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心理学的各大流派
心理学的各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包含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和学派。
以下是心理学的各大流派的简要介绍:1. 结构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开始兴起。
它的主要关注点是人类的感觉、知觉和意识。
结构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观察和描述来研究心理现象,以及分析心理过程中的基本元素。
2. 功能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是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它的主要关注点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功能和目的。
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理解心理现象的意义,以及心理过程对适应环境和实现目标的作用。
3.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
它认为心理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因此应该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
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条件反射和强化等原理解释和预测行为,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4. 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流派,主要关注个体的无意识和内心冲突对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强调童年经验、潜意识和性欲这些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5.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记忆、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它主张通过实验和计算模型来研究人类的思维活动,强调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和机制。
6. 社会文化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关注文化、社会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研究文化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通过社会互动塑造和影响文化。
7.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它关注人的自由意志、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和关怀。
8. 系统论心理学系统论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复杂系统的一部分,强调整体性和相互关联。
它研究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以上是心理学的各大流派的简要介绍。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人格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观点分析
人格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观点分析人格心理学流派要说人格心理学流派,我们首先得说人格心理学,而要理解什么是人格心理学我们就得先知道什么是人格。
书中把人格定义为源于个体自身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稳定的行为方式。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但我觉得我们要强调的一个点在于,人格是稳定的。
我们可以跨时间和跨情景地审查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
当然,这也不等于说人是一成不变的。
但是只要人格是存在的,并且行为不仅仅是对我们所处的情境的反应的话,我们就可以预期,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有某种稳定性。
定义的第二个部分关注的是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在人的内心发生的,影响着人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还有一点很重要,根据这个定义,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都是在个体身上发生的。
这并不等于说外部环境对人格没有影响。
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自然影响着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类型的人。
那么,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的产生根源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人格理论家和研究者提出的基本问题。
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书中将人格心理学分为了六个流派,它们分别是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每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声称人的无意识对他们的行为差异影响很大,特质流派的心理学家确信,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的。
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用遗传因素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
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的心理学家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发射和期望的结果。
认知流派则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每个人对人格的问题的理解不同,他们会根据自己对每个流派的接受程度而把自己归类到某一个流派中去。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人格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个体的特质、态度、行为和认知方式等方面,以揭示个体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在人格研究中,存在着多个主要流派,包括心理动力学派、行为主义派、人本主义派、认知派和五大人格特质派等。
下面将对这些主要流派进行介绍。
行为主义派注重对人格的外在表现的研究。
它将人格视为行为的产物,认为人格是通过环境刺激的塑造和学习来形成的。
行为主义派的代表人物如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和行为观察来分析人格的形成和变化。
行为主义派主张通过调节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和塑造个体的人格。
人本主义派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认为,意义、价值观和个人选择是个体发展的核心。
卡尔·罗杰斯和阿布拉哈姆·马斯洛等是人本主义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了人本主义的理论和人格发展的层次观。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要求关注人类的主观经验和潜能发展。
认知派将人格视为个体对自己和外界的思维加工和解释方式的结果。
认知派的代表人物如阿尔伯特·艾利斯和雅克·皮亚杰等,他们研究了认知过程(如知觉、思维和记忆)对人格的影响。
认知派认为,认知和解释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个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表现为个体不同的人格特征。
五大人格特质派是一种基于人格差异性研究的流派,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个体的广泛特质差异总结为五个核心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五大人格特质派的代表人物如雷蒙德·卡特尔等,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将人格特质归纳为这五个特质维度,并认为这些维度能够较好地预测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流派外,人格研究还涉及其他领域的贡献,如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
这些流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和解释个体差异提供了多种途径,丰富了人格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人格的六个流派: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称,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很大作用。
特质流派的心理学家确信,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的。
生物学家流派的心理学家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
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因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心理学家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
认知流派则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一个本质的不同就是他们对人类的动机的描述。
弗洛伊德个人那句性和攻击来描述人的动机而阿德勒认为只有一种动机推动人们,他们称之为寻求优越感,其他的所有动机都可以归入其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寻求优越感始于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从出生就有着深刻的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被认为源于虚弱和无助的儿童需要依赖更年长,更强壮的人承认才能生存。
从儿童意识到他们很弱小这一刻起,就开始用一生的努力去战胜他们的自卑感。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他把这样划分称为解剖模型。
意识指的是人们正觉察的想法。
但意识处理的信息只占很小的比例。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轻而易举的调集无数想法到意识中。
例如,你早餐吃了什么?你三年级的老师是谁?你上周六晚上做了什么?这些大量的可现信息构成前意识。
但意识和前意识的内容只是构成思维的冰山一角。
我们内心主体位于无意识当中。
这里的内容无法直接接触(除非在某种极端情况下)然而无意识的内容决定了人的日常行为。
无意识对变态行为的影响很大。
他发现解剖模型在描述人格上有局限。
于是有创立了结构模型,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组成人格的各部分经常发生冲突。
人出生时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本我。
这是人的自私部分,只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
本我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
六种人格流派分析自己的人格讲解学习
六种人格流派分析自己的人格系类:姓名:学号:班级:科目:我对六大人格流派认知这学期,我与同学一起选修了《人格心理学》这门课,起初,我们抱着玩的心态去上这么课,以为就是打酱油,但当我开始上这么课后,我发现我的想发错了,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开始对人格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门课也充满了趣味,让我流连其中,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皮毛,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最感兴趣的是人格心理学的六个流派。
下面及是六个流派,和我对这些流派的认知。
一、精神分析流派1)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个人能够将自己进行分析的比较好的应该说是防御机制。
2)压抑在我理解为主动性的自我控制,这种控制为通常针对我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撒谎。
坦白的讲,我不是一个绝对诚实的人,至少我认为我悠闲的走在一条路上突然有人问我在做什么,我不会浪费这难得的清闲而去跟一个不感兴趣人瞎扯太多。
另一方面,我认为压抑也是自我、本我、超我的互相交手的方式。
自我对于意识的控制也许就是压抑着本我,当这种压抑处于绝对状态的时候我想就是超我状态的存在。
3)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小时候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理论上讲应该是我在口唇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从小我养成的吃东西快的习惯。
有好吃的时候就会狼吞虎咽。
在初中的时候家中变故,我的生活环境缺少了来自大人们的关心,于是我变得沉默寡言,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并且对于朋友的态度特别敏感,对于别人的失信通常会非常在意。
二、特质流派4)特质流派的特征是喜欢将人格分为各个特质维度,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都属于中心特质。
六种人格流派分析自己的人格
系类:姓名:学号:班级:科目:我对六大人格流派认知这学期,我与同学一起选修了《人格心理学》这门课,起初,我们抱着玩的心态去上这么课,以为就是打酱油,但当我开始上这么课后,我发现我的想发错了,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开始对人格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门课也充满了趣味,让我流连其中,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皮毛,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最感兴趣的是人格心理学的六个流派。
下面及是六个流派,和我对这些流派的认知。
一、精神分析流派1)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个人能够将自己进行分析的比较好的应该说是防御机制。
2)压抑在我理解为主动性的自我控制,这种控制为通常针对我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撒谎。
坦白的讲,我不是一个绝对诚实的人,至少我认为我悠闲的走在一条路上突然有人问我在做什么,我不会浪费这难得的清闲而去跟一个不感兴趣人瞎扯太多。
另一方面,我认为压抑也是自我、本我、超我的互相交手的方式。
自我对于意识的控制也许就是压抑着本我,当这种压抑处于绝对状态的时候我想就是超我状态的存在。
3)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小时候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理论上讲应该是我在口唇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从小我养成的吃东西快的习惯。
有好吃的时候就会狼吞虎咽。
在初中的时候家中变故,我的生活环境缺少了来自大人们的关心,于是我变得沉默寡言,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并且对于朋友的态度特别敏感,对于别人的失信通常会非常在意。
二、特质流派4)特质流派的特征是喜欢将人格分为各个特质维度,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都属于中心特质。
六大人格理论
六大人格理论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一、精神层次该理论就是阐述人得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得意识层次里发生与进行。
不同得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得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得心理活动有些就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得,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得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得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得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与本人得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得无法被觉察得思想、观念或痛苦得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得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1] 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则就是前意识,如同冰山与水面起伏接触得地方,需要通过某些特定得事件或行为才能被唤醒。
二、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就是指原始得自己,包含生存所需得基本欲望、冲动与生命力。
本我就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得行为规范,它唯一得要求就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得目标乃就是求得个体得舒适,生存及繁殖,它就是无意识得,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就是指“自己”,就是自己可意识到得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得部分,自我得机能就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得就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就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得部分,它就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得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得行为,超我得特点就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就是非现实得,超我大部分也就是无意识得,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得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得就是“道德原则”。
人格心理学六大理论流派[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理论流派[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的潜能研究受到重视,在传统教育的同时如何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尤其是发挥“自我”在个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受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普遍关注。
他们以“自我”为核心,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相关的人格理论。
虽然各个心理学家之间的观点无法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但他们都非常强调“自我”对个人毕生发展,对集体或社会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人格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自我的发展历程。
而所谓“自我”是指个体意识中关于他自己的基本特征的一个总的观念、图式或框架。
它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总和。
个体的“自我”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的综合结果。
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正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发展理论自我发展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核心。
他认为人是一个能量系统。
人们依据本【】〇能来行事,却经常遭遇到反精神投入过程的阻碍作用,而阻碍就会消耗能量。
如果三八[收稿日期]2007-09-17[作者简介]秦宏大(1982-),男,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秦宏大: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人的精神是一种处处等势的均衡结构,也会浪费大量的能量。
本着节省能量的原则,人有必要建立一些类似水坝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之内,把精神投入的阈限提高。
这样,精神能量就可以在不同位置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把原初的精神结构叫本我,自我和超我就是根据这个原则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既限制本能赤裸裸的满足又节省能量。
他认为人格是由“伊底(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伊底”包含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它是人格中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
其中,各种本能冲动都不管什么是逻辑、道德,而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盲目追求满伊底”。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足。
在他看来,婴儿的人格完全属于“反复教训下,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部分。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
1.人格:所谓人格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情境和人格共同决定着人的行为。
2.人格理论有六个主要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3.对于攻击性的解释:(1)经典的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的欲望。
正常的健康的人是不会自我伤害的,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以攻击的方式向别人表达出来。
另一些精神分析家解释说,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2)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看重攻击行为稳定性的个体差异。
他们认为,小时候攻击性强的个体,长成大人后也容易出现攻击性。
(3)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家也认为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遗传是攻击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4)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可以培养我们乐观和善的个性;当某些因素妨碍了我们的自然生长时,就会出现问题。
(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认为,攻击行为是学习得到的。
当个体的攻击行为受到强化时,这种行为就会增加出现的可能。
(6)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着重探索富有攻击性的人是怎样进行信息加工的。
人在一种情境下是否做出攻击性行为,取决于人们怎样对他们做出解释。
4.对于抑郁的解释:(1)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
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
(2)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着重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
他们认为,个体目前的一般情绪水平是预测他未来的情绪,包括是否抑郁的很好的指标。
(3)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家从抑郁的稳定性角度出发,认为有的人可能生来就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
生来就具有这种脆弱素质的人在面临压力生活事件面前比一般人更容易做出抑郁的反应。
(4)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家认为经常抑郁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自我价值感的人。
(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人格理论家认为,抑郁是生活中缺乏积极地强化物所致。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2、学习观: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把学生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6、认知流派
凯利
建构
三、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一、意识层次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心理地形说。意识即为能清楚察觉到的主观体验
二、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三、人格发展理论:
口腔期
0-1岁
肛门期
1-3岁
性器期
3-6岁
潜伏期
7岁到青春期
生殖期
青春期以后
名称
时间
任务
品质
1、学习加工模式:信息流和执行控制(认知策略)
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期望事项是至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动机
2、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学习阶段
教学事件
动机阶段(期望)
1、激发动机2、把目标告诉学生
领会阶段
3、指导注意
习得阶段(编码)
4、刺激回忆5、提供学习指导
保持阶段(储存)
回忆阶段(提取)
6、增强保持
人名
名称
主要观点
皮亚杰
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感知运算阶段
0-2
前运算阶段
2-7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形式运算阶段
11-成人
维果斯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心理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
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
人格六大流派
(七)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更多的强调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有时说,人们认为一个人出现问题,就追根其源,他的家庭不好,父母离异等等。你可能会说出很多外界原因。但是人本主义流派却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尽管外界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你,但是,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的选择权利。因此,必须对自己负责。另外,它非常强调自我实现。他把人格看作是非常积极的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更多是强调自我实现,就是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他的这个理论就更积极一点。 这些不同的流派,很难说那个流派更好,更有意义。应该说各个流派都解决了人格的一个侧面。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格。当我们用这些不同的观点来解释一个现象时,就发现他都从不同侧面解释了人格。说到一个孩子的攻击性特别强,精神分析流派可能就要和这个孩子聊天,让这个孩子自由的联想,随意的表达。要找出他的童年生活怎样,早期体验怎样,找到根源。他要把他无意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挖出来。看是不是早期教育使他变成这样的孩子。行为主义角度来看,这个孩子在早期表现出这种攻击行为时行为时,他得到了怎样的强化。找到什么原因使它表现出这种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有怎么被强化,使得最后成为他的习惯。认知流派就会分析,它是怎样对这个情境进行归因,造成攻击性。在认知层面上,大概他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期望,对事物的结果有不同的归因。这些理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这样一件事情进行解决。产生的原因,既有意识的影响,也有无意识的影响,既有行为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内在因素,既有情感的作用,也有认知的作用,又有行为本身,行为习惯的作用,也有他自由意志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如果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就深刻了。随便我们在举一个其他的例子,如果一个人特别抑郁,如果精神分析学家来与他谈话时,会怎么解释这个问题;二行为主义者有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对任何一个人格特点,从不同角度来解释,都会使我们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可能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理论表现出优势。而有些时候,几种理论结合会使问题更深刻。所以我们看到,人格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并不是说一个刺激一定会有反应,进行强化就一定有什么结果。
人格心理学各理论学派
人格心理学各理论学派1. 简介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不同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质和人格类型,以及人格发展和成长的规律,是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情感背后的基础。
人格心理学理论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出了多种学派,下面本文将会介绍主要的几种学派。
2. 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派最早由弗洛伊德等人所创立,他们认为人类内心深处存在着潜意识,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是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根源。
心理动力学派强调性格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个体的内心深处存在着许多积压的欲望和冲突,个体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这些冲突,才能实现内在的和谐统一。
3. 行为主义派行为主义派强调个体的性格是一种经验性的学习成果,与遗传因素或内部动力无关。
行为主义派认为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根源在于人类学习和体验环境中的刺激和反应过程。
行为主义派认为性格特征可以通过学习和改造的方式塑造和培养,是可塑的。
4. 人本派人本派的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它强调个体需要被整体上看待,在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整体生命进行思考。
人本派认为人类是有自治性和独立性的,个体的成长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
人本派认为人类的内在需要、追求和智慧是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根源。
5. 人际学派人际学派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强调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际学派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和发展的,个体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中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6. 阿德勒学派阿德勒学派是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的,他认为人类具有进取和同理心的特质,是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基础。
阿德勒学派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基于个体的目标和个体的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这些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感,进而影响个体的人格。
7.以上介绍的几种学派是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了人类的行为和情感问题,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完整版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人格心理学论文——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
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
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
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
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
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
“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
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
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
六大人格理论
——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
——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六大人格理论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一、精神层次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或痛苦的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1]?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则是前意识,如同冰山与水面起伏接触的地方,需要通过某些特定的事件或(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二、内容
1、奥尔波特对人格的界定
奥尔波特考证了人格的这个词的词源,开始把它与意指面具的希腊语perxona相联系。他对50种有关人格的定义进行考证,并针对当时认为人格不存在和人格就是个人所不知的心灵阴暗的隐蔽处这两种主要理论。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认知流派环工1202 王伟伟1213020203 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人际过程的产生根源可用人格的六个流派来解释,它们是精神分析学流派、物质学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及认知学流派。
任何一种主要的人格理论都可以在这六个流派中找到其位置,尽管这种归类不完全适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的六个流派可用盲人摸象的故事解释。
那五个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不同部分,然后向别人说大象是什么样子。
摸到不同部位的人,心目中也有关于大象的不同形象。
这个故事说明,每个盲人所了解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
由于真正的大象比他们摸到的东西更多,所以每个盲人说的都对,但是都不完整。
也就是说,每个流派都识别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声称,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作用;特质流派的心理学家确信,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上的;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责任感受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心理学家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最后,认知流派则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在人格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对认知流派特别感兴趣,认知流派的相关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无意识的实践了。
认知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是凯利的认知人格理论。
一、个人建构论凯利对人格的探讨开始于对人的一个独特看法,他称之为科学人观点。
他说,人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
如同科学家试图预测并控制他们研究的对象一样,我们也都想要尽可能多地预测并控制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
如果我们不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不知道周围的人可能会怎么做,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为了满足我们的预测需要,我们就会做一件凯利称为模板匹配的事情。
各流派的人格理论总结ea
人的开展就是努力通过不 断界定和完善其建构系统 而增强对世界的理解,这种 倾向是先天的,个体利用环 境信息来决定行为。
Rotter社会学习理 论
个人在过去独特经验的根 底上所形成的较持久的两 种问题拮据的预期倾向,即 人际信任和控制点。
人格的毕生开 展阶段说:遗 传与环境、学 习对人格开展 的作用。
L资料:一切生活记 录;Q资料:当事人 在问卷或量表上获 得的自我评定结果
〔主观观察〕T资料: 经由客观的测验或 实验所获得数据〔当 事人在某些情况下 所表现的行为。
艾森克三维
人格理论
人格是人的性
格、气质、智力 和体质等持久稳 定的组织,决定 这人对环境的独 特适应。
将边缘系统视为神经质的生理根底,认为高神经质的人边缘系统的激活阈值较低,脚杆神经 系统反响性较强,因此对微弱刺激往往作出过度反响。
精神质的生理根底可能是雄性激素。
Davidson
左半脑“意识/学术/语言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 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 右半脑“本能/潜意识/创造/音乐/艺术脑〃〕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 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
驱力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是 人格的能量单位。线索决定有 机体产生什么反响,反响是由 当前的驱力与线索引发的行 为,目的是消除或降低驱力。
儿童期的四个关键阶段对人格 的开展对人格的开展有重要影 响:喂养情境、排便训练、早期 性训练与愤怒-焦虑冲突。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第二大流派:特质学流派特质心理学家假定,人格特征具有在时间上和跨情境的稳定性;“特质研究者通常没兴趣预测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相反,他们想要预测那些得分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特质研究者通常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重要的特质理论家有高尔顿奥尔波特、莫雷和卡特尔;高尔顿奥尔波特是第一个公认的特质理论家,他提出了共通特质研究法和个人特质研究法,提出了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的概念,以及机能自主性和本体性;莫雷的工作重点是了解“心因性需要”,这是人格的基本要素;卡特尔使用因素分析法,致力于确定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有多少种;近期的研究支持人格有五个基本维度“大五”理论;对特质流派的批评者认为特质测量不能够很好地预测行为,且没有证据支持跨情境的一致性;而人格特质的辩护者认为只要特质与行为能够得到准确测量,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关系,另外,他们认为“由特质所解释的行为编译的数量是相当可观和重要的”;第三大流派:生物学流派汉斯·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定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他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认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汉斯·艾森克是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格的早期提倡者,他认为,可以在三个基本维度上给人划分人格,称为内外向型、神经质和精神质;内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对刺激更敏感;一个着名的气质模型确定了三种气质维度:情绪型、活动型、交际型;心理学家认为气质主要是遗传来的,这些遗传倾向与经验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成年人的人格气质;理论家指出焦虑来自于社会拒绝;他们认为,由于独居降低了种族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因此焦虑帮助了种族的生存;气质研究对教育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们使用了脑电图数据来测查个体在情绪上的差异;一些研究者发现,大脑两半球活动的几率的差异是遗传来的,这种差异使人们在体验消极或积极情绪的容易度上有所不同;一种肯定生物学流派的观点认为,它把人格心理学与生物学原则联系在一起;另外,这一流派的研究查明,关于人格发展的“白板”说模式在实践中有局限性;生物学流派的第三个优势是它非常强调实验研究;第四大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目前对于人本主义的范畴没有明确的标准,但一般认为人本主义有四个核心内容:强调人的责任;强调“此时此地“;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强调人的成长;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做到因满足于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态度”;达到这一目标的人被称为心理和谐的人;当遇到与自我知觉不一致的信息时会产生焦虑,人们往往采用扭曲和否认的方法来降低焦虑;跟据罗杰斯的观点,“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还发现,自我实现这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如高峰体验;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用来解决工作满意度问题;第五大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华生在20世纪早期创立了行为主义,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预测、可人工控制的外显行为;行为主义者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条件反射经验所导致的结果;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标榜为激进行为主义,偏好可观察的外在事件,拒绝使用像焦虑这样的内部状态来解释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者把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扩充;洛特用人的期望和对强化的评价来预言在许多可选择的行为中,哪个行为会被激发;班杜拉认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思维是有目的的并定向于未来,人可以通过观察来学习,但人是否会表现出通过这种学习获得的行为,取决于对奖励或惩罚的预期;行为矫正疗法以条件反射为原理;有些疗法如系统脱敏以经典条件反射为基础,代币制等疗法以操作条件反射为原理;班杜拉提出,在心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很重要;对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既有肯定也有批评;肯定在于其实验基础和由其产生的心理治疗程序,批评包括它对自由意志和遗传因素的忽视,以及行为主义治疗师把患者的问题归结为可观察的行为;第六大流派:认知心理学流派认知人格理论认为,每个人人格的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引起的;乔治凯利是个人建构理论的早期开创者;他认为,人有着去认识世界的本能;他把人比喻为科学家,总是力求更好预测将要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他把这一过程中使用的认知结构成为个人建构;凯利还认为,心理问题源于焦虑,焦虑是由人们不能预测事件引起的;认知心理学家描述了几种认知结构以解释个体差异和个体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图示是用来帮助我们知觉、组织和储存信息的认知结构;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师有关我们自己的认知表征,这一领域的许多研究都与自我图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某一信息与我们自己有管事,我们能更容易地知觉到或回忆出;有关未来自我的认知表征会影响人的行为;但是不同自我概念如出现差异会导致消极情绪;阿尔伯特艾利斯是从认知角度对心理治疗进行探讨的早期倡导者;他认为,当人们使用非理性观念时就会出现情绪问题;理性情绪疗法就是帮助来访者看到他们自己用了什么样的非理性观念并用合理的管娘取代之;在自我指导训练中,来访者学会用更恰当更积极的内心独白取代原来消极的;凯利用行为项目网技术来测量人们在建构方面的差异;认知流派对人格探讨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强有力的实验背景;其主要问题在于,认知心理学家使用的概念都比较模糊,另一个问题在于,是否有必要总是用认知去解释行为;认知学派没有一个概括的模型吧所有研究工作组织起来;。
人格心理学 各流派各人物整理资料
九、多拉德和米勒
人性观 中性、不必要探讨人性观。 人格界定 人格结构 1.人格是习得的,学习由四个 大部分是由习惯或刺激—反 要素组成:内驱力、线索、 应联结物构成。 反应、奖赏 2.强调潜意识对人格的决定性 作用,并将其分为两类:非 文字符号化的经验和被压抑 的经验
人本主义学派
十、马斯洛
人性观 人格界定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天性是善良的,人是好的、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 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 引起的。 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 能需求。 2.易被影响,但这种天性几乎 不会消失。 1.需要分类:基本需要和心理 1.需要是按照层次由低到高的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 需要 排序的,一般情况下是先满 者都是有着健康善良积极乐 足低层次需要再出现高层次 观的天性的。 需要。 2.七层次的需求层次理论:生 2.个体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 理 、安全、爱和归属、尊重 动性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 、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要以不断接近自我实现。 3.五层次的需求层次理论:生 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 、自我实现。
十四、卡特尔
人性观
十五、艾森克
人性观 1.认为人类具有自我意识。 人格界定 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慧 和体质等,一个相当稳定而 有持续性的组织,他决定了 对于环境独特的适应。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特质论无类型 1.人格层次模型:类型层次、 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特质层次、习惯反应层次、 特定反应层次。 2.人格维度模型:外向—内向 维度、神经质—稳定性维度 、精神质—超我机能维度
十一、罗杰斯
人性观 人格界定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人性本善,朝向自我实现、 1.每个人都有一种使自己获得 1.“自我”是人格的主要结构 1.认为人的发展受到他人评价 自我一致性与自我不协调。 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最大发展的心理倾向。 。 的影响。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部分,所以人格的形成与发 展就是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
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
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
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
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
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
“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
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
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
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
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
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
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
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第二大流派:特质学流派
特质心理学家假定,人格特征具有在时间上和跨情境的稳定性。
“特质研究者通常没兴趣预测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
相反,他们想要预测那些得分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
特质研究者通常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有高尔顿.奥尔波特、莫雷和卡特尔,高尔顿.奥尔波特是第一个公认的特质理论家,他提出了共通特质研究法和个人特质研究法,提出了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的概念,以及机能自主性和本体性。
莫雷的工作重点是了解“心因性需要”,这是人格的基本要素。
卡特尔使用因素分析法,致力于确定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有多少种;近期的研究支持人格有五个基本维度(“大五”理论)。
对特质流派的批评者认为特质测量不能够很好地预测行为,且没有证据支持跨情境的一致性。
而人格特质的辩护者认为只要特质与行为能够得到准确测量,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关系,另外,他们认为“由特质所解释的行为编译的数量是相当可观和重要的”。
第三大流派:生物学流派
汉斯·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定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他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认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
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汉斯·艾森克是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格的早期提倡者,他认为,可以在三个基本维度上给人划分人格,称为内外向型、神经质和精神质。
内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对刺激更敏感。
一个著名的气质模型确定了三种气质维度:情绪型、活动型、交际型。
心理学家认为气质主要是遗传来的,这些遗传倾向与经验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成年人的人格气质。
理论家指出焦虑来自于社会拒绝。
他们认为,由于独居降低了种族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因此焦虑帮助了种族的生存。
气质研究对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们使用了脑电图数据来测查个体在情绪上的差异。
一些研究者发现,大脑两半球活动的几率的差异是遗传来的,这种差异使人们在体验消极或积极情绪的容易度上有所不同。
一种肯定生物学流派的观点认为,它把人格心理学与生物学原则联系在一起。
另外,这一流派的研究查明,关于人格发展的“白板”说模式在实践中有局限性。
生物学流派的第三个优势是它非常强调实验研究。
第四大流派:人本主义流派
目前对于人本主义的范畴没有明确的标准,但一般认为人本主义有四个核心内容:强调人的责任;强调“此时此地“;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强调人的成长。
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做到因满足于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态度”。
达到这一目标的人被称为心理和谐的人。
当遇到与自我知觉不一致的
信息时会产生焦虑,人们往往采用扭曲和否认的方法来降低焦虑。
跟据罗杰斯的观点,“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
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他还发现,自我实现这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如高峰体验。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用来解决工作满意度问题。
第五大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
华生在20世纪早期创立了行为主义,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预测、可人工控制的外显行为。
行为主义者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条件反射经验所导致的结果。
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标榜为激进行为主义,偏好可观察的外在事件,拒绝使用像焦虑这样的内部状态来解释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者把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扩充。
洛特用人的期望和对强化的评价来预言在许多可选择的行为中,哪个行为会被激发。
班杜拉认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思维是有目的的并定向于未来,人可以通过观察来学习,但人是否会表现出通过这种学习获得的行为,取决于对奖励或惩罚的预期。
行为矫正疗法以条件反射为原理。
有些疗法如系统脱敏以经典条件反射为基础,代币制等疗法以操作条件反射为原理。
班杜拉提出,在心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很重要。
对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既有肯定也有批评。
肯定在于其实验基础和由其产生的心理治疗程序,批评包括它对自由意志和遗传因素的忽视,以及行为主义治疗师把患者的问题归结为可观察的行为。
第六大流派:认知心理学流派
认知人格理论认为,每个人人格的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引起的。
乔治.凯利是个人建构理论的早期开创者。
他认为,人有着去认识世界的本能。
他把人比喻为科学家,总是力求更好预测将要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他把这一过程中使用的认知结构成为个人建构。
凯利还认为,心理问题源于焦虑,焦虑是由人们不能预测事件引起的。
认知心理学家描述了几种认知结构以解释个体差异和个体内部信息加工过程。
图示是用来帮助我们知觉、组织和储存信息的认知结构。
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师有关我们自己的认知表征,这一领域的许多研究都与自我图示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当某一信息与我们自己有管事,我们能更容易地知觉到或回忆出。
有关未来自我的认知表征会影响人的行为。
但是不同自我概念如出现差异会导致消极情绪。
阿尔伯特.艾利斯是从认知角度对心理治疗进行探讨的早期倡导者。
他认为,当人们使用非理性观念时就会出现情绪问题。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帮助来访者看到他们自己用了什么样的非理性观念并用合理的管娘取代之。
在自我指导训练中,来访者学会用更恰当更积极的内心独白取代原来消极的。
凯利用行为项目网技术来测量人们在建构方面的差异。
认知流派对人格探讨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强有力的实验背景。
其主要问题在于,认知心理学家使用的概念都比较模糊,另一个问题在于,是否有必要总是用认知去解释行为。
认知学派没有一个概括的模型吧所有研究工作组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