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动态分析4
油藏动态分析及预测ppt资料重点
油藏物质平衡生产指示曲线
N P Bo
(1)确定动态储量(动用储量)
(2)判断驱动类型
(3)油藏动态预测(压降或产量)
(4)计算采收率
(5)分析剩余储量
P
(6)预测开采年限
(7)分析水侵量
(8)调整注采平衡
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定容气藏:
PP
PPi
1
GP G
封闭气藏:
PF
PFi
1
GP G
水驱气藏:
数值模拟类型
黑油模型:用来模拟恒温的,由粘度、重度和毛细管力作用,同时存在油、 气、水的流动的过程,烃类作为单一的气体或液体而不是作为混合的化合物, 即使考虑水和油中的溶解气,相组分也是常数。 组分模型:考虑相组分的变化和相的流动。可以用它们来研究挥发性油藏和 凝析气藏的性质。 热模型:考虑流体流动、热传导和化学反应,它们被用来模拟蒸汽驱和火烧 油层过程。 化学模型:考虑因为传播、吸收、分配及复杂相性质而产生的流体流动和质 量转移。它们用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的驱油过程
表明了气顶驱
当流入的水忽略 时,由物质平衡
计算的N上升
没有或可以忽 略
40-80% 平均,60
%
当k>200mD,地 层倾角>10o和 μ0低(<5cP)
二、动态分析与预测方法对比
管理行为:
1、预测储量 2、动态分析 3、产能预测 4、方法应用 5、循环更新
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比
容积法 递减曲线
输入数据
整个油藏的一般数据
✓维数 ✓网格定义 ✓地层数量 ✓原始油藏压力 ✓最初油水、气油比
这些数据来自于基本地质图、测井、和岩性分析以及井压测试。
第四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
第三节
一、油田产量变化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产量递减分析
就油田开发全过程而言,任何油田的开发都要经历产量上升、 产量稳定、产量递减三个阶段。产量递减分析方法是针对已处于 产量递减阶段的油田,预测和分析油藏动态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二、产量递减的几个基本概念
油、气田产量递减阶段,产量递减的大小通常用递减率表示,即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递减分数,其表达式为:
D=− 1 dQ Q dt
式中
D——瞬时递减率,mon-1或a-1; Q——递减阶段t时间的产量,油田为104t/mon或104t/a,气田为108m3/mon或
108m3/a;
——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 在矿场实际应用中,经常用递减系数(α)这一概念表示产量递减的快慢程度, 递减系数与递减率的关系为: α=1-D Arps研究认为瞬时递减率与产量遵循下面的关系: D=KQn 式中K——比例常数;n——递减指数。
第四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
第一节 油井不稳定试井方法 第二节 物质平衡分析方法 第三节 产量递减规律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第四节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略) 第五节 油藏采收率预测
第四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
第一节 油井不稳定试井方法 第二节 物质平衡分析方法 第三节 产量递减规律 第四节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第五节 油藏采收率预测
第五节
油藏采收率预测
原油采收率是指可采储量与原始地质储量的比值,而油气田的可采储量是 指在现有工业技术条件下,能从油气田的原始地质储量中采出经济合理油气量 的总和;因此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效果和开发水平的最重要的综合指标。根 据资料统计,在过去几十年前苏联和美国的原油采收率平均每十年提高6~10% 左右。充分说明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油田开发经验的累积以及大量的科学研 究工作,人们对储存条件、驱油机理等油田客观因素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油 气田开发理论和采油工艺新技术也在不断投入应用,成为原油采收率提高的决 定因素。 确定原油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的基本问题之一,由于采收率的大小 除和油藏本身的地质特征和其中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相关外,还同开发和工艺 措施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所以到目前为止,虽然原油采收率的确定方法 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够即直接而又精确的测定方法,目前趋向于利用油田实际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常用方法有岩心分析法、水动力学概算、油藏数值模拟法、 相关经验公式法和开发动态分析法等。
油气藏动态分析:-气井生产参数
4.1.1气井生产参数
二、气井分析的内容
(1)收集气井的全部地质和生产技术资料,编制气井井史,绘制采气曲线。 (2)分析气井气、油、水产量与地层压力、生产压差之间的关系,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规律,推断气藏内部的变化。 (3)通过气井生产状况和试井资料,结合静态资料分析气井周围储层及整个气藏的地质情 况,判断气藏边界和驱动类型。 (4)分析气井产能和生产情况,建立气井产能方程,评价气井和气藏的生产潜力。 (5)提供气藏动态分析工作所需的各项资料,包括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及流体性质变化等。
2. 目前地层压力(静压)
定义: 气层投入开发以后,在某一时刻关井,待压力恢复平稳后,所获得的 井底压力称为该时期的目前地层压力,又称为井底静压力,简称为静压。
4.1.1气井生产参数
三、基本概念
3. 井底流动压力(流压)
定义:气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的井底压力称为井底流动压力,简称为 流压。它是流体从地层流入井底后剩余的能量,同时也是流体从井底流向 井口的动力。
确定方法:实测法、计算法
4.1.1气井生产参数
三、基本概念
4. 井口压力
在气井井口测得的井口压力分为油压和套压。 油压:指井口油管头处测得的油管内的压力。 套压:指井口套管头处测得的套管内的压力。
4.1.1气井生产参数
三、基本概念
不同情况下气井油套压的关系
4.1.1气井生产参数
谢谢欣赏
4.1.1气井生产参数
三、基本概念
1. 原始地层压力
定 义 : 气藏未开发前的气藏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即当第一口气井完钻后,关 井稳定后测得的井底压力,它表示气藏开采前地层所具有的能量。
油气藏动态分析: 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3.2.1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三、流压变化应采取的措施
2.低流压情况下的措施
①静压合理,抽吸参数偏大的措施:下调 参数、换小泵、间歇抽油; ②静压高,近井地层渗流条件不好的措施: 提高抽吸参数; ③静压低的措施:加强注水、下调油井工 作参数。
3.2.1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谢谢欣赏
3.井底流动压力
定义:指油井在正产生产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 压力,也是流体从油层中渗流到井底后的剩余 压力,简称流压,通常用Pwf表示。
3.2.1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一、与压力有关的概念
4.油田平均地层压力
定义:指每一个独立的开发区内,地层压力的 平均值。它反映了油层总体上地层能量的大小。
pK
pK1
pK2 pK3 ...... pKn n
3.2.1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二、压力变化分析
1.地层压力变化
地层压力变化分析,主要分析注采比是否合 理,以及天然能量发育及利用情况。
油层压力下降:注采比小于1,出现亏空,适 当提高注入量,以达到注采平衡。
油层压力上升:注采比大于1,适当提高采液 量或者减少注水量。
3.2.1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二、压力变化分析
1.地层压力变化
(1)地层压力上升的原因
①注水井配注过高; ②注水井全井或层段超注; ③相邻油井堵水; ④油井工作制度调小; ⑤油井机、泵、杆工况差。
(2)地层压力下降的原因
①注水井配注过低; ②注水井全井或层段欠注; ③油井提液; ④油井采取增产措施见效。
3.2.1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二、压力变化分析
3.2.1 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3.2.1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压力的相关概念; 2.掌握引起油井压力变化的原因; 3.掌握油井压力变化应采取的措施。
04第4讲 油藏动态监测原理与方法
在tp时刻,假设有虚拟注入井,压力降为:
(tp+Δt)时刻的压降,压降叠加
二,均质油藏试井分析-压力恢复试井分析方法
一,试井及试井分析-试井分析重要性
岩心分析方法 油 藏 分 析 评 价 方 法 地球物理方法 测井方法 试井方法 示踪剂方法 生产测试方法
井 点 取 心 处 的 绝 对 渗 透 率 , 反映 渗 透率沿深度的变化,静态 依赖 岩 心 分 析 和 其 它 资 料 , 精度 不 高 ,静 态 流 体 静 止 条 件 下 近 井 地 层 的 渗透 率 ,静 态 流 动 条 件 下 井 周 围 平 均 渗 透率 , 用 于评价产能,动态 流 动 条 件 下 井 周 围 各 层 平 均 渗透 率,大孔道, 动态 流 动 条 件 下 地 层 的 吸 水 剖 面,生 产 剖面
钻杆测试又叫中途测试或地层测试,DST(Drill-Stem-Testing),是指在 完钻之后,固井之前利用钻杆将测试仪器下到目的层所进行的油气层测试. 一般是在不知地层储能的新区探井中进行. ①对测试层段作出经济可行性评价,判断测试层的工业开采价值; ②认识油藏性质,取得原始地层压力,地层有效渗透率等; ③选择完井方法,确定射孔段的合理位置; ④判断测试井附近是否有断层存在,计算离边界的距离; ⑤作出钻井对地层损害的评价; ⑥计算措施后(酸化,压裂等)的污染清除效果或有效井径扩大程度.
分析不稳态流动阶段(径向流动阶段)的压力资料
纵坐标: 横坐标: 直线段斜率: 地层流动系数: 地层系数: 地层渗透率:
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
集层保护,可以减小污染带的厚度;增大表皮渗透率也可以减小表皮系数
的数值,矿场上通过射孔、酸化、压裂等多种增产技术的实施,可以大幅
度提高油井的表皮系数,并最终提高油井的产能;增大油井的打开程度,
即增大( hs h )的数值,也可以减小油井的表皮系数,因此,在工程允许
的条件下,应尽量将油层全部打开。
二、油层产能指数
第一节 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
2、油层压力状况分析
分析油层压力、流动压力、总压降变化趋势及其对生产 的影响;
分析油层压力与注水量、注采比的关系,不断调整注水 量,使油层压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搞清各类油层压力水平,减少层间压力差异,使各类油 层充分发挥作用。
第一节 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
3、含水率变化分析
图 4-3 井底流压变化曲线
图 4-4 上凹型产能曲线
下凹型产能曲线是矿场上十分常见的曲线类型,它是因为地层脱气所造成的。当 井底流压降到原油的泡点压力以下时,地层中就会脱气形成两相流(图 4-5)。
由于两相流的阻力大于单相流,因而导致产能曲线向下弯曲,形成下凹型的产能 曲线。曲线弯曲点所对应的压力近似为原油的泡点压力,泡点压力所对应的地层范围为 原油的脱气区(图 4-6)。
的影响。
第二节 油井的产能
一、产能指数
油井的产能指数定义为: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量,计算公式为:
J q0 pr pwf
产能指数的单位取决于产量的单位。 ➢ 如果油井的产量为产油量,产能指数则为采油指数或产油指数; ➢ 如果油井的产量为产水量,产能指数则为产水指数; ➢ 如果油井的产量为产气量,产能指数则为产气指数。
是通过井口设置的流量调节器(油嘴)来控制的。 其测试过程为:当油井在某个工作制度下的生产达到稳定状态后,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中原油田开发历程图 为了减缓油田递减, 2003 年下半年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科技攻关会战。调整开发思路,实行“四个转
时间
变”、强化“三项工作”、调整“三个结构”,见到明显成效。新区产能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新动用储量
从698万吨上升到1422万吨,新建产能从8.3万吨提高到17.8万吨;老油田稳产基础得到加强,开发状况逐
(1996—2003)
精细调整阶段
(2003---目前)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当年动用储量(10 4 t)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陆相(河、湖沉积)砂、泥岩互层, 油藏非均质、多油层,油层及夹(隔)层 在纵向和横向的相态变化大是其特征。 纵向上不同油层的厚度、岩性、沉积 相,孔、渗、饱,吸入、产出状态等不同 。 横向上同一油层以上参数的平面展布变 化复杂。 纵向上不同夹(隔)层厚度、岩性、 沉积相等不同。横向上同一夹层由粉砂质 泥岩向泥岩、泥灰岩、灰岩转变,隔层多 为纯泥岩。 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藏分层系注水 开发,出现的层间矛盾、平面矛盾、层内 矛盾也是贯彻开发始终的基本动态特征。 不同的开发井网、含水阶段,基本动态特 征也不同。
对于封闭未饱和高渗透连通性较好的油藏精度较高而对低渗饱和油藏精度较差压降法采出程度10适用于气田使用时须注意气藏是否为同一水动力学系统产量递减法开发中后期油气田及井均可使用估算可采储量统计法开发初中期预测地质储量及推算后备储量可采储量不稳定试井开发初期计算单井控制储量及小油气藏的储量储量分类与计算方法可采储量估算方法勘探评价阶段经验公式法类比法岩心分析法岩心模拟试验法分流量曲线法稳产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法数值模拟法递减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法水淹区岩心分析数值模拟法储量分类与计算方法1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布井方案既要合理利用天然能量又要满足并协调好采油速度和稳产时间的关系2确定合理采速及井的工作制度以充分发挥有效的驱动能量3控制油藏动态使之向高效驱动方式转化提高采收率评价油藏的主要驱动方式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重力驱动目的油藏驱动能量分析计算驱动指数计算驱动指数分析判断驱动机理分析判断驱动机理生产气油比变化规律原理当多种驱动能量共同作用时每种驱动能量的作用程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开发指标和油气水高压物性参数计算其大小和变化情况目的分析各驱动能量的利用率并通过人为干扰充分发挥有利的驱动能量提高开发效果和采收率判断依据油藏驱动能量分析11刚性水压驱动刚性水压驱动驱动面积油藏驱动能量分析地层压力常数常数qoqotrs常数井底压力常数11刚性水压驱动刚性水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水体远远大于油藏22弹性水压驱动弹性水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qoqotrs常数井底压力常数22弹性水压驱动弹性水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构造完整倾角陡渗透率高原油粘度低33刚性气压驱动刚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rsrst33刚性气压驱动刚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导致开发过程中油藏压力下降44弹性气压驱动弹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rsrst44弹性气压驱动弹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边底水少或无含油边缘基本不移动55溶解气驱动溶解气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rsrst55溶解气驱动溶解气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渗透性较好66重力驱重力驱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ql常数rs常数66重力驱重力驱油藏驱动能量分析实例分析实例分析底水底水油藏油藏di0004020608开发时间a
油藏动态分析
油藏动态分析1. 常规测试的12个步骤射孔----第一次开井---第一次关井---第二次开井----第二次关井---开井测生产剖面---关井准备酸化作业---酸化作业---开井排酸---关井,下地面直读式压力计---开井24小时,测压降曲线—关井测压力回复曲线2. 试井的分类稳定试井(产能试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不稳定试井:单井试井,多井试井(脉冲试井,干扰试井)按压力形态分: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按分析方法分:常规试井分析方法,现代试井分析方法3. 试井在油层动态分析中的作用确定油气藏的压力和产能状况确定油气井的井筒特征确定油气藏的特性参数确定油气藏的边界状况评价油气井的措施效果确定储层的渗透率分布状况确定储层的饱和度分布状况4. 试井分析的一般过程试井资料的收集---试井资料的预处理----试井模型的确定---试井解释方法的确定---试井结果的模拟检验5. 稳定流动,不稳定流动,单向流动,平面径向流动流的定义,特点稳定流动:流动仅为坐标的函数,q、p不随t变而变。
不稳定流动:q或V渗流和P不仅是坐标的函数,而且也是时间的函数单向流:流线彼此平行,各处渗流面积不变;垂直流线截面的各点压力相同,渗流速度相同,压力和速度都为流动方向上X轴的函数即符合达西定律VX = - K/μ * dP/dX流线在平面上向中心汇聚,并以井眼轴线为中心的各同心圆上,各点压力相同,速度相同,以井眼轴线为中心的极坐标上,各点压力和速度只与半径R有关,即V = K/U *DP/DR6.径向流压降公式7.叠加原理:地层中任何一点处的总压降等于油藏中每一口井因生产或注水在该点产生的压力降的总和。
C =△V /△P8.MDH方法9.井筒储集系数井筒储集系数:是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可定义为在井筒条件下单位压力变化时的井筒流体体积变化量:c=10.表皮系数:用来表征井筒污染情况和完善程度11.试井流动阶段的划分1、早期阶段(Early Flow Period)也称井筒储集效应段它包括纯井筒储集阶段(单位斜率)和过渡阶段;或无限导流垂直裂缝切割井筒的情形(1/2斜率)或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切割井筒的情形(1/4斜率)。
油藏工程 (讨论如何利用油气藏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开发动态分析)
开发早期:
3)大庆油区低渗透油田的六种经验公式:
公式一:
ER
0.3634
0.089 lg
K
o
0.011146
0.0007
f
公式二:
ER
0.3726
0.0893
lg
K
o
0.011235
公式三:
ER
ZJ1Ⅳ 409.7 31.94 291.19 6.36 22.73 32.62 217.8 14.66 A1H、A2H
ZH1Ⅰ下 56.7 3.52 1760.66 0.08 527.43 1.22 12.8 27.47 A3H
ZH1Ⅱ下 78.9 4.51 2086.37 0.08 405.02 1.34 64.7 6.98 A4H
生
合计 545.3 39.97 4138.22 6.52 131.02 26.82 295.3 13.54
数据来自开发生产专业信息系统
产
资
料
处
理
某油田:
开 发 井:4口水平井
动用探明储量:**×104m3
目前累积采油:**×104m3
采出程度:13.54%
综合含水:26.82%
日产油(m3/d)
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 用 常规试井分析包括压力降落测试、压力恢复试井、双
驱特征曲线形式。
方法 甲型 乙型 丙型 丁型
粘度 mPas 3~30
>30
3~30
<30
选用水驱曲线汇总表
表达式
可采储量计算公式
lgW a b N
油气藏动态分析: 气井产水分析
层水(气层下面水层的水)。 ✓ 地面水:由于井下措施等把地面上的水泵入井筒,部分被渗入气井周围,随着气
井生产被天然气带出地面。
4.2.1气井产水分析
一、气井产水的类别及主要特征
2. 非气层水
气井产水分类及其典型特征
4.2.1气井产水分析
谢谢欣赏
4.2.1 气井产水分析
4.2.1气井产水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气井产水的类别及特征; 2.能根据生产数据进行产水分析。
4.2.1气井产水分析
一、气井产水的类别及主要特征
1. 气层水
气
边水
层
水
底水
层间水
4.2.1气井产水分析
一、气井产水的类别及主要特征
2. 非气层水
✓ 凝析水:由于温度降低,天然气中的水汽组分凝析成的液态水。 ✓ 钻井液: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渗入井附近岩石缝隙中,天然气开采时,被带出地面。 ✓ 残酸水:酸化措施后,未喷净的残酸水,滞留在井周围岩石缝隙中,气井生产时,
4.2.1气井产水Hale Waihona Puke 析二、根据生产数据进行产水分析
1. 根据气井生产资料分析是否有边(底)水侵入
(1) 根据钻探资料证实气藏有边(底)水存在,气井 则易有边(底)水侵入。 (2) 井身结构完好,排除有外来水窜入的可能,气 井出水则可判断是边(底)水。 (3) 气井产水的水性与边水一致,如边水舌进。
边水舌进
4.2.1气井产水分析
二、根据生产数据进行产水分析
1. 根据气井生产资料分析是否有边(底)水侵入
(4) 采气压差增加,可能引起底水锥进。水锥 高度升高,气井产水量增加。
油藏工程 第四章 3 _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n:递减指数:
任一时刻递减率和产量与初始递减
率和初始产量满足:
n
D D0
Q Q0
式中,Q0与D0为递减阶段初始产量和开始递减时的初始递减率; n为递减指数。
产量递减分析
四、油气田产量递减分类
阿普斯(Arps)递减方程
Arps提出的三种递减规律:即指数递减、双曲递减、调和递 减。可以写出产量与递减率的关系式:
个稳产阶段后进入递减 5.是4的变异形式 6.是3的变异形式
产量递减分析
▪ 这三个连续开发阶段的综合,构成了油、气田开发的模式图。 三个开发阶段的时间、长短、产量以及何时进入递减阶段, 主要取决于油气藏的储集类型、驱动类型、稳产阶段的采出 程度,以及开发调整和强化开采工艺技术的效果等。
▪ 一般情况下,水驱开发油田大约采出可采储量的60%左右, 油田可能进入产量递减阶段。
施产量
Qo'
i
,油田上年措施
1
产量 量Q ''
oi
,Q1 o'油i ,田油上田年当新年井新产井量产Qo''
i
自然递减率:
2)综合递减
▪
即井数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工作制 度和采取综合调整措施,产量随时 间下降的变化率。
D1
Qoi1
Q' oi1
Q '' oi1
(Qoi
Qo#39;' oi
产量上升阶段
产量稳定阶段
产量递减阶段
产量递减分析
油气田开发模式,是指任何油气田从投产到开发结束,油气 田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的态式。概括起来,油气田开发 模式共分为6种模式:
1.投产即进入递减 2.投产后经过一段稳产后进入递减 3.投产后产量随时间增长,当达到最
油田动态分析
1、含水率与采出程度
影响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形态的理 论因素有:孔隙结构、润湿性、原油粘度等。 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除理论因素外还包 括油藏平面和层间非均质影响。
1、含水率与采出程度
孔隙结构、润湿性、原油粘度影响的是水 驱油效率。
油藏平面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影响的是波 及系数。
含水与采出程度的形态反映的是水驱油效 率和波及系数的综合效果。
导数曲线反映的是累计产量与生产水油比的关系
2、水驱特征曲线
驱替特征曲线有六种表达式
(c)西帕切夫水驱曲线
Lp
Np
a bLp
Npb 11 a(1fw)
导数曲线反映的是累计产量与含油率的关系
一、注2、水水开驱发特指征标曲宏线观分析
驱替特征曲线有六种表达式 (d)卓诺夫水驱曲线
LgpLabNp
1、含水率与采出程度
给出不同的ER可以求a、c值
不同采收率对应的校正系数值
ER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c 1.60012 0.66226 0.27711 0.11647 0.04905 0.02067 0.00872 0.00367 0.00155
a 0.01415 0.00603 0.00265 0.00123 0.00063 0.00038 0.00027 0.00023 0.00021
一、注水开发指标宏观分析
2、水驱特征曲线
驱替特征曲线有六种表达式
(a)纳札洛夫水驱曲线
Lp Np
a bWb
Np
11
b
(a1)1(fw) fw
导数曲线反映的是累计产量与生产油水比的关系
油藏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重点分析的内容: 1、对含水与产液量变化情况的分析; 2、对主要增产增注措施的效果分析; 3、对注水效果评价分析; 4、对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 5、对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的分析。
动态分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对油藏注采系统的适应 性进行评价,找出影响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 注入水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针 对性的调整措施,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和采 收率。
潜
1520
1 4-6
王 新 3
1450
1
第
江
三
三
3
1下
1490
系
段
组
3 3
2 1-2 2 3 2
王 4 10 4
1340
王 3 12
王 4 10 4
34
5
1630
3
2 6-8
王 1 水 11
1730
.. ..
油砂体图
潜43 油组油砂体平面图
0 200 400m
油砂体:含油砂岩中被低渗透的岩石所分 隔的一些相对独立的含油砂岩体。它是组 成储油层的最小沉积单元,是控制地下油 4 Ⅱ 水运动的相对独立单元。 4 Ⅲ
潜41油组 潜40油组 潜4 油组 潜43油组
2
4000
0
500
1000(m)
5000
油层对比图
新71井-新79斜-2井新沟咀组下段Ⅲ油组对比图
新71
GR
1440
新6
4米
新4023
4米
新4033
GR
4米
新79斜-2
GR
4米
GR
油藏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指标总结
渗流特性
圈 闭
储 集 岩
储 集 空 间
压 力
流 体 性 质
分 布 特 征
天 然 能 量
驱 动 类 型
润 湿 性
相 渗 曲 线
毛 管 压 力
驱 油 效 率
一、油藏分类
油藏分类
原油 性质
低粘油 <5
中粘油 <20
高粘油 <50 稠油 >50
凝析油
挥发油
高凝油
圈闭
构造 圈闭
地层 圈闭
水动力 圈闭
复合 圈闭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2.注水指标
计算方法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2.注水指标
计算方法-复合驱吸水指数
➢ 复合驱的化学体系含聚合物,聚合物具有黏弹性且降低渗透率,延长了压力 恢复到平衡的时间,理论上测量静压时关井时间应较水驱延长得更长,这样 计算出真实的静压值,但实际生产上不允许关井太长时间,因而会出现由于 关井时间不够使水井静压偏高而油井静压偏低的情况; 真实的静压近似等于已测得的水井静 压加上测得的油井静压的和的一半;
度度
物
能
质
量
指 注水井 指
标
标
注 水 量
井 数 时 率
压 力
吸 水 指 数
物
能
质
量
指 生产井 指
标
标
产 油 量
采 油 速 度
递 减 率
压 力
生 产 气 油 比
含 水 率
耗 水 指 数
注水-采油 子系统指标
注水-油藏 子系统指标
油藏-采油 子系统指标
注 采 井 数 比
注 采 比
油气藏动态分析:-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4.2.2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谢谢欣赏
4.2.2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三、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3. 气井出水的三个阶段
显示阶段 干扰阶段 出水阶段气井出水的三个阶段4.2.2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三、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4. 治水措施
(1)控水采气
作用:对水的控制可通过合理控制压差来实 现,一般是指关小(或开大)阀门,提高(或降 低)井口压力。
4.2.2 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4.2.2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井出水的类型即特征; 2.了解气井出水的三个阶段; 3.掌握治水的几种措施。
4.2.2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三、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1. 边(底)水到达气井井底的动态特征
(1)井底距原始气水界面的高度(H) 在相同条件下,井底距气水界面越近,气层水到达井底的时间越短。
(2)生产时的井底压差(∆P) 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加,气层水到达井底的时间越短。
(3)气层渗透性及气层孔道结构 如气层纵向大裂缝越发育,底水到达井底的时间越短。
4.2.2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三、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2. 边(底)水在气藏中活动的分类及渗滤特征
(1) 水锥型出水,也称慢型出水; (2) 断裂型出水,也称快型出水; (3) 水窜型出水; (4) 阵发型出水; (5) 人为采水。
4.2.2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三、有边(底)水气藏的开采特征
4. 治水措施
(2)堵水
作用:对横向水侵的水窜型出水,应以堵为主, 把出水层段封堵死。
油气藏动态分析: 油井产油量变化分析
不完善井的产量公式:
Q 235.9Kh ( pR pw ) B(lg Re s )
Rw 2.3
3.4.1油井产油量变化分析
二、油井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Q 235.9Kh ( pR pw ) B(lg Re s )
Rw 2.3
pR── 目前地层压力,MPa; Re── 供给半径,m; μ ── 地层油的粘度,mPa.s; K ── 地层有效渗透率,μm2; s ── 表皮系数。
pw── 井底流动压力,MPa; Rw── 油井半径,m; h ── 生产层有效厚度,m; γ ── 地面原油的相对密度;
3.4.1油井产油量变化分析
二、油井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1. 油层的有效渗透率
Q 235.9Kh ( pR pw ) B(lg Re s )
Rw 2.3
K:油层有效渗透率增大,油井产量增大;压裂、酸化改造。
3.4.1油井产油量变化分析
二、油井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 地层原油粘度
Q 235.9Kh ( pR pw ) B(lg Re s )
Rw 2.3
µ:原油粘度越小,油井产量越高。稠油开采采用热力采油技术。
3.4.1油井产油量变化分析
二、油井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6. 油井的完井半径和供油半径
Q 235.9Kh ( pR pw ) B(lg Re s )
Rw 2.3
γ:原油固有属性。
3.4.1油井产油量变化分析
二、油井产
235.9Kh ( B(lg Re
pR
s
pw )
)
Rw 2.3
生产压差(PR-PW):生产压差反映了油井的生产能力。一是提高目前地层 压力;另一个是降低井底流动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二、选择注水方式的原则
1.所选择的注水方式应与油藏的地质特性相适应,并能获得较高的水驱 控制程度,一般要求达到70%以上; 2.水驱波及体积大、驱替效果好。连通层数和厚度要大,连通的井层多; 3.应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要求。所选注水方式下,注水量可达到注采平
衡;
4.油层压力要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且高于饱和压力; 5.便于后期调整。
3. 面积注水
注水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
特点:适应范围广,见效快,采油速度高 优点:所有生产井置于注水井第一线,有利于油井受效 注水面积大,受效快; 油井有向供水条件,采油速度高;
便于调整。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3. 面积注水 适用条件:1)油层分布不规则,延伸性差 2)油层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
注水井 2
其中: n——基本单元的所有井数 基本单元涉及的采油井数:n=2(m+1) 一个注采单元的面积:F=(m+1)S 对三角形井网:S=0.866 a2 ;对正方形井网:S= a2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4. 选择性点状注水:
在开发过程中可将油井转为注水井,构成不规则的面积 注水(或称点状注水):还可以先钻井,后定注采井别。 适用于油层极不均匀,且不连通的油层。某些断块可采 用这种注水方式.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知识目标】 掌握国内外常见的几种注水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 能够对注水方式的适应性进行简单分析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一、注水方式的选择
注水方式指的是注水井在油田上所处的部位和注采井的排列关系 边缘注水、 注水方式分类
切割(行列)注水
面积注水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合理地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是开发部署上解决多油田层状非均
质性的基本措施。
任务一 开发层系及其适应性分析
二、为什么要划分开发层系?
对于多油层非均质油层: 1. 储油层性质之间存在差别; 渗透率上。
K dp v dx
储油层的物性有差别,主要体现在油砂体的几何形态、分布面积,
2. 不同油层之间,油水关系存在差别;
致油井过早水淹,采收率低。
(3)高、低压层合采时,低压层往往不出油,甚至可能发生高压层 的油向低压层倒灌的现象。 (4)稠油层和稀油层合采时,稠油层的生产能力也不易发挥出来。
任务一 开发层系及其适应性分析
三、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2.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
3. 划分开发层系是高速高效开发油田的要求
实例1: 罗马什金油田
在中央三个较大的切割区内增加了切割水线后,注水效果很好,大 部分油井保持了正常的自喷。
实例2: 大庆油田
一些好的油层储量大,油层延伸长度大,油层性质好,占储量80- 90 %以上的油砂体延伸到 3.2 公里以上。采用边内切割早期注水,可 以控制90%以上的储量,开发效果良好。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2. 切割(行列)注水
优点:(1)可根据地质情况,选择最佳切割方向及切割区宽度 (2)便于修改原来的注水方式 (3)可以优先开采高产地带,使产量达到短时间达到要求 缺点: (1)不适应非均质严重的油田—水线推进不均匀
(2)注水井间干扰大—吸水能力降低
(3)有时出现区间不平衡—造成平面矛盾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切割行列注水的实例:
年采油量=地质储量×采油速度 2.根据区块的平均采油强度,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量
采油强度= 油井日产油量 油层有效厚度
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平均有效厚度×采油强度
井网密度的确定
二、井网密度的确定方法
1)正方形井网系统
(2)九点法面积注水 钻成井网要求:正方形 注采井数比:3:1 油井受效方向: 8个
水井分流方向:边井为2个
角井为4个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1)正方形井网系统
角井 角井
(3)反九点法注水井网 钻成井网形状:正方形
边井
边井
注采井数比:1:3
油井受效方向: 角井4个;边井2个 水井分流方向:8个
油气藏动态分析
PPT课件制作④
学习情境四 区块动态分析
区块通常是指油藏或油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或者有 地质边界分隔,或者是大油藏由于分步开发所形成的投产时间 相对集中的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油藏。
区块动态分析就是在注采井组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开发单
元的方案设计指标,检查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针对注 采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编制注采调整方案,以改善区块开 发效果。
一、注水方式的选择
1. 边缘注水
特点:把注水井大致沿油水边界配置,成排的钻注水井,把全部油井包
围在里面。根据油水过渡带的情况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缘外注水:注水井打在油水边界以外 缘上注水:注水井布在含油边界上 缘内注水:注水井布在含油边界以内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一、注水方式的选择
1. 边缘注水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2)三角形井网系统
(2)七点法面积注水 钻成井网要求:正三角形
注采井数比2:1
每口油井受6口注水井影响应性分析
油水井数比计算 正n点井网: m 采油井 2 注水井 n 3 反n点井网: m 采油井 n 3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2. 切割(行列)注水
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成较小的面积,成为独立的开发区
切割区:两相邻注水井排间的区域 切割距:两相邻注水井排间的距离 适用范围:
1)油层分布面积大、稳定,有一定的延伸长度
2)切割区内的生产井和注水井有较好的连通性。 3)较好的流动系数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案例分析】
11
油 层 组Ⅰ
21
21
31
31
19 29
19 29
39
39
15
25
35
11
15 25 射孔井段 35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ABCD 油田 EF 区块层系注采关系(A1 向)剖面示意图
任务一 开发层系及其适应性分析
【案例1】已知某油藏含油面积为6km2,有三组油层,
油层号 1 2 3 厚度,m 10 5 15 孔隙度,% 0.2 0.2 0.25 渗透率,μm2 100 150 600 原油粘度, 原始含油
学习情境四 区块动态分析
项目一 开发层系及井网适应性分析 项目二 区块生产动态分析
项目三 区块开发潜力分析
项目四 区块开发状况分析
项目一 开发层系及井网适应性分析
任务一 开发层系及其适应性分析
【知识目标】
1. 掌握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及原则
2. 了解开发层系适应性的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
3.不同的油藏开采机理,驱动方式存在差别; 4. 各油层油气水的性质、地层压力、饱和压力可能都不同。
任务一 开发层系及其适应性分析
三、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1)高、低渗透层合采时,由于低渗透层的油流阻力大,其生产能 力受到限制。 (2)高、低渗透层合注时,注水量几乎会全都被高渗透层吸收,造 成高渗透层过早水淹或水窜,而低渗透层却受不到注水效果,最终导
角井 边井
角井
油井
水井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1)正方形井网系统
(4) 五点法面积注水
钻成井网要求:正方形
注采井数比:3:1 油井受效方向:4个 水井分流方向:4个 强注强采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2)三角形井网系统
1. 四点法面积注水 钻成井网要求:正三角形
注采井数比1:2
每口油井受3口注水井影响 每口注水井影响6口油井
知识拓展
井网密度的确定
一、井网密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1. 用平均每平方千米开发面积的井数表示:
井网密度
总井数 开发面积
单位:井/km2
2. 用平均单井控制的开发面积表示:
井网密度 开发总面积 总井数
单位:km2/井
井网密度的确定
二、井网密度的确定方法
1.根据采油速度,确定年产油量
年产油量 采油速度 100% 地质储量
mPa.s
50 60 3
饱和度
0.6 0.6 0.6
(1)如果将该油藏划分为两套开发层系,说明如何划分开发层系,为什么? (2)已知原油体积系数1.12,地面原油密度0.85t/m3,计算该油藏的地质储量。 (3)若三组油层采用五点法合采,通过试油试采得到单井合理日产为23t/d, 油井年正常生产时间为300天,若年采油速度为1.5%,试计算相应的生产井数 和总井网密度。
优点:(1)油水边界比较完整,水线推进均匀,便于控制 (2)控制比较容易,无水采收率和低含水采收率高 (3)注水井少,注入设备投资少。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一、注水方式的选择
1. 边缘注水 缺点:(1)较大油田的构造顶部效果差,易出现弹性驱和溶 解气驱。 井排产量5:2:1
改善:边缘注水+顶部点状注水
地层的层系如果太多太长,采用一套井网不能完全控制,开采速度 不能提高,采用多套层系能够提高开发的速度,缩短开发时间。
4. 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要求
层系划分减小了层间矛盾,而井网合理部署可以减小平面矛盾和井网干扰。
5. 划分开发层系可以提高注水波及范围,提高最终采收率。
任务一 开发层系及其适应性分析
F—每口注水井控制的面积 S—钻井密度(每口井的控制面积)井网密度 井网形状:三角形井网、正方形井网
任务二 注水方式及其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