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与机动车减排新趋势

合集下载

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2024年全球多个城市宣布空气质量紧急状态

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2024年全球多个城市宣布空气质量紧急状态

04
空气污染成因分析
工业排放与交通尾气
工业排放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工厂排 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 染了空气。其中,化学工业、钢铁工 业、电力工业等是主要的污染源。
交通尾气
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恶化了 城市空气质量。
实施紧急减排措施
政府采取工厂限产、机动车限行等紧 急减排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加密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发布空 气质量数据,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的 关注度。
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出行
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鼓励公众选 择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效果评估
经过一系列应对措施的实施,部分城 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但整体 仍面临严峻挑战。
推行环保税收政策
通过税收手段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鼓励环保技术创新和应用。
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01
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02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
污染物排放。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研发
近年来,全球多个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质量指数(AQI)持续偏高,严重影 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紧急状态宣布
2024年,全球多个城市相继宣布进入空气质量紧急状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空气污染 问题。
主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其中细颗粒物( PM2.5)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健康影响最为显著。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1)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二氧化硫排放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

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

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

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烟尘、粉尘排放现状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

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

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

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

大气治理行业发展趋势

大气治理行业发展趋势

大气治理行业的盈利模式
01
02
03
盈利模式一
通过提供大气治理设备实 现盈利,主要收入来源为 设备销售和集成服务费用 。
盈利模式二
通过提供大气污染治理服 务实现盈利,主要收入来 源为服务费用。
盈利模式三
通过提供大气治理整体解 决方案实现盈利,主要收 入来源为项目总包费用。
03
大气治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响应
随着政策的出台和加强,大气治理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加大投资,研发 先进的治理技术,提高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以满足政策要求和市场需要。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
技术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气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治理技术具有更 高的治理效率和更低的运行成本,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重点发展领域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VOCs治理成为大气治理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机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VOCs治理设施的升级和改造,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业烟尘治理领域
重点发展领域
工业烟尘治理是另一个大气治理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机会
随着国家对工业企业环保要求的提高,工业烟尘治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大气治理行业发展趋势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大气治理行业概述 • 大气治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 大气治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大气治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大气治理行业重点发展领域与
机会 • 大气治理行业的投资与商业模
式建议
01
大气治理行业概述
大气治理行业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气治理行业是为控制和减少大 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防治大气污染提供设备、技术和 服务的行业。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1.14•【字号】杭政办函〔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19〕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1月14日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明确要求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全市域大气“清洁排放区”的目标要求,持续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以及《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杭州市建设全市域大气“清洁排放区”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7〕2号)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挑战“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以G20杭州峰会保障为契机,强势推进“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城乡排气”等“五气共治”,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成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钢铁生产企业、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主要成效。

1.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在“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1%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分别较2010年下降了21.9%、26.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方案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方案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同时,在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需要更加全面和持续的努力。

本文将从整体上探讨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目标和任务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目标是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建立生态文明的新型城市。

具体的任务包括:1、落实标准。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推广清洁、高效、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和应用。

2、加强监测。

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早发现问题和隐患,加强预警和预防。

3、加强治理。

采取多种方式,对大气污染源头进行治理,如限制和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工业污染等。

4、推广新技术。

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的同时,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5、加强宣传。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育,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出行方式。

二、重点措施为实现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以下重点措施:1、加强源头治理。

推进工业、能源、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对超标排放的企业和个人,严厉惩罚,通过行政、刑事和民事的手段强制执行。

2、推广清洁能源。

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达到降低大气污染的目的。

3、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减少传统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引导企业向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转型。

4、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创新,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推动环保技术与产业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环境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环境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环境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2.可持续发展大会在环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3.我国大气环境问题发展历程4.我国当前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挑战5.浅析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原因6.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策略研究7.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8.我国PM2.5防治策略研究9.浅析我国地表水断面达标考核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实践应用10.从流域视角探讨水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11.生态承载力及其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12.总量控制策略在我国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我国历次环境保护大会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作用14.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邻避效应的产生及应对策略16.我国近三年噪声环境变化,及应对方案17试论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18.生态城市及其在我国的实践19.请结合中国环境与经济关系论述对两山论的认识20. 试论述三线一单制度二、论文写作要求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

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

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500-3000字;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方案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特制定以下综合的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方案。

一、大气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一)现状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指数时常超标,空气中的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

(二)成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其中包含多种污染物。

2、能源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3、交通运输:汽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交通拥堵导致车辆怠速运行,污染物排放增加。

4、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建筑施工场地的扬尘以及道路上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扬尘,也会对大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5、气象条件: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静稳天气、低风速等,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导致污染物积聚。

二、治理目标短期目标:在接下来的X年内,使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

中期目标:在X年内,实现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率。

长期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和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三、治理措施(一)优化能源结构1、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2、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煤炭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能源消耗标准。

(二)工业污染治理1、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推进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分类
▪ 大气污染物治理的挑战
1.技术难题:如何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仍是一个挑战。 2.经济问题: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何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同时,控制 治理成本是一个问题。 3.法规政策: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法规政策,引导和规范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治 理,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 化方向发展,以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2.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多源数据融合和大数据 应用方向发展,以实现更全面、更深入的大气污染监测。 3.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环保、健康和社会经济 发展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 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创新与发展
1.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创新与发展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减排技术 和方法,提高减排效果。 2.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创新与发展包括新型污染物治理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低碳 技术等方面。 3.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创新与发展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的 持续发展。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1.颗粒物:包括PM2.5和PM10,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等。 2.硫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3.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燃烧。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分类
▪ 大气污染物的危害
▪ 大气污染物现场监测技术
1.现场监测技术是大气污染物监测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气体 采样、颗粒物采样和气象参数测量等。 2.气体采样技术主要包括直接采样法、稀释采样法和被动扩散 采样法等,可以用于监测各种气态污染物的浓度。 3.颗粒物采样技术主要包括切割式采样器、撞击式采样器和过 滤式采样器等,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粒径 分布。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摘要】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入手,详细分析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环保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发展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等。

结合了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的环境治理方向。

最后总结提出建议,强调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与问题,并为未来的环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环保政策法规,技术手段,未来发展趋势,建议,展望未来,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超出一定浓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大气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工业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尾气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成为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也导致了大气污染的加剧。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环保政策的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

市民也应该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

只有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环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全面分析大气污染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揭示治理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提出可行的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保障。

杭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四十年:“专攻”走向“共治”

杭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四十年:“专攻”走向“共治”

杭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四十年:“专攻”走向“共治”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跃性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引发各方关注。

杭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中亦取得了可观成效。

基于公开数据收集和深度访谈,本文刻画了杭州市大气污染的四十年变迁,将其划分为单一污染、混合污染和复合污染三个阶段,并从气象、地理、污染源等角度分析了杭州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变化。

另外,本文对不同阶段杭州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实践进行了梳理,归结其主要实践特点。

最后,提出了转变治理手段、完善治理主体、加强污染物研究等三点启示。

关键词:杭州;大气污染;治理实践;演进1 引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杭州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

由图1-1可知,杭州市的经济总量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特别是在2015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与此同时,杭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总体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2013年之后,二氧化硫、PM10、PM2.5的浓度更是迅速降低(图1-2)。

数据显示,2017年杭州市区的PM2.5达标天数为323天,达标率为88.5%。

在对杭州市环保部门的访谈中了解到,2017年浙江省给杭州市下达了PM2.5下降26%的目标,而杭州市实际完成了36.3%的下降率,杭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整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愈发严峻的背景下,杭州却既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能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政府的环境治理在其中必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对杭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图1-2 杭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演变历程图资料来源:1998-2017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统计年鉴》基于实地访谈,以及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文本资料,本节先对杭州市四十年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历程进行了描述,并尝试解释杭州市大气污染变化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杭州市各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实践及其特点。

以期为杭州市新时期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方向指导,并进一步为中国其他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大气污染防治的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大气污染防治的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封面故事COVER STORY大气污染防治的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A new stage of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Synergize the reduction of both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文 / 高庆先一、“协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在《说文解字》中,“协同”的解释是“协,众之同和也。

同, 合会也”。

所谓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共同一致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过程或能力。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中的“协同”则是指在污染防治过程中,实现污染物减排的同时也减少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或在实施降碳政策措施的同时也带来污染物的减排。

“协同”一词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 中的高频词。

《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

在工作原则中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增效”,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提出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打造雄安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样板之城”。

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中,强调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提出了2025年主要污染物下降目标,确保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中,明确要强化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

在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中,指出要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

在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中,提出推进重点区域协同立法,探索深化区域执法协作。

在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强调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提升国家、区域流域海域和地方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补齐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等监测短板;加强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政府和各界人士都开始着力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2024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二、工作进展1. 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024年,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立法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空气质量标准》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有效地约束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加强了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和管理。

2. 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为了实现大气污染的减排目标,政府加大了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4年,新型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脱硫、脱氮和除尘等设备,在工业和能源领域的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 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数据分析为了解大气污染的状况和趋势,政府建立了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和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政府可以及时获取大气污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政府及时调整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4. 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社会参与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参与。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组织各类活动,政府提高了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5. 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和执法政府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和执法措施。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及时进行惩罚和整改,并公开曝光。

通过加强监督和执法,政府提高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

三、取得的成果1. 大气污染排放量显著下降2024年,大气污染排放量较去年下降了15%以上。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解读

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解读

强制性
"十二五"提出四个约束性指标,具有最高的执行效力。此次大气治理政策升级,颗粒物将成为 新增第5个约束性指标,这意味颗粒物治理将与政绩考核挂钩,按计划完成减排任务没有疑问。
配套政 策完备
为落实减排目标,切实对环境负责,后续将陆续出台配套的法律、税收、经济、地方政策。
4.大气治理是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新政将给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青岛 厦门
成都
污染
治理措施》,其以防治PM2.5和PM10污染为重点, 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力度。
青岛
西安
天津
厦门
预测范围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不含拉萨、西宁、海口)以及深圳、青岛、大连、厦门 预测的指标体系含政治地位、地形地貌、人均GDP、千人保有量、人口密度、人均道路面积、车均道路面积等。
市场空间倍增 和结构重构
新政带来的大气治理的增量空间相当于"十二五"原有规划100%,增幅从高到低为除尘 、脱硫、脱硝。新政将大气治理高峰从13-14年延后至14-16年。
市场格局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收紧、政府监管日趋严格,市场环境更有利于具有技术、成本、
向龙头集中
资金、市场优势的龙头企业。
提高对高效减排 产品的需求
8 9
建立区域联防联控 机制
将重污染天气纳入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树立全社会“同呼 吸、共奋斗”的行 为准则
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 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 动车限行等措施 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 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 活习惯
大中城市限行限购范围或将进一步 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 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3.天然气:天然气汽车产品发展空间巨大

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展望

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展望

金盛华 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站摘要:基于我国工业结构,我国大气污染仍主要以煤炭使用污染严重为主。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大气污染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不断增多且种类复杂。

基于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需要从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协同效应、推动移动污染源防治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物类型;污染治理中图分类号:P4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312-01一、引言人类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目前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世界各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迈向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并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虽然在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许多进展,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仍非常严峻。

二、大气污染现状1.煤炭使用污染严重煤炭资源是我国主要能源,自2002年以来,我国能源快速增长,能源增长部分大部分为煤炭。

当前,工业生产、城市生活供电以及供暖的主要资源为煤炭,工业部门尤其是高耗能部门占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部分。

具相关研究统计,我国工业产业中,以煤炭为原料的行业在总行业中的占比超过80%。

而煤炭燃烧过程可产生大量硫化物、粉尘和氮氧化物,尤其是近年来PM污染愈加严重,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肺部不能过滤的微粒导致死亡是中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4位,每年超过100W人口死于微粒[1]。

2.城市化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经济获得飞速发展。

但是,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水平额提高的同时也,也伴随着大量使用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污染问题不断增多。

空气治理的发展趋势

空气治理的发展趋势

空气治理的发展趋势
空气治理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空气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空气净化器的性能不断提升,出现了更高效的过滤系统和更先进的材料,能够更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同时,新型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气氛光催化技术、等离子技术等,可以更高效地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2. 责任共担:社会各界对空气治理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空气治理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同时,企业、机构、个人也纷纷加入到空气治理行列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自身的排放量,共同守护大家的蓝天。

3. 可持续发展:空气治理的发展趋势也在逐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未来的空气治理将不仅仅局限于治理污染源和清洁空气,还将注重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国际合作:空气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制定标准和措施,交流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空气污染问题。

总的来说,未来空气治理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创新、责任共担、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这将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包括源头减排、治理措施、监测和评估,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一、源头减排措施1.加强大气污染源头管理:(1)推动高污染行业向清洁生产转型,鼓励采用低污染技术和设备,推进工艺改造和能源结构优化;(2)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3)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时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减少尾气排放;(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减少农机排放,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并逐步推广有机农业。

2.促进节能减排:(1)加强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企业革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3)鼓励低碳生活方式,推广能源节约型产品和绿色建筑,减少社会能源消耗。

二、治理措施1.加强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建设:(1)提高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水平,确保排放达标;(2)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3)加大对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标准,提高违法成本。

2.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问题:(1)采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模式,通过联防联控的方式,形成大气污染治理的合力;(2)加强不同地区的协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问题。

三、监测和评估1.建立全面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1)完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点位的覆盖率和密度;(2)推进监测设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3)建立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方便公众了解大气质量和污染情况。

2.加强大气污染评估:(1)定期开展大气污染评估,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的状况和趋势;(2)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考核制度,对各地区和企业的治理成效进行评估。

《2024年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范文

《2024年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范文

《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篇一大气污染与防治:过去、现在及未来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我们回顾了大气污染的过去、分析当前治理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深入探讨大气污染防治的策略和方法。

二、大气污染的过去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煤炭的大量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等都是主要的污染源。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相对滞后,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全球多个城市和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三、大气污染的现状当前,全球各国都意识到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

政府出台了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

同时,环保组织和民间团体也积极参与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中。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峻。

尤其是在一些重工业城市和地区,空气质量仍然堪忧。

四、当前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各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违法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其次,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此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空气污染问题。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大气污染防治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是绿色发展将成为主流。

各国将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三是国际合作将更加紧密。

各国将加强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四是公众参与度将不断提高。

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将更加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六、结论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下面就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的综述。

一、大气污染来源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来源控制技术主要是对大气污染排放源头进行治理,以达到减少和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治理工业污染源通过对工业企业进行排放源控制,安装废气处理设备,优化生产技术等措施,达到减少大气污染排放的目的。

采取措施限制机动车辆的数量、加强尾气污染治理等方式,达到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目的。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是在大气污染排放已经产生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使排放物得到治理和净化。

在环境保护方面,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目前主要采取的技术是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安装,这类设备包括吸附塔、冲洗塔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各种大气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净化。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目前,中国的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悬浮颗粒样本的捕集和化学成分的分析,从而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型废气处理设备的发展新型废气处理设备将更加高效、能耗更低,不仅可以更好地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使废气治理成本进一步降低。

2、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发展新型城市公共交通,推广环保型、低排放的公交车辆将有利于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消减的政策措施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防治将成为一个重点领域,政策措施将更加的规范和严格,进一步强化各项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力度。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各项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大气污染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与大气污染防治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与大气污染防治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与大气污染防治【摘要】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是导致大气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现状、技术手段、政策法规以及发展趋势,探讨了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控制的技术创新和政策完善,提出了相应建议。

本文旨在强调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危害,呼吁加强监管与管理,共同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关键词】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大气污染、防治、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影响、控制现状、技术手段、政策法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建议。

1. 引言1.1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直接影响着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

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这些颗粒物不仅会降低空气质量,还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

加强对机动车颗粒物排放的控制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推进车用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提高车辆燃烧效率、改善交通管理等,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加强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控制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蓝天保卫战”的目标,让人们呼吸到更加清洁的空气,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研究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 研究背景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是当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车辆数量的增加,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

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包括固体颗粒物和液态颗粒物,其中固态颗粒物对大气污染的贡献较大。

固态颗粒物主要由车辆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等组成,这些颗粒物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还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治理与机动车减排新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庄沙沙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1. 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PM2.5为代表的复合型污染突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严重,雾霾天气多发、频发,1-3月、9-12月雾霾天气尤其严重。

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雾霾的元凶。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分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我国PM2.5污染形势严重,京津冀地区污染最严重。

2013年上半年,74个受监测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6μg/m3(年二级标准限值为35μg/m3),石家庄市为172μg/m3,与年浓度标准相比超标近4倍。

京津冀地区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115μg/m3,区域内所有城市均未达标;长三角地区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69μg/m3,仅舟山达标;珠三角地区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44μg/m3,仅惠州满达标。

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

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雾霾天的增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首当其冲的便是人体呼吸道疾病增加,引起或加重慢性咽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的出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现在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2012年新增肺癌病例180万,死亡人数159万,其中超过1/3出现在中国。

专家分析,除吸烟外,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和所在工作场所暴露于致癌源是肺癌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严重的大气污染,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加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患病风险,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粮食减产、森林衰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细颗粒物PM2.5成因复杂,约50%来自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约50%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导致细颗粒物PM2.5等二次污染呈加剧态势。

2.治理复合型污染,政府出重拳引入联防联控措施近两年雾霾引发的社会关注越来越多。

迫于社会压力以及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政府连出重拳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

自2012年开始,中央政府连续发文,表明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

被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内,大气污染防治成为地方政府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2014年1月,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作为雾霾重灾区的华北五省区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均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重点推进减少雾霾等大气环境治理工作。

其中,北京、河北首次将大气细颗粒物(PM 2.5)年均浓度下降目标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分别为5%左右和4%。

为保障目标如期实现,国务院将颁布考核办法,每年对各省(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对未通过考核的地区,环境保护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目前考核办法正在进一步修改,预期会很快出台。

自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份陆续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防治措施,将任务逐一落实到市、县和有关部门,并与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PM2.5是大气污染防治核心,联防联控是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新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2012年以来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政策文件空气质量控制指标单一(二氧化硫),不利于空气质量改善。

2012年10月国务院颁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大气污染治理转向多污染物综合控制体系,包括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

其中,PM2.5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核心。

2013年9月,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到2017年的具体目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PM2.5)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PM2.5来源十分广泛,既有火电、钢铁、水泥、燃煤锅炉等工业源的排放,又有机动车、船舶、飞机、工程机械、农机等移动源的排放,还有餐饮油烟、装修装潢等量大面广的面源排放。

因此控制细颗粒物污染,必须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政策,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开展区域联防联控。

当前实施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涵盖四大主要领域,分别是工业减排、燃煤减排、扬尘管理及机动车减排。

3. 工业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各地机动车减排压力不同污染物排放量巨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根本原因,工业源是最大的源头。

从排放的污染物来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是构成大气污染物的三大元凶,而工业源是最大的源头。

根据2012 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71%,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 83%。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发达,是我国经济活动水平和污染排放高度集中的区域,因此大气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涵盖四大主要领域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工业排放标准不同,各地污染源贡献存在差异。

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同为雾霾重灾区,但各地的污染源结构差异悬殊。

若不考虑区域内污染扩散影响,北京地区的工业污染贡献相对较少、而山东和河北的工业污染贡献巨大。

一方面,北京的经济发展阶段较高,许多高污染的重化工业早已迁出,而河北、山东等地仍处于重化工业过程中;另一方面,北京市执行了区域内最为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北京市重点监控企业的排放量远小于区域内其它地区。

比较北京、山东和河北8家主要的废气重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①,可以发现各个地区的工业污染源排放规模差距惊人。

例如2013年10-12月这三个月的三地排放总量,山东和河北地区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是北京地区的37倍和30倍;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是北京地区的77倍和67倍。

由此可见,在河北和山东,工业减排有巨大空间。

从 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火电企业即将实施新的国家火电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将被大幅收紧。

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测算,新排放标准实施后,山东省废气重控企业氮氧化物的减排空间为65.2%,二氧化硫的减排空间为23.1%;河北省氮氧化物的减排空间为48.7%,二氧化硫的减排空间为9.8%。

各地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也存在巨大差异。

不同城市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及保有结构、使用频率、排放标准等不同,机动车所造成的污染也不一样。

机动车保有量越大,使用频率越高、排放标准越低,造成的污染越大。

截至2012年底,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20万辆,而石家庄仅为180万辆左右。

另外,由于不同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量不同,各地的机动车保有车型结构不同,也会带来机动车总体污染物排放量的差异。

大客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年均排放3.5吨,而成为“众矢之的”遭限购打压的乘用车,也就是小型客车,排放量是最少,仅为年均2千克②。

① 资料来源: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检测信息发布系统,公众环境研究中心② 资料来源:2012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wind ,SIC河北省和北京市执行的减排措施体现出两地不同的减排重点。

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指出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是河北省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也就是河北省的减排重点。

而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列出八大污染减排工程,其中第三项是机动车结构调整减排工程,表明在北京机动车减排对于治理大气污染非常重要。

当前污染源庞杂,识别主要污染源进而确定减排重点至关重要。

总体来看,特大型城市,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往往比较高,工业污染相对较少,而这些城市往往机动车保有规模庞大,进而机动车减排压力相对较大。

当前环保部正在统一组织PM2.5污染源解析核算,有助于客观正确评估各类污染源的贡献。

从目前地方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尾气排放贡献22%,而上海贡献25%,天津机动车尾气排放约占16%。

北京PM2.5来源解析 上海PM2.5来源解析机动车排放22% 燃煤17%工业16%尘16%畜禽养殖等 4% 外地源25%机动车 25% 工业 15% 燃煤 21% 扬尘 10% 生活 5% 养殖 4% 外地源20%机动车减排措施不可否认,机动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4亿辆,尾气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细颗粒物PM 2.5污染问题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密切相关。

提到机动车减排措施,很多人马上联想到限购。

其实机动车减排措施远不止限购一项,甚至可以说限购在机动车减排各项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

1.调整保有结构,尤其是淘汰黄标车,是现阶段机动车减排最有效的措施截至2012年底,全国黄标车保有量约1,451万台,占汽车保有量的13.4%,其中以中重卡和大中客为代表的柴油黄标车贡献了汽车污染的绝大部分。

仅占汽车保有量13.4%的“黄标车”却排放了58.2%的氮氧化物,56.8%的HC,52.5%的CO和81.9%的PM。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

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

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

许多城市也陆续出台了黄标车区域限行及加速淘汰的相关措施。

以北京为例,除了有针对黄标车淘汰的补贴政策,自2013年开始,还进一步针对国三标准以下的老旧车报废更新给予补贴,进一步优化汽车存量结构。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计划到2014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面实施计划“黄标车”限行。

2.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模式是机动车减排的根本途径,但基础设施的建设耗时较长,见效较慢纵观国外大都市,发达的公共交通是维持特大型城市健康运转的必要条件。

只有行驶的机动车才会造成污染,因此减排的关键在于减少机动车使用量。

而近十年国内多数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多数城市的公交分担率还不是很高,与发达国家大城市60%及以上的分担率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我国小汽车使用强度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