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讲课稿)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
问题一:教育资源短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观念,但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德育工作存在短缺情况。
有些学校德育教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有些学校设备不足,无法开展富有实践性的德育活动。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德育教师的招聘和培训。
同时,学校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覆盖面和效果。
问题二:应试教育压力过大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的倾向使得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
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试科目上,对德育教育产生了冷淡的态度。
对策: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增加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鼓励并赞赏学生的道德行为。
问题三:家庭教育责任缺失随着社会变革和快节奏生活的推进,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子女的教育责任缺失,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对策: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与支持,鼓励家长通过亲子互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德育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对学生的德育辅导。
问题四: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评价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认同感。
同时,德育评价的标准也不够明确,无法有效衡量学生的道德素养。
对策: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评价,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将德育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德育主要问题汇报材料
德育主要问题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经过调查和分析,我向您汇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缺乏德育的长期规划和目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缺乏明确的长期规划和目标,德育工作常常成为临时性、零散性的活动。
这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无法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2. 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德育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师和德育辅导员。
部分教职工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德育教育效果较差。
3. 学生对德育参与度低:存在部分学生对德育活动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的情况。
一些学生对德育工作存在漠视、抵触态度,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导致德育工作效果不佳。
4. 德育活动形式单一:学校的德育活动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德育内容形式相对单一。
缺乏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和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 缺乏家校合作:家庭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往往被忽视。
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无法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局面。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制定长远的德育发展规划,明确德育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机会,提高教师和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德育教育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丰富德育活动形式,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和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以上是我对学校德育工作中主要问题的汇报及改进措施的建议,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
感谢您的关注!此致敬礼。
浅析当前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初中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纪律松懈、道德风险较高等现象。
对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努力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效果。
问题一: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行为规范不足当前社会风气日趋浮躁,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一些学生对于道德规范的认识不足,行为举止不规范成为了常态。
学校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如吸烟、打架、欺凌等问题,都凸显了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的现状。
对策一:加强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学校应当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通过各类主题班会、德育教育课程,提升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可以借助一些经典的故事、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如何行为。
问题二:学生缺乏自律意识,纪律松懈在一些学校中,学生的自律意识较为薄弱,纪律松懈的现象较为突出。
学生上课走神、自习课不专心、遵守学校规定不严格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课堂秩序和学校纪律。
对策二: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校管理者应当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问题三:道德风险较高,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愈加丰富多样。
一些不良信息也随之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导致了学生道德风险的增大。
一些不当的视频、言论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让学生产生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对策三:加强网络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学校应当通过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
学校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加强对学生上网行为的管理,规范学生的网络使用。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一、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德育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还有助于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
然而,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
二、德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内容单一化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德育往往只是教育的一个边角,主要的教学内容仍然以学科知识为主。
这种单一化的教育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道德的培养。
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成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2. 德育课程缺失在一些学校中,德育课程并不是优先考虑的课程,往往只是在零散的时间里被安排。
这导致了德育课程的内容不够充实和系统,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3. 德育方式单一传统的德育方式多以道德讲座、道德故事以及道德规范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德育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德育需要全面的教育方式,例如通过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实际行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实践道德行为。
4. 道德模范缺失在社会上,道德模范的形象和崇尚奉献精神的价值观正在逐渐淡化。
这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具体的榜样来学习。
找回道德模范的重要性,激励学生为之努力,也是当前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德育的解决办法1. 整合德育资源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合作,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德育网络。
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讲座和活动。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加强沟通,形成联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2. 设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例如劳动教育、社区服务、情感教育等。
适时地加入游戏与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和体验的方式,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
同时,科技手段也可以被运用到德育课程中,例如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
3.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方法,对于德育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也要予以重视。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变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然而,德育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道德水平下降、教育与社会脱节等。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教育体制问题1.学科割裂与功利化当前的教育体制往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
学科的割裂使得德育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培养。
同时,实现教育效益的追求也使德育教育的目标偏离了为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对策:a.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制定德育教育的相关政策和规划,确保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b. 学校应增加德育教师数量,提高其地位和待遇,鼓励优秀教师从事德育教育。
三、教师问题1.师资不足当前的教师队伍中,德育教育的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难以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
同时,一些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存在问题,未能成为学生良好道德的榜样。
对策:a. 提高选拔德育教师的标准,确保他们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和教育专业知识。
b. 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理论知识。
c. 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在德育方面的积极表现。
四、家庭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德育的重要基础,但是现实中有不少家庭存在教育缺失的问题。
家庭对孩子进行的道德教育不够,导致孩子在德育方面存在缺陷。
对策:a. 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和指导,提高家长对德育的重视和理解。
b. 学校与家庭之间加强配合,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五、社会问题1.社会价值观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并存,使得德育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
不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道德评判产生了混淆,使得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迷茫。
对策:a. 加强公民教育和社会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讲课稿)
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摘要该文从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德育的实效性、主体性德育、德育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外国德育发展等九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研究状况。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
与之相应,我国德育研究也兴起了一股反思批判与改革探索的热潮,研究者或解析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或反思以往学校德育问题和困境,或介绍国外德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或探讨德育改革的对策和方法,使我国的德育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中,热点问题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而研究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自然成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之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
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
同样,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改善和提升,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维护和增进能使个人利益得以保障和个人生活得以发展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
第二,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
社会生活是学生认识道德及其教育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自我才能有效形成,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回归生活才能保证学校道德教育的综合性。
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
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提纲)
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讲座提纲)
一、当前德育的形势
(一)社会现实与实用道德
(二)价值多元化的表现
(三)现代德育困境的原因
(四)学校德育存在的缺失
二、德育的挑战与机遇同在
(一)全世界面临的挑战——德育问题
(二)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
(三)道德要求与德育内容
(四)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个性发展
(五)德育问题解决的路径
(六)未来公民的成长与理想的德育
(七)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与培育公共品德
(八)构建德育质量观——以上海建平中学为例
三、德育新理念与模式
(一)生活的德育
(二)主体的德育
(三)关怀的德育
(四)终身的德育
(五)智慧的德育
(六)人性化德育
四、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变革
(一)十个转变:“单向”为“互动”、“他律”为“自主”等
(二)德育五不原则:“一个都不能少”、“一点小事都不放过”、“一项活动都不孤立”等(三)德育改革的几个典型: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的全人教育,西安中学的“近、小、实、亲”德育,无锡五爱小学的和谐教育等。
德育讲稿5篇
德育讲稿5篇第一篇:德育讲稿德育讲稿:培养和谐、自觉、乐学的班集体我们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那么这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班集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它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于培养远大理想、增强自我教育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个具有人际关系和谐、自觉纪律、乐学向上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不易萌发,而好的行为常得到强化。
针对我们班级的情况,我想说一下几点:首先是第一点: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我们知道班级的成长与发展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好坏,而是需要我们49份子共同的努力。
而融洽的同学关系的建立就是班级发展的一个最基础的前提。
举一个例子,我们班级的行规考核上周为什么落后了,就是因为有几位同学出现了打架的现象而扣分。
虽然别的同学都很努力的做好了寝室工作、班级卫生工作,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一个总体的事实。
如果,班级的同学能够融洽的相处,还会出现这种事情吗?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成员,都需要班级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你享受班级赋予你权利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也要进你的义务呢?相信每位同学都是善良的孩子,都是有一颗热忱的心的,你们每个人都是我们10班的主人,所以,你也要摆正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位置,积极的与同学合作,积极的于老师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你在克服社交中的困难,同时,你也会发现在这个班级中你原来是可以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在这个集体中你也可以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
我们应该为自己是10班这个集体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我们应该为班级作出努力。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10班好你能不好吗?其次是第二点:培养班级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指我们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高度自觉,不仅指我们对纪律的认识,重要的还包括我们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
我国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当前德育存在启蒙不足的问题。
由于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因素,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已缺乏基本品德素养。
他们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了解匮乏,并无法正确理解并接受德育内容。
这种启蒙不足使得他们对于自身行为质量的认知产生模糊与纠结。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欠缺。
目前我国教育系统普遍注重学科知识传授,而轻视对学生品格修养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培养。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常出现利用剩余课时或加塞时间进行附加性“填鸭式”灌输,并没有形成有效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再次是评价考核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以高考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对德育方面的考核存在明显不足。
这导致了在绩效评价中,德育指标与其他科目相比被边缘化。
最后是师资力量和校园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一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较低,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
同时,在部分学校的校园环境中普遍存在偏暗、拥挤、杂乱等问题,无法为品行培养提供良好保障。
二、解决当前德育问题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在推进我国当前德育工作中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强化社会共同责任意识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要形成全社会合力。
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通过各类渠道向广大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和信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 推进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加强思政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技能实践之间的有机衔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计划,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中。
3.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在高考改革中注重对德育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上增加一定权重,并与其他科目进行有机结合。
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使之更好地反映学生整体发展状况。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提升提高德育课程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机制,确保教师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并重。
德育调研发言稿范文初中
德育调研发言稿范文初中
大家好,我是德育调研组的成员。
我们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观察,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发现和想法。
首先,我们发现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挺好的。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关爱他人。
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学生对待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够严肃,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另外,学生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思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加以改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不断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学校也可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最后,我们希望全体师生能够共同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活动,共同努力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断进步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当前德育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对策
当前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方案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中小学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众多热点难点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学校认为,充分发挥小学班主任队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突出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工作,必将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肯定有大的发挥,特制订本方案。
一、切实提高对破解德育工作热点难点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班级学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力量。
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比以往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班主任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更多。
学校要引导班主任充分加强对破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研究工作,努力为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健全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把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抓手。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岗位。
学校要严格坚持选拔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乐于和善于做学生工作、身心健康的班级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可以采用担任助理班主任等形式进行培养。
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是:(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具有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身心健康,敬业爱生,为人师表。
(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教育基本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
(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协调各科任课教师共同实施教育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各有关方面、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支持和配合。
当前德育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对策
当前德育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对策第一篇:当前德育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对策当前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方案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中小学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众多热点难点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学校认为,充分发挥小学班主任队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突出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工作,必将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肯定有大的发挥,特制订本方案。
一、切实提高对破解德育工作热点难点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班级学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力量。
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比以往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班主任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更多。
学校要引导班主任充分加强对破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研究工作,努力为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健全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把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抓手。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岗位。
学校要严格坚持选拔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乐于和善于做学生工作、身心健康的班级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可以采用担任助理班主任等形式进行培养。
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是:(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具有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身心健康,敬业爱生,为人师表。
(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教育基本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
德育调研发言稿
德育调研发言稿
《德育调研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就是为了探讨学校的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本次德育调研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就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言,我们应该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在学校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教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此外,学校德育工作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我们也要关注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注重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育理念的引导,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德育能力,激发他们的教育热情,提高育人成效。
最后,学校德育工作还需要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家庭是学生品德养成的第一课堂,要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德育调研是学校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共同育人的重要任务。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团结一致,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德育调研发言稿简短范文
德育调研发言稿简短范文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我想对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今天,我有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和调研成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人的重要内容。
通过德育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新时代公民。
在进行德育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碎片化和片面性。
有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品德修养。
其次,一些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他们可能会出现欺诈、偷窃等不良行为,这需要我们引导和教育。
最后,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也需要我们的关注。
在很多学校中,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导致德育工作的难度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德育工作。
首先,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只有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充满爱心的教育情怀,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德育讲座、主题班会等,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
最后,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教育机构,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既要是学生的引导者,也要是他们的榜样。
我们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最后,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和关心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祝愿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好,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谢谢!。
德育调研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校德育调研工作的成果。
在此,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育调研工作进行总结。
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德育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我校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本学期开展了德育调研工作。
二、调研内容1. 德育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我们对学生的德育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诚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等。
2. 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德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部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2)德育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3)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德育素质。
3. 德育工作改进措施(1)优化德育课程设置,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课程内容。
(2)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
(3)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调研成果1. 提出了德育工作改进方案,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促进了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 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德育调研工作,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为今后我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德育工作,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使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生,为我国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我校德育工作,共同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学校德育分析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全体德育工作者,就我校德育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以下是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一、我校德育工作现状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理念不断更新。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2. 德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我校德育工作者始终秉持敬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 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4. 德育成效显著。
学生在校期间,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我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尽管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结合不够紧密。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脱节。
2. 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德育工作成效。
3. 德育资源不足。
部分学校德育设施、设备不完善,德育活动开展受到限制。
4. 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部分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家校合作不够紧密,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德育与教育教学的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渗透,将德育目标融入教学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 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德育工作成效。
3. 加大德育资源投入。
学校要加大对德育设施、设备的投入,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要积极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校德育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德育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分享一些我们在德育研讨中的心得与体会。
以下是我的一些发言,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首先,我想强调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德育工作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道德素质普遍提高。
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 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风气逐渐渗透到校园,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冲击。
2. 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家庭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
3.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
二、德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挑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德育工作:1.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优化德育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2.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结合时代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 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品德培养。
4. 优化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一支具有爱心、责任心、创新精神的德育教师队伍。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结语总之,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德育调研发言材料
德育调研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XXX,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德育调研的情况。
作为一名对德育工作充满热情的教师,我认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塑造学生成才道德品质的重要工作。
从近年来的德育调研中可以看出,我校面临着许多德育工作的挑战。
首先,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高,学生们接触的信息多样化、快速化,这对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学生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时能保持客观、清晰的判断力。
其次,不同家庭的价值观差异越来越大,这导致德育工作既要顺应社会需求,又要发扬学校的育人特色。
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互动,促进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素养和价值观的定位。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是可喜的,但也揭示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我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但在德育工作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乏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和个别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
其次,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共识和共同努力。
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仍然局限于课堂和活动上,需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形成系统、全面的德育体系。
为此,我建议学校在德育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研讨会、培训班等,提供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素质。
其次,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
学校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增加一些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品德修养。
最后,强化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可以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供教育指导,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最后,我相信,在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德育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德育调研发言材料
德育调研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学校德育调研小组的一员,今天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德育,即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我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就德育在学校中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现状进行探讨。
首先,德育在学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健全人格的培养。
只有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等品质的有效途径。
其次,实施德育教育需要注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首先,家长和教师要做好表率,自身要求严格,言行一致。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德育课程、开展德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此外,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也是德育实施的关键。
最后,我想谈谈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模糊、讲究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仍然存在。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环境、社会风气、网络影响等都对学生的德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我们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形成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学校形成良好的配合。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干的新一代人才。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德育不仅关乎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首先,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全员参与。
在学校中,德育工作通常被认为是教师的责任,而忽视了其他人员的参与。
然而,学校是一个由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共同体,每个人都应当对德育负有责任。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德育体系,包括学生参与制定校规、家长参与学生品德的培养、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和管理人员提供支持等。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够推动德育工作向前发展。
第二个存在的问题是德育工作的单一性。
传统上,德育工作通常局限于课堂上的道德教育,缺乏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然而,德育工作应该是全方位的,涵盖课堂教育、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等各个方面。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创造多样化的德育场景,提供多元化的德育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道德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第三个存在的问题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常常只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忽视了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和评价。
然而,德育工作应该是以培养品德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也应该以此为导向。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科学、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行为的规范,还要关注学生内在的品德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德育发展和成长。
最后,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校合作的不够紧密。
家庭是孩子品德养成的第一环境,而学校是其第二环境。
家校合作是促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然而,现实中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家长缺乏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缺乏参与学校德育活动的机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摘要该文从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德育的实效性、主体性德育、德育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外国德育发展等九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研究状况。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
与之相应,我国德育研究也兴起了一股反思批判与改革探索的热潮,研究者或解析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或反思以往学校德育问题和困境,或介绍国外德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或探讨德育改革的对策和方法,使我国的德育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中,热点问题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而研究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自然成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之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
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
同样,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改善和提升,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维护和增进能使个人利益得以保障和个人生活得以发展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
第二,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
社会生活是学生认识道德及其教育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自我才能有效形成,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回归生活才能保证学校道德教育的综合性。
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
因此,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不让学生的道德发展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条块所分裂;同时,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综合性要求,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增强他们道德实践的能力。
二、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针对当前学校德育现实存在的“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众多研究者纷纷撰文探讨其成因和对策。
德育步入困境的原因复杂,因而研究者探讨的角度多样,论述的侧重也不同。
然而从宏观上来看,其对德育困境成因的分析大体围绕社会、学校以及德育活动三个“环境”。
其一,社会环境作为学校德育的“大环境”,对学校德育困境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今,国人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陌生,人的存在“意义感”的缺失,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这些对学校德育的开展无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其二,学校生活作为学校德育的“中环境”,对学校德育陷入困境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中,智育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德育遭到了挤压和驱赶。
德育成了智育的附庸,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
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了有知识没道德、有文化没教养、有目标没信仰的人。
其三,德育活动过程作为学校德育的“小环境”,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致使学校德育直接陷入困境。
例如,学校德育的出发点有问题,即看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和缺点多,看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优点少,从而把学校德育便成了“盯人”的活动,变成了“抓辫子”的工具。
关于解决困境的对策的探讨,文献繁多,涉及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完善、德育方法改进、评价导向重构等方方面面。
但是,总体来看,研究者关于对策的探讨,大多流于“开药方”式的泛泛而谈,即谈应该做什么的多,而谈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少;谈应该达到什么结果的多,而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的少。
三、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分析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领会与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的需要,自然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他们与以往学校德育课程相比较,将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
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推导,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常常因为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
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
第二,从静态建构向动态建构转变。
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各部分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
因此,为增强学校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学校德育课程的建构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其一,课程内容的动态综合性,即强调课程建构应当基础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范围和社会化要求之上;其二,课程内容的螺旋上升性,即强调课程建构应当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去综合组织课程体系。
第三,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
尽管有利于教和学是课程建设的一贯要求,但是以往学校德育教材的编写更多地强调知识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考虑较少,以致德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的互动关系。
为了有效克服这一弊端,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当前学校德育教材在编写要求上十分强调教学的对话性,即教材应当成为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和平台,应当促成一种既有平等沟通又有自我表达,既有相互合作又有个人探索的教学互动关系。
第四,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
尽管以往学校德育课程也一直强调道德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但是在情与理之关系的具体研究和实践中,往往重理轻情。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情感在促进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接受、感悟和掌握方面的重要性得到普遍关注,知情交融已成为课程建构的普遍要求。
第五,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
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由于受有限的教育资源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注重结果和成绩,侧重甄别和评优,难以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随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的确立,学校德育课程在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实施等方面出现了相应革新,即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四、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其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含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深入理解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情绪心理学依据,自觉实践“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解析了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第一,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
以往的德育课程,虽然很注重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但是对知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即尽管知识本身具有学科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心理意义。
因此,在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依托和确证关系,使之与学生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使之能够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困惑,才能真正建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以往学校德育教材的组织和编写,由于更多地强调知识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考虑较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
当前学校德育课程在教材组织和编写要求上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强调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话题和案例;强调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内涵,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学内容;强调加强教学合作,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推动学生的自主建构,将教材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
第三,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
从以往学校德育的实践来看,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大都与师生情感关系不佳或学生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有一定的联系。
随着基础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深入,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意识到,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乃至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制约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在教学和评价要求上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使师生情感交往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过程。
五、德育的实效性关于学校德育现存问题的探讨,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以至在期刊网上,你只要打上“德育”和“实效”两个关键词,就能搜索出将近700篇关于德育实效探讨的文章。
谈到德育的实效性,“低下”是众口一致的评价,因而几乎所有该方面的文章都从其原因分析入手。
尽管其原因分析的角度不一,强调的侧重各异,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①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学校德育受到冲击;②应试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德育位置未真正摆正;③德育与智育水平不协调,缺乏正确的德育观;④德育内容泛政治化,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⑤德育方法陈旧呆板,没有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统一;⑥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灌输、强制过多;⑦偏重学校德育的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⑧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⑨德育督查乏力,不利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形成;⑩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共同化和一般化,缺乏现实性、层次性和具体性,从而导致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然而,在众多关于德育实效探讨的文章中,普遍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一是关于衡量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标准问题。
尽管在该方面的文章中,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没有一篇文章明确提到其论断据以参照的标准。
高与低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参照或依据某个既定标准而言的。
说现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低下,总得有个标准做参照吧!是否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衡量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既定标准,是否我们是与以往的德育实效相比较,还是与语数外等学科的实效相比较?在缺乏既定标准的情况下谈德育的实效性,不能不说是欠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