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思想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代表作。
在该书中,他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张成人教育儿童时,要经常赞扬儿童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
这些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体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
《儿童权利公约》于1989年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包括序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共56条。
《公约》精神体现了4个基本原则,即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正是根据这些精神,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政府签署了上述两个文件,作出了庄严承诺。
"五指活动"陈鹤琴提出。
指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根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中,五指活动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五个方面,并采用单元制,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单元进行教学民国时期的《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是根据1929年《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修订.而成的,1936年再次作了少许修正。
它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分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特点。
行为课程: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
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
预成论:一种沿自古代的儿童观,在中世纪与性恶论儿童观相并存,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一、学前教育: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以培养其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态度、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二、儿童发展:指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社会等方面发展的过程。
儿童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情感和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三、儿童行为:指儿童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动作、言语和情感等可观察到的行为。
儿童行为是儿童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自然反应。
四、儿童情感:指儿童个体对周围环境和他人产生的情感体验。
儿童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以及对他人和事物的喜爱、厌恶、依赖等情感反应。
五、儿童认知:指儿童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知觉、思维和理解的过程。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与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
六、儿童德育:指对儿童进行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儿童德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他人和谐相处。
七、游戏教育:指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教育活动,通过游戏的自由和活跃性,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游戏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八、艺术教育:指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感知和表达能力。
九、家庭教育:指家庭成员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活动,包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关爱和家庭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
十、课程设计:指设计和安排学前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各种学科、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上是一些关于学前教育的常用名词的解释。
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全面发展教育学科,其名词术语众多,每个名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思想史
学前教育思想史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是孩子成长以及学习的关键时期。
在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派别和教育理念的影响。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思想史进行探讨,以了解不同时期对学前教育的看法和实践。
一、古代教育思想与学前教育古代中国教育思想强调德育,重视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儿童在家庭中得到基础的教养和教育,从父母那里学习品行和礼仪。
古代的幼儿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和与家族成员一起的生活来实施。
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了教育的理念,他主张幼儿应接受德育和体育的教育。
他认为,幼儿时期是培养德性的关键时期,应该注重对儿童品格的塑造。
二、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源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一些教育家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为幼儿提供专门的教育机构。
弗雷贝尔是德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幼儿园”的概念。
他认为,幼儿园应该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注重游戏和自由活动的开展。
在美国,弗罗贝尔的思想得到了普遍关注和借鉴。
玛丽亚·蒙台梭利提出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她认为幼儿应该在自由和启发式的环境中学习,注重幼儿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三、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化,学前教育思想也逐渐多元化。
相对于强调自由和启发式教育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现代学前教育中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教育思想。
在美国,爱尔兰·戴维斯和内尔·戴维斯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概念,强调幼儿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
而丹尼·菲利普斯则主张“感性教育”,认为儿童应该通过感觉和体验来学习。
此外,凯杜儿童中心的创始人雷奇欧·艾米利亚尼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另外,英国的斯坦丁教育法和日本的教育电视法等也都卓有成效。
四、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代发展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一)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一)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儿童在入学前,即3至6岁阶段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例如,幼儿园就是一种普遍提供学前教育的机构,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社交互动、情感教育等,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2. 瑞金式学前教育•瑞金式学前教育是指以瑞金幼儿园为代表的中国学前教育模式,以红色教育、劳动教育为特点。
•例如,瑞金幼儿园注重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模拟农田劳动、学习红色故事等形式,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摩托里亚式学前教育•摩托里亚式学前教育是指以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学前教育方式。
•例如,蒙台梭利教育注重提供有序的环境和教具,通过自主性活动、观察、实践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4. 美国Head Start计划•美国Head Start计划是美国政府为改善贫困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而启动的一项计划。
•例如,Head Start计划提供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免费的早教、健康和营养服务,以确保他们在入学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机会。
5. 保教一体化•保教一体化是指将保育和教育融为一体的学前教育模式,将关注儿童的生活照顾和教育学习相结合。
•例如,保教一体化的机构常提供托幼、教育、卫生保健、体育活动等综合服务,满足儿童全面成长的需求。
6. 国际幼儿园•国际幼儿园是指提供以外籍儿童为主的学前教育服务,注重跨文化交流与教育的机构。
•例如,在国际幼儿园中,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多种语言、文化和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全球意识。
7. 户外教育•户外教育是指将教育活动融入到户外自然环境中,通过亲近自然、实践体验等方式来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例如,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会组织户外探索、露营、园艺等活动,让儿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
以上是关于中外学前教育史的一些名词解释及举例说明,这些名词涉及到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于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有一定的帮助。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学前教育,即早期教育或幼儿教育,是指为适龄幼儿提供的教育和护理服务。
这段时期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和简答题的探讨。
一、学前教育名词解释1.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早期教育指的是对0-3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刺激、亲近和互动,促进婴儿和幼儿的早期发展。
2. 幼儿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幼儿教育是指为3-6岁幼儿提供的教育服务,旨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习兴趣和基础知识。
3. 感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感受教育是一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的教育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通过参与各种具体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4. 游戏教育(Play-based Education):游戏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基础的教育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5. 结构化教育(Structured Education):结构化教育是一种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学方式,目的是通过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提供系统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简答题1.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通过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学前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游戏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 综合性:学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 个性化:学前教育重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针对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 实践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让幼儿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3、学前教育史之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本章提要: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前教育制度,但积累了数千年的家庭教育的丰富经验。
历史上曾出现很多思想家、教育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和发展前人经验,提出关于学前教育的见解和主张,对当时学前教育的实施产生很大影响。
他们的经验和思想,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不失为宝贵的财富。
在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学前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思想家、教育家很多,本书只选贾谊、颜之推、王守仁作为代表予以简述。
其他如朱熹、司马光、朱柏庐、张履祥等也很值得研究,此不多赘述。
第一节贾谊的幼年太子教育思想贾谊(公元前200一前l68),西汉初期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
年少才高,22岁被文帝召为博士,旋任太中大夫。
他善议政,对汉代的大政方针发表不少看法,提出许多治国良策,颇得文帝重视,后遭诽谤贬任长沙王太傅,继又为汉文帝少子梁怀王太傅。
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
贾谊自责自己身为太傅未能尽职尽责,没保护好太子,竞忧郁而死,年仅32岁。
贾谊两度八年的太傅生涯,积累了丰富的太子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太子教育的理论进行了研究。
他的著述很多,辑为《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
关于太子教育的理论,主要见之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教》诸篇中。
一、早谕教贾谊认为,太子教育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他指出:殷周之所以国祚长久,而秦代却“二世而亡”,原因在于对太子的教育不同。
殷周时对太子的教育十分重视,有许多贤士辅佐,故能长治久安;而秦代则反之。
由此可见,“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对太子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将来的安危。
因此,必须使太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品行端正,则“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贾谊认为:“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对太子的教育在其未出世前就要进行。
王后怀胎七个月,就要迁往安静清幽的侧室居住,使其不听邪音,不食邪味,以养成良好的心性,保证充足的营养,“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一切言行举止符合正礼,这样生出的婴儿才会中正不邪。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最新版】目录1.概述2.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2.1 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2.2 外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正文【概述】学前教育史是研究人类历史上学前教育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涵盖了中国和外国学前教育的重要概念、理论和实践。
本文将对这些名词进行简要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2.1 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儒家教育:儒家教育起源于中国古代,主张以道德、仁爱、礼仪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提倡孝道、忠诚、礼仪等美德。
2.道家教育:道家教育源于道家学说,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追求个体的自由与和谐。
3.蒙学:蒙学是中国古代对幼儿教育的称呼,主要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4.私塾:私塾是中国古代民间设立的启蒙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5.新式学堂:新式学堂是晚清时期引进西方教育制度而创立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级教育机构。
【2.2 外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福禄贝尔教育法: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创立了一种以游戏为核心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她创立了一种注重儿童自主选择、观察、学习环境的教育方法。
3.瑞吉欧教育法:瑞吉欧教育法源于意大利,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社交、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4.华虚朋教育法:华虚朋教育法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强调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5.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智能、体育、美育等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以上对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发展。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未接受义务教育的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学前教育是从儿童3-6岁开始,培养儿童的基本动作和社会生活能力,为其进入小学提供必要的准备。
2. 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指对0-3岁婴幼儿进行教育和照顾的一种教育形式。
早期教育注重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和关注婴幼儿的需求,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3. 保育教育保育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饮食、起居、照顾等生活管理,并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方式,提供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内容。
保育教育旨在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和温馨的成长环境,并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
4. 幼儿园幼儿园是专门针对学龄前幼儿的教育机构,为3-6岁的儿童提供集体生活、游戏活动和学习经验。
幼儿园以提供安全、健康和愉悦的环境为目标,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基本知识。
5. 园长园长是幼儿园的负责人,具有教育经验和管理能力。
园长负责制定幼儿园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组织教师团队,协调幼儿园的日常事务,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6. 教师教师是幼儿园的从业人员,负责教育和照顾儿童。
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游戏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并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7. 游戏教育游戏教育是指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幼儿教育。
游戏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8. 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是幼儿园中给予幼儿选择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游戏。
自由活动鼓励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
9. 幼教法幼教法是对幼儿园教育进行法律规范的法律文件。
幼教法主要包括对幼儿园的管理、教师的资质标准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要求等内容,旨在保障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儿童权益。
10. 儿童玩具儿童玩具是供幼儿玩耍和学习的工具和材料。
儿童玩具具有适合幼儿认知和操作能力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学前教育思想史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目+答案
一.名词解释1.早喻教贾谊认为,对君主继承人的教育在其未出世前就要进行。
2.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他提倡“眼学”,重视亲身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
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他认为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
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
3.耕读相兼(注意与gong) 恩履祥提倡耕读相兼。
他提出“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
4.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
如果部分层次,不循次序,企图一步登天,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5.端本清源康有为认为,孕妇在怀孕后就应入人本院进行接受胎教。
他提出从重视环境、教导孕妇等方面着手进行胎教,从而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简答题2011年1月1.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P388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联系:人本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
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其中,军国民教育即军事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3.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 P285.1)强调对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幼儿的自然本性,即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2)要求把儿童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多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上的主人。
4.简述夸美纽斯儿童智育的主要容夸美纽斯指出,儿童在人生的头6年应掌握的知识有:1)各类自然事物。
学前教育思想史
现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教育法:重视 儿童的自由和独立,强 调儿童的内在潜力与自 我构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不断建构和 发展认知结构。
维果斯基社会文化 理论:强调社会文 化背景对儿童发展 的影响,提倡在游 戏中促进儿童发展。
瑞吉欧教育体系:注重 儿童的主动探索和合作 学习,提倡在真实的环 境中促进儿童的发展。
陈鹤琴:提出“ 活教育”思想, 主张“儿童为本 位”
张雪门:强调“ 行为课程”,注 重儿童的直接经 验
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教育法: 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由、独立 和自我教育,重 视儿童的身心发 展规律和特点
福禄贝尔教育法: 强调游戏和活动 的重要性,促进 儿童的全面发展
杜威教育思想: 重视儿童的兴趣 和经验,提倡 “做中学”,让 儿童在活动中学 习和成长
当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重视儿童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提倡游戏化教学,促进儿童主动探索和学习 强调师生互动,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其积极心态和抗挫能力
05
国际学前教育思想
国际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蒙台梭利教育法:重视儿童的自由和独立,提倡通过自我学习来发展儿童的潜能
福禄贝尔教育法:强调游戏的重要性,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智力和道德
崇尚礼仪教育:古代中国学前教育注重礼仪教育,培养孩子尊敬长辈、遵守规矩等良好 品德。
提倡全面发展:古代中国学前教育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品德、知识、技能等方面 的培养。
古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儿童应该从小接受音乐、体育、数学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亚里士多德:强调儿童应该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发展个性,同时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宫廷(儿童)教育:宫廷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
宫廷的儿童教育有独特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主要体现在保傅教育制度上。
保傅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指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保傅制度。
师、保、傅,分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统称三公和三少。
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
太保的责任主要是保证太子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要有规律,要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与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还要教太子懂得管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道术。
三母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在宫廷内,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子师主要负责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
《颜氏家训》: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这部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颜氏家训》内容全面、系统。
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
就学前教育而言,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婴幼儿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
《颜氏家训》影响广泛,流传久远,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家教著作。
书中所反映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眼前事: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眼前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
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名词
外国学前教育史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
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
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
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
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
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
〈〈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
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
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
学前教育思想史名词解释
早喻教:汉代教育家贾谊重视太子教育;认为教育要从胎教开始..因为婴幼儿时期孩子单纯;既容易形成良好品德;也会感染不良风气;在儿童尚未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时;需及早施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博专统一:颜之推主张博专统一;所谓博闻即各行各业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博闻有助于开阔眼界;避免犯片面性错误..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好;因此博专统一;就是要广纳知识;掌握其精要..知耻改过:张履祥指出;人应当知耻;人不能没有耻辱观念;缺乏正确的羞耻观;才是真正的可耻..同时张履祥提出人不能无过;但期于改..孩子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因此引导儿童逐步确立正确的羞耻观帮助孩子了解自身毛病所在;使其知过而后能改..宽严相济:崔学古主张宽严相济;从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出发提出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他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教师过于严厉只会束缚孩子们的灵性;因此蒙师对儿童的态度应当宽厚仁慈一些;表情要和蔼;语言温和;耐心细致;使儿童便会产生亲近之感;但在学习上对儿童要从严要求;丝毫放松不得;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五指活动:陈鹤琴说五指活动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儿童活动生活;具体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恭俭勤谨:张履祥认为;儿童初学;恭敬节俭;勤奋谨慎..恭之实事;真正存有恭敬之心;一言一行均体现出恭敬之实..生活上不要有过高的要求;注意节约;不铺张浪费..勤谨;儿童学习要勤奋;做事要勤劳;不可懒惰;要有谨慎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不仅提高道德水平又有利于身体健康..情绪教育:陈鹤琴重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注重创造温暖、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他认为父母应避免恐吓孩子;及时缓解和解除孩子痛苦和精神上的压抑;家庭中良好的情感氛围能给孩子以积极的情绪教育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对招收十年动乱破坏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把学前教育内容划分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几部分;并强调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上课、游戏、体育活动、观察、劳动、娱乐及日常生活与未完成的;学前教育教学继续采用分科教学的形成..知行并重:朱熹指出;人的行为是受知识支配..要做某件事先明白如何去做;教育儿童要想让他们认识规矩;这就是知..然后要求他们按规矩去做;这就是行;只有知行结合;知行并重;才能养成良好习惯..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如果不分层次;不偱次序;企图一步登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他认为儿童读书必读明代咸化、弘治、正德等文章六七十篇..二、“宜读近时平易之文百篇”三、“须读精细深厚之文六七十篇;由易到难地分层阅读;才能取得成效.. P50行为课程:张雪门说:“生活就是教育;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生活和实际行为是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P91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又有眼见方能知其真伪;他提倡“眼学”;重视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张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P17儿童中心论:杜威提出了着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是对儿童施以强迫教育;忽视儿童内在的本能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主张把教育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P335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对教学问题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来说明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他把教学作为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活动才能系统地进行;反过来说;凡是教学活动都是要发生教育作用的..P315白板说:洛克在论述教育作用时提出了白板说;人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何特征的白纸;洛克认为全部的观念都依赖于后天的经验和教育..P269贫儿之家:1774年;裴斯泰洛奇开办了一所孤儿院;称为贫儿之家;力图把它办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构;培养儿童的能力和精神面貌的场所..母育学校:夸美纽斯1633年出版的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着..为母亲为所有教师和一切担负着幼儿培养任务的人民教育儿童提供指南..P253自然后果法:卢梭提供“自然后果法”;反对道德说教;实施体罚;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是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修正自己的行为..P292图式:图式即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观上的结构;是指一种主题活动的功能和心理结构;也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P370要素教育论: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奇教育理论核心..他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向复杂的因素..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要素;各种教育都能找到一定的最简单的要素作为实施教育的起点..P304耕读相兼:张履祥提倡耕读相兼;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的和谐局面;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首先是读书;他认为小学和近思录是最适合儿童初学的内容..其次是劳动;不仅坚持参加劳动;而且坚持对儿童实施的教育..P39朱熹的“眼前事”:是眼前日用之事;具体包括:在礼仪规范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方面;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最能反映学科编着的统一观点;或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教育漫话:是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的绅士教育的思想..儿童之家:1907年初;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提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阐述了社会和教育的关系;表达了他通过教育改良社会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教育观..感官练习材料:蒙台梭利设计的这套“感官练习材料”包括训练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材料;其中从触觉练习材料为主..昆体良:是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代表着作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理论着作;代表了欧洲古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成就..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着作;这是一本泛论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和教育的综合性着作;其中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教育问题;集中反映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西方第一部全面深入探讨教育理论的着作..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潮..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的教育:是福禄贝尔1826年完成的教育着作;集中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P321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出版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在“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发现学习法:在早期教育的方法上;布鲁纳还提倡发现学习法;他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结构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引导儿童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幼儿教育之父:德国着名的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同时创立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推动了德国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故人称他为“幼儿教育之父”..统觉作用:即人的意志之中已有的观念对新形成的观念具有统合、吸收的作用;也就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统觉作用”运用到教学上就是用旧知识体系理解新知识再重新排列合成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P310谦虚笃实:张履祥提出谦虚笃实;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接受新知识..要引导儿童常和“贤于我者”相比;才能“学日进;志益谦”..张履祥力倡笃实;深戒轻浮..蒙养教育要倡笃实而戒轻浮..艺友制:陶行知提出艺友制..他说:“艺;是艺术;也可以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老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老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老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慎则保傅:康有为主张孕妇的一切衣食住行均由医生安排;由女傅、女保具体管理照料;因此;保傅的责任重大;必须慎重选择..“由总医生择其德性慈祥、身体强健、资禀聪明、有恒心而无倦性者为之”..育婴院的管理与保教人员也都有女子担任..之所以选择女子而不用男子;因为在康有为看来;“男子心粗性动而少有耐心;不若女子之静细祥慈和而有耐性也”;肩负双重责任..P72中体西用:张之洞在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中学”就是“旧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学”主要指“西政”和“西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两者不可偏废;但“中学”是主要的;;“西学”是次要的..卢梭:18世纪法国教育家;着有教育代表作爱弥尔..他提出自然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教育..他提出按儿童的年龄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方式..从做中学:杜威在教育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教师的经验和学习中出发..P339。
学前教育思想史知识点高清
学前教育思想史知识点高清
学前教育指对幼儿的教育,是指为了帮助幼儿充分发展潜能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情感、社会性和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
学前教育思想史是指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思想及其发展的历史。
学前教育思想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幼儿发展的认识和观念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史的知识点:
1.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学前教育被视为家庭教育的责任。
家庭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身体健康和道德品质。
2.中世纪时期:在中世纪时期,学前教育被视为教会的责任。
教会认为,通过
对幼儿的宗教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品质。
3.十七世纪:在十七世纪,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提出了“自然哲学”
的思想。
他认为,幼儿是一张白纸,应该由父母进行良好的教育。
4.十九世纪:在十九世纪,苏珊·玛丽·梅森(Susan Maria Mercer)提出了“自
然主义”的思想。
她认为,幼儿的发展是自然而有规律的,教师应该尊重幼
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通过观察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发展。
5.二十世纪:在二十世纪,许多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
例如,
约瑟夫·霍尔(Joseph M. Hall)提出了“教育游戏”的理论,认为通过让幼儿
参与有趣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智力和社会性。
以上是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史的一些知识点。
学前教育思想史的发展是复杂的,还有许多其他知识点可以了解。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在我接触学前教育思想史这门学问之前,从来没想过小孩子的教育居然有这么多的门道和历史渊源。
说起学前教育,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幼儿园里那些可爱的小朋友们在滑梯上玩耍,或者是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唱儿歌。
但真正深入了解学前教育的思想史,才发现这里面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就拿古希腊时期来说吧,柏拉图这位大哲学家,他对学前教育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儿童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早期的教育和环境能够在上面留下深刻的印记。
想象一下,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画出美好的第一笔,是不是很神奇?再说说近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那也是相当有影响力。
他主张普及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知识的滋养。
这就好像是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他努力播撒着教育的种子,希望每一个角落都能长出茁壮的幼苗。
不过,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关于学前教育的小细节。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正赶上他的小女儿在玩拼图。
那是一幅简单的动物拼图,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来说,却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开始,小女孩兴奋地把拼图倒在地上,小手胡乱地抓着那些碎片,试图把它们拼在一起。
可过了一会儿,她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这时候,朋友并没有直接上去帮忙,而是坐在旁边,轻声地问她:“宝贝,你看看这个大象的耳朵,像不像在这一块拼图上呀?”小女孩眨眨眼睛,认真地看了看,然后摇了摇头。
朋友又耐心地说:“那我们再找找看。
”就这样,朋友一直在旁边引导着小女孩,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让她自己去思考、去尝试。
终于,在经过了一番努力之后,小女孩成功地拼出了第一块,接着是第二块、第三块……她的脸上洋溢着无比自豪的笑容,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前教育中引导和启发的重要性。
还有一次,在小区的花园里,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和他的妈妈一起画画。
小男孩想要画一只小鸟,可是他怎么也画不好,急得直跺脚。
学前教育思想知识归纳总结
学前教育思想知识归纳总结学前教育思想是指在儿童幼儿园阶段,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前教育思想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下面就学前教育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首先,学前教育思想强调以儿童为中心。
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他们是活泼、好奇、天真而又易受感染的群体。
学前教育应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满足儿童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儿童在学前教育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他们通过主动观察、实践、探索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教师应该做到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其次,学前教育思想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学前教育应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关注儿童的品德、智力、体质、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方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
此外,学前教育还应关注儿童的情感教育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学前教育思想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学前教育的过程不仅仅发生在幼儿园中,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学前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家庭应为儿童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和浓厚的亲子关系,父母应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幼儿园则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了解儿童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进展,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
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的培养。
最后,学前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思维方式。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
陶行知 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艺友制
“艺”:艺术、手艺;“友”:朋友 艺友制:用朋友之道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
根本观点:幼稚教师要在幼稚园里学,才能获得真本领
特点:(1)学用结合,理论密切结合实际
(2)培养师资学习时间为半年,周期短,比较经济,结合农村实际
4. 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教育是改造中国的关键,又追教育是开始
创造中国幼稚教育,根据三个原则
(1)中国传统文化(2)国家民族的需要 (3)儿童的心理发展
幼教目标应该随时代的前进而改变,以符合时代需要和创造中华民族优秀新一代的要求
行为课程的基本精神
1. 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生活、实际行为
(1)课程完全根据生活,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开展,从生活结束,不限于教材的活动——教育生活化
4.实质:以西方科学技术巩固传统的政治伦理制度,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目的
《章程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的里程碑)
2.提倡保教结合,强调启发涵养
3.依据幼儿特点,确定教育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4.实施保姆培训,提高幼教师资
康有为(维新派领袖,戊戌变法领导人)
尚自然展个性
教育应崇尚自然、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批判封建教育观的思想武器。
学前儿童公育
(空想)
(1)揭露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及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
(2)强调教育是专门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
(3)在此基础上提出公育理想:
妇女怀孕,进入胎教院;生了子女,进入乳儿院,断乳后,进入蒙养院受教育
美育的要义与实施
教育思想
1.爱护儿童是蒙养教育的出发点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笔记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笔记环境决定论——华生白板说——洛克整个教学法——陈鹤琴后天环境对人不具有影响,“回忆”——柏拉图遗传因素对儿童发展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柏拉图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正确教育——夸美纽斯自然后果法——卢梭《母育学校》——夸美纽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成熟势力说——格塞尔启蒙教育大纲——夸美纽斯影响当前美国开放式教学方式的教育家——杜威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实验——晏阳初生态系统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1926年幼稚教育概念——张宗麟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提出多层智力观——加德纳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裴斯泰洛奇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智力——加德纳《爱弥尔》——卢梭教育万能论——华生《情感智力》——戈尔曼《人的教育》——福禄贝尔名词解释:1、教育者教育者,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2、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4、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的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5、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6、学前班学前班,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7、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8、儿童发展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9、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10、情商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
11、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开端计划:美国自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的,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又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2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及所面临的不同的发展任务。
4发育:是指个体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儿的发育、生理的发育等。
5社区学前教育: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其家庭为对象的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所有的学前儿童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6注意转移:是根据观察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7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8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9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敏感期:指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想象: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2危机期:指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
13游戏:主动、自愿、愉快、假象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最有效地活动。
14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5幼儿体育: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6“幼态延续”: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大意是指动物的后代出生后受其父母的“监护”和养育,直至其独立谋生或自食其力这样一个成长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喻教:汉代教育家贾谊重视太子教育,认为教育要从胎教开始。
因为婴幼儿时期孩子单纯,既容易形成良好品德,也会感染不良风气,在儿童尚未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时,需及早施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博专统一:颜之推主张博专统一,所谓博闻即各行各业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博闻有助于开阔眼界,避免犯片面性错误.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好,因此博专统一,就是要广纳知识,掌握其精要。
知耻改过:张履祥指出,人应当知耻,人不能没有耻辱观念,缺乏正确的羞耻观,才是真正的可耻.同时张履祥提出人不能无过,但期于改。
孩子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因此引导儿童逐步确立正确的羞耻观帮助孩子了解自身毛病所在,使其知过而后能改。
宽严相济:崔学古主张宽严相济,从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出发提出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
他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
教师过于严厉只会束缚孩子们的灵性,因此蒙师对儿童的态度应当宽厚仁慈一些,表情要和蔼,语言温和,耐心细致,使儿童便会产生亲近之感,但在学习上对儿童要从严要求,丝毫放松不得,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五指活动:陈鹤琴说五指活动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儿童活动生活,具体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恭俭勤谨:张履祥认为,儿童初学,恭敬节俭,勤奋谨慎。
恭之实事,真正存有恭敬之心,一言一行均体现出恭敬之实。
生活上不要有过高的要求,注意节约,不铺张浪费。
勤谨,儿童学习要勤奋,做事要勤劳,不可懒惰,要有谨慎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不仅提高道德水平又有利于身体健康。
情绪教育:陈鹤琴重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注重创造温暖、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他认为父母应避免恐吓孩子,及时缓解和解除孩子痛苦和精神上的压抑,家庭中良好的情感氛围能给孩子以积极的情绪教育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对招收十年动乱破坏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
把学前教育内容划分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几部分,并强调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上课、游戏、体育活动、观察、劳动、娱乐及日常生活与未完成的,学前教育教学继续采用分科教学的形成。
知行并重:朱熹指出,人的行为是受知识支配。
要做某件事先明白如何去做,教育儿童要想让他们认识规矩,这就是知.然后要求他们按规矩去做,这就是行,只有知行结合,知行并重,才能养成良好习惯。
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
如果不分层次,不偱次序,企图一步登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他认为儿童读书必读明代咸化、弘治、正德等文章六七十篇。
二、“宜读近时平易之文百篇”三、“须读精细深厚之文六七十篇,由易到难地分层阅读,才能取得成效.(P50)行为课程:张雪门说:“生活就是教育,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生活和实际行为是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
”(P91)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又有眼见方能知其真伪,他提倡“眼学",重视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
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张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
(P17)儿童中心论: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是对儿童施以强迫教育,忽视儿童内在的本能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主张把教育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
(P335)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对教学问题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来说明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他把教学作为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活动才能系统地进行;反过来说,凡是教学活动都是要发生教育作用的.(P315)白板说:洛克在论述教育作用时提出了白板说,人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何特征的白纸,洛克认为全部的观念都依赖于后天的经验和教育。
(P269)贫儿之家:1774年,裴斯泰洛奇开办了一所孤儿院,称为贫儿之家,力图把它办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构,培养儿童的能力和精神面貌的场所。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1633年出版的《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为母亲为所有教师和一切担负着幼儿培养任务的人民教育儿童提供指南。
(P253)自然后果法:卢梭提供“自然后果法”,反对道德说教,实施体罚,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是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修正自己的行为。
(P292)图式:图式即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观上的结构,是指一种主题活动的功能和心理结构,也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P370)要素教育论: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奇教育理论核心。
他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向复杂的因素。
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要素,各种教育都能找到一定的最简单的要素作为实施教育的起点。
(P304)耕读相兼:张履祥提倡耕读相兼,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的和谐局面,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首先是读书,他认为《小学》和《近思录》是最适合儿童初学的内容。
其次是劳动,不仅坚持参加劳动,而且坚持对儿童实施的教育.(P39)朱熹的“眼前事”:是眼前日用之事,具体包括:在礼仪规范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方面,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
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最能反映学科编著的统一观点,或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教育漫话:是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的绅士教育的思想。
儿童之家:1907年初,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提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阐述了社会和教育的关系,表达了他通过教育改良社会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教育观.感官练习材料:蒙台梭利设计的这套“感官练习材料"包括训练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材料,其中从触觉练习材料为主.昆体良:是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代表著作《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代表了欧洲古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成就。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著作,这是一本泛论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和教育的综合性著作,其中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教育问题,集中反映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西方第一部全面深入探讨教育理论的著作。
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潮。
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的教育》:是福禄贝尔1826年完成的教育著作,集中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
(P321)《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出版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在“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发现学习法:在早期教育的方法上,布鲁纳还提倡发现学习法,他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结构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引导儿童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幼儿教育之父: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同时创立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推动了德国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故人称他为“幼儿教育之父”。
统觉作用:即人的意志之中已有的观念对新形成的观念具有统合、吸收的作用,也就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
“统觉作用"运用到教学上就是用旧知识体系理解新知识再重新排列合成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P310)谦虚笃实:张履祥提出谦虚笃实,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接受新知识。
要引导儿童常和“贤于我者”相比,才能“学日进,志益谦”。
张履祥力倡笃实,深戒轻浮.蒙养教育要倡笃实而戒轻浮。
艺友制:陶行知提出艺友制。
他说:“艺,是艺术,也可以作手艺解。
友,就是朋友。
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老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老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
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老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
慎则保傅:康有为主张孕妇的一切衣食住行均由医生安排,由女傅、女保具体管理照料,因此,保傅的责任重大,必须慎重选择。
“由总医生择其德性慈祥、身体强健、资禀聪明、有恒心而无倦性者为之".育婴院的管理与保教人员也都有女子担任。
之所以选择女子而不用男子,因为在康有为看来,“男子心粗性动而少有耐心,不若女子之静细祥慈和而有耐性也”,肩负双重责任.(P72)中体西用:张之洞在《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
“中学"就是“旧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学"主要指“西政”和“西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两者不可偏废,但“中学”是主要的,,“西学”是次要的。
卢梭:18世纪法国教育家,著有教育代表作《爱弥尔》。
他提出自然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教育。
他提出按儿童的年龄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方式。
从做中学:杜威在教育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教师的经验和学习中出发。
(P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