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精品

合集下载

太平天国教案模板

太平天国教案模板

太平天国教案模板第1篇:太平天国教案《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它成为当时亚洲反殖反封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具有时代的新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可以是一支革命的主力军但绝不能成为一个胜利的领导者。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4、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5、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6、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提问法、图示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7、学法指导:⑴指导学生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比较学习法;⑵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8、课时安排:一课时9、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朗诵杨秀清的《果然英雄》这首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参赛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参赛优秀教学案例
3.提出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包括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思想、太平天国军队的征战历程等。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天京事变、杨秀清等,引导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节课的主题是太平天国运动,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三单元第一节。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学生可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考能力。
针对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主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深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创设讨论情境,让学生围绕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如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如:为什么清朝末年会出现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学生进行问题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教师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衰弱,民众生活困苦。

外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天地会:民间秘密组织,反清复明。

拜上帝教:洪秀全创立,主张信仰上帝,反对清朝统治。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1 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军队自称“太平军”,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2 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定都天京(南京),建立政权机构。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土地改革。

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衰落3.1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太平军连续取得胜利,占领南京、镇江、常州等重要城市。

清政府组织洋枪队,联合外国势力镇压太平天国。

3.2 太平天国的内部分裂太平天国内部出现权力斗争,导致分裂。

重要领导人李秀成、陈玉成等被清政府俘虏或杀害。

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4.1 天京陷落1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被清政府攻陷。

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震撼了清朝政权,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为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展开戊戌变法。

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5.1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减轻民众负担。

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导致分裂和失败。

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埋下伏笔。

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6.1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活动拜上帝教信仰对太平天国文化的影响。

太平天国的诗歌、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

6.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文献《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的官方文献、宣言和书籍。

第七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影响7.1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与社会结构变动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制度的改革。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的历史意义。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历史观,提高其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2.利用历史资料、图片等,创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中的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3.设计一些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其历史同理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与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2.使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民众的生活困苦和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正确的领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领导能力。
2.采用问题导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3.通过邀请历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视角,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
5.教学目标明确,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提高其图像识记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主要事件。
2.能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作用,如洪秀全、石达开等。
3.能够运用历史资料和文献,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4.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和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讲述洪秀全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农民阶级在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下的困境,从而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景和重要事件。通过展示太平军与清军的战斗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艰辛和挫折。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虽然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但它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我通过讲述洪秀全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我通过展示太平军与清军的战斗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艰辛和挫折。我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案例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牺牲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和正确判断,使他们能够以历史的视角看待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人性关怀和价值观。

《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精品(2021年获奖教案)

《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精品(2021年获奖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过程与方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

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

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

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清朝晚期的政治腐败与社会矛盾1.2 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1.3 天地会等民间组织的兴起1.4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的创立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2.1 金田起义与太平天国的建立2.2 太平天国早期的军事扩张2.3 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权建设2.4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制度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争与和平3.1 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3.2 太平天国的内政改革与民生措施3.3 太平天国与其他反清势力的合作与冲突3.4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分析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与衰败4.1 太平天国领导层的内部矛盾4.2 清军的反攻与太平天国的战略失误4.3 太平天国的经济困境与文化冲突4.4 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败与瓦解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与评价5.1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5.2 太平天国运动在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5.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反思5.4 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政策6.1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政策6.2 太平天国的税收与财政改革6.3 太平天国的工商政策与经济措施6.4 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评价第七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教育政策7.1 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与文艺创作7.2 太平天国的教育改革与学校建设7.3 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冲击7.4 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遗产与历史评价第八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影响8.1 太平天国运动与西方列强的关系8.2 太平天国运动在国际社会的传播与影响8.3 太平天国运动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8.4 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评价与研究第九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传承9.1 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记忆中的塑造与传承9.2 太平天国运动纪念馆与纪念活动9.3 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9.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与反思10.1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0.2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重要学者与著作10.3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争议与问题10.4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未来趋势与展望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与民间信仰11.1 太平天国运动与道教、佛教的关系11.2 太平天国运动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与融合11.3 太平天国运动与基督教的传播11.4 太平天国运动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与评价第十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认同12.1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塑造12.2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矛盾的加剧12.3 太平天国运动对民族认同的影响与评价12.4 太平天国运动在民族认同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与地域文化13.1 太平天国运动与江南地区的文化变迁13.2 太平天国运动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13.3 太平天国运动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与评价13.4 太平天国运动在地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十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文献与资料14.1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文献与资料14.2 太平天国运动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4.3 太平天国运动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与评价14.4 太平天国运动文献的传播与普及第十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思与启示15.1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启示15.2 太平天国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15.3 太平天国运动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与传承15.4 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爆发和转折点。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第一篇: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导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60多年前,160年来,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凤凰网历史专栏曾做过一个专题——“被拔高的太平天国”。

网友们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那么,真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件?之前的评价是否被拔高了?一、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大清帝国呈现怎样的景象?ϖ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ϖ材料二: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从材料一,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二,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自然灾害严重。

那么,当时百姓生活情况如何?在摄影摄像技术没有普及的时代,有一种职业叫做随军画师,他们跟随外国侵略者来到中国,用画笔记录晚清帝国的图景。

从这幅画中,大家可以得出那些结论?(政府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顺势领导这次农民起义,在其准备阶段,创立拜上帝教。

那么,拜上帝教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从图中我们看到,拜上帝教受到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洪秀全在宣传拜上帝教过程中,又构建怎样的天国梦?ϖ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ϖ——《原道醒世训》ϖ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开创天国是也。

ϖ——《钦定前遗召圣书批解》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洪秀全宣传平等思想,描绘人间天国。

以此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底层群众。

洪秀全还是一个读书人,他的思想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儒学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到了近代,儒学的地位发生变化,比如,康有为利用儒学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的战将全盘否定儒学。

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

难点: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就像一部大片一样!话说在清朝的时候啊,有一群人觉得日子过得太苦啦,于是就决定搞点事情,这就引出了太平天国运动。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
就像咱平时觉得哪件事不公平就会抱怨一样,那时候的人们也是因为各种不满,比如官府的压迫、生活的艰难等等,最后实在受不了啦,就开始反抗啦。

(三)发展过程
哇哦,这中间发生了好多事儿呢!洪秀全带着大家一路打呀打,占领了好多地方,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我给你们说啊,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的博物馆,看到那些展示的武器和旗帜,哇,真的能感觉到当时那种激烈的战斗氛围,就好像能听到喊杀声一样。

(四)重要事件
什么北伐、西征,那都是相当厉害的行动。

还有《天朝田亩制度》,那可是他们的理想蓝图呢。

(五)结果和影响
虽然最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对历史的影响可不小呢,给后来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来龙去脉,知道了历史的发展是多么复杂又有趣。

(七)布置作业
让同学们回去后找一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好啦,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啦,同学们再见!
以上就是我这个教案啦,希望能让同学们对太平天国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呀!。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b.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素养;b.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生活情景。

2. 组织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同学一起交流、发表观点。

四、教学内容和流程1. 导入(10分钟)a.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b. 提问:你们对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多少?有没有听说过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物?如果有,请简单介绍一下。

2. 学习活动(30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章节,并做些笔记。

b.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讨论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教师讲解(20分钟)a. 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全面讲解,重点强调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作用。

b. 通过讲解,与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个人观点。

4. 学生展示和总结(20分钟)a. 学生根据分组活动的成果,进行小组展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b.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讨论表现,评价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2. 学生的个人观点和思考是否合理和有条理。

3. 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否理解深刻。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电视、投影仪等);2. 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3.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1.2 鸦片战争后的国家困境1.3 民间宗教与天地会的影响1.4 洪秀全的思想与活动第二章:金田起义与太平天国建都2.1 金田起义的爆发2.2 太平天国的建国理念与纲领2.3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2.4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第三章: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改革3.1 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3.2 土地改革与税收制度改革3.3 妇女地位的改变3.4 教育与文化建设第四章: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4.1 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4.2 太平天国的军事战略与战术4.3 太平天国的盟友与敌人4.4 太平天国的军事成就与问题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影响5.1 天京陷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5.3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影响5.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第六章: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教义6.1 拜上帝教的起源与传播6.2 太平天国的宗教仪式与节日6.3 宗教信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6.4 宗教与太平天国政治、军事的关系第七章: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改革7.1 太平天国的农业改革7.2 商业与金融政策7.3 太平天国的物资管理与分配7.4 经济改革的效果与问题第八章:太平天国的人民生活8.1 太平天国时期的人民生活方式8.2 社会福利与救济政策8.3 人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响应与态度8.4 太平天国运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第九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9.1 太平天国的文学与诗歌9.2 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9.3 音乐、戏剧与舞蹈9.4 太平天国文化艺术的特色与影响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解读10.1 历史学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10.2 不同观点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解读10.3 太平天国运动在当代的影响与启示10.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与价值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影响11.1 西方列强的态度与干预11.2 太平天国与外国的关系11.3 太平天国运动对国际局势的影响11.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第十二章:太平天国运动后的中国政局12.1 清朝政府的重建与改革12.2 地方势力的崛起与分裂12.3 太平天国残余力量的发展与影响12.4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第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与社会变革13.1 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影响13.2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与要求13.3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进程13.4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第十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传承14.1 太平天国运动在民间的记忆与传说14.2 历史文献与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4.3 太平天国运动在文化创作中的反映1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传承与教育意义第十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思考与启示15.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与反思15.2 太平天国运动对当代社会的启示15.3 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15.4 太平天国运动对未来历史发展的影响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主题,涵盖了运动的背景、建都、政治制度、军事斗争、失败与影响、宗教信仰、经济政策、人民生活、文化与艺术、历史评价、国际影响、运动后的中国政局、社会变革、历史记忆与传承以及思考与启示等各个方面。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政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和鸦片战争后的国家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影响较多,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后的清朝社会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 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展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精选8篇)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精选8篇)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精选8篇)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篇1[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试讲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试讲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起因和影响。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袖、组织和战争。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2.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影响3.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袖、组织和战争4.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中重要事件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并让学生思考这个事件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讲授(30分钟)(1)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介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面临的问题,如外贸不振、土地兼并等。

此时,洪秀全在南方广西发起了反清复明的活动,并建立“拜上帝会”。

(2)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影响:介绍洪秀全的思想、宗教信仰和组织活动,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治军事的影响。

(3)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袖、组织和战争:介绍洪秀全及其部下杨秀清、石达开等人物,以及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战争经历,如攻占南京等。

(4)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介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冲击,如土地改革、妇女解放等。

3.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4.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更多信息。

2.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看法以及其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案小设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案小设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1.2 清朝政权的腐败与民众疾苦1.3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的兴起1.4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第二章:太平天国建都天京2.1 太平天国的成立2.2 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2.3 太平天国的军事制度2.4 太平天国的社会制度第三章: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3.1 太平军抗击清军3.2 太平军北伐和西征3.3 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权建设3.4 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第四章:太平天国的衰落4.1 天京事变4.2 太平天国的内乱4.3 清军的反攻4.4 太平天国的领土缩减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5.1 太平天国的灭亡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5.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5.4 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6.1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6.2 民众心态的转变6.3 地方势力的崛起6.4 清朝政权的改革尝试第七章:清政府的改革措施7.1 洋务运动的兴起7.2 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7.3 清末新政的尝试7.4 改革效果与局限性第八章:民间反抗运动与义和团运动8.1 民间反抗运动的兴起8.2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8.3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8.4 清朝政权对义和团运动的应对第九章:辛亥革命与清朝政权的终结9.1 民族危机的加深9.2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9.3 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成果9.4 清朝政权的终结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10.1 学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成果10.2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0.3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影响10.4 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与反思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后的社会重建11.1 战乱后的社会景象11.2 土地政策与税收制度的改革11.3 教育与文化的复苏11.4 社会秩序的重建与稳定第十二章: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12.1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2.2 近代工业与商业的发展12.3 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进步12.4 城市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第十三章:晚清政治与社会变革13.1 晚清政权的改革尝试13.2 地方势力派的发展与洋务派的衰落13.3 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的传播13.4 晚清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启示第十四章:民族主义与爱国运动的兴起14.1 民族危机与民族主义的觉醒14.2 爱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4.3 知识分子与民众的抗争行动14.4 民族主义与爱国运动的影响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总结1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启示15.3 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5.4 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前景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太平天国运动展开,涵盖了其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后续的历史发展等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1.2 清朝政府的腐朽与黑暗1.3 农民运动的兴起1.4 天地会与洪秀全的思想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1 洪秀全金田起义2.2 太平天国的建立2.3 太平天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2.4 太平天国军事斗争的初步胜利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全面发展3.1 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3.2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与经济政策3.3 太平天国文化教育的发展3.4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落4.1 天京事变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内部分裂4.3 清朝政府的反攻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影响5.1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5.2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觉醒5.3 太平天国运动与农民阶级的崛起5.4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中国的探索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影响6.1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及其对农业的影响6.2 太平天国的商业与货币改革6.3 太平天国运动对工业的影响6.4 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七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宗教7.1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拜上帝教7.2 太平天国的文化与教育政策7.3 太平天国的文学与艺术创作7.4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第八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制度与治理8.1 太平天国的政治组织架构8.2 太平天国的法律与司法制度8.3 太平天国的治理实践与问题8.4 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遗产第九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外部关系9.1 太平天国与西方列强的冲突9.2 太平天国运动与上海的租界9.3 太平天国运动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9.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外部援助与干涉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遗产与历史评价10.1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0.2 太平天国运动后的社会变迁10.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10.4 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历史评价与分析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地方响应与民间抗争11.1 太平天国运动在不同地区的响应11.2 地方势力派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与行动11.3 民间抗争与民众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情况11.4 太平天国运动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第十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政府的对策12.1 清朝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应对措施12.2 地方官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12.3 清军与太平军的军事对峙12.4 清朝政府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尝试第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与文化认同13.1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13.2 太平天国运动与儒家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3.3 太平天国运动对女性地位的影响13.4 太平天国运动与多元文化交融第十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传承14.1 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历史记忆塑造14.2 太平天国运动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14.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遗址与纪念14.4 太平天国运动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影响第十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总结与启示15.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分析15.2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启示15.3 太平天国运动对现代社会的警示与影响15.4 太平天国运动在全球历史视角下的地位与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兴起、全面发展、衰落和遗产。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历史启示。
3.总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课后小结,总结自己在太平天国运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小结
1.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成果,撰写课后小结,反思自己在太平天国运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氛围。
2.采用案例分析法,组织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不同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设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如撰写论文、进行实地考察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请问同学们对我国近代史上的农民起义有哪些了解?它们在我国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播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氛围,引发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社会、经济、政治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掌握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文献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在我国土地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探索。
4.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事件。
(二)过程与方法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教案标题: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2. 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例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知识讲解:2. 通过PPT或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原因和领导人洪秀全的思想。

3.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战略和组织结构,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军队的特点和战斗方式。

4. 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如外部压力、内部矛盾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小组讨论: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有哪些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有哪些影响?展示和总结:6. 鼓励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并与全班分享。

7. 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内容,强调其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资源:1. PPT或教材资料,用于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2. 分组讨论问题的提纲,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的讨论成果展示和分享。

2. 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小测或写作作业,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报告或展开辩论。

2. 邀请专家或历史爱好者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

3.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遗址或博物馆。

备注: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适当调整和扩展。

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精品

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精品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⑴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⑵提供史料,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史料,学会“论从史出”。

⑶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对太平天国运动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使提高合作学习和辩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中国农民反抗殖民者的勇气和改造社会的创造性值得学习;但也不能回避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⑵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难点: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三、教学思路: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1课。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甚多,去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在社会上又激起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传统的观点受到挑战和冲击,而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网络、媒体、影视作品等对太平天国已有初步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我来自广西南宁。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究一场开始于广西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掌握些什么呢?(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是的。

那么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同学们能记住吗?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和方式看历史,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他只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呈现报案记录)一个未成年人死亡的悬案,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呈现任务和具体要求)作为刑警侦破这起遗案。

要破案我们得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要了解些什么呢?这些信息能从哪些时间段?哪些地方了解到呢?我们手中都有一份太平天国遗案的侦查记录,那是不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的证据收集。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完美版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完美版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1 3.1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课标要求本专题主要学习民主革命时期近代中国人民(包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

具体要求是:⑴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⑵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⑶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⑷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专题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斗争。

最具代表性的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有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由于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坚持斗争14年,轰轰烈烈,最后失败。

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没能够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严重脱离人民群众。

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历史经验表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三目课文,第一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斗争的经过及历史意义,由此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⑵提供史料,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史料,学会“论从史出”。

⑶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对太平天国运动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使提高合作学习和辩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中国农民反抗殖民者的勇气和改造社会的创造性值得学习;但也不能回避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⑵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难点: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三、教学思路: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1课。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甚多,去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在社会上又激起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传统的观点受到挑战和冲击,而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网络、媒体、影视作品等对太平天国已有初步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我来自广西南宁。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究一场开始于广西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掌握些什么呢?(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是的。

那么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同学们能记住吗?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和方式看历史,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他只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呈现报案记录)一个未成年人死亡的悬案,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呈现任务和具体要求)作为刑警侦破这起遗案。

要破案我们得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要了解些什么呢?这些信息能从哪些时间段?哪些地方了解到呢?我们手中都有一份太平天国遗案的侦查记录,那是不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的证据收集。

现在,我们每四个同学一组,开始利用手中的材料讨论案情吧。

如果你能提出一些我们没有的新证据就更好了。

要注意,你的结论是什么?用什么证明这个结论?接下来,我们就分组办案吧。

(学生分组讨论,下去指导。

约8分钟后开始发言)
怎么样?哪一组刑警已经完成侦查工作了?来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在学生涉及到《天》或《资》时讲述一下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凡当收成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各物及银钱亦然。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问题:洪秀全想建立什么样的天国?他的主张对农民有号召力吗?
(教师总结)分田的主张是几千年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

《天朝田亩制度》通过美妙的天国理想,伴以看得见的现实利益,将“拜上帝教”的教义与农民们对于土地和财产的渴望,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引起广大农民的共鸣。

《天朝田亩制度》在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1847年拜上帝教有二千教徒,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时,参加起义的贫农、雇农共约二万人,1853年是达到50万人。

可是,取消私有财产遭到小生产者的反对,这极大打击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对生产显然是不利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小农经济理想化了,发展小农经济与当时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相比,明显是落后的。

同时,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追求绝对的平均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只能是空想。

(板书:革命、背离、落后、空想)洪秀全设计的所谓“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天国,似乎成了空想。

《资政新篇》试图在中国建立什么制度?能成功吗?发展私有制的主张与《天朝田亩制度》消灭私有制是相反的,承认贫富差距、保护私有财产与农民通过革命分田分地分财帛的愿望也是相反的;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却没有涉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所以它得不到农民的认可。

而且以当时中国农民的认知水平来说,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显然是他们无法理解并接受的;加上当时的斗争形势,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解释并实施这一方案。

所以,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一个符合历史潮流的方案,却不符合农民斗争的需要。

天国梦想是这么的遥远,似乎让人无法触及。

(备用解说词农民由于受根深蒂固的王权主义、等级观念的影响,没有任何契约平等、权力制衡的历史文化基因,这些传统社会与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使其起义的目的是用暴力消灭旧政权,自己取而代之,并非是建立一个平等民主、文明的新政权。

一旦权力在手,最后同样重复出现剥削与压迫、愚昧与落后。

同时,历时14年的极其残酷的战争,对生命的漠视、对江南经济的破坏、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对社会稳定的破坏,是近代中国一道深深的伤痕,令人不堪回首。

借用历史学家陈旭麓的一段话: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除了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外,还有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推动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65-1868年日本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开展了明治维新,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1864-1871年德意志统一战争,建立起德意志帝国,加快了德意志迈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步伐。

而太平天国运动却失败了。

对此不知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总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发起的一次反抗暴政追求美好生活的运动,我们对他们的勇气和在创建未来社会的构想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落后于历史潮流的太平天国运动,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刚才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过太过口语化了。

现在我们要完成下一个任务了:我
们要结案并上报检查机关了,所以现在得将侦查结果写成总结报告,要求证据确凿、分析合理、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用三分钟的时间完成。

(提供范例)
接下来我们把太平天国运动重新梳理一遍。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结合图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结合图示)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小结:今天我们使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来学习历史?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历史的方式和手段?当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开展学习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
1、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国:1853年定都天京
4、发展:北伐、西征(全盛)
5、革命纲领:
⑴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⑵后期:《资政新篇》
6、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7、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三、失败原因及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