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粒子群分层分布式优化的配电网重构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重构
西安理 工大学学报 Junl f ia nvri f eh o g (0 0 o.6N . ora o ’nU i syo c nl y 2 1 )V 12 o 2 X e t T o
文章编号 : 064 1 (0 0 0 -120 10 -70 2 1 )20 9 -5
Absr c :Diti u in ewo k e o fg ai n i a o lx n n n i e r o i ao a o tmia in ta t srb to n t r rc n urto s c mp e a d o ln a c mb n t r l p i z to i i
性 为重构 目标 , 用基 于环路 的十进 制编码 粒子群 算 法进 行 配 电 网重构 。选择 配 电网 中开 关全部 采
闭合形成 的 网孔 为环路 , 个 粒子 由选为联络 开 关的开 关在 环路 中的编号组 成 , 每 粒子 的长度 为联络
开关数 , 有速度 限定 因子的粒 子群 算法 中引入 线性 变化 的惯 性权重 , 在 并采 用具有局部 变异 特性 的
n t r e o fg r to o mi i z h o sa oe h nc e rla lt fd srb t n s se ewo k r c n u ain t nmie t e ls nd t n a e t eibi yo iti u i y t m.r l — i h i o I e me 1 s e fd srbui n n t o k a e c o e r l o s h s o it i t e r l h s n f o p .Th u e fs t h s whc e s l ce 0 i -n o w o e n m r o wic e ih a ee td fr t i b r e s th sma e u ft epatce,a d t el n t ft ep ril st e n m e fte i wi h s wic e k p o ril n e gh o a tce i h u h h h b ro i —n s t e .Alo,t e c s h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多目标优化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多目标优化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文娟;谭阳红;雷可君【摘要】To ensure the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a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isproposed based on integer coded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lgorithmwhich takes the minimum network loss and node voltage stability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First, a day of load forecasting curv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time intervals based on its monotonicity and amplitude changes. Then integer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realize dynamic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number of refactoring, the optimal time refactoring func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djacent time refactoring changes value network los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loss minimum and node voltage fluctuations largest and smallest for the target, we are looking for best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IEEE33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reconstructed result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为保证配电网动态重构后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出了以网损和节点电压稳定性为目标函数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陈萍;毛弋;童伟;邓海潮;陈艳平;胡躲华【摘要】本文建立了系统有功损耗、节点最低电压幅值及开关操作次数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模型,并运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关键是如何选取个体的极值和全局极值,本文依据Pareto支配关系对个体极值进行选择,外部存储器就是全局极值的候选解集,计算外部存储器中各粒子与其他粒子的海明距离之和并作为各粒子的适应值,然后采用与适应值呈比例的轮盘赌方式选取粒子的全局最优位置,避免种群多样性的丧失.带时限的粒子全局极值淘汰策略使粒子能跳出局部最优,防止算法早熟收敛,保持了良好的收敛性.通过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仿真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年(卷),期】2016(028)007【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多目标优化;配电网重构;粒子群算法;Pareto支配;海明距离【作者】陈萍;毛弋;童伟;邓海潮;陈艳平;胡躲华【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配电网络中含有大量的常闭分段开关与少量的常开联络开关,配电网重构就是通过变换这些开关的开断状态来改变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重构可以降低网损、均衡线路负荷、消除过载、提高供电电压质量等[1]。
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只选取配电网的1个指标进行单目标优化[2-9],而配电网重构是多目标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
传统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方法中,对多目标采取加权法[10-11],将多目标问题转换成单目标后再加以求解。
优化结果受权重系数影响较大,算法每次运行只能得到1个解,多次运行程序后才能得到1组近似Pareto最优解。
基于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络重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络重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的应用,配电网的重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配电网重构是指在满足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更改配电网线路、开关变压器配置等参数,使得配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标得到优化和提高。
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配电网重构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然而,由于配电网结构复杂,传统的优化算法难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求解最优解,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优秀的算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将基于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探讨配电网重构问题的最优化解法,从而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标。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1)研究配电网重构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
(2)分析不同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适用性及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配电网重构中。
(4)对比分析该方法与其他常用算法在解决配电网重构问题上的效果。
2.研究方法(1)搜集文献,了解配电网重构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
(2)研究不同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适用性及其优点和缺点。
(3)分析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适于配电网重构的算法流程。
(4)编写程序,将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应用于配电网重构实例中,以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5)对比分析该算法和其他常用算法在解决配电网重构问题上的效果,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通过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本文将实现对配电网在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最优化重构,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
同时,也将为配电网重构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智能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五、可行性分析本文所提的基于粒子群克隆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案是在合理、有效的基础上由多算法结合形成的,该方案在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六、开题计划阶段 | 工作要点------|------第一阶段|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配电网重构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
基于IPSO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研究
基于IPSO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研究基于IPSO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而电力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传统的配电网系统在面临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不断变化的负荷情况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IPSO(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作为一种优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易于实现和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在配电网的多目标优化重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IPSO的配电网重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配电网的结构、降低系统能耗和提高功率质量。
首先,优化配电网的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目标。
通过重构配电网的结构,可以改善电压平衡、降低线损、提高电力质量等方面的性能。
研究者们通过将IPSO应用于配电网的结构优化问题,确定最佳的电能分配方案,以提高配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降低系统能耗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基于IPSO的配电网重构研究主要包括电能优化分配、负荷管理和发电机组调度等方面。
通过合理调整电力资源的分配和负荷的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的能耗,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
最后,提高功率质量也是基于IPSO的配电网重构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电力负荷的增加和电力质量标准的提高,如何提高配电网的功率质量成为研究的焦点。
通过将IPSO算法应用于配电网中,可以优化配电网的电压稳定度、减少谐波和提高电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功率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IPSO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重构研究在解决传统配电网面临的诸多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配电网的结构、降低系统能耗和提高功率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性。
然而,尽管基于IPSO的配电网重构研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算法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的平衡、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定义与求解等。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为读者提供了研究的背景和动机。
接着介绍了粒子群算法及其原理,以及配电网优化设计的相关工作。
然后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模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算法性能进行了评价。
在讨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的应用前景,总结了研究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配电网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粒子群算法、配电网、优化设计、模型、实验结果、算法性能、应用前景、研究工作总结、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配电网优化设计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传统的配电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配电网的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中鸟群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群体中个体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能够找到最优解。
在配电网优化设计中,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并改善电网负荷均衡、降低线损等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电网性能方面的应用和潜力。
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算法的性能和效果,为今后的电力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配电网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力供应系统,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配电网的设计和优化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该方法,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一、配电网优化设计的意义配电网是把电能从变电所输送到用户用电点的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网,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质量和用电成本。
而配电网的优化设计,则是为了使得配电网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其运行效率和降低用电成本。
配电网的优化设计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目前,配电网优化设计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线损最小化、电压稳定、负载均衡、经济运行等。
而这些问题都是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的优化算法来进行求解。
二、粒子群算法介绍粒子群算法(PSO)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随机优化算法,其灵感来源于鸟群觅食的行为。
粒子群算法模拟了鸟群觅食时的行为,每个粒子代表一个潜在的解,而粒子群则代表了解空间中的一个解的群体。
粒子群算法通过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来寻找最优解,并且具有简单、易实现以及对高维空间的搜索能力强等优点。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调整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来搜索最优解。
具体而言,每个粒子都有一个位置和一个速度,而这些位置和速度则根据粒子自身历史的最优位置和整个粒子群历史的最优位置来调整。
通过不断地更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最终使整个粒子群收敛到最优解。
1. 线损最小化配电网线损是配电网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线损率高会导致电能浪费和能源消耗增加。
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线路参数,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率,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2. 电压稳定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是保证用户用电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和设备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减少电压波动和谐波污染,提高用电质量。
3. 负载均衡配电网的负载均衡是保证电网运行的重要指标,合理分配负载可以降低线路过载和设备过热的风险。
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配电网的负载分配策略,可以有效地实现负载均衡,降低线路过载风险。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配电网是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设计对于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是运用粒子群算法(PSO)进行配电网优化设计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优化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模拟鸟群或鱼群等自然群体的行为方式,利用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信息共享来寻找最优解。
粒子群算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全局优化能力强、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特点,因此在配电网优化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粒子群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问题的解表示为一个粒子的位置,利用粒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信息共享寻求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
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根据其个体信息以及群体信息进行更新,直至达到最优解或满足收敛准则停止。
在配电网优化设计中,粒子群算法的主要应用包括负荷分配问题、电源优化问题、电网规划问题等。
例如在电源优化问题中,粒子群算法可以应用于确定各电源的出力,使得总成本最小。
在电网规划问题中,粒子群算法可以应用于选择最佳线路以及配电变压器的位置等。
在实际应用中,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效果取决于选择的目标函数、初始种群大小、迭代次数等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粒子群算法仍存在着局部最优的问题,在优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运行和参数调整等方式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总之,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优化配电网的成本、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对于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它模仿鸟群或鱼群的行为,在问题解空间内搜索最优解。
配电网优化设计是粒子群算法的一个应用领域,它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配电网的优化设计中,以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需要建立配电网模型。
配电网模型由各个节点和连接它们的线路组成。
每个节点和线路都有一些属性,如电压、电流、功率等,这些属性可以用来描述节点和线路的状态。
在建立配电网模型时,还需要考虑负荷和发电机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故障和停电情况。
接下来,通过粒子群算法来优化配电网的设计。
在粒子群算法中,每个粒子代表一个潜在的解,它的位置表示一个设计参数的组合,如线路的电阻、电感等参数。
每个粒子的运动受到自身历史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的引导,这样可以有效地搜索问题的解空间,找到最优解。
为了应用粒子群算法进行配电网优化设计,需要定义适应度函数来评估每个粒子的解的质量。
适应度函数应该考虑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例如电流的平衡度、电压的稳定度和可靠性指标等。
根据适应度函数的结果,可以对每个粒子进行评估和排序,并更新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最后,根据粒子群算法的结果来优化配电网的设计。
通过不断迭代,可以逐步接近最优解,并得到一个优化的配电网设计方案。
此外,还需要进行仿真和评估,以确保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满足不同需求的约束条件。
总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具有高效和可靠的优化能力,可以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和参数设置,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将有助于推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基于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配电网混合储能配置研究
文章编号:1004-289X(2021)06-0035-07基于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配电网混合储能配置研究周荣昱(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ꎬ福建㊀福州㊀350108)摘㊀要:随着风光接入比例不断增加ꎬ配电网中弃风㊁弃光和弃负荷的现象时有发生ꎬ储能系统对维持能量平衡和提高配网供电质量起到关键作用ꎬ并可有效平抑功率波动㊁降低弃风弃光率以及提高电能质量ꎮ本文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㊁储能装置及配网安全运行约束条件ꎬ建立以储能成本㊁网损率以及电压稳定性作为优化指标的配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ꎬ并以IEEE33节点配网为算例ꎬ运用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ꎬ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ꎮ关键词:配电网ꎻ混合储能配置ꎻ多目标优化ꎻ粒子群优化中图分类号:TM7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OptimalAllocationofHybridEnergyStorageinDistributionNetworksBasedonNicheMulti ̄objective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AlgorithmZHOURong ̄yu(College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AutomationꎬFuzhouUniversityꎬFuzhou350108ꎬChina)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proportionofwind ̄windaccessꎬthephenomenonofabandoningwindꎬlightandloadinthedistributionnetworkoccursfromtimetotime.Theenergystoragesystemplaysakeyroleinmaintainingener ̄gybalanceandimprovingthequalityofpowersupplyinthedistributionnetworkꎬandcaneffectivelysuppresspowerfluctuationsꎬreducetherateofwindandlightabandonmentandimprovepowerquality.ComprehensiveconsiderationofthedistributedpowersupplyꎬenergystoragedeviceandthesafeoperationofthedistributionnetworkconstraintsꎬbasedonenergystoragecostsꎬnetworklossrateꎬaswellastheoptimizationofdistributionnetworkvoltagestabilitystorageoptimizationallocationmodelꎬandwithIEEE33nodedistributionnetworkasanexampleꎬusingnichemulti-objective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algorithmtosolvethemodelꎬverifythevalidityofthemodelandalgorithm.Keywords:distributionnetworksꎻhybridenergystorageconfigurationꎻmulti ̄objectiveoptimizationꎻthe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1㊀引言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及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ꎬ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ꎬDG)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在电力工业中发展迅速ꎮ然而ꎬDG具有强烈的随机性㊁间歇性和难预测性导致其难以持续稳定的输出功率ꎬ大规模DG并网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不利影响[1-2]ꎬ从而对电网的调度有了更高的要求ꎮ储能技术具有对功率和能量的时间迁移能力ꎬ能有效改善DG的输出特性ꎬ增强DG的可调度性ꎬ是解决DG大规模并网问题及促进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3-6]ꎮ㊀㊀目前ꎬ国内外关于储能容量配置的研究文献[7]主要以综合成本最低㊁电压偏移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ꎮ根据目标函数和决策变量的不同ꎬ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模型主要分为线性规划模型和非线性规划模型[8]ꎮ常用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有内点法[9]㊁离散傅立叶变换㊁加权移动平均控制法和人工智能算法[10]等ꎮ在储能优化配置储能过程中ꎬ文献[11]将容量配置与充放电策略分别选作上层决策与下层决策ꎬ并以投资费用最低和失负荷概率最小为子目标ꎬ建立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ꎮ文献[12]采用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优化模型ꎬ并对不同类型储能电池的年平均成本及循环效率进行对比ꎮ文献[13]对配电网的节点电压偏离值和线路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ꎬ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含权重系数的单目标问题ꎮ㊀㊀本文建立以系统综合成本最低㊁网损率最低㊁电压稳定性最高作为储能配置优化目标ꎬ综合考虑DG电源㊁负荷和储能装置相应的模型约束条件ꎬ实现了将配电网稳定经济运行与储能容量的合理配置建立相关模型ꎬ对维持配网功率平衡与降低综合成本具有显著意义ꎮ2㊀储能的经济效益模型㊀㊀配电网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ꎬ其工作周期较长ꎬ因此在配置储能容量时ꎬ需要考虑不同时期的投入费用ꎮ储能系统的综合投入费用由建设阶段㊁运营维护阶段构成ꎬ以下对各阶段费用做详细分析ꎮ2 1㊀一次投资成本㊀㊀建设初期费用即一次成本C1ꎬ包含超级电容与蓄电池购置成本㊁功率转换设备的技术投资成本㊁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投资成本ꎬ计算公式为:C1=mfba+nfuc+KpPn+KeEn(1)式中:C1一次投入成本ꎬm㊁n分别为蓄电池与超级电容配置数量ꎬfba为蓄电池购置成本ꎬfnc为超级电容购置成本ꎬKp为池能量管理系统投资成本ꎻ功率转换设备的单位成本ꎬPn为混合储能额定功率ꎬKe为能量管理系统的单位成本ꎬEn为混合储能额定容量ꎮ2 2㊀运营维护成本㊀㊀储能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营成本C2包括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维护成本Cmc与更换成本Cc:C2=Cmc+Cc(2)Cmc=N(mKmcbafba+nKmcucfuc)(3)Cc=mQbafba+nQucfuc(4)式中ꎬN为混合储能系统设计服役时间ꎻKmcba㊁Kmcuc分别为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单位运维成本ꎻQba㊁Quc分别为需要更换的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数量ꎬ考虑到超级电容具有较高的循环次数和使用寿命ꎬ因此在分析时可不考虑超级电容的更换与维护费用ꎮ2 3㊀退役处置成本㊀㊀蓄电池在达到设计使用期限后ꎬ进入退役处置阶段ꎬ这一阶段所产生的费用统称为退役处置成本ꎬ其费用主要为微网项目终止时储能设备的报废成本ꎬ退役阶段所产生的处置成本为:C3=mKdcbafba+nKdcucfuc(5)式中:Kdcba为蓄电池处置成本系数ꎻKdcuc为超级电容处置成本系数ꎮ综上ꎬ本文中混合储能的综合成本C可表示为:C=C1+C2+C3(6)3㊀配电网储能系统配置3 1㊀网损指标㊀㊀电网网损作为配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ꎬ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后ꎬ因此降低电力系统有功损耗ꎬ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指标ꎮ图1表示配电网中接入储能系统后的简易馈线模型ꎬ其中Pm+jQm表示负荷吸收功率ꎬPm表示有功负荷ꎬQm表示无功负荷ꎮ图1㊀储能系统接入的馈线模型㊀㊀为改善潮流分布ꎬ有效控制系统的网损ꎬ建立系统网损最小的目标函数ꎬ即储能装置安装前后网损变化最大ꎬ其数学表达式为:f1=PLoss1-PLoss2=RLine3U2Line(2PmPess+2QmQess-P2ess-Q2ess)(7)式中:PLoss为接入储能装置前后系统网损的变化量ꎬPLoss>0时表明接入储能装置后总网损降低ꎬPLoss<0时表明接入储能装置后总网损增加ꎮ由上式分析可知ꎬ系统网损与储能容量大小及接入位置均有关ꎮ3 2㊀电压偏移指标㊀㊀配电网系统电压稳定性以降低电压偏移作为优化目标为f2ꎬ以日均电压偏差为基准ꎬ一天中取样间隔时间为1hꎬ计算每个节点电压偏差平方和ꎬ电压指标函数计算模型为:minf2=ð24t=0(ðNLi=1(Ui-Ui∗ΔUiꎬmax)2(8)式中:NL为电力系统中负荷节点数ꎻUi和Ui∗分别为第i节点的测量电压和标准参考电压ꎬ一般取Ui∗=1ꎻΔUiꎬmax为第i节点处电压的最大允许偏差值ꎬ即允许范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ꎬΔUiꎬmax=Uiꎬmax-Uiꎬminꎮ3 3㊀混合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3 3 1㊀目标函数㊀㊀综合考虑成本和电压偏移这两个指标ꎬ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如下:minF1=C-f1(9)minF2=f2(10)式中ꎬF1是以综合成本为优化的子目标一ꎬF2是以电压偏移为优化的子目标二ꎮ3 3 2㊀约束条件㊀㊀(1)储能系统相关约束㊀㊀相较于功率型储能器件ꎬ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较低ꎬ因此为延长其循环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更换成本ꎬ需要考虑避免对蓄电池过度充放电ꎬ因此对蓄电池充放电功率和能量建立约束条件ꎬ具体公式如下:充放电功率约束:0ɤPdisꎬtɤPmaxdisSdisꎬt0ɤPchꎬtɤPmaxchSchꎬt{(11)充放电状态转换约束:Schꎬt+Sdisꎬt=1Ydisꎬt-Zchꎬt=Sdisꎬt+1Ydisꎬt+Zchꎬtɤ1ìîíïïïï(12)初始能量约束:E(0)=Kini Emaxbat(13)储能容量约束:EminbatɤE(t)ɤEmaxbat(14)式中:Pmaxch和Pmaxdis分别为充放电最大功率ꎻSchꎬt和Sdisꎬt分别为第t个时段内蓄电池的充电与放电状态ꎻZchꎬt和Ydisꎬt分别表示在第t个时段内充电和放电转换状态变量ꎻKini为初始储能容量系数ꎻEmaxbat和Eminbat分别为蓄电池容量上下限ꎻE(t)为第t个时段内蓄电池的储能容量ꎮ相较于蓄电池而言ꎬ超级电容功率密度高且循环寿命长ꎬ因此不考虑放电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ꎬ超级电容组运行约束如下:EcminɤEcɤEcmaxPcꎬtɤPcmax{(15)其中ꎬEcmin=0.5nCcu2cmin/(3.6ˑ109)(16)Ecmax=0.5nCcu2cmax/(3.6ˑ109)(17)式中:Ecmin㊁Ecmax分别为超级电容器组的最小和最大储能容量ꎻPcꎬt为超级电容在t时刻的输出功率ꎻucmax㊁ucmin分别为超级电容的最大㊁最小工作电压值ꎮ(2)DG运行约束DG电源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大小主要与设备额定功率和自然环境因素决定ꎬ因此需对风光电源的输出功率做约束ꎬ约束表达式为:PiminɤPiꎬtɤPimax(18)式中:Pimin为配电网中各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最小输出功率ꎻPimax为配网中各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ꎮ对储能容量配置时ꎬ需要考虑对DG中风电和光伏出力的消纳率ꎬ即在优化配置后降低弃风弃光率ꎬ约束表达式为:rPVɤrPVꎬmaxrWTɤrWTꎬmax{(19)式中:rPV为优化配置后分布式电源中光伏的实际弃光率ꎻrPVꎬmax为设置的最大允许弃光率ꎻrWT为优化配置后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弃光率ꎻrWTꎬmax为风电机组最大弃风率ꎮ(3)功率平衡约束分布式电源与负荷间的正相关性较弱ꎬ通过储能设备进行削峰填谷ꎬ从而减少弃负荷概率ꎬ因此要求在任一时刻ꎬ储能系统的剩余容量均大于等于分布式电源发电量与负荷需求量的差值ꎬ约束表达式为:NESSESmaxȡη(Pwꎬt+PVꎬt-PLꎬt) Δt+Nes PESꎬt Δt(20)式中:NES为实际配备的储能设备数量ꎻPwꎬt㊁Pvꎬt分别为t时刻ꎬ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的输出总功率ꎻPLꎬt为t时刻负荷的功率需求ꎻPESꎬt为t时刻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ꎻSESmax为混合储能系统的最大容量ꎮ4㊀基于小生境的多目标改进粒子群算法㊀㊀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ꎬMOPSO)算法是一种基于鸟类群体智能搜索的随机演化计算方法ꎬ对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有很快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ꎮ4 1㊀小生镜技术原理㊀㊀小生境技术源于自然界中小生境的概念ꎬ是指在某种特定的地域中ꎬ存在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物种ꎬ各物种间存在交流和竞争关系ꎬ通过 优胜劣汰 的生存机制ꎬ淘汰适应能力较弱的物种ꎬ将生存能力强的物种保留ꎬ从而使物种得到进化ꎮ㊀㊀粒子间的距离可表示为:dij= xi-xj =ðNk=1(xi-xj)2(21)式中ꎬdij为粒子i与粒子j间的距离ꎻxi㊁xj分别为D维空间中第i个和第j个粒子ꎻN为小生境内全部粒子数ꎮ小生境半径可表示为:di=min( xi-xj )(iꎬj=1ꎬ2ꎬ ꎬm)(22)Rch=Cm<2ðmi=1di/mmȡ2{(23)式中ꎬdi为粒子i的最小欧式距离ꎻm为种群内粒子数ꎻC为初始值常数ꎬm=1时ꎬ小生境半径取常数Cꎬ否则取di的平均值ꎻ当粒子间距离小于小生境半径ꎬ即dij<Rch时ꎬ将粒子i保存到小生境群Xp中ꎮ粒子当前适应度可表示为:Si=ðNj=1fsh(dij)(24)式中ꎬfsh(dij)代表共享函数ꎬ当粒子间距离dij小于小生镜半径Rch时ꎬ则共享函数的计算公式为:fsh(dij)=1-(dijRch)λ(25)式中ꎬλ为控制共享函数形状的参数ꎮ4 2㊀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计算流程4 2 1㊀算法流程㊀㊀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NicheMulti-objective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ꎬNMOPSO)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ꎬ引入小生境处理机制ꎬ将这种多样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特性引入到MOPSO算法中ꎬ提出了基于小生境技术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问题求解ꎮ利用混沌变异技术ꎬ有效保证粒子全局搜索ꎬ避免算法后期的 早熟 问题ꎮ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步骤如下:㊀㊀(1)参数初始化:根据控制变量与约束条件随机生成初始种群ꎬ设置种群规模与最大迭代次数ꎮ计算小生境半径和个体适应度ꎬ并生成小生境种群ꎮ计算粒子适应度时ꎬ引入小生境竞争机制保证了种群的多样性ꎮ基于小生境竞争机制的概率选择公式为:P(xi)=1D(xi)ðN+Mi=11D(xi)=ðN+Mj=1|Si-Sj|ðN+Mi=1ðN+Mj=1|Si-Sj|(26)式中ꎬxi和Si表示第i个粒子及其适应度函数ꎬ粒子i的相似度越高ꎬ则该粒子被选中的概率越小ꎬ通过概率机制使适应度值低的个体能继续参与进化ꎬ因此提高了种群多样性ꎮ(2)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ꎬ将外部档案集初始化ꎬ并定义为全局最优解集ꎮVңk+11=Vңk1+c1 r1 (Pңki-Xңki)+c2 r2 (Pңkg-Xңki)Xңk+1i=Xңki+Vңk+11{(27)式中ꎬ粒子标号可表示成i=1ꎬ2ꎬ3ꎬ ꎬmꎻk为迭代代数ꎻc1㊁c2代表学习因子ꎬ默认取值范围为(1 4ꎬ2 1)ꎻr1㊁r2为介于0到1的随机数ꎻP表示粒子群的位置ꎻV表示迭代速度ꎮ针对惯性权重问题ꎬ传统线性递减的惯性权重策略无法同时兼顾全局与局部寻优能力ꎬ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非线性惯性权重递减策略ꎬω随迭代次数增加呈非线性递减:ω=ωstart-k(ωstart-ωend)sin(πt/2tmax)(28)式中:ωstart和ωend分别为起始和终止惯性权重ꎻk为调节系数ꎬ与当前迭代次数t有关ꎬ当t=0ꎬk=1时ꎬ此时ω为初始权重值ꎬ全局搜索能力较强ꎬ不易陷入局部最优ꎮω随迭代次数增加呈非线性递减趋势ꎬ使算法由全局搜索向局部搜过过渡ꎮ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tmax时ꎬ调节系数k较大ꎬω接近终止惯性权重值ꎬ增强了局部搜索能力ꎬ有效解决算法后期的 早熟 问题ꎮ(3)计算适应度函数并更新外部档案ꎬ判断新产生粒子i与外部档案中粒子是否存在支配关系ꎬ若粒子i与其他粒子间非支配ꎬ则将粒子i添加到外部档案中ꎬ否则继续迭代ꎮ(4)利用小生境的选择机制ꎬ在不同生境内淘汰个体适应度较差的粒子ꎬ保证Pareto前沿解始终最优ꎮ(5)采用轮盘赌注策略ꎬ随机选取N个粒子变异为新的群体ꎮ(6)对外部档案的优良个体进行选择ꎬ选取新的最优解并继续迭代ꎬ产生新种群ꎮ(7)计算适应度函数ꎬ获取全局最优值ꎮ(8)判断程序是否满足终止ꎬ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循环结束并输出最优解集ꎬ否则返回步骤3ꎮ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ꎮ图2㊀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图5㊀算例仿真与分析㊀㊀为验证本文所建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有效性ꎬ以修改后的IEEE33配网为例进行仿真分析ꎬ采用改进后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ꎮ分析储能接入的位置与容量对系统电压稳定性㊁网损和综合费用的影响ꎮ5 1㊀基础参数㊀㊀以IEEE33节点标准算例进行混合储能的混合配置计算ꎬ该配电网络有32条支路ꎬ系统电压为12 66kVꎬ该网络结构图如图3所示ꎮ储能待选类型有超级电容和蓄电池ꎬ储能可接入配电网任意位置ꎬ其参数如表1所示ꎮ图3㊀IEEE33节点系统连接图表1㊀待选储能基本参数储能类型超级电容蓄电池储能单体容量2500F100Ah储能寿命(次)200001500最适周期区间<30s[20s~8h]充放电效率(%)9580单位功率成本(元/kW)13002700年运行维护费用(元/kWh)0 050 15㊀㊀本文研究的混合储能在变电站10kV母线侧接入ꎬ作为负荷的供电补充ꎬ减少负荷的波动对配电网设备动作的影响ꎬ调整网络有功潮流的波动ꎬ减少有功功率从变电站节点向配电网末端流动ꎬ从而减少负荷损失和电压波动ꎮ图4㊀储能接入配电网方式㊀㊀风电光伏分别接入节点8和20ꎬ其预测出力如图5所示ꎮ负荷预测值如图6所示ꎮ图5㊀风光预测出力5 2㊀仿真结果分析5 2 1㊀MOPSO与NMOPSO仿真结果㊀㊀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改进粒子群算法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粒子的丰富性以及种群的多样性ꎬ避免的算法过早收敛而陷入局部最优ꎮ从图7的计算显示ꎬ小生境粒子群算法(NMOPSO)的优化效果优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ꎮ图6㊀电网负荷出力图7㊀MOPSO与NMOPSO的优化结果5 3㊀混合储能优化配置分析㊀㊀在系统接入两套混合储能装置后ꎬ一方面可以在主变低压侧实现对系统的有功潮流的改善ꎬ避免潮流从变压器高压侧往低压侧流动而造成网损的增加ꎬ同时降低电网电压的波动ꎮ图8㊀配网加入混合储能后网损对比㊀㊀由图8可以看出ꎬ在节点6和节点30接入两套混合储能装置后ꎬ可以很大的程度改善电网网损ꎮ图10的仿真结果表明ꎬ加入储能装置后电网网损降低了大约005MWꎮ图9㊀配网加入混合储能后电压对比图10㊀配网加入混合储能后电网电压稳定性LCPI指标㊀㊀根据图9的仿真结果表明ꎬ加入混合储能后对不同时间段均提升了系统最低电压值ꎮ在节点6和节点30并入两套混合储能装置后ꎬ可以很大的程度改善电网电压ꎮ从数量关系上可以看出ꎬ加入储能装置后最低电压值提升了0 01pu左右ꎬ对于提升电网的电压有一定的提升ꎮ㊀㊀LCPI代表电压稳定指标[14]ꎬ该值越大代表电压稳定性越好ꎮ由图10仿真结果表明ꎬ配置混合储能后对于提升配电网电压稳定性效果明显ꎬ这是因为储能参与到电压调节与优化模型中ꎬ通过储能的充放电策略来平滑风光出力ꎬ减少电压波动ꎬ实现降低网络损耗ꎬ最终使得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得到提高ꎮ6㊀结论㊀㊀本文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㊁储能装置及配网安全运行约束条件ꎬ建立以储能成本㊁网损率以及电压稳定性作为优化目标的配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ꎬ并以IEEE33节点配网为算例ꎬ运用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NMOPSO对该模型进行求解ꎬ验证所提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ꎮ结果表明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适合求解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模型ꎬ可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指标ꎮ参考文献[1]㊀邓卫ꎬ唐西胜ꎬ裴玮ꎬ等.含风电微型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ꎬ2012ꎬ27(1):56-62.[2]㊀何世恩ꎬ董新洲.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ꎬ2012ꎬ40(1):131-137+144.[3]㊀娄素华ꎬ吴耀武ꎬ崔艳昭ꎬ等.电池储能平抑短期风电功率波动运行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14(2):17-22.[4]㊀姚勇ꎬ朱桂萍ꎬ刘秀成.电池储能系统在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ꎬ2012ꎬ27(1):85-89.[5]㊀JiangQꎬWangH.Two ̄Time ̄ScaleCoordinationControlforaBat ̄teryEnergyStorageSystemtoMitigateWindPowerFluctuations[J].IEEETransactionsonEnergyConversionꎬ2013ꎬ28(1):52-61.[6]㊀张坤ꎬ毛承雄ꎬ陆继明ꎬ等.基于储能的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功率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ꎬ2011ꎬ26(007):7-14.[7]㊀刘童.基于Pareto档案粒子群算法的微电网多目标优化[D].安徽大学ꎬ2018.[8]㊀韩鹏ꎬ李银红ꎬ等.结合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多峰最大功率点跟踪改进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16ꎬ40(23):101-108.[9]㊀OchoaLFꎬDentCJꎬHarrisonGP.Distributionnetworkcapacityassessment:variableDGandactivenetworks[J].IEEETransactiononPowerSystemsꎬ2010ꎬ25(1):87-95.[10]㊀SvetlanaGusevaꎬOlegsBorscevskisꎬNatalySkobelevaꎬNikolajs ̄Breners.Loadforecastingtill2020ofexistingandperspectivetransformersubstationsinRiga[J].ScientificJournalofRigaTechnicalUniversity.PowerandElectricalEngineeringꎬ2019ꎬ25(25).[11]㊀SvetlanaGusevaꎬOlegsBorscevskisꎬNatalySkobelevaꎬLubovKozireva.LoadDeterminationandSelectionofTransformerSubstationsᶄOptimalPowerforTasksofUrbanNetworksᶄDevelopment[J].ScientificJournalofRigaTechnicalUniversity.PowerandElectricalEngineeringꎬ2018ꎬ26(-1).[12]㊀GillSꎬKockarIꎬAultGW.Dynamicoptimalpowerflowfor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s[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ꎬ2013ꎬ29(1):121-131.[13]㊀张宇丰.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多约束组合优化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ꎬ2019.[14]㊀孙立伟.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优化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ꎬ2017.收稿日期:2021-06-28。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配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从变电站到终端用户的输配电网,它的设计优化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对配电网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介绍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如何将其应用于配电网优化设计中。
讨论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模拟群体智能行为的优化算法,它借鉴了鸟群觅食的行为规律,并将其应用于解决优化问题。
在粒子群算法中,解空间被划分为一些个体(粒子),每个个体都有一个位置和速度,并通过不断调整位置和速度来寻找最优解。
粒子的速度受到自身历史最优位置和群体历史最优位置的影响,通过迭代更新位置和速度,最终得到最优解。
在配电网优化设计中,我们可以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多个方面。
可以通过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来减少线损和电压不稳定等问题。
传统的配电网拓扑结构往往是静态的,无法适应不同负载条件下的优化设计,而采用粒子群算法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条件动态地优化拓扑结构,以提高电网的性能。
粒子群算法可以用于优化配电网的负荷分配问题。
在传统的设计中,负荷通常是根据经验或静态规则进行分配,容易导致负荷不平衡和电压不稳定。
通过应用粒子群算法,可以根据实际负荷情况动态地优化负荷分配,以达到负荷平衡和电压稳定的目标。
粒子群算法还可以用于优化配电网的设备配置问题。
传统的配置方法通常基于经验和规则,而往往没有考虑到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优化。
粒子群算法可以通过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关系和约束,以及根据实际需要动态地进行设备调整,以实现配电网的整体性能最优化。
尽管粒子群算法在配电网优化设计中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粒子群算法对参数的选择非常敏感,不同的参数选择可能导致不同的优化结果。
粒子群算法在处理高维问题时存在维度灾难的问题,即随着解空间的维度增加,算法的收敛速度会变得很慢。
粒子群算法对初始解的依赖性较高,初始解的选择可能影响算法的最终结果。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将粒子群算法与其他优化算法相结合,以克服其不足之处。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配电网是指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终端用户的系统。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能源危机的加剧,配电网的优化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传统的配电网设计通常基于经验和规则,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差等问题。
本文旨在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电网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研究粒子群算法的原理和配电网优化设计问题,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数值实验和优化设计案例分析,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2 研究意义通过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可以实现电网设备的合理配置、电能损耗的降低、电压质量的改善等目标,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配电网优化设计,可以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优化效率,为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更可靠、高效的技术支持。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前景,对于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为配电网优化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配电网的线路配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化配电变压器的位置和容量,降低系统的损耗和占地面积;优化配电网的开关操作策略,减少系统的停电次数和恢复时间。
通过这些优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还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负载率和利用率。
研究目的还包括通过实验验证粒子群算法在配电网优化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配电网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我国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提供技术方案和决策支持,推动配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粒子群算法原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是一种启发式优化算法,源自于模拟鸟群觅食过程中的行为。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配电网作为供电系统的最后一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对配电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实际运行中,配电网存在诸多问题,如功率负载不平衡、电压不稳定等,这不仅影响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影响了用户的用电质量。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负载分布,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旨在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配电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对供电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传统的配电网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负荷不平衡、线损过大等,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性。
对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粒子群算法源于对鸟群觅食行为的模拟,其能够模拟出群体的协同行为并搜索最优解。
利用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解决配电网中的优化问题,如优化线路配置、调整负荷分配等。
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线损,提高供电效率和经济性。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拓展性和适用性,可以应用于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配电网系统中。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方法,为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也为配电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基于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损耗。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的:1. 分析配电网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及现有问题,探讨传统优化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2. 了解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探讨其在配电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优势;3. 构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模型,研究其求解过程和优化结果;4. 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验证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5. 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性能评价,比较其与传统优化方法的效果差异,为配电网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传统配电网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接入和用户需求的要求,因此,对现有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模拟鸟群或鱼群等群体行为的优化算法,具有全局能力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配电网优化设计问题。
首先,配电网的优化设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供电可靠性是指在系统设备正常运行时,能够保证用户的供电质量,包括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等指标。
经济性是指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包括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
在进行配电网优化设计时,需要确定的主要问题包括新能源接入的位置和容量、配网设备的容量和位置、线路的配置以及负荷的调度等。
这些问题可以转化为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
优化目标可以为最大供电可靠性和最小总成本。
约束条件包括节点电压的合格限制、线路的容量限制、负荷平衡限制等。
在粒子群算法中,将优化问题转化为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迭代更新过程。
每个粒子代表一个解,并通过位置和速度的更新来最优解。
在更新过程中,根据粒子自身的历史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来调整速度和位置,使粒子能够向全局最优解靠近。
具体而言,粒子的速度和位置的更新公式如下:$$v_{ij}(t+1)=wv_{ij}(t)+c_1r_1(pbest_{ij}(t)-x_{ij}(t))+c_2r_2(gbest_{ij}(t)-x_{ij}(t))$$$$x_{ij}(t+1)=x_{ij}(t)+v_{ij}(t+1)$$其中,$v_{ij}(t+1)$表示粒子在第$t+1$次迭代时在第$j$维上的速度,$w$表示惯性因子,$c_1$和$c_2$分别表示个体学习和社会学习因子,$r_1$和$r_2$表示0到1间的随机数,$pbest_{ij}(t)$表示粒子自身历史最优解在第$j$维上的值,$gbest_{ij}(t)$表示全局最优解在第$j$维上的值,$x_{ij}(t+1)$表示粒子在第$t+1$次迭代时在第$j$维上的位置。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配电网的优化设计是智能电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是一种用于寻找最优解的优化算法,可以应用于配电网的优化设计中。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后一级的输电网,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它的设计优化的目标是使得配电网的电压稳定、线损最小、负载均衡等。
在传统的配电网设计中,往往采用经验公式和经验判断进行设计,存在着效率低、精度不高、易出错等问题。
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粒子群算法是由James Kennedy和Russell Eberhart在1995年提出的,它模拟了鸟群觅食的行为,通过不断地搜索解空间找到最优解。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地更新的速度和位置来搜索解空间,在每一次迭代中,根据当前位置和速度更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并根据目标函数的优劣调整粒子的位置,最终找到最优解。
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中,首先需要定义适应度函数,即优化目标,如电压稳定、线损最小、负载均衡等。
然后根据具体的问题定义解空间,即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范围,如变电站的位置、线路的配置和参数等。
接下来,初始化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生成初始群体。
然后在每一次迭代中,根据当前位置和速度更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并根据适应度函数调整粒子的位置。
最终,找到适应度函数最小的粒子,即为最优解。
与传统的配电网设计相比,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全面考虑优化目标,如电压稳定、线损最小、负载均衡等,综合优化设计。
能够通过自适应搜索策略自动调整参数,提高优化效率。
能够通过不断地迭代搜索解空间,找到全局最优解。
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并行性,能够加速计算过程,提高优化速度。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配电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全面考虑优化目标,提高优化效率和精度,是一种有效的配电网优化设计方法。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配电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对电网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
如何对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成为了当前电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配电网优化设计的基本问题在进行配电网优化设计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 配电网潮流计算问题:通过潮流计算,分析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从而确定其电力负荷和供电能力,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配电网的负荷均衡问题:通过合理调整配电网的各种负荷,实现负荷均衡,避免局部负荷过大或过小导致供电不足或浪费。
3. 配电网的损耗最小化问题:尽可能减少配电网的输电损耗,提高供电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4. 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通过优化设计,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供电中断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问题是配电网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粒子群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优化和高效运行。
二、粒子群算法原理及特点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模拟鸟群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它模拟了鸟群在搜索食物时的随机飞行和信息共享过程。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调整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使得整个群体不断朝着全局最优解的方向移动,从而找到最优解。
粒子群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每个粒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速度,它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全局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和速度,最终找到全局最优解。
在算法的迭代过程中,粒子们通过不断交流信息,并借鉴其他粒子的经验,逐步趋向于最优解。
粒子群算法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 全局寻优能力强:粒子群算法通过不断迭代和信息共享,能够找到全局最优解,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2. 收敛速度快:粒子群算法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解,是一种高效的优化算法。
3. 算法简单易实现:粒子群算法的实现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编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19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37 No.19 2009年10月1日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ct. 1, 2009 基于多粒子群分层分布式优化的配电网重构吕 林1,王佳佳1,刘俊勇1,谢连方2(1.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为解决多环网配电网重构问题,采用控制理论的分层思想,提出了多粒子群分层分布式优化算法。
在第一层将配电网每个环网看成一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单独优化,降低了算法维数。
第二层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并把各个子系统的最优值作为当前粒子的个体最优值,进行第二次粒子群优化。
算法结合配电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孤岛和环网的处理原则,提高了迭代过程中有效解的产生概率。
最后对2个典型IEEE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优化精度,收敛到全局解的次数和收敛速度上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配电网络重构;分层结构;粒子群优化;分布式优化;配电网自动化A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poly-particle swarm forreconfigu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Lü Lin1, WANG Jia-jia1,LIU Jun-yong1, XIE Lian-fang2(1. School of Electrical Inform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2.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Chengdu 610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multi-ring net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problem, a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oly-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roach using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concept of control theor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layer, each loop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optimized separately as a subsystem, which could reduce the dimension. The best position found by each subsystem is regarded as the best position of single particle of the second layer.Then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is performed. Considering the feature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for isolated island and loop circuit is presented,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producing feasible solutions. The test of proposed method on two typical IEEE testing systems shows that the arithmetic performs better both on convergence rate and accuracy.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中图分类号: 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09)19-0056-050 引言配电网络重构是配电系统优化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配网自动化研究的重要内容[1,2]。
配网重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非线性整数组合优化问题,属NP-hard问题。
数学优化方法可以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但随着配电网规模的增大,将导致“维数灾”问题;最优流模式法、开关交换法等启发式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但不能保证全局最优,且收敛性依赖于初始值[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能计算技术取得飞速进展,在许多领域得到成功地应用[4],为解决配电网络重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近年来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等算法[5-8]也相应地被应用到配电网重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智能优化算法,它模拟了鸟群觅食过程中的迁徙和群集行为,最初由Kennedy博士和Eberhart 博士于1995年提出[9]。
PSO算法最初提出是用于解决连续空间的优化问题,为解决离散空间的优化问题,Kennedy博士和Eberhart博士又提出了二进制版的粒子群优化算法[10]。
PSO算法与进化算法相似,采用基于粒子群的多点并行全局随机搜索策略,但无需复杂的进化操作,而是根据粒子的速度和当前位置决定搜索路径。
与早期的智能算法相比,PSO 算法在计算速度和消耗内存上有较大的优势,而且吕 林,等 基于多粒子群分层分布式优化的配电网重构 - 57 -简单易于实现。
目前,PSO 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 [11~14],文献[14]将PSO 算法应用于求解配电网重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配电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计算的复杂性极大增加,PSO 算法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本文采用控制理论的分层思想,提出了多粒子群分层分布式PSO 算法(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HSPSO), 应用于配电网重构。
在第一层把配电网的各个环网分别看成一个子系统,各子系统采用粒子群优化并行计算,降低了系统维数。
在第二层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并计算目标函数值。
同时把各个子系统的最优值作为当前粒子的个体最优值,进行第二次粒子群优化,得到全系统最优解。
算法结合配电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孤岛和环网的处理原则,避免了无效解,提高了迭代过程中有效解的产生概率。
最后对2个典型IEEE 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优化精度,收敛到全局解的次数和收敛速度上均有明显改善,适合于大规模系统的配电网重构问题求解。
1 配电网络重构的数学描述配电网络重构是在满足配电系统运行约束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网络中开关的开闭状态组合,使得配电系统某一或几个目标最佳。
通常以网损最小作为目标,配电网络重构可用数学模型描述如下[3]: 优化目标为:2221min ni i i i i i P Q f x r V =+=∑ (1)式中: n 表示配电网络中的支路总数;x i 表示开关i的状态,是0-1离散量,0表示断开,1表示闭合;r i 是支路i 的电阻;P i 、Q i 是流过支路i 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V i 是支路i 末端节点的电压。
约束条件为: (1)潮流约束()0P Q V =,,f (2)(2)支路电流约束max i i I I ≤ (3) 式中:I i 是流过支路i 的电流,I i max 是支路i 的最大允许流过电流。
(3)节点电压约束min max j j j V V V ≤≤ (4) 式中:V j 是节点j 的电压,V j min 是节点j 的电压下限,V j max 是节点j 的电压上限。
(4)网络拓扑约束x D ∈ (5)式中:x 是开关状态组合;D 是构成辐射网的开关状态组合的集合。
2 多粒子群分层分布式优化求解配电网络重构问题PSO 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方法的演化计算技术,组成群体的个体是多维搜索空间中没有质量和体积的粒子,粒子在搜索空间中的位置代表了优化问题的潜在解,飞行的速度决定了搜索的方向和步长。
这些粒子在搜索空间中以一定的速度飞行,并根据自身的飞行经验和同伴的飞行经验对自己的速度进行动态调整,即通过追踪粒子自身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好位置以及整个群体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好位置来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前进方向和速度大小,从而形成了群体寻优的正反馈机制。
粒子群记忆、追逐当前的两个最好位置,逐步地移到较优的区域,最终到达整个搜索空间的最好位置。
对粒子群进行迭代操作的公式如下[10]:11122()()if (()())then 1else 0k k k k k k ij ij ij ij ig ij ij ij ij v wv c r p x c r p x rand S v x x +⎧=+−+−⎪<=⎨⎪=⎩ (6) ()1(1exp())ij ij S v /v =+− (7)式中:k 表示迭代次数;w 是惯性因子;c 1、c 2是学习因子;r 1、r 2是区间[0,1]上的随机数。
i 代表粒子群i =1,…,L ,j 代表粒子j =1,…,m ,x ij 表示第i 个粒子群第j 个粒子的位置变量,p ij 表示第i 个粒子群第j 个粒子的个体极值。
rand ()是区间[0,1]上的随机数;S (v ij )是Sigmoid 函数,为了防止饱和,速度被限制在[-4.0, 4.0]之间。
迭代终止条件为最大迭代次数或粒子群迄今为止搜索到的最优位置满足最小适应值阈值。
2.1 子系统划分在应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问题时,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合理划分优化变量,确定合适的搜索空间,可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
本文采用控制理论的分层思想,将配电网重构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子系统,配电网中一个环网对应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对应一个粒子群,用X 表示环网的位置向量,位置向量的维数就是形成环路的所有开关总和。
对各子系统单独优化,以降低求解问题的维数,并把各子系统优化结果传送到第二层,在第二层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并计算目标函数值。
同时把各个子系统的最优值作为当前粒子的个体最优值,进行- 58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第二次粒子群优化,得到全系统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