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由洗耳”典故源流研究

合集下载

文学家嵇康的生平事迹

文学家嵇康的生平事迹

文学家嵇康的生平事迹嵇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为魏晋时期文人团体“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

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嵇康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嵇康人物生平1.家族与家庭嵇康的祖先原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并改姓嵇氏。

有文献称嵇氏家族是一个儒学世家,但因缺乏佐证,这种说法产生了争议,后世学者猜测嵇氏是因为与魏武帝曹操同乡,而在嵇康父亲的一辈发迹。

嵇康的父亲名叫嵇昭,字公远,在曹魏担任督军粮治书侍御史的官职。

他在嵇康还在襁褓之中时便已经去世,嵇康由母亲和哥哥抚养长大。

因为父亲的遗产和兄长的抚养,嵇康的早年过着优裕的生活,母亲和兄长并没有强迫他拜师系统学习儒家的经典,这让嵇康得以学习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技艺以及接触其它学派的思想,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

有观点认为,父亲的早逝与母兄的纵容,对嵇康日后桀骜不驯的性格形成有着潜在关联。

嵇康有两个的哥哥。

长兄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学者们通过对嵇康经历与自述的研究确认了他的存在。

他同母亲一同将嵇康抚养长大,对嵇康影响巨大。

嵇康对他感情深厚,曾在《答二郭诗》等作品中多次提及他们的养育之恩。

后来长兄与母亲都先于嵇康去世,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与《思亲诗》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悲痛。

次兄嵇喜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他在西晋时担任了扬州刺史、太仆、宗正等重要官职。

兄弟二人之间作有《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及《答嵇康诗》互相赠答,嵇喜在赠答诗中表现出了与嵇康截然不同的积极入世的态度,使得后世对二人的关系有着诸多猜测。

有观点认为二人虽然价值观不同,但是仍有骨肉亲情;也有观点认为政治立场与价值观的分歧直接导致了兄弟关系的破裂嵇康成年后迎娶了曹魏宗室女长乐亭主为妻,官拜郎中,后又迁至中散大夫。

其家族与活跃在正始时期的名士何晏有着深切渊源。

有观点认为与曹魏的婚姻本身,及曹氏与何晏之间的关系,对于嵇康今后的政治立场与命运起着关键作用。

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馆藏唐宋金时期铜镜赏析

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馆藏唐宋金时期铜镜赏析

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馆藏唐宋金时期铜镜赏析作者:姜保国来源:《理财·收藏版》2018年第12期青岛市即墨区物馆陆续接收和征集到古代铜镜30余件,出土和征集地点清晰,时代明确。

现筛选唐宋金时期的部分铜镜介绍如下:1.双鸾镜(图1、图2)。

唐代。

即墨原城关镇出土。

直径18厘米,重900克。

面有锈蚀,呈银灰色。

圆钮,钮内侧各饰有一鸾鸟,展翅翘尾,左右相对,挟钮而立,姿态娇美。

钮上下各配饰一朵花卉。

八弧葵花形。

2.云龙纹镜(图3、图4)。

唐代。

即墨出土。

直径15.5厘米,重600克。

圆钮。

钮外饰云朵,浮雕一龙,鳞甲斑斑,盘曲舞爪,张口卷尾,口戏一珠。

八弧葵花形。

3.雀绕花枝镜(图5、图6)。

唐代。

2件。

一件完整,即墨出土。

直径9.5厘米,重165克。

呈黑漆古色。

另一件残,直径9.4厘米,重165克。

呈水银色。

两镜花纹基本相同,背部一凸玄纹将镜分为两区,内区钮上下左右各有一雀鸟做飞翔状,间饰枝叶,外区亦有四雀鸟做飞翔状,其间饰以“Y”形花枝纹。

均为八出菱花形。

4.禽雀绕枝镜(图7、图8)。

唐代。

即墨出土。

直径8.5厘米,重110克。

呈水银色。

圆钮,钮内侧有对称的一对凫雁呈站立状,有两只雀正展翅飞翔,其中间各有一小串枝隔开。

八弧菱花形。

5.凫雁踏枝镜(图9、图10)。

唐代。

即墨出土。

直径15.8厘米,重670克。

呈水银色。

背部圆钮,钮内侧上下、左右各有一只凫雁站在荷叶之上,左右一对呈对称状,荷叶分别有一荷苞弯曲朝下,凫雁中间各有一小荷叶串枝隔开,外区有各不相同八枝小荷叶串枝。

八弧菱花形。

6.八卦十二生肖镜(图11、12)。

唐代晚期。

即墨潮海街道办事处西障村出土。

直径23.5厘米,重1300克。

呈银灰色。

圆钮,镜背花纹为凸玄纹将镜分为三区,钮周围饰四神纹和八卦符号,中区为十二生肖图像,外区为铭文带,铭文字迹不清。

窄素缘。

镜体整体轻薄,背部花纹较为模糊,应为多次翻铸后的作品。

该镜出土于一墓葬中,同时出土有一四鼻罐,该镜覆盖其口上,罐内存有骨灰。

“洗耳”典故在宋代诗歌中运用论文

“洗耳”典故在宋代诗歌中运用论文

浅谈“洗耳”典故在宋代诗歌中的运用[摘要]“许由洗耳”的典故成了超凡脱俗的高士品德的代名词,成为中国文化典籍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象之一。

宋代文人对洗耳典故显得情有独钟,在宋代诗词中进“洗耳”一词出现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令人称奇。

宋代诗歌中对“洗耳”这一典故的运用的典型运用,借以抒发思古之幽,表达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肮脏世俗的厌倦之情,体现出宋代诗人对隐逸文化的向往之意。

[关键词]宋诗洗耳隐逸一、“洗耳”典故渊源今天河南汝州有一条洗耳河,在西城门外洗耳河桥头,原来还有一块“许由洗耳处”石碑,可惜今已毁弃,唯有高人许由的故事世代相传。

《通典》记载:“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城北五十里。

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

”晋皇甫谧著《高士传》亦有记载:“许由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

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水滨。

”人们为纪念许由,在汝州西关南建有许由庙。

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

“许由洗耳”的典故也就成了超凡脱俗的高士品德的代名词。

二、“洗耳”典故在宋代诗词中的应用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被奉为隐士的鼻祖。

许由在历代人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和深远影响,是没有可替代的。

因此,许由一向被誉为“高义之士”、“高士鼻祖”,辉映千秋,彪秉青史。

许由洗耳的典故成为中国文化典籍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象之一。

许由拒受尧禅、避而不仕,躬耕自食,怡然自乐的高洁形象,始终屹立于高士之林,为世人仰慕,至今不衰。

典故入诗是宋诗的一大特点。

用典之所以为宋代诗人所重,主要是基于用较少篇幅表现较多内容,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也在于它有含蓄的特点,在特定情况下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因此用典是为了表达复杂深厚或不便明言或无法言明的感情。

要达到“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方知咸味”(王骥德《曲律》)的境界。

诗中用典,不愧为使诗句言少意多、言简意深的重要法门。

李白《笑歌行》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

李白《笑歌行》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

李白《笑歌行》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笑歌行》是由李白所创作的,诗中“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来讽刺是非错位、黑自颠倒的丑恶社会现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笑歌行》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笑歌行》唐朝:李白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笑歌行》古诗简介《笑歌行》是诗人李白的杂言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6卷第24首。

《笑歌行》,在《乐府诗集》中属新乐府辞。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作有《笑歌行》一首,收于《李太白集》中。

《笑歌行》翻译/译文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曲如钩吗,古人知此可以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吗,古人知此可要死道边。

张仪之所以愿鼓三寸不烂之舌,苏秦之所以不愿种洛阳负郭二顷田,皆是此由之故也。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沧浪老人唱一曲吗,“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怜的屈大夫,连自己保身都无术,却虚作《离骚》教人读。

真可笑呀,真可笑,赵国有个豫让,楚国有个屈平,卖身却只买得千载虚名。

许由洗耳又有什么用?伯夷和叔齐饿死也至无所成。

君爱身后之名,我爱眼前之酒。

饮酒眼前即能享乐,虚名身后又在何处?男儿穷通当有时,今日之不遇,并非将来也没有时机。

如今我曲腰向君,君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猛虎向来不食案上之死肉,洪炉也不铸囊中锥一类的小玩意儿。

真可笑呀,真可笑,宁武子和朱买臣,当年也是叩着牛角唱歌,背着柴薪诵书。

这些一时遭困顿的贤土若今日逢君,君却看不出来,岂不令人佯狂而傲世哉!《笑歌行》注释⑴曲如钩:《后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引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典故:人体五官相关的故事

典故:人体五官相关的故事

人体/头面【长头】《后汉书·贾逢传》:“(贾逵)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

”’《梁书·范峋传》:“南乡范云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范长头。

’以岫多识前代旧事也。

”O喻博学之士。

宋陆游《秋晚寓叹》:“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另参见人物部·人杰“长头儿”。

【头上千薪】参见政事部·议政“积薪”。

清赵翼《七十自述》之十八:“胸中五岳平犹起,头上千薪积已高。

”【头似笔】《魏书·古弼传》:“世祖大阅,将校猎于河西。

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

世祖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

’弼头尖,世祖常名之曰‘笔头’,是以时人呼为‘笔公”。

”O指人忠直耿介。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直非头似笔,智谢里名樗。

”另参见政事部·忠直“头似笔”。

【头似笔】参见人体部·头面“头似笔”。

【放出头】参见文明部·学识“出头地”。

清丘逢甲《次韵寄谭彤士桂林》之三:“欧阳门下吾尤愧,但有文章放出头。

”【悬头】参见文明部·学识“悬头苦学’”。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焦头】参见器用部·日用“徙薪”。

O喻身陷困境。

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即事五首》之三:“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三握发】参见人物部·帝王“周公吐哺”。

宋陆游《老病谢客或者非之戏作》:“客至难令三握发,佛来仅可小低头。

”【发冲冠】参见地理部·水流“易水”。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怒发】参见人事部·情感“冲冠”。

晋卢湛《览古诗》:“毗血下沾襟,怒发上冲冠。

”【潜郎生白发】参见人事部·寿考“白发潜郎”。

来苏轼《次天子韵答岑岩起》:“莫叹潜郎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

”【断发】参见化类部·亲眷“剪警”。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闻一多的《孟浩然》及其典故知识

闻一多的《孟浩然》及其典故知识

作业要求:1、摘抄富含哲理、耐人寻味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整理相关典故知识。

3、这篇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这些内容适用于哪些话题,请加以整理,有意识地积累素材。

孟浩然闻一多当年孙润夫家所藏的王维画的孟浩然像,据《韵语阳秋》的作者葛立方说,是个很不高明的摹本,连所附的王维自己和陆羽、张洎等三篇题识,据他看,也是一手摹出的。

葛氏的鉴定大概是对的,但他并没有否认那“俗工”所据的底本——即张洎亲眼见到的孟浩然像,确是王维的真迹。

这幅画,据张洎的题识说,虽轴尘缣古,尚可窥览,观右丞笔迹,穷极神妙。

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这在今天,差不多不用证明,就可以相信是逼真的孟浩然。

并不是我们知道浩然多病,就可以断定他当瘦。

实在经验告诉我们,什九人是当如其诗的。

你在孟浩然诗中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能不是“颀而长,峭而瘦”的吗?连那件白袍恐怕都是天造地设,丝毫不可移动的成分。

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内的装束,尤其是诗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

编《孟浩然集》的王士源应是和浩然很熟的人。

不错,他在序文里用来开始介绍这位诗人的“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八字,与夫陶翰《送孟六入蜀序》所谓“清朗奇素”,无一不与画像的精神相合,也无一不与浩然的诗境一致。

总之,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再没有比孟浩然更具体的例证了。

张祜曾有过“襄阳属浩然”之句,我们却要说:浩然也属于襄阳。

也许正惟浩然是属于襄阳的,所以襄阳也属于他。

大半辈子岁月在这里度过,大多数诗章是在这地方、因这地方、为这地方而写的。

没有第二个襄阳人比孟浩然更忠于襄阳,更爱襄阳的。

晚年襄阳漫游南北,看过多少名胜,到头还是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实在襄阳的人杰地灵,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

从汉阴丈人到庞德公,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人物,我们简直不能想像一部《襄阳耆旧传》,对于少年的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

李白诗歌用典

李白诗歌用典

李白诗歌用典巫山云雨、阳台梦、襄王梦:比喻男女欢会。

典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其上有云气变化无穷。

玉谓此气为朝云,并对王说,过去先王曾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称是巫山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

巫山之女临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摘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唐·李白捣衣篇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唐·李白寄远十一首之六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唐·李白久别离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

唐·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一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唐·李白古风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

唐·李白寄远十一首之五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唐·李白寄远十一首之四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唐·李白江上寄巴东故人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唐·李白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

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之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典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意谓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比喻知音难得。

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以“阳春白雪”喻指高深典雅作品,以“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摘句: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唐·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老街新貌:繁华依旧在故事永流传

老街新貌:繁华依旧在故事永流传

老街新貌:繁华依旧在故事永流传合肥学习平台2021-11-27作者:秦鸣吴守春汪德生杨钧张璇李道林吴炎炎很多城市都有一些老街旧巷,一点一滴都记录了最初的生活面貌。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老街也在逐渐旧貌换新颜,继续讲述着精彩纷呈的人文故事。

二龙街:在庐州百姓中口口相传庐剧中有一名剧叫《小辞店》,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如果你仔细听《小辞店》,会不断听到“二龙街”这个词。

庐剧是合肥地方剧,那么这个“二龙街”又在哪里呢?其实,“二龙街”在过去可是一条相当出名的老街!二龙街同大镇的二龙街从合肥沿着合铜路去庐江,过肥西县三河镇之后,再过一座大桥,就有一条街道直通合铜路,路口还竖着牌坊一样的牌楼。

街口颇为繁华,有不少饭店、商店,这里就是庐江县同大镇著名的二龙街。

实际上,如今二龙街的繁华远不能与曾经相比。

曾经的二龙街,真可谓繁华空前。

三河镇与二龙街相毗邻,由于当时三河集镇水陆交通方便,商贸十分发达,成为徽商几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于是二龙街上的客栈、酒楼、药店也一个个应运而生,人丁兴旺,生意兴隆。

1938年秋天,因日本军队全面侵华,合肥、芜湖、南京等沦陷区的居民大量涌入三河,使三河镇和二龙街居民一下子膨胀至七八万人。

由于消费陡增,商业猛扩,当时这里一度有了“小南京”之称。

据当地老人介绍,庐江县同大镇的“二龙街”与肥西县三河镇的“二龙村”一水(杭埠河)之隔。

上世纪70年代,“二龙村”还是“二龙街”的一部分,辖属庐江县原“黄道乡”,当时的乡政府就坐落在“二龙街”。

1978年,庐江、舒城、肥西三县兴修“引马入巢”水利工程,开辟了杭埠河,使得“二龙街”与“二龙村”分隔东西。

1991年秋季,省政府在调整地域管理时,将“二龙村”划归三河镇。

治理杭埠河时二龙街被拦腰切断,一段留在肥西县三河镇,一段留在庐江县同大镇。

两者都叫二龙街。

二龙街的出名可不单单是因为它是商品集散地,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条街的得名。

二龙街与三河镇古街之间曾经有一个“二龙”牌坊,这个牌坊几经修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拆毁。

有巢氏的故事及传说

有巢氏的故事及传说

有巢氏的故事及传说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 。

是中国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之一。

居住在古黄河下游一带,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约5500~5300年新石器时代。

史传为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

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录有巢氏是何方人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即有记载。

《庄子·盗跖》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 《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人物起源有巢氏,号称大巣氏,是中国远古时期传说人物、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一。

顾名思义,“有巢”就是人们要有地方住。

这个神祇的任务是是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

远古时期,有巢氏率领古人筑巢为室,古人得以安居一处,家园的梦想终成现实。

最早的巢居又称为“树上居”,顾名思义,是建在树上的,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

上古之世,古人居无定所,饱受禽兽蛇虺荼毒。

后来,有位圣人发现,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古人欣喜无比,纷纷效仿,尔后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

从这个朴素的名号看来,有巢氏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平民英雄。

有巢氏实际上代表着当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发展到建造房屋的阶段,是进步的一个标志。

古史的年代越久,给后人留下的谜团也就越多,有巢氏便是如此:他率领子民在哪里筑巢为室?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在流传至今的史籍的缝隙中,后人只能捕捉一点关于他的流光碎影。

《遁甲开山图》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

筑巢而居《路史》记载: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

未有火化,搏兽而食,凿井而饮。

桧秸以为蓐,以辟其难。

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揭秘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的第一美男子是谁?

揭秘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的第一美男子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的第一美男子是谁?
导语:才子文人多数长得并不好看,就像才女佳人很难同时是美女一样,才子也很难同时是帅哥,有些甚至还长得很丑陋。

造物主是很公平的,才学和长相
才子文人多数长得并不好看,就像才女佳人很难同时是美女一样,才子也很难同时是帅哥,有些甚至还长得很丑陋。

造物主是很公平的,才学和长相,往往只会给你一项。

才子配佳人,才女受尊敬,完全是靠的内在的气质和才学。

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倒仍有少数才女加美女的——王昭君、卓文君、班昭、班婕妤、蔡文姬、甄宓、苏小小、杨贵妃、武则天、薛涛、鱼玄机、杜秋娘、花蕊夫人、朱淑真、王朝云、李师师、李清照、唐琬、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顾眉、寇白门、董小宛、陈圆圆、潘玉良等。

也有少数才子加帅哥的,城北徐公、宋玉、司马相如、严子陵、周瑜、曹植、嵇康、阮籍、潘安、谢灵运、高长恭、沈约、独孤信、骆宾王、柳永、周邦彦、蔡襄、蔡京、郑和、唐寅、郑芝龙、侯朝宗、和珅、毕沅等。

那么,究竟中国古代长相最好的文学家是谁呢?上述这些人,大多数要么算不上是真正的美男子,只是相对而言还算身材较高、五官较端正而已(甚至有一些是虚构的情形或人物);要么算不上是一流的文学家,只是相对而言还算有些才学,留下了一些还算不错的诗文而已。

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第一美男子的,非嵇康莫属。

嵇康(223—262或224—263),字叔夜,原籍浙江上虞,后移至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一说宿州),三国时期魏末人士。

幼年丧父,励志勤学,有奇才,为人耿直,远迈不群。

成年之后,娶曹林之女——长乐亭
生活常识分享。

许巢的典故

许巢的典故

《许巢的典故》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许巢”的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很有才华的人,一个叫许由,一个叫巢父。

他们都不喜欢追求功名利禄,只想过自由自在、平静的生活。

许由特别厉害,他的品德和才能都让人称赞。

当时的皇帝听说了他,就想请他来当官,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可是许由不愿意,他觉得当官会让他失去自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巢父呢,也是个很特别的人。

他住在山里,自己养牛为生,每天和大自然为伴,特别快乐。

有一天,许由为了躲避皇帝的邀请,跑到河边去洗耳朵。

巢父正好牵着牛经过,就问他:“你为啥洗耳朵呀?”许由说:“皇帝要我去当官,那些话弄脏了我的耳朵。

”巢父听了,很生气地说:“你不想当官,就躲起来呗,在这洗耳朵,把水都弄脏了,我的牛还怎么喝水!”说完,牵着牛就走了。

小朋友们,许由和巢父是不是很有趣呀?他们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荣华富贵,只追求自己心里想要的生活。

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被别人的想法左右哟。

《许巢的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聊聊“许巢”的典故。

许由和巢父生活的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想着当官发财,可他们俩却不一样。

许由的名声越来越大,皇帝觉得他一定能把国家管理得很好,就一直派人去找他。

许由为了躲开这些人,跑到了深山里。

巢父呢,每天还是开开心心地照顾他的牛。

有一次,有人问巢父:“你怎么不像许由那样出名呢?”巢父笑着说:“我就喜欢和我的牛在一起,过简单的日子,出名有啥好的。

”后来,人们就用“许巢”这个词来形容那些不追求名利,喜欢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小朋友们,虽然我们现在还小,但是也要想一想,自己以后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是像许由和巢父一样自由自在,还是去追求很多很多的东西呢?《许巢的典故》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许巢”的故事。

许由和巢父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

有个小朋友听了他们的故事后,就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许由不愿意当官呀?”爸爸说:“因为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许由觉得自由和快乐比当官重要。

有巢氏神话传说记载

有巢氏神话传说记载

有巢氏神话传说记载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 。

是中国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之一。

居住在古黄河下游一带,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约5500~5300年新石器时代。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有巢氏的神话故事,供大家参考。

一、有巢氏简介有巢氏,简称“有巢或巢”,号“大巢氏”,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一。

相传为缁衣氏之夫、燧人氏之父。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开篇解说词:“从有巢氏仿鸟筑巢、构木为屋到具有中国气度、中国风格的浙江美术馆,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驻足,总能惊艳四方。

从选址西子湖畔,到确立建筑风格,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的推动下,浙江美术馆修建完成。

国务院《经济要参》刊发:《从文化输出“新抓手”浅议有巢氏文化之价值》:“有巢氏时代代表着人类从原始‘穴居’向‘巢居’文明过度的新阶段,是人类和动物逐渐分离的文明启蒙时代,所以把有巢氏定位为‘文明的领航者’,当之无愧。

…‘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是有关有巢氏的最有名的句子。

有巢氏时代,没有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的民族、宗教色彩,更没有政治色彩。

”顾名思义,“有巢”就是人们要有地方住。

而有巢氏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洞穴中,在树上用枝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

筑巢为室,华夏先民得以安居一处,家园的梦想终成现实。

最早的巢居又称为“树上居”,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形成房屋。

有巢氏率领子民在哪里筑巢为室,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等等;在中外史籍中,可见详细记载如:《遁甲开山图》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载:“有巢氏部落建立的巢国(简称“巢”)则仍旧都城于今巢城(巢湖市)。

”;“有巢氏”便是一位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平民英雄。

华夏始祖有巢氏《致黎锦熙信》言到:“古之人有行之者,巢、许是也。

”;“巢”指有巢氏后裔巢父,尧时高士,以巢居闻名。

许由洗耳的历史典故

许由洗耳的历史典故

许由洗耳的历史典故上古有这么位贤人,深受尧的喜欢。

他的名字叫许由,他有一段佳话是关于洗耳的。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许由洗耳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上古有位贤人叫许由,他品格端方,淡泊名利,赢得了帝尧的尊重,不仅多次向他请教处世为君之道,甚至想要把首领之位禅让给他。

许由不但不接受,而且逃到颍水之滨的箕山脚下隐居。

后来,尧又想委任他做九州长,结果不等传达的人说完,许由就忙不迭地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意让这种世俗的声音玷污了自己的清听。

此时,他的隐士朋友巢父正好牵牛经过,闻听此事后,语带讥诮地说:“你如果一直居于深山,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做,只是故作清高,沽名钓誉罢了,我还怕这水被你污染,牛喝了会害病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饮水去了。

巢父的话揭示了隐士的悖论:真正的隐士注定无名,早已湮灭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隐士”大多只是虚构或表演给世人看的。

至于那些宣扬隐逸精神的士人,多是将其视为处世策略,他们向往的还是“道隐则隐,道显则显”的`潇洒境界。

许由洗耳的故事能够被后世传诵,关键在于它反映了文人对政治的复杂情感——既希望得到权力的眷顾,又不愿意放弃独立的人格。

同时,还表明了一种姿态,即使是被儒家看作黄金时代的尧舜治世,也不能羁绊文人高洁的心灵,更遑论其他时代了。

因此,“许由洗耳”为各种艺术作品广泛引用,虽然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但都着重以“洗耳”表明文人的高洁和自爱。

【拓展】故事传说,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

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

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

许由就把消息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弄脏这清溪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巢湖有个洗耳池散文随笔

巢湖有个洗耳池散文随笔

巢湖有个洗耳池散文随笔提到洗耳池公园,住在巢湖的居民无人不知,它是市内的两座公园之一,位于城东。

它还有一个人文传说,据说,巢父在此地牵牛时批评了史上圣贤许由,许由用池水洗耳,因此就有了“洗耳恭听”的典故,洗耳池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老实说,我年轻时对洗耳池公园没啥好印象。

那时的它淹没在破旧的老楼群里,占地面积很小,有一方池,一些杨柳,一些杂树。

池中是一滩死水,颜色是深黑的,水中,杂草丛生,垃圾或漂浮,或沉入水底。

到了夏天,就有异味飘散。

居住周围的妇人,还在里面洗拖把。

这样的洗耳池总让我想起老舍笔下的龙须沟。

“这哪是公园啊!分明就是废弃的荒水塘。

"我曾这样形容洗耳池公园。

当年我们家小姑娘刚会走路,带她去的最多的是卧牛山公园。

一家人在卧牛山公园赏过牡丹,赏过菊花,在卧牛雕塑前拍照,还经常开碰碰车……那时觉得卧牛山公园环境很优美,适合带宝宝去游玩。

女儿说,卧牛山留有她许多美好的幼年回忆。

洗耳池公园似被人遗忘的角落。

直到2006年,勤劳的巢湖人对洗耳池进行了改造,沧桑的洗耳池公园焕然一新。

公园占地面积扩大为十几公顷,绿化占地多些,水域也有大约四公顷。

走进公园,绿色宝塔树,似一位位少女,娴雅俏立。

紫薇、红枫、美人蕉、水菖蒲、一年四季,相映生景。

园内还有假山,亭台,长廊,还有变化多样的小桥流水和木栈道,一派南国园林风光。

浅夏的时节,晚上最适合去洗耳池公园散步。

公园内,路灯柔和,气温不冷不热,人走在木浮桥上,手扶麻绳栏杆,晃晃悠悠,有点不走寻常路的意思。

假山是孩子们的天地,三五成群的孩子,在假山丛里钻进钻出,躲着猫猫好不开心。

长廊内灯光明亮,有人坐着休息;有人围成一圈,唱起了戏曲;有人在亭子里两两对奕;当然空旷的地方还有许多跳舞的人;也有不喜热闹的人,就顺着池水边漫步。

这时清风习习,柳枝临水依依,好不惬意,这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

到了国庆节,洗耳池公园内张灯结彩,花卉盛开,人流如织,最是热闹!夜晚,看花灯的人熙熙攘攘,园内还有卖玩具的,好多银光棒在孩子们手里闪闪发光。

有巢氏的神话故事

有巢氏的神话故事

有巢氏的神话故事有巢氏史传为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关于有巢氏的神话故事吧!有巢氏原始社会的先民,最初是一群一伙地住在山洞里。

那时人少,禽兽多,又没有箭弩一类的武器,抵御不住猛禽恶兽的袭击,常常遭受伤害。

于是有人想出个办法,就是白天拾些橡、栗的果实填饱肚子,夜晚在树上搭个窝睡觉,又安全,又舒适。

这些人就被称为有巢氏之民。

人们把最初创造巢居的人拥为领袖,称为有巢氏推他做部落长。

有巢氏的时代,有的说在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之前,亦称大巢氏;有的说在伏羲氏之后,他“教民编槿而庐,编萝而扉”,就是说教老百姓把树枝编起来做房子,把藤萝编起来做门窗。

似乎他不仅是巢居的发明者,还是房屋的创始人。

有巢氏治理的地方,名叫石楼山,在琅琊(今山东诸城附近)之南。

传说有巢氏手下有个很能干的臣子,他很信任这个臣子,就把部落的大权都交给了他;后来有巢氏发现这个臣子专横武断,就罢了他的官。

那臣子一怒之下,率着党羽把有巢氏推翻了。

本篇据《庄子·盗跖》、《博物志·杂说上》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

有巢氏也是神话传说中的古圣人,他发明了巢居,较之穴居是一大进步;进而教民结庐而居,较之巢居又是一大进步。

至于有巢氏被臣子推翻之事,当是后人加上的传说,不属于原始的神话。

介绍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 。

是中国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之一。

居住在古黄河下游一带,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约5500~5300年新石器时代。

史传为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

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录有巢氏是何方人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即有记载。

《庄子·盗跖(zhi)》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 《韩非子·五蠹du》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巢姓氏的起源

巢姓氏的起源

巢姓氏的起源巢姓主要源自:姒姓、嬴姓。

巢姓起源一源于有巢氏,出自上古时期有巢氏部落,属于以国名、氏族名称为氏。

上古时,中原地区林木茂密,野兽很多,经常侵扰在地面栖息的人类。

相传到了远古昊英之时,人少而禽兽多,为防御野兽侵害,昊英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

后又发明了穴居。

从此人们在睡觉时就不必担心野兽的侵袭了,于是大家把将昊英视作圣人,推戴他为部族首领,号称“巢氏”,他的后代就是著名的有巢氏部落族人。

不过,也有传说指明“有巢氏”的名字叫金乌,女,风姓,号昊英氏。

按史籍《三皇五帝时代》的记述,金乌是古代氏族联盟时期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六任帝王,大伏羲氏族风姓女王昊英氏执政的第二任帝王。

有学者推测金乌生于帝规辛八年(乙丑,公元前5876~前5803年),出生在昊英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昊城(今河南三门峡渑池英豪镇),都城建在遂城(今河南驻马店遂平),就是她发明了将房屋建筑在大树上。

金乌在三十岁即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逝世于金乌四十四年(戊寅,公元前5803年),终年七十四岁,死后葬在遂城南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遂平南部),尊号帝金乌。

其后世人称其族为“有巢氏”。

正是由于居巢国归靠了楚国,因此在当时引起了吴国的极大愤怒。

据史籍《左传》中的记载,周敬王十一年(楚昭王熊壬七年,吴王阖闾六年,公元前509年),吴王阖闾指挥吴国大军突然攻入居巢国,迅速攻占了居巢国都城,还俘获了代表楚国镇守在城中的楚公子繁,居巢国就此灭亡。

之后,吴王阖闾将其地设为“巢州”,其城池被称作“巢州城”。

到了周元王姬仁三年(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国,巢州城归了越国。

一直到了周显王姬扁十四年(楚宣王熊良夫十五年,越王无颛八年,公元前355年),在楚国灭了越国之后,巢州城才复为楚国所有。

在后来战国晚期的楚怀王熊槐执政时期(公元前328~前299年),古巢州城就是楚国经商线上极其重要的商业驿站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为 固定 的 典 型 出现 当为 宋代 郭 茂 倩 编 纂 的 《 t f . 府 诗 穷 达 一 也 . 为寒 暑 风 雨 之 序 矣 故 许 由虞 乎颍 阳 . 而共
集》 卷 九 十 中引 录 的 唐代 诗 人 李 白 的《 笑歌 行 》 。但 是 伯 得 乎 共 首 ” 它 最早 是 以“ 颍阳” 的 典 故 形 式 存 在 后 来 出现 了“ 洗 二 、 “ 巢 由洗 耳 ” 典故 释 义
实 意 义
内 涵 现 为 耻 辱 . 心 性 旷达 于 物 外 “ 巢 由洗 耳 ” 这一 典故 之 含
义 激 励 了许 多 后 来 者 他 们 或 学 “ 巢由” 隐居 不 仕 : 或 用“ 巢 由洗 耳 ” 的 含 义 来激 励 自己 . 告诫 自己 要保 持 高
尚 的志 趣 和 节 操 : 或 用 这 一 典 故 的 廉 洁 自持 之 含 义 来
“ 巢 由洗 耳 ” 典 故 变 体 形 式增 多 .使 用频 率 也 大 大增 清 水 洗 耳 . 说: “ 向 闻贪 言 , 负吾 友 矣 。 ” 以 后 就 逃 避 到
持 等 内涵 外 . 还有特殊 的文化涵 义. 以及 极 大 的 现 实
意义。
关键词 : “ 巢 由洗 耳 ” 变体 形 式 使 用 情 况
据现存文献检索结果 . “ 巢 由洗 耳 ” 作 为 固定 的典 故 形 式 首 次 出现 当为 宋 代 郭 茂 倩 编 纂 的 《 乐府诗集》
卷 九 十 中引 录 的唐 代 诗 人 李 白 《 笑 歌行 》 : “ 君 不 见 沧 浪 老人 歌 一 曲 . 还 道 沧 浪 濯吾 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 . 虚 作( 离骚> 遣人读 。 笑矣乎 , 笑矣乎 。 赵有豫让楚屈平 ,
作用 。

到了汉代出现 了 “ 巢 父洗耳 ” 、 “ 洗耳 ” 、 “ 巢 箕” 、
究 的方 向 。“ 巢 由洗 耳 ” 典 故 蕴 含 着 廉 洁 自持 、 心 性 旷 “ 巢许” 、 “ 巢 由” 、 “ 箕 山之 节 ” 、 “ 洗 渭 ”等 变 体 形 式 , 并

“ 巢 由洗 耳 ” 典 故 溯 源
安 徽文学
ANHUI WE NXUE 文
“ 巢 由洗耳 " 典故 源流研 究
温 荣玲
( 中南大学 文 学院 )
摘 要: “ 巢 由洗 耳 ” 典 故 源 于作 为 固定 的典 故 形 式作 得 道 者 , 穷亦乐 , 达 亦 乐 所乐 非 穷 达 也 , 道得 于此 。 则

另外 . 随 着 科 学 技术 的高 速 发 展 和 政 府 对 外 开 放 人 古 之 得 道 者 , 穷亦乐 , 达亦 乐 。所 乐 非 穷 达 也 , 道 政 策 的提 倡 以加 强 国际 交 流 . 使 得 中华 文 化 受 到 外 来 得 于此 , 则 穷 达 一也 , 为 寒 暑 风 雨 之 序矣 。 故 许 由虞 乎 文化 的极 大 冲击 越 来 越 多 的 中 国 人 在 新 生 事物 和外 颍 阳 . 而 共 伯 得 乎共 首 ” 中出现。 在 这里 “ 颍阳” 表 面 意 来 文化 面前 失 去 了辨 别 力 . 以 至 于使 自己在 物 质 乃 至 义 为 隐居 之 地 . 实则 指对 得 道 者 所 达 到 的 思 想 境 界 之 精 神方 面都 失 去 了方 向 所以 . 笔 者选 取 了 中华 文化 赞 扬 . 鼓 励 人 们 应 当 注重 精 神 旷达 之 追 求 中具 有 极 大 正 能 量 的 “ 巢 由洗耳” 典 故 来 作 为 自 己研 达 等 文 化 内涵 . 对 中华 民族 具 有 极 为 重 要 的 精 神 导 向
卖 身买 得 千 年 名 巢 由洗 耳 有 何 益 . 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 爱 身后 名 , 我 爱 眼 前酒 。饮 酒 眼前 乐 . 虚名何处有 ! 男 儿 穷 通 当有 时 . 曲腰 向 君 君 不 知 ” 此后 , “ 巢 由洗
耳” 典故广为流传 . 常 见 于 后 世 各类 文 献 。 但是. 值 得 注 意 的是 “ 巢 由洗 耳 ” 典 故有洗耳 、 巢 父 洗耳 、 巢父饮牛 、 巢涧 、 巢箕 、 巢许 、 巢 由、 颍 阳 等 众 多 变体 形 式 据现存文献检索结果可知“ 巢 由洗 耳 ” 典 故 最早 是 以 “ 颍阳” 的典 故 形 式 存 在 的 。 我 们 的依 据 为 秦 朝 吕不 韦 的《 吕氏 春 秋 . 慎人》 中载 : ‘ ‘ 孑 L 子日: “ 古 之
或用这一典故的廉洁自持之含义来帮助君主治理国家三巢由洗耳典故变体形式考察巢由洗耳典故最早是以颍阳这一典故形式出现的使用很少仅在秦代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慎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虞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中出现在这里颍阳表面意义为隐居之地实则指对得道者所达到的思想境界之赞扬鼓励人们应当注重精神旷达之追求到了汉代出现了巢父洗耳洗耳巢箕等体形式被广泛使用出现于法言义疏琴操说苑三国志史记汉书等文集中到了唐宋五代及元代时期由于这一段时期是文学发展的全盛时期在此时期士人才子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在这些文章的创作过程中除了旧典故形式被大量运用外新的典故形式纷纷出现这些体形式被广泛运用于诗词或文章之中来表达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志趣元代巢由洗耳典故及其体形式使用范围不是很广泛只增添了抗志箕颍这一种新的变体形式明清时期可以说是巢由洗耳典故使用最为多的时期新的典故变体形式如巢许窟巢由之节箕栖颍饮牵犊饮上流上流饮牛人逃名得上流洗耳牵牛许巢等等巢由洗耳这一典巢由洗耳典故源流研究中南大学文学院23安徽文学anhuiwenxue安徽文学2014故的所有变体形式在此时期都曾出现过

中 国作 为 四大 文 明 古 国 之 一 . 拥 有 源 远 流 长 的历
史、 文 明 和 文化 我 国 的典 故 是 丰 富 多 彩 的 , 折 射 出我 帮 助 君 主 治 理 国家 国古 代 社 会 生 活 和 社 会 意 识 的 各个 方 面 然 而 国人 对 三 “ 巢 由洗 耳 ” 典故 变体 形 式 考 察 典 故 的研 究 不 是 很 多 . 因此 本 文 从 典 故 源 流 研 究 的角 度 来 加 强 国人 对 中华 文 化 的 了 解 . . “ 巢 由洗 耳 ” 典 故 最 早 是 以“ 颍阳” 这 一 典 故 形 式 出现的 . 使用 很少 , 仅 在 秦 代 吕不 韦 的 《 吕氏春秋 . 慎
耳” 、 “ 巢 父洗耳 ” 、 “ 巢父 ” 、 “ 饮 牛” 、 “ 巢涧” 、 “ 巢箕 ” 、 “ 巢许” 、 “ 巢 由” 、 “ 颍阳” 等 众 多 变体 形 式 南 北朝 时期 加。 “ 巢 由洗 耳 ” 典 故 内涵 丰 富 . 除 了 隐居 不 仕 、 廉洁自
相传尧让天下与许由 , 许 由去 告 诉 巢 父 巢 父 批 评他没有隐居好 . 才 有 这 样 的事 。 许 由懊 悔不 已 . 乃 以 箕 山之 下 去 后 人 或 谓 巢 父 即许 由 , 故称“ 巢 由洗 耳 ” . 并 以“ 巢由” 等泛指隐者。“ 洗耳” 原 用 来 比喻 不 愿 听 、 不 愿 问世 事 用“ 巢 由洗 耳 ” 来 表示 以接 触 尘 俗 的 东 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