约700 m)出现75.8 m/s,仅次于1962年9月1日香港大老山78.9 m/s的台风极大风速值。

10—12日,浙温州、丽水、台州南部以及闽宁德、南平和赣中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其中温州、丽水以及宁德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

其中,苍南云岩430 mm。

另外,鄂东南部、湘东北部、皖大别山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1.3灾情据民政部统计,截至8月14日16:00,浙、闽、赣和鄂4个省共有592.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15人,失踪160人,紧急转移安置18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4.49万hm2,其中绝收2.61万hm2;倒塌房屋6.1万间,损坏房屋37.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6.7亿元。

12日,湖南省防汛指挥部在会商会上表示,截至当日,桑美台风没有给湖南省造成任何山洪地质灾害,并给饱受干旱之苦的湘西、湘北地区带来了降雨,使气温明显下降,有效缓解了旱情。

因此,从总体情况来看,桑美台风对湖南省利大于弊。

2服务背景桑美台风是否会对湖南造成影响成为湖南省各级党政领导与广大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桑美台风发展西移过程中,中央气象台与相关各级气象台对其移动路径与影响地域作出了较准确的预测,湖南省气象台也作出较准确的预报,并及时提供了服务。

桑美台风登陆后,其是否会给浙闽两省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山洪爆发,是否会像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一样,造成湘江全线超警戒水位,在湘南郴州等地造成特大暴雨,出现山洪、泥石流等地质气象灾害,这是省市党政领导十分忧心的问题。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台风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台风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台风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台风相信很多人都会对灾难片中的各种风暴惨况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平常也会遭遇到台风,但你知道历史上的各种强烈的台风的情况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台风。

1、台风王“桑美”2006年8月5日,“桑美”在西北太平洋横空出世,并最终以17级(60米/秒)的风速于10日17时25分在浙江苍南县马站镇登陆。

12级(32.7米/秒)的大风已经可以吹翻列车,把一只20吨重的汽油罐抛到80米的高空。

而60米/秒几乎是2个32.7米/秒的强度,其毁灭性可想而知。

“桑美”强度之强、风力之大均为百年一遇,是建国以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当仁不让成为台风之王。

台风王裹挟狂风骤雨重创浙江、福建。

降雨强而急,10日傍晚至上半夜,浙江苍南云岩5小时降雨量就达到374毫米。

风力同样强劲持久,福鼎市10日17~20时连续3小时阵风风速超过13级。

“桑美”给浙江苍南和福建福鼎的部分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两省因台风共造成450人死亡,失踪138人。

2、小个子杀手“马格”1973年9月12日08时,“马格”诞生,生成36小时便猛蹿至超强台风级别,并于14日凌晨4至5时,以其生命史中最强姿态(60米/秒)在海南琼海登陆。

这个超强台风是典型的小个子杀手,个头小,影响范围小,生命史也很短暂,但由于强度大,“马格”的杀伤力令人胆寒。

在其疯狂咆哮中,350吨重的嘉积糖厂的烟囱在狂风中轰然倒地,风后整个城区几乎看不见一座矗立的烟囱。

庞然大物被摧毁的背后是一条条脆弱生命的消逝,整个海南至少903人遇难。

3、杀入内陆的巨人“温达”1956年的超强台风“温达”体积庞大,实力超群,且入侵内陆之深历史罕见。

在“温达”一路狂奔的途中,它的.风圈半径一度达到700千米,而环流直径更是达到2000千米左右,并最终在8月1日以55米/秒、923百帕的强度登陆浙江象山。

次日,“温达”进入安徽境内并减弱成低气压,尔后又经河南">河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5日在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附近消失。

近50年我国台风登陆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近50年我国台风登陆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8引言台风灾害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死于台风的人数约2万~3万人,据2021年5月12日正式上线的“全球灾害数据平台(中文版)”平台统计,2020年和2021年全球范围内风暴(台风、飓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远超其他各类自然灾害,占比超过自然灾害总损失的一半。

中国东临西北太平洋,这里不仅是世界上热带气旋生成数量最多的海域,也是唯一一个一年四季都能观测到热带气旋活动的海域,近十年,每年约10个台风登陆我国,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34亿元。

20世纪90年代前,台风登陆研究是台风路径研究的分支,但台风往往是在登陆阶段由台风大风、暴雨和风暴潮致灾成害。

因此,独立开展台风登陆问题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台风登陆问题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关注,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例如,有关台风登陆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北极涛动、ENSO 循环、西北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变化、热带大气的季节内震荡、南极涛动、亚洲—太平洋涛动、全球变暖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台风登陆。

有关台风登陆频次、强度、登陆地点等的研究表明,中国台风登陆数量下降但维持时间上升,强度呈现弱减少、强增多,登陆地点呈现向东以及向北偏移的现象。

已有研究表明台风在我国的登陆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但是,近几年有关台风登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较少,更鲜有研究分析夏、秋台风登陆的时空分布特征,大部分学者较多关注台风结构和强度变化、登陆后强降水和强风等天气学近50年我国台风登陆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马运佳 颜小龙 张婧 高子钰 杨雨蒙 李伊娜马运佳,曲阜师范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自然灾害学博士。

长期从事社区减灾、灾害风险管理和灾害避难所选址优化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试点县及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评估”“地震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补充选址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主城区为例”等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0余篇。

49方面的研究。

然而,掌握台风登陆的时空规律对于完善我国的防灾减灾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桑美”(0608)台风暴雨的能量天气学诊断分析的开题报告

“桑美”(0608)台风暴雨的能量天气学诊断分析的开题报告

“桑美”(0608)台风暴雨的能量天气学诊断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自卫星观测能力增强以来,大型天气系统受到公众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其中,台风暴雨在夏季经常袭击亚洲地区,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危险。

因此,对于台风暴雨的能量天气学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能量天气学的诊断分析方法,来研究台风暴雨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台风路径预测和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三、研究内容1. 收集桑美(0608)台风暴雨的实测数据和卫星资料;2. 运用能量天气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台风暴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3. 控制其他干扰因素,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和区域的气象参数,定量研究桑美(0608)台风暴雨对环境的影响;4.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四、预期效果1. 通过能量天气学的研究,加深对台风暴雨的认识,提高对其预测和防御的能力;2. 为制定台风暴雨应急预案和灾害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 推进能量天气学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新型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五、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法:从气象部门和卫星资料中收集相关数据;2. 能量天气学诊断分析法: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动力学原理,研究台风暴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3. 多因素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和区域的气象参数,定量研究桑美(0608)台风暴雨对环境的影响。

六、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收集桑美(0608)台风暴雨的气象数据和卫星资料,整理资料,编制报告初稿;第二阶段:运用能量天气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对台风暴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的研究,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第三阶段:进行多因素对比分析,定量研究桑美(0608)台风暴雨对环境的影响,并总结分析研究结果;第四阶段:完善报告,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建议和措施,撰写论文或发表研究报告。

台风_桑美_肆虐干群众志成城_宁德市全力抗击台风纪实

台风_桑美_肆虐干群众志成城_宁德市全力抗击台风纪实

114发展研究 / 2006年 第9期超强台风“桑美”于8月10日16时经过福鼎台山岛时,风速达56.3米/秒(17级);17时25分在闽浙交界的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18时30分进入福鼎境内,正面袭击宁德市,近中心最大风速55米/秒,风力16级;而后台风中心横穿宁德市的福鼎、霞浦、柘荣、福安、寿宁5个县(市),风力达12级以上。

这次超强台风,是我国大陆沿海区域50年以来风力最强、破坏力最大的一次。

面对这样一场所史无前例、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宁德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奋起抗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取得了抗击自然灾害的阶段性胜利。

全民动员、奋起抗击灾情就是命令。

得知特大台风来袭的消息之后,宁德市全民动员,严阵以待,连续作战,顽强拼搏,全力投入到抗灾斗争当中。

----高度重视,严密防范。

市委、市政府先后六次召开防指成员会议和视频会议,根据台风动向和特点,对全市防抗工作进行紧急动员、全面部署,把确保群众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按台风正面登陆宁德市做好各项防御工作,特别是要把人员安全作为工作重点,迅速转移海边村庄、沿海堤坝内低洼地带和山边、溪边、江边的群众,渔排上人员都要上岸,海上船只都要回港避风,做到不漏一船一人。

为集中力量防御,各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及时滚动播出超强台风最新消息、防台防汛安全知识和省、市工作部署,做到家喻户晓,全民动员。

福鼎还通过市中心大型屏幕电视全天候播放“防汛防台特别节目”,采取发布台风紧急动员令、告全体市民书电视讲话、宣传车巡回宣讲、海上广播等形式,切实提高群众的防台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领导靠前,责任到位。

9日下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深入福鼎、蕉城督促检查海上船只、渔排人员以及海边、溪边、山边和低洼地带人员转移情况。

全市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各套班子领导9日晚上立即分赴挂钩县(市、区),检查、指导和督促防汛抗灾工作。

《台风何处来》阅读训练

《台风何处来》阅读训练

科技文阅读训练:《台风何处来》阅读训练卢派清导读:近年来,“碧利斯”、“格美”、“桑美”等台风接踵而至,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仅根据广东、广西两省区不完全统计,因灾死亡人数就达200多人,受灾人口逾千万,直接经济损失百亿元。

台风是怎么回事?台风怎么有各种名字?台风威力为何如此巨大?不妨读读本文。

①“台风”这个名字的由来,说法很多。

一般认为是从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也有说是从闽南语“风筛”演变而来,还有人认为是古人不清楚台风起源,以为是从台湾那边吹出来的,故有“台风”一说。

②其实,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

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强烈的大气涡旋。

其强度以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准。

国际上规定,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其以上的称为台风(在西印度群岛和大西洋一带称为飓风);风力在10—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风力在8—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风力在6—7级的称为热带低压。

③作为热带气旋家族中的“大哥大”,台风水平范围约几百公里至上千公里,垂直范围从地面直达平流层低层。

台风低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约为30—50米/秒,有时甚至可以超过80米/秒。

在前进过程中,台风一面强烈地旋转,一面在海上向前移动或登上陆地,引起狂风、暴雨、巨浪及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对海洋船舶和沿海城镇造成极大破坏。

④热带海洋是台风的“老家”。

台风通常生成于水温为26℃—27℃的广阔热带暖洋面上。

在那里,海面温度高,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空气对流上升过程中不断释放热量,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旋转的暖心气柱,最终发展成台风。

⑤全球海洋每年平均出现台风约45个,对这些台风如何命名?早先,国际上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如9608号热带风暴,即是1996年生成的第8个热带风暴,继续发展成为台风时,就称为9608号台风。

但是用编号命名热带气旋不易记忆,不便于气象组织第31届台风委员会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出现的热带气旋将采用新的命名方法。

2006年台风桑美

2006年台风桑美

2006年台风桑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米/秒),中心底层最低气压920百帕(中国气象局数据),创下了多个中国大陆第一,堪称中国大陆的“台风之王”。

而我作为温州苍南马站沿浦海边的人,更有资格来谈着段历史。

那时我高一放暑假,记得当时报了桑美有17级,我们都不信,尤其是老一辈的人谈到56年的台风多大,那时候的房子多差都没有事情。

17级的台风,轻易想象不来的。

记得那时候我爸爸要去福建,都已经坐车到温州,又返回来,不放心我们。

10号那天早上,下了一场雷阵雨,10点多的时候,雨过天晴,到处是蜻蜓低低的飞。

那民间到处在传说打雷就不会刮台风,这是农民的经验之谈,一般发生在9-10月份的秋季。

这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如果有台风的话,冷暖气流相遇将出现闪电打雷现象,但受西风槽影响,台风往往会转向,所以就“没有”了。

但那天的天气真的谁都不会想到会刮风的。

一副下太阳雨的样子。

但事实呢。

中午十二点我跑出去玩,在距离家后门不足20m的地方就回不去了。

突然狂风大作,雨大的不得了。

但是我等了一会儿,看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样子,只好冲出去。

那时候的风应该就有11级。

回到家换了衣服,我准备在楼上看下物理,马上就要分班考试了,但风吹的房子都有点摇,房子是比较老式的瓦房,大家应该可以想象的。

我看了一会儿,被我爸爸骂了,把我叫到隔壁。

当时真的风大雨大,镇长说再大点让我们去小学上面避一避。

小学的地基打的非常深。

现在来说一下我家的环境。

家旁边是一条很窄很长的河,走个20分钟就可以见到海,小时候发洪水的时候之间从河里就上来了。

后来我7岁那年就建了大坝,之后一直到06年就没有满水过。

而我们那一代都是瓦房,南方雨水多,再者很多人有钱都去灵溪或者温州买房子,所以房子都有点旧。

而且在家都都是我们这些读书的小孩还有老人家。

1点多的时候,我和我爸爸就看到对面一个浪就把一个平房给卷了。

2006年桑美台风

2006年桑美台风

“桑美”来袭台风之王“桑美”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注定是不太平的,短短10天便集中爆发出4个热带气旋,这其中,就有创下多个第一的超强台风“桑美”(Saomai)。

从天空中俯瞰,它形体婀娜,结构匀称,色泽饱满,然而,在美丽的云墙之下,却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从不起眼的热带云团到超强台风,“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

其强度之强、风力之大为百年一遇,破坏性更是超出人们的想象。

因致灾严重,“桑美”这一名称今后不再续用。

“桑美”作为造成重大灾害的2006年第8号台风的专名载入世界台风史。

“桑美”虽被除名,其警示作用却更加凸显。

目前,我国已进入台风多发期,如何加强应急防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再现桑美“桑美”来了在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苍南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自古以来就闻名于世的港口——沙埕港。

沙埕港特殊地理位置让沙埕港成为当地渔民的“避风良港”。

然而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来袭时,沙埕港的天然屏障似乎一点都没挡住“桑美”的步伐,悲剧发生了,沙埕港变成了“死亡之港”。

“桑美”台风的生命历程及特点生成时间:8月5日晚上;台风:8月7日下午;强台风:8月9日上午;超强台风:8月9日傍晚;登陆时间:8月10日17时25分;特点:发展迅速、移动快;登陆后风力大,降雨强且集中;中心气压低。

【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云图动画】超强台风“桑美”云图集锦超强台风“桑美”过后许多人失去家园灾害影响“桑美”是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因而破坏力极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成为近10年来登陆中国台风中因大风造成伤亡最惨重的一个台风。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福建、江西、湖北4省共有665.6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83人,紧急转移安置180.16万人...另一个桑美当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肆虐我国之后,“桑美”就遭到了被除名的命运。

从2000年使用台风统一命名到“桑美”被除名,这个名字共履行过两次命名台风的使命。

福建台风极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

福建台风极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
2007 年开始,福建省大规模布置区域自动气象站, 十多年来稠密降水观测资料的积累为更精细地定义台 风极端强降水的标准、描述极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提供 可能,为此,本文利用 2007 年以来时空密度较高的降 水探测资料,确定台风极端强降水的标准,分析台风极 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形势特征,探讨台湾海峡两 岸地形的影响,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并建立台风极端强降 水的概念模型打下基础。
2019 年 10 月 第 10 期 总第 154 期
海峡科学 Straits Science
October 2019 No.10, Total 154th
福建台风极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
蔡义勇 1 党皓飞 1 林 青 2 李白良 2 韩 美 2
(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省气象台,福建 福州 350001)
沿海及南海北部;④极端强降水的产生与台风环流低层不同来向气流之间的辐合、海上气流的水汽输送以及福建
沿海地形的抬升作用有关,台湾岛地形对台风外围气流的分流作用也为福建极端强降水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 台风 极端强降水 时空分布 环流特征
[中图分类号] P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83(2019)10-0014-08
非均匀下垫面地形的存在,使得登陆台风的降水呈 现出明显非对称结构和局地化分布特征,对台风极端强 降水的出现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一些强暴雨往往是在特
定的地形下产生的。郑庆林等[8]研究发现,陡峭地形的 抬升辐合作用是暴雨增幅继而产生特大暴雨的重要因 子,山地地形对大气的拖曳作用往往使得台风降水明显 增幅。夏丽花等[9]开展了台湾地形对1011号台风“凡亚 比”影响的数值试验,发现台湾中部山脉地形对台风低 层流场的阻挡抬升作用对台风降水具有明显的增幅作 用,造成台湾岛降水分布呈南部、东部强而西北部弱的 不对称分布。林毅等[10]分析了台风“龙王”登陆闽南 沿海在福州地区引发特大暴雨的过程,认为台风进入台 湾海峡后,其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受台湾岛地形影响出现 分支而形成的两支气流在福州地区再次交汇,在有利的 环境条件下激发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是这次强降水发 生的主要原因。台湾海峡两岸地形复杂,福建地形、台 湾岛地形对不同路径登陆福建的台风在福建产生强降 水的影响作用可能不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台风“玲玲”登陆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变性过程分析

台风“玲玲”登陆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变性过程分析

台风“玲玲”登陆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变性过程分析台风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其具有强风、大雨、风暴潮等致灾因子,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2021年9月台风“玲玲”登陆过程中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变性过程。

玲玲于2021年9月3日上午从菲律宾东北部产生,成为今年第13号台风。

在经过南海、台湾海峡后,于9月6日5时30分在福建福州市闽清县丽江镇附近沿海地区登陆。

此次登陆造成重大损失,至少有6人死亡,失踪1人。

在台风登陆前后,我们观测到的空间结构特征如下:一、热带辐合带热带辐合带是指赤道附近的区域,其上空大气上升,形成云层和强降雨。

风场环绕着热带辐合带转动,形成台风的初始结构。

玲玲产生于热带辐合带上,其轨迹受到了热带辐合带的影响。

二、中心对称性在台风的起始阶段,由于自转角速度和水平风速的差异,台风呈现出一个对称的云旋转结构。

随着台风发展,中心对称性逐渐被破坏,起伏的海面和山脉对风场的影响导致台风呈现不规则形状。

三、台风眼在中心对称性破坏后,台风眼逐渐形成。

眼是台风中间一片相对平静的区域,天空晴朗、湍流减小。

台风眼的出现标志着台风发展的一定阶段,同时也预示着较强的台风风力即将到来。

四、风暴潮风暴潮是指台风引起的海面异常高的现象。

风暴潮往往由台风外围向陆地推进,形成较强的风浪。

风暴潮的高度和不规则性取决于台风海面吹向陆地的方向和地形。

一、陆地效应随着台风登陆,风场受到陆地摩擦的影响而减弱。

陆地表面的起伏高度和地表覆盖特征影响着风场的结构,同时还产生了瞬变性的降水和风速。

二、圆眼结构到椭圆眼结构玲玲到达福州前,它的台风眼呈现出完美的圆形结构;但登陆时,它的眼变形成一个长轴与风场方向垂直的椭圆形。

这是因为海陆边界的地形、陆表的覆盖及陆地地表温度梯度对风场结构的影响。

由于玲玲自西向东移动,加之台风外围环流影响下的西南风,导致福建地区沿海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风暴潮,有些地方的海水甚至淹没了风暴防护堤。

而玲玲的山洪暴发则导致内陆水体增大,严重地影响了福建内陆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

智慧树知到《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见面课答案
1、气温在一天中,午后14时左右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总是降低。()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压带,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气压随高度的升高总是降低。()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由于暖季温度适中,又有一定的降水,适宜针叶林生长,有”雪林气候’之称的是()。
A.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B.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C.极地长寒气候
D.极地冰原气候
正确答案: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见面课:气象要素的时空化
2、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幅度10℃以上,导致地理环境改变。()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幅度不超过2-3℃,地理环境改变。()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近代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幅度0.5-1.0℃,地理环境不变。()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化学组成、改变下垫面性质、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建设城市等影响气候变化。()
对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化学组成改变下垫面性质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建设城市等影响气候变化
智慧树知到《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比较
1、下列气团中,干燥、晴朗少云的是:( )。
A.赤道气团
B.热带海洋气团

2013年台风“潭美”暴雨分析总结

2013年台风“潭美”暴雨分析总结

2013年台风“潭美”暴雨分析总结作者:王晓红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09期摘要 2013年8月22-23日郴州市受12号台风“潭美”影响,全市普降暴雨。

由此,应用大气探测资料、天气图、卫星云图及有关物理量并结合数值预报及本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分析本次暴雨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台风“潭美”;暴雨分析中图分类号:P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51 台风暴雨概况受台风“潭美”的影响,2013年8月22日8:00—23日16:00,湖南省郴州市出现近六年来(2008-2013)平均降水量最大、灾情最严重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

全市自动雨量站有390个站出现降水,其中大雨8站、暴雨118站、大暴雨224站、特大暴雨34站。

受灾人口416 972人,紧急转移34 441人,倒塌房屋351间,损坏174间。

农作物受灾面积56 506.2 hm2,其中成灾9 105.9 hm2、绝收1 655.8 hm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 452万元。

2 天气形势分析2.1 500 hPa高空天气形势分析21日08:00台风在台湾东部洋面上,副高在台风北部,台风在副高的阻挡下西移(图1)。

22日08:00台风已进入福建中部地区,郴州市已处台风外围急流中,郴州市开始降水(图2)。

22日20:00台风已进入江西中部,郴州市已完全处于台风中心范围内,郴州市强降水(图3)。

23日08:00已进入湖南省中南部郴州市北部,郴州市依然强降水(图4)。

23日20:00台风已移出郴州市,郴州市由北风转南风,郴州市16:00降水基本停止。

整个过程郴州市一直处于台风前行的左前方,对产生强降水十分有利。

2.2 台风路径预报分析8月17日8:00,“潭美”在台湾东南部洋面上开始生成编号,中央台于08月18日14:40开始发布潭美台风快讯,从浙江省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19日14:00预报图(图5)也可以看出,此时就已经预报“潭美”22-23日将在福建登陆。

超级台风“桑美”的系统分析

超级台风“桑美”的系统分析

超级台风“桑美”的系统分析2019-07-18摘要:本⽂通过对“桑美的”整体分析,发现超强台风“桑美”的云系结构紧密,台风眼清晰,强度强,速度移动快,风狂,浪⾼,⾬爆,具有极强的破坏⼒。

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

在对“桑美”观测事实进⾏分析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环流形势演变特点、台风与其相互影响的天⽓系统、相关物理量、卫星云图和回波特征等来探讨“桑美”的特点及其成因,从⽽发现⼀些有意义的事实。

关键词:台风强度特点成因结构中图分类号: P458 ⽂献标识码: A1、引⾔热带⽓旋[1]近地⾯平均最⼤风⼒(风速)的⼤⼩,分成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从多年平均的结果来看,在北半球台风多发⽣在7~9⽉。

但不同年份相差⽐较⼤。

台风经过的地⽅,因⼤风、暴⾬以及风暴潮等造成严重的灾害,如农⽥、庄家等被淹没,树⽊、房屋等被摧毁,交通、通讯被切断。

⼩型台风的划分标准⽬前尚⽆定论。

⼀般来说,把10级风圈半径在100~200 km之间的台风称为⼩型台风。

陈联寿等把地⾯图上最外圈闭合等压线半径在2个纬距以内定为⼩型台风[2]。

2、台风桑美概况2006年第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Saomai)[3]是2006年8⽉5⽇上午在关岛以东南约550KM处的洋⾯上发展形成的⼀个热带低压,它⽣成后稳定地向西北⽅向移动,强度增强迅速。

当晚强度加强为热带风暴并越过关岛,7⽇凌晨强度再度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当⽇下午达到台风强度。

其后,“桑美”在9⽇晚上中⼼强度达到了极值,近中⼼附近的最⼤风速为60m/s,台风中⼼的附近的最低⽓压为920hpa,紧随着超强台风中⼼⼜进⼊福建沙埕,之后它的强度迅速减弱,11⽇凌晨减弱为热带风暴,下午在江西境内强度为热带低压,“桑美”途径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东北部,于12⽇凌晨在湖北境内消失。

2.1、强度与0505号台风“海棠”和0509号台风“麦莎”相⽐[4],由上两个图形我们可以看出台风“桑美”发展时间短,其在苍南霞关登陆时中⼼最低⽓压值为920hpa,极⼤风速为68m/s。

超强台风“桑美”灾后的思考 - 苍南水利

超强台风“桑美”灾后的思考 - 苍南水利

超强台风“桑美”留给我们的警示董大治(浙江省苍南县防汛办 325800)一、汛情特点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于8月10日下午17时25分在浙江苍南县马站镇登陆,其汛情特点是:1.风力大、气压低、持续时间长。

登陆时风力17级,苍南霞关站实测最大风速68米/秒,中心气压915百帕,登陆时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二项指标均为建国以来最强,持续12级以上大风在苍南境内肆虐7个多小时。

2.雨量大、雨强高、强降雨集中。

10日12—21时10小时内,过程平均雨量385毫米,最大昌禅站达606毫米,鹤顶山站最大一小时雨强266毫米,雨强达三百年一遇标准。

3.洪(潮)水位高、洪峰流量大。

各河网水位均超警戒水位,有的超保证水位;各水库水位均超汛控水位,绝大多数溢洪道过水。

桥墩水库水位从44.95米上涨到58.53米,超过正常溢洪道1.56米,是水库蓄水18年以来的最高水位;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2450立方米/秒,接近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

横阳支江最高水位9.06米,比2005年5号台风“海棠”时的8.71米还高出0.35米。

沿海潮位达6.05米,超警戒潮水位0.45米。

二、灾情简介苍南县遭受建国以来未遇的特大狂风暴雨洪水袭击,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全县因灾死亡153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1.24亿元。

全县36个乡镇全部受灾,100多万群众财产受损,50多万群众受洪水围困。

苍南县江南、马站、藻溪三大平原全部受淹,积水最深处超过3米。

电力、交通、通讯、供水几乎全面中断,大部分工矿企业停产,商业网点基本停业。

超大风力和超强雨量使大量民房倒塌、风暴潮三碰头使海上大量渔船沉没,并由此引发重大人员伤亡。

三、几点警示在防御超强台风“桑美”中,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做了大量的防御工作,但还是造成惨重的损失。

由于台风强度大、破坏性强、民房质量差、抗风能力弱等不可抗拒因素和客观原因,加上我们防御超强台风的经验和能力明显不足。

近20年季风爆发前后珠江三角洲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成因

近20年季风爆发前后珠江三角洲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成因

近20年季风爆发前后珠江三角洲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成因江帆;王东海;曾智琳【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年(卷),期】2024(48)2【摘要】相较于暴雨这种日尺度强降水,短时强降水(≥20 mm h−1)是造成山洪滑坡与城市内涝等灾害更为直接的因素。

本文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和ERA5再分析数据,重点研究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短时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索了短时强降水在季风爆发前后特征差异的可能成因。

研究表明:(1)相较于季风爆发前,珠三角地区季风爆发后的降水明显增多,其中短时强降水贡献的比例显著增加。

对短时强降水本身而言,区域平均强度以及极端性在季风爆发前后差异总体较小,但短时强降水频率在季风爆发后增加70%。

(2)短时强降水高发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东北部和珠江口西侧沿海,季风爆发后上述两个地区的频次增多最明显。

短时强降水频率由季风爆发前的单峰型(下午)转为季风爆发后的双峰型(早晨与下午)。

(3)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特征,短时强降水在季风爆发后的平均雨强和极端性在珠江口西侧沿海较内陆地区明显增强,其频次峰值时间在沿海地区从季风爆发前的午后转为季风爆发后的早晨,内陆地区在季风爆发前后均集中在下午。

(4)季风爆发后,短时强降水期间的低层环境水汽超过同期气候态水平的16%。

充沛的水汽在夜间在季风加速作用下被输送至沿海,并与陆风作用增强了辐合,这解释了沿海短时强降水的在季风爆发前后频次峰值时间转换现象。

(5)相较于季风爆发前,季风爆发后珠三角短时强降水频率与低层水汽通量的相关性明显升高。

珠三角沿海地区夜间—早晨短时强降水的增多与中低层风场结构改变造成的动力强迫有关。

内陆地区季风爆发前后短时强降水与环境热力和不稳定条件关系更大。

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珠三角地区在季风爆发前后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理解其产生机制。

【总页数】20页(P715-734)【作者】江帆;王东海;曾智琳【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热带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厦门市同安区气象局;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环境研究院/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5【相关文献】1.近40年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2.广东前汛期锋面强降水和后汛期季风强降水特征对比分析3.贵阳市汛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4.呼伦贝尔市汛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5.2018—2022年成都汛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强台风桑美(2006)登陆前后低层风廓线数值模拟分析

超强台风桑美(2006)登陆前后低层风廓线数值模拟分析

超强台风桑美(2006)登陆前后低层风廓线数值模拟分析谭晓伟;端义宏;梁旭东【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利用ARW-WRF模式,以垂直方向40个模式层(对低层加密)、水平方向最高1 km 的分辨率,对台风桑美(2006)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

基于台风桑美(2006)1 km分辨率的模拟结果,对台风低层(海面或地表以上1500 m以下)风场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台风登陆前,其最大风速半径附近存在水平风速在垂直方向有很强变化的风廓线,该类型风廓线的最大风速高度有明显变化,表现出类似急流的特征;而台风登陆后,其水平风速垂直变化明显减弱,即风廓线类型发生较大变化;另有一种水平风速在高层少变的风廓线类型在台风中是普遍存在的。

还根据高层和低层两个切变因子,将台风登陆前的风廓线分为急流型、普通型和过渡型,并进一步分析各类风廓线在台风中出现的位置和急流高度。

对急流型风廓线的形成原因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超/次梯度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形成急流型风廓线的原因,而外围绝对角动量的输送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In this study,the typhoon case of Saomai (2006)is well reproduced using the WRF-ARW system with a finest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1 km and vertical resolution of 40-model levels in which the lower levels are densified.Based on the 1 km simulated data of Typhoon Saomai (2006),the wind structure in the lower levels (below 1500 m height over sea level or ter-rain)over the typhoon are analyzed.The strong vertical shear of horizontal wind speed is found near the radius of maximum wind(RMW)during the typhoon staying over sea.Two shear factors for the high levels and low levels,respectively,are de-fined.And then vertical profiles of horizontal wind speed are categorized into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 two shear factors,two of which are stronger in shear and belong to jet type profiles.Further,their locations in the typhoon and the jet heights for the four type vertical profiles of horizontal wind are analyzed.And the possible causes of generating the two jet type profile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e changes of supergradient/subgradientwin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jet type profiles and the advec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it.However,no jet type profile is found after the typhoon landed.【总页数】15页(P1020-1034)【作者】谭晓伟;端义宏;梁旭东【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35;P458.1+24;P425.3【相关文献】1.沙埕港超强台风“桑美”灾害成因的数值模拟分析 [J], 栾曙光;李可;桑宝峰2.沙埕港超强台风“桑美”灾害成因的数值模拟分析 [J], 栾曙光;李可;桑宝峰3.利用WRF数值模拟分析小型超强台风“桑美” [J], 周林;王东法;徐亚钦4.超强台风 "桑美" (2006) 近海急剧增强过程数值模拟试验 [J], 于玉斌;段海霞;炎利军;赵大军5.干冷空气活动对超强台风“桑美”(2006)近海突然增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于玉斌;赵大军;陈联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1期2010年1月大 气 科 学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 134 No 11Jan.2010陈镭,徐海明,余晖,等.2010.台风“桑美”(0608)登陆前后降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J ].大气科学,34(1):105-119.Chen Lei ,XuHaiming ,Yu Hui ,et al.2010.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of typhoon Saomai (0608)before and after it s landfall [J ].Chinese Journal of At 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1):105-119.收稿日期 2008-10-07,2009-04-20收修定稿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301,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0830958,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 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30948作者简介 陈镭,女,1984年出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热带气旋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E 2mail :yuhuashi19840414@台风“桑美”(0608)登陆前后降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陈镭1,2,3 徐海明1,2 余晖3 漆梁波4 骆兴江5 许晓林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 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3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4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 2000305无锡94926部队,无锡 214141摘 要 利用雷达-雨量计联合测量降水技术得到的1小时雨量分布资料,分析了台风“桑美”登陆前后距台风中心111km 以内的降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尤其是登陆前双眼墙循环过程中,降水结构的变化特征。

研究发现:在登陆前“桑美”经历了双眼墙循环过程,在此期间,其内、外眼墙和雨带降水均以强降水为主,内、外眼墙平均降水率均随时间增强,而外眼墙增长幅度更大,且平均降水率始终大于内眼墙,但并没有伴随外眼半径减小的过程。

而雨带平均降水率随时间变化很小,略有下降。

在登陆后,“桑美”内核和外围区仍是以强降水为主,登陆前三小时左右内核区平均降水率有一个迅速增长的趋势,登陆后随着台风强度的减弱,其平均降水率迅速下降。

“桑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其登陆前后降水结构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在登陆前内、外眼墙和雨带最大降水均出现在台风移动路径的右侧,且雨带的最大降水率始终位于内、外眼墙的右方;登陆后,内核区和外围降水更多地出现在移动路径的后方,而不是登陆前的右侧。

关键词 登陆台风 双眼墙 降水时空分布文章编号 1006-9895(2010)01-0105-15 中图分类号 P444 文献标识码 AT emporal and Spatial V 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of TyphoonSaomai (0608)before and after Its LandfallCHEN Lei 1,2,3,XU Haiming 1,2,YU Hui 3,QI Liangbo 4,LUO X ingjiang 5,and XU X iaolin 31S chool of A t mos p heric S ciences ,N anj ing Universit y of I nf ormation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 ,N anj ing 2100442Key L 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f Minist ry of Education ,N anj ing Universit y of I nf ormation S cience and Tech 2nolog y ,N anj ing 2100443S hanghai T y phoon I nstit ute ,China Meteorological A dminist ration ,S hanghai 2000304S hanghai Meteorological Center ,S hanghai 2000305W u x i 94962A rm y ,W ux i 214141Abstract A new hourly rainfall dataset is formed using variational method ,based on raingauge and radar 2retrievedrainfall intensity.The new data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structure within1112km radius centered the typhoon,especially the evolution of rainfall structure during the concentric eye2 walls cycle before Saomai landfall.The authors find that typhoon Saomai had concentric eyewalls before it landed, and the mean radii of the inner and outer eyewalls were24km and59km,respectively.The radius of the outer eye2 wall did not minish due to the rapid landfall of typhoon Saomai after the concentric eyewalls combination.During concentric eyewalls circulation,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inner and outer eyewalls and rainband regions was very heavy. In the outer eyewall region,the time series of mean rainfall rate was more variable than that in the inner eyewall and rainband regions.And in the inner and outer eyewalls regions,the mean rainfall rate increased with time,but in the rainband region it decreased.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inner2core and outer regions was also heavy,and the mean rainfall rate in the inner2core region increased abruptly about the three hours before Saomai landed,and then it de2 creased,accompani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the typhoon intensity after Saomai landed.The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2 tion of typhoon Saomai was asymmetric.Before Saomai landfall,the maximum rainfall rates in the inner eyewall, outer eyewall,and rainband regions occurred in the right quadrant relative to the storm moving track,and the azi2 muth in the rainband region was always to the right of those in the inner and outer eyewalls regions.The azimuth of the maximum precipitation in outer eyewall and rainband regions varied with time during the concentric circulation. After typhoon Saomai landfall more precipitation in the inner2core and outer regions appeared in the back quadrant relative to the storm track.K ey w ords landfall typhoon,concentric eyewall,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1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多、灾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台风灾害的主要部分往往是台风引发的暴雨造成的,台风暴雨会造成洪涝爆发、农田受淹、耕地流失、城市内涝和路毁车阻等灾害。

为了降低灾害,至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对台风降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般来说台风降水的分布可分为轴对称分布和非对称分布。

在轴对称降水研究方面,Rodgers et al.(1994)在用专业遥感微波成像仪(SSM/I)的观测资料研究1987年到1989年西北大西洋18个台风的降水特征时发现,台风强度越强,其降水率就越大。

Lonfat et al. (2004)利用TRMM卫星的降水资料来定量研究1998到2000年间的260个热带气旋的降水空间分布时也发现,台风降水的环状平均值与风暴强度有关,风暴越强,其最大环状平均降水率越大,且出现位置到台风中心的距离越近。

何会中等(2006)利用TRMM资料研究台风“鲸鱼”时,发现最大平均降水出现在距台风中心30~40km处,然后降水量随距离的增加迅速减小。

丁伟钰等(2004)利用TRMM资料分析2002年3个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3个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心附近降水沿半径方向存在收缩和扩展的变化,且发现外围降水加强会导致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降水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