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洛阳市2014届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河南省洛阳市2014届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河南省洛阳市2014届高三年级统一考试历史试题(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主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

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这反映出当时A .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B .西汉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 .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D .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2.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该表反映了A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B .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 .封建自然经济衰落3.明太祖朱元璋贬孔子而删《孟子》。

他曾下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未能如愿之后,又命令臣下删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

这表明当时A .朱元璋反对儒家思想B .文化专制的加强C .儒学丧失了社会基础D .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4.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主要是因为二人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5.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6.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适应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适应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24.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蚨"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堵物”。

这说明魏晋时期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构C.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25.唐长孺说:“汉末大姓、名士是魏晋土族的基础,而士族的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最有资格成为士族.”这句话不能反映出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B.皇权承认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C.士族成为魏晋君主专制制度的威胁D.士族与九品中正制是相伴而生的26.元仁宗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

”元仁宗此举意在A.控制天下学人的思想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C.塑造标准化考试制度D.选拔真正的文艺人才27.观察下面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比较表(部分)。

表1直隶山东山西浙江江西时间省区5.676.916.836.085.73嘉庆二十五年(1820)宣统三5.155.494.824.254.94年(1911)关于表1中变化的主要背景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C.国家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D.近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播28.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

”“这时期”指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抓住题干中“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指新文化运动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意义29.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例》19条,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2014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2014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安阳一中郑城一高扶沟高中鹤壁高中淮阳中学济源一中开封高中灵宝一高洛阳一高林州一中内黄一中南阳一高平顶山一中濮阳一高商丘一高太康一高温县一中新乡一中夏邑高中虞城高中叶县一高(学校名称按其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文科综合本试题卷分第 l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140 分)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下列与“汉武”有关的有①“朕”为皇帝专称,郡下设县,县以下设乡、里②“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③“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④“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联将亲览,使有列位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 .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

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宋代的“钱荒”现象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6 .某思想家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儒子将人于井,皆有休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猫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述思想合理延伸的是A. “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B.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C.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7 .右边两则论述为撰写“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特点”一文的核心素材。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4.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5.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6.《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7.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这部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它的作者是()A.林则徐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2.下图反映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他强调的是()A.学习西方的技术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4.“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5.“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民大革命D.南昌起义6.“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

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7.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C.彭德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8.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2014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J)

2014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J)

2014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J)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1.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B.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C.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答案】B【解析】材料中指出朱熹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得出:这就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A项的哲学化、C项的宗教化以及D项的政治化与材料的论述没有关系;故选:B。

本题以葛兆光关于朱熹观点的论述为考查背景,考查了对宋明理学知识点的掌握。

本题考查了对宋明理学观点的掌握,解答此题,应当掌握“在生活中体现”这个重要信息点。

2.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的前途问题D. 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答案】D【解析】注意考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D正确;A、B、C项都没有准确的反映题干的意思,故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中日甲午战争结果:(1)中国为败给日本: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态度(主要原因)③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领导者重视发展军事力量,皇室则贪图享受(2)签订《马关条约》(1895)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语文)3_27

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语文)3_27

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语文)3_27高考语文2014-04-03 201426()★2014年3月27日2014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科目、考生号、考场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试题卷装订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2014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粗糙(cāo)提挈(qiâ)对症下药(zhâng)叱咤风云(chà) B.鹰隼(sŭn) 诨号(hún)斗转参横(shēn)溘然长逝(kâ)C.辟邪(pì)重创(chuāng)供认不讳(gōng)啼饥号寒(háo)D.拮据(jiã)伎俩(1iăng) 泥古不化(nì)挑拨离间(ji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外大片纷至沓来,影院前购票的人排起了长队——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艺术体验”而疯狂。

B.2014年央视春晚,台湾魔术师刘谦卷土重来,他的精彩表演再一次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C.公安局长对刑警队长说:“这起案子,关系重大,你们一定要认真勘查案发现场,抽丝剥茧,迅速找到破案的线索。

”D.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的姑娘们同心戮力,以创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魏晋时期的王侯级墓葬是在继承汉制的基础上向晋制演变的过渡时期,主要特点是地面坟丘不重视了,墓道相对比较宽、长,有很多台基,墓室逐渐变成方形。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文科综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该试卷坚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依托历史材料来支撑题干,创设问题,本套历史试题基本上题题如此,试题中所出现的材料尽量不直接来源于教材,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合理解读有效信息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在能力考查方面,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除了文综考试大纲强调的四大能力要求外,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诸如尊重客观史实的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及对新史观的了解程度。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24.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①取代了相权②行政效率低下③强化了君权④始终由高官任职A.① B.③ C.①② D.③④【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到明清中央官制的演变,加强了皇权,故③正确;中朝的出现,分割了宰相的决策权,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不能统帅六部百司,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因此①错误,排除;军机处具有密,速,简等特点,故②排除;中朝一般由出身低微,与皇帝亲近的人担任,故④排除。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

【题文】25.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地是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知识点】A1古代中国·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故C项正确;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故A项错误;《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故B项错误;《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D项错误。

2014高三历史试题全册

2014高三历史试题全册

[键入文字]
2014 高三历史试题全册
2014 高三历史试题全册
高三历史试题全册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48 分)
1.在都城举行了宏大的册封仪式后(如右
图),受封者率领军队、人民前往东方的
封地,结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军队攻击,
好不容易才将土著居民征服。

接下来的首
要工作是筑城,用来作为未来统治这个封地的基地。

这是哪一时期的政治状况( )
A.西汉初年
B.周朝初年
C.唐朝初年
D.清朝初年
2. 秦灭六国后,奏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4.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5.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

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校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i 28 P31 S 32 Ca 40 Ni 5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⑤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全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⑥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⑧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A.全部不正确B.有一个正确C.有两个正确D.有三个正确2.下列实验所选用的材料、试剂和实验目的正确的一组是A.利用甘蔗组织样液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会出现明显的砖红色沉淀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C.观察渗透现象时,在长颈漏斗口外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3.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及淋巴因子的作用,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4.某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B.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C.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5.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

河南郑州市201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

河南郑州市201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割断人神之间的脐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便成为压倒的因素.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古代血族关系的遗存,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并流播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中的“制度"主要盛行于A.原始社会B.商朝C.西周D.秦朝2.关于中国某朝官制,有史学家如此评述,“当时的官,仅以寓禄秩,而别以差遣治事.”这说明该朝官制A.规范了官员职责B.加强了对官员控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D.削弱了专制君权3.据《食货志》记载,“真宗时,张咏镇蜀。

患蜀人铁钱重……,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一界而换之。

”文中货币的主要功能是A.交易B.汇兑C.增值D.储备【答案】A【解析】4.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

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6.“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大清律例》)该规定主要反映了当时A.赋役沉重B.刑罚严酷C.社会矛盾尖锐D.人身控制严格7.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2014届河南省六市(南阳、信阳等)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2014.03)(高清扫描版)

2014届河南省六市(南阳、信阳等)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2014.03)(高清扫描版)
38.(26分)(1)①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4分)②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4分)③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4分)④有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分)
(2)①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改革开放。(4分)②负面清单制度要求政府不能包办一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分)③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分)(若回答简政放权、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等内容也可酌情给分。)
(2)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②在实践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戏曲注入时代精神。③把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的有机结合,拓展了生存空间。④走出了以文化创新促进产业经营,以产业经营推动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在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实现了良性循环。(每点2分)。
(3)①充分发挥教育在豫剧艺术传承中的作用功能,如推动豫剧进校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兴趣。②推动现代科技在豫剧创新中的应用,推出符合广大青少年特点,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豫剧作品。③举办各种关于豫剧的文化活动,促进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④营造浓厚的豫剧文化环境,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⑤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普及豫剧器材,为青少年欣赏豫剧文化提供 物质条件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013-2014学年度河南省六市高三联考
文科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1-5.DCCDC6-10.BBDCC 11-15.DCBCC 16-20. CDBCA 21-25. DCBDD26-30.BCBCB 31-35. AAABD

【解析版】河南省开封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解析版】河南省开封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座号等填写(或涂黑)在答题卷的相应栏目内。

考试结束,仅收答题卷。

2.第Ⅰ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把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栏目内。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2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答案】C【解析】考点:宋明理学。

从材料中朱熹反复强调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故选C。

25.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答案】D【解析】考点: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依据材料中的“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从中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认清了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认清中国的国际地位。

故选D。

A、B、C三项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26.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1921年和1922年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答案】C【解析】考点: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

(完整word版)2014年全国1卷历史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2014年全国1卷历史参考答案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答案24.【答案】B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比较能力。

【解析】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统治百姓、治理国家;在获得了上苍排他性的授权之后,祭天“理所当然”地也成为皇帝的特权,其他人无此“福分”,只能祭祖,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皇帝独尊”。

材料反映出皇权统治借助于等级特权制度(即题干中的“人伦秩序”)维护统治的独特文化现象。

正确答案B。

A项的“缘于”,C项的“促成”错误。

D项的“宗法”偷换了“皇帝”二字,D项若对,应是“祭天活动强化了皇帝制度”。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及相互逻辑关系的混淆。

25.【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主干知识的能力。

【解析】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说明佛教的社会基础与影响力并不薄弱,也说明B项的“最大”表述有误,B、D排除两项。

A项表述错误,正确表述应是“皇帝的好恶影响宗教兴衰”。

该题为纯粹逻辑判断题,试题难度较大。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易被材料误导,忽视主干知识的把握,丢掉儒家为主流思想这一基本史实。

26.【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学科系统的综合及认知迁移能力。

【解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

朱熹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本善),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习远),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可知D项正确。

(参见历史必修三第13页)【考生误区分析】忽视对思想哲学知识的深刻内化和形象表述,还忽视教材基础的启示作用。

27.【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及政策【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运用,把握历史时代的宏观特征。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外贸易频繁,外商广泛采购中国商品,表明中国商品对世界的吸引力。

以此证明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主干知识。

B、C材料无体现,D项不符史实。

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三一模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河南省六市2014届高三一模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2014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调研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苏考察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时指出: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会对新型城镇化形成有力支律(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据此回答1——2题。

1.建设家庭农场的优点是A.有利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B.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C.为我国的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土地D.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民的收益2.现有的家庭农场多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在种植农作物上不再局限于粮食作物,种植品种趋向多样化。

影响家庭农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劳动力数量B.交通运输C.市场需求D.科技水平读“我国北方某省的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的产业链模式图”,回答3——4题。

3.根据清洁生产的原理,判断图中①②的含义分别为A.供水、农田灌溉B.供气、液化气站C.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D.钢材、轧钢厂4.该工业园区建设多晶硅生产厂的主要优势是A.工业用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B.交通条件好C.科技发达D.接近原料和能源地下面为“某年I1月某日某时天气图”,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该日B地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以阴雨天气为主B.气温日较差很小C.可能出现霜冻天气D.盛行上升气流6.图中C地大约位于I03°E,26°N,海拔1891米,有关该城市天气与气候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季温暖,降水较少B.夏季酷署,雨量充足C.秋季温凉,天高气爽D.冬无严寒,光照充足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

读图回答7一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D。

河南省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河南省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河南省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2.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3.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

这反映出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B.世俗文学成为反封建的主要载体C.商人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4.观察下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限制君权C.民主共和D.民为邦本6.“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

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

这反映了罗马法A.保持习惯法传统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C.崇尚自由和理性D.强调客观公正的解决现实问题7.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调研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先祖太王有三子,依次为泰伯、仲雍、季历。

太王以季历贤能且爱其子姬发。

泰伯知道父亲心思后,偕二弟三次逃避王位继承。

被孔子称赞为“大德”。

这表明A.西周时宗法制尚未完善B.孔子反对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春秋时宗法制瓦解D.泰伯辞让符合儒家孝悌伦理25.在古希腊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自己,研究自我”。

下列言论中,与材料中所说的“追求”一致的是A.格物致知 B. 知识就是感觉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自己26. 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如王猛,大兴儒学。

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更是“比隆周汉”。

这说明A.动荡时期统治者更依赖儒学巩固统治B.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C.该时期实现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兴盛D.少数民族封建化完成27.“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28.马丁•路德认为,凡知道自己不适合独身生活的人应该尽快做些功夫,奉上帝之命赶快结婚,男孩子最晚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就应该结婚,这正是他们健康而适合结婚的年龄。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的幸福②表明对教会禁欲主义的反抗③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④是理性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29.《全球通史》评论说: 1712年,皇帝颁布了一条敕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1729年又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了回国的日期,逾期未归的那些海外的中国人将不许回国。

这同西方国家形成鲜明而又惊人的对照,西方国家积极开辟海外殖民地,创立贸易公司,甚至随时用武力保卫这些事业,反对任何成胁”。

上述材料说明中西方发展的主要不同是A.外交政策B.意识形态C.历史发展方向D.思想观念30.186I年4月,美国“南部同盟”宣布独立,对此,英国宣布“中立”,但英国外相接见南方特使,允许为南方建造民用船只近300艘(途中加上炮位即编入南方海军)。

英国这样做主要的出发点是A.维护在美国南部的殖民地B.削弱美国,扩大海外市场和竞争力C.制造美国分裂,以报美国独立之仇D.众遏制美国“西进运动六和殖民主义的扩张31.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粱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

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见解、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制——护法——民主共和。

这一事例集中体现了A.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B.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C.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D.近代政坛政客投机钻营的乱象32.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其实,近代中国思想界西方学习,也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搬照抄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的是:A.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甲中共制定最高纲领中共召开遵义会议C.洋务运动中共制定最高纲领D.甲中共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3.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材料表明A.新经济政策使经济迅速恢复B. 一战使俄国经济近于崩溃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发展缓慢D.苏联工业化举步维艰34. 1959年12月,毛泽东和工作人员一起过60岁生日,生日宴会实行“三不主义”: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席间他说:“现在全国遭灾,有些地方死人呀,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正确情况搞不到”。

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毛泽东反对祝寿,因此材料真实性不足B.造成“全国遭灾”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毛泽东认识到自己的“左倾”错误,并立即纠正D.为解决物资厦乏,采用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35.一款路虎车,在英国标价83.5万元,到国内却高达320万元;宝马×6国内报价86——216万元,海外报价39——54万元(以上价格均为人民币)。

“中国车价全球最贵”主要因为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民族工业不利C.西方生产商利用技术垄断价格B.中国仍游离于全球化进程之外D.中国进口渠道未充分走向市场化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5一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一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 (25分)工资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重要的反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经济史学家克拉潘统计:1790年—1850年,英国工人的工资提高了40%;1851--1880年增加了59%。

—摘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工资条是手写的,工资条上只有工资总额一项……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资条上有了“绩效工资”、“莱篮子”、高原补贴、艰苦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等项目。

以前发工资最大面值是10元,1987年开始有了50元和100元。

材料三:西北油漆厂工人王宝强工资表(月工资,单位:元)——材料二材料三均出自新华网《工资条里的新中国6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工资增长的原因。

(6分)(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工工资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9分)(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改革开放后职工工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

(10分)41.(12分)近年影视界,制作粗制滥造、情节荒唐离奇、内容瞎编乱造的“抗日神剧”层出不穷,让人对抗战历史认识模糊。

其实,“地道战’的故事就能反映敌后抗战的历史真实。

请就“地道战”提取敌后抗战的历史信息。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

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座,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管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共》材料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管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年3月15日(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9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

(6分)46、(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方今中华诚非雄强,然百姓尚能自安其业者,由朝廷之法维系之也。

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

……民权不可僭,公议不可无,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

即或咨询不及,一省有大事,绅民得以公呈于都察院;国家有大事,京朝官可陈奏,可呈请代奏。

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如其事可见施行,固朝廷所乐闻者。

但建议在下,裁择在上,庶乎收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何必袭议院之名哉?此时纵欲开议院,其如无议员何?此必俟学堂大兴,人才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

——张之洞著《劝学篇》请回答:(1)从上述材料看,张之洞对“兴民权”、“开议院”持何态度?其理由是什么?(9 分)(2)你如看待张之洞对“民权”和“议会”的看法?(6 分)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 ……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材料二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

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20世纪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8分)⑵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7分)48.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王守仁(1472年l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曹筑室于会猫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谧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材料二: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南昌藩镇宁王朱宸濠杀江西巡抚孙燧,反!巡视赣南的王阳明此时在丰城得到了消息,连忙沿江而上,来到了临江府,顿时稳定了军心。

由于他足智多谋,指挥果断,宁王的叛乱被迅速平定了!材料三:牧师与刽子手—从王阳明血腥镇压大藤峡、八寨地区瑶、壮各族人民的罪行看儒家的反动面目在我国历史上,儒家代表着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的利益;推行着一条“克已复礼”的反动路线。

他们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既做牧师,又充当刽子手,欠下了革命人民累累血债。

但是,两千多年来,儒家的狰狞面目,却被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用“仁政”、德治的遮羞布掩盖起来。

明代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对广西大漆峡、八寨瑶、壮各族人民起义的血腥镇压,彻底暴露了儒家的反动面目。

揭露和批判王阳明的丑恶本质,对于我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深入批林批孔,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