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5.培养:放在合适的环境里,温度、光照、湿度都得控制好哇!
6.观察和记录:要时刻盯着,看看有没有啥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哟!
接下来讲讲注意事项哈!
1.无菌操作:这可是重中之重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让细菌病毒钻空子呀!
2.培养基配方:哎呀呀,配方得合适,营养不均衡可不行!
9.仪器设备清洁:用完的仪器得洗干净消毒好,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次使用做好准备哦!
10.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得经过专业培训,不然容易出错哟!
怎么样,这些流程图和注意事项是不是很重要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哇!
3.外植体来源:得保证来源可靠,质量过关呀!
4.培养条件控制:温度不能高也不能低,光照时间和强度都得恰到好处,你说难不难?
5.防止污染:哇,一旦污染了,那可就前功尽弃啦!
6.定期观察:可别偷懒,要经常看看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条件呢!
7.操作规范:每个步骤都得按照标准来,不能随心所欲哟!
8.材料处理:处理外植体的时候,手法要熟练,不能损伤了它们呀!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嘿呀!以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及注意事项啦!
首先咱们来说说流程图哈!
1.准备阶段:哎呀呀,这可得把各种器具都准备齐全呢!像培养皿、培养基、消毒工具等等,一个都不能少呀!
2.外植体选取:哇,这可重要啦!得挑那些健康、无病害的部位,你说是不是?
3.消毒处理: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哟!要用合适的消毒剂,把外植体好好消消毒,不然细菌病毒啥的可就捣乱啦!
培育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培育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培养基和适当的环境条件,通过外植体组织的再生和分化,培养出完整的植株的技术。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生物工程和植物病理学等领域。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成功培养健壮的植株至关重要。
首先,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之前,我们需要准备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包括外植体(通常是幼嫩的茎尖、根尖或叶片)、无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
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操作台等。
其次,将外植体取出并进行消毒处理。
外植体的消毒是为了去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保证培养的无菌性。
一般来说,外植体在漂洗时需要用含有盐酸或漂白粉的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经过多次漂洗,直到完全去除消毒液。
然后,将消毒后的外植体转移到含有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瓶中。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控植物的增殖和分化。
在将外植体转移到培养瓶中时,需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以避免污染。
接下来,将培养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温度和光照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因素,不同植物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光照要求。
因此,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我们需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要求来设置合适的培养条件。
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经常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调整培养条件。
如果发现外植体出现生长不良、污染或异常现象,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可以更换培养基或生长调节剂,调整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或进行二次消毒处理。
最后,在外植体生长并形成植株后,我们需要将其移栽到含有适量营养物质的土壤或介质中。
移栽过程需要注意保持植株的无菌性和避免损伤,以确保其顺利生长和发育。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在植物繁育和生物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培养环境的复杂性和培养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植物组织培养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组培苗的快速繁殖注意事项
组培苗的快速繁殖注意事项组培苗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的一种方法,可以快速繁殖植物并保持其遗传纯度。
在进行组培苗快速繁殖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和操作注意事项,以保证组培苗的快速繁殖效果和质量。
下面将从材料准备、操作技术和环境控制等方面介绍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注意事项。
首先,材料准备是组培苗快速繁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准备好无菌操作所需的培养基、器皿和其他实验室用具。
培养基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同时,培养基的pH值、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选择和添加量也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器皿(如培养皿、试管等)要严格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确保无菌操作环境的净化。
另外,在进行组培苗快速繁殖时,还需要准备良好的植物母株组织和植物激素等材料。
其次,在进行组培苗快速繁殖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是组培苗快速繁殖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无菌操作技能,并在无菌工作台或无菌室中进行操作。
在组培苗快速繁殖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植物组织的选择和切割技术、培养基的添加和更换技术、植物激素的使用和调节技术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操作步骤,避免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和污染。
另外,环境控制也是组培苗快速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在进行组培苗快速繁殖时,要求在恒温、恒湿和良好的光照条件下进行,以促进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在无菌室中,需要保持空气流通,并对操作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在培养箱中,需要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控制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以保证组培苗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总的来说,组培苗的快速繁殖需要在材料准备、操作技术和环境控制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和操作技术的精准。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组培苗,并为植物生产和繁殖提供优良的材料基础。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能够帮助读者们更好地掌握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注意事项,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生根培养的注意事项
生根培养的注意事
项
生根培养是植物
组织培养中的重要步骤,以下是进行生根培养时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
1.温度:温度是影响
植物生根的重要因素
之一。
在生根过程中,需要保持温度的稳定,
以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
2.光照:光照也是影响植物生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根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光照需求。
3.湿度:湿度是影响植物生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根过程中,
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以防止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营养:营养是影响植物生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根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5.激素:激素也是影响植物生根的重要因
素之一。
在生根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宜的
激素浓度和比例,以
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
6.容器和基质:容器
和基质的选择也是影
响植物生根的重要因
素之一。
在选择容器
和基质时,需要考虑
其透气性、排水性和
营养性等因素,以确
保植物根系正常生长所需的良好环境。
植物组织培养的六大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六大步骤植物组织培养是指通过体外不断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以研究其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也包括人工繁殖植物和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六大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宜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选取适宜的材料作为起始材料,这通常是从植物体中选择健康、无病虫害并具有较高再生能力的组织部分,如茎、叶片、种子等。
同时,还应注意选择具有较高再生能力的植物品种或种质资源,以提高培养成功率。
第二步:消毒处理为了减少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必须对选取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酒精消毒、双氧水消毒、高温高压消毒等。
消毒后的材料在无菌操作下移到无菌培养室,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第三步:组织分离和培养经过消毒处理的材料,可以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来获得组织的单个细胞或小块组织。
常用的组织分离方法有切割法、振荡法、酶解法等。
分离得到的组织或细胞可以直接进行培养,也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组织的增殖和分化。
第四步:培养基的选择和配置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为植物细胞提供养分和生长因子,同时调控其生长和分化。
培养基通常由无机盐、有机物质、糖类、维生素、生长调节剂等组成。
根据需要,培养基可以分为基础培养基和不同类型的专用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通常为MS培养基或白培养基,而专用培养基则针对不同的组织和目的进行调配。
第五步:培养条件的调控和优化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条件的调控和优化对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照、温度、湿度、pH值以及培养物的搅拌等因素都需要合理控制和调节。
此外,根据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目的,还需要添加适量的生长调节剂、抗生素和其他辅助因子。
第六步:再生植株的分离和繁殖最后一步是将培养的组织或细胞分离出来,得到再生植株。
这需要将培养物转移到含有较稀释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以便干扰物的去除和适度延长培养时间。
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案
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技巧。
3.培养植物组织并观察其生长和发育情况。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麦芽糖、琼脂、植物激素(如IAA、ABA、GA3等)、幼绿豆胚轴组织。
设备:平板培养器、显微镜、高压锅、移液器、无菌操作器具等。
三、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培养基a)称取适量琼脂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b)高压锅加热至沸腾,放入琼脂溶液,保持沸腾10-15分钟,使琼脂充分溶解。
c)将高压锅冷却后取出,倒入洁净的培养器中,晾凉并凝固。
2.准备植物组织a)将绿豆种子浸泡于水中,待种子发芽至一定程度。
b)取出绿豆胚轴组织,用刀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组织片段。
3.制备植物组织培养基a)取适量砂糖和植物激素(如IAA、ABA、GA3等),溶解于蒸馏水中。
b)加入适量制备好的琼脂培养基,搅拌均匀。
4.进行组织培养a)将准备好的植物组织片段放入培养器中,倒入制备好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使组织片段完全浸没其中。
b)盖上培养器盖子,用透明胶带密封,防止细菌浸入。
c)将培养器置于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5.观察和记录a)每天观察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记录变化。
b)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情况。
c)观察是否有细菌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d)记录实验数据,如生长速率、生长周期等。
四、实验要点:1.所有实验操作都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避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2.组织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研究目的进行调整。
3.培养条件也根据不同植物种类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温度、光照等。
4.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预期结果: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观察到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情况,研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出健康的植物组织,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实验材料。
六、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小心使用实验器具,避免切伤或烫伤等事故发生。
第五章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 玻璃化
(一)定义
在组培过程中,叶片和嫩梢 呈透明或半透明水浸状的培养 物称为玻璃苗。
(二)玻璃化苗的特点
1、玻璃化苗植株矮小肿胀、失绿,叶片皱缩成 纵向卷曲,脆弱易碎。
2、叶表面缺少角质层蜡质,没有功能性气孔, 仅有海绵组织而无栅栏组织。
3、体内含水量高,但干物质、叶绿素、蛋白质、 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低。
组培中常见问题 及解决办法
一、污染
(一)定义 是指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
或培养材料上滋生细菌、真菌等 微生物,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 长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二)常见的菌源 真菌和细菌
1、细菌污染一般在接种1-2天后即
可发现,表现为培养基表面出现黏 液状菌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真菌污染一般在接种3天甚至10天以
二、褐变
(一)定义 在组培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 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 培养材料也随之变褐死亡的现象。
(二)褐化的主要原因
1、品种:由于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差异, 有些品种的外植体在接种后较易褐变,而有 些品种的外植体在接种后不易褐变。 2、生理状态:一般来说,幼嫩的组织在接 种后褐变程度并不明显,而老熟的组织在接 种后褐变程度较为严重。
4、吸收营养与光合功能不全,分化能力大大降 低,苗生长缓慢、繁殖系数大为降低,甚至 死亡。
5、生根困难,移栽成活率低。
(三)防治措施
1、增加培养基中的溶质水平,以降低培养 基的水势; 2、减少培养基中含氮化合物的用量;
3、增加光照;
4、增加容器通风,最好进行CO2施肥,这 对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的现象有明显的作用;
5、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有助于 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的现象发生;
植物组织培养的完整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的完整过程1.选择适宜的母体植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和抗病虫害能力的母体植物,从中选择健康的叶片、茎段等组织作为外植体。
2.外植体的准备:将母体植物采集的叶片或茎段进行无菌处理,去除表面杂菌和泥沙,然后用75%酒精或漂白粉消毒外表。
3.外植体的切割:将无菌环境下的外植体切割成小片,大小约为0.5-1cm,同时尽量保持外植体的干燥,以防止外植体内部水分过多。
4.外植体的接种:将切好的外植体小片接种在含有植物生长激素的无菌培养基上。
培养基通常由无机盐溶液、有机源、糖和植物生长激素等组成,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会影响到后续培养过程中的分化和增殖。
5.分化: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后,会经历分化阶段,外植体的组织逐渐增殖和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形成生长点。
6.增殖:通过定期的次级培养,子培养、分生器、病毒消除等手段,将外植体中的细胞不断分化和增殖,以便大量生产幼苗。
7.再分化:经过增殖后的外植体,可以再次进行分化,形成茎尖、腋芽或花蕾等器官,以便进一步培养和繁殖。
8.根的诱导: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外植体可以诱导生成根系,这是为了使外植体脱离体外培养环境,继续生长的必要步骤。
9.移栽:当幼苗的根系已经发达足够,可以将外植体移栽到含有适宜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上或直接移植到土壤中,进行实地管理和生长。
10.过程控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控制好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以保证培养的成功率。
11.病毒清除: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伴随着病毒感染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外植体和培养基进行检测和清除,以保证获得健康的植株。
总的来说,植物组织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和合适的培养条件。
它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繁殖、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以及病毒和细菌的清除工作中,对推动植物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常用培养基主要特性1、高盐成分培养基包括MS、LS、BL、BM、ER 等培养基。
其中MS 培养基应用最广泛,其钾盐、铵盐及硝酸盐含量均较高, 微量元素种类齐全, 其养分数量及比例均比较合适, 广泛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及原生质体的培养。
LS、BM、ER 培养基由MS 培养基演变而来。
2 、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包括B5 、N6 、LH、GS 等培养基。
①B5 培养基B5 培养基除含有较高的钾盐外, 还含有较低的铵态氮和较高的盐酸硫胺素, 较适合南洋杉、葡萄及豆科与十字花科植物等的培养。
②N6 培养基N6 培养基( 朱至清等1975 ) 系我国学者创造, 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花药培养, 柑橘花药培养也适合, 在楸树、针叶树等的组织培养中使用效果也好。
③SH 培养基是矿盐浓度较高的一种培养基, 其中铵与磷酸是由磷酸二氢铵( NH4 H2 PO4 ) 提供的, 这种培养基适合于某些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的培养。
3 、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①H 培养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约为MS 培养基的一半, 仅磷酸二氢钾及氯化钙稍低, 微量元素种类减少, 而含量较MS 为高, 维生素种类比MS 多。
适于花药培养。
②尼奇培养基(Niotsch 1969 ) 此培养基与H 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仅生物素比H 培养基高10 倍。
也适合于花药培养。
③米勒培养基(Miller 1963 ) 此培养基和Blaydes(1966) 培养基二者成分完全相同。
适合大豆愈伤组织培养和花药等培养用。
4 、低无机盐培养基大多情况下用于生根培养基。
有以下几种:①改良怀特培养基(White 1963 )②WS 培养基(Wolter & Skoog 1966)③克诺普液( Knop 1965 ) 花卉培养上用得多。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培养的技术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培养的技术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通过分离和培养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使其在培养基中进行生长和分化的一种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技术条件包括:
1. 无菌条件:采用无菌操作器具和培养基、培养室等设备,确保细胞、组织或器官不受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2. 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激素和维生素等,以满足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生长和分化需求。
3. 光照条件:光照条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分化非常重要,通常需要提供适当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
4. 温度条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一般为20-25摄氏度。
5. 湿度条件: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分化,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上覆盖一层无毒无菌的凝胶,例如琼脂或洋菜粉。
6.pH值:培养基的pH值对于组织的生长和分化也有一定影响,通常在5.5-6.5之间。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无菌条件、合适的培
养基、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条件的合理控制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生长和分化,实现组织培养的成功。
植物组织培养操作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操作注意事项《植物组织培养操作的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植物组织培养操作的注意事项,这可是一门有趣又有讲究的技术活呢!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小的植物细胞,它们可娇贵着呢!操作的时候就得像伺候老佛爷一样小心翼翼。
先说这消毒吧,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就好比给植物们洗个超级干净的澡,把身上的细菌、病毒啥的统统洗掉。
要是消毒不彻底,那可就惨啦,就像咱们吃坏肚子一样,容易生病。
所以各种器具都得仔仔细细地消毒,一点儿马虎不得。
接种的时候呢,那手可得稳如泰山,心也得静得像湖水一样。
别一抖一抖的,万一不小心把不该接种的东西弄进去了,那不就完蛋啦!就像打游戏一样,得稳稳地操作,不能瞎比划。
而且要快、准、狠,不能犹犹豫豫,不然植物细胞可等不及。
培养的环境也很重要啊!温度、湿度都得控制得刚刚好。
不能热得它们中暑,也不能冷得它们感冒。
这就跟咱们住的房子一样,得舒服才行。
要是环境不合适,它们可不乐意长呢。
还有光照,可别以为随便照照就行啦。
太强了它们会晒晕,太弱了它们又会没精打采。
就好比咱们晒太阳,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和时间,不然就得变黑炭或者缺钙啦。
在操作过程中,还得时刻保持警惕,别犯一些低级错误。
比如说把培养瓶打翻了,或者把标签贴错了,那可就麻烦大啦!这就像是出门穿错了鞋,一天都会别扭得很。
而且,别以为一次就能成功哦,这可得有耐心。
有时候可能会失败好几次,但别灰心丧气,要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继续努力。
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吸取教训,下次肯定能做得更好。
植物组织培养就像是一场冒险,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看着那些小小的细胞一点点长大,变成一棵棵健康的植株,那成就感简直爆棚!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满满的都是幸福。
总之呢,植物组织培养操作要细心、耐心、用心。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植物细胞们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让我们一起加油,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小能手吧!。
植物组织培养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一般有:
1、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2、培养出植物的新品种;
3、在短时间内成批生产大量植物。
延伸:
1、植物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
(1)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无菌操作;
③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
④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
(2)外植体接种前,需要将接种室、接种箱灭菌和对外植体消毒的操作:
①接种前一天,将接种室的四个角落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
②接种前1小时,在接种室内用喷雾器喷洒来苏水;桌椅也用来苏水擦拭;接种箱内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
③将灭菌室和接种箱内用紫外灯灭菌。
④接种前,操作者用肥皂清洗双手,擦干,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
⑤用次氯酸钠溶液将外植体消毒。
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
①消毒灭菌;
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
③适宜的温度;
④充足的养料。
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①培养基配制;
②外植体选取;
③激素的运用;
④消毒;
⑤温度、pH、光照。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手段及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手段及注意事项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和繁殖的技术。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植物基因工程以及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等目的。
下面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手段及注意事项。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手段1.材料准备:选择优良的母本植株,将其嫩茎、新芽、子叶等组织取出,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一般采用漂白粉、酒精等方法,以确保材料的无菌状态。
2.培养基配制: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配制。
培养基可以分为基础培养基和添加物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通常包括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成分,而添加物培养基则根据具体实验需要添加特定的物质。
3.无菌操作:将材料放入培养室中进行无菌操作,保证实验的无菌条件。
无菌操作包括消毒台面、工具、培养器皿等,以及操作者本身的无菌状态。
4.培养条件控制: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培养的目的,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等条件。
不同植物对于培养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观察和记录:在培养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观察可以包括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特征以及细胞分裂和器官发育等方面。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1.消毒措施:在进行组织培养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外源性的污染。
消毒处理可以使用漂白粉、酒精或高温高压等方法,具体方法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2.培养器皿选择:选择适合的培养器皿进行培养。
常用的培养器皿有培养瓶、琼脂瓶、培养皿等。
不同的植物和实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器皿。
3.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配制要准确无误,按照配方进行称量和溶解。
培养基的pH值要适宜,一般在5.5-6.5之间。
4.无菌操作: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必须保持无菌操作。
操作者要穿戴无菌衣物、戴手套,并将操作区域消毒。
工具和培养器皿要进行高温高压消毒或用酒精擦拭。
5.培养条件控制:不同的植物对于培养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具体植物的特性进行调整。
植物组织培养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的安全负总责。
2. 实验室安全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监督实验室安全措施的落实,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
3. 实验室全体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人员管理(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保持实验室整洁,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2. 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消防器材、灭火器、应急照明等。
(3)实验室应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处理设施,按照规定进行废弃物处理。
3. 实验操作安全(1)实验操作前,应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实验参数。
(3)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4)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实验室内整洁,不得随意堆放实验器材。
4. 植物组织培养材料安全(1)植物组织培养材料应严格筛选,确保无病虫害。
(2)植物组织培养材料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植物组织培养材料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5. 事故处理(1)发生事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和安全员,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3)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事故处理的公正、公平。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完整版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一些组织或细胞分离出来,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营养和生长。
其目的是培育植物种质资源、繁殖驯化品种和改良菌株、生产生物制品等。
1.原料准备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作为材料。
对于不同植物,其组织的分离方法也不同。
常见的组织形态包括愈伤组织、胚性组织、幼胚组织、愈伤调节组织、根尖组织、茎段、叶片等。
2.消毒操作在进行组织培养前,必须进行消毒操作,以避免细菌、真菌等杂质的污染。
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物理消毒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和紫外线灭菌,化学消毒包括酒精消毒和漂白消毒等。
3.分离组织将选取的植物进行分离组织处理,分别取出所需愈伤组织、胚性组织、幼胚组织等。
对于不同组织,其分离方法也不同。
愈伤组织要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数天,从培养基上分离出来。
茎段、叶片则需进行等体分裂或分化操作等。
4.培养基配制不同的组织需要使用不同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B5培养基、WP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配方包括水溶性的矿质元素、有机质等。
同时,还需加入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其中,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抗生素则用于抑制细菌的生长。
5.实验操作将分离好的组织放置在培养基中,放入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同时,需要定时更换培养基,以及添加所需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
6.观察和分析结果进行一定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组织生长情况。
观察结果可以分为正常生长、变异生长、细胞分化等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可以进行各种相关实验研究。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手段,可应用于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研究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规律,为科学家和农业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1)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常用培养基主要特性1、高盐成分培养基包括MS、LS、BL、BM、ER 等培养基。
其中MS 培养基应用最广泛,其钾盐、铵盐及硝酸盐含量均较高, 微量元素种类齐全, 其养分数量及比例均比较合适, 广泛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及原生质体的培养。
LS、BM、ER 培养基由MS 培养基演变而来。
2 、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包括B5 、N6 、LH、GS 等培养基。
①B5 培养基B5 培养基除含有较高的钾盐外, 还含有较低的铵态氮和较高的盐酸硫胺素, 较适合南洋杉、葡萄及豆科与十字花科植物等的培养。
②N6 培养基N6 培养基( 朱至清等1975 ) 系我国学者创造, 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花药培养, 柑橘花药培养也适合, 在楸树、针叶树等的组织培养中使用效果也好。
③SH 培养基是矿盐浓度较高的一种培养基, 其中铵与磷酸是由磷酸二氢铵( NH4 H2 PO4 ) 提供的, 这种培养基适合于某些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的培养。
3 、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①H 培养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约为MS 培养基的一半, 仅磷酸二氢钾及氯化钙稍低, 微量元素种类减少, 而含量较MS 为高, 维生素种类比MS 多。
适于花药培养。
②尼奇培养基(Niotsch 1969 ) 此培养基与H 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仅生物素比H 培养基高10 倍。
也适合于花药培养。
③米勒培养基(Miller 1963 ) 此培养基和Blaydes(1966) 培养基二者成分完全相同。
适合大豆愈伤组织培养和花药等培养用。
4 、低无机盐培养基大多情况下用于生根培养基。
有以下几种:①改良怀特培养基(White 1963 )②WS 培养基(Wolter & Skoog 1966)③克诺普液( Knop 1965 ) 花卉培养上用得多。
④贝尔什劳特液(Berthelot 1934)⑤HB 培养基( Holley & Baker 1963) 此培养基在花卉脱毒培养和木本植物的茎尖培养中效果良好。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措施1微生物污染问题1.1造成污染的原因(1)外植体材料本身带菌;(2)接种过程中接种工具灭菌不彻底或者交叉污染;(3)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1.2防治措施(1)外植体灭菌要彻底。
首先可以选择组织内部无菌材料;其次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第三外植体消毒要细心,比如茎段消毒,经过消毒处理后,要把两端切去约0.5cm,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污染的概率。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在进入接种室前一定要洗手,然后换上接种服,带上口罩,操作之前先用75%的酒精擦拭双手,接种工具要经常灼烧一保证不会带菌或者交叉污染。
(3)加抗生素。
在培养基中适当的加入抗生素可以有效防止污染。
(4)无菌培养环境。
培养室内要定期进行灭菌,可在室内装紫外灯,或者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或者利用其它的熏蒸剂进行灭菌。
(5)控制外植体的接种数量。
每个培养瓶中尽量接种少量的外植体。
(6)及时继代培养。
定期检查组培苗的生长情况,发现有污染苗头的组培苗及时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
2褐变问题2.1影响褐变的因素(1)外植体材料的基因型;(2)外植体的生理状态;(3)培养基成分。
2.2防治措施(1)选择适当的外植体。
选择处于旺盛生长状态的外植体,对于容易褐变的植物注意对其不同品系的基因型进行筛选,选择褐变率较低的材料作为外植体。
(2)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性物质或者吸附剂。
在培养基中加入偏二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等抗氧化剂;或者加入0.1-1%的活性炭吸附培养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酚类、醌类物质,但是要注意活性炭也可以吸收培养基中的激素使之浓度降低。
(3)对培养材料进行预处理。
用抗氧化剂溶液进行预处理或者在接种前用无菌水洗净切口渗出的酚类物质。
(4)适当的培养条件。
在培养初期保持较低温度(15-20℃),可以降低PPO活性,防止酚类物质氧化,减轻褐变。
(5)其他措施,培养初期进行连续转接。
3玻璃化问题3.1影响玻璃化的因素(1)外植体材料;(2)培养的环境条件;(3)培养基成分,琼脂的浓度、碳源的种类及含量等;(5)封口材料。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嘿呀!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首先呢,咱们得清楚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
1. 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呀!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材料,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呢!
2. 接下来就是消毒啦!哎呀呀,消毒这一步可太重要啦,要把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统统消灭掉,不然会影响后续的培养哟!
3. 然后呢,就是把消毒好的外植体切成小块或者小段,这可得小心谨慎,不能切坏了呀!
4. 接着,把切好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哇,这一步就像是给它们找到了一个新家!
5. 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再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盼着它们能快快分化出芽和根呢!
6. 等芽和根长出来,就可以移栽到温室或者大棚里啦,让它们茁壮成长!
再来说说注意事项。
哎呀呀,这可多着呢!第一,培养环境得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都得恰到好处,不然植物宝宝们可不高兴哟!第二,培养基的配方可不能出错,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精准,这关系到植物组织能不能好好生长呢!第三,无菌操作一定要牢记在心,任何一点点的污染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哇,这可太关键啦!第四,在移栽的时候,也要小心呵护,不能让它们受到伤害呀!
总之呢,植物组织培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只要按照流程图认真操作,注意好各种事项,嘿,说不定就能成功培育出漂亮的植物呢!怎么样,大家是不是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常用培养基主要特性1、高盐成分培养基包括MS、LS、BL、BM、ER 等培养基;其中MS 培养基应用最广泛,其钾盐、铵盐及硝酸盐含量均较高, 微量元素种类齐全, 其养分数量及比例均比较合适, 广泛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及原生质体的培养;LS、BM、ER 培养基由MS 培养基演变而来;2 、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包括B5 、N6 、LH、GS 等培养基;①B5 培养基B5 培养基除含有较高的钾盐外, 还含有较低的铵态氮和较高的盐酸硫胺素, 较适合南洋杉、葡萄及豆科与十字花科植物等的培养;②N6 培养基N6 培养基朱至清等1975 系我国学者创造, 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花药培养, 柑橘花药培养也适合, 在楸树、针叶树等的组织培养中使用效果也好;③SH 培养基是矿盐浓度较高的一种培养基, 其中铵与磷酸是由磷酸二氢铵NH4 H2 PO4 提供的, 这种培养基适合于某些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的培养;3 、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①H 培养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约为MS 培养基的一半, 仅磷酸二氢钾及氯化钙稍低, 微量元素种类减少, 而含量较MS 为高, 维生素种类比MS 多;适于花药培养;②尼奇培养基Niotsch 1969 此培养基与H 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仅生物素比H 培养基高10 倍;也适合于花药培养;③米勒培养基Miller 1963 此培养基和Blaydes1966 培养基二者成分完全相同;适合大豆愈伤组织培养和花药等培养用;4 、低无机盐培养基大多情况下用于生根培养基;有以下几种:①改良怀特培养基White 1963②WS 培养基Wolter & Skoog 1966③克诺普液 Knop 1965 花卉培养上用得多;④贝尔什劳特液Berthelot 1934⑤HB 培养基 Holley & Baker 1963 此培养基在花卉脱毒培养和木本植物的茎尖培养中效果良好;其成分是大量元素比1/ 2 克诺普 Knop 液稍多, 微量元素用贝尔什劳特液, 每升培养基中加0 . 5ml;二、与培养基有关的一些细节问题1、培养基所用药品应采用等级较高的化学纯CP三级及分极纯AR二级 , 以免杂质对培养物造成不利影响;2、调节PH也可用精密pH试纸应在干燥器中保存, 以免吸湿而失效;培养基过酸的可用1mol/ L 氢氧化钠 NaOH 来调节; 培养基过碱的可用1mol/ L 盐酸 HCl 来调节 1mol/ L NaOH 的配制方法是称40gNaOH, 溶解后加入蒸馏水, 定容到1 000ml 即可;1mol/ L HCl 的配制方法是量取12mol/ L HCl 84ml , 加水定容至1 000ml;经高压蒸汽灭菌后, 由于某些成分的分解如蔗糖的分解或氧化, 酸度会增加 pH 值一般可降低0 . 2 ;有时玻璃器皿质量较差, 其中一部分物质溶解, 也会影响酸度的变化;这些在调整pH 值时都要考虑进去;分装后应立即灭菌, 若因故不能及时灭菌, 最好放入冰箱中在24h 内完成灭菌工作;灭菌时压力表读数为0 . 8kg/ cm2 ~1 . 1kg/ cm2 , 121℃时保持15min~20min 即可;3、某些生长调节物质, 如吲哚乙酸、玉米素及某些维生素等物质遇热不稳定, 因此不能进行高压灭菌, 而需用过滤方法灭菌, 经过滤灭菌的溶液, 可在琼脂培养基温度下降到大约40℃时加入到已高压灭菌的培养基中;4、配好的培养基可放到培养室中预培养3d ,若没有污染反应, 则证明是可靠的, 可以使用;暂时不用的培养基最好置于10℃下保存, 含有生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在4℃~5℃低温下保存则更理想;含吲哚乙酸或赤霉素的培养基应在配制一周内用完, 其他培养基至多也不能超过一个月;一般情况下, 两周内应用完, 以免干燥变质;三、培养材料及消毒1、取材季节的影响:大多数植物应在其生长开始的季节采样, 生长末期或已进入休眠期, 则外植体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2、器官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沿植物的主轴, 越向上的部分所形成的器官其生长的时间越短, 其生理年龄也越老, 越接近发育上的成熟, 越易形成花器官;反之, 越向下,其生理年龄越小;木本植物的组织培养中, 以幼龄树的春梢嫩枝段或基部的萌条较好,下胚轴与具有3 对~4 对真叶的嫩茎段, 生长效果也较好 ;一般情况下, 幼年组织比老年组织具有较高的形态发生能力;3、材料大小的影响:材料越小成活率越低, 茎尖培养存活的临界大小应为一个茎尖分生组织带1 个~2 个叶原基, 约0 .2mm~0 .3mm 大小;叶片、花瓣等约为5mm2 , 茎段则长约0 .5mm;因此, 除非用于去除病毒否则不宜将外植体切的过小;但并不是说外植体越大越好, 外植体过大易造成污染, 有实验证明外植体越大污染率越高;4、材料的灭菌:一般是组织越大越易污染, 夏季比冬季带菌多,甚至不同年份污染的情况也有区别;取材最好选在中午或下午, 避开阴雨天取材可减少污染率;消毒是为了消灭病菌, 以保证无菌组织培养的进行;但不同植物及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 其带菌程度不同, 它们对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消毒剂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最初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 浓度及消毒时间的长短都要进行摸索, 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材料有绒毛最好在消毒液中加入几滴吐温- 80 ,对与难消毒的根及地下部位材料可将其浸入消毒液中进行抽气减压, 以帮助消毒液的渗入, 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潘学峰等 1998 报道, 12% 的双氧水+ 0 .1%的升汞混合液对南方地下茎生姜灭菌10min 的效果最好;四、材料的接种1、接种室的消毒: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无菌操作和无菌培养技术, 做好接种室的消毒是至关重要的;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孢子, 因此, 每次接种前应进行地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并用70%酒精喷雾使空气的灰尘沉降, 并用紫外线灯照射20min;接种前超净工作台面要用新洁尔灭或酒精擦洗,并定期清洗过滤膜, 以延长使用寿命;2、无菌操作要求: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子、口罩等, 要经常保持干净, 并定期进行消毒, 即将洗净、晾干的衣帽、口罩等用纸包好后与培养基一起进行高压灭菌;工作人员的头发、衣服、手指中都带有许多杂菌, 为此要穿上工作服, 戴上帽子, 也必须剪除指甲, 并用肥皂擦洗, 最好再在新洁尔灭溶液中浸泡10min , 接种操作前则用70%酒精擦洗;工作人员的呼吸所产生的污染, 主要是在接种时谈话或咳嗽所引起的, 因此, 在操作时应禁止谈话并应戴上口罩;3、材料的分离、切取和接种切割动作要快, 防止挤压使材料受损伤而招致培养失败, 也要避免使用生锈的刀片, 以防止氧化现象产生;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刀和镊子等接种工具使用一次应放入70% 或95%酒精中浸泡, 然后灼烧放凉备用;接种时轻轻取下封口纸, 动作要慢以免气流冲入瓶中造成污染;将瓶口靠近酒精灯火焰, 瓶口倾斜, 以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入瓶中,将瓶口外部在灯焰上燎数秒钟, 将灰尘杂物等固定在原处, 然后用镊子将外植体送入瓶中, 材料在培养容器内的分布要均匀, 以保证必要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茎尖、茎段等基部插入固体培养基中, 叶片通常将叶背接触培养基, 这是由于叶背气孔多, 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的缘故;五、材料的初代培养1、实验方案的设计1、单因子实验设计:单因子实验是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尤其在选择适当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上使用最多;2 、正交实验设计植物离体培养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正交设计是多因素分析的有力工具, 它可以很方便的从众多因素中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水平, 因为它可以用较少的实验次数得到较多的信息;例如, 一个7 因素水平的实验, 若将各因素水平全部组合都做一遍, 需要27 = 128 次, 而正交设计只需做8 次实验就可以了, 虽然实验次数减少了, 但因为各因素水平搭配均匀, 8 次实验基本代表了全部实验的情况;正交实验的设计, 主要工具是正交表;大多数生物统计学书都列出了可供选择的正交表,如L4 23 , L827见表2 - 11 , 表2 - 12 ;字母L 右下角号码8 表示它有8 个实验要做,括号内的指数7 表示这张表所安排的实验最多可考察7 个因素也可安排2 个~6 个, 超过7 个要选择其他正交表 , 底数2 表示被考察的因素只要求两个水平;在进行实验前可根据要测试因素的多少及每种因素所考察的水平, 选择适合的正交表, 然后按表进行实验;现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设影响某种植物试管苗生长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光照强度、pH 值、温度、蔗糖浓度、BA浓度、NAA 浓度7 个因素, 每个因素选择两个水平, 即, 光照时间 10h , 14h 、光照强度1000lx , 2000lx 、pH 值 5 . 5 , 5 . 8 、温度 20℃ , 25℃、BA 浓度 0 . 5 , 2 . 0 、NAA 浓度 0 . 5 ,1 . 0、蔗糖浓度2% , 4%;现根据因素和水平的多少选择一个适合本实验的正交表, 选L827最理想, 填表时, 因素水平对号入座, 见表 2 - 13 ;第一号实验是光照时间10h/ d、光照强度1000lx、pH 值5 . 5、BA 浓度2 .0、NAA 浓度0 . 5、蔗糖浓度4% , 其他实验依次类推;根据8 个实验结果, 如出苗数量、苗高、生根数、移栽成活率等, 综合考虑, 根据需要选取各最适培养条件;也可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参考统计学书 , 算出极差 R , 极差R 表示每个因素在实验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R 越大表示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越大, 但若没有可计算的指标时, 还是选择单因子实验较好;2、初代培养物的建立1、保证无菌2、条件合适:首先, 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作物种类、品种及培养的部位; 其次,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激素及其他添加物; 还要注意掌握适宜的环境条件;所以在进行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之前, 应查找该种植物有关方面的资料, 根据这种植物过去所采用的培养部位、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技术等, 再决定自己的工作步骤;3、操作技术过关3、污染的防治1、植物材料的选择及防止污染通常多年生的木本材料比一二年生的草本材料带菌多; 老的材料比幼嫩的材料带菌多; 田间生长的材料比温室生长的材料带菌多; 带泥土的材料比不带泥土的材料带菌多;为此对于培养材料的取材就应很认真地加以选择, 以减少污染的发生;用茎尖作外植体时, 应在室内或无菌条件下对枝条进行预培养;将枝条用水冲洗干净后插入无糖的营养液或自来水中, 使其发枝, 然后以这种新抽的嫩枝条作为外植体, 便可大大减少材料的污染;或在无菌条件下对采自田间的枝条进行暗培养, 待抽出徒长的黄化枝条时取材, 也可明显地减少污染;对木本植物等难以消毒的材料可采用多次灭菌法;如将切好的外植体放入1 . 3%次氯酸盐溶液中商品漂白粉25%的溶液消毒30min ,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 次, 再放在无菌条件下,次日用2 . 6%次氯酸钠灭菌30min ,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 次;也可采用多种药液多次浸泡法,以加强灭菌效果;材料内部易感染病菌,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类, 防止初代培养物污染;2)、人为污染的防止接种前应用肥皂将手仔细洗净后, 再用70%酒精擦洗双手, 并需及时剪除指甲;在工作中特别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双手必须清洁, 工具则用一次即需消毒一次;工作人员呼吸所产生的污染, 主要是接种时说话或咳嗽所引起的, 因此, 操作时严禁谈话, 并应戴上口罩, 也应穿工作服, 戴工作帽;污染中特别注意一种呈乳白色的细菌污染, 这种细胞为芽孢杆菌;法国林木育种协会鉴定为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lus , 它外被荚膜, 耐高温, 一般消毒剂难以杀死;它可随培养材料、用具等传播; 它可出现在培养基表面, 或呈滴形云雾状存在于培养基内;若出现应严格灭菌, 清洗用具, 更换消毒酒精;4、防止外植体褐变1、褐变的影响因素褐变是由于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 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产生醌类物质, 这类物质呈棕褐色, 它们会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 抑制其他酶的活性, 毒害培养的材料;褐变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 随植物种类、基因型、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况等的不同而危害的程度也有区别;材料本身的生理状态不同, 接种后褐变的程度也不同;如在欧洲栗的培养中, 用幼年型的材料培养含醌类物质少, 而用成年型材料培养时含醌类物质多;而在卡德利亚兰的培养中, 较短的新生茎致褐物质含量高, 而较长的新生茎致褐物质含量低, 另外致褐物质的含量也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冬季褐变少, 夏秋季褐变最严重, 存活率最低;在枝条上取芽的时期及所取部位不同也有区别, 如欧洲栗取1 月后半月的芽培养则醌的形成少, 而在5 月~6 月取芽培养则醌类物质发生严重;在第一至第四个芽的生长期单宁类物质合成多, 因此, 接种后褐变也严重;油棕用幼嫩外植体如胚培养较少褐变, 而用高度分化的叶片接种后则容易褐变;总之, 分生部位接种后形成的醌类物质少, 而分化的部位则形成的醌类物质较多;培养基成分过高的无机盐浓度会引起棕榈科植物外植体酚的氧化;例如油棕用MS无机盐培养基容易引起外植体的褐变, 而用降低了无机盐浓度的改良MS 培养基时则可减轻褐变, 而且可获得愈伤组织和胚状体;激素使用不当时, 材料也容易褐变;细胞分裂素6 - 苄基氨基嘌呤或激动素有刺激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的作用, 这在甘蔗的组织培养中表现十分明显;在外植体最适宜的脱分化条件下, 分生能力强的细胞大量增殖, 酚类的氧化会受到抑制;在芽旺盛增殖时, 褐变也被抑制;此外, 培养条件不适宜, 如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 均可使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提高, 从而加速被培养组织的褐变;培养时间过长接种后材料培养时间过长, 未及时转移, 也会引起材料的褐变, 甚至导致全部死亡, 这在培养过程中是经常可见的;2)、褐变的防止选择适当的外植体和培养条件:选择适当的外植体和培养条件是克服褐变的最主要的手段;外植体应有较强的分生能力, 在最适宜的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条件下, 使外植体处于旺盛的生长状态, 便可大大减轻褐变;抗氧化剂的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半胱氨酸等抗氧化剂, 或用抗氧化剂进行材料的预处理或预培养, 可减轻醌类物质的毒害;连续转移:对于易褐变的材料, 进行连续转移, 可以减轻醌类物质对培养物的毒害作用;六、试管苗的增殖与继代培养一、加快试管苗的繁殖速度1、试管苗繁殖类型试管繁殖类型共有五种:微型扦插型、丛生芽增殖型、器官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原球茎发生型,一定要注意其遗传稳定性, 前三种途径一般能保持遗传稳定性;2、试管繁殖速率及计算统计试管苗增殖速度, 有以苗为单位, 也有以芽或未生根的小茎作单位的, 以原球茎球状体或胚状体因难以统计, 则以瓶为单位;大多数以芽和苗作单位;试管苗理论上一年能繁殖多少, 可用下面的简单公式计算:Y = mX nY = 年繁殖数m = 无菌母株苗数X = 每个培养周期增殖的倍数n = 全年可增殖的周期次数例如月季每5 周转接一次, 甲品种每次增殖3 倍, 乙品种每次增殖5 倍, 丙品种每次增殖7 倍, 假定一开始都是一个芽, 那么这三个品种一年能繁殖多少呢根据公式可知: n =365d/35d= 10 .4 , 即每年可转接10 次, 那么这三个品种年繁殖率分别计算如下: 甲品种Y = 1×31 0 = 59 000 = 5 .9×104乙品种Y = 1×51 0 = 9 760 000 = 9 .76×106丙品种Y = 1×71 0 = 282 000 000 = 2 .82×108从上可知甲品种每5 周转接一次, 一年可繁殖出5 万多苗, 乙品种每周期增殖5 倍, 一年可得900 多万苗, 而丙品种每周期增殖7 倍, 一年可繁殖出2 亿苗来;不过实际值远比理论值为低;因为实践中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困难很多;但理论计算可以作为一个计算产量的指标, 提供参考, 有它的积极意义;3、提高繁殖速度的方法不仅试管苗的繁殖类型不同, 而且在试管内又受到基因型、外植体来源、年龄、部位、培养基种类、附加成分和培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通过具体试验来摸索每种植物最快最好的繁殖方法;1、改进培养基:、不同的植物材料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糖具有维持培养基渗透压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不断地从培养基中吸收糖,糖浓度降低,当糖浓度不能维持正常渗透压时,材料要转移到新鲜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维生素绝大部分为B族维生素,它们一各种辅酶的形式参与植物代谢活动,影响形态发生、分化及试管苗的生长,为防植物缺乏,一般均加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试管苗增殖中期决定性作用A、促进叶芽形成和生长的激素:细胞分裂素抑制了植物的顶端优势,使得叶芽不断分化和生长,逐渐形成芽丛,并促进芽丛生长;大多植物最适用量为~,一般用量~;应用最多的是6-BA,其次KT和2ip,ZT用的较少,因它的价格太贵;对于微型扦插型繁殖可不加细胞分裂素或加以下也可;除了细胞分裂素以外,还可加入低浓度的生长素,以促进叶芽的生长,但要防止愈伤组织化;常用的有NAA,IBA,IAA,浓度在~;在实际操作中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和低浓度生长素的配比,既能提高腋芽的增殖速度,也能保证腋芽健壮生长;如果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生长素浓度过低,会形成过于细密的嫩芽,虽然提高了增殖速度,但苗多而弱,降低了芽的质量;但如果细胞分裂素过低,生长素过高,影响芽的增殖速度,甚至有时没有侧芽产生;B、诱导不定芽形成和生长的激素:除现有的芽之外, 任何器官上的, 通过器官发生重新形成的芽称为不定芽;促进外植体形成不定芽, 要使用一定量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一般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不但使器官分化能力降低, 而且也使遗传性难以稳定;诱导外植体形成不定芽时, 一般使用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高于生长素浓度的配比, 但也经常采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的比值接近于1 的配比;C、促进胚状体的形成和繁殖的激素:胚状体途径的优点是增殖率高, 而且同时具有胚根和胚芽, 可免去生根;现在胚状体发生还不普遍或产生的胚状体难以成株或成株率太低, 以及遗传性尚不稳定, 故仅在有限植物中应用;一般是在含有丰富还原氮的培养基上, 加有生长素, 特别是2 , 4 - D 以诱导胚状体的发生, 然后转移到降低浓度或没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使其成熟、萌发和生长;培养基中, 还可加入其他附加成分, 如氨基酸、水解乳蛋白 LH 300mg/ L~500mg/ L、水解酪蛋白CH 200mg/ L~500mg/ L, 以及腺嘌呤ADE 1mg/ L~80mg/ L 等, 以促进试管苗的生长;2)、改善培养条件:试管苗增殖与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培养器皿和培养基的pH值密切相关, 需要进行控制, 以促进繁殖;七、保持试管苗的继代培养1、试管苗的继代方法1)、液体培养2)、固体培养2、影响试管苗继代培养的因素及解决措施1)、驯化现象:有些植物在开始的继代培养中需要添加生长调节物质, 其后加入少量或不必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就可以生长, 此现象就叫做“驯化”;2)、在长期的继代培养中, 材料自身内部要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除了前面讲的“驯化”现象外, 还会出现形态发生能力的丧失;一般认为分化能力衰退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愈伤组织中含有从外植体启动分裂时就包括进来的成器官中心分生组织,当重复继代则会逐渐减少或丧失,这意味着不能形成维管束,只能保持无组织的细胞团;第二、形态发生能力的减弱和丧失也可能与内源生长物质的减少或丧失有关;第三、也可能是细胞染色体出现畸变,数目增加或丢失;3、影响继代培养的其他因素1)、植物材料的影响不同种类植物,同种植物不同品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或不同部位继代繁殖能力也不相同;一般是草本>木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年幼植物>老年植物;刚分离植物>已继代植物;胚>营养体植物;芽>胚状体>愈伤组织;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适当与否对能否继代培养影响颇大,故常改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来保持继代培养;3)、继代培养时间长短关于继代培养次数对繁殖率的影响的报道不一;有的材料长期继代可保持原来的再生能力;有的经过一定时间继代后才有分化再生能力;而有的随继代时间加长而分化再生能力降低;4)、季节的影响植物材料能否继代与季节有关;一般能达到每月继代3~10倍,即可用于大量繁殖,盲目追求过高增殖倍数一是所产小苗小而弱,给生根、移栽带来很大困难,二是会引起遗传性不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八、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一)试管苗的生根1、试管内生根1)、根发生过程植物离体培养根的发生都来自不定根;根的形成从形成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形成根源基和根源基的伸长及生长;前一阶段根源基的形成包括第一次、第二次细胞横分裂和第三次细胞纵分裂,细胞横分裂能够被生长素促进;根源基的启动和形成约历时48h,后一阶段为细胞快速伸长阶段,大约需24~48h;根源基的形成和生长素有关,根源基的伸长可以在没有外源生长素下实现;2)、影响试管内生根的因素(1)、植物材料不同植物、不同基因型、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和不同年龄对分化根都有决定性因素;若试管里不生根不要完全从培养中去找原因,也应在取材时考虑;不同植物的一般生根规律是:木本比草本难,成年树比幼年树难,乔木比灌木难;(2)、基本培养基大多数使用低浓度的MS培养基,其中不少使用1/2MS或1/3MS培养基;+多可能不利于发根,生根需要P和K元素,但不宜太多;而Ca2+多数大量元素中有人认为NH4报道有利于根的形成于生长;微量元素对生根有利的是B和Fe;生根通常用1%~3%的蔗糖; (3)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报道单用一种生长素的占51..5%,生长素加激动素占%;a、愈伤组织分化根时使用NAA最多,浓度以~为多;使用IAA+激动素浓度范围以~和~居多;b、而胚轴、茎段、插枝、花梗等分化根时,使用IBA居首位,浓度以为多;可见生根培养多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