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室手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1、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应提前15-20分钟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整理器械台、清点物品,所有物品必须清点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配合,物品清点未完成不得开始手术配合。
2、洗手护士对所有器械和敷料作全面整理,做到定位放置,心中有数,巡回护士应清理并检查手术间环境,确保没有遗留的手术器械和敷料。
3、物品清点必须由巡回和洗手护士2人于术前、关闭体腔及深部伤口前、后及缝合皮肤后共同清点共同完成,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执行补充细则一、需清点物品:所有手术的台上物品包括:所有手术器械、小方纱布、小纱布、大纱布、吸水巾、缝针、脑棉、纱带、花生米剥离子、吸引器保护套、操作钳头端保护套、盖帽、螺丝等小配件,腔镜下使用小纱布、塞阴小纱布、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克氏针、钻头、外来器械、耗材及配件。
(所有清点物品剪开或拆开使用时,必须由洗手和巡回护士清点确认,并记录在案)二、清点人员:本台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及接班洗手和巡回护士。
无洗手护士的手术,由主刀或一助与巡回护士清点。
第一年轮转护士及实习护生不得互相清点手术物品,必须要有一名手术室工作一年以上护士参加清点。
三、清点时机:消毒皮肤前,关闭深部组织、体腔、关节腔、膈肌、后腹膜、盆腔反折腹膜、空腔脏器(子宫、膀胱、胃肠等)前后,放置内固定假体前后,关腹膜、硬脑膜、胸腔前后,缝合皮肤后。
四、清点方法:见清点制度五、清点要求:上台纱布、纱布巾必须2遍清点,数量正确,并且经常其完整性;器械、缝针等数量正确,完整无缺。
脑外科:1、脑外手术需清点物品包括:各种手术器械、脑棉、头皮夹、缝针、注射器针头、纱布巾、伤口纱布、微型纱布等,所有手术均需清点。
2、在清点器械时,有小螺丝等能拆卸的小配件的器械需由洗手、巡回护士共同检查其完整性,不完整器械更换或由巡回护士台下记录。
3、脑棉、缝针、注射器针头、头皮夹等在上台前,关硬脑膜前、关硬脑膜后,关头皮前后清点清楚。
4、脑棉在洗手护士洗手上台后,由巡回护士拆上台,清点要求每块检查,脑棉的缝线似脱出禁止上台使用,所有拆到手术台上的脑棉必须全部清点完毕方可使用。
医院手术查对制度(标准版)

手术查对制度
一、手术物品查对: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所有手术用物,保证数目和完整性完全吻合,并及时准确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
二、无菌效果查对:手术使用的无菌包及一次性无菌物品需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有无破损或潮湿,灭菌日期及监测指示,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三、输液、输血、用药查对:操作前必须双人核对,输液、用药严格做到“三查八对”输血“三查十对”,执行口头医嘱时复述两遍,两人核查无误方可使用。
四、接手术患者时查对:根据手术申请单、患者腕带、病历查对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术前用药、术前准备、影像资料等。
五、三方手术安全核查: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核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等。
六、手术标本查对: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查对患者科室、姓名、性别、部位、标本名称、病理检查单,核对无误后,洗手护士登记,签名,由病检科工作人员与手术室护士核对双签名后方可放行。
手术中物品的清点与核对

手术中物品的清点与核对清点与核对制度是手术部(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执行清点与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将异物滞留于体腔中。
一、清点原则(1)严格执行“四次”清点制度,“四次”是指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缝完皮肤后)。
(2)一些特殊体腔,如膈肌、子宫、心包、后腹膜等,在关闭前、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也应共同清点物品。
(3)术中临时添加的器械、敷料,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在器械台上至少清点两遍,检查其完整性,记录无误后方可使用。
(4)“三不交接”制度。
器械护士在每例手术进行期间不交、接班;巡回护士病情、物品交接不清时,不交、接班;紧急手术时不交、接班。
(5)清点物品时应坚持“唱点”原则,两人应同时大声读出所清点的数字。
二、清点内容(1)器械:包括普通器械、内镜器械等。
手术开始前,要严格核对器械数目、完整性,关节功能是否良好,自动拉钩、咬骨钳、窥阴镜等的螺丝有无缺少。
手术中,随时检查易丢失的器械配件,如螺丝、螺帽、弹簧、支撑杆等。
内镜器械术前必须检查镜面有无破损或模糊不清,操作前后必须对操作钳、操作钩,配件、盖帽、胶皮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性。
(2)敷料:主要包括纱布垫、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等。
清点时必须重新整理,检查其完整性并防止重叠及夹带。
(3)其他:包括手术刀片、电刀笔、束带、线轴、缝针、注射器及其针头、针头帽等一次性用物。
三、清点时间手术前,器械护士应提前15min刷手,对所需器械进行整理,并有序摆放,执行手术清点与查对制度。
(1)第一次清点:手术开始前整理器械时,由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进行用物面对面的原位清点,对纱布垫、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缝针、电刀笔、吸引头、刀片等物品至少清点两遍,由巡回护士一对一记录。
清点记录后,两人再次核对手术护理清点单上的记录数目,有疑问时立即纠正,杜绝笔误。
(2)第二次清点:在关闭体腔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对术前及术中添加的用物至少清点两遍,并在清点单上写明清点数目,清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体腔。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
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后。
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小鱼、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针、线轴;血管吻合术应增点血管针、血管夹;心脏手术应增点阻断管,排气针头,灌注针头、血管钳等。
2、手术开始前,必须将手术间的其他纱布等物品清理干净,并拿出;手术开始,巡回护士即时将手术前的垃圾清理出手术室,清理彻底。
3、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
如有疑点应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刀片、螺钉、螺帽,及各种进腔物品的完整性。
4、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
包括切下来的脏器。
5、使用清点过的物品如发现异常(重叠、少带、物品不完整),应立即通报及时处理。
纱布不得随意剪开,物品剪下来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6、手术过程中增减物品要及时清点并准确记录。
7、清点物品时,发生意见分歧应立即请示由上级做出决定。
8、带学生、进修生上台时,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并负责。
进修生单独上台时,巡回护士负全部责任。
9、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司械护士要提示医生共同记住。
10、缝针用后及时别在针板上或放在针盒内,断针要保存完整,正使用的针不应离开持针器,掉在地上的缝针由巡回护士放入消毒盘内,手术结束后交由司械护士带出手术间处理。
11、一例手术两次清点物品时要求:⑴食管手术关膈肌,关胸时均应全部清点。
⑵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常规清点,做另一侧重新清点。
但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好放于手术间内,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⑶直肠癌根治术中肛门部用的器械、敷料、缝针单独清点,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全部清点。
医院手术室手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室手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查对制度随着新、高、尖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器械、手术敷料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及手术室与供应室的一体化管理,促使了手术室对清点核对制度的规范化。
清点核对制度是手术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清点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异物遗留体腔。
坚持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人四次”清点核对制度,以保证病人的安全,避免器械在回收、清洗、灭菌过程中的丢失。
一、清点原则1.严格执行“三人四次”清点制度。
“三人”指手术医生第二助手、刷手护士、巡回护士;“四次”指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缝完皮肤后)。
2.在一些腔隙部位如膈肌、子宫、心包、后腹膜等的关闭前、后,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共同清点物品。
3.术中临时添加的器械、敷料,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在器械台上及时清点数目至少两次,并检查其完整性,及时准确记录无误后方可使用。
4.“三不准”制度的执行刷手护士在每例手术进行期间原则上不准交接换人;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病情、物品交接不清者,不允许交接班;抢救或手术紧急时刻不准交接班。
5.清点物品时坚持“点唱”原则。
刷手护士大声数数,巡回护士小声跟随复述。
6.准确及时记录所有手术台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两人核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全名。
二、清点内容1.器械:包括普通器械、内镜器械等所有手术台上的器械。
手术开始前严格核对器械是否齐全完整,功能是否良好,螺丝是否松动、完整等。
手术中,凡使用带有螺丝、螺帽、弹簧、支撑杆等小配件的器械时,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都应仔细检查其数目及完整性。
内镜器械术前必须检查镜面有无破损或模糊不清,对操作钳、钩,配件、盖帽、胶皮等进行清点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并由巡回护士记录。
7.敷料:主要包括纱布垫、大纱布、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等。
清点时必须分类清点,检查其完整性并防止重叠及夹带。
小纱条、棉片等物品严禁重叠在一起清点,必须将其摊开,检查正、反两面是否一致;手术中严禁裁剪纱布、纱垫等敷料制作成其他的敷料使用。
手术室清点制度

2016/8/7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3.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 对点器械,从器械台右 侧开始,逆时针画圆式 清点,清点时声音清晰, 一唱一和,清点一项纪 录一项,数目准确无误。 清点完毕,巡回护士与 器械护士再次将记 录单上的数字核实一次。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4.术中添加或更换 物品必须由该手 术的巡回护士实 施添加与登记。 更换的物品放置 在规定的位置。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2016/8/7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1.巡回护士与器械 护士清点器械必 须严肃认真,按 照手术前、关腹 前、关腹后、缝 皮前四次规范化 清点。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2.器械护士提前20 分钟洗手,检查 器械包内的物品 数量及完整性, 不显影的物品不 允许上器械台, 并按照规范进行 摆放。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5.术中器械护士 管理好手术台 上的物品,随 时关注物品的 去向。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6.关腹前,手术医师、 巡回护士、器械护 士一起对点器械, 先清点纱垫、纱布、 缝针、刀片,再清 点其他物品,数目 正确,方可关腹。 数目不对,及时查 找,必要时行X线放 射,汇报上级。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7.关腹后与缝皮 前再次清点, 四次数目全部 一致。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8.任何手术中用物 必须在手术完毕, 数目确定品清点查对制度
9.巡回护士逐项检 查手术护理记 录单的填写, 正确无误,夹 入病历。
2016/8/7
2016/8/7
手术物品清点与核对

第四次清点:手术结束、皮
肤缝合结束时,器械护 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所有 用物,正确无误后,患 者才可离开手术间,巡 回护士同时在清点单上 记录清点数目。
及用物进行清点,并在
清点单上写明清点数目。
四、清点注意事项
1.手术中所有用物均应清点。关腹前,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士一起对点器 械,先清点纱垫、纱布、缝针、刀片、在清点其他物品,数目正确,方可关腹 2.器械护士对不慎落下手术台的器械、纱布垫、小纱布、缝针、棉片等应及时示
其目的是确保手术用物不遗留在患者体腔 和防止连台手术用物清点不清。对清点过程中 发生的任何意外,除确认不在患者体内外,还 应填写手术特殊事件报告表(包括患者的一般 信息、事件经过描述、手术组人员的签名), 并在科内保留存档。
清点意外---断针的处理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马上对合断针的完整性。器械护士 首先初步确定断针的位臵(在缝合何种组织时折断), 立即通知医师寻找。若在缝合皮下脂肪时折断,又不 易取出时,可将确认折断处的脂肪切下,然后切开脂 肪进行寻找。也可借助X—线透视帮助寻找。无论采取 什么方法,找到后进行对合,判断其完整性。
四、清点注意事项
7.小纱条、棉片等物品严禁重叠在一起清点,必须将其摊开检查正、反两面是否 一致。
8.手术间任何人员在手术未结束前,不得将任何手术用物带出手术间或挪为他用 ,也不得将其他用途的物品弃入手术敷料桶内,以免导致清点错误。 9.应使用安全的手术用物,纱布、纱球、纱条、脑棉等应有显影线,有尾线的纱 布,手术前、后应检查牢固性和完好性,防止手术过程中的断裂、遗留
手术物品清点与核对
手术麻醉科
周环
概念
清点与核对制度是手术部工作中 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执行清点 与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将异物滞留于 体腔内。
手术器械清点管理制度

手术器械清点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医院的手术器械清点工作,确保手术室手术器械的准确清点和有效管理。
适用范围为医院全部手术室。
二、责任与权限1.手术室主任负责手术器械清点管理工作,包含订立和修改清点制度,并监督实施;2.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具体的手术器械清点工作,确保每次手术前后的清点工作落实;3.手术室护士长可以委托手术室护士进行手术器械的清点,但仍需护士长确认和签字。
三、手术器械的配备与登记1.手术室应依据手术种类和数量配备相应的手术器械,确保手术器械库存充分;2.手术器械的登记须由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包含手术器械的种类、数量和备注等信息;3.手术器械的登记应及时更新,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手术前准备1.每天手术前,手术室护士长应核对手术器械清点表并确认无误;2.核对内容应包含手术器械种类、数量是否与清点表全都,并记录在手术器械清点表上;3.手术器械清点表需由手术室护士长或委托护士签字确认,以示审核和备查。
五、手术中的器械使用与管理1.手术器械使用前,手术室护士应依照清点表的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准确清点,确保器械齐全;2.手术器械使用中如显现损坏或污染,应立刻报告护士长,依照规定进行更换或处理;3.手术器械使用完毕后,手术室护士应依照清点表要求将器械进行清点,确保无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或操作区域;4.需要临时添加的器械,应于手术结束后登记,并在手术器械清点表上标注备注。
六、手术后处理与登记1.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应将手术器械依照清点表要求进行清点,并确认无误;2.如有遗失、损坏、污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刻报告手术室主任,并进行记录和处理;3.手术器械清点表需由手术室护士上进行确认,签字并归档备查。
七、异常情况处理1.如发现手术器械清点有误,应立刻汇报手术室主任和相关人员,协调解决;2.如发现手术器械遗失、损坏或污染,应立刻报告手术室主任并进行登记和处理;3.对于严重错误或违反清点制度的情况,将依照医院规定的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回复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回复下面是一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的详细解释,涵盖了清点流程、责任分工和常见问题解答。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是医疗机构手术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保证手术室的物品准确无误地投放到手术台上,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并且减少手术风险,确保手术过程中的物品完整、清晰。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的相关问题。
一、手术物品清点流程手术物品清点流程通常会在手术前进行,具体流程如下:1. 准备:手术室护士长(或者手术室主管)会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清单,清单上会列明每一种物品的名称和数量。
清单需经过审批后才能在手术室内使用。
2. 投放:手术室护士长会将物品根据清单投放到手术台上,投放过程中应该仔细对照清单,确保每一种物品的名称和数量都正确。
3. 清点:手术室护士长会在投放完毕后,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清点。
清点过程中,护士一边清点手术台上的物品,一边核对清单上的物品名称和数量,确保无误。
4. 记录:手术室护士长会在手术物品清单上记录清点结果,包括清点时间、清点人员和清点结果等信息。
清点结果一般会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
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5. 存储:清点完毕后,手术物品会按照规定的方式储存,确保下次使用时依然保持完整。
二、手术物品清点责任分工为了确保手术物品清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需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分工。
1. 手术室护士长(或手术室主管)负责准备物品清单、监督物品的投放和清点过程,并记录清点结果。
他们还应该及时调整物品清单,确保清单与实际使用的物品保持一致。
2. 手术室护士是手术物品的直接使用者,他们要严格按照清单和清点结果使用物品,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反馈异常情况给手术室护士长。
3. 医疗设备科人员负责保养和检修手术设备,同时也要参与手术物品的清点工作。
他们要检查手术设备和相关消耗品的完好性,并协助手术室护士长制定物品清单。
4. 质控科和安全科人员负责监督手术室的管理和运营,包括手术物品的清点制度。
手术室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七、手術室物品清點查對制度
1、所有手術均應清點物品,並記錄。
清點時機:手術開始前、關閉體腔前,體
腔完全關閉後、縫皮後。
清點物品包括手術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花生米、棉片、紗布、紗墊、紗條)、縫針、手術刀、針頭;血管吻合術應增點血管針、血管夾。
2、清點時兩人必須確實看清物品(實物),唱點。
如有疑點應馬上重點,應特別注意刀片、螺釘、螺帽,及各種進腔物品的完整性。
3、手術臺上的物品不得在手術未完成前隨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應及時撿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術未完成前移出。
包括切下來的組織。
4、使用清點過的物品如發現異常(重疊、少帶、物品不完整),應立即通報及時處理。
紗布不得隨意剪開,物品剪下來的殘端不得留在臺上,應立即棄去。
5、手術過程中增減物品要及時清點並準確記錄。
6、清點物品時,發生意見分歧應立即請示由上級做出決定。
7、帶新護士上臺時,必須由帶教老師負責清點核對。
新護士單獨上臺時,巡迴護士負全部責任。
8、術中放在傷口內的紗布、紗墊、器械等,器械護士要提示醫師共同記住。
9、縫針用後及時別在針板上或放在針盒內,斷針要保存完整,正使用的針不應
離開持針器,掉在地上的縫針由巡迴護士放入消毒盤內,手術結束後交由器械械護士帶出手術間處理。
10、一例手術兩次清點物品時要求:雙切口手術,一側手術完後常規清點,做
另一側重新清點。
但前一側用的紗布、紗墊要包好放於手術間內,待手術全部結束後再處理。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1.清点手术台上所有物品。
2.清点时间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
3.清点责任人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
4.清点时两名护士对台上所有物品应一一唱点两遍,特别注意清点带有螺丝、螺帽等物品,确保物品的完整性,准确记录。
5.手术物品未清点清楚之前,护士监督手术医生不得开始手术。
6.关闭体腔前,手术医生应先取出体腔内所有物品,医护双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关闭体腔。
7.进入体腔内的纱布类物品,必须有显影标记。
8.手术过程中增减的物品护士应及时清点并记录在手术单上,失落的物品应及时放在固定的位置,以便清点。
9.严禁医护人员将与手术相关的物品随意拿出或拿入手术间。
手术中物品的清点与核对

手术中物品的清点与核对清点与核对制度是手术部(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执行清点与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将异物滞留于体腔中。
一、清点原则(1)严格执行“四次”清点制度,“四次”是指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缝完皮肤后)。
(2)一些特殊体腔,如膈肌、子宫、心包、后腹膜等,在关闭前、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也应共同清点物品。
(3)术中临时添加的器械、敷料,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在器械台上至少清点两遍,检查其完整性,记录无误后方可使用。
(4)“三不交接”制度。
器械护士在每例手术进行期间不交、接班;巡回护士病情、物品交接不清时,不交、接班;紧急手术时不交、接班。
(5)清点物品时应坚持“唱点”原则,两人应同时大声读出所清点的数字。
二、清点内容(1)器械:包括普通器械、内镜器械等。
手术开始前,要严格核对器械数目、完整性,关节功能是否良好,自动拉钩、咬骨钳、窥阴镜等的螺丝有无缺少。
手术中,随时检查易丢失的器械配件,如螺丝、螺帽、弹簧、支撑杆等。
内镜器械术前必须检查镜面有无破损或模糊不清,操作前后必须对操作钳、操作钩,配件、盖帽、胶皮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性。
(2)敷料:主要包括纱布垫、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等。
清点时必须重新整理,检查其完整性并防止重叠及夹带。
(3)其他:包括手术刀片、电刀笔、束带、线轴、缝针、注射器及其针头、针头帽等一次性用物。
三、清点时间手术前,器械护士应提前15min刷手,对所需器械进行整理,并有序摆放,执行手术清点与查对制度。
(1)第一次清点:手术开始前整理器械时,由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进行用物面对面的原位清点,对纱布垫、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缝针、电刀笔、吸引头、刀片等物品至少清点两遍,由巡回护士一对一记录。
清点记录后,两人再次核对手术护理清点单上的记录数目,有疑问时立即纠正,杜绝笔误。
(2)第二次清点:在关闭体腔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对术前及术中添加的用物至少清点两遍,并在清点单上写明清点数目,清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体腔。
手术室清点与核对

明确手术室清点与核对的工作流程和规范,确保每 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02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指标和评估体系,对手术室清 点与核对工作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估。
03
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 情况和问题。
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清点与核对工作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提高医疗质量
准确的清点与核对有助于 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手术 治疗效果。
保障患者权益
规范的清点与核对流程能 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 健康和生命安全。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行手术治疗的科室 ,包括普外科、骨科、妇产科等 。
适用对象
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包括手术 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等 。
和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彻底
03
解决。
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工作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和 患者提供对手术室清点与核对工
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 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
针对问题和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 施和计划,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04 手术后清点与核对工作
器械及敷料回收整理
器械回收
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应立即回收所有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包括 刀、剪、镊、钳等,确保无遗漏。
敷料整理
同时回收手术中使用过的敷料,如纱布、棉球等,进行分类整理 ,确保数量与术前相符。
清洗消毒
回收的器械和敷料应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以备 下次使用。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术中器械和物品核对制度

术中器械和物品核对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医院手术室术中器械和物品的正确使用和归还,以保障患者手术安全与手术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洗手员等。
二、术前准备2.1 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室未开始术前进行核对,确认手术室内的器械和物品是否完整、齐全。
2.2 核对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手术台、手术灯、各类手术器械、止血带、缝线、敷料等。
三、术中核对3.1 术中核对应由主刀医生、洗手员、巡回护士三人参加。
主刀医生担负核对的负责人,其他两人分别担负核对的见证人,保证核对的准确性。
3.2 术中核对应在手术开始前进行,确认所使用器械和物品的种类、规格、数量等信息,并一一记录在手术记录表上。
3.3 术中核对的记录应包含器械和物品的名称、编号、规格、数量以及固定位置,以便术中和术后进行核对和清点。
四、术后核对4.1 术后核对应由主刀医生、洗手员、巡回护士三人参加。
主刀医生担负核对的负责人,其他两人分别担负核对的见证人,保证核对的准确性。
4.2 术后核对应在手术结束后进行,确认术中使用的器械和物品是否完整归还,无任何遗漏。
4.3 术后核对的记录应与术前核对的记录进行对比,确保核对结果全都,并一一记录在手术记录表上。
4.4 如发现有器械或物品遗漏或异常情况,应立刻报告并进行登记,由负责人负责追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五、器械和物品的清洁与消毒5.1 在术后核对完成后,应立刻对使用的器械和物品进行清洁与消毒。
清洁与消毒过程应符合医院相关制度和规范。
5.2 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程,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5.3 清洁与消毒后的器械和物品应妥当摆放在相应的指定位置,以备下次手术使用。
六、意外情况处理6.1 如术中发生器械或物品意外脱落、损坏、污染等情况,主刀医生应立刻暂时停止手术,并进行必需的修复/更换/处理。
医疗用品清点管理制度

医疗用品清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用品的清点管理,保障医疗用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疗用品,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器械、耗材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用品清点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对医疗用品的清点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四条医疗用品清点管理应遵循“明码标价、实物核对”的原则,确保医疗用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医疗用品清点管理流程第五条医疗机构应确定专门的医疗用品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医疗用品的清点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
第六条医疗用品管理部门应根据医疗用品的种类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清点管理流程,并将流程明确告知相关人员。
第七条医疗用品清点管理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医疗用品的采购: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用品符合规定标准和用途要求。
2. 医疗用品的验收:医疗用品应当在验收后及时进行清点核对,确保数量和质量无误。
3. 医疗用品的出库:医疗用品的出库应当经过授权人员审批,并在出库时进行清点核对,确保正确性。
4. 医疗用品的使用:医疗用品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清点核对,确保完整性和有效性。
5. 医疗用品的清点盘点: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用品进行清点盘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用品清点管理档案,记录医疗用品的采购、验收、出库、使用等情况,以备查阅。
第三章医疗用品清点管理责任第九条医疗用品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未按规定进行医疗用品清点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条医疗用品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医疗用品清点管理的职责,不得违规操作或徇私舞弊。
第十一条医疗用品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提升清点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医疗用品清点管理评估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用品清点管理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用品清点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第十三条医疗用品清点管理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医疗用品的准确性、完整性、安全性等方面。
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核对

七、清点意外的处理
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核对
术中物品与管理是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项 重要工作,也是手术过 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 接影响到手术成败与病 人的安全,严格执行清 点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 异物遗留体腔,坚持在 术前、术中、术后清点 核对制度,以保证病人 的安全,避免器械在回 收、清洗、灭菌过程中 的丢失。 Company name
四、预防措施
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凡发生纱布器械 数目有误,必须立即报告护士长,并通知拍片, 与手术医生共同分析,确定无体内遗留方可结束 手术,并做相应的记录与签名,并在次日晨会上 做原因分析,作为以后的工作经验,护士长加强 检查与监督,合理排班减少护士班次以减少交接 班中的不安全因素。
2. 手术用物清点不清楚的处理 (1)手术中洗手护士一旦发现缝针、纱布等有误时立 即请点,并告知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寻找。 (2)仔细寻找手术、手术台面、器械车、手术台四周 及地面、敷料等。 (3)如寻找未见,立即报告护士长,并根据物品性质 进行X线摄片。 (4)最终目标是寻找到缺少的物品,确保不留病人体 腔及手术间,防止造成手术清点不清。
4. 加强护士继续教 育加强手术是护士的 责任心并提高认识, 洗手护士提前15~30m in洗手上台,认真清 点纱布、器械数量。 并检查每块纱布是否 为规定手术用纱布, 并做到随加随记,不 要把器械敷管理措施
1. 台上物品的清点与管理 为了做好术中器械的清点和管理。开台前洗手 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之后洗手护士必须 做到台上器械心中有数,一般情况如下,将台上器 械分为几部分,基本不用器械、暂时不用器械、正 在应用中的器械,每一部分器械都用明细划分,基 本不用的器械在器械车台的右侧,用开刀巾覆盖, 暂时和随时用的器械从左至右使用前后次序放好, 为了便于记录,台上护士可记总件数,台下护士配 合记录单应明细,正在应用中的器械放在手术托盘 没按操作常规和标准有顺序摆放,一般包括剪刀、 手术刀、止血钳,手术即将结束时,洗手护士与巡 回护士清点无误即可关闭伤口。
手术室查对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一、目的为保证手术安全,防止手术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手术治疗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手术室查对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室及相关科室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信息、手术物品、用药、输血等方面的查对工作。
三、查对内容1. 患者信息查对(1)接病人时,要查对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按要求摆好床位。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纱布、纱垫、纱(棉)球、器械、缝合针和线轴数。
术毕,在清点1次。
2. 用药查对(1)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时查、给药时查、给药后查。
七对:对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有效期、床号、姓名。
(2)术中给药:要与下达医嘱的医师查对,并再与第二人查对后给药。
术前使用抗生素,必须有医嘱执行单,必须做皮试的药物须注明皮试结果。
3. 输血查对(1)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查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献血员编码、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及采血日期。
(2)输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嘱调节滴速。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如病人出现输血反应(如寒战、荨麻疹等)及时报告医师。
(4)输血后的血袋保留至24h后再处理,以便查对。
4. 器械查对(1)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
(2)在皮肤切开之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及护士共同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以及手术体位,核对无误方可进行手术。
(3)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四、查对流程1. 接病人时,由负责护士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2. 患者入手术间时,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3. 麻醉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
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后。
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小鱼、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针、线轴;血管吻合术应增点血管针、血管夹;心脏手术应增点阻断管,排气针头,灌注针头、血管钳等。
2、手术开始前,必须将手术间的其他纱布等物品清理干净,并拿出;手术开始,巡回护士即时将手术前的垃圾清理出手术室,清理彻底。
3、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
如有疑点应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刀片、螺钉、螺帽,及各种进腔物品的完整性。
4、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
包括切下来的脏器5、使用清点过的物品如发现异常(重叠、少带、物品不完整),应立即通报及时处理。
纱布不得随意剪开,物品剪下来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6、手术过程中增减物品要及时清点并准确记录。
7、清点物品时,发生意见分歧应立即请示由上级做出决定。
8、带学生、进修生上台时,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并负责。
进修生单独上台时,巡回护士负全部责任。
9、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司械护士要提示医生共同记住。
10、缝针用后及时别在针板上或放在针盒内,断针要保存完整,正使用的针不应离开持针器,掉在地上的缝针由巡回护士放入消毒盘内,手术结束后交由司械护士带出手术间处理。
11、一例手术两次清点物品时要求:⑴食管手术关膈肌,关胸时均应全部清点。
⑵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常规清点,做另一侧重新清点。
但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好放于手术间内,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⑶直肠癌根治术中肛门部用的器械、敷料、缝针单独清点,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全部清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手术室手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随着新、高、尖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器械、手术敷料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及手术室与供应室的一体化管理,促使了手术室对清点核对制度的规范化。
清点核对制度是手术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清点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异物遗留体腔。
坚持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人四次”清点核对制度,以保证病人的安全,避免器械在回收、清洗、灭菌过程中的丢失。
一、清点原则
1.严格执行“三人四次”清点制度。
“三人”指手术医生第二助手、刷手护士、巡回护士;"四次”指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缝完皮肤后)。
2.在一些腔隙部位如膈肌、子宫、心包、后腹膜等的关闭前、后,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共同清点物品。
3.术中临时添加的器械、敷料,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土必须在器械台上及时清点数目至少两次,并检查其完整性,及时准确记录无误后方可使用。
4.“三不准”制度的执行刷手护士在每例手术进行期间原则上不准交接换人;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病情、物品交接不清者,不允许交接班;抢救或手术紧急时刻不准交接班。
5.清点物品时坚持“点唱”原则。
刷手护士大声数数,巡回
护士小声跟随复述。
6.准确及时记录所有手术台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两人核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全名。
二、清点内容
1器械:包括普通器械、内镜器械等所有手术台上的器械。
手术开始前严格核对器械是否齐全完整,功能是否良好,螺丝是否松动、完整等。
手术中,凡使用带有螺丝、螺帽、弹簧、支撑杆等小配件的器械时,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都应仔细检查其数目及完整性。
内镜器械术前必须检查镜面有无破损或模糊不清,对操作钳、钩,配件、盖帽、胶皮等进行清点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并由巡回护士记录。
7.敷料:主要包括纱布垫、大纱布、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等。
清点时必须分类清点,检查其完整性并防止重叠及夹带。
小纱条、棉片等物品严禁重叠在一起清点,必须将其摊开,检查正、反两面是否一致;手术中严禁裁剪纱布、纱垫等敷料制作成其他的敷料使用。
8.其他包括手术刀片、电刀片、线轴、缝针等,手术中刷手护士随时监控所有物品如对缝针数目进行清点,随时了解缝针去向。
三、清点时机
手术前,刷手护士提前20min洗手上台,整理台上所有器
械、敷料,执行清点查对制度。
1第一次清点:手术开始前整理器械时,由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对台上所有用物进行面对面的一对一点唱,巡回护士边记录边复述,有错时要及时指出并再次点唱,原则上所有用物,尤其纱布垫、纱布、棉片、缝针、棉球、电刀笔、吸引头、刀片等小件物品必须点唱两遍,点唱、记录双方确认名称、数目无误后方可使用台上用物,如有疑问应及时当面纠正核实,杜绝错误记录的发生。
2.第二次清点:在关闭体腔前,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土对手术使用的所有器械敷料至少清点两遍,并在清点单上写明清点数目,清点无误后手术医生方可关闭体腔,刷手护士对器械数目及去向应做到心中有数。
3.第三次清点:第一层体腔关闭结束时,刷手护士、巡回护士及医生第二助手,对术前及术中添加的器械、物品进行至少两遍的清点,并在清点单上写明清点数目。
4.第四次清点:手术结束缝完皮肤时,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使用的所有器械、敷料数目,并在清点单上写明清点数目。
需要清洗的器械集中放置在清洗箱内,巡回护士填写器械交接卡,刷手护士核查后,密闭送入供应室或清洗间,进入清洗、打包、灭菌流程。
四、清点注意事项
1.当有器械、纱布垫、纱布、缝针、棉片等掉下手术台时刷手护士应及时提示巡回护士拾起,放于固定位置,任何人未经巡回护士许可,不得拿出手术间。
2.深部脓肿或多发脓肿行切开引流时,创口内所填入的纱布数目,应详细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其他”栏内,手术结束后请主刀医生签名确认,作为提示外科医生在手术后取出时与所记录的数目核对,防止异物遗留体腔。
3.术中如送冰冻、病理标本检查时,严禁用纱布等手术台上的用物包裹标本,特殊情况必须记录用物的名称及数目并签名确认。
4,有尾线的纱布,手术前、后检查其完好性和牢固性,防止手术中的断裂及脱落。
5.手术台上污染的器械,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无误后,在手术台上用无菌垃圾袋密闭保存,防止在清点过程中加重污染。
6.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性能上和外观上的缺陷无法正常使用必须更换时,器械护士在器械上用丝线做标识,以便术后更换。
7.手术切口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或腔隙,关闭每个部位或腔隙时均需清点。
8.建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使用制度。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都采用了“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来客观、动态的记录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由器械护士、巡回
护士签名。
五、清点意外事件的处理
(一)术中断针的处理
断针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必须找到断针并确认其完整性。
1.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马上对合并核查其完整性,初步确定断针的位置,缝针无论断于手术台上还是手术台下,器械护士应立即告知手术医生,并请巡回护士利用寻针器共同寻找。
2.若断针在手术台上找到,器械护士将健针对合后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检查确认其完整性,用无菌袋装好,妥善放于器械车上,以备术后清点核查。
3.若断针在手术台下找到,巡回护士将健针对合后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检查确认其完整性,用袋子装好,放于消毒弯盘内,以备术后清点核查。
4.若在手术台上或台下均未找到,则请放射科行X线摄片寻找并确认。
(二)术中用物清点不清的处理
1.手术中,器械护士一旦发现缝针、纱布有误时立即清点,并告知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协助共同寻找。
2.仔细寻找手术野、手术台面、器械车、手术台四周及地面、敷料等。
3.如寻找未果,立即报告护士长,并根据物品性质联系放射科摄片。
4.最终目标是寻找到缺少的物品,确保不遗留于患者体腔及手术间,防止造成接台手术清点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