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持续改进控制流程图
TS16949文件(全套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共页第页文件控制流程图1. 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有效文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 职责3.1质量部负责编制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3.2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相关部门主管审核、签字,质量部审定,管理者代表批准。
3.3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其他管理性文件,相关部门主管审核、签字,综合部审定,管理者代表批准。
3.4技术部和相关部门负责编制主管的技术文件、支持性文件,包括《工序标准操作卡》、《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检验指导书》等,并由部门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3.5各部门设兼职文件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和要求4.1文件的分类4.1.1受控文件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部门(含提供认证机构)、场所、班次,使用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包括:a.质量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质量文件(表格、报告等)。
b.管理文件:如制度等。
c.技术、支持性文件:如工程图样、工程标准、数据资料、检验指导书、试验程序等。
d.外来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顾客工程规范、供方记录等。
4.1.2非受控文件凡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无关联的文件属于非受控文件,如行政任命、事务性通知等。
a.盖“非受控”章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供有关人员参考用。
b.因评审、考察等用的,向上级机关或顾客提供的质量体系文件,均为非受控文件。
c.“非受控”文件,更改不通知,作废不回收。
4.1.3文件管理a.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性文件由综合部归档、控制、分发和回收。
b.技术文件由技术部归档、控制、分发和回收。
c.外来文件由各相关部门接受后进行识别,对需执行的文件按受控文件进行控制和管理。
d.各相关部门文件由各部门进行控制和管理。
4.2 文件编号4.2.1 质量手册B版文件顺序号质量手册组织简称4.2.2程序文件和管理规定/规则/细则/工作标准文件顺序号文件代号组织简称文件性质规定编码如下:程序文件-QP;管理文件-GL;支持性文件-WI;外来文件-WL。
25_ISO9001TS16949品质体系管理办法_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7.4《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BM/CX-07-G
7.5《数据分析管理办法》BM/ZY-031
8.0相关记录
8.1《改进项目的实施及验证报告》BM/JL.IE-003
8.2《纠正预防措施报告》BM/JL.QC-013
9.0附录
10.0修改记录
5.2.1.2顾客提高要求的期望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5.2.1.3生产工艺的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5.2.1.4产品的技术革新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5.2.1.5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5.2.1.6过程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版次
更改人
日期
审核
核准
5.2.2改进项目的确定由管理者代表负责。
5.1.3改进可以是日常的改进活动,也可以是重大的改进项目。
5.1.3.1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1.3.2重大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执行本程序。
5.2持续改进项目的识别
5.2.1பைடு நூலகம்进项目的确定原则如下:
5.2.1.1质量环境目标的调整和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5.3.2.5日程安排;
5.3.2.6责任分工;
5.3.2.7资源保障等。
5.3.3改进项目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改进项目计划需要修改时,需经改进小组讨论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5.3.4改进小组进行调查、分折、识别并验证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调查分析及实施的改进措施应记录在《改进项目的实施及验证报告》中的相应栏目里。
5.3改进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5.3.1管理者代表针对项目的性质和需要,负责成立改进小组,任命改进小组组长。
TS16949五大手册
TS16949五大手册:▲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PPAP生产件批准▲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一、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中文意思是: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者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是QS900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产品质量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
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它包括从产品的概念设计、设计开发、过程开发、试生产到生产,以及全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活动,参加的成员可包括:技术、制造、材料控制、采购、质量、销售、现场服务、供方、顾客的代表。
持续改进是APQP循环的要点,APQP是质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子系统,APQP子系统中还包含其它许多系统,如FMEA,控制计划。
二、PPAP生产件批准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规定了包括生产和散装材料在内的生产件批准的一般要求。
PPAP的目的是用来确定供应商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以及其生产过程是否具有潜在能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规定的生产节拍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PPAP必须适用于提供散装材料、生产材料、生产件或维修零件的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现场。
对于散装材料,除非顾客要求,PPAP可不作要求。
三、SPC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过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统计过程控制(简称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
TS16949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3 管理评审的实施5.3.1 管理评审应严格按《管理评审计划》进行实施,参加会议人员准时出席,并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5.3.2 公司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汇报管理评审输入内容,参会人员针对输入资料开展充分讨论和评价,公司总经理最后做总结性发言,得出管理评审的结论;5.3.3 管理评审的结论必须包括:1)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决定;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决定;3)资源配置的决定。
5.4 管理评审的输出1)公司管理体系及过程有效性的改进;2)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3)资源要求;5.5 管理评审报告5.5.1 《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总结报告》由品质部文控中心根据评审会议记录编写,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各部门;5.5.2 管理评审报告内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1)评审目的;2)评审内容;3)评审日期及参加人员;4)评审会的决议;5)采取相关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要求;6)对质量体系及其有效性评价的内容;7)资源需求等。
5.6 管理评审后的改进5.6.1 各部门接到《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总结报告》后,针对部门有关的改进指令,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填写《8D纠正预防措施表》;5.6.2 管理者代表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执行《持续改进及纠正预防控制程序》;5.6.3 品质部文控中心负责将经验证确认的管理评审成功经验或改进措施,汇报整理给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5.7 管理评审记录的保存5.7.1 品质部文控中心负责保存管理评审会议原始记录、年度管理评审报告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及验证情况要有相关记录;六、相关文件/表单A、相关文件a:持续改进及纠正预防控制程序 QA-02B、相关表单a:管理评审计划表 FM-GN-018b: 年度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总结报告 FM-GN-020c:8D纠正预防措施表 FM-QA-011d:会议签到表 FM-GN-019。
TS16949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 目的最高管理者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质量体系现状进行评审 , 对所选定的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做出综合评价 , 保证满足标准的要求和实现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最高管理者对现行的 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 审批管理评审报告 , 并对管理评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行政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 并负责组织管理评审材料的收集、汇总及组织管理评审中有关决定的实施、跟踪和监督。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管理评审导致的质量体系文件的修改。
3.4 各职能部门负责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资料 , 负责评审报告中所涉及的与本部门相关联的决定的落实。
3.5 行政部负责管理评审资料的整理、归档。
4 工作程序4.1 管理评审的依据管理评审的依据是受益者 ( 所有者、顾客、供应商、员工、社会 ) 的期望 , 特别是顾客期望和社会要求 , 还应考虑质量管理体系随新技术、质量概念、市场战略、社会要求和环境等的变化进行更新。
4.2 评审频次及时机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 , 两次评审间隔约为 12 个月 , 但在下列情况下可适时地进行不定期的评审:a.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的运转初期。
b. 市场需求、内部组织机构有重大变化或连续出现重大事故。
c. 顾客的重大投诉等。
4.3 管理评审的组织和实施4.3.1 管理者代表应根据本程序的要求组织制定具体的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并布置收集必需的评审资料 , 管理评审计划应经总经理审批后在评审前一周下发给评审组成员。
4.3.2 参加管理评审成员由总经理决定 , 一般由下列人员组成:公司领导层、管理者代表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4.3.3 评审组成员需收集的评审资料并编写相关报告,必须包括以下方面:a. 质量目标的实施状况 :(管理者代表)b. 质量成本的分析资料 :(财务部)c. 审核结果 , 包括第一方(内部)、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结果 :(技术质量部)d. 顾客反馈的情况 , 包括顾客技诉状况和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市场部)e. 对实际和潜在的售后市场失效情况 , 以及对质量、安全或环境影响的分析 : (技术质量部)f.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 (技术质量部,生产供应部)g.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 (技术质量部)h. 上一次管理评审确定的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方面等材料:(行政部)i.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计划 : (管理者代表)j. 改进的建议。
TS16949五大工具--非常详细哦
1.计划和确定 项目
1.设计目标 2.可靠性和 质量目标 3.初始材料清单 4.初始过程流程图 5.特殊产品和过程 特性的初始清单 6.产品保证计划 7.管理者支持
TS16949五大工具--非常详细哦
APQP各阶段(过程)输入输出
• 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
1.设计目标 2.可靠性和 质量目标 3.初始材料清单 4.初始过程流程图 5.特殊产品和过程 特性的初始清单 6.产品保证计划 7.管理者支持
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是控制零件和过程系统的书面描述, 单独的控制计划包括三个独立的阶段: ❖ 样件: 在样件制造过程中,对尺寸测量和材
料与性能试验的描述。 ❖ 试生产:在样件试制之后,全面生产之前所进
行的尺寸测量和材料与性能试验的描述。 ❖ 生产: 在大批量生产中,将提供产品/ 过程特
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综合文件。
•
Process
•
生产件批准程序
TS16949五大工具--非常详细哦
工具一:APQP
★产品质量策划循环:
措施 持续改进
5.反馈评定 和纠正措施
计划 技术和概念开发
4.产品和 1.计划和确定任务 过程确认
2.产品设计和开发
研究 产品和过程确认
3.过程设计和开发
TS16949五大工具--非常详细哦
实施 产品/过程开发
策划 生产
计划 确定项目
产品设计 过程设计
产品和
和开发T验S1证6949和五大开工发具验--证非常详细过哦程确认
反馈、评定 和纠正措施
APQP各阶段(过程)输入输出
• 计划和项目确定阶段:
1.顾客需求: .市场调研 .保修记录和质 量信息 .小组经验 2 .业务计划/营销 策略 3.产品/过程指标 4.产品/过程设想 5.产品可靠性研究 6.顾客要求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图
供应商
生
效 日 期
2011年8月15日 2011年8月15日
发 行 日 期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质量方针与 质量目标
客户满意度
客户回馈管 理C5
产品实现
资 源
新产品检验与
-回馈 -抱怨 -退货
产品、过程和 品质管理体系 的绩效数据 批次生 产件检 验与测 试结果
测量系统
检验与测试
检验指导书、控制计划 作业标准等
工程变更
PPAP核准
制程设计与求 与 期 望
生产过程 控制C3
附件一
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图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资源需求
管理职责
经营计划 绩效 管理 管理 审查 信息 沟通
客户回馈 退回品分析 审核结果 纠正与预防
持续改进
文件管理 培训有效性的数据
测量、分析与改进
内部审核 过程审核 产品审核 不合格控制 持续改进 纠正与预 防措施
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设 备及模夹检具 标识与追溯性 统计技术 各项资源有效管理的 数据(设备、模治具、 技术资料、量具、记 录)
产 品 入 库
出 货 检 验
询价/报价 订单/合约
新开发件 订单
客户需求 管理C1
一般订单
物 料 需 求
生产计划
生 产 制 造 单 指 示 生
物料
搬运储存 防护管理
生产 物料 控制
交货管理 C4
客 户 需 求 与 期 望 的 满 足
一般订单 或新开发件
物料需求
物料管理 物料供应 容器管理
采购管理
外包质量管 理 采购订单 订购的产品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
易拓TS 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 A/0顾客 行政部 供应商 采购部 项目开发中心工程设计部注塑厂 五金厂/模厂仓库 品质部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编制: 审核: 批准:顾客沟通/抱怨处理(8D 报告)(COP7)持续改进(MOP4)过程监视和测量与数据分析内部质量体系、过程和产品审核MOP3纠正和预 防措施控制SOP15不合格品控制SOP13管理评审MOP2顾客满 意度控制COP12质量成本控制SOP14采购控制SOP4供应商开发、选择、评价、监控SOP5工装模具控制SOP7设备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SOP6 记录控制SOP2 产品搬运、包装、储存和防护SOP9产品交付控制(COP1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最终检验SOP12装配顾客验收顾客 抱怨/退货Yes 生产和服务提供/产品实现过程控制(量产)(COP10)检验和测量装置控制SOP10 更改控制COP9人力资源管理/培训SOP3顾客PPAP 核准 批量订单需求产品要求确认和订单评审(COP3)小批试产/产品和过程验证、确认(PPAP 提交)(COP6)工程样件认可 公司经营规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业务计划/职责与权限(MOP1)顾客新产 品需求市场分析/顾客要求的确定(COP1)顾客确认报价成立项目小组,进行APQP 过程策划与开发(COP4)签订试制协议 OTS 样品试制及确认(COP5)文件控制SOP1 报价(COP2)合同评审(COP3)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SOP8) NG 顾客财产控制COP8注: 代表顾客导向流程路线, 代表支持、管理流程路线。
TS16949程序文件:MSA控制程序完整版
TS16949程序文件:MSA控制程序完整版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在于规范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方法和流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产品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和过程监控的测量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量具、测量设备、测试仪器等。
3、职责31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维护 MSA 计划,并组织实施测量系统分析工作。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提供测量系统的相关信息和协助质量部门进行MSA 工作。
33 计量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术语和定义41 测量系统:是指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42 重复性:是指由同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43 再现性:是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4 稳定性:是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45 线性:是指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5、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51 新购入的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
52 测量设备经过维修、校准后。
53 产品的测量特性发生变更时。
54 顾客有特殊要求时。
6、测量系统分析的准备工作61 确定需要进行分析的测量系统和测量特性。
62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样本数量。
63 准备所需的测量设备和样本零件,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7、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71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GR&R)稳定性分析线性分析72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小样法大样法8、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GR&R)81 选取 10 个代表过程变异的样本零件。
82 选择 3 名测量人员,每名测量人员对每个零件测量 3 次。
83 将测量数据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84 计算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变差。
ISO-TS16949(过程方法)
2、过程方法
1/4
MP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 COP过程(活动 过程( 过程 ) SP支持过程 SP支持过程
期望需求被 满足的顾客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 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 及其管理,可称之为 过程方法
具有需求的顾客
输入
过程(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意指完成某项任务,需要透过一连串活动的完成,才能达到目的 。 过去习惯上我们会只问结果,不管它是如何达成的,因此我们可能投机取巧, 留下更多的后遗证.而日式的过程管理是着重为了达成任务有哪些事情是必 须要做的,日本人深信只要尽力去完成该做的事,那么结果自然不会太差. 而美式的过程管理則强调沟通,亦即將要完成的事情透过充分的沟通,让 下一阶段执行任务的人充分掌握,然后尽全力完成任务,最后所追求的结果也 会呈现,而过程管理强调将整个任务以各阶段必要输出完成,作为下一阶段执 行的输入,一旦能确保各阶段输出与输入以系统化的完整处理,自可确保整个 任务的有效达成。 COP:替顾客增值的过程: 程序/过程是手段,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任何程序之设计要「从顾客 需要着手」,而非企业的需要。
如将「过程导向」应用于品质管理系统 , 它能强化下列各项 的重要性: a) 了解及满足(符合)规定, b) 需要以是否能提高附加价值来思考过程 , c) 取得过程绩效/表现及效果的结果, d) 依据客观量测而进行的过程的持续改善。
程序
顾客要求 KCC/KPC 资 源 法律法规
规定过程实现的 方法途径和步骤
A P D
Output D
E X T E R N A L C U S T O M E R
C C D C PROCESS B U Input B Output B Output F A P S Internal Internal PROCESS F C D Customer Customer T A P O Input F C D M E New process: 从PDCA的P开始转 的 开始转 R Existing process: 从PDCA的C开始转 的 开始转
TS16949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控制程序TS16949 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控制程序一、目的本程序旨在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确保公司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要求,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活动、过程和部门。
三、职责分工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质量体系控制程序。
组织内部质量审核,跟踪不符合项的整改。
收集、分析质量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2、各部门执行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
对本部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配合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内部审核。
3、管理层提供质量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
审批质量体系的重大改进措施。
四、质量体系策划1、公司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规模和发展战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过程。
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应体现公司对质量的承诺,质量目标应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一致。
3、识别和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五、文件控制1、制定文件管理程序,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分类、编号和存档。
2、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文件的更改应经过审批,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定期对文件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以确保其与公司的实际运作相符。
六、记录控制1、建立记录管理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识、储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方式。
2、记录应真实、准确、清晰,能够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七、内部审核1、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质量体系是否符合标准和公司的要求。
2、内部审核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审核应客观、公正。
3、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责任部门应制定纠正措施并按时完成整改,审核组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八、管理评审1、管理层应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2、评审输入应包括内部审核结果、客户反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过程绩效等。
3、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TS16949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TS16949质量成本控制程序1目的从经济角度衡量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寻求经济合理的、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水平,降低产品质量总成本,不断持续改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范围本程序适用批产品的质量成本管理3 术语无4 职责4.1 总经理关注质量成本工作,并全面负责。
4.2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质量成本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制定质量成本改进措施,促进质量成本降低。
4.3 财务部部长负责质量成本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落实质量改进所需资金。
4.4 财务部部长负责质量成本指标计划的下达、控制、考核工作,并对其产生的效益负责。
4.5 财务部负责组织建立质量成本科目,编制并实施质量成本指标计划,协调和考核完成情况,控制计划外质量费用,质量管理部负责向总经理和相关部门提供“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
4.6 财务部负责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数据及原始凭证进行会计核算与汇总,并向质量管理部门和总经理提供“质量财务报告”。
4.7 质量管理部根据财务部提供的“质量财务报告”编制“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8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的质量成本科目(细目)的统计和分析报告。
5 管理内容5.1 财务部部长根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质量改进措施、质量成本指标组织编制年度“质量成本计划”,并监控“质量成本计划”实施情况。
5.2 每季25日前,各相关部门将质量成本数据报送财务部,下季初5日前,财务部形成“质量成本汇总表”和“质量财务报告”,并报送质量管理部。
5.3 质量管理部于下季初18日前完成“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并送总经理批阅。
5.4质量成本科目的统计和核算。
TS16949体系过程流程图
C3生产和交付
原材料 生产过程
交付
C3.1冲压生产过程控制
作业准备验证 控制计划应用
C3.2标识和追溯管理 工作环境管理 交付、收款 应急管理
C3.3产品防护
M4管理评审
C4顾客满意管理
C4.1顾客信息反馈处理
顾
客
C4.2顾客满意度调查
满 意
/ 反 馈
S1文件控制
(SP)
注:虚 线框中 的活动 不包括 在 TS1694 9:2009 认证中 。
备注:外 包过程为 计量 运 输
Management Process (MP)
M1企业战略
M1.1经营计划 M1.2质量成本管理 M1.3内部沟通
会计/成本 管理
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 (COP)
M2体系策划
M3内部审核
C1顾客要求评审
顾
C1.1与顾客有关的过
客
要
C1.2顾客财产管理
求
/ 期
望
C2产品实现策划
Support Process (SP)
S1.1 文件控制 S1.2 记录控制
S2人力资源
S3采购
S2.1培训控制 S2.2员工激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3.1供方管理 S3.2采购控制
S4产品监视与测量 S5不合格品控制
S6设备和工装 S7监视测量
管理
装置管理
S6.1设备管理 S6.2工装管理
S8改进
S8.1纠正和预防措施 S8.2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
TS程序文件(配流程图)--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0目的通过全员参与减少变差,消除浪费,降低本钱,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保护并节约资源,从质量,价格,效劳和供货信誉等方面不断满足顾客需要。
2.0范围适用于所有部门和所有活动中所进行的持续改良活动。
3.0职责3.1 厂长确定持续改良工程,目标和工程负责人。
工程负责人负责组织跨部门小组, 分配小组成员的职责,制定持续改良工程方案。
综合科负责监督,跟踪持续改良工程的实施,组织对持续改良工程进行评审,验证改良效果。
4.0定义4.1 持续改良:在对顾客非常重要的过程显示出稳定性和到达可接受的制造能力后,在质量、价格、效劳、供货信誉等方面不断改良和完善的行为。
5.0输入顾客顾客期望综合科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结论领导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评审全体员工改良的时机6 流程7.0 说明7.1 确定持续改良工程:7.1.1 持续改良是公司质量方针的组成局部,各部门必须推行坚持实施持续改良方案.所有员工,可通过合理化建议等途径向相关部门提出持续改良建议,持续改良工程可包括:• 消除各种浪费; • 降低库存; • 降低废品率; • 减少工序;• 减少无附加价值作业; • 提高现场空间利用率; • 提高生产效率; • 降低本钱; • 提高产品质量; • 及时交货; • 提 高服 务;• 爱 护并 节 约 资 源; • 质量体系有效性;责任部门相关质量记录←数据和信息 ←合理化建议 ←会议决议综合科/各部门厂长 综合科工程负责人责任部门→持续改良工程 综合科综合科综合科→持续改良任务书 →持续改良工程总结→持续改良报告综合科→持续改良方案•控制图〔计量值、计数值〕;•方案外停车;•报废、返工和返修;•设备总效率;•其他有利于客户满意的改良工程。
7.1.2 每年管理评审识别的改良时机以及各部门以往的数据,确定下一年度持续改良工程,并在实际运作中可不时提出改良方案。
7.1.3 持续改良工程应优先考虑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
TS16949制造过程管制程序
TS16949制造过程管制程序一、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制定本程序以规范和控制制造过程。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制造过程。
三、定义1.制造过程:包括所有直接与产品制造相关的活动,如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装配等。
四、程序内容1.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1.1.确保所有制造过程都有相应的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按要求进行更新和控制。
1.2.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应包括工序名称、工艺流程、质量要求等信息。
1.3.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变更应经过授权和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
2.设备和工具管理2.1.设备和工具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经过定期检修和校准。
2.2.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应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
2.3.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填写和汇总,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3.原材料和零部件管理3.1.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应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获得,并建立供应商评估和评价制度。
3.2.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接收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并记录相应结果。
3.3.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应进行隔离和处理,并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4.生产过程控制4.1.生产过程应按照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应的参数和结果。
4.2.生产过程中应进行过程控制,并建立相应的控制图和检验记录。
4.3.出现不合格品时,应迅速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5.品质记录和数据分析5.1.对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品质档案。
5.2.对品质记录和数据进行定期分析,以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5.3.品质记录和数据分析结果应进行归档和保存,以备将来参考和审核。
六、培训和沟通6.1.对制造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
6.2.定期组织会议和沟通,以确保对制造过程的要求和控制措施的有效传达和理解。
七、异常处理和纠正措施7.1.当出现产品不合格或制造过程异常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纪录。
TS16949持续改进及纠正预防控制程序
5.2.4.1
5.2.4.2 5.2.4.3 5.2.4.4
对于一般不合格,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及实施并负责验证; 对于客户退回的所有产品按《客户投诉及反馈控制程序》执行; 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发现纠正措施与所有不合格影响程度不相适应时,相关部门应重新制定纠正措 施,再次实施确认;
文件名称
文件名称 制订日期 一、目的 是
持续改进及纠正预防控制程序 版 次
文件编号 页 次 1/3
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切实做到持续改进;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所涉及持续改进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审核结果、数据分析、 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及质量改进攻关等活动的管理,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5.2
纠正措施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出现的问题 影响程度相适应;
5.2.1
5.2.2
发现不合格 不合格性信息主要来源: 1)生产过程; 2)客户投诉和信息反馈; 3)采购产品; 4)产品检验和实验报告; 5)内部审核; 6)管理评审等;
5.2.2.1
5.2.2.2
各相关部门在发现或收到不合格信息后,将信息传递到品质部,由品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评估与处理,按本程序执行;
5.2.3
不合格的评审:按不合格分类标准来确定不合格的严重程度,明确完成纠正措施的期望; 严重不合格: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客户投诉和抱怨、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不合格、 同一问题重复性发生或普遍存在、其它确认为严重不合格的;
四、定义
4.1 4.2 4.3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IATF 16949体系之过程流程图
供货质量监控记录
交 货 期
质 量
服 务
额 外 运 费
供货质量趋势 (SPC运用)
监控责任人按规定节拍 的监控和调整
年度合格供应商评价
采购计划
合 格供应商 名单
潜在供应商调 查调查表
现场评审评价 表
总 经理对合 格供应商的批
准
供货质量监控 记录
供货质量趋势
纠正预防持续 改进措施记录
职责
精品文档
时间计划或 顾客要求
会议通知
职能部门小结
( 每 个 部 门 A4 纸 两张、小4字)
会 议纪要
总 经理对体 系的亲自评价
纠正预防持续 改进措施
包括:体系/过 程顾客要求、
资源
总经理或监 控责任人的
监控记录
1.管理者代表提议召开管理评 审会议 2.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会议 3. 管理者代表向各职能部门管 理评审会议通知、明确各职能 部门小结范畴 4.各职能部门按要求书面小结 和回顾 5. 总经理在会议前、后,对质 量(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整体 评价和比对分析 6.总经理必须主持管理评审会 议 7.职能部门汇报,本部门体系 工作的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关 改进意见和计划 8. 管理者代表汇总各职能部门 的书面、口头意见,以及总经 理的评价意见,形成“管理评 审纪要” 8. 职能部门完成管理评审会议 纠正预防、持续改进要求 9. 总 经 理 、 管 理 者 代 表 按 规 定 节拍,监控和调整管理评审会 议各项决议和要求。
顾 客要求
重大质量事故
总 经理决定
管理评审会议通 知
总 经理对体系的评 价
职能部门探讨小结
会议实施
会议纪要文件
纠正预防持续改进措施
TS16949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在质量、服务和成本方面持续改进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旨在通过开展持续改进活动,增强公司员工的持续改进意识,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以此提高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达到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最终使顾客和企业都从中获益。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的持续改进活动。
3.引用文件无4.术语和定义持续改进:在达到产品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有目标、有计划开展的旨在不断优化公司质量、服务、和成本目标值的一系列活动。
合理化建议:指有关改进和完善公司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办法、措施。
技术改进:指对原有机器设备、仪器、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做的改进。
5.职责技质部负责公司持续改进项目的收集、核定、评价与奖励。
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持续改进项目的确立及实施(包括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6.工作流程和内容6.1 持续改进项目的来源:(1)技质部负责依据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管理评审结果,提供公司要求的持续改进项目。
(2)技质部负责依据内、外部审核结果制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要求。
(3)各相关部门负责依据本部门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等制订本部门的持续改进计划,负责收集并向办公室提供本部门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
(4)依据公司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各部门可根据以下方面(但不限于)来确定持续改进(包括改善提案)项目:a) 计划外停机时间的减少;b) 设备安装、夹具/模具的更换及机床调整c) 时间的减少;d) 过长的生产周期的缩短;e) 报废、返工及返修的减少;f) 优化工艺流程,非增值的使用场地及空间的有效利用;g) 设备或工作展开时产生的低于100%的初次运转能力的改善;h) 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没有集中于要求规格公差的过程均值(双侧公差)的改善;i) 累计结果与试验要求不符的改善;人力和材料的浪费的改善;j)不良质量成本的降低;k )产品装配或安装困难其方法的改进;l )产品过多的搬运和贮存的改善;m )以新的目标值优化顾客的过程;n )产品特性和工艺参数过大的变差;o )顾客不满意(如抱怨、修理、退货、错送、不守合约或履约不全、顾客厂方的担忧、售后服务质量的保证等)的改善;p )提高工作安全性,对存在工伤事故隐患的工作岗位的改善;q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或杜绝工业环境污染。
TS程序文件(配流程图)--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0目的通过全员参与减少变差,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爱护并节约资源,从质量,价格,服务和供货信誉等方面不断满足顾客需要。
2.0范围适用于所有部门和所有活动中所进行的持续改进活动。
3.0职责3.1 厂长确定持续改进项目,目标和项目负责人。
3.2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跨部门小组, 分配小组成员的职责,制定持续改进项目计划。
3.3综合科负责监督,跟踪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组织对持续改进项目进行评审,验证改进效果。
4.0定义4.1 持续改进:在对顾客非常重要的过程显示出稳定性和达到可接受的制造能力后,在质量、价格、服务、供货信誉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行为。
5.0输入顾客顾客期望综合科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结论领导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评审全体员工改进的机会6 流程7.0 说明7.1 确定持续改进项目:7.1.1 持续改进是公司质量方针的组成部分,各部门必须推行坚持实施持续改进计划.所有员工,可通过合理化建议等途径向相关部门提出持续改进建议,持续改进项目可包括:• 消除各种浪费; • 降低库存; • 降低废品率; • 减少工序;• 减少无附加价值作业; • 提高现场空间利用率; • 提高生产效率; • 降低成本; • 提高产品质量; • 及时交货; • 提 高服 务;• 爱 护并 节 约 资 源; • 质量体系有效性;责任部门相关质量记录←数据和信息 ←合理化建议 ←会议决议综合科/各部门厂长 综合科项目负责人责任部门→持续改进项目 综合科综合科综合科→持续改进任务书 →持续改进项目总结→持续改进报告综合科→持续改进计划•控制图(计量值、计数值);•计划外停车;•报废、返工和返修;•设备总效率;•其他有利于客户满意的改进项目。
7.1.2 每年管理评审识别的改进机会以及各部门以往的数据,确定下一年度持续改进项目,并在实际运作中可不时提出改进计划。
7.1.3 持续改进项目应优先考虑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