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分...
浅谈客家山歌的意义与教学方法
浅谈客家山歌的意义与教学方法作者:黄秀贤来源:《成长》2019年第06期摘要:客家山歌的语言风格鲜明,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充分体现客家人的民俗习惯。
江西省的铜鼓客家山歌吸纳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内涵,综合其本身的歌曲感染力,具备强烈的表现能力。
客家山歌语言淳朴方言化、口语化特色鲜明,歌颂风格较为原始直白,体现表演者即时的情绪。
在开展铜鼓客家山歌表演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探究客家山歌的语言特色、唱法节奏、语调风格等,制定一套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案,为客家山歌的教学开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铜鼓;客家山歌;音乐特征;演唱教学当代国人都肩负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客家文化以民族传统文化的身份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中许多文化精华都具有传承价值。
客家山歌作为民俗天籁,引入学校教学课堂,可以启发中小学生的音乐天赋,适宜进入中小学课堂。
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针对这一文化的传承性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措施,收效颇丰。
但是目前仍面临着长期良好发展的转折问题,如何使客家山歌以实践技能的形式落实与课堂教学,将其与课程知识相结合,还需要教育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目的在于发扬传统民俗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成长。
客家山歌的课堂教学是全国各地民俗文化步入课堂的一个典型,反映了国家教育对传统精华文化的重视与弘扬。
1 “客家山歌进课堂”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圣地,也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战场,学校的音乐教学为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提供了便利。
客家地区学校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除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现实意义外,还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1.1 极大促进青少年对客家山歌的了解在现实中,由于近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导致客家山歌的传承出现困难,在客家地区客家山歌的传唱者年龄均偏大。
青少年群体中极少有喜爱歌唱传统山歌的,对客家山歌的了解程度不高,因此,传承与发展变得愈加艰难。
将客家山歌导入课堂,从山歌的历史形成、发展历程、社会地位等方面系统地介绍客家山歌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客家山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对其唱法、节奏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把握。
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
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中国传统民歌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江西赣南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赣南客家民歌以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在赣南客家民歌中,衬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内涵,在民歌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
一、衬词的定义和形式衬词是民歌中的一种固定词语或词句,通常用于修饰乐曲中的主旋律或主题内容,起到衬托和点缀的作用。
在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中,衬词通常以客家话作为表达语言,其形式多样,包括单字、词语、短句等。
衬词的语言通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们不仅能够丰富民歌的内容,还能够传达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二、衬词的情感表达功能在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中,衬词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它们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传递歌者内心的情感体验。
在描述家乡风情和人情世故时,衬词往往选择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语言词汇,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而在表达爱情、离别和思乡等主题时,衬词则会选择柔美动人的语言形式,用以传递歌者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
这种情感表达的功能,使得江西赣南客家民歌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深刻,也更加触动人心。
三、衬词的文化内涵传递功能除了情感表达之外,衬词在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中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传递给听众。
由于江西赣南地区的特殊地域文化和客家人的特殊历史和传统,衬词中常常包含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念。
在歌颂客家人民风民俗和家庭美德时,衬词通常会选择富有乡土气息和敬老爱幼的词语和短句来体现。
而在描绘农村生活和农耕文化时,衬词则会选择富有勤劳朴实、勇敢坚韧的语言形式,以此来传递客家人的务实精神和乐观生活态度。
这种文化内涵传递的功能,使得江西赣南客家民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烙印,也使得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
客家山歌剧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它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融入其中。
在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值得分析的地方。
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注重自然与景观的表现。
山水相连的客家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景,这种自然风光常常成为舞台美术的主要元素之一。
在舞台上,通过山川、水流、村庄等元素的表现,能够为观众呈现出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氛围。
通过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和布景设计,舞台美术能够使观众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进一步加深对客家人民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注重色彩和光线的运用。
舞台美术中,色彩和光线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客家山歌剧常常会采用明亮、鲜艳的色彩,以及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线,来突出舞台上人物、道具和背景的形象,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色彩和光线的配合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表达的情感,加强舞台效果。
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还注重舞美效果的创新和表达手法的丰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形式的多元化,舞台美术设计也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尝试。
在客家山歌剧中,舞台美术常常会利用投影、音效等现代技术手段,使景物和人物变得更加逼真和生动。
通过这些手法,舞台美术能够更好地表达剧情和情感,进一步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具有自然与景观的展示、历史与文化的呈现、色彩与光线的运用以及舞美效果的创新等特点。
这些方面的设计和表达,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和感受,更能够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客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
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
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作者:徐晴来源:《商情》2019年第24期[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民歌中,衬词是主要的特色,不仅具有着陪衬的作用,而且还在传统民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的应用,甚至在大对数的民歌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本文主要以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对中国传统民歌中的衬词具有的特点以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且把具体代表性的民歌进行了举例。
以民歌的整体性来看,衬词能够使民歌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在韵律上更是合辙押韵,展现出民族语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中国传统民歌衬词功能在赣南客家民歌的发展中,历史比较悠久,并且也是当地的一大特殊,把衬词进行广泛的应用,使每一首的民歌中都会有衬词,由此可以看出衬词在民歌中的重要地位。
在《赣南民歌集成》中,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表达风格,尤其在山歌中,每首山歌中都会出现衬词,最出名的就是12首灯歌,能够完全的反应出衬词具有的特点与功能。
在赣南客家民歌中,衬词的形式也比较对样化,不是单纯的“哎呀嘲”,也有“里格”“嗬喂”“介支个”等衬词,每种衬词所表达的含义都存在着区别,会根据整首民歌的情感及韵律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表达出别具一格的特点。
一、使民歌具有连贯性的特点在赣南客家民歌演唱中,大多数都是进行即兴表演,由于词曲的不一致,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会把运用到的词进行设计,使其前后能够具有连贯性,而上下句主要是以平衡为主,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用衬词进程衬托,这也使大多数的民歌中的衬词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当延演唱者在唱词的过程中出现了前后不平衡的现象,在审美上造成了极大的落差感,那么可以借助多个衬词进行上下句的自然过渡,使整体的效果能够具有连贯性,对情感进行抒发与表达。
例如:(花灯词)中的锣子(叮叮)(就)花灯来(啊),花灯(就)来到(你就)门下(个)背(啊),请你东君打开门,大开个龙门发大财。
歌曲的第一句就是运用了衬词,能够使整体效果具有连贯性,既不突兀,又能够对情感进行顺利的表达,增强了民歌的整体韵律。
赣南客家山歌歌词艺术手法研究
赣南客家山歌歌词艺术手法研究作者:贺明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8期摘要:赣南客家山歌,虽然大部分为口头即兴创作,但其中的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哲理性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它不仅具有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也有岭南灿烂人文景现的深刻烙印。
赣南山歌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弘扬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延伸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支艺术珍宝和奇葩。
关健词:赣南;客家山歌;歌词;艺术手法;研究勤劳善良的客家民族,喜欢用心灵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在田间劳作还是漫步林间小道,客家人开口就唱、张嘴就啍。
一曲曲远久悠长的山歌,信手拈来,被他们唱的是小草含羞,花儿低头。
如歌如诉,荡气回肠。
时而在林间激情,时而在心头缠绵。
一首首动人心弦的山歌,成了客家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心灵的慰籍。
本文对赣南客家山歌的歌词艺术手法进行粗浅的分析。
希望对研究客家文化人士提供帮助。
一、赣南客家山歌的歌词特点赣南客家山歌同其他民族的山歌有同样的特征和不一样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赣南山歌与其他民族的山歌歌词押韵一样赣南客家山歌同其他民族山歌比较,其歌词的押韵度是一样的。
即尾字韵律相同。
所不同的是:赣南客家山歌的歌词格律不同,它有五句7字律和7字4句律等形式。
(二)即兴式口语化同其他民族山歌相似或相近赣南客家山歌源于生活,歌唱于生活。
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出于对劳动压力的释放,即兴高亢几句,用于减轻劳动重负,释缓劳动疲惫。
也或思念心中情人,激情演唱。
表达对情人的思绪。
这些山歌虽然是口语化即兴演绎。
但也具有深刻的文化韵蕴和民间音乐艺术内涵。
其他民族山歌也一样,田边、地头、林间等,都有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欲望。
(三)歌词大众化,男女皆会,老少皆宜赣南客家山歌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产物。
也是人民群众共同娱乐的工具。
过年,闹元宵,婚嫁丧娶,砌屋上新。
浅谈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浅谈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作者:袁小夏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7期【摘要】客家山歌悠久的历史、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个性鲜明的曲调、完善的表现技法、丰富的内涵,都使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本文通过客家山歌的表演形式以及表现技法等方面来解析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客家山歌;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一、客家山歌的简介客家人由于历史政治原因不断迁徙,从北到南,沿途经过江西赣南、福建等地,大部分的人就在这些地区停下安顿。
福建闽西的长汀县、连城、宁化还有梅县地区都聚集了大批的外来民众,这些人将自己称之为“客人”。
众所周知,歌曲起源于劳动。
那时的人们劳作一天后会放声歌唱来释放劳累与压力。
从刚开始的不成曲调,到后来有意识的赋予旋律音调,在群众中传唱。
随着时间的发展,客家山歌流传的地域也越来越为广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梅州地区有着“山歌之乡”“客都梅州”的称号。
二、客家山歌的表演形式(一)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1.独唱运用清唱的歌唱形式,一个人独立吟唱。
这类唱法在种类上属于劳动之余形成的山歌,最具代表的是“号子系列”,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纤夫的号子“一根纤绳九丈三,父子代代肩上栓,踏穿岩石无人问,谁知纤夫心里寒。
”这种唱腔浑雄有力,反应出人的内心感情。
2.对唱对唱又名“驳山歌”,以男女在山上对驳情歌的形式演唱。
可以尾尾对唱,也可以各唱各的,大多数的对唱形式都是对唱,一人一句。
这种形式的山歌大多都是为了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男女一人一句,意境含蓄、耐人寻味、把无影无形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4]。
3.尾驳尾对唱所谓的尾驳尾对唱就是一个人先唱,然后后一个人接着上一个人的最后一句开头,接唱三句,依次循环下去,这样的唱法一般演唱时间比较长,多用于“打擂台斗歌”。
4.山歌小组唱、表演唱这种形式的唱法就是经过创作者的仔细思考,斟酌所创作出来的具有故事性的说唱兼表演形式。
这种形式的表演需要由一个主要的人物领唱,后面的人分组合唱、和唱,还有兼带表演动作,这种形式经过发展变成了现在专有的山歌剧。
浅析赣南客家山歌演唱特点
强, 具 有 浓 烈 的生 活 气 息 是 山 野 田 间最
、
赣 南 客 家 山歌 起 源
效 果脆 亮坚 实 , 形成 了脆 、 直、 甜、 润、 水 的 音 色 特 点 ,其 音 调 根 据 方言 的语 气 语
式 变 化 而 形 成 一 种 特 有 的 声 腔 艺 术 这 就 要 求 发 声 位 置 的集 中于 ; 隹确 性 。 有 些
乐 句 较 长 要 一 口气 唱 完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
这就要 求演 唱时要调 节好 呼 吸状态 , 充
分 利 用 腹 肌 与 横 膈 肌 的 控 制 力 量 。均 匀 平 稳 的 ~ 句 一 口气 的 完 整 演 绎 ,切 忌 在
全 曲 的 发 挥 。 这 就 要 求演 唱 者 声 门 积 极
闭拢, 同时 软 腭 与 小 舌 头 抬 起 贴 紧 咽 壁 , 向 下 叹着 唱 , 使 气 流 转 变 为声 波 , 在 高 位 置 的 头腔 得 到 共 鸣 , 唱 出有 弹 性 有 张 力 、 集 中明亮的声音 。 三、 结 语 赣 南 客 家 山歌 因语 言 、 地 域环境 、 风
山 歌 来 表 达 如 : “ 高岭埂上打 呼咒 , 细 妹 屋 家 吃 晏昼 : 细妹听到 呼咒响 , 筷 子 一 扔 碗 一丢 。 ” 表 现 了细 妹 听 到 情 郎 哥 唱 山 歌 的 哟 嗬 声 ,就 再 也 无 心 吃 饭 的 天 真 活 泼
调 幽静音量小且 婉转动人 ,多用于室 内 演唱, 运用 得 不 是 很 多 。 假 嗓 与 本 嗓 在 歌
客家山歌 介绍词
客家山歌介绍词客家山歌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独特的传统音乐形式,以客家人为主要传承群体。
它源于中国古老的歌谣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文化特征。
它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客家人民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山歌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旋律优美动听。
旋律多以柔和、婉转的方式表达,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
它的旋律简单、朴素,常伴以长嗓、长音和大小调来描绘情感变化,给人以深厚的艺术印象。
它通过沉静或激昂的旋律,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思念、对爱情的期盼、对家乡的眷恋等情感,使人们在欣赏它时往往共鸣颇多。
另一个客家山歌的特点是它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
歌词常常以客家方言为基础,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客家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心灵世界。
一些山歌歌词用于抒发对生活的喜悦,歌颂自然风光和丰收的喜悦;一些山歌歌词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和向往;还有一些山歌歌词通过夸张手法和幽默的对比,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种种矛盾和不满,具有讽刺意味。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歌词,它们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们在欣赏时仿佛置身于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此外,客家山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
它不仅可以独唱,还可以伴奏以及合唱。
在演唱形式上,有的山歌要求演唱者扮相特定的角色并服饰,使得演唱更具戏剧性和视觉效果。
在伴奏上,山歌常常伴以小提琴、板胡等民族乐器,并配以鼓点,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尤其是在合唱方面,客家山歌的合唱形式丰富多样,有四人、六人、八人等不同的合唱组合,更能凸显其饱满的音乐效果。
客家山歌作为传统民间音乐,不仅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反映了客家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还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园的热爱。
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入人心的歌词,引起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它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客家山歌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特色鲜明的传统音乐形式。
客家山歌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有效性分析
客家山歌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有效性分析引言一、客家山歌的特点客家山歌作为中国传统民歌的一种,具有以下特点:1.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客家山歌以歌唱、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2.纯朴真实的文化内涵。
客家山歌以其质朴的歌词内容和真实的音乐表达形式,展现了客家人民的历史、生活、情感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3.独特的音乐风格。
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节奏韵律和旋律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和共鸣。
2.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
客家山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学习和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发展演变。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传承,客家山歌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其进行学习和演唱,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研究中,笔者选取了某中学的两个音乐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进行了客家山歌的学习和演唱训练,对照组则进行了传统的唱歌和音乐理论教学。
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演唱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素养等方面相对于对照组有着显著的提高。
实验组学生在对客家山歌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
四、客家山歌教学的优化策略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客家山歌教学的优化策略:1.学生参与感强化。
在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互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专业化教师支持。
在教学中,要配备专业化的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表达客家山歌。
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看音乐剧、参观音乐会、进行实地考察等,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和理解客家山歌的魅力。
论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
论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作者:韩瑜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8期摘要:在江西赣南地区,有一种深爱人民群众喜爱的客家山歌。
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岁娃娃,无论男女,不择场地,张口就唱,触景就啍。
这种流传在民间,盛行于乡里的中国地方优秀传统艺术,是盛开在赣南客家人民心中美丽的艺术奇葩。
关健词:赣南;客家山歌;演唱艺术作为赣南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地方民族精神美味大餐,赣南山歌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族文件底蕴。
它产生于坊间,流唱于民间群众生活的大舞台。
它来源于生活,歌唱着生活的精彩和爱情的美好。
渊源流长的优美旋律,率真豪气的动人语言,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
体验和感知赣南山歌的艺术特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文本对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进行粗浅探究。
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一、赣南客家山歌的起源赣南客家山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
受中原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赣南客家山歌有着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
这种被誉为“岭南奇葩”的我国民间民族音乐经典,其起源是中原悠久历史文化在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延伸。
据专家考证,赣南客家民系的先祖,本是为逃避战乱、自然灾害或瘟疫等,千里迢迢从中原流漓迁徙而来至赣南。
离乡背井的思愁从来就没有从先祖们的心头抹去。
在赣南客家山歌的发展进程中,不少沿袭了《诗经》的韵味及风格。
同时也不乏唐诗律绝和宋词格律的薰陶。
多种韵律融合,使赣南客家山歌在继承中原历史文化传统,独具鲜明地方特色中又充满着大自然泥土的芬芳。
二、赣南客家山歌的社会历史意义赣南客家山歌,是赣南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生活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赣南客家山歌以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普及性,深刻的展示了赣南客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赣南客家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多为山林陡峭的山坡。
群众在生产劳动和出行负重,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自娱自乐的哼哼几声俚歌号子。
用以鼓舞士气和增加自身内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颇具音乐色彩的民谣号子,逐渐演变成了客家山歌。
当代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及其发展
当代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及其发展据考证,赣南客家族群是曾经生活在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的汉人们南迁到江西地区后,逐渐与当地人群融合而形成的群体。
因而,赣南客家山歌不仅有着北方民歌刚健的风格,也有着南方民歌婉约的特色,在我国民歌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有着很强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
因此,在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我们更应当肩负传承赣南客家山歌文化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拟从赣南客家山歌的历史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入手,着力探究当代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方略。
一、赣南客家山歌的文化价值(一)赣南客家山歌的历史人文价值首先,赣南客家山歌体现了客家族群的民族精神。
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指出:“在世界历史的行程中,一个特殊的民族应该只是当作一个个人,民族精神就是各民族的道德生活,他们的政府、他们的艺术和他们的宗教的特殊性……现实的国家就在这种特殊性中,包括战争等等都被这个民族精神所鼓舞,甚至民族的艺术、科学和机械的技术都有民族精神的印记。
”赣南客家山歌种类多样,有灯歌、号子、小调、风俗歌等,表现内容从客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到生产方式,从历史叙事到个人情感,集中展示了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刻苦耐劳、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和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
同时,赣南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与见证着赣南地区客家人的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等,对于研究客家社会的迁徙与发展史、社会生活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赣南客家山歌具有时代性意义。
在封建社会,生活在赣南地区底层的客家民众面对压迫与剥削,用山歌控诉地主阶级、反抗剥削;充分体现了赣南客家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向前、开拓进取的坚韧个性以及务实乐观的精神特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在“扩展红色运动”中,赣南客家山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当兵就要当红军》、《盼望红军回家中》、《红军哥哥你慢慢走》、《苏区干部好作风》、《十送红军》等歌曲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树立革命传统作风乃至瓦解敌军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客家山歌的继承和发扬
( 四) 革命 战争年代 的红 色 歌曲 三 、赣 南客 家 山歌 的艺 术 风 格 ( 一) 语 言丰富 ,讲 究修饰 ,文学艺术性 强 到精 神 上 的满 足 。赣 南 客家 山歌 的这种 表 现性 功 用价 值 , 1 . 注 重押 韵 。在 声韵 方面 ,赣 南客家 山歌 很讲 究语 言 是客 家人 直爽豪 迈而 朴实 的性格 特征 的具体 体 现,并 由此 流 畅 ,歌 曲多 以七言 四旬为基 本句 式 ,且 都十分 押韵 而决 定形成 的 。 2 . 即兴行 腔 。在演 唱时 ,虽然 节奏变 化灵 活 自由 ,但 五 、关 于赣 南 客 家 山歌 继 承 和发 扬 的 几 点建 议 依 旧有 腔调骨 架 。整个 山歌起 伏不 大 ,拖 腔甚 少 ,旋律 的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赣 南客家 山歌也面 临着 继承和 发展 语 调 成分 很 重, 其 富有代 表 性 的 “ 哎呀勒” ,是 来源 于 生 的问题 ,主要表 现在 两个 方面 :一 是要有 自身 的创新 ,不 活 中的感 叹语 ,它 的音调 随情 绪 的不 同而 变化 。 但在 内容 上要有 创新 ,还 可 以在 表演 形式 上进 行创新 ,采 3 . 唱腔悠 长 。各地方 言 山歌均 有 自己 的特 点 ,陕北信 用赣 南客 家 的曲调 ,编 写出符合 时代 的特 色 的新作 品 。二 天 游音 调高 昂 ,江 南 民歌柔美 婉转 ,而赣 南客 家 山歌则 刚 是要 培养 出赣 南客家 山歌演 唱的后 备人才 , 同时我 们应 当 柔 悠长 。 辅之 以其他 的手 段使之 得到 更好 的继承和 发表 现手 法和 功用 意义 。客家 山歌 源 于 古代 民歌 ,但 也 受 《 诗经》 、 楚辞 、竹 枝 词 、西 曲 、吴 歌 及畲 、瑶等 少数 民族 情歌 的影 响 。所 以,在客 家 山歌 中 常 常蕴含 着土 著 民族 山歌 的因素 。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客家山歌剧是一种表现客家民族文化和生活的舞台艺术形式,而舞台美术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承担视觉传达、营造氛围、增强表演效果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进行分析。
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主要包括舞台装置、服装和妆容、灯光布景等方面。
首先是舞台装置,它通过布景、道具等方式展现舞台背景和环境,为观众提供一个具有客家特色的空间体验。
在客家山歌剧中,常见的舞台装置有山川、村庄、农田、水塘等,以及一些地方建筑或民居等。
其次是服装和妆容。
客家山歌剧旨在表现客家人的生活,因此舞台服装和妆容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
男性演员常穿着宽松的蓝色长袍,加上宽边帽、长靴等,展现出朴实、勇敢的形象;女性演员则穿着色彩鲜艳的对襟衫和裙子,戴着花饰,给人温柔、美丽的感觉。
而妆容方面,女性演员采用红色脸谱和浓妆,以突出表演效果和角色特征。
最后是灯光布景。
灯光的运用可以改变舞台的氛围和节奏,为观众创造出不同的表演效果。
客家山歌剧中常见的灯光布景技巧包括调色、投影、照明等。
在表现夜晚场景时,常使用暖黄色的灯光照射舞台,营造出温暖、宁静的氛围;而在表现战争场面时,则可以采用明亮的白光或红光,以增强紧张、激烈的效果。
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通过舞台装置、服装和妆容、灯光布景等手法,展现出客家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
它以朴实、自然的风格,突出了客家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特点。
舞台美术也与剧情、音乐、演员的表演相协调,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感人的艺术画卷。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现代化的舞台制作技术下,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可以融入现代化的灯光设备、影像投影技术等,提升舞台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也可以通过舞台装置、服装和妆容的设计,更加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注入更多时尚元素,使得客家山歌剧在舞台美术上与时俱进。
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
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作者:廖明星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音乐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民族音乐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阐述赣南客家山歌的特点入手,对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赣南山歌;客家山歌;演唱艺术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67-01赣南客家山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赣南客家山歌的研究需要对于其演唱艺术进行合理的分析。
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赣南客家山歌的特点赣南客家山歌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原文化影响深、创新能力很强、受众范围相对集中等环节。
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赣南客家山歌特点进行了分析。
(一)受中原文化影响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深是赣南客家山歌的特点之一。
众所周知客家山歌通常被我国音乐界称之为“岭南奇葩”,并且赣南客家山歌也是我国著名的民歌歌种之一,对其源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是由中原文化延伸而来。
举例来说,在赣南客家山歌的发展过程中红其有部分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与此同时还受到了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这导致了赣南客家山歌的特点和中原歌唱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与此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二)创新能力很强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音乐技术的进步与社会整体水平发展,客家山歌曲调和内容开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革新。
这首先体现在2006年客家山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及音乐界人士的关注,最终是恶客家山歌得到快速发展。
另外,赣南客家山歌的创新能力很强还体现在《等郎妹》、《山魂》、《桃花雨》等一批新的客家音乐的出现,从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赣南客家山歌的整体水平。
(三)受众范围相对集中受众范围相对集中对于赣南客家山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浅谈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
浅谈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作者:蓝天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1期摘要:客家山歌个性独特,特点鲜明,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产物,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文章从客家山歌旋律的诗意、修辞手法、语感和音韵、创新智慧以及历史文化这五个方面谈对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的认识。
关键词:客家山歌诗意审美意蕴客家山歌不仅是客家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个性独特,特点鲜明,即使将其置于我国艺术中都十分引人注目。
客家山歌它以我国厚实的中原文化为基础,融合客家人的民俗,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
一、旋律简洁多变,诗意十足和南方其它的山歌不同,客家山歌音域集中、节奏慢,而且音程多以四五度为主,对商羽和宫音更重视,这些特点使客家山歌在吟唱上更加朗朗上口,山歌具有丰富的直觉性。
而且客家山歌的诗意还表现在山歌的旋律中。
客家山歌用“波音”、“倚音”以及“滑音”使山歌的旋律更具波动感,让听者产生飘渺的意蕴。
如“波音”代表作《唱到老妹想情郎》,“倚音”代表作《风吹竹叶》,以及“滑音”代表作《韭菜花》。
这三首客家山歌就充分利用波动感,让旋律动感十足,让听者在波动和飘渺中享受山歌的诗意。
二、修饰手法多样化,意象鲜明客家山歌具有很强也很鲜明的文学性,在歌词内容和修辞手法上都有很好的体现。
在修辞手法上,客家山歌大量运用赋比兴等文学修辞方式,歌词内容既含蓄又生动。
例如《唱到老妹想情郎》中的“阿哥唱歌妹来和,两人唱歌兴致多,好比彩云绕山转,好比吹笛用萧和”,就运用了“比”的修辞手法。
而且客家山歌还结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在一些山歌中就大量使用“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
通过大量运用修辞手法,让山歌更具艺术灵气。
而且在创造厚重美感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调侃、童趣的轻松气氛。
既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自身情感的变化。
三、语感和音韵的地域感浓郁客家山歌是客家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所以客家山歌的“表情”不仅体现出传神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很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赣南客家山歌音乐风格研究
赣南客家山歌音乐风格研究作者:万志文李斐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7期【摘要】本文从歌词合辙押韵,曲调宛转悠扬;衬词使用较多,地方特色浓厚;润腔拖腔结合,歌声委婉抒情;山歌声情并茂,容易引起共鸣等方面,分析了赣南客家山歌的音乐风格,以期为弘扬客家文化,推动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赣南;客家山歌;音乐风格赣南客家山歌是指起源于赣南客家,由客家人以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多表达客家人民在上山砍柴、伐木放排和田间劳动时愉悦心情,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等,深厚客家群众的喜爱。
因此,分析赣南客家山歌的音乐风格,对客家山歌的传唱与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歌词合辙押韵,曲调变化多端赣南客家山歌的韵律感非常强,并且以赣南客家方言进行押韵,按照山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句法不同,在韵辙上有着中途换韵和逢双压韵等特点,使得客家山歌的曲调变化多端,歌声宛转悠扬。
例如客家山歌《向紧有雨过别村》的歌词:(男)天高有雨尽管落,唔要一天暗摸摸;老妹有事尽管哇,唔要心里记哥哥。
(女)石壁种姜唔生根,哥哥跟妹唔相生;好比五月分龙雨,向紧有雨过别村。
山歌采用男女对唱形式,男歌手在起唱时采用坡梭辙,而女歌手对唱押韵时采用的人辰辙,两段旋律并不在同一曲调上,出现纯四度的转调,但是歌词意义相连,使得客家山歌在演唱时魅力无穷。
又如客家山歌《上条埂子倦又倦》的歌词:上条埂子倦又倦,三脚倒下两脚来,三脚倒下两脚半,唔是细妹啀唔来。
第二句和第四句中的“来”为灰堆辙押韵,而第一句中的“倦”为言前辙,第三句中的“半”为江阳辙。
这样二、四句歌尾押韵,使得歌唱者在遣词造句时比较灵活,易于即兴编词,体现了客家山歌已经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衬词使用较多,地方特色浓厚衬词也称为虚词,并没有任何的意义。
赣南客家山歌中衬词非常多,如“哦”、“啊”、“哎”“依溜啊”和“喔”等。
衬词使用与客家的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密切相关,主要用来强调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调等。
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
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中国传统民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其中江西赣南客家民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
对于中国传统民歌来说,衬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民歌的衬词更是具有特殊的功能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民歌文化。
要了解民歌的衬词在客家民歌中的功能,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衬词。
衬词是指在歌曲中为了衬托主歌词而设置的陪衬性词语或乐句,用于突出主题内容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在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中,衬词常常用于叙事、表达情感、铺垫情节和丰富歌曲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故事性。
客家民歌的衬词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功能。
在客家民歌中,衬词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多样化,可以是一句简单的描述,也可以是一个情节的铺垫,更可以是将歌曲内容和主题进行情感表达。
在客家民歌中,衬词的表现形式多样,既有单纯的形容词、动词,也有具有情感色彩的词语,甚至可以是渲染氛围和情感的乐句。
这些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功能,使得客家民歌的衬词在歌曲中起到了丰富歌曲内容、表现情感和氛围的作用。
客家民歌的衬词在歌曲中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和铺垫故事情节的功能。
在客家民歌中,衬词经常被用来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铺垫情感。
在描述客家民歌中的山水田园、家风民俗、生活习俗等方面,衬词往往会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具体细节的展现,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给予听众直观的感受。
由于江西赣南地区地理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悠久,客家民歌中的衬词多以描绘山水风光、家乡生活、民俗风情为主,通过衬词的铺垫和叙述,使得歌曲情节更加丰富、生动而具有感染力。
衬词的推动情节发展和铺垫故事情节的功能,使得客家民歌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中衬词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民歌文化。
客家民歌的衬词不仅是对歌曲内容的丰富和铺垫,更是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客家山歌剧是一种具有浓郁客家民俗风情的地方戏曲形式,它包含了山歌、剧情和舞蹈等元素,舞台美术在客家山歌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的分析。
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在舞台布景方面注重再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风貌。
舞台布景通常以客家村庄、田园风光和山水为主题,通过巧妙的搭建和舞美效果,营造出浓厚的客家乡土气息。
舞台布景中也融入了一些象征性的元素,如客家四大传统行业中的农耕、织布、制瓷和木偶,以及客家民居中的石头、砌墙和瓦片等,展现了客家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在道具和服装设计方面,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也注重展现客家人的朴实和务实特点。
道具方面,舞台上通常会出现与农耕、制瓷等传统行业相关的道具,如犁、陶罐、织布机等,这些道具不仅为演员们的表演提供了支撑,更加丰富了舞台画面。
而服装方面,演员们通常身穿传统的客家服饰,如蓝布衣、竹制帽等,这些服饰的设计体现了客家人的朴实和勤劳精神,同时也与舞台布景相协调,形成整体的美感。
灯光设计在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灯光的变化能够烘托出不同场景的氛围和情感,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客家山歌剧中,灯光的运用通常以明暗的对比为主,通过调整照明的强度和角度,使舞台上的人物和道具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更好地展现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感情。
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在舞台布景、道具和服装设计以及灯光运用等方面都以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风貌为基础,通过再现客家文化的细节和特色,营造出浓厚的客家乡土气息。
舞台美术的精心设计为观众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沉浸,使得客家山歌剧在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同时具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
分析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客家山歌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和热爱。
而其中,舞台美术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该剧注入了无限的魅力和艺术气息。
首先,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在选材上非常精准。
如在舞台布景的选择上,通常以客家民居为原型,表现出客家人民的朴实和质朴。
在舞台道具的选择上,则着眼于细节,注重原汁原味的本土风情。
比如,常会采用竹编、瓢箪等手工艺品来装点舞台,以此彰显客家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在构图上也非常出色。
舞台背景经常采用桥、梯田、竹林等客家地域元素,把观众引入一个栩栩如生的客家山村。
同时,也会运用画面的虚实变化,巧妙地展现出客家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情感,使观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客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再有,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在色彩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
以红、黄、绿等鲜明的色彩为主,突显出客家民俗文化的强烈气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例如,在山歌剧《相思谱》中,浓烈的红色显得极富热情和浪漫;而在《乡音》中,则运用了浅黄、淡绿等柔和的色彩,配以山水画般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恬静清幽的境界。
最后,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在细节处理上更是精益求精。
每一个服装、道具、背景等元素,都能体现出制作者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对艺术表现的高度追求。
例如,在《大寨小院》中,舞台上破旧的田横、土炕、土狗等细节处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客家农民的生活现状,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共鸣。
总之,客家山歌剧的舞台美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匠心独运的细节处理,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深刻展现了客家民族的独特文化精髓。
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分...
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分析--学说连线选择页面风格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分析内容提要:赣南客家山歌是与赣南客家人民紧密相随的生活伴侣,是客家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赣南客家、流传和发展于赣南客家。
客家山歌创作手法单纯、演唱自由,自娱自乐性与即兴性强,是实用性和表现性于一体的一种地方民间歌唱艺术形式。
客家山歌由于艺术表现手法独特、功用价值强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艺苑中的一束独具异彩的奇葩异卉。
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的分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并促进客家山歌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客家山歌表现手法价值分析一、赣南客家山歌赣南地处江西的最南部,今系指赣州市所辖的十九个县〔市〕,计面积约四万八百余平方公里,人口近八百万。
这里紧接北回归线,纬度较低,山地丘陵纵横,河谷众多,受亚热带森林气候的影响,土地肥沃,林木茂密,因而向来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法。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赣南客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极富赣南客家特色的赣南客家山歌艺术。
赣南的客家山歌是一种自由的即兴编唱、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歌,其风格刚健粗犷而又清新动听,高亢激越而又朴实平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客家人常年生活于山野河谷处,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随编随唱,能够直接抒发感情的客家民间歌曲。
赣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赣南客家山歌倾吐芬芳的沃土。
赣南客家山歌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抒发客家人们的内心思想情感,所以在山歌的创作手法上就打破了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山歌完全可以根据人们自己内心感情的需要,即兴自编自唱,从而在表现的手法上也就有了更大更广的空间,显得更加自由灵活。
赣南客家山歌和其他山歌一样,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功用意义。
二、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赣南客家山歌是与赣南客家劳动人民紧密相随的一种生活伴侣,是客家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分析--学说连线选择页面风格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分析内容提要:赣南客家山歌是与赣南客家人民严密相随的生活伴侣,是客家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起源于赣南客家、流传和开展于赣南客家。
客家山歌创作手法单纯、演唱自由,自娱自乐性与即兴性强,是实用性和表现性于一体的一种地方民间歌唱艺术形式。
客家山歌由于艺术表现手法独特、功用价值强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艺苑中的一束独具异彩的奇葩异卉。
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的分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并促进客家山歌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客家山歌表现手法价值分析一、赣南客家山歌赣南地处XX的最南部,今系指XX市所辖的十九个县〔市〕,计面积约四万八百余平方公里,人口近八百万。
这里紧接北回归线,纬度较低,山地丘陵纵横,河谷众多,受亚热带森林气候的影响,土地肥沃,林木茂密,因而向来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法。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赣南客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开展长河中创造了极富赣南客家特色的赣南客家山歌艺术。
赣南的客家山歌是一种自由的即兴编唱、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歌,其风格刚健粗暴而又清新动听,高亢激越而又朴实平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客家人常年生活于山野河谷处,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随编随唱,能够直接抒发感情的客家民间歌曲。
赣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赣南客家山歌倾吐芬芳的沃土。
赣南客家山歌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抒发客家人们的内心思想情感,所以在山歌的创作手法上就打破了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山歌完全可以根据人们自己内心感情的需要,即兴自编自唱,从而在表现的手法上也就有了更大更广的空间,显得更加自由灵活。
赣南客家山歌和其他山歌一样,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功用意义。
二、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赣南客家山歌是与赣南客家劳动人民严密相随的一种生活伴侣,是客家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它多出现在客家人的日常劳动生产生活中,或是寻觅同伴时,以防虎豹伤人时;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述幽怨,或泄愤怒,更多地是用于表达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从总体而言,在艺术上,赣南客家山歌的音调特点是起音高,最高音一般只在第一句中就出现,第二小节往往有个高音拖腔,然后逐渐下行至主音完毕。
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赣南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是自秦朝开场尤其是唐宋时期由中原地带经赣北、赣中辗转迁来的“客籍〞。
由于地理条件和客家人的传统的XX观念和保守思想的影响,至今不少客家山歌在语言和生活礼俗上都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独特性,并对山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体上,赣南客家山歌可以划分为三大色彩区。
〔1〕南部色彩区。
语言与XX梅县地区十分接近,山歌似说似唱,语调旋律较重;〔2〕中部色彩区。
山歌韵调和调子成分较大,旋律美,以江河船号子和木排号子为主,语言更为复杂多样,但较为平近易懂。
〔3〕东北部色彩区。
语言为赣系方言为主,山歌融入了不少赣中色彩。
2.“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
赣南客家山歌十分讲究思想感情的直抒性。
赣南客家山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这种直率、大胆甚至泼辣的表达方式使得客家人的气质、性格在感情上表达得更为鲜明而坦率。
它的表现一般是抓住全曲中心思想,然后把它直接提醒出来。
客家山歌一般使用古老的以腔从词、即兴行腔为歌的演唱方法,虽然节奏变化灵活自由,但依旧有腔调骨架。
整个山歌起伏不大,拖腔甚少,旋律的语调成分很重,其富有代表性的“哎呀勒〞,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感慨语,它的音调随情绪的不同而变化。
完毕句之前的衬词“心肝格〞〔或心肝哥、心肝妹、同志格等〕,意在增加亲切感,并暗示完毕句的到来。
歌曲一开头就唱道:“哎呀勒〞,这种开门见山的表述方法,使得山歌显得直接明白,干净利落,质朴明朗。
3.赣南客家山歌的种类繁多,表现内容上也讲究丰富性与多样性。
客家山歌的表现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直接结合,反映的内容主要集中表达在客家人的山间劳动、田间劳作、寻觅同伴、表达相思、倾吐爱慕之情等方面。
赣南客家山歌的种类主要有:灯歌、号子、小调、风俗歌等。
灯歌是用来祈求人寿年丰的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其特点是用锣鼓唢呐伴奏,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曲调丰富、优美动听,生动活泼,一般都是在春节后几天“出灯〞,直至元宵节“送灯〞;号子是在林区,伐木号子和排工号子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山歌形式,溜木号子最有代表性,溜木号子音调高亢悠长,曲调简单但富有号召力;小调非常丰富、曲目繁多、风格各异、曲调朴实而富有泥土气息,小调主要是表现爱情内容,也有表现劝人行善或带知识性娱乐性的内容;风俗歌较少,大致有年歌、婚礼歌、丧歌等。
4.赣南客家山歌讲究创编的即兴性。
从音乐形式上看,山歌是一种最不规X的,即兴编唱性最强、最随意的歌曲形式。
主要因为:〔1〕山歌的调高和速度不稳定,变化的幅度都相对较大;〔2〕山歌因随意性即兴性较大,因而其节奏也较自由;〔3〕山歌因以表现和抒发人们思想情感为主要目的,所以决定了山歌的情绪波动较大,情绪高涨时往往走高腔,情绪低落时走平腔。
赣南客家山歌经过上千年的开展变化在节奏和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节奏一般以xx xxIx—Ixx xxIx—I为主,音调大局部主要以徽调式为主,羽调式次之,再者是宫调式,其余调式很少。
羽角〔—33—〕四五度上下翻跳的旋律进展为主,如?情哥往南洋?。
此曲反映了旧社会人民遭受压迫和剥削,被迫出外谋生,情妹送情郎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歌词采用直叙的手法,表达了男女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情妹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总共有六段歌词,每段一事件,每段的前半段都是一样的,音调以羽和商为骨干音,四度上下翻跳,节奏以xxx为主,后半句以唱咏为主,装饰音和长音的使用,使情绪更为凄婉、伤感。
整个创作过程是生活性、通俗性和即兴性的结合,真实地抒发了歌者的思想与情感。
5.赣南客家山歌起源于民间、流传并开展于客家民间,是一种典型的草根民间艺术,为了便于抒情与传唱,因而山歌的创作手法十分单纯。
赣南客家山歌的主要作用和其他地区的山歌一样,都是为了抒发感情、宣泄心中的所思所想为目的,所以,客家山歌在音调节奏、歌词内容以及构造上不太讲究,而是追求明确、清晰的表情目的,在形式手法上显得单纯,乐句短小、构造精悍,是起承转合的单乐段构造形式,音调简单化,一般采用23或2 5 6。
甚至只有两个音2组成。
在歌词的表达上,力求“开门见山〞式表达,很少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成分,因而客家山歌在艺术的表现上更接近自然形态。
6.赣南客家山歌唱法丰富,唱腔多样,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而唱,因而其演唱十分讲究自由性。
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质朴纯真,比起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少了些技术成分,多了些自然的因素。
赣南客家山歌的唱法主要可分为假嗓〔高腔〕、本嗓〔平腔、低腔〕和细嗓〔润腔〕三种。
高腔男的称之为假声唱法,女的又称之为喊嗓,特点是音质厚实响亮,穿透力强,其一般用在歌曲的开头、结尾以及每一句的拖长音处。
如开头的“哎呀勒〞中的“勒〞,拖长音后再一个四度大跳很有艺术特色。
本嗓,一般用真声或假声相结合的一种演唱法,本嗓见于赣南山歌绝大局部,它的润腔复杂多变,擅长时间即兴编词对歌,声调也高亢、嘹亮,在说唱处与拖长音上混合使用。
细嗓一般多是妇女单单独咏自唱的一种演唱方法,声音柔和、音量小,音调宁静细腻,委婉动听,近似咏唱。
润腔一般用于装饰音和结尾处,装饰音的应用是山歌常用的一种修饰旋律的手法,它使旋律更加圆润流畅。
由于客家山歌音区跨度大,音域较高,在句末和结尾处常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收尾处理,这中艺术表现手法和处理方法,无疑对客家山歌的独特乡土气息抹上了更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赣南客家山歌的价值意义分析赣南客家山歌起源于赣南民间、流传并开展于赣南客家民间,它是赣南客家人们思想情感、性格气质、精神文化与劳动生活的真实表达和生动写照。
在当今历史时期,赣南客家山歌的价值意义归结起来主要表达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实用性价值表达;二是表现性价值表达;三是时代性价值表达。
1.赣南客家山歌的实用性功用价值表达。
实用性功用价值主要是指:〔1〕在日常劳动或生活中,客家人们为了解闷除乏,歌唱者利用山歌,通过独唱、对唱、齐唱等方式,来尽情抒发自己感情,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在歌唱中起到互相鼓舞、振奋精神,鼓舞劳动士气的作用,所以,在赣南客家流传一句俗语说:“山歌一唱,眼睛发亮,山歌一响,精神舒畅〞。
〔2〕山歌在劳动或生活中,可以起到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相互联系的作用。
在荒郊野外,彼此之间相隔甚远,有河谷、山地、丘陵阻隔,联系不便,为了寻找同伴或者寻求帮助等目的,人们往往打一支山歌“哎呀勒〞,清脆而嘹亮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传到对方耳朵,对方及时回应。
这也就是赣南客家劳动人民最早的、最原始的、最简单而又最实用的野外联络方式。
2.赣南客家山歌的表现性功用价值。
赣南客家山歌的作用,主要表达在思想感情、精神面貌的自我抒发和自我宣泄上,从而表达其自身的表现性价值,引起听众的共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如山歌?一对鸽子飞过河?,该歌曲表达的是客家情哥情妹忠贞不渝的爱情,希望白头到老、天长地久、永不别离的美好情感祝愿。
这种相互之间的情感倾诉是赣南客家人最纯真、最质朴、最直接的思想感情表白,其中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的成分。
赣南客家山歌的这种表现性功用价值,是客家人直爽豪迈而朴实的性格特征的具体表达,并由此而决定形成的。
3.赣南客家山歌的时代性功用价值。
随着时代的快速开展和文明的高度进步,赣南客家山歌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日益表达出了其时代性特征。
客家山歌在内容上打破了较为单一的局限性,在表现的内容上也由原来单纯表现人们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开场向表现新农村建立、经济建立、国家政策、新风新貌、移风易俗等内容方面转化;另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客家山歌在音乐伴奏上由传统民间乐器演奏开场向民间乐器与西洋乐器相互融合的伴奏形式,并且吸取现代的配器手法以及从民间向舞台方面的转化,这不仅对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得客家山歌的艺术魅力更加凸显,更具时代感。
由此可见,赣南客家山歌在保持原有曲调风格特点的根底上,一直伴随着时代开展的步伐而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客家山歌在歌曲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和开展,使得赣南客家山歌又增添了典型的时代性特征,尤其是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客家山歌的功用价值更加突出和明显。
勤劳勇敢而聪明善良的赣南客家人民在长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客家山歌民间艺术,客家山歌更是形象地反映和表现了赣南客家人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