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
地质灾害预防与减灾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阐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包 括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
05
实践与应用
地质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能源资源
地质学在石油、天然气、煤炭 等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 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地质学基础知识 • 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 • 资源与环境 • 实践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02
03
04
课程名称:普通地质学多媒体 课件
适用对象:地质学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以及对地质学感兴趣
的公众
课程性质:必修或选修
课程内容:涵盖地质学的基本 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通 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化展示
等方面的研究。
资源可持续利用
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消耗, 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 地质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将涉及 更多关于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
面的研究。
个人学习体会与展望
深化理解
通过学习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我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 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资源与环境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分布
介绍全球和我国主要矿产资源 的分布情况,包括煤、石油、 铁矿等。
矿产资源开采
阐述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技 术,以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 护措施。
地质学基础PPT课件全文
2024/8/31
8
第89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布格校正
2024/8/31
地壳均衡说
9
第第190页页/共/共4455页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2024/8/31
10
第110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2024/8/31
26
第267页/共45页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陆壳:约占地壳面积的 1/3多一点,陆壳具有 明显的双层 结构,即存 在上、下地壳。
洋壳:位于海洋之下, 约占地壳面积2/3少一 点,其上为 约4km厚的 海水,洋壳缺失上地壳
2024/8/31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大地水准体” (Geoid)
2024/8/31
1
第12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8/31
2
第23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赤道半经(α):6378137m 地球极半经(с):6356752m
2024/8/31
用以计算岩石的年龄的公式为:
t=ln(1+D/N)/λ
λ为衰变常数;D为子体同位素含量;N为母体同位素含量。 目前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得地球上最古老岩石的年龄为40- 43亿年; 对来自外星球的陨石及月岩的测定,获得的最大年龄为45- 47亿年。 据此,确定地球的年龄为至少有45亿年。
2024/8/31
普通地质学完整课件资料
普通地质学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2.1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第一节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8种,天然存在的为92种,以及300多种同位素。
其中绝大多数元素都在地壳中有所分布。
地壳正是由这些化学元素自然形成矿物并组合成岩石构成的。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地壳中化学元素平均重量百分比。
2.1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从表中可以看出,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分布是极不均匀的:O、Si、Al、Fe、Ca、Na、K、Mg、Ti、Mn。
这十种元素就占了地壳总量的99%,而其他元素的总和还不到总量的1%。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绝大部分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的,再由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各种岩石。
地质学就是通过对矿物岩石的分析、鉴定来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
O、Si、Al、Fe、Ca、Na、K、Mg、F1、Mn其它元素2.2 组成地壳的矿物(概述)第二节组成地壳的矿物一、概述矿物——是通过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单质矿物——是由单独一种自然元素组成的。
如:石墨(C)、金(Au)。
多数矿物是由几种元素化合而成的。
如:黄铁矿(FeS2)、方解石(CaCO3)、石英(SiO2)。
2.2 组成地壳的矿物(形状)固态矿物(绝大多数矿物是以固体形态出现的)其中大多数为晶质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晶质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分子)呈有规律的排列,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
晶体又分为显晶质体和隐晶质体。
非晶质体——内部质点没有规律,不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又分为玻璃质体(火山作用形成的)和胶质体(沉淀作用形成的)。
二、矿物的形状和主要物理性质(一)矿物的形状矿物的形状是指矿物的外貌特征,是矿物成分、晶体构造和生成环境等综合影响的结果。
2.2 组成地壳的矿物(形状)矿物的形状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还可以了解矿物的生成环境。
1.矿物单体的形状矿物单体的形状是指矿物单个晶体的形状,主要有以下形状:①一向延伸型晶体:柱状、针状、纤维状等。
普通地质学课件
喷出岩,以及它们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 2
变质作用的类型与机制 介绍变质作用的定义、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变质 作用的机制和条件,如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 作用、动力变质作用等。
变质岩的特征与分类 阐述变质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岩石化学 特征,以及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
地层中的化石与古生物
化石的定义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 体、遗迹或遗物,是生物演化的直接 证据。
化石的种类
古生物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地层中的化石和古生物,可 以了解生物演化的历程、古生物群落 的组成和生态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根据化石的保存方式和形态特征,可 将化石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 迹化石和化学化石等类型。
岩石的成因与演化
岩石的成因
岩浆岩由地球内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地表风化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形成;变质岩由已形成 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岩石的演化
岩石在地球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着形成、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岩石之间可以通过特定的地质作 用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 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水平运 动是指地壳物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包 括拉伸、压缩、剪切等;垂直运动则是指 地壳物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包括 隆起、坳陷等。
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地壳中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它 是由于地壳受到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使岩层 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构造的基本形 态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从内到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 幔主要由硅、镁等元素组成,地壳则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层。
《普通地质学》课件
岩石是由矿物或有机物质组成的天然固态集合体,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 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 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对于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根据地壳上不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将地壳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单位,如 宙、代、纪、世、期等。了解不同地质年代的特征和演化规律,有助于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变。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地壳内物质在各种自然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根据作用方 式,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貌和地质环 境。了解不同地质作用的特征和规律,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地质变化和灾害风险。
03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
介绍构造运动的概念、 类型和特征,以及其对
对于课程中的基本概念,需要深 入理解其含义和应用,避免死记 硬背。
实践应用
02
03
持续学习
学习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将 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质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 学科前沿动态。
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地下水类型与运动
01
02
03
地下水类型
根据来源和形成方式,地 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 水和承压水。
地下水运动
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从高 处向低处流动,同时受到 其他因素如地温、压力等 影响。
水循环
地下水通过蒸发、下渗、 径流等方式参与水循环, 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doc
第一章:绪论地质学:研究对象一-地球,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和其成因的学问。
地球:是由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固体地球(地壳、地幔、地核)构成。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口然作用。
内力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将古论今: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
第二章: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
准矿物:其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品构造的均匀固体。
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有序排列)的固态物质。
非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如:玻璃质,胶体等。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
单体形态:一向延长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呈柱状、针状、纤维状等。
二向延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呈鳞片状、片状、板状等。
三向等长型: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程度近于相等,呈等轴状或粒状。
集合体形态:单体为一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纤维状或毛发状。
单体为二向延长型,集合体常为鳞片状。
单体为三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
光学性质: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光泽:矿物反射光线的能力。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土状光泽、丝绢状光泽。
颜色:表现为吸收光波的补色。
自色、他色、假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力学性质:硬度:矿物抗外来机械作用的强度。
解理:晶体受力后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的能力。
《普通地质学》课件
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是相互关联的,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底扩张 ,而海底扩张又受到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
04
地质灾害与资源
地震
地震定义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板块相互挤压或拉伸,导致地壳发生突 然破裂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震分类
根据成因不同,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类 型。
学习建议
实践与理论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实践 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实地考 察、实验等方后阅读相关的 专业书籍和文献,以扩大知 识面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
积极参与讨论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 流,通过互相学习和讨论,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 能力。
02
03
矿物的分类与性质
矿物分为金属矿物、非金 属矿物和有机矿物三大类 ,每种矿物具有独特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
岩石的分类与形成
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每种岩 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不同 。
矿物的应用
矿物在工业、农业、建筑 、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 时代的地质特征和生物演化具有
独特的特点。
地质作用的类型
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对地壳 表面和内部的地质构造具有重要影 响。
地质演化的规律
地质演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地 壳运动、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 对地球表面的环境和资源分布具有 重要影响。
方向、速度和幅度。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01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由若干块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
普通地质学完整课件资料
普通地质学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2.1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第一节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8种,天然存在的为92种,以及300多种同位素。
其中绝大多数元素都在地壳中有所分布。
地壳正是由这些化学元素自然形成矿物并组合成岩石构成的。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地壳中化学元素平均重量百分比。
2.1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从表中可以看出,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分布是极不均匀的:O、Si、Al、Fe、Ca、Na、K、Mg、Ti、Mn。
这十种元素就占了地壳总量的99%,而其他元素的总和还不到总量的1%。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绝大部分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的,再由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各种岩石。
地质学就是通过对矿物岩石的分析、鉴定来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
O、Si、Al、Fe、Ca、Na、K、Mg、F1、Mn其它元素2.2 组成地壳的矿物(概述)第二节组成地壳的矿物一、概述矿物——是通过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单质矿物——是由单独一种自然元素组成的。
如:石墨(C)、金(Au)。
多数矿物是由几种元素化合而成的。
如:黄铁矿(FeS2)、方解石(CaCO3)、石英(SiO2)。
2.2 组成地壳的矿物(形状)固态矿物(绝大多数矿物是以固体形态出现的)其中大多数为晶质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晶质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分子)呈有规律的排列,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
晶体又分为显晶质体和隐晶质体。
非晶质体——内部质点没有规律,不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又分为玻璃质体(火山作用形成的)和胶质体(沉淀作用形成的)。
二、矿物的形状和主要物理性质(一)矿物的形状矿物的形状是指矿物的外貌特征,是矿物成分、晶体构造和生成环境等综合影响的结果。
2.2 组成地壳的矿物(形状)矿物的形状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还可以了解矿物的生成环境。
1.矿物单体的形状矿物单体的形状是指矿物单个晶体的形状,主要有以下形状:①一向延伸型晶体:柱状、针状、纤维状等。
普通地质学绪论 ppt课件
2 需要掌握有关的基础地质理论有:动力 地质的基本原理、动力来源、动力性质、 作用过程、及结果,成矿的基本理论。
3 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如肉眼掌握 鉴定常见岩石、矿物的方法、地质构造观 察方法等。
ppt课件
26
4.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特点。
5.学会使用规范的地质学语言。
6.掌握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 野外调查能力。
地球上部岩石圈
物质组成 动力地质作用 结构构造
演化规律
地球的元素、 矿物、岩石
地球组成等的地 地质单元的构成 动力作用构成 状态和相互关系
ppt课件
地球等行星的 起源演化规律
8
地质学的特征
地质事件在空间上既又宏观性,又有微观性 地质事件 在 时 间 上 既短暂的,有又缓慢的 地质事件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 地质现象的四维性(三维空间+时间)
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理论
ppt课件
23
六、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地质学观察与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日益扩大。 研究的精度与深度随着多学科的合作而不 断提升。 实验与模拟成为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全球构造理论不断补充完善。 资源与环境是地质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 国际合作成为现代地质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海陆变迁“按照一定规律在一定时期
发生的” ppt课件
20
二、奠基时期(1950—1750)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斯泰诺提出地层层序律,对化石有了进一步认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200多种矿物、岩石与 化石。
三、形成时期(1750—1840)
对地球的认识从思辨性猜测转变为野外观察为主的 实证性研究。
ppt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第六章地质年代
生物地层学与古生物化石
生物地层学是利用古生物化石来 确定地层时代和研究古生物演化
的科学。
古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 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是研究地 球历史和生物演化的重要证据。
生物地层学与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有助于了解地球历史上的生物多
总结词
地质年代的命名通常采用古生物、气候、事件等特征作为名 称,以反映该时期的特点。
详细描述
地质年代的命名通常采用古生物、气候、事件等特征作为名 称,如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等。这些名称反映了该时期 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程,有助于人们对地球历史的了解和认 识。
02 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学原理
地层是地球历史上形成的地质 体,记录了地球演化的历史。
地质年代的划分
总结词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根据地层、化石、岩石等特征的变化,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不同 的时间阶段。
详细描述
根据地层、化石、岩石等特征的变化,可以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间阶段, 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这些时间阶段反映了地球上生 物、环境、气候等方面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的命名
裂变径迹法测年
总结词
通过测量岩石中铀的裂变径迹,确定岩石的形成时间。
详细描述
裂变径迹法测年是利用岩石中铀的裂变径迹来计算岩石的年龄。铀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裂变,产生一 系列的径迹,这些径迹可以被用来计算岩石的形成时间。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 年龄,也可以用来确定地层中不同岩石的相对年代。
原理
应用范围
通过测量沉积岩中沉积层的厚度和沉积速 率,结合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证据,推算 沉积岩的年龄。
第10章普通地质学第十章PPT课件
2、影响浅海带沉积物分布模式的因素
第11页/共27页
第12页/共27页
(二)潮流的搬运作用 • 海峡、河口流速大,搬运力大 • 钱塘潮 • 涌潮紊流使碎屑悬移,退潮急流运入海
(三)洋流的搬运作用 • 远程搬运 • 搬运量极少
(四)浊流的搬运作用
• 动力大、紊流强、 • 搬运力大,可有砾石、岩块
第13页/共27页
第五节 海水的沉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一)海滩沉积作用 (二)潮坪沉积作用 (三)砂坝及砂嘴沉积作用
(四)泻湖沉积作用
• 泻湖--砂坝和砂嘴加高、伸长、连接,形成滨 海带壁障,内侧形成与外海隔绝、半隔绝的浅 水域。
• 淡化泻湖--潮湿气候带 / 上下盐度分化、下层 缺氧、H2S富集,底栖生物绝迹 / 黑色粘土质。
• 咸化泻湖--干旱气候带 / 斧足类-腹足类 / 细菌 / 方解石/ 白云石/石膏/芒硝等。
第24页/共27页
四、半深海-深海带的沉积作用
(一)半深海沉积作用 1、浊流沉积,大陆坡区,浊流作用强, 海底峡谷,沉积物复杂,陆源为主; 2、滑坡层--具揉皱构造; 3、软泥
第25页/共27页
(二)深海沉积作用 1、浊流沉积
递变层理/ 浊积层常与页岩互层/ 底面槽模 2、软泥
• 钙质软泥--有孔虫介壳堆积; • 硅质软泥--硅藻、硅质放射虫骨骼堆积; • 红色粘土--富Al、Fe,生物遗骸少。 3、锰结核 • 形成--碎屑吸附锰的氢氧化物 • 条件--丰富的来第源26页//氧共27化页 环境/海流补充锰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课件
石灰岩
花岗岩 砾岩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26
第三节
岩石
岩石的分类
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一般将岩 石分为三个大类: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27
第三节
岩石
岩石的分类
岩浆岩 是岩浆冷
பைடு நூலகம்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又可分为
两类:侵入岩和
喷出岩(火山岩
)。若岩浆在地
表以下冷凝形成
19
第二节
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吸收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反映
辰砂(红)
闪锌矿(橙)
自然金(黄)
滑石(绿)
锡石(黑)
蓝铜矿(蓝)
普刚通地玉质学(第紫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石英(无色)
20
第二节
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光线反射和折射的程度
自然金(金属光泽) 硬锰矿(半金属光泽) 金刚石(金刚光泽) 石英(玻璃光泽)
15
矿物分类
第二节
矿物
硅酸盐矿物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16
第二节
矿物
矿物的形态
单体形态
柱状
针状 板状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17
第二节
矿物
矿物的形态
单体形态
片状
多面体
立方体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18
第二节
矿物
矿物的形态
集合体形态
簇状
放射状
毛发状
粒状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美国化学家克拉克根据大陆
地壳中的5千多个岩石、矿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普通”即典型地质作用与过程,讲清“典型”地质现象与产物。
本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成、物质组成与演化;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四大部分。
本书尝试将经典内容和现代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新的视角来重新介绍和思考有关行星地球、固体地球、流体地球和社会地球的基本地质问题,使之既能继承过去的科学传统,又能反映当代地质学的变革特征。
初学者在学习本课程前多未接触过地质学;而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和思维方式与日常体验又有明显不同。
本书也特别考虑了这一特点,力图以鲜活而生动,通俗而不失准确的叙述,使读者既能流畅地审阅其字面含义,更能顺利地理解其科学精神。
..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理、海洋、环境等类专业学生使用。
...
一、地质学概念:Geology
研究地球的科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研究地球(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地质学的产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步了解和认识的结果。
最早的地质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但地质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地质学的发展分可为:
1.地质思想萌芽时期(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
公元前我国《山海经》(前374-287年)记载了73种矿物,古希腊《石头志》记载了13种,这个阶段对自然界地质现象的认识是朴素、直观、零散的,分析问题带有极大的猜测性。
2.近代(经典)地质学时期(十八世纪中叶~二十世纪初)
人们开始将地球上孤立的自然现象纳入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即地质科学。
这时期地质学诞生、发展并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地质学家,确立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地质年代表,使这一科学体系不断完善成熟。
史密斯、菜伊尔、赫屯……
3.现代地质学时期(二十世纪初~现代)
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发展,同时人类自身探索资源的需要,收集到了更广泛的地质资料(洋底)建立了以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为标志的系统的新的地质学理论、观念、方法。
同时这一时期,地质应用学科得到了很大发展。
(勘探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等)地质量学理论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完善。
二、 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及分支
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
地质学在自身的研究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成果手段,近些年来学科间相互渗透产生了交叉学科:
地质学自身的分地支学科(椐研究方向划分):
研究地球物质成分:研究地壳运动及变形的: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 地震地质学。
研究地壳演化历史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相古地理学。
研究地表特征的:冰川地质学、海洋地质学。
地质应用学科:
(1) 与开发资源相关的:
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冶金地质学、矿床学、水文地质学。
(2) 与环境科学相关的:
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城市地质学、旅游地质学
三、 地质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一)特点
1.时间漫长:地球年龄46亿年,自地球形成起无时无刻不发生地质作 用,地质学问题涉及时间长。
最老的岩石年龄38亿年。
一些地质作用过程持续时间长,如海陆变迁,山脉隆起,
矿物、岩石的形成、煤、石油资源的形成等。
地质年代的记时单位是百万年(MY )。
2. 空间广阔
横向:遍布全球每个角落(南极、北极、赤道、 山地、平原、陆地、海洋)。
纵向:大气圈——上地幔(整个岩石圈)。
3. 现象复杂
性质上:包括物理的(崩塌、泥石流)、化学的(钟乳、滴石)、
生物的(煤、石油形成)等各种变化。
规模上:小到原子、分子的微观过程(矿物形成、化石形成……),
大到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形成的宏观现象。
范围上:从无机到有机界、有机界与无相界的相互转化。
环境上: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地表环境、地下深处环境。
4.无法再现:众多地质现象对人类来说是无法再现阶段,生物演化,海陆
变迁、煤、石油形成过程(非再生资源)。
针对以上地质学特点有其相适应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1)到自然界去观察,取得最基础的资料。
(2)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
一些地质现象(火山爆发、海底扩张、风化现象)只有在野外直接观察(可借助仪器,但必须到实地)否则无法全面了解。
同时,有些现象,我们需要模拟实验,在实验室重复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辟如,河流沉积作用中,砂是在流动的水
中沉积下来的,我们可以在室内水槽中透明的水体里观察,砂的
沉积过程,沉积的层时的类型、沉积颗粒的大小与水流速的关系
等…。
利用分析的结果,结合地层中河流沉积的地层来推测古河流
(地史中)的状况。
2.室内与野外相结合
(从1可理解此)不应过度偏重某一方面。
3.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有些地质现象,涉及空间大,人们无法得到全部的空间资料,这时,
对整体的现象了解必须与局部相结合,如地质勘探探明地下矿藏
的分布:点-线-面-体。
4.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如,火山喷发是极其宏观的现象,但熔浆冷凝过程中矿物的形成又是结晶的微观过程。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6.原始手段与新技术、新装臵相结合
在当今先进的技术条件下,“地质三大件”(锤子、罗盘、放大镜)
仍不能放弃
7.“将今论古”是地质研究的指导方法
“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四、《地质学基础》的学习
(一)学习目的及内容
本课程是与地学有关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质学原理,分析问题的方法,内容上包括了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的核心内容(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总计90学时,分两学期讲授,教材仅为参考书,章节安排:
(二)学习方法
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属于阐述性、叙述性讲授,内容也不是中学、数理化一类有严格的数学推导,许多问题是定性讲叙。
方法上,学生应调节自己,适应课程特点——阅读。
大量阅读,认真理解、总结归纳、
要求:课堂作笔记,课后阅读参考书,消化当天内容。
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专业课,同时课程特点与中学差别较大,应在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专业课学习的良好的习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