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_1996年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初步分析_赵俊侠

合集下载

渭河流域水沙多年变化及趋势分析

渭河流域水沙多年变化及趋势分析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0 17 ( 0 7 0 -0 90 10 — 3 9 20 ) 20 3 -3 中图分类号 :P 3 33
渭河 发源 于甘 肃省 渭 源县 鸟 鼠 山东麓 , 自西 向东 流经 天
水、 宝鸡 、 阳 、 咸 西安 、 南等 城市 , 渭 于陕西 省潼 关 附近 汇人 黄
表 1 渭河流域 2 O世纪不同时段水沙变化情况
量和输沙量在 6 0年代均 为最 大值 ; 控制 站 9 各 0年代径 流量 均 水 沙量也总体为 减小 趋 势 ;0年 代降 水量 比 5 9 0年代有 显著 减 为最小值 , 但输沙量仅渭河林家村 站和华 县站为 最小值 , 并且输 小 , 水沙量也显著减小 。总体上来看 , 年代水 沙变化与 降水 量 各
保持面积 的不 断增大 , 流域减 水和减沙量也在不 断增 大 , 0年 站 以上流域水利措施减水量不断增大 ; 9 洛河 谳头站水 利措施减 代是பைடு நூலகம்土保持 面积最大 的年代 , 减水减沙量也最大 。
维普资讯
第2 9卷第 2 期
20 0 7年 2月




Vo . 9. . 1 2 No 2 F b. 2 0 e ,07
YE L L 0W RI ER V
【 文 ・ 沙】 水 泥
渭河 流域 水沙多年变化及趋势分析
胡安 焱 , 刘 燕 郭生练 张 学真 林 凯荣 , , ,
沙量减小 比较 显著 。这说 明渭 河流域 水沙多 年变化并不 是完 全 变化关 系密 切 , 呈正相关关系。表 2为渭河流域 降水不 同年代 的

致的。
对 比[ 。 ¨]
大规模水 土保持 措施 使得 雨水 就地 人渗 , 域 内产 流 和产 流

4河床演变及泥沙冲淤分析报告2

4河床演变及泥沙冲淤分析报告2

4河床演变及泥沙冲淤分析4.1河段特性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自西向东横跨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于潼关注入黄河。

主河道全长818km,流域总面积13.5万km2。

林家村至咸阳陇海铁路桥全长171km,被划分为中游段。

咸阳城区河段从上游吕村至陇海铁路桥全长9.5km,平面形态比较顺直,河宽约450~760m。

河道纵坡较缓,比降为0.65‰~0.95‰。

岸坎北高南低,其中南岸坎高2~3m,系粘土、壤土岸质;北岸坎高3~4m,上部为壤土,下部由粘土组成,抗冲力强,历史上该河段河势变化不大。

后经多年治理,现主河槽单一,平面摆动进一步减小,河势也较为顺直。

1965年进行渭河流域规划时,对此段河道平面形态指标进行过分析,1999年进行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时,进行了复核,两次比较成果见表4—1。

由表4—1可以看出,经过多年治理,该河段现状1999年比1965年河道的曲率半径增大,中心角减小,过渡段和弯道纵距相应加长,河道形态趋于平顺,对行洪更加有利。

该河段河床多为细沙、粗沙组成,洪水中泥沙含量较大,颗粒甚细。

从长时段来看,河床冲淤基本平衡,而2003年汛期连续发生5次较大洪水,河槽较前出现明显的冲刷。

历史上该河段相对稳定,俗称“咸阳”十里峡。

该河段内已建有西宝高速公路桥、西兰一号、二号公路桥和陇海铁路桥组。

咸阳水文站位于一号公路桥上游约120m处。

按照2001年水利部审查通过的《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渭河咸阳城区段堤防间距不小于600m,北岸堤防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南岸堤防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目前,北岸堤防建设已基本完成,南岸堤防正在建设之中。

4.2来水来沙分析4.2.1 泥沙概况渭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

从总体看,渭河中游段输沙基本处于动平衡状态,但年际之间的变化较为悬殊。

咸阳水文站为本次设计依据站,其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52亿吨,最大输沙量为3.88亿吨,发生在1973年,最小为0.06亿吨,发生在1997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5倍。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为 6 0 m, 水 年 际 变 化 大 且 年 内 分 配 不 均 , 暴 雨 或 秋 雨 ; 上 流 域 内 黄 土 广 布 , 被 1m 降 多 加 植
覆 盖度低 , 渭河 成为 一条 多泥 沙 的河流 . 使
2 渭 河 流 域 水 沙 分 布 特 性
渭 河 流 域 主 要 控 制 测 站 有 拓 石 、 家 村 、 家 堡 、 阳 、 潼 和 华 县 6个 水 文 站 , 中 林 家 村 站 为 陕 西 林 魏 咸 临 其
计算. 结果表 明 : 渭河流域具有 明显 的水沙异源特性 ; 在时间分布上 , 水沙 输送 主要集 中于降水量 较大 的汛期 , 内分 布相 年 对集 中; 同时水沙年 际变化较 大 , 2 从 0世纪 5 0年代 到 9 O年代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 并且不 同时段水沙匹配模式不 同. 关键词 : 渭河流域 ; 径流 ;泥沙 ; 水沙变化
21 0 0年 3月
渭 南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u o mM fW en nT ah  ̄ Unv  ̄i o ia e c e ie期 5
V0 . 5 No 2 I2 .
陕 西 省渭 河 流域 水 沙分 布特 性及 变 化 分 析
表 1 陕 西省 渭 河流 域 主 要 水 文 站 多 年 (96~ 0 0 平 均 水 文 要 素 统 计 表 15 20 )
从 表 1中 可 以 发 现 , 省 控 制 站 林 家 村 站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为 2 . 人 2 1亿 m 输 沙 量 为 1 71 、 2 0万 t分 别 占 , 出 省 控 制 站 华 县 站 的 3 . % 和 3 . % ; 家 村 以下 至 华 县 站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和 输 沙 量 分 别 为 4 . 15 55 林 8 5亿 m 和 2 0 0万 t 分 别 占华 县 站 的 6 . % 和 6 . % , 明 渭 河 干 流 在 进 人 陕 西 省 境 内 后 水 量 、 沙 量 的 变 化 38 , 87 45 说 输

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渭河流域径流量、输沙量减少,流域内水资源紧缺,泥沙淤积、洪水灾害频发。

分析渭河流域径流输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渭河流域科学配置治理措施、水土流失治理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渭河流域32个水文站近60年的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和水土保持措施资料等,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距平累积曲线法等对渭河流域的径流及输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渭河流域1937-2013年径流、输沙年际差异显著。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89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1亿吨。

渭河流域径流量、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小的趋势。

渭河流域径流序列的突变年份为1993年,输沙序列的突变年份为1996年。

(2)渭河干流大部分区间、泾河、北洛河的部分区间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减小的趋势。

渭河大多数区间来水量和来沙量的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泾河的部分区间来水量、来沙量的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北洛河部分区间在21世纪初发生突变。

(3)渭河流域的产流中心在渭河干流上游至魏家堡段;渭河下游南岸的涝峪口、秦渡镇、马渡王以南区域;泾河干流上游至杨家坪段。

渭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在泾河庆阳以上区域、北洛河刘家河以上区域,而渭河干流中下游魏家堡-华县段、北洛河下游黄陵交口河-状头段为泥沙淤积区。

(4)影响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因素以及土地利用、水利水保措施等相关人类活动。

1958~2013年,渭河流域年降雨量呈现微弱减少趋势,降雨侵蚀力呈现微弱增加的趋势。

渭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草地、林地、耕地和建筑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耕地、未利用地、湿地比重逐渐减少,草地和林地比重逐渐增加。

1970~2006年,渭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合计年均减水37.049亿m3,年均减沙1.17亿t。

李梅娣-浅谈渭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况

李梅娣-浅谈渭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况

浅谈渭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况李梅娣摘要:渭河是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支流,本文从流域概况、降雨、径流、输沙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降水减少、人类活动以及入境量减少等因素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特性及影响水沙变化的因素。

关键词:水量;沙量;变化;渭河;降雨;径流受干旱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渭河流域径流、泥沙量明显减少,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当地灌溉农业、沿河城市工业的发展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带来一定影响。

分析渭河水沙变化原因,不仅可为下游防洪减淤河河道整治提供参考,而且对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规划、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流域的概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向东流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县市,于风阁岭进入陕西境内,流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潼关进入黄河。

渭河流域总面积13.5×104km2,流域位于东经104~110°和北纬34~38°之间,是渭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干流全长818km,华县站以上集水面积10.8×104km2。

流域有多种复杂的地貌组成,大致分为:秦岭山地,陕北、陇东黄土高原和渭河谷地。

地势西高东低,由中部向南北逐步抬升,水系南北岸分布极不对称,北侧支流发源于黄土高原,源远流长,集水面积大,为树枝状水系,南侧支流源于秦岭山脉,河床比降大,流程短,汇流面积小,为羽状水系。

流域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暖干旱,夏热多雨且伏旱,秋凉湿润,冬寒少雨雪: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流域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岸秦岭山麓降水充沛,最大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随地势降低降水量骤减,平原河套地区年降水量约为500mm:流域降水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最大年降水量约为最小年降水量的2.5倍,汛期降水约占年降水的65%,并多以暴雨或秋季连阴雨出现;由于降水和地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径流、泥沙异源且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空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空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空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1986年以后,渭河下游汛期、非汛期水量均明显减少,但沙量未见相应的降低,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明显加重。

分析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原因包括:水沙条件的变化、北洛河的来沙以及潼关高程的抬高。

标签:渭河下游;水沙变化;河道淤积;潼关高程1、渭河下游河道水沙变化过程1.1水量变化过程在1949年以前的15年中,年水量超过100亿m3的有7年,最低的是1942年的51亿m3;在1950~1969的20年中,年水量超过100亿m3的有8年,最低的是52.9亿m3。

在1970~1985年的16年中,年水量超过100亿m3的只有3年,最低的是31亿m3。

在1986~2013年的28年中,年水量没有超过100亿m3的,最大的是92.9亿m3,最小的不到17亿m3。

总的来看,从前到后,各年的径流量有起有伏,有峰有谷,年际变化较大;但无论是峰还是谷,总体趋势均在变小,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水量总的下了一个台阶。

1.2沙量变化过程华县站年沙量超过4亿t 的,1949年前有7年,1950~1969年间有8年,1970~1985年有5年,1986~1996年有3年。

月沙量超过2亿t的月数,按上列时段统计分别为:10、13、4、4个月。

由此可见,沙量也有减少的趋势,但不如水量变化的急剧。

1986年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汛期、非汛期水量均明显减少,但沙量未见相应的降低。

水沙的不同步变化引起了含沙量的改变,水量的急剧减少,引起了含沙量的相形上升,对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十分不利。

2、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空分布特征2.1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时间分布特征1973年~1985年,渭河下游河段总体上表现为冲刷,总冲刷量为0.3898亿m3。

但从分布来看,冲刷主要出现在渭淤10~渭淤21河段,冲刷量为0.6795亿m3。

而其他河段仍表现为淤积。

1986年~1990年,渭河下游河道又转为淤积时期,总淤积量为0.7764亿m3。

渭河流域输沙量变化规律分析

渭河流域输沙量变化规律分析

年份
c )咸 阳
3 O
《2 4
表 1 渭 河 流 域 输 沙 量年 际变 化 统 计 特 征 值
露1 8

荸 - l 2
蕊 6
套 辞 0
1 95 5 1 9 6 6 1 9 7 7 1 9 8 8 1 9 9 9 2 O l O
年份
d )华 县
>林家村 >咸 阳 >状头 。干 流 4个水 文站 中咸 阳站输 沙量
1 9 5 5 1 9 6 6 1 9 7 7 1 9 8 8 1 9 9 9 2 O l O
的不均匀系数和极值 比分别为 0 . 8 9、 7 3 . 3 3 , 为 4个 水文站 的 最大值 , 华 县 站 为 最 小 值 。支 流 张 家 山 站 不 均 匀 系 数 为 0 . 7 0, 为干支流中最小 值 , 状头站极值 比为 2 6 3 . 5 2 , 为 6个水 文站 中最大值 。林家村 、 魏家堡 、 咸 阳站输沙量最 大值 均出
7 6
域在这几个时期为径流丰水期 , 1 9 9 5 -1 9 9 7年降雨偏 少 5 ~

_ g 2 D 赢~ _ 辞 l

6成 , 而华县 的年 径 流量偏 少 7成 以上。 因此 , 渭河 流域 在 9 0年代 中期后径流量急剧减少 ; 渭河流域 目前存在泾惠渠灌 区( 2 0世 纪 3 0年代建成 ) 、 宝鸡峡灌 区( 1 9 7 1 年 建成 ) 、 交口 抽渭灌 区( 1 9 7 0年 建成 ) 等几大灌 区, 灌 区灌 溉用 水 的增
沙 占全 年 的 比重 最 大 , 为9 8 %。输沙量 过程线 相对 尖瘦 , 说 明渭 河 流 域 各 水 文 站输 沙量 年 内 分 配更 集 中 。 1 . 2 输 沙 量 的 年 际 特 征 为 了表 现 输 沙 量 年 际变 化特 征 , 利 用 距 平 累 积 法 对 渭

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水文分析与计算

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水文分析与计算

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水文分析与计算
王宏;秦百顺;赵光耀;蔡小春;赵俊侠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02(024)008
【摘要】依据渭河流域40多年水文泥沙实测资料,采用经验公式、双累积曲线、不同系列对比三种方法,对渭河上游、中上游及全流域的水沙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全流域1970~1996年径流年均减少32.65亿m3,其中降水影响和人类活动作用分别占33.9%和66.1%;沙量年均减少9 040万t,其中降水影响和人类活动作用分别占29.2%和70.8%.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王宏;秦百顺;赵光耀;蔡小春;赵俊侠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00;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00;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43;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00;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
【相关文献】
1.泾河流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 [J], 冉大川;刘斌;罗全华;张志萍;王存荣
2.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J], 张宏斌;赵红;古明兴;张波
3.黄河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的水文分析 [J], 时明立
4.北洛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原因水文分析 [J], 康玲玲;魏义长;张胜利;刘小强
5.三川河流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 [J], 王存荣;冉大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流域甘肃段90年代水资源变化研究

渭河流域甘肃段90年代水资源变化研究

渭河流域甘肃段90年代水资源变化研究
陈文;刘宗平;凡炳文
【期刊名称】《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年(卷),期】2005(041)004
【摘要】对渭河流域甘肃段20世纪90年代水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降水量偏少的同时,河川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渭河上游区域内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拦沙、发展"121雨水集流"工程以及地下水超采等,增加了区域内流域的调蓄能力,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产流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行业用水量也相对增大,超过了来水量的承受能力,使上游地区的来水量不断减少.
【总页数】3页(P341-342,364)
【作者】陈文;刘宗平;凡炳文
【作者单位】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1.1+1
【相关文献】
1.渭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特性及演变趋势分析 [J], 聂文晶;张德栋
2.甘肃境内渭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预报模型研究 [J], 牛最荣;李德生;黄维东;张正强
3.渭河流域甘肃段洪水动态变化规律特征研究 [J], 张国珍; 陈发斌
4.渭河流域甘肃段地表水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J], 祁芯
5.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渭河流域天水段为例 [J], 赵具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下游冲淤与洪水变化分析

渭河下游冲淤与洪水变化分析

渭河下游冲淤与洪水变化分析屠新武;王烨;丁宪宝;朱英明;于建设【期刊名称】《人民黄河》【年(卷),期】2006(028)001【摘要】1960年以来,渭河下游共淤积泥沙13.28亿m3,其中1990~2003年下游河槽淤积加重,淤积量为3.073亿m3.渭河下游各水文站同流量水位抬高,华阴、吊桥、华县三站水位分别上升3.14、2.91、2.93 m;华县平滩流量逐渐减小,2003年汛前减为历史最小的1 000 m3/s,比1958年小4 000 m3/s;渭河下游洪水特征发生了变化,洪水过程线由尖瘦型变成矮胖型,峰现时刻明显推后,峰量关系发生变化,洪水历时显著增加,小洪水、高水位、大灾害的现象极易出现.建议采用跨流域引水的方式治理渭河,从秦岭开凿隧洞引汉江或其他支流补充渭河水源,尤其应该尽快制定渭河综合治理规划,协调渭河水沙关系,维持渭河的健康生命.【总页数】3页(P26-28)【作者】屠新武;王烨;丁宪宝;朱英明;于建设【作者单位】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三门峡,472000;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三门峡,472000;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三门峡,472000;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三门峡,472000;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三门峡,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2;TV122【相关文献】1.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及不淤临界流量分析 [J], 张翠萍;张超;伊晓燕;罗立群2.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及输沙用水量研究 [J], 陈雄波;杨丽丰;张厚军;李世滢3.渭河下游河道近期冲淤变化分析 [J], 冯李驹4.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对东庄水库运用要求分析 [J], 钱胜;付健;盖永岗;张建5.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对洪水演进特性的影响 [J], 杨露;王新宏;黄修山;眭红艳;孙亚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流域水沙关系分析

渭河流域水沙关系分析

渭河流域水沙关系分析马静【摘要】In this paper,taking Wei River as a study example,it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 and water in the basi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water and sediment of four hydro-logical stations selected in Xianyang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e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runoff sequence variation occurring for the first time before ,after the first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sediment than mutation,after that in 1970,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water and sediment relations in a discordant direction.%本文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水沙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选择咸阳以下四个水文站研究流域水沙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径流序列发生第一次变异之前,水沙关系优于第一次突变之后,即在1970年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沙关系朝着不协调的方向发展。

【期刊名称】《吉林水利》【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36-38,52)【关键词】渭河;水沙关系;年径流量;输沙量【作者】马静【作者单位】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延边分局,吉林延吉 13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3+.4;P333.4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川径流和泥沙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变化,直接对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了影响。

渭河上游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量持续锐减成因分析

渭河上游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量持续锐减成因分析
(1) 河川径流耗水量的影响 北道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15.12 亿 m3,与多年实测平 均径流量 12.42 亿 m3 之差作为多年河川耗水量,即为 2.70 m3。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气温升高,干旱,工业和环境用水增 多,大量增加灌溉面积,平均耗水量增加到 4.80 亿 m(3 其中 农业林业用水占 78%、工业用水占 10%、城镇农村生活环境 用水和产品带走占 12%),导致北道站径流量减少 2.10 亿m3, 占北道站 1993 年以来减少水量(7.148 亿 m3)的 29.4%。 (2) 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渭河北道站以上地下水开采量较 小,平均地下耗水量为 1.300 亿 m3,1993 年以后,年平均开采 量增加到 4.000 亿 m3,按 80% 计 算 耗 水 率 ,地下耗水量为 3.200 亿 m3。北道站以上不重复的地下水为 0.505 亿 m3,实际 地下耗水量增加 1.395 亿 m3,占北道站 1993年以来减少水 量(7.148 亿 m3)的 19.5%。 (3) 生态环境建设影响 渭河北道站以上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20 世纪 90 年代 以前平均还不到 10%,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经过多年治理,特 别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力开展退耕还林、种草种树、新修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干流全长 818 km,上游(甘 陕省界宝鸡峡以上)河长 360 km2,干支流经甘肃、陕西、宁
夏回族自治区的 20 个县区,集水面积约 2.85 万 km2,流域人 口约 518 万。渭河上游北道站以上控制面积 24 871 km2,约 占上游流域总面积的 87.3%。渭河上游南北两岸水系水量不 对称;南岸流域面积小,支流少,水量较丰;北岸流域面积大, 支流较多,水量贫乏。两岸较大的支流有:榜沙河、秦祁河、漳 河、咸河、散渡河、大南河、滥泥河、水洛河、葫芦河、籍河、牛 头河、通关河等 14 条。 3 资料来源及应用

渭河流域水沙多年变化及趋势分析_胡安焱

渭河流域水沙多年变化及趋势分析_胡安焱

【水文#泥沙】渭河流域水沙多年变化及趋势分析胡安焱1,2,刘燕2,郭生练1,张学真2,林凯荣1(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2.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利用近50年来降水、水土保持措施、水利措施及工业生活用水等方面的资料,分析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渭河流域水沙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90年代减少十分显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影响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今后还应加强微观尺度和机理的研究工作;2003年以后渭河流域降水量将呈现10年左右的偏多期,水沙量也将呈现10年左右增长的趋势,必须提前安排好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波变换;水沙变化趋势;渭河中图分类号:P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379(2007)02003903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麓,自西向东流经天水、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城市,于陕西省潼关附近汇入黄河,干流全长818k m,流域面积13.48万k m2。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一级支流,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5亿m3,也是一条多沙河流,多年平均向黄河输送泥沙1.34亿t。

渭河南岸支流源短流急,水量较丰,主要有石头河、灞河和黑河等;北岸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及丘陵区,源远流长,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有泾河、洛河等。

其中泾河和洛河是渭河最大的两条支流。

渭河流域地貌类型有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阶地区、河谷冲积平原区和土石山区等类型,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主要类型区,也是主要产沙区。

由于渭河流域主要产水产沙区域在中下游,因此选择渭河林家村站、华县站以及泾河张家山站、洛河氵状头站做为控制站进行研究。

1渭河流域水沙特点和多年变化根据渭河流域主要控制站渭河林家村站、渭河华县站、泾河张家山站、洛河氵状头站1950~2000年实测水沙资料分析,其不同时段的水沙变化情况见表1[1,2]。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各控制站径流表1渭河流域20世纪不同时段水沙变化情况时段渭河林家村站径流/亿m3泥沙/亿t泾河张家山站径流/亿m3泥沙/亿t洛河氵状头站径流/亿m3泥沙/亿t渭河华县站径流/亿m3泥沙/亿t50年代21.341.5414.98 2.71 6.700.9885.53 4.29 60年代31.231.8217.96 2.718.761.1896.18 4.36 70年代22.131.4912.49 2.60 5.911.1759.40 3.84 80年代22.750.9813.29 1.86 6.980.6779.20 2.76 90年代15.110.5312.39 2.21 5.580.9243.79 2.62量和输沙量在60年代均为最大值;各控制站90年代径流量均为最小值,但输沙量仅渭河林家村站和华县站为最小值,并且输沙量减小比较显著。

渭河下游近期水沙特性及冲淤规律

渭河下游近期水沙特性及冲淤规律

渭河下游近期水沙特性及冲淤规律
张翠萍;张原锋;高际萍
【期刊名称】《泥沙研究》
【年(卷),期】1999()3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近十年渭河下游水沙变化的情况。

指出近十年渭河下游水量、沙量的减少主要是渭河咸阳以上干流大流量级水量、沙量的减少造成的,水量减少的幅度远大于沙量的减少幅度。

分析表明:小流量级水量的减少与对应沙量的增加,使得高含沙小洪水发生的机会增加。

不利的水沙条件是渭河下游主槽严重萎缩、平滩流量急剧下降、洪水位陡涨的重要原因。

【总页数】9页(P17-25)
【关键词】水沙特性;高含沙洪水;冲淤规律;渭河下游
【作者】张翠萍;张原锋;高际萍
【作者单位】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7.3;TV143.4
【相关文献】
1.泾渭河冲淤规律分析及渭河下游治理对策研究 [J], 王建杰;田进;杨西林;李孟来
2.汇流区水沙组合对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影响 [J], 梁林江
3.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及不淤临界流量分析 [J], 张翠萍;张超;伊晓燕;罗立群
4.北洛河下游水沙特点及其对渭河尾闾冲淤的影响 [J], 张俊英;冯普林
5.渭河下游近期水沙变化及其对河道冲淤影响 [J], 林秀芝;侯素珍;王平;常温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中下游泥沙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方案

渭河中下游泥沙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方案

渭河中下游泥沙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方案
张蓉珍;仇立慧;李晓彦;吕惠茹
【期刊名称】《灾害学》
【年(卷),期】2004(019)004
【摘要】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多暴雨,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使渭河下游泥沙淤塞,河口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成为悬河,洪涝灾害频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土保持,构筑减沙拦泥的"绿色屏障";建设流域上游拦沙减淤及水沙调控工程体系;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降低潼关高程,以及进行水资源综合开发.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张蓉珍;仇立慧;李晓彦;吕惠茹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陕西,西安,710065;西安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经贸学校,陕西,西安,710077;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基础科,陕西,西安,7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1+.3
【相关文献】
1.渭河下游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J], 李庆中;刘生云;牛贺道
2.渭河甘肃段重点污染源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J], 牛武江
3.宝鸡市渭河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泥沙设计概述 [J], 任宏斌; 杨建红; 王毅
4.渭河岐山县蔡阳大桥至龚刘大桥段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探析 [J], 巨莉静
5.渭河扶风段生态区治理方案探析 [J], 朱雪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及成灾机制分析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及成灾机制分析
4.1.2地形的影响
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形特征使得渭河流域的支流较多,南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山地地区,受地形抬升的影响在秦岭山地地区降水量较多,支流的落差较大因此支流的汇水速度快较快,流速快,使得降水可以快速的汇集到河流中使得水位上升导致洪水灾害,北侧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强降水导致支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致使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弱,而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床较高排水不畅容易导致洪水灾害。
表1渭河流域干流不同河段的洪水灾害次数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全流域
黄干流
合计
洪水灾害次数
7
17
10
9
3
46
比重
15.2%
37%
21.7%
19.6%
6.5%
100%
表2 渭河流域支流不同河段和局地洪水灾害次数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局地
合计
次数
9
7
3
8
27
百分比
33.3%
26%
11%
29.7%
100%
渭河支流数量较多,渭河汇集了北侧的支流与南侧秦岭北麓的支流,在北侧的支流中由于水量较少降水数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出现洪水灾害的次数较少。而南侧的秦岭北麓的支流由于数量远远多于北侧,而且降水量较大,山地地形汇水速度较快,因此出现洪水的次数远远大于北侧的支流。渭河支流单独出现洪水灾害的次数较干流单独出现的次数多,(渭河流域支流不同河段和局地洪水灾害次数表2)渭河支流单独出现洪水灾害次数达到19次之多,在不同的河段出现的次数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下游地区支流出现了9次洪水灾害,占到了渭河支流及局地洪水灾害的33.3%;中游出现7次,占到了26%;下游地区最少只有3次只占到了11%。除此之在中游地区外局地的洪水灾害也时常发生,达到了8次,所占比重将近30%[5]。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杨秀英;白明英;韩晨
【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5)002
【摘要】根据近50年来的降水、径流和泥沙等方面资料,对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空间分布特性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具有明显的水沙异源特性;在时间分布上,水沙输送主要集中于降水量较大的汛期,年内分布相对集中;同时水沙年际变化较大,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并且不同时段水沙匹配模式不同.
【总页数】5页(P46-50)
【作者】杨秀英;白明英;韩晨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陕西渭南714000;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太原030012;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陕西渭南714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1+9;TV882.8
【相关文献】
1.加快渭河流域立法维护母亲河健康生命——关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立法的思考[J], 韩国杰
2.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变化分析研究 [J], 于茜
3.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J], 张宏斌;赵红;古明兴;张波
4.渭河流域水沙时空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J], 徐瑞瑞; 高鹏; 穆兴民; 柴雪柯;
顾朝军
5.淤地坝和植被变化对渭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影响 [J], 鞠琴;王尧;王哲;高慧滨;郝振纯;王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源区典型小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分析

渭河源区典型小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分析

渭河源区典型小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分析
黄维东;牛最荣;李计生;王毓森
【期刊名称】《冰川冻土》
【年(卷),期】2017(39)4
【摘要】根据渭河源区清源河典型小流域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流域水文要素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流域降水、径流和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8.5%,5-10月径流占全年的78.7%,5-8月输沙量占全年的88.9%。

受上游修建水库、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汛期径流和泥沙1997-2013年比1980-1996年均减少了5.9%。

流域面平均降水量、平均流量、平均输沙量年际变化不稳定,总体呈减少趋势,序列最大可能变异点分别为1995年、1994年和1997年。

建立了流域年降水量与年径流深、次降水量P+Pa与次径流深相关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02和0.860。

以年最大洪峰流量为参数,分别建立了流域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次径流量与次输沙量关系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835和0.917,公式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误差较小,可以作为以径流推算泥沙的重要依据。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程度,对区域抗旱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小流域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8页(P884-891)
【作者】黄维东;牛最荣;李计生;王毓森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白龙江北峪河小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分析
2.黄渭洛汇流区水沙组合对河道冲淤演变影响分析
3.黄土区典型小流域降水变化下的水沙响应研究
4.黄土丘陵第Ⅲ副区典型流域水沙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南近120年来渭河洪水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渭南近120年来渭河洪水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渭南近120年来渭河洪水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渭南是陕西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渭河中游,是渭河上游的主要城市之一。

渭河是我国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河道长度超过900公里,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

由于渭河流域地势高差悬殊,且气候多样,渭河洪水频发,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加强对渭河洪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1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渭南地区的洪水情况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了解和分析渭南近120年来渭河洪水变化的规律,对于指导当地防洪工作、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维护当地生态环境、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渭南近120年来渭河洪水变化的规律,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渭南地区近120年来渭河洪水的历史变化情况分析。

通过收集分析渭南地区近120年来的气象、水文等相关数据,分析渭河洪水的发生频率、洪峰流量、洪水来水情、洪水平衡等方面的历史变化情况。

2. 渭河洪水变化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关系研究。

通过分析渭南地区近120年来的地形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探究这些因素对渭河洪水的影响规律。

3. 渭南地区洪水灾害的影响与防控对策研究。

研究渭南地区洪水灾害的影响,分析当地现有的防洪措施,提出进一步加强防洪工作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对渭南近120年来渭河洪水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防洪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目前,已经开展了文献资料调研和相关数据收集工作,初步分析了渭南地区近120年来的渭河洪水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接下来,将进一步开展数据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工作,深入探究渭河洪水变化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更加全面有效的防洪对策和建议。

本次研究的完成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渭南地区洪水灾害,进一步提升当地防洪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对于其他河流流域洪水变化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卷第6期2001年12月水土保持学报Journal of Soil and W ater Conservati onV ol.15N o.6D ec.,2001 1990~1996年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初步分析Ξ赵俊侠,王 宏,马 勇,杨国礼(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00)摘要:根据流域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及1990年土地详查成果和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等,采用“水保法”和“水文法”对渭河流域1990~1996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及水沙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计算。

经“水保法”分析,年均减水量28.48亿m3,效益47.7%,其中减洪水量9.19亿m3,减洪效益37.1%;年均减沙量4630万t,效益35.8%,其中减洪沙量3986万t,减洪沙效益33.6%。

经“水文法”分析,年均减水量25.71亿m3,减水效益44.3%,在减少的年径流量中,人类活动影响占51.5%,降雨影响占48.5%;年均减沙量0.800亿t,效益59.7%,在减少的沙量中,人类活动影响占57.1%,降雨影响占42.9%。

关键词:减水减沙效益; 水沙变化; 渭河流域中图分类号:P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242(2001)0620136204Pr il i m i n ary Ana lysis on Cause of W a ter and Sedi m en t Var i a ti onfro m1990~1996i n W e i he W a tershedZHAO Jun2x ia,WAN G Hong,M A Yong,YAN G Guo2li(T ianshui S o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S cientif ic E x p eri m ent S tation of the Y ello wR iver W ater Conservacy Co mm ittee,T ianshui741000)Abstract:A cording to the data of w ater and sedi m en t in W eihe w atershed and the land investigati on in1990and land change in1996,the effect of w ater and sedi m en t reducti on by s 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i on treatm en ts and the cause of w ater and sedi m ent variati on in the w atershed from1990to1996have been analysed and caculated in th is paper by using“s o il conservati on m ethod”and“s o il hydrol ogy m ethod”.T he result of“s oil conservati on m ethod”show s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w ater reducti on is28.48×108m3and benefit is47.7%,and in w h ich fl ood reducti on is9.19×108m3and benefit is37.15%;the average annual sedi m ent reducti on is4630×104t and benefit is35.8%,and in w h ich food sedi m ent reducti on is3986×104t and benefit is33.6%.T he result of“s o il hydro l ogy m ethod”show s that the average annualw ater reducti on is25.71×108m3and benefit is44.3%,a mong the annual w ater reducti on,the influence of hum an activitis is51.5%and the influence of rainfall is48.5%;the average annual sedi m ent reducti on is0.800×108t and benefit is59.7%,a mong the sedi m ent reducti on,the influence of hum an activities is57.1%and the in fluence of rainfall is42.9%.Key words:w ater and sedi m en t reducti on benefit; variati on of w ater and sedi m en t; W eihe w atershed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东麓,是黄河的最大一级支流,也是一条多沙支流,自西向东流经天水、宝鸡、咸阳、西安等城市,于陕西省潼关附近注入黄河。

河流全长818km,河道平均比降2.23‰。

华县站以上(不包括泾河张家山站以上流域面积)流域面积63282km2。

流域地貌大致划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阶地区、河谷冲积平原区和土石山区等4大类型区。

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主要的类型区,也是主要产沙区。

渭河流域属温暖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黄土分布广泛,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该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7 461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5%左右,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约1.85亿t(1954~1969年)。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垦和开发建设活动等对地表的破坏引起了新的水土流失。

建国以来,流域治理取得了很大成就,截至1996年底,全流域累计修梯田52.85万hm2,造林75.66万hm2,种草20.54万hm2,3项措施累计治理面积达到149.05万hm2,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31.4%;淤成坝地0.3233Ξ收稿日期:2001204202 作者简介:赵俊侠,女,生于1967年,工程师。

主要从事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0篇。

万hm 2,建成百万方以上水库151座,总库容达15.39亿m 3。

1 1990~1996年渭河流域水沙基本特性1.1 降 水该流域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在时间分配上极不均匀,年际间变化也很大。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13.4mm (1954~1996年),汛期5~10月份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9.4%。

渭河流域各时期降水、径流、输沙量特征值统计见表1。

从表1中各时期降水量变化来看,90年代(1990~1996年)年降水量比5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减少16.1%,12.5%,13.1%;从汛期降雨量变化看,90年代比各年代分别减少13.8%,8.36%和15.25%。

由实测资料知,90年代属枯水期。

表1 渭河流域降水、径流、输沙量特征值项目年份1969前1970~19791980~19891990~1996平均降水量(mm )年640.1613.7623.7537.0613.4汛505.7475.9514.6436.1489.5径流量(亿m 3)年77.2546.3165.1132.3959.93汛55.9234.6953.3323.5445.11洪水39.0924.8237.3815.5831.55基流量38.1621.4927.7316.8128.38洪量模数(m 3 km 2)6177139221590692462049851输沙量(亿t )年1.8501.3701.0500.59001.339汛1.7501.3301.0200.53001.284洪水1.6401.2600.9600.5201.211洪水输沙模数(t km 2)25921991151782219141.2 径 流渭河流域多年(1954~1996年)平均径流量59.93亿m 3,多年平均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5.3%,洪水径流量占年值的52.6%、占汛值的69.9%,径流模数为94703m 3 km 2,河川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以超渗产流为主,其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相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据实测,渭河流域进入90年代因受降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径流有递减趋势。

从表1各时期径流量变化来看,1990~1996年年径流量比5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减少了58.1%,30.1%,50.3%,洪水径流量比5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减少了60.1%,37.3%,58.3%。

1.3 输 沙渭河流域泥沙来源于流域地表土壤侵蚀,沙量在年内集中,年际差异也很大,其多年(1954~1996年)平均输沙量1.339亿t ,输沙模数1914t km 2,其中南河川以上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1.203亿t ,占全流域输沙总量的89.8%,可见上游是该流域的主要产沙区。

从表1各时期输沙量变化来看,1990~1996年汛、洪水输沙量分别占年值的98.1%和96.3%,洪水输沙量占汛值的98.1%。

1990~1996年年输沙量比5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减少70.8%,60.6%和48.0%,洪水输沙量比5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减少68.3%,58.7%和45.8%。

由此可知,进入90年代渭河流域沙量减少,减少幅度较大。

综上所述,渭河流域1990~1996年降雨、径流有递减趋势,沙量大幅度减少。

年、汛降雨量分别比50~60年代减少16.1%和13.8%;年径流、洪水径流量分别比50~60年代减少58.1%和23.5%;年输沙、洪水输沙量分别比50~60年代减少70.8%和68.3%。

各要素的变化除受气候波动、降雨特性及产流方式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外,主要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渭河流域的实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截至1996年底,渭河流域4大水保措施的保存面积累计已达149.38万hm 2。

2 1990~1996年水沙变化的“水保法”分析计算“水保法”是从成因方面通过水保试验站各项水保措施减水减沙作用的观测资料,按各类措施分项计算,逐项相加,并考虑流域产沙在河道运行中的冲淤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新增水土流失数量等分析计算流域水沙变化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