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交流调压原理—可控硅
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器是一种电子控制设备,常用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电能调速装置等功率电子设备中。
其主要功能是在交流电路中实现可控的电压调节。
可控硅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在电路中串联可控硅,常用双极性结型可控硅。
2. 控制信号通过触发器控制可控硅的触发时刻。
3. 当可控硅的控制信号触发时,它会开始导通,允许电流流过。
4. 一旦可控硅导通,就会形成一个绝缘体到导体的短路,电流将通过可控硅流过。
5. 当电流经过可控硅时,就会产生一个电压降,它决定了电路中的负载所受到的电压。
6. 可控硅的导通角相位可以通过改变触发时刻的延迟时间来调节,从而改变电路中的平均电压值。
可控硅调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特性。
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相位和触发时刻,可以改变负载所受到的电压,从而实现电压的调节。
同时,可控硅调压器具有较高的电压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适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压调节需求。
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可控硅具有单向导电性和可控导通特点的原理,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以改变电流的通断状态来实现调压的目的。
可控硅元件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电极:控制极(G)、阳极(A)和阴极(K)。
当控制极施加一个正向脉冲信号时,可控硅的电流和电压都几乎等于零,处于关断状态。
当控制极施加一个正向持续信号时,可控硅将进入导通状态,此时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电阻通路。
在可控硅调压电路中,通过改变施加在控制极上的信号,来改变可控硅导通的起始时间。
通常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的方式来调制控制信号。
当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变化时,即脉冲的导通时间占总周期时间的比例发生变化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就会相应改变。
当可控硅导通时,电源的电压和负载之间的电压差就会通过可控硅流过负载,实现电能的传输。
通过改变脉冲的占空比,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可以更改,从而改变负载电压的大小。
通过控制信号的调制,可控硅调压电路可以实现精确的电压调节和稳定输出。
总之,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从而改变电流的通断状态,实现对电压的调节。
交流调压调速的原理
交流调压调速的原理
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交流调速是一种常用的调速方法,它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各种工业生产中,对电动机的调速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如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改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等等。
由于电动机具有一定的惯性,当电机速度降低时,其转矩降低不多,因此电机要有一定的转速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工序对速度有较高要求,如炼钢时高炉要以一定速度开、关,如炼钢时高炉要以一定速度升、降;轧机上轧辊要以一定速度转动等。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求电机有一定的转速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交流调速系统有很多种,如可控硅调速、晶闸管调速、串级调速等。
其中,可控硅调速应用最广、性能最好。
可控硅是一种有源器件,它对电流的大小能自动进行调节。
当交流电通过可控硅时,它就可以改变自身电流的大小。
因此在各种工业生产中常用可控硅来进行调速控制。
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时间来改变电机转速。
可控硅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为“U/I”(单位是伏特)。
—— 1 —1 —。
可控硅调压调速原理
可控硅调压调速原理1.直流可控硅调压原理直流可控硅调压是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控制电压到电机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调速。
具体原理如下:(1)电路连接:直流电源、可控硅、电机串联连接,电容并联连接,可控硅的控制极通过触发极连接触发电源。
(2)激励方法: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改变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即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波形。
(3)工作原理:当可控硅导通时,电路中电流流过电机,电机运行;当可控硅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电机,电机停止运行。
(4)调速原理: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控制电压的波形和大小,进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2.交流可控硅调速原理交流可控硅调速是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改变正、负半周的导通与断开时间,从而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调速。
具体原理如下:(1)电路连接:交流电源、可控硅、电机串联或并联连接,可控硅的控制极通过触发极连接触发电源。
(2)激励方法: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改变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即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工作原理:可控硅在正半周和负半周之间交替导通和断开,使电流的方向或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4)调速原理: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控制导通和断开时间,进而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可控硅调压调速原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可控硅的触发角。
通过改变触发角,可以控制导通和断开的时间,从而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波形,进而影响电机的转速。
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的相关参数,如电容和触发电源电压等,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调速和调压。
同时,可控硅调压调速原理也具有电压波形好、调速范围广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单向可控硅反并联)
一、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单向可控硅反并联)1、 主电路电气原理图电源输入600VACB A负载负载V22、 反馈信号说明A. 当负载以稳定交流电流为目时应采用交流电流反馈,从而组成交流电流闭环调节系统,此时的交流电流反馈器件多采用交流电流互感器CT 来完成,CT 二次额定输出电流要求满足2.0V< 2·R1≤10.0V(R1:电流-电压转换电阻,位于触发器左部居中,此时需要焊上)B. 当负载以稳定交流电压为目时应采用交流电压反馈,从而组成交流电压闭环调节系统,此时的交流电压反馈器件多采用交流电压互感器VT 来完成,VT 二次额定输出电压要求满足:5.0 < V2 ≤10.0V(R1:电流-电压转换电阻,位于触发器左部居中,此时不要焊上)C. 当系统采用开环控制时,可以不装设反馈器件,此时应在积分器电容C11两端并联一支20K 的普通电阻。
当给定信号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变化而主电路输出并不从最小值到最大值跟随变化,此时应把给定信号设定为最小值,调节触发器上的电位器W0使主电路输出也刚好为最小值即可(若此时给定信号最大值与主电路输出最大值跟随性还相差较大时可适当调节电阻R12的阻值即能满足要求)。
D. 当反馈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为了消除主电路最小值输出的死区,应把触发器中的二极管D4、D9(位于触发器左部偏上,有明显的丝网加重标记)用短接线进行短接,短接后接线端子“CC ”与“GND ”为等电位。
3、触发器接线原理图故障反馈+5VK1K4K3K6K5K24、调节及保护电路说明C11为闭环调节积分器电容;W1为反馈比例调节电位器;W2为保护整定调节电位器,当UF > 2V 时,经过几秒钟延时后保护电路动作,封锁脉冲,同时对外发出故障信号(保护电路只对反馈信号所代表的电气参数起保护作用;保护电路动作后须断电复位)。
发光二极管指示如下:L0:触发器上电 L1:主电路参数超限 L2:快速熔断器熔断附:有关电源零线“N ”的说明三相可控硅调压/整流主电路的主要形式如下:U AB主电路电源千欧)当主电路电源为三相四线制时,电源零线“N ”可直接接入触发器,当快速熔断器发生一只或两只熔断时触发器能在一秒钟内封锁触发脉冲同时给出相应的故障指示及对外输出故障信号;当主电路电源为三相三线制时,若要求快速熔断器熔断检测还有效,则需要用户模拟出电源零线“N ” , 否则快速熔断器熔断检测无效。
可控硅调压原理
可控硅调压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可以通过控制触发角来实现对交流电的调压调速。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可控硅调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机的调速、电炉的温度控制、电磁铁的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对可控硅调压原理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可控硅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可控硅是一种四层三端口的器件,它的主要结构包括阳极、阴极和控制端。
当控制端施加一个触发脉冲时,可控硅将导通,并开始导通电流。
而一旦导通后,可控硅将一直保持导通状态,直到电流下降到零或者直流电压变为负值。
这种特性使得可控硅可以用来实现对交流电的调压控制。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可控硅调压的原理。
在交流电路中,可控硅可以通过改变触发角来控制电压的大小。
触发角是指在每个交流周期内,可控硅开始导通的相位角度,通常用α表示。
当触发角为0时,可控硅将在每个交流周期的起始阶段就开始导通,此时输出电压为最大值。
而当触发角为π时,可控硅将在每个交流周期的中点才开始导通,此时输出电压为零。
因此,通过改变触发角,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可控硅调压的优点和应用。
可控硅调压技术具有调节范围广、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控制可控硅的触发角,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同时,可控硅调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电磁铁的控制等领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总之,可控硅调压技术是一种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的调压技术,它通过改变触发角来实现对交流电的调压调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灵活运用可控硅调压技术,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可控硅调压原理有所帮助。
可控硅调压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电压的调节。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可控硅的导通控制:可控硅由两个PN结组成,当施加一个
正向偏置电压时,只有当继续施加一个正向的触发信号时,才能使可控硅导通。
这个触发信号会使可控硅的PN结之间的空
间电荷区域趋于消失,从而将可控硅从绝缘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
2. 脉宽调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触发信号的宽度来调节,这被称为脉宽调制。
控制触发信号的宽度越长,可控硅导通的角度就越大,电流也就越大。
3. 调节输出电压:可控硅通过控制导通角度来调节电流,从而影响电路中的电压值。
当可控硅导通的角度较大时,电流越大,电压也就越高;当可控硅导通的角度较小时,电流较小,电压也就较低。
4. 反馈控制:为了使调节电压更加精确,可控硅调压通常采用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通过将电路中的输出电压与设定的目标电压进行比较,然后调整触发信号的宽度,使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
总结起来,可控硅调压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从而调节电流大小,进而影响电路中的电压值。
通过反馈控制,可实现精确的电压调节。
可控硅调压
一种简单实用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内容提要对于采用集成元件实现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方式工作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脉宽调制过零光隔双向可控硅驱动双向可控硅 交流调压电路:输入的是交流电压,而输出电压波形是交流电源电压波形的一部分,并且是可调的,这样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就成为可调。
一般交流调压电路采用的是可控硅控制,其触发方式有二种: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
可控硅过零触发是对可控硅过零的通——断控制。
可控硅导通时,交流电源与负载接通,输出若干个周波电压以后,可控硅被关断,停止交流电压输出;经过一定周波数后,再使可控硅通,如此重复进行。
通过改变导通时间对固定重复周期的比值,从而改变输出电压有效值的大小。
可控硅的移相触发是对可控硅的导通角控制。
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都以一定的延迟角去触发可控硅的导通,经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达到输出电压可调的目的。
可控硅的移相触发往往在可控硅导通的瞬间使电网电压出现畸变,带来高次谐波,给电网中的其它用电设备和通讯系统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对于电阻性负载在可控硅导通时有较大的冲击电流。
可控硅过零触发方式是把可控硅导通的起始点限制在电源电压过零处,它能很好的抑制移相触发所产生的高次谐波和避免因较大冲击电流引起的电压瞬时大幅度下降。
一般的三相交流可控硅过零触发开关电路由同步电路、检零电路等组成,结构复杂,可靠性低,采用分离元件故障率高。
本文介绍一种用集成元件构成的三相交流可控硅过零触发调压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PWM脉冲形成电路、过零触发光隔离双向可控硅驱动等组成,电路如图1所示。
图1调压电路原理图1 PWM脉冲形成及脉宽调制电路利用在开关电源中应用较多的TL494双端脉宽调制器集成元件实现可控硅触发脉冲的形成及导通比控制。
将集成元件TL494的5、6脚分别接振荡器的电阻(R T)、电容(C T),通过改变电阻电容的大小,既可调节触发脉冲的频率(为保证频率的稳定性应采用金属膜电阻和漏电流小的电容),将TL494的1、2、3、15、16、13脚接地,7脚接地,12、11脚接电源正端,4脚接控制电压,10脚输出脉冲序列。
三相可控硅调压原理
三相可控硅调压原理
三相可控硅调压原理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调压方式。
它利用可控硅元件的导通角控制来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值,从而达到调整电压的目的。
三相可控硅调压原理基于电压和电流的正弦周期性变化,在合适的时机打开可控硅,使之导通,从而使电路的负载电压随之增加。
当电路负载电压达到需要的数值后,可控硅会自动断开,从而保持电路负载电压不变。
三相可控硅调压原理的基本过程是,通过三相变压器将输入电压降低到适合可控硅工作的电压,然后接入三相可控硅电路。
三相可控硅电路包括三个可控硅元件,它们分别控制电路的三个电相。
可控硅元件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在一定的控制电压下,可以控制其导通角度。
当可控硅导通时,电路负载电压随之增加;当可控硅停止导通时,电路负载电压减小。
根据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不同,可以改变电路负载电压的大小。
通过合理地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可以实现电压的精确调节。
三相可控硅调压原理基于电压的可控性,可以实现较大范围内的电压调节。
它具有调节精确、可靠性高等优点,并且可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可控硅调压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压调整、电压稳定控制以及电力负荷的优化调度等方面。
可控硅的调压与应用原理
可控硅的调压与应用原理1. 引言可控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调压和开关控制领域。
它具有简单、可靠、高效的特点,在电力工业、电子电气设备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可控硅的调压原理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可控硅的调压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具有三个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包括主极(又称阳极)、控制极(又称阴极)和触发极。
通过控制极对可控硅的电子特性进行操控,可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可控硅具有半导体二极管和开关的特性,当控制极施加正向电压时,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当控制极施加反向电压或不施加电压时,可控硅处于截止状态。
可控硅的调压原理根据施加到控制极上的触发电压来实现调整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
当触发电压达到一定阈值时,控制极将导通,并将交流电源的电流通过。
通过调整触发电压的大小和时机,可以控制交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大小。
3. 可控硅的应用3.1 交流电调压可控硅在交流电调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整触发电压的大小和时机,实现对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在电力工业中,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压控制、变压器调压装置等领域,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3.2 电子电气设备可控硅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设备中,作为调压和开关控制的核心器件。
例如,可控硅被用作电炉、电焊机、UPS电源等设备的调压模块,以确保设备的稳定工作。
3.3 家用电器在家用电器领域,可控硅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例如,可控硅可以用于电灯的调光控制,通过调整触发电压,实现灯光的亮度调节。
此外,可控硅还可以用于家用电器的开关控制,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4. 可控硅的优势和不足可控硅作为一种电子器件具有以下优势: - 简单可靠:可控硅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工作稳定可靠; - 调压精度高:可控硅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精确调整; - 适应性强:可控硅可以适应不同的负载特性,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然而,可控硅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快速开关:可控硅的控制速度有限,无法进行高速开关操作; - 占用空间:可控硅的体积相对较大,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容纳。
可控硅调压的原理
可控硅调压的原理
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可控性的半导体器件,常用于电源和电机调速控制。
它的原理是基于PN结的整流特性和控制门极的
触发信号。
可控硅由PNPN结构组成,其中两个PN结为阳极(A)和阴
极(K),另外两个PN结为控制极(G1)和控制极(G2)。
在正向电压施加到阳极和阴极之间时,只有当阳极的电压高于阴极的电压时,才能使PN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从而导通整流。
可控硅的导通是通过控制极的触发信号实现的。
触发信号加在G2上,当G2电压高于阳极电压时,P2-N2结会被击穿,导致可控硅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出现低阻抗通路,电流可以通过。
当触发信号的幅值减小或消失时,P2-N2结会恢复到高阻抗状态,导致可控硅失去导通能力。
根据控制极的触发信号波形和相位,可控硅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压调速功能。
例如,当触发信号是单脉冲波形,且处于正半周期内时,可控硅只在阳极电压高于阴极电压的瞬间导通,实现单脉冲调压功能。
如果触发信号是正弦波形,且处于正半周期内时,可控硅将以较小的导通角来导通,实现调压调速功能。
总之,可控硅调压的原理是基于PN结的整流特性和控制极的
触发信号,通过改变触发信号的幅值、相位和波形,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调压控制。
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的工作原理1.晶闸管结构:可控硅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有四个层,由P-N-P-N的结构组成。
P-N结形成PNP和NPN管两个双极晶体管的结合。
晶闸管内部还有一个控制电极(即门极)和两个主电极(即阳和阴极)。
2.晶闸管的导通方式:晶闸管的导通方式包括正向导通和反向导通。
-正向导通:当阳极接到正电压且门极施加正脉冲或正直流电压时,PNP管的基结区会由于电子的注入而形成导电通道,使得晶闸管导通。
一旦晶闸管被压阻,它将继续导通,直到输电线上的电流降为零或通过管子的流过电流降到维持当前电压的最小值。
此时,控制电流可以被从逆向回火电压中提防。
-反向导通:当阳极接到负电压且门极施加正脉冲或正直流电压时,晶闸管的两个PN结都会逆向击穿,形成双向导通通道。
在这种模式下,晶闸管将进行双向导通电流。
3.可控硅的调压控制:可控硅的调压控制是通过改变晶闸管的导通和截止时间来实现的。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施加控制信号脉冲来完成,控制信号脉冲可以是正脉冲、负脉冲、半波脉冲、宽脉冲等。
-正脉冲控制:当正脉冲施加到门极时,PNP管的基结区将注入电子,从而使得晶闸管导通。
增加正脉冲宽度会导致晶闸管导通时间增加,从而增加输出电压。
-负脉冲控制:当负脉冲施加到门极时,NPN管的基结区将注入电子,从而引起反向电流流动,使得晶闸管截止。
增加负脉冲宽度会导致晶闸管截止时间增加,从而降低输出电压。
-半波脉冲控制:半波脉冲控制是通过将正脉冲和负脉冲的开关信号交错施加到门极来实现的。
半波脉冲控制可以实现输入电压的改变范围更大。
-宽脉冲控制:在宽脉冲控制下,由于晶闸管的导通和截止时间可以通过调整控制信号宽度来改变,因此可以实现更大的输入电压范围。
总的来说,可控硅调压器通过改变晶闸管的导通和截止时间来调整输出电压。
不同的控制信号脉冲可以实现不同范围的电压调节。
这种调压器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实现精确的电压控制,以适应不同的负载需求。
同时,由于可控硅具有高效率和可靠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调节和电机控制系统中。
可控硅调压电路原理
可控硅调压电路原理
可控硅调压电路原理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调节电压的方法。
它通过可控硅器件(又称二极管可控整流器)控制电流的导通时间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可控硅器件是一种具有三个电极的半导体元件,包括主电极、控制电极和门极。
当在主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加上一定的正向电压,使得主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的结反向偏置矩形区域变窄,从而使得可控硅器件产生导通状态。
而若在主电极与控制电极间施加一定的反向电压,或是通过门极施加一个周期性的触发信号,可控硅器件将被迫断开导通状态。
可控硅调压电路主要由可控硅器件、控制电路和功率元件组成。
在控制电路中,通过对可控硅器件主、控制电极之间的脉冲信号的调节,控制器件导通时的时间和导通周期的比例。
在功率元件中,通过将可控硅器件与负载(如电阻、电感或电容)相连,使得输出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得到控制。
可控硅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当输入电压施加到可控硅调压电路时,可控硅器件会在每个正弦周期的起始瞬间导通,从而导致电流在主电极和控制电极之间流通。
然后,可控硅器件会在每个正弦周期的结束瞬间断开导通。
因此,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时间和导通周期的比例,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总的来说,可控硅调压电路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导通时间的长
短,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这种电路具有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可控硅 调压 原理
可控硅调压原理
可控硅调压原理是基于可控硅器件的特性实现的。
可控硅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能够控制电流通过的时间和大小。
当可控硅的控制端施加一个正向脉冲触发信号时,可控硅就会导通,电流可以通过;当不施加触发信号时,可控硅处于断态,电流无法通过。
这种控制特性使得可控硅可以实现电压的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可控硅通常与变压器相结合使用。
当可控硅导通时,变压器的一侧与电源相连,另一侧与负载相连,电流就可以通过变压器传输到负载上。
而当可控硅截止时,电流无法经过变压器,负载便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因此,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可以实现调压的目的。
当导通时间较长时,电流传输的时间也就较长,负载得到的电压就较高;当导通时间较短时,电流传输的时间也就较短,负载得到的电压就较低。
通过改变触发信号的频率和宽度,可以实现连续的调压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可控硅调压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电源的电压和频率要与可控硅的额定值相匹配,脉冲触发信号的频率和宽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等。
此外,为了保证可控硅的稳定工作,还需要进行散热和保护措施。
可控硅调压器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器工作原理可控硅调压器是一种用于调节电流和电压的电子器件,它由可控硅(也称为晶闸管)和辅助电子元件组成。
可控硅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能够控制电流的通断以及电压的输出,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例如家用电器、变压器、电动机等。
可控硅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控制。
可控硅有三个引脚,分别为阳极(Anode)、阴极(Cathode)和控制端(Gate)。
当可控硅的阳极接受到正向电压,阴极接地时,可控硅处于关断状态,无法导通电流。
当控制端施加一个正脉冲信号时,可控硅会从关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允许电流通过。
可控硅调压器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来调节输出电压。
可控硅导通的时间取决于控制端施加的信号的宽度和频率。
当控制端施加一个窄的脉冲信号时,可控硅导通的时间很短,输出电压较低;而当控制端施加一个宽的脉冲信号时,可控硅导通的时间较长,输出电压较高。
通过控制控制端信号的宽度和频率,可实现输出电压的连续调节。
触发电路通常采用触发变压器或电容压控触发器来产生控制信号。
触发变压器将输入电压变换为控制端所需的电压和电流,用来触发可控硅的导通。
电容压控触发器则通过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来产生触发信号,实现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
控制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发生器和比较器。
控制信号发生器根据用户的需求产生控制信号的频率和宽度,而比较器则将控制信号与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并调整控制信号的宽度和频率,以达到输出电压的稳定。
可控硅调压器还可以具有保护功能,例如过电压保护和过流保护。
过电压保护是通过检测输出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立即使可控硅关断来防止设备损坏。
而过流保护是通过检测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立即使可控硅关断来避免电流过载。
总之,可控硅调压器是一种基于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控制的电子器件,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它包括触发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功能,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中。
可控硅调压原理
可控硅调压原理
可控硅调压原理是指利用可控硅器件进行电压调节的一种方法。
可控硅是一种电子器件,可以根据外界控制信号来控制其通断状态。
在电压调节中,可控硅通过控制其导通角来实现电压的调整。
可控硅调压原理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可控硅的触发特性实现电压的调整。
当给定一个触发脉冲信号时,可控硅会被触发导通,电流可以通过器件流过。
而在没有触发信号时,可控硅会保持阻断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具体而言,在可控硅调压电路中,将可控硅与电压源,负载以及触发电路相连。
当电压源施加到可控硅上时,如果没有触发信号,可控硅处于阻断状态,负载两端之间没有电流通过。
当触发电路产生触发脉冲信号时,可控硅会被触发导通,电流可以通过负载。
通过改变触发脉冲信号的频率、宽度以及相位等参数,可以实现电压的调整。
可控硅调压原理的优点是调节范围广泛,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
同时,可控硅还具有较高的电流承载能力和较低的开关损耗,适用于许多不同的电压调节应用。
然而,可控硅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需要额外的触发电路,较高的功耗和较大的尺寸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调压器件。
交流调压原理—可控硅
交流调压原理—可控硅可控硅(也称可控二极管或晶闸管)是一种能够实现电流的可控制和调节的半导体器件。
它的调压原理是利用P-N结的正反向特性来控制电流的流动。
可控硅主要由两个P型半导体与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
当将正向电压施加在PN结上时,就会出现导通状态。
但是,只有当施加的电压超过硅件的阈值电压(也称触发电压)时,才会导通。
在不施加触发电压时,可控硅处于阻断状态,即不允许电流通过。
当施加正向触发电压时,PN结上的电子和空穴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向相反方向移动,导致导电质的扩展。
这种扩展导电质被称为扩散区,扩散区的电阻远远小于PN结的电阻。
因此,一旦可控硅导通,电流就会大幅增加。
可控硅还有一个特点,即一旦进行导通,即使去掉触发电压,它也会一直保持导通状态。
只有当电流小于可控硅的保持电流时,它才会回到阻断状态。
基于可控硅的调压原理,可以通过控制触发信号的时间和电压来实现对电流的调节。
通过调节触发时间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长,从而控制电流的大小。
调节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可控硅的导通阈值,进而调节电流的大小。
在实际的应用中,可控硅的调压原理通常用于电力控制和信号传输控制。
例如,在电力调节领域,可控硅可以在交流电路中实现电压调整或功率控制。
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可以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
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可控硅可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电力传输。
此外,可控硅的调压原理还可以用于交流电调压器(也叫控制硅调压器)的设计。
交流电调压器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整输出电压,实现对负载电压的稳定和可调节。
总之,可控硅的调压原理是通过控制硅件的触发时间和电压来实现对电流的调节。
它的特点是具有可控性、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和信号传输控制等领域。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
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动作快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交流调压器多采用可控硅调压器。
这里介绍一台电路简单、装置容易、控制方便的可控硅交流调压器,这可用作家用电器的调压装置,进行照明灯调光,电风扇调速、电熨斗调温等控制。
这台调压器的输出功率达100W,一般家用电器都能使用。
1:电路原理:电路图如下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由可控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电路原里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双基极二极管T1构成张弛振荡器作为可控硅的同步触发电路。
当调压器接上市电后,220V交流电通过负载电阻RL经二极管D1—D4整流,在可控硅SCR的A、K两端形成一个脉动直流电压,该电压由电阻R1降压后作为触发电路的直流电源。
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时,整流电压通过R4、W1对电容C充电。
当充电电压Uc达到T1管的峰值电压Up时,T1管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电容C通过T1管的e、b1结和R2迅速放电,结果在R2上获得一个尖脉冲。
这个脉冲作为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SCR 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
可控硅导通后的管压降很低,一般小于1V,所以张
弛振荡器停止工作。
当交流电通过零点时,可控硅自关断。
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电容C又从新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便可调整负载RL上的功率了。
可控硅调压器工作原理
可控硅调压器工作原理可控硅调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控制交流电的电压。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可控硅的导通特性和控制电路的设计。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可控硅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可控硅的特性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四层材料组成,分别是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当可控硅的控制电极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只有当阳极施加正向电压大于或等于可控硅的阈值电压时,可控硅才会导通。
一旦可控硅导通,它将保持导通状态,直到阳极电流降至零。
二、可控硅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可控硅调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节交流电的电压。
通常,可控硅调压器采用单相半波或全波整流电路,如单相半波可控硅调压器和单相全波可控硅调压器。
1. 单相半波可控硅调压器单相半波可控硅调压器由一个可控硅和一个负载组成。
当交流电源施加在可控硅的阳极和负极上时,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可以控制负载上的电压。
当可控硅导通时,负载上的电压接近交流电源的峰值;当可控硅截止时,负载上的电压接近零。
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可以调节负载上的电压。
2. 单相全波可控硅调压器单相全波可控硅调压器由两个可控硅和一个负载组成。
当交流电源施加在可控硅的阳极和负极上时,通过控制两个可控硅的导通角,可以控制负载上的电压。
当一个可控硅导通时,负载上的电压接近交流电源的峰值;当两个可控硅都截止时,负载上的电压接近零。
通过改变两个可控硅的导通角,可以调节负载上的电压。
三、可控硅调压器的应用可控硅调压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调节电压的场合,例如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和电力系统等。
它具有以下优点:1. 调压范围广:可控硅调压器可以调节交流电的电压范围从零到最大值,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2. 调压精度高:可控硅调压器可以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实现精确的电压调节,保证负载的稳定工作。
3. 响应速度快:可控硅调压器的响应速度很快,可以快速调节电压,适应负载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 交流调压电路交流调压电路采用两单向晶闸管反并联(图6—1(a))或双向晶闸(图6-1(b)),实现对交流电正、负半周的对称控制,达到方便地调节输出交流电压大小的目的,或实现交流电路的通、断控制。
因此交流调压电路可用于异步电动机的调压调速、恒流软起动,交流负载的功率调节,灯光调节,供电系统无功调节,用作交流无触点开关、固态继电器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图6—1 交流调压电路交流调压电路一般有三种控制方式,其原理如图6-2所示。
图6-2 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式(1)通断控制通断控制是在交流电压过零时刻导通或关断晶闸管,使负载电路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然后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导通周波数与关断周波数的比值,实现调节交流电压大小的目的.通断控制时输出电压波形基本正弦,无低次谐波,但由于输出电压时有时无,电压调节不连续,会分解出分数次谐波。
如用于异步电机调压调速,会因电机经常处于重合闸过程而出现大电流冲击,因此很少采用。
一般用于电炉调温等交流功率调节的场合。
(2)相位控制与可控整流的移相触发控制相似,在交流的正半周时触发导通正向晶闸管、负半周时触发导通反向晶闸管,且保持两晶闸的移相角相同,以保证向负载输出正、负半周对称的交流电压波形。
相位控制方法简单,能连续调节输出电压大小。
但输出电压波形非正弦,含有丰富的低次谐波,在异步电机调压调速应用中会引起附加谐波损耗,产生脉动转矩等。
(3)斩波控制斩波控制利用脉宽调制技术将交流电压波形分割成脉冲列,改变脉冲的占空比即可调节输出电压大小.斩波控制输出电压大小可连续调节,谐波含量小,基本上克服了相位及通断控制的缺点。
由于实现斩波控制的调压电路半周内需要实现较高频率的通、断,不能采用晶闸管,须采用高频自关断器件,如GTR、GTO、MOSFET、IGBT等。
实际应用中,采取相位控制的晶闸管型交流调压电路应用最广,本章将分别讨论单相及三相交流调压电路.6。
1。
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原理图如图6—1所示,其工作情况与负载性质密切相关。
1.电阻性负载纯电阻负载时交流调压电路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波形如图6-3所示。
电路工作过程是:在电源电压正半周、移相控制角时刻,触发导通晶闸管VT1,使正半周的交流电压施加到负载电阻上,电流、电压波形相同。
当电压过零时,VT1因电流为零而关断。
在控制角为时触发导通VT2,负半周交流电压施加在负载上,当电压再次过零时,VT2因电流为零而关断,完成一个周波的对称输出。
当时,输出电压最大;当时。
改变控制角大小可获得大小可调的交流电压输出,其波形为“缺块"正弦波。
正因为电压波形有缺损,才改变了输出电压有效值,达到了调压的目的,但也因波形非正弦带来了谐波问题。
交流输出电压有效值U与控制角的关系为(6—1)式中为输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负载电流有效值为,则交流调压电路输入功率因数为(6-2)对图6-3所示电阻负载下输出电压进行谐波分析。
由于正、负半波对称,频谱中将不含直流及偶次谐波,其富里叶级数表示为(6—3)式中基波和各次谐波电压有效值为(6—4)根据式(6—4),可以绘出基波和各次谐波电压标么值随控制角的变化曲线,其电压基值取为。
可以看出,随增大,波形畸变严重,谐波含量增大。
由于电阻负载下电流、电压同相位,图6-4关系也适合于电流谐波分析。
综上所述,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控制角移相范围为,晶闸管导通角,输出电压有效值调节范围为,可以采用单窄脉冲实现有效控制。
2。
电感—电阻性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电阻性负载及各处波形如图6-5所示。
由于电感的储能作用,负载电流会在电源电压过零后再延迟一段时间后才能降为零,延迟的时间与负载的功率因数角有关.晶闸管的关断是在电流过零时刻,因此,晶闸管的导通时间不仅与触发控制角有关,还与负载功率因数角有关,必须根据与的关系分别讨论。
为分析方便,将VT1导通时刻取作时间坐标的原点,这样电源电压可以表达为(6—5)在VT1导通的角范围内,可写出电路方程(6—6)在初始条件下,方程解为(6-7)式中,是负载电流的稳态分量,它滞后于电压一个功率因数角;为以时间常数衰减的自由分量,其初始值与有关;波形如图6-5中所示。
由于时,代入这个边界条件可得(6-8)这是一个关于的超越方程,表达了导通角的关系。
由于时意味负载电流连续,时意味断续,因此也表达了电流连续与否的运行状态。
根据大小关系,角或电路运行状态不同。
1)当时,利用作参变量,可得不同负载特性下曲线族;如图6—6所示。
对于任一阻抗角的负载,当时;当至逐步减小时(不包括这个点),逐步从零增大到接近,负载上电压有效值也从零增大到接近,负载电流断续,输出电压为缺块正弦波,电路有调压功能,如图6—7(a)所示.2)当时,电流中只有稳态分量,电流正弦、连续,。
电路一工作便进入稳态,,输出电压波形正弦,调压电路不起调压作用,处于“失控"状态。
此时关系如图6—6中的孤立点所示,波形如图6—7(b)所示。
3) 当且采用窄脉冲触发时,由式(6-8)可解出,即每个晶闸管导通时间将超过半周期。
由于反并联的两晶闸管触发脉冲相位严格互差180o,故在到来时VT1仍在导通,其管压降构成对VT2的反向阳极电压,VT2不能导通。
而当VT1关断后虽使VT2反偏电压消失,但的窄脉冲也已消失,VT2仍不能导通,造成各个周期内只有同一个晶闸管VT1导通的“单管整流”状态,输出电流为单向脉冲波,含有很大直流分量,如图6—7(c)所示。
这会对电机、电源变压器之类小电阻、大电感性能负载带来严重危害,此时应考虑改用宽脉冲触发方式。
图6-6 时关系图6-7 不同时波形4)当且采用宽脉冲触发时,特别是采用后沿固定、前沿可调、最大宽度可达180o的脉冲列触发时,可以保证反并联的两晶闸管均可靠导通,电流波形连续,如图6—7(d)所示.与时不同的是无论触发角多大,晶闸管均在处导通。
由于电流连续,无电压调节功能,也处于“失控”状态。
综上所述,交流调压器带电感-电阻负载时,为使电路工作正常,需保证:1);2)采用宽度大于60o的宽脉冲或后沿固定、前沿可调、最大宽度可达180o的脉冲列触发。
6。
1。
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工业中交流电源多为三相系统,交流电机也多为三相电机,应采用三相交流调压器实现调压。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与三相负载之间有多种联接方式,其中以三相Y接调压方式最为普遍。
1。
Y型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图6—9为Y型三相交流调压电路,这是一种最典型、最常用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它的正常工作须满足:1)三相中至少有两相导通才能构成通路,且其中一相为正向晶闸管导通,另一相为反向晶闸管导通;2)为保证任何情况下的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应采用宽度大于60o的宽脉冲(列)或双窄脉冲来触发;3)从VT1到VT6相邻触发脉冲相位应互差60o。
为简单起见,仅分析该三相调压电路接电阻性负载(负载功率因数角)时,不同触发控制角下负载上的相电压、电流波形,如图6-10所示。
图6—10 Y接三相交流调压电路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电阻负载)1)时的波形如图6—10(a)所示。
当时触发导通VT1,以后每隔60o依次触发导通VT2、VT3、VT4、VT5、VT6.在区间内,为正,为负,VT5、VT6、VT2同时导通;在区间内,VT6、VT1、VT2同时导通,…….由于任何时刻均有三只晶闸管同时导通,且晶闸管全开放,负载上获得全电压。
各相电压、电流波形正弦、三相平衡.2)时波形如图6-10(b)所示。
此时情况复杂,须分子区间分析。
①:时,变正,VT4关断,但未到位,VT1无法导通,A相负载电压。
②:时,触发导通VT1;B相VT6、C相VT5均仍承受正向阳极电压保持导通。
由于VT5、VT6、VT1同时导通,三相均有电流,此子区间内A相负载电压(电源相电压)。
③:时,过零,VT5关断;VT2无触发脉冲不导通,三相中仅VT6、VT1导通。
此时线电压施加在RA、RB上,故此子区间内A相负载电压。
④:时,VT2触发导通,此时VT6、VT1、VT2同时导通,此子区间内A 相负载电压.⑤:时,过零,VT6关断;仅VT1、VT2导通,此子区间内A相电压。
⑥:时,VT3触发导通,此时VT1、VT2、VT3同时导通,此子区间内A相电压。
负半周可按相同方式分子区间作出分析,从而可得如图(b)中阴影区所示一个周波的A相负载电压波形.A相电流波形与电压波形成比例.3)用同样分析法可得、、时A相电压波形,如图6-10(c)、(d)、(e)所示。
时,因,虽VT6、VT1有触发脉冲但仍无法导通,交流调压器不工作,故控制角移相范围为(0~150o).当三相调压电路接电感负载时,波形分析很复杂。
由于输出电压与电流间存在相位差,电压过零瞬间电流不为零,晶闸管仍导通,其导通角不仅与控制角有关,还和负载功率因数角有关。
如果负载是异步电动机,其功率因数角还随运行工况而变化。
6.1.3 其他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当交流调压电路采用通断控制时,还可以实现交流调功和交流无触类开关的功能。
1.交流调功电路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交流电压过零时刻将负载与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实现交流电压的整周波通断控制.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与断开周波数的比例,实现负载平均功率的调节,称为交流调功电路,其控制思想如图6—2(a)所示.由于晶闸管导通都在电源电压过零时刻,这样负载电压、电流均为完整正弦波,不会对电网产生高、低次谐波的污染.但是可以以导通与关断总时间为周期分解出分数次谐波来,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有一定的谐波干扰,如图6—11为图6—2(a)通、断周波数下(通二个周波、断一个周波)电阻性负载中电流频谱,图中为次谐波有效值,为导通时负载电流幅值。
可以看出,电流中不含整数倍电源频率的谐波,但含有非整数倍频率谐波,且在电源频率附近非整数倍频率谐波含量较大。
如前所叙,这种调功电路主要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2.交流无触点开关如果将反并联的两单向晶闸管或单只双向晶闸管串入交流电路,代替机械开关起接通和关断电路的作用,就构成了交流无触点开关。
这种电力电子开关无触点,无开关过程的电弧,响应快,其工作频率比机械开关高,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导通时有管压降,关断时有阳极漏电流,因而还不是一种理想的开关,但已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交流无触点开关主电路与交流调压电路相同,但其开通与关断是随机的,可以分为任意接通模式和过零接通模式。
前者可在任何时刻使晶闸管触发导通,后者只能在交流电源电压过零时才能触发晶闸管,因而有一定开通时延,如50Hz交流电网中,最大开通时延约10m s。
关断时,由于晶闸管的掣住特性,不能在触发脉冲封锁时立即关断;感性负载又要等到电流过零时才能关断,均有一定关断时延.图6—12(a)是一种简单交流无触点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