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习题答案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5第五章 统计指数分析 习题答案
旗开得胜第五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指数:是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对数,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综合变化程度特殊相对数。
2. 总指数: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化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数。
3. 综合指数:通过综合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的相对数,它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4. 同度量因素:计算总指数时起媒介作用和权数作用的因素。
5. 平均指数:由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
6. 指数体系: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数量上具有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特殊相对数2. 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3. 个体指数、总指数4. 综合1旗开得胜25. 数量指标指数6. 质量指标指数7. 综合指数、平均指数8. 基期的质量指标、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9. 同度量因素、指数化因素 10. 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11. 个体指数的12. 加权算术平均、加权调和平均 13. 1100p q p q14. 乘积,代数和 15. 因素分析 16. 5.66 % 17. 101.9 % 18. 各组结构19.固定构成、结构影响 20.指数体系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C2.B3.C4.C5.B6.D7.A8.D9.B 10.C11.A 12.C 13.B 14.C 15.B16.C 17.D 18.A 19.D 20.D21.B 22.B 23.D 24.A 25.B26.D 27.B 28.C 29.C 30.D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ACD 2.AB 3.ABCD 4.ABC 5.BC6.AD7.BD8.ABD9.CD 10.ABD11.BC 12. ABC 13.AD 14.AC 15.BCD16.AD 17.BC 18.ABD 19.ACD 20.ABCD21.ABCD 22.AC 23.AC 24.ABC 25.CD五、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暨南大学
从第四年第三季度到第五年第二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刚好,计划规定5年即60个月完成,而实际在第五年第二季度就完成了,提前了二个季度即6个月。
则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2)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第五年第四季度完成多少,所以实际上没法给出实际数与计划数的对比,但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从第一年开始到第二年第三季度,累计产量为
3..根据题意,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根据样本信息,计算统计量
4.检验判断。因为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含量是超过规定界限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一)判断题
1.×2.√3.√4.√5.×6.×7.×8.×
(二)单项选择题
1.①2.①3.③4.④5.④6.②7.②8.④
(三)多项选择题
3.根据样本信息,计算 统计量的实际值
4.检验判断。由于 统计量的实际值为7.520809在1.689869和16.01276之间,没有落入拒绝区间,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总体方差没有变化。
(2)由于本题要求调查净重是否符合规定,实际上是看袋子的平均净重是否为0.5千克,所以这是一个双侧检验,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用z检验
可以计算计划执行进度
由于这一题规定五年累计的产量应达到640,所以提前时间应按照累计法计算
从第一年开始到第二年第三季度,累计产量为
刚好完成计划规定数额,所以提前时间为一个季度即三个月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2.√3.√4.√5.×6.√7.×
(二)单项选择题
1.①2.①3.②4.③5.④6.④7.④
(一)判断题
1.×2.√3.√4.×5.√
(二)单项选择题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及习题答案《统计学》参考答案
《统计学》(教育部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数量方面定量认识2.统计总体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3.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不变标志可变标志4.总体指标名称指标数值5.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B三、多项选择题1.ABDE 2.ABC 3.ABCD 4.ABD 5.ABD四、问答题1.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①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指综合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②指标与标志有两点区别:一是说明的对象范围不同,即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二是具体表现的表示方式不同,即指标的具体表现都用数值表示,标志的具体表现只有数量标志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则用文字表示。
③指标与标志有密切联系:一是标志表现是计算指标数值的基础;二是两者随研究目的不同具有转化关系。
2.指标有哪些具体分类?指标按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按性质或内容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按时间状况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3.什么是指标体系?设置指标体系有何意义?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单项指标的局限性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统计中必须科学地设置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反映现象的全貌和事物间的联系。
4. 统计工作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如何理解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统计工作过程大致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阶段。
四个阶段基本体现了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
统计首先要对现象进行初步的定性(质的)认识,作出统计设计;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去进行量的调查和整理;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揭示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性,达到高一级的质的认识,实现统计之目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或经济)2.调查项目3.全部工业生产设备每台工业生产设备每个工业企业4.单一表一览表表头表体表脚5.调查得到的统计数字客观现象实际数量表现登记性代表性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C 5.B三、多项选择题1.BCDE 2.BCDE 3.ABD 4.ABCDE 5.ACE四、问答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总体单位登记其有关标志表现,以获取统计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习题与实践训练】答案第一章判断题1.×2.×3.×4.×5.×6.×7.√8.×9.× 10.√ 单项选择题1.B2.D3.D4.D5.A6.C7.D8.B9.A 10.C 多项选择题1.BCDE2.ABCD3.ACD4.ADE5.ABC6.ABCDE7.ADE8.BCE9.ABCDE10.BCD 填空题1.工作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2.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3.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4. 变动的数量标志5.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统计总体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6.指标条件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单位7.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基本专题 8. 定性数据定量数据9.母体子样 10.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应用能力训练题 1.略 2.略3. ⑴总体: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所有顾客;总体单位: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每一位顾客;样本:300名顾客;样本量:300名;品质标志:过去六个月是否购买产品;数量标志:每位顾客购买金额;数量指标:300名顾客购买总额;质量指标:平均购买额为1782.67元;统计量:300名顾客平均购买额为1782.67元;参数: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所有顾客购买总额。
⑵本案例采用的统计方法属推断统计。
4.轿车生产总量,旅游收入是数量指标;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出生率,安置再就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是质量指标。
区分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方法是: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
5.总体:中国农民;样本: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农民;变量:现金收入、工资性收入、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6.略。
第二章判断题1.×2.×3.×4. √5.×6.×7. ×8. √9.× 10. × 单项选择题1.C2.A3.A4.C5.B6.D7.A8.C9.B 10.D 多项选择题1.BDE2.ACD3.BCD4.ADE5.BCE6.ABCE7.ABCE8.BDE9.BDE 10.ABC 填空题1.单一表一览表2.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3.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4.直接观察法5.有意识随机6.统计调查方案7.表头表体表脚8. 访问法(采访法、询问法)9. 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10.网上直接调查网上间接调查1应用能力训练题 1.略 2.略3. ⑴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直接调查统计报表⑵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直接调查普查⑶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直接调查抽样调查⑷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直接调查重点调查⑸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直接调查典型调查4. ⑴直接观察法直接调查⑵实验法直接调查⑶访问法直接调查⑷网上调查直接调查 5.略6.略第三章一、判断题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1.B 2. B 3. C 4.A 5. D 6.A 7.D 8.B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1.ACD 2.BCD 3.ABDE 4.CD 5.ACE 6.BCE 7.BCD 8.ABE 9.BCDE 10.BC 四、填空题1.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2.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3.品质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4.组限每个组的最大值每个组的最小值组中值 5.反比6.上组限不在内7.等距分组异距分组8.按某标志分的组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或频率或标志值频数频率 9.钟型分布、U型分布和J型分布。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习题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2. 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
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况的资料。
3.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现象总体综合特征的工作过程。
4. 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
5. 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部分的标准或依据。
6. 复合分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7. 分布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分布数列。
8. 统计表:是把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顺序,用表格显示的一种形式。
二、填空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 准确性3. 每一个单位4. 非全面调查5. 调查单位6. 报告单位、填报单位7. 调查项目8. 单一表、一览表9. 调查期限10. 绝对大比重、重点单位11. 一次性12. 随机原则、数量上13. 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14. 直接对个别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典型单位调查15.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216. 重点单位、非全面调查17. 简单分组、分组体系18. 标志、层层19. 离散、组距式20. 反比21. 组中值、一般水平22. 同一个数值、不同数值23. 总标题、数字资料24. 调查表、分析表、分组表、复合表25. 几何图形、具体形象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2. D3. A4. B5. C6. B7. B8. B9. C 10. D11. D 12. A 13. A 14. C 15. B316. C 17. D 18. C 19. A 20. C21. A 22. B 23. B 24. C 25. A26. D 27. A 28. C 29. B 30. C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统计学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1. 简答题。
1.1 什么是统计学?它的作用是什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从而进行科学的决策和预测。
1.2 什么是总体和样本?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
总体和样本之间的关系在于样本是对总体的抽样,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推断出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1.3 什么是统计调查?它的步骤有哪些?统计调查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获取有关某一现象或问题的信息。
它的步骤包括确定调查目的、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2. 计算题。
2.1 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160、165、170、175、180,求平均身高。
平均身高 = (160 + 165 + 170 + 175 + 180) / 5 = 850 / 5 = 170。
所以该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0厘米。
2.2 某商品的销售数据如下,100、120、150、130,求平均销售额。
平均销售额 = (100 + 120 + 150 + 130) / 4 = 500 / 4 = 125。
所以该商品的平均销售额为125万元。
3. 应用题。
3.1 某地区每个月的降雨量数据如下,80、90、100、110、120,求该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 (80 + 90 + 100 + 110 + 120) / 5 = 500 / 5 = 100。
所以该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00毫米。
3.2 某工厂的日产量数据如下,100、120、130、110,求该工厂的月平均产量。
月平均产量 = (100 + 120 + 130 + 110) / 4 = 460 / 4 = 115。
所以该工厂的月平均产量为115台。
4. 讨论题。
4.1 为什么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从而进行科学的决策和预测。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练习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三版)吴惠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各章复习演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P4—P9)一、判断题1.×2.√3. ×4.√5.×6.×7.×8.×二、填空题1. 统计成果统计实践2. 品质数量标志3. 每个人品质4. 离散连续总体单位统计总体5. 统计分组法统计模型法6. 品质男女7. 时间期限空间范围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8. 相对数平均数绝对数三、单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五、简答题(略)第二章统计调查(P15—P23)一、判断题1.×2. ×3.√4. ×5.×6. √7.×8.×9.× 10.× 11.√ 12.×13.√ 14.√ 15.×二、填空题1. 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经济性2. 该市所有科研机构该市每一个科研机构该市每一个科研机构3. 单一表一览表4. 统计报表专门调查;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5. 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企业内部报表6. 标准时间重复或遗漏7. 重点调查8. 解剖麻雀划类选典9. 抽样调查随机原则三、单项选择题1. A四、多项选择题五、简答题(略)第三章统计整理(P33—P44)一、判断题1. √2.×3.√4.√5.×6.×7. ×8.×9.× 10. √二、填空题1. 审核 分组 汇总2. 总体单位 总体数量特征3. 统计分组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4. 统计分组5. 变量分配数列 各组变量值 )(X 各组次数)(f 或频率 )f f (6. 开口组7. 对称分布8. 重叠9. 钟形分布 U 形分布 J 形分布 10. 图示法 直方图 折线图 曲线图 11.简单表 简单分组表 复合分组表 12.次数密度13. 集中汇总 超级汇总 逐级汇总 三、单项选择题2. A 四、多项选择题6. ACD 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 1、编制等距数列2、(1) 编制等距数列(2)绘制直方图及次数分布折线图直方图及次数分布折线图3、某工业局所属各公司的资料按下列要求整理如下: (1)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2)按企业的工人人数分组4、根据2008年某化工厂工人每月工资分布如表的要求:(1)计算各组频率和累计频率(较小制)5、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8年和1949年的产量按统计分组的原理和编制统计表的规则做成的复合分组统计表如下:其中:靠左边的三列为主词,右边的四列为宾词第四章 综合指标(P51—P59)一、判断题1.×2.√3.×4.×5.×6.√7.×8.×9.× 10.× 二、填空题1.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2.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3. 数量对比4. 计算总量指标5. 正 逆6. 集中 离中7. 分别计算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8. 中间 最多 位置9. 57.14% ( 解题过程: 4765)(222=-=-=x x σ ,%14.57%10074%100=⨯=⨯=xV σσ)三、单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五、简答题(略)六、计算题1、2、 %3、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96% 即:甲种产品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了4%4、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计划5、(1)该产品第五年完成程度为:% 超额完成计划的%(2)由水平法:从第四年的第二季度到第五年的第一季度连续一年的产量为:10+11+12+12=45(吨)。
统计学(第二版)-统计学答案
答案第一章概论一、解释概念1. 总体和总体单位——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 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的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
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的表现不完全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
5. 指标和指标体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
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充内容1.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2.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3. 数字、概率论、大量观察法4. 总体、方法论5. 信息、监督、信息6. 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7. 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8. 同质、相对9.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10. 定性规范、指标数值三、选择答案1. (b)2. (b)3. (c)4. (c)5. (a)6. (c)7. (a b)8. (b d)9. (b)10.(a)11. (a)12. (a)13. (b)14. (a)15. (c)16. (c)17. (d)18. (c)19. (a b c d)20. (c)四、判断改错1.(√)2.(×)但需要对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3.(√)4.(×)这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全国的城市居民家庭总体具有代表性。
5.(×)统计分组法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6.(×)我国所有的企业能够构成总体。
7.(√)8.(√)9.(√)10.(×)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或该事物不存在、未发生;定距尺度中的“0”,表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数值,不表示“没有”。
《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2012-03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
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量指标:指反映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某种现象的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水平的指标。
2. 强度相对数:指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
3. 平均指标:指将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同类现象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4. 算术平均数:指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它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
5. 调和平均数: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为倒数平均数。
6. 众数: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它能直观地说明客观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
7. 中位数:指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8. 标准差: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9. 标志变异指标: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大小的综合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度。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平均指标、相对指标2. 两个有联系、联系程度3. 104. 系数、成数、有名数5. 相对数、平均数6. 期中7. 102.22、660、6488. 水平法、累计法9. 结构相对数10. 高11. 不同空间12. 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13.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14.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15. 集中趋势、离中趋势16. 那个标志值17. 绝对数、比重18. 同质总体19. 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标准差20. P21. 标准差、其算术平均数22. 360023. 平方、平均差24. 412.31元、103.08%25. 相等、中位数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B2 D3 C4 B5 C6 D7 C8 B9 B 10 D11 D 12 B 13 B 14 D 15 D16 C 17 A 18 B 19 B 20 B21 A 22 C 23 B 24 B 25 B26 A 27 D 28 B 29 A 30 B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经济统计学第二版答案
经济统计学第二版答案【篇一:2015年经济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大全】18%的人捐助100元,30%的人捐助200元,25%的人捐助300元,其余捐助500元以上,则200元可作为这组数据的()1.中位数2.众数3.组中值4.几何平均数2: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
这表明:1.与去年一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4.5 %2.与去年四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0..7 % 3.与去年一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0.7 % 4.与去年四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4.5. %3:某只股票周二上涨了8 %,周三上涨了6 %,两天累计涨幅达()1.4.8%2.14%3.7%4.14.48 %4:若某个季节的季节指数为110%,则说明该季节的平均水平()总平均水平1.低于2.等于3.高于4.不超过5: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属于()1.总指数2.个体指数3.物量指数4.单项指数6:我国2005年1月1日开始进行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属于()1.抽样调查2.重点调查3.全面调查4.典型调查7:在下列数据中只属于分类数据的是()1.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代表团个数2.2008年某个股票交易日上证指数3.2008北京奥运会的现场观众总人次4.美国新一届总统大选的参选党派8:某地区2007年9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如果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少购买5 % 的商品,则该地区2007年9月份的同比物价指数是()1.95%2.100%/95%3.100%4.105%9:假设某班级20人的英语测试成绩分布如下:分数50~6060~70 70~80 80~90 90~100人数 1 2863则这2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的众数是()1.80分2.80分3.75分4.70分10:在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数值型数据类型的是()1.职业类别2.受教育年限3.年度缴纳的个税额4.年薪11:在首都举行的庆祝国庆60周年演出活动中,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数值型数据的是()1.演出场次数2.外地进京演出单位总数3.演出剧目种类4.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总数12:假设某班级20人的英语测试成绩分布如下:分数50~6060~70 70~80 80~90 90~100人数 1 2863则,这2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的中位数是()1.80分2.75分3.85分4.70分13:收集数据常采用的方法有 ( )1.普查2.观察和实验3.重点调查4.抽样调查14: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建国大业》上映第一周的票房收入不属于()数据1.数值型2.品质数据3.分类4.定量数据15:在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数值型数据的有()1.某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榜歌曲的名次2.某影片上演一周的票房收入3.某日某只股票的收盘价4.某超市经营的饮料品种总数16:在下列数据中,属于数值型数据类型的是()1.职业类别2.受教育程度3.年度奖金等级4.年薪17:以下不属于收集数据常采用的方法是()1.访问调查【篇二:统计学(第二版管于华)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单项选择:1.d2.d3.b4.c5.c6.a7.d8.a9.a 10.b多项选择1.abc2.abcd3.ac4.abcde5.ce6.bcd7.bd8.ace9.acd 10.abe 第二章1.c2.a3.d4.b5.b6.d7.b8.c9.b 10.a多项选择:1.abcde2.abce3.bce4.de5.ad6.ace第三章单项选择:1.d2.c3.d4.b5.d6.c多项选择:1.ace2.abcde3. cd4.acde第四章单项选择:1.d2.d3.b4.b5.d6.b7.a8.a9.c 10.d 11.a 12.b 多项选择:1.abe2.abd3.ace4.bcd5.e6.ae第五章单项选择:1.c2.b3.d4.c5.a6.c多项选择:1.ace2.abd3.abde4.ce5.abde6.bcde第六章:单项选择:1.a2.b3.c4.a5.d6.b7.d8.b 多项选择1.abc2.acde3.cd4.ce5.bcd第七章单项选择1.d2.a3.d4.b5.b6.c7.d多项选择1.acde2.abcde3.cd4.ad第九章:单项选择:1.c2.b3.d4.c5.b6.d7.c8.d9.c 10.b 多项选择 1.ace 2.de 3.bce 4.ace 5.abce 6.abd 第十一章单项选择1.a2.b3.c多项选择1.abcde2.de3.bd4.ac第十二章1.d2.d3.a4.d5.a6.c7.c8.d9.b 10.c 多项选择1.abce2.ce3.be4.abe【篇三: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课后习题与指导答案】t>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5第五章 统计指数分析 习题答案
旗开得胜第五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指数:是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对数,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综合变化程度特殊相对数。
2. 总指数: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化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数。
3. 综合指数:通过综合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的相对数,它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4. 同度量因素:计算总指数时起媒介作用和权数作用的因素。
5. 平均指数:由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
6. 指数体系: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数量上具有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特殊相对数2. 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3. 个体指数、总指数4. 综合1旗开得胜25. 数量指标指数6. 质量指标指数7. 综合指数、平均指数8. 基期的质量指标、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9. 同度量因素、指数化因素 10. 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11. 个体指数的12. 加权算术平均、加权调和平均 13. 1100p q p q14. 乘积,代数和 15. 因素分析 16. 5.66 % 17. 101.9 % 18. 各组结构19.固定构成、结构影响 20.指数体系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C2.B3.C4.C5.B6.D7.A8.D9.B 10.C11.A 12.C 13.B 14.C 15.B16.C 17.D 18.A 19.D 20.D21.B 22.B 23.D 24.A 25.B26.D 27.B 28.C 29.C 30.D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ACD 2.AB 3.ABCD 4.ABC 5.BC6.AD7.BD8.ABD9.CD 10.ABD11.BC 12. ABC 13.AD 14.AC 15.BCD16.AD 17.BC 18.ABD 19.ACD 20.ABCD21.ABCD 22.AC 23.AC 24.ABC 25.CD五、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统计学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解析简版
第一章总论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A6.D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D三、多项选择题1.ACE 2.ABD 3.BE 4.CE5.BDE 6.ABC 7.ACE 8.ABCE9.BCE 四、判断题1.×2.×3.√4.√5.×6.×7.√8.×第二章统计设计一、填空题(1)第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2)整体设计、专项设计(3)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
(4)长期设计、中期设计、短期设计。
(5)相互联系、相互制约(6)总体数量、概念、具体数值。
(7)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8)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9)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0)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二、多项选择题1.BE 2.AD 3.ABCE4.ACE 5.BD 6.ABC 7.CD 8.ABCD 9.ABCDE三、判断题1.√2.√3.×4.√5.√第三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2.基础资料。
3.全面、非全面、经常性、一次性、组织方式不同4.核心、原始资料5.国民经济(或国家)、地方、专业6.原始记录、统计台账7.一次性、全面8.全面、非全面9.原始、次级10.范围1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1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13.明确调查目的14.调查单位15.调查表、表头、表体、表脚、单一、一览16.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D 5.C 6.D 7.D 8.D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B 16.B 17.A 18.B三、多项选择题1.ADE 2.ACDE 3.AE4.ACE 5.ABC 6.CD 7.ACD 8.ABC 9.ABCDE 10.DE 11.BCDE第四章统计整理二、单项选择题1.C 2.A 3.B 4.B 5.B 6.C 7.C 8.C 9.A 10.C 11.C 12.A 13.B 14.C 15.B三、多项选择题1.AC 2.CE 3.DE 4.BCDE 5.ACD 6.ABE7.ABE 8.CD E9.ACD 10.ACDE四、判断题1.×2.×3.×4.√5.×6.√7.√8.√9.×10.√六、计算题1.分组标志为学习成绩,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采用的是组距式分组。
统计学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2.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 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 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3.调查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此种调查属于()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4.需要不断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A.连续性典型调查 B. 连续性全面调查C.连续性重点调查 D. 一次性抽样调查5.非抽样误差( )A 仅在抽样调查中存在B 仅在全面调查中存在C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存在D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不经常出现二、多项选择题1.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有()A. 采访法B. 抽样调查法C. 直接观察法D. 典型调查法E. 报告法2. 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 农作物亩产量调查E. 城市零售商店情况调查3.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A. 经济性B. 时效性C. 准确性D. 全面性E. 灵活性4.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E.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5.以下属于非抽样误差的有( )A 调查员的调查误差B 被调查者的回答误差C 无回答误差D 随机误差E 抽样框误差三、填空题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统计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附录1:各章练习题答案第1章绪论(略)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2.1 (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率)频率%A1414B2121C3232D1818E1515合计100100(3)条形图(略)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2)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119927.527.522.522.5合计40 100.0 2.3 频数分布表如下: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频率(%)25~30 30~35 4610.015.035~40 40~45 45~50 159637.522.515.0合计40 100.0 直方图(略)。
2.4 (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650~660 2 2660~670 5 5670~680 6 6680~690 14 14690~700 26 26700~710 18 18710~720 13 13720~730 10 10730~740 3 3740~750 3 3合计100 100 直方图(略)。
2.5 (1)属于数值型数据。
(2)分组结果如下:分组天数(天)-25~-20 6-20~-15 8-15~-10 10-10~-5 13-5~0 120~5 45~10 7合计60(3)直方图(略)。
2.6 (1)直方图(略)。
(2)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2)A 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较集中,且平均分数较高;B 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A 班分散,且平均成绩较A 班低。
2.82.9 (1)x =274.1(万元);Me=272.5 ;Q L =260.25;Q U =291.25。
(2)17.21=s (万元)。
2.10 (1)甲企业平均成本=19.41(元),乙企业平均成本=18.29(元);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引言《统计学基础(第2版)》是一本经典的统计学教材,为学习统计学的学生提供了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档是针对该教材的参考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知识。
第一章统计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
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做出准确的推断和决策。
第二章数据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描述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描述统计学是通过统计指标和图表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的方法。
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包括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本章主要介绍了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概率分布。
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数值来表示。
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值和概率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第四章统计推断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的过程。
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值,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数据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个假设。
第五章参数估计本章主要介绍了参数估计的方法和技巧。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值,主要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是用一个数值估计总体参数的值,区间估计是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第六章假设检验本章主要介绍了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
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数据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个假设,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决策。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单样本检验、两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等。
结语通过学习《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数据和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档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帮助,更好地应用统计学知识。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9第九章统计综合评价习题答案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9第九章统计综合评价习题答案第九章统计综合评价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统计综合评价:是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依据已有的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综合事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对现象总体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质量优劣等方面做出量的判断。
2. 功效系数法:是对多目标规划原理中的功效系数加以改进,经计算得到综合判断的分数。
3.德尔菲法:是借助专家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的结果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逐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4. 指标比较法:是将相邻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以其中一个指标作为对比的基础,确定另一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并将重要程度数量化,依次顺序比较,确定各指标权数的方法。
5.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准确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1.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体系2.性质相同3.同度量4. 权数5. 定量方法、分析法6.标准值、标准值7.消除量纲、阈值、不容许值、满意值8.正态分布、0、19.直接、所包含的信息10.分值、分值三、选择题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BCD 2. A 3. CD 4. AB 5. AD6. A7. AD8. AB9. BD 10. ABCD2四、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变异系数法赋权是一种人工赋权法。
(×)客观2. 资产负债率、万元产值消耗能源比率和物耗率皆为逆指标。
(√)3. 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权数之和一定为1。
(√)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要从同一方向说明总体。
(×)不一定5. 在对指标的无量纲处理时,如果指标是相对数,就不要进行无量纲处理。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第二章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统计调查B.统计设计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统计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统计设计中是指A.统计工作各个环节B.统计工作各个过程C.统计工作各个方面D.统计工作各个阶段3.从统计设计所包括的认识对象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A.整体设计和单项设计B.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C.多(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D.多(全)阶段设计和专项设计4.从统计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来看可以分.A.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B.多(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C.多(全)阶段设计和专项设计D.长期设计和短期设计5.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比较A.整体设计是主要的B.两者不分主次C.专项设计是主要的D.不同场合各有主次6.多(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比较A.多(全)阶段设计是主要的B.两者不分主次C.单阶段设计是主要的D.不同场合各有主次7.对于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来讲,生产、供应、销售的统计设计是指A.整体设计B.多(全)阶段设计C.专项设计D.单阶段设计8.对于某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统计设计是指A.整体设计B.多(全)阶段设计C.专项设计D.单阶段设计9.对于某地区经济中的流通状况进行的统计设计是指A.整体设计B.多(全)阶段设计C.专项设计D.单阶段设计10.对于统计整体设计来讲A.只能进行全阶段设计B.既不能进行全阶段设计也不能进行单阶段设计C.只能进行单阶段设计D.既能进行全阶段设计也能进行单阶段设计11.统计整体设计最主要的内容是A.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B.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C.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D.统计力量的组织与安排的设计12.一般来说,认识总体现象出发点的指标是A.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B.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C.标志总量和总体总量D.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13.统计指标体系的中心指标是A.综合指标B.观察指标C.变异指标D.样本指标14.统计指标体系是由A.若干个独立的统计指标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B.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C.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D.一系列互为因果关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15.下列属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的是A.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指标体系B.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统计指标体系C.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D.第三产业生产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16.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一般称为A.基层B.中间层C.重点层D.最高层17.从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C.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D.综合指标和样本指标18.按统计指标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分为A.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B.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C.计划指标和实际指标D.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19.设计和改进统计指标时要注意各地区、各部门的一致和不同时期的相对稳定称为A.全局性原则B.可比性原则C.联系性原则D.统一性原则20.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中的统一性原则是指A.统计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口径要统一B.计划、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统一C.以核心指标为中心,统一确定口径范围D.同一指标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具有可比性21.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的联系性原则是指A.综合考虑管理上的要求和研究目的B.从整体上全面考虑各指标之间的联系C.综合考虑总体内部与外部联系D.从认识对象本身考虑各运动过程的联系22.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既能进行全面调查又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又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23.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包括A.原始资料B.次级资料C.综合资料D.数据资料24.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可分为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D.定期调查和非定期调查25.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调查结果是否全面资料B.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C.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组织方式是否不同26.下列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全国钢铁生产重点单位B.到茶叶产区了解茶叶收购情况C.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调查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资料进行复查27.划分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的标志是A.按调查对象不同B.按组织方式不同C.按时间是否连续D.按调查方法不同28.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29.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30.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31.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算该地区的粮食产量, 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3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灯泡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33.如果要获得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详细统计资料,采用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34.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D.作用不同35.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A.非全面报表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6.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C.按随机原则所抽取的样本单位D.普查单位37.统计调查方案是指A.统计调查人员必备的文件B.统计工作各阶段的纲领性文件C.统计设计在调查阶段的具体化D.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38.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A.调查的组织工作B.调查的目的和任务C.调查的时间和地点D.调查经费的落实39.在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对象是A.全国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B.每个工业企业C.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D.全部工业企业40.对某地区五金交电商品的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则调查单位是A.该地区所有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B.该地区全部五金交电商品C.该地区每一个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D.该地区每一种五金交电商品41.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内容)的承担者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统计报表42.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统计报表4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之间A.二者是一致的B.二者是不一致的C.两者没有关系D.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44.工业企业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A.调查单位B.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C.报告单位D.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报告单位45.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重点单位46.普查中规定的标准时点是指A.登记期限B.时期现象的调查时间C.调查期限D.时点现象的调查时间47.普查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A.保证普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B.保证统一的普查周期C.避免调查登记的重复或遗D.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48.在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中,大多数定期统计报表属于A.一次性的全面调查B.经常性的全面调查C.一次性的非面调查D.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49.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A.普查B.抽样调查C.全面统计报表D.非全面统计报表50.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商品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C.采访法D.报告法51.统计调查中的代表性误差A.只有在全面调查中才有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有C.只有在非全面调查中才有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52.某市1999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00年元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1年零1个月B.1年C.1个月D.1天53.调查表按形式不同可分为A.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B.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C.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D.单一表和一览表54.下列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A.产品产量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量D.人口出生人数55.统计分组是A.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方法B.统计整理阶段的基本方法C.统计分析阶段的基本方法D.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的基本方法56.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5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确定组数和组中值B.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C.确定组距和组限D.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58.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按资金利税率分组A.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C.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D.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5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毫无联系60.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将此值A.归入上限所在组B.归入下限所在组C.另立一组D.归入上限或下限所在组均可以61.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C.本组变量的最小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62.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中所起的作用A.与次数大小无关,与比率大小有关B.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有关C.与次数大小有关,与比率大小无关D.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无关63.组距数列的全距等于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64.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交叉B.不等C.重叠D.间断65.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交叉B.不等C.重叠D.间断6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520B.510C.500D.49067.按离散型变量分组形成的变量数列A.只能是单项数列B.既可以是单项数列,也可以是组距数列C.只能是组距数列D.既不是单项数列,也不是组距数列68.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的理由是A.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B.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有代表性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有说服力D.无法得到组平均数69.开口组的组中值的计算方法是A.用相邻组的组中值代替B.用相邻组的组距代替C.缺少组限,无法计算组中值D.用相邻组的组距来计算开口组假定组限然后再计算组中值70.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A.标志值总数B.总体单位数C.分组的组数D.同度量因素71.在分配数列中,频率是指A.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D.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72.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73.次数密度是指A.平均每组内分布的次数B.平均每组内分布的频率C.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D.组距除以次数74.向上累计次数及其频率时,各个累计数的意义是指A.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及其频率B.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及其频率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及其频率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及其频率75.在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正J型分布D.反J型分布76.对总体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是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C.平行分组表D.复合分组表77.统计表的主词按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C.平行分组表D.复合分组表78.统计表的主词是指A.所需说明的总体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统计表的横行标题D.统计表的纵列标题79.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值的代表值,是因为A.组中值更有说服力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有代表性D.组中值是一个近似值80.次数分布(分配数列)包括的两个构成要素是A.按某种标志所分的组和相应的频数B.组距和组中值C.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D.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8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A.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B.调查的起止时间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D.调查的标准时点82.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时间是指A.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B.调查的起止时间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D.调查的标准时点83.目前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主体是A.周期性普查B.经常性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科学推算84.建筑业和房地产业A.前者属于第二产业,后者属于第三产业B.两者都是第二产业C.前者属于第三产业,后者属于第二产业D.两者都是第三产业85.统计表的宾词是说明A.总体的性质B.总体单位的名称C.总体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各个组二﹑多项选择题1.在统计设计中,把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称为A.统计工作的横的方面B.统计工作的纵的方面C.统计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D.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E.统计工作的各个阶段2.统计设计的一般内容包括A.明确规定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B.确定统计指标体系、分类分组、设计统计表C.决定统计分析研究的内容,制定调查、整理方案D.规定各工作阶段进度和各部门协调配合E.研究确定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3.统计设计的结果表现为A.统计指标体系B.分类目录C.统计报表制度D.统计调查方案E.统计汇总、整理方案4.就全国统计工作范围来讲,对工业统计的各个环节设计属于A.整体设计B.专项设计C.全阶段设计D.单阶段设计E.短期设计5.下面各个统计设计属于单阶段设计的有A.统计调查的设计B.统计整理的设计C.统计专题分析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设计E.统计工作的全面设计6.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比较A.整体设计是次要的从属的B.整体设计是主要的C.专项设计从属于整体设计D.专项设计在整体设计基础上进行A.总体范围、分类等都以专项设计为准7.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比较A.两者各有分工、各有侧重B.全过程设计是主要的C.单阶段设计是主要的D.全过程设计偏重于安排各阶段的联系E.单阶段设计则要细致地安排工作进度和方法8.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A.指标名称B.指标数值C.时间限制D.空间限制E.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总量指标D.相对指标E.平均指标10.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目的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统一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E.联系性原则11.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是A.确定统计指标体系及其核心指标B.确定统计指标的名称、涵义、内容和范围C.确定统计指标的空间范围和计算时间D.确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E.确定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12.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包括A.原始资料B.次级资料C.全面资料D.综合资料E.文字资料13.对某大学的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A.调查对象是该所学校B.调查对象是该校所有的大学生C.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一位的大学生D.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一位的大学生E.报告(填报)单位是该所学校14.统计报表是A.自上而下地布置统一的统计报表B.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C.一般属于经常性调查D.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基础E.为了研究某项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一种组织形式15.我国现行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A.实施范围B.表式C.报表目录D.填表说明E.分类目录16.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那些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A.200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B.2000年10月31日23时死亡的人C.2000年11月31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D.200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E.2000年10月31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17.普查是一种A.非全面调查B.全面调查C.专门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一次性调查18.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包括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E.典型调查19.下列调查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E.全面统计报表20.重点调查是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适用于调查对象比较集中的场合C.适用于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的对象D只能用于一次性调查E.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又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它们在总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单位B.它们的数目一般不是太多C.它们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D.它们是被人们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单位E.它们是被人们按随机原则选出来的单位22.典型调查是A.是深入细致的调查B.可以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C.是一种非全面调查D.调查单位的选择具有主观性E.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调查方法23.抽样调查是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调查单位C.永远存在抽样误差D.不存在抽样误差E.目的在于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2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相比,其异同点表现为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两者都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体D.抽样调查既有登记误差,又有代表性误差E.重点调查既有登记误差,又有代表性误差25.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相比的主要区别是A.选择调查单位的原则不同B.调查的目的不同C.在能否计算和控制误差中不同D.调查单位的数量不同E.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26.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方法不同可分为A.直接观察法B.报告法C.采访法D.通讯法E.大量观察法27.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A.统计报表制度B.普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E.典型调查28.下列统计调查哪些属于经常性调查?A.商品库存量B.工资总额C.在校学生数D.储蓄余额E.石油产量29.下列统计调查哪些属于一次性调查?A.土地面积B.清仓盘点C.森林资源量D.商品购进额E.生产用流动资金30.某工业局为了了解钢材积压情况,向各单位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此调查属于A.普查B.统计报表C.专门调查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31.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A.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变量D.工业企业总产值是变量E.全部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32.我国人口普查属于A.全面调查B.一次性调查C.专门调查D.经常性调查E.直接观察法33.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A.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D.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E.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34.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指A.需要调查的哪些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C.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调查项目的承担者E.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具体单位35.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A.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E.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36.下列调查中,哪些调查的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A.工业企业设备普查B.零售商店调查C.人口普查D.高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E.工业企业普查37.调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A.表头B.表尾C.表身D.表体E.表脚38.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A.设计和编制整理方案B.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C.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D.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E.积累历史资料39.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的方法主要有A.逻辑性审查B.比较审查法C.设置疑问框审查D.总体审查法E.结构审查法40.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A.发现事物特点与规律B.划分经济类型C.分析总体内部结构D.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划分各组界限4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选择分组标志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C.确定组中值D.划分各组界限E.说明总体的特征42.统计分组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含义A.对个体来说是“分”B. 对个体来说是“合”C.对总体来说是“分”D.对总体来说是“合”E.无法确定“分”与“合”43.统计分组后所形成的各个组成部分A.是一个更小的总体B.每个小总体的性质都是相同的C.每个小总体的性质都是不同的D.各组的总体单位具有相同性质E.各组的总体单位具有不同性质44.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A.简单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B.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C.复合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E.简单分组和简单分组体系45.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A.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选择分组标志B.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C.所选择的标志应考虑到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D.所选择的标志应考虑到分组的界限E.所选择的标志应考虑到总体的内部结构46.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职工按工龄分组B.人口按民族分组C.人口按地区分组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E.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47.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工人按产量分组B.职工按工龄分组C.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D.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E.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48.统计分类标准按照其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标准E.企业标准49.按机构部门分类,国民经济中的常住机构单位可分为A.金融企业部门B.非金融企业部门C.政府部门D.非政府部门E.居民住户部门50.下列哪些部门属于流通部门?A.农业B.工业和建筑业C.交通运输业D.邮电通讯业E.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与仓储业51.统计资料整理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A.确定汇总的指标与综合表B.确定分组方法C.选择资料汇总的形式D.确定资料的审查内容与方法E.确定资料的统计口径和范围52.分配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是A.变量值B.组距C.分组D.次数E.组中值53.变量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是A.变量值所形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的组中值B.变量值所形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的频率C.变量值所形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的次数D.变量值所形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的组距E.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和与之对应的次数54.影响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A.组距和组数B.组限和组中值C.变量值D.分组标志E.研究目的55.下列哪些分配数列属于变量数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2. 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
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况的资料。
3.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现象总体综合特征的工作过程。
4. 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
5. 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部分的标准或依据。
6. 复合分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7. 分布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分布数列。
8. 统计表:是把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顺序,用表格显示的一种形式。
二、填空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 准确性3. 每一个单位4. 非全面调查5. 调查单位6. 报告单位、填报单位7. 调查项目8. 单一表、一览表9. 调查期限10. 绝对大比重、重点单位11. 一次性12. 随机原则、数量上13. 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14. 直接对个别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典型单位调查15.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216. 重点单位、非全面调查17. 简单分组、分组体系18. 标志、层层19. 离散、组距式20. 反比21. 组中值、一般水平22. 同一个数值、不同数值23. 总标题、数字资料24. 调查表、分析表、分组表、复合表25. 几何图形、具体形象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2. D3. A4. B5. C6. B7. B8. B9. C 10. D11. D 12. A 13. A 14. C 15. B316. C 17. D 18. C 19. A 20. C21. A 22. B 23. B 24. C 25. A26. D 27. A 28. C 29. B 30. C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ABC2. ABD3. AB4. BC5. BCD6. ABC7. AC8. A9. AC 10. AC11. BCD 12. AC 13. CD 14. ABD 15. AD16. AB 17. ABC 18. ACD 19. A 20. ABC五、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2. 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调查内容应限于反映国情国力的重要统计指标。
4(×)主要用于3. 凡属于反映一定时期内事物发展过程累积总量的指标,其资料都需要通过一次性调查来取得。
(×)连续性4. 在统计调查中,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决定着不同的调查内容和范围,调查单位的确定取决于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5. 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每个企业既是调查单位,也是报告单位。
(×)设备是调查单位6. 在统计调查中,如果调查项目较多,宜使用单一表。
(√)7. 如果调查的是时期现象,统计调查方案中则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时点现象8.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抽样调查主要用来搜集某些不能够或者不适宜用定期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
(√)59. 在重点调查中,一般地讲,选出的单位应尽可能少,而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应尽可能大。
(√)10. 重点调查的资料能推断总体,抽样调查的资料不能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11. 根据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需要,典型调查既可研究量的方面,也可研究质的方面;既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全面调查。
(×)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12.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被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以后,随机地从中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有意识13.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重点单位所进行的非全面调查14.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 √)15. 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6或两个以上分组标志层叠16. 经过统计分组后,各组内部单位之间的差异被模糊了,不同组别之间的单位差异被突出了。
(√)17. 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值,则采用开口组较适宜。
(√)18. 某公司将员工按文化程度分组而形成的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布数列。
(×)品质数列19. 划分各组界限,就是要在分组标志的变动范围内,划定相邻组的性质差异和数量界限。
(√)20. 组距的确定,主要是考虑组内的同质性以及能否反映总体分布特点或原始资料的集中程度和实际情况,在变量值分布不规则、有疏有密的资料中,适用不等距数列。
(√)六、简答题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1. 简述统计数据整理及其原则和步骤。
【答题要点】7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现象总体综合特征的工作过程。
其主要步骤包括审核原始资料、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编表与绘图。
2. 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哪些作用?【答题要点】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
统计分组作用主要是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结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3. 单项数列、组距数列各适用哪些范围?【答题要点】单项数列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变动范围不大时;组距数列适用于变量值变化范围较大的离散型变量以及连续型变量。
4. 什么是分布数列,它有哪些种类?【答题要点】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分布数列。
分布数列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
5. 累计次数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答题要点】累计次数分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向上累计: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小于该组上限的次8数共有多少。
向下累计: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共有多少。
6. 编制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答题要点】统计表的编制原则是简明、清晰、准确、醒目。
总标题须简明扼要表达出全表的内容;各标目要确切反映表的内容,且表格安排合理;指标数值位数要对齐;表的上下边线(基线)用粗实线或双线,表的两边是开口式;纵栏较多时编栏号,指标数值栏要注明计量单位和资料表示的时间。
七、论述题根据题意回答要点,并适当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1. 拟定统计调查提纲应注意什么问题?【答题要点】在进行统计调查之前,必须设计一个周密、细致的调查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
它是统计调查的根本问题,有了明确目的,才能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
调查单位是所研究的总体单位,也是要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3)确定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要注意调查项目要少而精,只列入能够得到确定答案的项目。
拟定调查表,分单一表和一览表。
(4)设计调查问卷。
注意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主题问句类型,主题明确、提问科学、逻辑性强、容量适度。
(5)选择调查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网上调查法等。
(六)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七)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9包括调查工作完成的期限和工作进度;确定调查的方式与汇总的方法;组织领导;调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2. 几种统计调查方式有何质的区别?【答题要点】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现象的总量,主要用来全面、系统地掌握重要的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资料。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属于经常性调查,有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为了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对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是先对总体进行分析,然后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的资料能推出总体的情况,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资料只能反映总体的一般情况,不能推断总体。
3. 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组的标志?【答题要点】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定各组界限。
分组标志的选择要注意以下三点:(1)统计研究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有许多标志,标志选择不当,分组结果就不能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
如,对工业企业进行研究,如果目的是了解工业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就以工业企业计划完成程度作为分组标志。
(2)被研究现象的本质特征。
在相同的研究目的下,应以相关的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
如研究国民经济的现状、发展和平衡关系时,按所有制分组、按国民经济部门分类都是最基本10的分组或分类(3)具体的历史条件与环境。
社会经济现象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历史条件不同,事物特征也会有变化。
因此,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分组标志也应作相应改变。
4. 编制组距数列怎样确定组数和组距?【答题要点】编制等距数列时,确定组距及组数,要注意组距与组数的乘积应大于等于全距。
确定组距有三个原则:(1)要能区分各组的性质差异。
(2)要能反映总体资料的分布特征。
(3)为方便计算,尽可能为5或10的整数倍数。
确定组数时应注意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数,当商有余数时,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数的整数部分加一。
编制异距数列时,组距的确定要能够区分各组的质的差异,或者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状况组距作相应变化。
八、案例分析把学习过的统计学原理与教科书中的案例内容结合起来,讨论案例后提出的问题。
案例分析:《居民住宅消费需求调查方案》(见梁前德主编的《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问题1. 你认为该“居民住宅消费需求调查方案”中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方法的设计是否科学?假若需要改进,应如何完善?【答题要点】就总体而言,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方法的设计是比较科学的,其中,对企事业单11位的调查数量显得较少,因为单位对职工住房问题的解决,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居民购房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