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梯形 (第1课时)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合集下载

19.3 梯形(1)87

19.3  梯形(1)87

班级:组别:姓名:钢屯中学八年级导学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数学编号:87个性天地课题19.3 梯形(1)课型自学课总课时87 主创人刘国利教研组长签字王廷臣领导签字个性天地学习目标:1.知道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能说出并证明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2.会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学习重点: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

学法指导: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106—P107,探究课本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完成导学案设置的问题,由组长组织对学与群学,进行知识汇报,展示讨论。

3、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导学流程:一、旧知回顾回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二、基础知识探究独学教材P106—P107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梯形?什么是梯形的上底?什么是梯形的下底?什么是梯形是高?什么是梯形的腰?2.什么是等腰梯形?什么是直角梯形?3.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教材上是如何发现的?你能证明它吗?归纳:1.梯形有关概念: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______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底,按______分别叫做上底、下底(与位置无关),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______,两底间的______叫做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边的梯形叫做______;两腰______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2.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中______的两个角相等,两腰______,两对角线______,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______就是它的对称轴.三、综合应用探究1.自学P107例1,完成证明.2.例2(补充)如图,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的长.四、达标反馈1.填空:(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AD=a,BC=b,,则DC=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和.(3)等腰梯形 ABCD中,AB∥DC,A C平分∠DAB,∠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2.已知直角梯形的两腰之比是1∶2,那么该梯形的最大角为,最小角为.3.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长.(AD=DC=BC=4,AB=8)4.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5.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点F,由全等可得结论)反思与评价:。

32193等腰梯形(一)PPT课件

32193等腰梯形(一)PPT课件

证明:过D作DE//AB交BC于E, ∵AD//BC,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A
D
∴ AB=DE=12, AD=BE=8,
∴ CE=BC-BE=20-8=12,
B
E
∴ DE=DC= CE =12,
C∴ ΔDCE为等腰三角形,
∴ C =60o, ∵ AB=DC,
∴ B= C =60o
∴ A=180o- B=120o
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 梯形的高
4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梯形
5
想一想
下列四边形一定是梯形吗?
1. 一组对边平行;
A
D
2. 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3.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4.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相等B.
C
梯形ABCD中,AD∥BC,
∠A∶∠B∶∠C∶∠D有可能是( C )
对角线:两条对角线相等 B
D O
C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梯形上下底的中点的 直线。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
形和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17
梯形常用辅助线的有以下几种作法:
平移一腰
作梯形的高
延长两腰
连结一腰的中点并延长 与另一边延长线相交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A O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 BC,
AB=CD,求证:BD=AC
D 证明:在梯形ABCD中, ∵AB=DC,
∴∠ABC=∠DCB
B
C 又∵BC=CB
∴△ABC≌△DCB. ∴AC=BD.

19.3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

19.3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
飞鱼工作室制作
知识回顾
1、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
叫做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
性 角 质 逆命题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 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 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 角相等的梯形是 等腰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 梯形是等腰梯 形
对角线
定理: 命题: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 在梯形 ABCD中,AD∥BC,∠B=∠C . 求证: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B
E
思考题:
如图,梯形ABCD中, AD∥BC,AB=CD, 对角线AC⊥BD,AD=4,BC=10, 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D
B
C
今 日 作 业
课本P110习题 第7题,第10题。
证明: 过点A作AE∥CD交BC于点E A
∵AD//BC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 形 ∴AE=CD ∠1 = ∠C 又∵∠B=∠C ∴∠1 = ∠B ∴AE = AB ∴AB = CD ∴梯形ABCD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定理: 已知:在梯形 ABCD中,AD∥BC,AC=BD . D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A 证明:过点D作DE∥AC, 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AD∥BC B C E ∴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 ∴∠2=∠E ∴AC = DE ∴∠1=∠2 又 AC=BD 又 AC=DB,BC=CB ∴DE=BD ∴ΔABC≌ΔDCB ∴∠1=∠E ∴AB = CD ∵DE∥A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A D
C E


1、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两腰相等的梯形 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 是等腰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 2、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 四边形、矩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 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19.3等腰梯形的性质教案、说课稿、反思--唐艳文

19.3等腰梯形的性质教案、说课稿、反思--唐艳文

《19.3 梯形的性质》教案主备人:李新南 审核人: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 19.3 梯形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课型与教学法 新授课 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观察】(教材P117中的观察)右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少教多学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106到107页例1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2、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 、、、 图19.3--4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3、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你能证明吗? 自学检测: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强调: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图1 A B C D 图2A B C D(1)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2)等腰梯形(图1):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3)直角梯形(图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交流展示: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C,∠A=∠D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对角线AC,BD相交于O.求证:AC=BD自学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 B等腰梯形的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C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D等腰梯形的四个内角中不可能有直角二、例习题分析2.已知等腰梯形的周长25cm,上、下底分别7cm、8cm,则腰长为_____cm.3.等腰梯形中一个锐角为70°,则另外三个角分别为____, ____,____.小结: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借助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矩形;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及其性质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及其性质
在一些机械零件中,如齿 轮、链条等,等腰梯形和 直角梯形的组合可以提供 精确的传动和咬合效果。
艺术创作
在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 中,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的组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 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等腰梯形 和直角梯形的组合可以用 于构建独特的外观和结构, 如塔楼、拱门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详细描述
等腰梯形具有轴对称性,即沿一条经 过两腰中点的直线对折,两侧能够完 全重合。此外,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并且两条腰也相等。
面积计算
总结词
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来计算。
详细描述
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 `(上底 + 下底) * 高 / 2` 来计算 。这个公式基于梯形面积的一般定义,即“上底加下底后乘 高再除以2”。
02
直角梯形
定义
直角梯形:一个四边形,其中一对相对边是平行的,并且另一对相对边是垂直的 。
定义中的关键词:平行、垂直。
性质
相对边平行
直角梯形的一组对
只有一个直角
直角梯形中只包含一个直角。
面积计算
面积公式
上底
下底

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直角梯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楼梯设计
直角梯形可以作为楼梯的形状 ,利用其斜边作为踏步,提供 平稳的上下楼梯体验。
斜坡
直角梯形可以作为斜坡的形状 ,用于车辆或人员上下坡的通 道。
排水系统
在排水设计中,直角梯形可以 用于设计沟渠和下水道,以实 现顺畅的排水效果。
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的综合应用
01
02
03
机械零件

等腰梯形说课课件

等腰梯形说课课件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9.3.1 等腰梯形(第1课时) 说课
1 2 3 4 5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教具准备 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的内容,本章是在前面 学过的平行线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知识, 探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定方法, 并结合对相关内容的推理证明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这个角 度上讲,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空间几何图形垫定了基础。 本节课等腰梯形的性质是本章第3节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前面两 节介绍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特殊四边形的基础上引 入的。梯形问题常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问题来解决,因此,可 以说梯形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自主学习2: (教材107页思考) 自学教材107页(例1上面的内容),解决 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 AD∥BC,AB=DC, (1)求证∠B=∠C; 思考:∠A=∠D吗?为什么?
(2)连接AC,BD,求证AC=BD。
5 小组交流,展示成果(约12分钟)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通过学生们的讨论, 发现了解决自主学习2的多个证明 方法,即多个做辅助线的方法 如图:(约4分钟)
1
填空:
(1)一组对边 ,另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 做梯形; (2)两腰 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有一个角是 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2 动动手: 将矩形纸片对折从中剪出一个等腰梯形。
4 自主学习(约10分钟)
自主学习1: 如图,观察你剪出的等腰梯形ABCD,腰AB=CD,AC 和BD是它的两条对角线。 (1)等腰梯形 (填“是或不是”)轴对称图 形 它有 条对称轴,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对称轴; (2)根据它的对称性判断: 线段AC与BD相等吗? ∠ABC与∠BCD相等吗? ∠BAD与∠ADC相等吗? 由此你可以发现,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19.3梯形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19.3梯形ppt课件

F
C
B
E
∴ DC=EB ,∠ 1= ∠ B 。 ∵ ∠ A= 40°, ∠ B= 70° ∴ ∠ 1= ∠ 2= 70° ∴ AD=AE 。 ∵ AB=AE+EB。 ∴ AB=AD+CD .
反馈练习: 1、判断题: (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 √ ) (3)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 (4)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 √ ) 2、填空题: (1)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锐角等于75°,则其它三个角 75°、105°、105° 分别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2)梯形ABCD中,AD∥BC, AB⊥BC,且∠C=45°,AB=3, A D 5 AD=2,则BC=_____. B E C
自主探索四: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何证明呢? E
A
D
B
C
例1: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DC. 求证:AC=BD.
证明:在梯形ABCD中, ∵AB=DC, ∴∠ABC=∠DCB, B 又∵BC=CB, ∴△ABC≌△DCB. ∴AC=BC.
A
D
C
例2(补充)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DC∥AB, ∠A=40°,∠B=70°. D 求证:AB=AD+CD. A 证明:过点D作DE ∥ BC 交AB于点E。 ∵ DE ∥ CB DC ∥ BC 2 1
前面,我们研究的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 别平行的特殊四边形;现在如果只有一组对边 平行的四边形它会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动手 画一画!
三、自主探索(1):
画一个梯形,然后给梯形下一个定义,并指出梯形的上底 下底,画出梯形的高。

新人教版《梯形》第一课时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梯形》第一课时参考课件

两腰相等的梯形 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的梯形叫做直角 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
一、对称性
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选择题: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 图形的是 A 。 A、平行四边形 C、菱形 B、矩形 D、等腰梯形
B F C A E D

等腰梯形的性质:
一、对称性 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角的关系
⒈梯形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⒉等腰梯形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⒊直角梯形定义: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A
D
B
C
⒋等腰梯形的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腰相等,两底平行; ⑵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⑶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⑷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
1、从上底两端点向下底引垂线 A D 2、平移一腰
A
D
B
E F 3、平移一对角线 A D
C
B
E
C
4、延长两腰相交成三角形 E A B
B
C
E
D C

1、进一步体会梯形四种辅助线的做法;
2、习题19.3 1—2题

若AC⊥DB,又怎么样? 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AB=DC, BD⊥DC,求∠C的度数。(提示:设∠C=X) D A
B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4, AB=5,BC=9,求∠B的度数。 D A
C
B
E
C
知识小结
A
D A D A D
B
C
B
C
B
C
AB=40,求梯形的周长.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 A 15 D

19.3等腰梯形的性质用

19.3等腰梯形的性质用

∴ ∠ B= ∠BCD
又∵ ∠ A 与∠ B、∠ C与 ∠ ADC互补
∴ ∠ A = ∠ ADC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 =4,AD =3,BC =7,求∠ B的度数。
3
A
4
D
4
B 2E 3
F
C
2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对角线AC⊥ BD,垂足为O,AD = 5 BC = 9,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3D
4
4
4
B4
E3
C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对角线AC⊥ BD,垂足为O,AD = 5 BC = 9,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5
D
yy
O
x
x
B
9
C
作高
平行移腰
平行移腰
平行移对角线
延长两腰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BC,AB=DC 求证: ∠ B= ∠ C ∠ A = ∠ D
底边
A
D


一般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B 底边
C
梯形
梯形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 边形叫做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A
D
A
D
A
D
B
一般梯形
C
B
CB
E
F
C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A B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课件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课件
A D
B
作腰的平行线
延长两腰
C
E
作对角线的平行线
思考: 已知:在△ABC中,AB = AC,BD、
CE是高。 求证:四边形BCDE是等腰梯形.
A
思路点拔:设法证Βιβλιοθήκη DE∥ BCE D C变式一:将题中的高改为角平分线,
结论是否仍成立? B
变式二:将题中的高改为中线,结论是否仍成立?
求证:AB=DC. A
D
B
C
E
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 梯形
1. 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在边AD上, AE=FD.求证: 四边形EBCF是等腰梯形.
2 、在梯形ABCD中,AD∥CB,∠A = ∠D, E为AD中点。 求证:EB = EC E
A D
B
C
思路点拔:由∠A = ∠D可得 AB = CD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如何判定一个梯形是否为等腰梯形呢?
根据等腰梯形的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你还能总结出哪些判定的方法?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 形.
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 AD∥BC,∠B= ∠C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等腰梯形的判定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 什么样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 3、解决梯形问题时常见的辅助线有哪些?
E A D A D
A
B E C B
D C B E F C
作腰的平行线
延长两腰
过上底端点作高
等腰梯形具有那些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梯形教案

梯形教案

19.3.1:梯形授课人(叶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2、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2)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二、教法设计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理论证明,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辅助黑板,题稿设计,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六、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图片并要求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及其特征2、出示一些与梯形有关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横截面及纵截面平面图切入梯形3、将其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找出其特点从而得出梯形的定义定义:我们把这样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其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短的一边叫做上底,长的一边叫做下底;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4、折一折,剪一剪我们能否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通过折叠、剪拼得到梯形呢?若能请大家试一试:最终得出结论:5、比一比,量一量下面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量角器和直尺把你们拼剪得到的梯形量一量、折一折,看看它们的边和角及对角线有什么特殊的数量关系:a 、矩形和正方形拼剪得到的梯形两底和一腰所组成的两个角是直角,即直角梯形;b 、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拼剪得到的部分梯形两腰相等,即等腰梯形;c 、将等腰梯形沿两底的中点连线对折可以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其中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并且它的对角线相等;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也相等。

(这就是等腰梯形的性质)6、试一试问:你能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吗?例: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其中AD ∥BC,AB=CD ,求证:①∠BAD=∠CDA, ∠ABC=∠DCB ②AC=BD证明:过点D 作DE ∥AB 交BC 于点E①∵ AD ∥BC∴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ABE=∠DEC,AB=DE又∵AB=CD∴DE=CD∴∠DEC=∠DCE∴∠ABC=∠DCB而∠ABC+∠BAD=∠BCD+∠CDA=180°∴∠BAD=∠CDA②在△ABC 和△DCB 中AB=DC∠ABC=∠DCBBC=CB∴△ABC ≌△DCB∴AC=BD7、练习: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AD=BC=CD,DB ⊥AD,求∠A 的度数。

19.3梯形(1)公开课件

19.3梯形(1)公开课件

你发现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等腰
形的
等腰梯形有哪 些性质呢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 猜 想 两腰相等 ,两腰相等 两底平行, 两底平行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对角线相等。 对角线相等。 边: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角: 对角线 对称
等腰梯形性质
探究等腰梯形的性质: 探究等腰梯形的性质: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对角线、
• 1、过等腰梯形ABCD的一个顶点,将该 过等腰梯形ABCD的一个顶点, ABCD的一个顶点 特殊的几何 梯形分割成我们已学过的特殊的 梯形分割成我们已学过的特殊的几何 图形。 图形。 • 2、过等腰梯形ABCD的两个顶点,将该 过等腰梯形ABCD的两个顶点, ABCD的两个顶点 梯形分割成我们已学过的特殊的 特殊的几何 梯形分割成我们已学过的特殊的几何 图形。 图形。
A
D
对角线相等 对角线 (3)对角线相等
AC=BD
B
C
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性 (4)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3、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将梯形问题转化 我们在研究问题时, 成其他图形问题? 成其他图形问题?
通常是把梯形转化为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 通常是把梯形转化为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可 四边形 采用割 的几何变换方法,来解决梯形问题。 采用割或补的几何变换方法,来解决梯形问题。
A
上底 高
D
下底 (1)平行的两边叫做底 1 平行的两边叫做底

C

B
较短的称作上底,较长的称作下底 较短的称作上底,:梯形的 注意: 注意

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 PPT课件 1 人教版

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 PPT课件 1 人教版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A
D
x
x x
B
2x
C
目标达成检测题
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900,
∠D=1500,CD=8cm,则AB=__4_c_m____。
A
D
8cm
B
E
300
C
本课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图形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它们有什 么共同特点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九章四边形
19.3 梯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能 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 证和计算,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成平 行四边行或三角形问题,会用分析法寻求证明题思 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等腰梯形的性质1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 上的两个角相等。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 ∥ BC, AB=DC。 求证: ∠ B = ∠ C
证明方法2
证明:过A,D分别作AE⊥BC, DF⊥BC,垂足分别为点E,F。
因为AE⊥BC,DF⊥BC,
A
D
所以 AE

DF。
因为AD ∥ BC, 所以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E=DF。
对角线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对称性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上、
下底中点的直线
例1: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腰BA与 CD,相交于点E,求证∆EBC和∆EAD是等腰 三角形。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E
所以∠ B= ∠ C。 所以∆EBC是等腰三角形。
A 1 2 D
因为AD∥BC,
3.作高 作用:使梯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及矩形问题。
A
D
B
A
E
C
D
B
E
F
C
常用技巧
4.平移一条对角线 作用:得到平行四边形ACED, 使CE=AD,BE等于上、下底 的和.
D
练习1
A
E
A
C
D
B
5. 当有一腰中点时,连结一个顶 点与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一个底 的延长线相交。 作用:可得△ADE≌△FCE, BF B 等于上、下底的和. 6. 当有一腰中点时,过中点作另 一腰的平行线。 作用:可得到平行四边形和全等 三角形. B
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 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 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信 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应用。 难点
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
B
D
C
AD=2, BC=4, 高DF=2,求腰的长. D A B C
F
想一想
B 如图,在 等腰梯形ABCD中,
AD=2, BC=4, 高DF=2,求腰的长.
A
2 2
D
4E F 1 A D
C
B
E
F
C
学以致用:
3/已知:梯形ABCD中,AD∥BC, AB=DC=AD,BD⊥DC. 求梯形ABCD的各 个角的大小.
所以∠1=∠B,∠2=∠C,
所以∠1=∠2。
B C
所以∆EAD是等腰三角形。
当堂检测
1、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锐角等于600,两底 分别为13cm,45cm,则它的腰长____cm.
2.如图,梯形ABCD中,AD∥BC,∠A=900,
∠D=1500,CD=6cm,则AB=____.A
3.如图,在 等腰梯形ABCD中,
如图1,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如图2,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A D A D
B
图1
C
B
图2
C
在图1中,AD∥BC,AD和BC能相等吗? 在图2中,AB⊥BC,那么,AB⊥AD吗?AB 叫梯形的高。 当AB ⊥BC时,CD也能垂直BC吗?
判断


1、一 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2、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 形是梯形( ) 4、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 形是等腰梯形( ) 5、一组对边平行而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 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 6、存在既是直角梯形,又是等腰梯形的梯形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
形叫做梯形. 如图,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较短的底
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
不平行的两边叫做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 形的高。

上底
高 下底 腰
下列图形哪些是梯形 1 2
2,3, 5,6,8,9 ________。 3
4
2 2
B
C
E
60
学以致用:
1.若等腰梯形的底角等于 60º,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 和29cm,求它一腰的长.


A
观察等腰梯形ABCD,猜想它可能具 有哪些特殊性质,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D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 ∥ BC, AB=DC。 求证: ∠ B = ∠ C。
1 B E C
证明:过点D作DE ∥ AB,交BC 于点E。
因为 AD ∥ BC,DE ∥AB, 所以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AB=DE。 因为AB=DC, 所以 DE=DC。 所以∠ 1= ∠ C。 而 ∠ 1= ∠ B, 所以∠ B= ∠ C。
B
E
F
C
因为AB=DC, 所以∆ABE≌∆DCF (HL)。 所以∠ B= ∠ C。
(等腰)梯形常用的辅助线添法
平移一腰
作高
延长两腰
连结对角线 转化思想
平移对角线
借助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矩形;将复杂问题转 化为简单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等腰梯形的性质2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所在直线是 对称轴。
今 日 课本P109习题第1 作 题,第2题,第6 业 题。
常用技巧
E
1.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作用:使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 若是等腰梯形则得到等腰三角形。
B
A
D
C
2.平移一腰 作用:使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及三角形问题。 CE等于上、下底的差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 BC, ∥ AB=CD,求证:BD=AC
A D
证明:在梯形ABCD中, 因为AB=DC, 所以∠ABC=∠DCB。
O
B
C
因为BC=CB, 所以△ABC≌△DCB. 所以AC=BD.
A
B
D 梯形ABCD,AD∥BC,AB=CD
C
等腰梯形性质
边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角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5
6
7
8
9
10
你能对这些梯形进行分类吗?
4cm 5cm
6cm
5cm
7cm
7cm
9cm 7cm 6cm 8cm
4cm
4cm
2和6为一类,是两腰不相等且都不和底边垂直的梯形
是一腰和底边垂直的梯形 3和8为一类,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5和9为一类, 是两腰相等的梯形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第十九章 四边形
特殊的梯形:
E
C A D E F
F
G
C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 ∥BC, AB=BC+AD,H是CD中点,试说明: A D BH⊥AH
证明:延长AH交BC的延长线 于E,易证△ADH≌ECH, ∴CE=AD,AH=EH ∵AB=BC+AD ∴BE=BC+CE=BC+AD=AB ∵AH=EH ∴ BH⊥AH
B C
H
E
在梯形ABCD中,AD∥BC,AC⊥BD,
AD= 3,BD=12 ,BC=10
求:AC的长
解:过点D作DE∥AC,交 BC的延长线于E, ∵ AD∥BC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
A D
边形 ∴CE=AD=3, ∠BDE= ∠BOC=90° 在Rt△BDE中,由勾股定 理可得:DE= (10 3) 12 5
A
X
D
X
X
2X
B
C
小结
本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
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特殊的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等腰梯形的性质 1·
2、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