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篇1

1、鼻饲法: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不能张口的病人、早产儿和病情危重、拒绝进食的病人。

测量鼻饲法插入的长度: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一般成人鼻饲法插入的长度是:45-55cm。

证实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1) 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2)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2、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注意事项: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液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2)排出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3)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病人及危重病人,年老体弱,小儿,孕妇等

保留灌肠目的: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的目的。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病灌肠时应取: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3、多尿:24h尿量经常超过2500ml

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或尿闭: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无尿者。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且每次尿量少。

4、导尿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目的:(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以减轻痛苦。(2)协助临床诊断。(3)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

留置导尿管术的目的:(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3)某些泌尿系手术后;(4) 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

5、留取尿标本时常用的防腐剂的作用:

甲醛: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常用于尿细胞记数。

浓盐酸: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腐。

甲苯: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防腐。常用于尿生化检验。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篇2

1、紫外线的杀菌机制:(1)促进微生物的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丧失;(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2、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时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使机体内

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温度的正常范围:口腔温度 36.3~37.2℃ ;肛门温度

36.5~37.7℃;腋下温度 36.0~37.℃

体温过高或发热: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常见的发热热型有:(1)稽留热的典型症状: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2)弛张热的典型症状: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3)间歇热的典型症状: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4)不规则热的典型症状: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发热患者的护理:体温过高的护理主要措施有:收集资料、降温措施、饮食调养、保持清洁和舒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注意每点需要进行阐述)

测量体温的方法: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口腔温度、测量的时间为3--5分钟;

腋下温度测量的时间为8--10分钟;肛门温度测量的时间为3分钟。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口温:禁用于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疾患、

口鼻手术、张口呼吸患者。

腋温:适用于口鼻手术、呼吸困难患者;禁用于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患者。

肛温:适用于婴幼儿、意识不清、精神异常患者;禁用于直肠或肛门手术、

腹泻、心肌梗死病人。

3、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

正常血压的范围是(以肱动脉为标准):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

89mmHg;脉压30~40mmHg

异常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血压:做到“四定”---定部位、定

体位、定时间、

定血压计;(2)观察病情;(3)注意休息减少活动;(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5)保持稳定的情绪;(6)注意饮食合理;(7)健康教育

4、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钟

5、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篇3

1、给药的原则有哪些?三查七对的内容有哪些?

答:(1)按医嘱准确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安全正确用药、按需要进行过敏验、密切观察反应、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2)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进行查对。(3)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

度、剂量、用法和时间。

健胃药要在饭前服用;帮助消化或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止咳糖浆对呼吸道有安抚作用的,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因此如果同时服用

多种药物,应最后服止咳糖浆。

服用强心甙药物应注意:在服用前测量病人的脉率(心率)及心律,脉率低于60次/min或节律不齐,应停服并报告医生。

2、注射法: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人体内的方法。

注射原则有:(1)严格遵守无菌原则;(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人一针、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棉垫;(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应选尖锐、坚固且直、无倒钩、型号合适的针头;(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6)注射的药物应临时抽取,即时注射;(7)注射前应排尽空气,并防止药液浪费;(8)注药前检查回血;(9)运用无痛注射技术: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注意配伍禁忌;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刺激性强的;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

常见的注射法:(皮内注射、皮下注射掌握注射的部位、进针的角度、深度) 肌内注射法常用的部位:常用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

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定位法:(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2)“联线法”: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肌内注射时应注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弯曲;(3)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采用臀中、小肌注射;(4)长期注射者,应轮流交换注射部位;(5)进针角度为90 °,深度为

2.5cm(针梗2/3);(6)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注意配伍禁忌。

静脉注射常见失败原因有:(1)针刺入过少 ;(2)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静

脉;(3)针头刺入较深;(4)针头刺入过深

3、如何判断青霉素皮内试验结果?如何记录?

答:注射后20min观察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或缩小,周围不红肿,无红

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局部发痒。有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结果记录:阴性用蓝色笔记录为(—)、阳性用红色笔记录为(+)。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1)立即停药,就地平卧;(2)立即皮下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1ml;(3)给氧;(4)使用抗组织胺药物;(5)补充血容量;(6)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7)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并记录

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性反应的发生:(1) 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2) 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3) 严密观察病人反应;(4) 青霉素应现用现配;(5) 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专用。

链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不同之处在: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以减轻链霉素的毒性症状。

如何为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阳性病人进行脱敏注射法?

答:TAT脱敏注射法

次数 TAT量(ml) 加生理盐水量(ml) 注射法

1 0.1 0.9 肌内注射

2 0.2 0.8 肌内注射

3 0.3 0.7 肌内注射

4 余量稀释成1 ml 肌内注射

TAT脱敏注射时应注意多次小剂量注射药物、每隔20min注射一次、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出现全身反应即停药并处理; 如反应轻微,待症状消退后,增加

注射次数,剂量减少。

4、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

解质、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输液的目的有:(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补充营养,供给能量。(3)输入药液,治疗疾病。(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

维持血压。

如何调节输液滴数:根据病情、年龄及药液性质调节滴数,一般成人40~60gtt./min,儿童20~40 gtt./min。对于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

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静脉输液溶液不滴的原因: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

低、针头阻塞、静脉痉挛。

5、急性肺水肿发生的原因有:

(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典型表现:咯粉红色泡沫痰,

防治急性肺水肿:(1)在输液过程中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老年、儿童、心脏病人必须特别注意。(2)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3)高流量给氧(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5)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强心、利尿等药物。

空气栓塞发生的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在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看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等情况下,空

气进入静脉,有发生气栓的危险。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突法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低,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一个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空气栓塞的防治措施有:(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以防止空气栓塞发生。(2)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以减轻恐惧感。(3)立即为病人安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4)高流量氧气吸入(5)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篇1 1、鼻饲法: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不能张口的病人、早产儿和病情危重、拒绝进食的病人。 测量鼻饲法插入的长度: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一般成人鼻饲法插入的长度是:45-55cm。 证实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1) 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2)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2、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注意事项: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液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2)排出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3)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病人及危重病人,年老体弱,小儿,孕妇等 保留灌肠目的: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的目的。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病灌肠时应取: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3、多尿:24h尿量经常超过2500ml 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或尿闭: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无尿者。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且每次尿量少。 4、导尿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目的:(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以减轻痛苦。(2)协助临床诊断。(3)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 留置导尿管术的目的:(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3)某些泌尿系手术后;(4) 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 5、留取尿标本时常用的防腐剂的作用: 甲醛: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常用于尿细胞记数。 浓盐酸: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腐。 甲苯: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防腐。常用于尿生化检验。 护士注射给药的护理知识篇2 1、紫外线的杀菌机制:(1)促进微生物的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丧失;(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基础护理学第十二章 给药

第十二章给药 1、给药的原则; (1)根据医嘱给药:给药是一种非独立的护理操作,因此,护士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安全正确用药: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备好的药品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放置过久药效降低或污染 (4)注意用药后反应:某些药物易引起过敏或毒副反应较大的应加强观察,做好记录。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 (5)做好心理:技术熟练、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心理上予解释、鼓励、劝慰,消除怀疑、恐惧及抗药心理以取得主动治疗的效果。 2、注射给药的原则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A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 B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 C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常用消毒方法、安尔碘消毒 D临时抽取,随即注射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检查药物质量、查实确无配伍禁忌(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人一套物品,注射器空筒与活塞分离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血管神经处;不可在局部皮肤肌肉有炎症、损伤、硬结或瘢痕处进针;长期进行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6)现配现用注射药液:规定注射时间临时抽取,即时注射 (7)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前应排除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排气时要注意避免浪费药液 (8)注射药液前检查回血:静脉、动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 (9)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各种注射法进针深度不同;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皮肤 (10)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 A做好解释与安慰,使患者心身放松,适当的体位与姿势 B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速度慢 C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相对较长、较粗的针头,而且进针要较深 3、正确的抽吸药液方法 (1)从安瓿内吸药:查→弹→锯→消→折→抽→排→套…贴 (2)从密封瓶内吸药:查→开盖→消→注气→吸→排 (3)结晶、粉剂或油剂吸药法 A结晶、粉剂——先溶 B混悬液——先摇匀 C油剂——加温或两手对搓

护士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之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护士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之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护士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之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静脉输液的目的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病人。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静脉输液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病人。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等病人。 3.输入药物,达到控制感染、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各种中毒、严重感染等病人。 4.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常用于抢救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5.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常用的是5%葡萄糖溶液及10%葡萄糖溶液,可供给水分和热能。 (2)等渗电解质溶液:供给水分、电解质,常用的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3)碱性溶液: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常用的溶液分两种:①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②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微循环。 (2)水解蛋白注射液:用以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3.静脉营养液用于供给病人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常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1.周围静脉输液法包括密闭式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1)操作方法 1)密闭式输液法 ①根据医嘱,带止血带、输液架至病人床旁,呼唤病人进行核对,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合作,选择合适的静脉,调节输液架高度,嘱病人排便、排尿。 ②护士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备药。认真核对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破裂现象,对光线检查药液的质量,观察有无浑浊、沉淀、絮状物等。去除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瓶套,常规消毒瓶口,按医嘱加入所需药物后应再将药液检查一次。将填好的输液卡倒贴在输液瓶上。 ③检查输液器在有效期之内,型号合适,外包装无破损、密封良好;打开输液器,关闭调节器,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整理。再次查对,并请两人核对。 ④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病人,作好解释。 ⑤倒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进行第一次排气。将茂菲滴管倒置,并用手挤压,然后松开,待茂菲滴管内液面达1/3~2/3满,关闭调节器(或用拇指反折滴管下的输液管),将茂菲滴管顺置后打开调节器(或松开拇指),使药液顺输液管缓慢流下至输液管与头皮针相交处,关闭调节器。 ⑥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好输液部位,垫小垫枕,扎止血带,选择静脉,确定穿刺点,注意避开关节及静脉瓣,松开止血带。

护士在麻醉护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

护士在麻醉护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 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护士在麻醉护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是手术室中的重要一员,负责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操作,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首先,护士需要了解麻醉的基本知识。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类型,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注射药物,使其失去意识和痛觉反应;局部麻醉则是通过在手术部位注射药物,使该部位失去痛觉反应。护士需要了解不同麻醉方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便在手术前进行评估和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 其次,护士需要熟悉麻醉设备和监测仪器的使用。在手术室中,有各种各样的麻醉设备和监测仪器,如麻醉机、呼吸机、血压监测仪等。护士需要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以便在手术中正确地设置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此外,护士还需要具备麻醉药物的知识。麻醉药物种类繁多,护士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理、剂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在手术中,护士需要根据麻醉师的指示准确地给患者注射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 此外,护士还需要具备处理麻醉相关并发症的能力。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护士需要能够迅速判断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他们应该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掌握心肺复苏和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 最后,护士在麻醉护理中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麻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麻醉师、护士和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护士需要能够与麻醉师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传递信息和反馈患者的情况。只有团队合作良好,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用药护理

贫血护理 【用药前沟通】 1. 了解病史及用药史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类型、程度;以往使用药物的剂量、疗 程、疗效、有无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药物的禁忌证,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变、溶血性贫血等。 2. 相关用药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药物作用、正确的服药方法及应 定期复查的血液指标项目;告知患者服用铁剂会使大便呈绿、黑色,不必惊惶,停药后即可消失;教育患者在抗贫血药物治疗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用药后护理】 1. 给药方法(1)铁剂:口服硫酸亚铁应提醒患者勿与浓茶、牛奶、鞣酸制剂、抗酸 药及四环素类药物同服,以免影响吸收,可与稀盐酸、维生素C同服,以促进其吸收;枸橼酸铁铵糖浆适合儿童口服,应使用吸管,服后漱口,以防牙齿染黄;右旋糖酐铁深部肌肉或静脉给药;(2) Vitamin B12:恶性贫血口服无效,必须肌内注射,并终身使用。 2. 重点监测项目(1)铁剂:给药期间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给 药后1周内开始增加,1个月内血红蛋白应升高2g/L以上)、网织红细胞(给药后7~41d增加);(2)叶酸及Vitamin B12 :给药2周内巨幼红细胞消失,网织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上升。 3. 不良反应防治措施(1)胃肠道反应:铁剂饭后服可减轻不适;(2)急性中毒:小儿 误服1g以上的铁剂可致急性中毒,急救可用1%碳酸氢钠或5%磷酸盐溶液洗胃,并用特殊解毒剂去铁胺注入胃内以结合残存的铁;(3)过敏反应:右旋糖酐铁偶致过敏性休克,静注时必须先从小剂量开始,注射后应继续观察患者至少1h;肌注Vitamin B12偶致皮疹、瘙痒、腹泻及过敏性哮喘,个别发生过敏性休克。有过敏史者禁用。 【用药护理评价】有无急性中毒(铁剂)、胃肠道刺激症状及过敏反应等;贫血症状是否是否已缓解,如唇、指甲颜色及血象是否改善或恢复正常;患者能否正确叙述抗贫血药物正确服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处理方法等。 疼痛用药护理 【用药前沟通】 1. 了解病史及用药史明确病人所患疾病的性质及病程,疼痛的部位、发生时间、性质,了解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有无吸烟、饮酒习惯;是否用过镇痛药,其种类、剂量、疗效、有无依赖性产生等;了解患者及家属对麻醉性镇痛药治疗的必要性及成瘾性危险的知晓程度。 2. 用药指导镇痛药不能轻易地使用,应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使用,否则,容易掩盖疾病真相,延误诊治;另外,镇痛药仅限于急性剧烈疼痛时用,而且是短期的,不能反复多次使用。 镇痛药多数都有成瘾性,属于“麻醉药品”,国家有严格的管理条例,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医嘱用药;自购时选安全性大、成瘾性小的药物为好。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强调不盲目滥用,即无确凿证据非用不可,或评估病情有进展使疼痛加重,还是因耐药产生了依赖性;另一方面因为担心产生药物依赖性而过于谨慎,致药量不足,也可产生依赖。经验告诉我们,长期使用镇痛药,将会产生不伴有心理依赖的身体依赖。因此,对那些有滥用药物史、嗜酒者、情绪不稳定者、有情感性疾病者,虽不能剥夺其使用镇痛药的权力,但应在医生监督下使用是完全必要的。

护理专业学习中的药物知识与用药安全注意事项

护理专业学习中的药物知识与用药安全注意 事项 在护理专业学习中,药物知识和用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护士在临床实 践中常常需要参与药物的配药、给药和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等工作,因此,掌握药物知识和用药安全注意事项对于护士来说至关重要。 一、药物知识的重要性 药物知识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知识之一。护士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方案。例如,护士应了解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使用原则,以便在患者感染时正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另外,护士还需要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 二、用药安全的重要性 用药安全是护士工作中的一项核心任务。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首先,护士应准确记录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以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其次,护士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的正确性,以避免错药和误用。此外,护士还应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并及时记录和报告不良反应,以便医生进行调整和干预。 三、药物知识的学习途径 护理专业学习中,药物知识的学习途径多种多样。首先,护士可以通过教科书、参考书和学术期刊等学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护士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此外,护士还可以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以提高自己的药物知识水平。另外,护士还可以通过实践经验和临床实习来巩固和应用药物知识。

四、用药安全的注意事项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遵循一些用药安全的注意事项。首先,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书的要求给药,避免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其次,护士应仔细核对药物的标签和包装,确保药物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护士在给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避免过敏反应。最后,护士应及时记录和报告患者的用药反应和不良反应,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药物知识和用药安全是护理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护士应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药物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实践中,护士还应遵循用药安全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掌握了药物知识和用药安全的注意事项,护士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知识应知应会 静脉输液

护理知识应知应会静脉输液 一、静脉输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 二、静脉补钾原则:不宜过早,见尿补钾30ml/h;不宜过浓,不超0.3%;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不宜过多,成人每日三、低钾血症的表现:(1)神经肌肉系统:当血钾低至2.5mmol/L时,肌无力常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全身肌肉无力甚至瘫痪,重者腱反射消失,呼吸肌麻痹。(2)消化系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3)循环系统: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悸、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心室颤动或停搏。(4)泌尿系统症状:长期或严重低钾可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甚至发展为失钾性肾病。(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抑郁、嗜睡、定向障碍及精神紊乱等。 四、输液滴数: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20-40滴。 五、时间的计算:输液时间(小时)= 六、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液体不滴:针尖斜面滑出血管外,重新穿刺 (1)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及肢体位置 (2)针头堵塞:重新穿刺 (3)压力过低:降低肢体或抬高输液瓶位置 (4)静脉痉挛:局部热敷或者揉搓 2、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4、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检查输液器各部衔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或裂缝,或重新更换输液器。 七、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 2、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

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此药可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如呼吸受抑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按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可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如出现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应立即配合医生准备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 (1)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此药为抗过敏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 (2)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3)给予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物; (4)病人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人; (5)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做好病情动态的详细护理记录;注意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 八、发热反应: (1)反应轻者可减轻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2)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3)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的原因。 九、急性肺水肿: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2)病情允许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3)给予6-8L/min的高流量吸氧。(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等,以舒张血管,减轻心脏的负担。(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安慰好病人。 十、静脉炎: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是指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常用于治疗、预防疾病以及输血等情况。作为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以下是关于静脉输液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常识: 1.装配输液设备前,必须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静脉输液前,需要调查患者的患病史、过敏史、药物史等信息,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3.输液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症状。 4.输液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输液量、输液时间、剩余药物等信息,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5.静脉输液设备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注意事项: 1.静脉输液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处方。护士需要核对处方,确保药物种类、用量和注射方式正确。 2.护士在进行动脉穿刺取血、静脉穿刺以及静脉插管时,必须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3.在连接输液管和注射器时,要确保连接紧密,防止药液外漏和空气进入血管。

4.检查注射器和输液管是否有空气泡,如有必须排空。空气泡进入循环系统可能导致气栓。 5.注射药物前,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用途,正确选择注射速度,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过敏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 6.每次输液前,要检查患者的静脉状况,确保血管通畅。若发现血管有结节、栓塞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7.在输液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静脉输液情况,确保输液速度恰当,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8.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9.输液治疗结束后,应通知患者及时报告药物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以上是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的常识和注意事项。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同时,护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完整版)给药护理教案

给药技术 给药是治疗的具体执行过程的综合,护士是给药的直接执行者。为了合理、安全、有效地给药,护士必须了解常用药物的药理学知识、患者的用药情况,掌握正确的给药技术,评价用药后的疗效与反应,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一)种类 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新颖药. (二)药物的领取 病区内应备有一定基数的常用药物,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消耗量填写领药单,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贵重药、剧毒药、麻醉药凭医生处方领取。 (三)药物的保管原则 药瓶、定期检查、分类保存 二、给药原则 (一)根据医嘱给药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给药过程中必须做到“三查、八对". 1、“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八对内容). 2、“八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有效期。 (三)正确实施给药 (四)观察 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及毒副反应较强的药物,应加强用药前的询问,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的观察,必要时作好记录。 三、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病变部位、组织对药物的吸收、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情况有所不同.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舌下含化、注射(皮内、皮下、肌内、静脉)、吸入、直肠给药、气管滴药、外敷等。 四、给药的时间安排

为使血液中药物浓度维持在最满意的治疗水平上,又不至于引起毒性反应,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外文缩写表示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1。药物的吸收 2。药物的分布 3。药物的代谢 4。药物的排泄 (二)机体因素 1、生理因素年龄和体重、性别、遗传因素。 2、病理因素于疾病可使机体对药物敏感性改变及体内过程改变而影响药效。 3、心理因素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和对药物的信赖程度与药物疗效的关系尤为密切。 (三)饮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饮食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会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从而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疗效;或干扰药物的吸收,降低疗效。 (四)给药方法的影响 1、药物的剂量 2、给药途径 3、药物的剂型 4、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给药程序 一、评估 二、计划 三、实施 四、评价 第三节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又较安全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可起到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但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也不宜用此法给药.一、目的 协助患者依照医嘱安全、正确地服下药物,以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断、预防疾

护士安全注射原则

护士安全注射原则 护士安全注射原则是指在医疗工作中,护士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应遵循的一系 列安全操作规范。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患者的安全,防止药物注射过程中发生错误或意外事故。以下是护士在进行注射时应遵循的安全原则: 1.核对患者身份:在给患者注射药物之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将药 物注射给正确的患者。可以通过询问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进行核对。 2.核对药物:护士在给患者注射药物之前,应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等 信息,确保使用正确的药物。可以通过查看药物瓶标签、药物包装等方式进行核对。 3.正确准备药物:护士应按照医嘱准确计算和准备药物剂量。在准备药物时, 护士应使用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药物的准确注射。 4.正确选择注射部位:护士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注射部 位的适宜性进行正确选择。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大腿外侧、臀部等。 5.注射前皮肤消毒:在进行注射前,护士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以减 少细菌感染的风险。可以使用消毒剂或酒精棉球进行皮肤消毒。 6.正确注射技术:护士在进行注射时,应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注射时要保持 针头的稳定,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和组织。同时,注射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7.注射后观察:护士在给患者注射药物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如 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向医生报告。 8.正确处理注射器和针头:护士在注射完成后,应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进 行正确处理。可以将其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避免对他人和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

9.记录和报告:护士在完成注射后,应及时记录注射的药物、剂量、注射部位等信息,并向医生或相关人员报告。这有助于医疗团队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评估和追踪。 护士在进行注射时,应严格遵守以上安全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同时,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注射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士安全注射原则

护士安全注射原则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注射操作,而正确的注射操作是保证患者安 全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护士在注射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护士安全注射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注射操作前,护士必须进行手卫生,并佩戴洁净的 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注射器、针头、药物瓶等必须是无菌的,确保注射过程中不引入细菌。 2. 确认患者身份:在注射前,护士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以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个人信息,或者扫描患者的身份证或医疗卡等方式进行确认。 3.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注射方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三角肌、臀部、大腿外侧等。在选择注射部位时,要避开肌肉血管和神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损伤。 4. 注射前检查药物:在给药前,护士必须仔细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 等信息,确保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的外观、颜色和浑浊度等,以排除药物变质或污染的可能。 5. 注射技术要准确:护士在注射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正确 握持注射器、正确进针角度和深度,以及缓慢注射药物等。注射完成后,要保持针头在皮肤下5秒钟以上,以确保药物充分进入组织。 6. 注射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完成后,护士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的吸收情况。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局部疼痛或红肿等异常情况。同时,要及时记录注射的时间、部位和药物剂量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护理工作。

7. 废弃和处理注射器具:注射完成后,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废弃使用过的 注射器具。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具放入专用的废弃容器中,以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和感染风险。 8. 持续学习和培训: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注射技术和知识水平。通过 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注射原则和操作技巧,以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总结起来,护士在进行注射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认患者身份,选 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检查药物准确性,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观察并记录患者反应,废弃和处理注射器具,并持续学习和培训。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护士在注射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护士给药制度

护士给药制度 引言概述: 护士给药制度是指护士在医疗过程中负责给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的一套规范和流程。这个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护士给药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准备药物 1.1 确认药物的准确性:护士在给药之前,首先要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规格等信息,确保赋予患者的药物是正确的。 1.2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护士应子细查看药物的有效期,确保药物没有过期,以免给患者带来风险。 1.3 储存药物的安全性:护士要确保药物储存的环境符合规定,避免药物受潮、受热或者暴露在阳光下,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计算剂量 2.1 熟悉药物剂量计算方法:护士需要了解各种常用药物的剂量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 2.2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调整药物的剂量,确保赋予患者的药物剂量准确合理。 2.3 遵循“双人核对”原则:护士在计算药物剂量之后,应与另一位护士进行核对,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避免赋予患者过高或者过低的剂量。 三、给药途径

3.1 注射给药:护士在进行注射给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器具,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确保药物准确无误地进入患者体内。 3.2 口服给药: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要先核对患者的身份,确认患者是否能够吞咽,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时间,确保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3.3 静脉给药:护士在进行静脉给药时,要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掌握正确的插管技巧和药物注射速度,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给药的安全和有效。 四、记录和监测 4.1 记录给药过程:护士要及时、准确地记录给药的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等信息,方便医疗团队进行跟踪和评估。 4.2 监测患者反应:护士在给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4.3 提供药物教育: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药物的正确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 总结: 护士给药制度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准备药物、计算剂量、给药途径以及记录和监测是护士在给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护士在执行这些内容时,应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皮下注射)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皮下注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状况。 4.了解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根据注射部位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 4.过度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减小穿刺角度。 5.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 6.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指导患者勿揉搓注射部位,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 2.观察注射后不良反应。 3.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出血 1.原因 (1)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 (2)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2.临床表现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眼流出。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后,局部按压。按压部位要准确,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拔针后针眼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48 h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对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二】硬结形成 1.原因 (1)反复注射同一部位、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均可形成硬结。 (2)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导致硬结形成。 (3)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甚至坏死。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注射深度,深度为针梗的1/2~2/3。 (2)选用锐利针头,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3)注射药量不宜过多,推药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 (4)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但胰岛素注射后勿热敷、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使胰岛素药效提早产生)。 (5)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禁用长镊敲打安瓿。抽吸药液时不宜将针头直接插瓶底吸药。禁用注射器针头直接在颈口处吸药。注射一种药物用一副注射器。

医院护士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 基本概念 1、导致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原因 2、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危害 3、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预防 一、基本感念 注射:一种经皮肤穿刺的医疗操作,最常见的医疗实践。为了预防或治疗目的,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将某种物质注入体内,可以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内注射或皮下注射。但其他经皮的操作,如外科手术或纹身等不属注射的范畴。 安全注射: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的医务人员在规范操作下不带来任何的风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 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 ①对接受注射者无危害; ②对医务工作者无危害; ③使用过的注射废物的处理应该对社会无危害。 不安全注射:没有遵循上述要求的注射,主要是指注射器、针头或二者不经灭菌而在不同病人之间重复使用。 ①直接重复使用同一个针头和针管; ②只换针头不换针管,某些人认为,只换针头不换针管是安全的,但实际情况是,重复使用的注射针管所含的微量血液是足够引起致死性

血源性感染的; ③只用酒精棉球擦拭针头,用开水冲烫注射器,或煮沸消毒温度不够、时间太短; ④不做药物敏感试验即注射有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滥用注射:在口服给药是有效的情况下而注射给药,或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使用注射治疗时却采用了注射给药,均为滥用注射。 即使在我国的城市大医院,滥用注射也较为普遍,但往往不为人们所认识。由于滥用注射,导致不安全注射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减少滥用注射,就可用减少不安全注射的发生频率。 二、导致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原因 1、决定因素是人们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 对注射的认识偏差:注射疗法被视为现代医疗或西医的一种标志。较之口服给药,不论是患者还是部分医生,都认为注射具有疗效快、作用好等优点,但对不安全注射或滥用注射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却缺乏认识。 2、有些医生认为注射使病人有较好的依从性。 有些医生为了迎合病人的期望和要求,满意病人而滥用注射。有些家长为使患儿病情尽快得到控制,特别愿意接受注射治疗。在一些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打针”、“吊水”被作为就诊或治疗的代名词,静脉滴注葡萄糖液成为一般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安全注射意识淡薄。 3、病人关于安全注射的知识贫乏,不能有效实施社区监督。 医护人员对安全注射认识不足或理解不正确;或有安全注射的知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纯熟掌握这门技术。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因素与解决方法等的内容: 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测 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 (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映发生。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对某些尚不能拟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用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

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佳在4~8ml,待药粉充足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因输液瓶内压力太大而导致排气管漏水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的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臵于安瓿中部,由于针头臵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臵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产气愤泡,其因素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内负压加重力的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内的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气愤泡。 现在普遍主张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即一方面将墨菲氏滴管倒臵,打开调速器,使液体自然滴入滴管内,当管内液平面达1/2~2/3时,折叠滴管下端输液管,转正滴管,使滴管倾斜45°左右,再松开折叠处,慢慢放下输液管,使液面下降,待液体流至终端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倒臵成90°,等液体完全通过过滤器时,再翻转过滤器,使

护理基础静脉输液

一、名词解释 1.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2.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人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二、填空题 1.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 2.静脉补钾时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快、不宜过早 3。静脉输液的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见尿补钾。 4。常见输液故障有液体不滴、滴管内液面过高、滴管内液面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5.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应先从四肢远心端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近心端)移动,做到有计划的使用静脉。 6.静脉输液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成人40~60 滴/分,儿童20~40 滴/分。 三、选择题 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d ) A.半卧位B.端坐位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2.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采取的正确体位是( d ) A.平卧位B.半卧位C.坐位D.坐位,双下肢下垂E.中凹位 3.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 b ) A.0。2% B.0.3% C.0.4%D.0.5%E.0.6% 4.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 a )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5.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A ) 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 D、1、2%氯化钠液 6.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常用脱敏注射的药物是:(D ) A、青霉素 B、细胞色素C C、链霉素 D、TAT 7.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D)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8.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体阻塞(A) A.肺静脉入口B.下腔静脉入口C.肺动脉入口D.主动脉入口 9.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如误注入动脉,局部表现为:(D ) A.局部无变化B.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C.苍白、水肿D.呈树枝状分布苍白10.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D ) A.输入药物不纯B.药物含致敏物质C.药液灭菌不彻底D.药物刺激性强11.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A ) A.茂菲氏滴管有裂缝B.输液管管径粗C.患者肢体位置不当D.输液速度过快12.一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c )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D.空气栓塞E.细菌污染反应13.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护士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d )A.立即通知医生B.给病人吸氧C.安慰病人D.立即停止输液E.协助病人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

基础护理学--注射给药法考点总结

基础护理学--注射给药法考点总结 (一)☆注射原则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药液应现用现配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操作环境整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2.注射前护士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注射后再次洗手。 3.无菌注射器的空筒内面、活塞、乳头及针头的针梗、针尖,均应保持无菌。 4.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并保持无菌。常规消毒法或用棉签蘸安尔碘,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2遍,直径应在5cm以上,待干后,方可注射。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认真执行“三査七对”,注射前、中、后均应仔细査对。 2.仔细检査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有混浊、沉淀、变色、变质,药物已过有效期,以及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 3.如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应注意查对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用物应做到一人一套,包括注射器、针头、棉垫、止血带。 2.所有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物的剂量、黏稠度、刺激性的强弱、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一次性注射器应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包装密封好。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痕,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注射器和针头必须衔接紧密。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应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局部皮肤应无损伤、炎症、硬结、瘢痕、皮肤病。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排尽空气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注药前检查回血: 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进针 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 ★减轻病人疼痛的注射技术 做到“两快一慢” 刺激性强的药液,长针头深部注射。 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 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减轻疼痛感。 (二)注射前准备 1. 用物准备 (1)注射器和针头:按照注射原则进行选择。 注射器的乳头、空筒内壁、活塞应保持无菌。 针头的针尖、针梗、针栓内面应保持无菌。 (2)药物:根据医嘱准备药物,常用的有溶液、油剂、混悬液、结晶、粉剂等。 (3)注射本:根据医嘱准备注射本,以便进行“三査七对”。 2.药液抽吸法 (1)自安瓿内抽吸药液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进行査对。 2)轻弹安瓿,使安瓿尖端药液流至体部。 3)用75%乙醇棉签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其颈部划一锯痕,再次消毒,以拭去细屑;如有蓝色标记,则不需划痕,用75%乙醇棉签消毒一遍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