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
剩余油分布研究课件
二、剩余油平面分布
• 剩余油的平面分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 素控制。一是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尤其渗透 率的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二是受井网条 件的控制。归纳起来,剩余油平面分布的 基本特征如下。
• 1.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情况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在注水开发油田中,注入水的平面运动主 要受渗透率差异和采油井点位置的控制。 渗透率高的地带,注入水大量进入,油层 水洗动用好,剩余油较少;渗透率低的地 带,油层水洗动用差,剩余油较多;在采 油井点附近,由于是泄压区,地层压力特 别低,因而注入水大量汇集,水洗动用好; 而在远离采油井的部位,由于地层压力较 高,因而注入水难于推进到,剩余油较多。 这就是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规律。
• 在一些砂体窄小的油藏中,常常出现如 图6-2-3所示的情况:某些砂体有注水井控 制但局部方向无采油井钻遇,或某些砂体 有采油井控制但局部方向却无注水井钻遇, 形成注采连通不畅或缺乏注采连通的情况, 从而形成局部水洗不到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图6-2-3 注采缺乏连通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剖面分布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②裂缝造成的水窜。当注水井和采油井之 间裂缝比较发育甚至出现裂缝连通时,这 时的水窜是惊人的,油井可以在短短的几 个月内全部水淹。这时油层的过水断面很 小,注入水波及体积很小,大量剩余油分 布在(被注入水封闭在)裂缝通道的两侧,成 为基本未驱替的优质易动用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平面水窜形成的剩余油 • 注水开发油田平面水窜有两种情况: • ①油层渗透率方向性差异形成的水窜。这
种水窜普遍沿一个方向并有大量井发生, 但水窜程度一般不严重。它多发生在河流 相砂体的主流线方向上,或其它具条带状 特征的砂体中。在这些砂体主流线两侧的 砂体边缘部位,注入水难于水洗到,一般 有较多的剩余油。
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降低 } 着 腐 蚀 时 间 的 延长 , 蚀速 率 降 低 } 腐 蚀 随 腐 当
时间超 过 7 2小 时 以 后 , 率 的 降 低 则 更 为 明 显 。 速 ( ) 着 腐蚀 时 间 的延长 和 腐蚀 温 度 的提 高 , 7随 腐
蚀 程度 均 会加 深 。
分 析 , 以分析 研 究油 藏在 开 发过 程 中地 下油 水 的 可
蚀 速率 增加 } 温 度超 过 8 ℃时 , 蚀 速率 增 加 幅度 当 o 腐
剩余 油分 布 研 究是注 水 开发 油 田潜 力分 析 研究 的重要 内容 , 包括 剩 余油 在 纵 向和平 面 的分布 。 定性 研 究 方法 有 : 应用 密 闭取 芯 资料 研 究剩余 油 、 用新 应
[ ] 汪 仁 官 , 荣 昭 . 验 设 计 与 分 析 .北 京 : 国 3 陈 实 中
3 结 束语
通 过 合 理 确 定 注 水 试 验 区块 腐 蚀 环 境 参 数 , 选
择 主 要 使 用 的 X5 、 o号 管 材 为 试 ຫໍສະໝຸດ 材 料 , 用 挂 片 22 采
( )介 质 中 CO O 的 含 量 对 腐 蚀 速 率 影 响 较 3 、 大 , 主 要 原 因 可 能 在 于 CO 加 入 使 介 质 的 p 值 降 其 z H 低 。而 o 的 存 在 将 加 速 腐 蚀 程 度 。 ( )当 水 样 中 油 的 含 量 小 时 , 两 种 材 料 的 腐 4 对
研 究 剩余 油等 , 量研 究剩余 油 分 布方 法主 要是 油 藏数 值模 拟 方法 。 定 寺
复杂 断块 油 田剩 余油 分 布研 究 方法 总 的可分 为
两类 : 定性 研 究方 法和 定 量研 究方法 。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与分布模式
剩余油是指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某一阶段,仍保留在地下油藏岩石孔隙空间内,且通过提高地下地质体认识水平和改善采油工艺等技术措施后可以开采出的那部分原油,其数值上等于可采储量与累积产油量之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油层水淹状况极其复杂,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优化注采井网、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内外研究状况,针对不同地质体中剩余油存在的位置、形态、数量及变化规律等,可将其分成微观剩余油和宏观剩余油两类,本文重点针对宏观剩余油进行阐述。
1 宏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因素宏观剩余油是指通过测井与岩心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的肉眼可识别的那部分剩余油。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宏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受宏观、微观等多种因素综合控制。
宏观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存在两种机制:一种是因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导致储层内部纵向上水驱油的不均一性及驱替过程的非活塞性,造成油和水在储层内交替分布,原油在储层较大孔隙空间中逐渐不占优势;另一种则是因多种原因,造成注入水前缘未驱替或驱替较少,原油仍在储层较大孔隙空间中占优势,从而形成宏观剩余油富集区。
本质上来说,将宏观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归结为油藏非均质性和开采非均质性两方面。
其中油藏非均质性为内部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储层及流体非均质性;开采非均质性为外部控制因素,包括井网部署、层系组合、注采对应等导致储层开采状况非均质性。
2 剩余油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研究宏观剩余油的技术方法,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任何一种方法得出剩余油的研究方法与分布模式杜怡奎(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摘 要:本文在对剩余油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研究剩余油的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同时针对剩余油分布的一些共性可循的规律,建立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分布模式,为剩余油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10第十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进展
美国: 美国:曾组织了专家研究了储量为10亿吨的一些大油田认为: 1、77%的剩余油遗留在注水未波及到的油层中; 2、23%残留在注入水扫个的油层中。 前苏联: 前苏联:16位油田开发专家、开发地质专家、地球物理化学 家对ROS分布的估计为: 1、27%残留在水未洗到的夹层和水绕过的渗透层中; 2、19.5%残留在滞留带中; 3、16%残留在透镜体中; 4、15%残留在小孔隙中; 5、13.5%以薄膜形式分布在岩石颗粒表面; 6、8%在局部不渗透遮挡处。 以上表明60-65%ROS分布于因非均质严重而引起的注入 水未波及带,只有30-35%残留在水淹层内。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 1、40%存在于注采不完善的独立砂体; 2、40%存在于成片的差油层; 3、10%存在于井网未控制处; 4、10%存在于河道砂主体常边部的变差部位。
14
一、示踪剂测试的理论依据
15
二、单井回流示踪剂测试
三、井间示踪剂测试
16
一、在裸眼井测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方法 (一)电阻率测井法 1、常规电阻率法 2、电阻率测-注-测法
17
18
(二)核磁测井法
1、正常油的核 磁注-测法 2、重油的常规 核磁测井法
19
二、在套管井中测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方法
第十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一、剩余油饱和度
剩余油饱和度(Sos)定义为油藏产量递减期内 任何时候的含油饱和度,一般指二次采油末油田处 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流体的原油饱和度。而 残余油饱和度(Sor)为在油层条件下,油的相对渗透 率为零的不可流动油的饱和度,它是剩余油饱和度 的一种特殊情况。剩余油饱和度可能等于残余油饱 和度,但它往往大于残余油饱和度。
聚合物驱后宏观和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聚合物驱后宏观和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随着油气开采高效开发技术的发展,复合聚合物替代前辈产品的同时,它的宏观和微
观剩余油分布规律也受到了关注。
本文将介绍复合聚合物驱(包括地下热能聚合物驱)的宏
观和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一、宏观剩余油分布
宏观剩余油分布指的是在油藏中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也就是油层内部的油藏类型。
根据复合聚合物驱提高产油量的机理,油藏可以分为横向渗块型、横向液驱型和横向气驱
型三类。
其中横向渗块型驱油性能最强;横向液驱型驱油性能中等;横向气驱型驱油能力
较弱。
微观剩余油分布指的是在油藏中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特征,也就是储层质量好坏、构造
漏斗等。
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发展,油藏原油演化有利于生产,特别是提高了原油流性,
明显改善了油藏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此外,通过地下热能聚合物驱发挥油藏热量动能作用,触发油藏液体组分升降效应,改善油藏的孔隙结构,改变油层的原油演化规律,这样
也会改变剩余油在储层内的分布规律,特别是提高了构造漏斗的油藏微观剩余油构成。
总的来说,复合聚合物驱对油藏的宏观和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合
理调整驱动方式和产油技术,可以改变原油流性特征和油层传质特性,从而改善驱油效果。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油田储量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是石油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研究油田的剩余油分布,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1.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油田地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这些参数包括油田面积、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
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可以确定剩余油的展布模式和区域。
2.试油方法:通过在油井中进行试油实验,了解原油储层的剩余油分布情况。
试油方法主要包括油藏压力测试、油藏渗透率测试、饱和度测试等。
通过试油方法可以得到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剩余油的垂向分布等信息。
3.地震方法: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反射法、地震折射法等,可以获取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通过地震方法可以确定油层的厚度、构造特征、岩石类型等,进而推断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4.流体流动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油藏流体流动模型,模拟剩余油在地下的迁移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包括剩余油的垂向分布、水驱油和气驱油效果、油藏压力分布等。
5.岩心分析方法:通过对岩心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试,了解剩余油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等参数,进而推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6.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油藏数学模型,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分析剩余油的变化趋势、储量分布、开发方案等。
综上所述,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包括地质统计学方法、试油方法、地震方法、流体流动模拟方法、岩心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油田储量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双河油田剩余油再富集区分布规律研究
传统 的未水驱 或水 驱较弱 的剩余 油分 布成 因类 型 ,是 一种 动态 的成 因类 型和 新 的挖潜 领域 。搞清 剩余 ]
[ 收稿日期]20 — 5 1 08 0 — 8 [ 作者简介]李本轲 ( 9 9一 ,男 ,1 9 16 ) 9 4年大学毕业 ,硕士 ,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
第 3 卷 第 5期 O
李 本 轲 :双 河 油 田 剩余 油 再 富集 区 分 布规 律 研 究
( 或屏蔽 )单 独或联合封 闭而形 成的低 势 区。油气在 储集层 中从 高势 区 向低势 区运移 ,遇 到 圈闭时 就在 其 中聚集起 来 ,形成 油气藏 。
伏 端断层 发育 ,近东西 向正 断层将 双河 油 田东南 部分割 成几个 断块 ,构成 断鼻 构造 。双 河油 田含油 面积 3.k 。 3 8 i ,地质 储量 1 1 6 0t n 0 7 ×1 。于 1 7 9 7年 底投入 开发 ,经历初 期 开发 ,细分 层 系综 合 调整 ,井 网一 次加 密调整 ,井网二 次加密 调整 ,特 高含水 期局 部细分 完善 调整 和聚合 物驱 三次 采油 五个 开发 阶段 。截 至 20 0 6年 1 2月 ,地质储 量 采 出程 度 3 . 2 ,采油 速度 0 5 ,综合 含 水 高达 9 . 7 。储层 属典 型 9O% . 8/ 9 6 5 1 的湖 盆陡坡扇 三角洲沉 积 ,为一 套沉 积旋 回复杂 ,韵 律多变 ,厚油 层发 育 、物性 变化 大 、非 均质性 十 ] 分严 重的砂砾 岩复合 体 。储 层平 均孔 隙度 1 ~2 ,平 均渗 透率 ( . 2 ~ 1 0 6 m 6 1 O2 1 .2 ) ,渗透率 级差
剩余油分布研究
1 剩余油成因类型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客观 素,而开发因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
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地质条件包括(油藏的类型、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粘土矿物敏感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能量等)开发因素包括(井网密度、开发方式、布井方式等)。
1.1 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先决条件血)地质条件相同的油田采用的井网和井距不同,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就存在差异。
相反,相同的井网对不丰廿同的油藏来说其剩余油的数量和类型也不一致。
不同沉积类型的油田,剩余油分布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孤岛油田中区馆3—4层系为曲流河相沉积,高含油饱和度区分布零散,平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在,纵向上受井网控制和油层边界、断层影响明显、小层储量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中,剩余储量仍然以主力油层为主 主力油层以其面积大、厚度大、所占储量多的优势而继续成为开发调整挖潜的重点。
辽河欢26块为扇三角洲沉积,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构造较高部位,呈零星状或局部小面积片状和零星点状分布。
1.2 开采条件是决定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外部因素对一个具体油田而言,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条件一定后,不同的井网和井距以及开采方式就决定了剩余油的存在形式。
从剩余油分布的一般规律来看,富集在现有井网未控制作的边角地区、注采并网不完善地区以及非主流线的滞流区的剩余油,主要是受到了开采条件的影响所致。
在大庆油田,注采不完善是形成剩余油的最主要原凶,若把二线受效型、单向受效型及滞留区则也包括在内,其剩余油所占比例在4o 以上,辽河油田欢26块西部,存在相对较大面积的高含油饱和度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注采系统不完善造成的1.3 剩余油成因类型大体分为两类平面剩余油成因类型有:①在注采井之间压力平衡带(滞留区)形成的剩余油;②落井网失控的剩余油;③ 由于注采系统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④薄地层物性极差和薄油层形成的剩余油;⑤在主河道之间或油藏边缘薄地层形成的剩余油;⑥断层阻隔形成的剩余油;⑦ 低渗透带阻隔或岩性尖灭带所形成的剩余油;⑧高度弯曲河道突出部分剩余油;⑨微结构顶部的剩余油。
剩余油的成因及分布的研究
致。 不同沉积类型的油 田, 剩余油分布表现 出各 自的 特点。 孤 岛油 田中 区馆 3 4层 系为 曲流 河相 沉 积 , — 高 含油饱和度 区分布零 散 , 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 平
在 , 向上 受井 网控 制 和 油 层 边 界 、 层 影 响 明 显 、 纵 断 小层 储 量 主要 集 中在 主 力油 层 中 , 余 储 量仍 然 以 剩 主 力 油层 为主 主力 油层 以其 面 积大 、 度大 、 占 厚 所 储 量 多 的优势 而 继续 成 为开 发调 整 挖潜 的重 点 。
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 所谓地质条件 , 是指储
层 本 身表 现 出的物理 、 化学特 征 。 从沉 积物 开 始沉 积 到 油 气运 移 、 聚集 、 藏 以及 成 藏后 期 的改 造 , 坏 成 破 作 用 的全过 程 。地 质 条件包 括 ( 油藏 的类 型 、 储集 层 的非 均 质性 、 土 矿 物 敏 感 性 、 粘 流体 性 质 、 藏 驱 动 油 能量 等 ) 发 因素 包括 ( 网密 度 、 开 井 开发 方式 、 布井 方
X U Ji - ho an ng ’ M A L i l 。 Z H A N G , - i,
( . toe 1 Pe r l um nie st U v r iy ofChi a, iJng: 02 9, n Bc i 1 24
2 Th . e Four h Pr du ton M ilo a i lFil , a i g : 6 11I t o c i l fD q ng oi e d D Q n 1 35
辽 河欢 2 块 为扇 三 角洲 沉 积 , 6 剩余 油 在平 面上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也是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不同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很久以前国内外研究者就已认识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曾经开展过岩心水驱油实验、平面乃至立体物理模型实验、油藏模拟、矿场检查井取心、分层找水等工作。
为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注水开发油田的剩余油量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和提高采收率的物质基础,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剩余油分布的研究。
美国于1975年成立了剩余油饱和度委员会,从宏观上将剩余油饱和度度量分为单井、井间和物质平衡法3种。
前苏联在杜玛兹油田专门打了24口评价井来研究油田水淹后期的剩余油分布的方法。
现代地质技术、测井技术和油藏工程技术,特别是现代测井测量技术和处理解释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国外一些公司如Schlumberger、Shell公司近年推出了测井数据处理软件、地层评价软件和地层测试数据处理软件,为剩余油预测和油气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国外研究剩余油主要包括岩心分析、示踪剂测试、数值模拟、测井、试井及电阻率等多种方法,近年来提出了“以定时、定位、定量计算剩余油饱和度为依据,设计加密井位置”的新设想。
目前,国际上确定储层中剩余油的分布仍然是石油工业迄今尚未得到完善解决的重大课题,描述宏观及微观非均质性储层中驱替后剩余油分布已成为各种国际会议讨论的主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产油国重视了密闭取心的分析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完善了动态监测系统。
加强了油藏经营管理,使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研究精度有较大提高。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特别当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时,了解和掌握油藏中剩余油饱和度的宏观和微观的时空分布。
是油藏开发调整和改善油藏开采现状的直观再现,是油藏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我国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工作早在“六五”期间就已开始, 相继开展了油田油藏、区块、单井以及岩心等不同地质规模下剩余油的空间位置、形态、数量以及剩余油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井间示踪剂、神经网络、沉积相、测井、灰色理论及数理统计等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方案调整提供了依据。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调研来看,国内外对研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都是十分重视的,存留在地下的剩余油是未来开发石油资源的主要对象。
本文将对剩余油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讨论,简述剩余油形成与宏观、微观分布规律。
将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方法分为地质综合分析法、地震测井综合解释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和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等。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新方法,保证剩余油研究向高层次、精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宏观;微观1引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
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于找到新的油田。
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1]。
随着勘探难度和成本的增加,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因此,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奋斗的头等目标。
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采方式或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滞留在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剩余油,这就是广义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以通过油藏描述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和改善油田开采工艺措施、进行方案调整而可被开采出来,这部分油多称为可动油剩余油,也就是狭义剩余油。
另一部分是当前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体中的原油,这部分油常称为残余油。
2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剩余油研究和预测是一项高难度的研究课题,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剩余油研究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但每种方法技术均存在局限性。
2.1地质综合分析法地质综合分析是研究和预测剩余油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方法在综合分析微构造、沉积相、储集体非均质等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预测剩余油分布。
YJ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 ]冯仁鹏 , 何 同均 , 周兴, 等. 高含水期 剩余 油分布及挖 潜
技术研 究[ J ] . 重庆科 技 学 院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2 0 0 9 ,
3 . 4 开展 开发 层 系重组 可行 性论 证
参考 文献
[ 3 ]王 飞宇, 杜治利 , 张宝民 , 等. 柯 坪剖 面 中上奥 陶统 萨 尔 干组黑 色页岩地球化 学特征 [ J ] . 新疆 石油地质 , 2 0 0 8 ,
2 9 ( 6 ) : 6 8 7 — 6 8 9 .
[ 4 ]李椿 , 王艳 丽 , 杜鸿烈 , 等. 塔 里木 盆地柯 坪地 区烃源岩 评价 [ J ] . 新疆石油 学院 学报 , 2 0 0 1 , 1 3 ( 1 ) : 2 2 - 2 5 .
有过 大量 生烃 的阶段 , 推测在 海西 期是 生烃 时期 , 主
源岩发 育的构造 和 沉积 背景控 制 [ J ] . 现代 地 质 , 2 0 0 8
( 4 ) : 5 3 4 - 5 3 9 .
[ 2 ]孙省利 , 陈践发. 塔里 木下寒 武统富有机 质沉 淀层段地 球化 学特 征及 意义 [ J ] .沉 积 学 报 , 2 0 0 4 , 2 2( 3 ) :
5 4 7 . 5 5 2 .
要产物以成熟 一 高成 熟油气 为主, 有机碳含量在 2 % 左右 , 有机 质类 型 以 I一Ⅱ型 为主 。
总 体来看 , 玉 尔吐斯 组烃 源岩 有机 质 丰度较 高 , 有 机质类 型较 好 且 成 熟度 高 , 是 塔 里 木 盆 地 的重 要 优 质烃 源岩 。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向及控制因素综述
剩 余 油 分 布 的 研 穷 方 法 及 控 制 因 素 综 述
宋胜男 张 亮 魏钢 从2 0世 纪 8 0 年 代 开 始 , 研 究 剩 余 油
等 常 规 测 井 方 式 。在 套 管 井 中 测 量 剩 余 油
自动 生 得 到 了发 展 ,并 出现 了分 阶段
油 藏 工 程 计 算 方 法是 定 量 计 算 井 点 剩 我 国各 大 油 田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国 内 利 余 油 的 重 要 方 法 之 一 .具 有 与 油 藏 的 生 产 用地 质学 的 研 究 方 法 进 行 剩 余 油 预 测 的 主 动 态 紧 密 结 合 .数 据 文 件 要 求 相 对 简单 ,
向 发 展 。 目前从 研 究 内容 上 剩 余 油 的 研 究 方 法 可 以 分 为 预 测剩 余 油 分 布 的 地 质 研 究 方 式 发 展 迅 速 ,c/ o比 测 井 、 中 子 寿命 测 发 因 素 两 个 方面 的 影 响 。 目前 国 内 外 的 学
方 法 、测 量 剩 余 油饱 和 度 的 测 井 方 法 、 油 藏 工 程 计 算方 法 和 油 藏 数值 模 拟 等 方 法 I ^ 】 。 1 .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的 研 究 方 法 1 1 预 测 剩 余 油 分 布 的 地 质 研 究 方 法
的 精 度 。在 构 造 研 究 方 面 自微 型 构 造 的概 并 得 到 不 断 的改 进 和 发 展 。胜 利 油 田2 0 01
念 提 出以 来 ,微 型 构 造 的 理 论 得 到 了不 断
的 完 善 和 发 展 ,方 法 得 到 了广 泛 的 应 用 。
态 资料 对 剩 余 油 进 行 了研 究 ,总 结 出了 1 0 种 剩 余 油 富 集 区 1 井 网控 制 不 住 型 :主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摘要】关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的研究认识,是科学合理制定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利用试井资料确定剩余的分布是一种方便、经济,可靠的实用方法。
同时通过对河流成因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状况的阐明,进而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对河流成因储层剩余油的挖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储层1.利用河流成因储层的探讨1.1河流成因储层主要特征河流相沉积为陆相冲积环境的主导沉积,主要有辨状河和曲流河两种类型。
河流的水流属牵引流,碎屑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概率曲线显示明显的跳跃、悬浮两段型,并以跳跃总体为特征,悬浮物总含量为2%~3%。
其层理发育,类型繁多,包括块状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但以板块和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一般有半数以上的层具交错层理。
细层倾斜方向指向砂体延伸方向,倾角15°~30°,由下至上层系及细层的厚度变薄、粒度变细,细层具粒度正韵律特征,层系厚度一般30cm或更薄,很少超过1m。
在河流沉积剖面上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下部,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上部,波状层理发育在剖面顶部。
河流沉积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也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砾石扁平面向上游倾斜,倾角约为10°~30°。
河床最底部常见明显的侵蚀、切割及冲刷构造,即冲刷面与底砾岩。
河流沉积砂体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长条状、带状、树枝状等,在横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嵌于四周河漫泥质沉积中。
如辨状河心滩砂体,总是呈对称的透镜状成群出现,交错叠置,四周为泥质沉积所包围,显示河道的多次往复迁移。
曲流河边滩砂体则呈不对称的透镜状,凸岩沉积厚、凹岩砂体薄,平面上多呈弯曲的条状、带状,反映河道长期侧向迁移、加积的沉积特征。
河流沉积特征决定了其储层孔渗性较好,但平面及纵向上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
胡七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胡 七 南 块 渗 透 率 统 计 表
变 化 区 间 单 层 突 进 系 数 1 2 1 . .~ 07
级 差 15 3 9 . ~ 0
藏 较 浅 、 温 常 压 、 高 粘 度 、 饱 和 的层 状 中渗 常 中 非 透 严 重 非 均 质 性 的 孔 隙 性 砂 岩 油 藏 , 油 面 积 含
高 , 映 出较 强 的层 间非 均质 性 ( 图 1 。 反 见 )
—
I
j : c,{ { I f ’ l
: . _ l 。 ’
素 包括 井 网因 素 、 艺 因素 和 动 力 因素 。 胡七 南 工 从 油 田的 开 发 历 程 及 油 藏 特 点 , 响 剩 余 油 分 布 的 影
维普资讯
第 2 8卷
内 蒙 古 石 油 化 工
27 2
胡 七 南 油 田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王 战 胜 李 红 涛 徐 国琴 张 惠芸 李 彬
( 中原 油 田分 公 司采 油 五 厂 )
摘 要 胡 七 南 油 田是 典 型的 复 杂 断块 油 藏 , 有 油层 多, 均质 性 严 重 的特 点 。 由于 强 具 非
影 响 剩 余 油 分 布 的 外 部 条 件 可 归 结 为三 方
大泵 整体 提 液措 施 。 过 十几 年 的开 发 , 经 三大 矛 盾
日益 突 出 , 储层 大孔 道 发 育 , 综合 含水 与 采 出程 度 关 系极 不 匹 配 , 剩余 油 分 布特 点 日益 复杂 。 因此 应
变 异 系 数
0 1 — 0 8 .4 .9
0 7 .6
0 5 .9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人们对剩余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关注。
剩余油是指原油经过初步开采后,无法通过常规开采手段获取的油藏中的遗留油。
这种油通常存在于油层的细小孔隙中,由于其粘度较高,无法通过自然排采或者常规开采方式获取。
然而,这部分被遗留的剩余油量可观,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与开发潜力。
因此,剩余油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剩余油的研究主要包括剩余油性质、剩余油形成机制、剩余油开发技术等方面。
首先,了解剩余油的性质对于针对其开发工艺的选择十分关键。
剩余油的粘度高,含有较高的蜡质和沥青质,导致其流动性和采收率较低。
因此,剩余油的流变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其与油藏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
其次,剩余油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与分布特征。
剩余油大多数是由于初期开采工艺的限制或者油藏地质条件造成的。
油藏的孔隙流体相互作用、裂缝网络以及油气平衡等因素都会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与积累。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剩余油的开发潜力,提高采收率。
最后,剩余油开发技术的研究是剩余油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目前,常规开采技术对于剩余油的开发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其中,化学驱油技术被广泛研究与应用。
通过注入特定的化学药剂,可以改变剩余油的流变性质以及与孔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热采技术也是剩余油开发的重要手段,例如蒸汽吞吐、微波辐射和电加热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提高剩余油的温度,降低其粘度,从而增加剩余油的可采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水压裂、水驱、拗斜井等非常规开采技术来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
虽然剩余油的开发困难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开采剩余油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将放在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上,以及完善剩余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对剩余油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剩余油资源的开发效果,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发展趋势
面测井 求 取 剩余 油 饱 和 度 的方法 , 提 出 了开发 阶段
不 同时期 含 油饱 和 度 的计 算 方法 。杨 少春等 旧刊综 合 多种手 段 研究 了宁海 油 田微构 造对 剩余油 分布 的
出了剩余 油形 成 的 三大控 制 因素 , 包括 油藏地 质类 、
油藏 工程 类 和井 网部 署等 。李 阳等 建 立 了陆相 油藏 高 含水 期 断层 分 割 控 油 、 夹 层分 割 控 油 和优 势 渗流 通 道控 油 等 3种 主要 控 油 模 式 , 石 占中等 以进人 开 发 中后 期 的 大港 油 田港 东 开 发 区为 例 , 研究 了储层
选择 挖 潜剩 余 油 的 方 法 也 易 产生 错 误 , 导致 投 资 失
败或 经济 效益 不好 。因此 探 索高 含水 油 田剩余 油 分 布规 律对 油 田高 效 、 可 持续 开发 具有 重 大意义 。
1 剩 余 油分 布规 律及 研 究 现状 1 . 1 剩 余 油分布 主控 因素
层内、 平面、 层 间渗 流差异 、 油 层正 向微 构造 、 砂体上 倾尖 灭 、 断层 屏蔽 等 地质 因素 以及 油层 未射孔 、 井况
的剩余 油在 油藏 中的分 布 状态 是 : 整体 高 度分 散 , 局 部 相 对富集 。剩 余 油分 布 规律 是剩 余 油研 究 的技 术 关 键 和难 点 。剩 余 油分 布 研究 不 仅要 指 出高含 水期 剩 余 油 的分 布状 况 , 更 要 指 出剩 余 稠 油 剩余 油 油藏 分 布模 式 及控
影响 , 指 出剩 余 油 主要 富集 在 正 向微 构 造 和顶 底双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摘要目前我国多数油田都已进入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为85%以上,一些老区块含水更是高达90%以上。
在高含水的情况下,准确掌握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对老油田调整开发方案、制定增产挖潜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概括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理论帮助,并对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剩余油高含水前言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油田都已经处于高含水期。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其难度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要大得多。
重要难点之一就是确定剩余油分布及其饱和度变化规律,这是因为我国注水油田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与调整,地下油、气、水分布十分复杂,但这是一项必须解决的、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油田的平均采收率仅为15%~20%,进入90年代提高到30%~35%,预计到21世纪的20年代初将提高到50%左右。
我国目前的平均采收率在35%左右,地下还有大量剩余油没有开采出来,这是发展中国未来石油工业的巨大资源潜力。
提高采收率,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搞清地下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国内外剩余油研究状况一、研究进展现在国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3大项: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
前两者是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描述,而饱和度的研究是针对剩余油的定量表征。
1、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这一部分是在宏、大、小规模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1)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计算一般在油藏、油田、油区甚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求出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平均值,以提供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为挖潜方向的决策提供依据。
(2)三维地震方法在油田开发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在高含水期油田或老油区中寻找有利的原油富集地区。
利用三维地震等综合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改善了开发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②监测油田开发过程。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讲义(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k
Q wi j1
K i h i Q wj
n
ki hi
i1
式中:ki — 时间单元渗透率,10-3μm2
(8-2)
hi — 时间单元射开厚度,m Qwj— 两次射孔之间阶段累积注水量,104 m3
n — 射开时间单元数
k — 射孔次数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动态综合分析法之一
(2) 时间单元累积产油量的确定方法 ①对于弹性开采的井,单井在每个时间单元的累积产油量由下式确定:
统计近几年所钻调整井、侧 钻井的油层水淹情况,分析油 藏宏观剩余油分布状况。
统计小层、沙层组及不同沉 积微相的水淹状况。
表3-2-2 水淹层统计对比表
油层
水淹层
微相 层数 厚度
层数
厚度
(层) (m) (层) (%)
(m)
(%)
河道 180 559.7 119 66.11 415.6 74.25
前缘砂 462 898.6 241 52.16 529.0 58.87
3、物质平衡法
它提供的是整个储集层初始估算的储量减去已生产的油量所得到的剩 余油含量的平均估算。该方法是应用物质平衡方程来估算初始地下原油储 量。由于储层基本数据的误差对整个储集层计算单一的剩余油饱和度的平 均值所引起的误差,导致该方法的结果不准确。
确定剩余油分布方法
1、用地震技术确定剩余油分布方法 2、用测井确定剩余油的方法 3、用岩心分析确定水驱剩余油方法 4、用示踪剂测试方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 5、用开发地质学方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 6、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研究剩余油 7、全油田整体模拟技术确定剩余油分布
测井:测井是为了提高采收率现场评价来获取可靠的剩余油饱和度 剖面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根据井眼条件,在剩余油饱和度的测量中有两类 测井方法:裸眼井测井和套管井测井。裸眼井测井包括电阻率测井、核磁 测井、电磁波传播测井和介电常数测井。套管井测井包括脉冲中子俘获测 井、碳氧比测井和重力测井。
剩余油研究方法
dp1D 1 dp2 D dy M dy
y yBL y yBL
用数学方法解这个偏微分方程组得到如下结果:
pwD 1 1 BL f '' 1 1 ln tD 0.80907 1 dS ln S BL 1 M 2 2 sor f ' s 2
(3)油藏开发到某一时刻第(i,j,k)网格块的剩余地质储 量丰度:
I ai , j , k N i , j , k Ai , j , k 100hi , j , k i , j , k Soi , j , k oi , j , k Boi , j , k
研究剩余油的地质方法
三、用地质储量丰度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 1. 基本原理 (4)可动剩余地质储量丰度。将剩余油饱和度改为可动剩 余油饱和度代人上式即得可动剩余地质储量丰度,绘制成等
pD1 1 pD1 1 rD rD rD rD t D
1 rD rfD
rfD rD reD
1 pD 2 pD 2 rD rD rD rD tD
1 pD 3 1 pD 3 rD rD rD rD t D
2 SOR exp 0.0729769 ln KFZI 0.43297ln KFZI 3.4621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
【摘要】关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的研究认识,是科学合理制定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利用试井资料确定剩余的分布是一种方便、经济,可靠的实用方法。
同时通过对河流成因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状况的阐明,进而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对河流成因储层剩余油的挖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储层
1.利用河流成因储层的探讨
1.1河流成因储层主要特征
河流相沉积为陆相冲积环境的主导沉积,主要有辨状河和曲流河两种类型。
河流的水流属牵引流,碎屑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概率曲线显示明显的跳跃、悬浮两段型,并以跳跃总体为特征,悬浮物总含量为2%~3%。
其层理发育,类型繁多,包括块状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但以板块和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一般有半数以上的层具交错层理。
细层倾斜方向指向砂体延伸方向,倾角15°~30°,由下至上层系及细层的厚度变薄、粒度变细,细层具粒度正韵律特征,层系厚度一般30cm或更薄,很少超过1m。
在河流沉积剖面上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下部,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上部,波状层理发育在剖面顶部。
河流沉积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也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砾石扁平面向上游倾斜,倾角约为10°~30°。
河床最底部常见明显的侵蚀、切割及冲刷构造,即冲刷面与底砾岩。
河流沉积砂体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长条状、带状、树枝状等,在横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嵌于四周河漫泥质沉积中。
如辨状河心滩砂体,总是呈对称的透镜状成群出现,交错叠置,四周为泥质沉积所包围,显示河道的多次往复迁移。
曲流河边滩砂体则呈不对称的透镜状,凸岩沉积厚、凹岩砂体薄,平面上多呈弯曲的条状、带状,反映河道长期侧向迁移、加积的沉积特征。
河流沉积特征决定了其储层孔渗性较好,但平面及纵向上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
1.2河流成因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油藏储层中聚集的原油,经一定阶段或程度的开采后,遗留下来的原油即为剩余油。
其存在方式分为不可动的残余油和可动剩余油两大部分。
据资料统计全国油田水驱总平均采收率为33.1%,河流相储层平均水驱采收率只有30.2%,目前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为23%左右,储层中尚有四分之三地质储量的剩余油。
认识和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即搞清油层中经弹性和水驱开采后剩余的原油
所在空间位置与数量,及其与储层特征、注采状况等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调整挖潜剩余油,提高驱油效率及原油采收率的前提和基础。
平面上剩余油较富集的部位主要在天然堤、决口扇、废弃河道、河漫滩微相等较低孔渗性储集体以及井网未控制的透镜砂体及砂体边缘,注采不完善区,井间、断层遮挡等低压差滞留区,局部微构造高部位(按储层顶底面微构造组合配置模式,主要在顶凸底凸、顶底平、顶凸底凹、鼻状凸起微型构造)。
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微相及废弃河道亚相为主的非主力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但剩余储量丰度较低;主力层,即以边滩、心滩、天然堤、决口扇微相为主孔渗性较好、层较厚的油层,平均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但剩余储量丰度较高,因而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主力油层中。
1.3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探讨
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其控制因素也极为复杂,用系统的观点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本文探讨的基本出发点。
从水驱采收率的角度来看,采收率越高,自然是剩余油越少;而采收率是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系数的乘积。
因此搞清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系数的控制因素,也就基本搞清了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研究表明,驱油效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储层孔隙结构、润滑性、油水粘度比、以及注入倍数;波及体积系数为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波及系数之积,其主要控制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状况两大因素控制。
储层非均质性表现为储层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尺寸、连续性和砂体内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分布所引起的平面非均质性;各单砂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差别所引起的层间非均质性;以及单砂层内部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非渗透夹层等所引起的层内非均质性。
对于河流成因储层,平面、层间及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其沉积微相控制,不同沉积微相单元储层具有不同的孔渗性、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也具有不同的水驱油效率和剩余油特征。
因而河流成因储层沉积微相单元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宏观地质控制因素。
2.应用流线数值试井方法研究
正确评价已开发油茂和剩余油分布是科学、合理制订提高采收率方案的基础,利用试井资料确定剩余油分布是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实用方法。
随着国内外大多数油田进入中期和后期开发阶段,油藏所呈现出的复杂流动特征(储层非均质、多相流、多井相互干扰等)已无法用基于对理想模型(储层均质、单相流、流体均匀分布,或以测试井为圆心的圆环状分布、油藏等厚等)解析求解的常规试井和现代试井方法进行解释,导致矿场上大量的测试资料没有充分利用。
而在常规油藏数值模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二维或三维网格划分的一般数值试井解释方法,虽然能够考虑多种复杂影响因素,但由于其网格划分的局限性和复杂性,求解精度和速度难以同时满足数值试井自动拟合解释的需要。
为此,笔者提出了基于油藏真实地质模型,能考虑复杂因素影响的聚合物驱流线数值试井
解释模型,形成了利用试井资料确定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
2.1技术路线
数值试井要基于油藏真实地质模型,考虑更多的地质和开发因素,包括:非均质、复杂边界、生产历史、多相流动、多层合采合注、井网和井型,污染系数、井储系数等。
对于聚合物驱,还有聚合物浓度、段塞等,如此复杂的渗流模型快速求解是关键,为此,采用聚合物驱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
该模型包括生产和测试两个阶段的数学模型:前者主要用于模拟生产历史过程,以求得测试井测试时刻的压力分布、饱和度分布和聚合物浓度分布等,采用聚合物模型,采用流线法进行求解;后者主要用于模拟测试井在测试阶段的压力变化,以求得测试井的理论压力响应,结合遗传算法进行数值井自动拟合解释,以求得试井解释参数和剩余油分布。
采用流线模型的总体技术路线。
2.2生产阶段的渗流数学模型
2.2.1数学模型的建立
生产阶段的模型采用多层聚合物驱模型,其建立基于以下基本假设:(1)流体由油水两相和三个组分组成,油相中只有油组分,水相中含有水和聚合物两个组分;(2)油藏中的岩石和流体均不可压缩;(3)渗流满足广义达西定律,弥散遵循广义Fick定律;(4)聚合物溶液只降低水相渗透率;(5)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不随水相中组分的变化而变化;(6)忽略聚合物的存在对水溶液质量守恒的影响;(7)不考虑重力。
2.2.2数学模型的求解
生产阶段的数学模型复杂,因而快速求解是关键,笔者选择流线方法对其进行求解,与传统的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传统的计算方法采用相同的网格来求解压力与饱和度,并且流体只能沿着网格方向流动;而采用流线方法时,只需沿着流线上的各流动单元将饱和度向前推移,而不需要沿着整个油藏中求解压力场时用到的所以基础网格块进行计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与网格划分及网格排列有关的各种因素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从而使流线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由于在基础网格系统中求解压力场的次数明显减少,而在沿着流线计算饱和度时可以采用较大的时间步长,所以流线方法的计算速度要比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快。
总之,采用流线方法可以将复杂的二维或三维渗流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沿着流线的一维问题进行求解,大幅度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求解精度,为生产阶段的快速历史拟合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