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突发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通用5篇)
突发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通用5篇)网络舆情预案可以帮助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减轻舆情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突发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突发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精选篇1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
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
意识形态舆情突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舆情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各类突发舆情事件。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及时处置。
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舆情事件。
2. 及时报告,统一领导。
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舆情事件,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 科学应对,准确引导。
根据舆情事件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准确引导舆论。
4. 协同配合,共同应对。
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舆情事件。
四、组织体系1. 成立意识形态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舆情监测。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 舆情报告。
发现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舆情事件,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
3. 舆情研判。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舆情事件进行研判,分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4. 启动预案。
根据舆情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5. 应急处置。
各级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6. 信息发布。
准确、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
7. 舆情善后。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加强舆情监测预警。
六、应急处置措施1. 加强舆论引导。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
2.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
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有害信息。
3. 加强与网民互动。
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答疑问,消除误解。
4.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五篇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五篇舆情处置是指对于网络事件引发的舆论危机,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手段,分析舆情发展态势,加强与网络的沟通,以面对面的方式和媒体的语言风格,确保新闻和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我校为有序引导,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等媒体的能力,依据已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
将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我校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
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及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一)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许昌实验中学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我校突发重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舆论。
学校宣传科负责舆情处理,电教网络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二)岗位职责宣传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相关科室: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室突发重大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建立舆情监管机制,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有技术上问题的及时与电教网络中心联系。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一)研判预警对学校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发现重大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宣传科,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预案
一、预案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为保障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2. 设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预案。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 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3. 强化责任,明确分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责任制。
四、工作内容1.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测(1)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测体系,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处置有害信息。
(2)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动态,为决策提供依据。
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1)加强对网络平台、网站的管理,督促其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
(2)对违法违规网站、网络平台进行查处,严厉打击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等有害行为。
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护能力(1)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2)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4. 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宣传引导(1)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
(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五、应急处置1. 制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
2. 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2. 加大经费投入,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意识形态应急预案
意识形态应急预案一、引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对于国家、组织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各种思潮的碰撞、信息的快速传播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引发意识形态方面的危机。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风险和突发事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意识形态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组织)内部可能出现的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舆情危机、思想观念冲突、错误言论传播等。
三、应急处置原则1、快速反应原则一旦发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异常情况,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实事求是原则在处置过程中,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不夸大、不缩小,避免主观臆断。
3、分类处置原则根据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和方法,确保处置效果。
4、协同合作原则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的,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危机。
5、以人为本原则在处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注重人文关怀。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意识形态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_____副组长:_____成员:_____职责: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指挥和协调;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及时向上级汇报处置情况。
2、设立工作小组(1)监测预警组职责:负责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发出预警信号。
(2)应急处置组职责: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3)舆论引导组职责:负责组织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消除不良影响。
(4)综合保障组职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物资、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保障。
五、监测与预警1、建立监测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监测、舆情分析、内部报告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
2、确定预警指标根据监测数据和实际情况,确定预警指标,如舆情热度、传播范围、负面影响程度等。
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应急预案为科学有效应对处置网上舆情,全面做好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引导和处置工作,依法管控网上负面舆情和不实言论的传播,维护网络安全,确保网络空间清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根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此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工作流程适用于处置网上出现的关于我场发生的自然灾害、上访维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坚持导向正确、准确及时、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分级处置、有效管理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网下管什么,网上就管什么”的原则,对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网络负面舆情或谣言,进行有效监控和引导,做到预防在先、防患未然。
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平台,弘扬网上主旋律,传播网上正能量,澄清负面网络谣言,推进网络舆情管理、应急处置和宣传引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属地管控,各负其责。
各级党组领导班子对本部门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首要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
工作成效纳入文明单位和平安单位考核范围。
2.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
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
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3.分级响应,有序应对。
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一)工作机构成立鹿场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王春臻同志任组长,副场长及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面临着网络舆情带来的新挑战。
为有效应对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舆情风险,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掌握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舆情动态;2. 做好舆情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措施;3. 加强舆情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环境;4. 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稳定。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
2. 设立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舆情监测、分析、处置等工作。
3.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成立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学院范围内的舆情处置工作。
四、预案内容(一)舆情监测1.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对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舆情进行实时监测。
2. 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舆情来源、传播途径、传播范围、涉及人员等,形成舆情日报。
(二)舆情分析1. 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深入分析,判断舆情性质、影响范围、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等。
2. 根据舆情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三)舆情处置1. 对正面舆情,及时回应关切,宣传学校工作成果,扩大正面宣传覆盖面。
2. 对负面舆情,积极引导舆论,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声誉。
3. 对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好舆情处置工作。
(四)舆情引导1. 加强与媒体、网络平台的沟通,引导舆论走向。
2. 通过校园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师生关切。
3. 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生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五)应急预案1. 对可能引发舆情的突发事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责任分工等。
2. 对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好舆情处置工作。
五、预案实施与保障(一)实施要求1.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将其纳入日常工作。
网络意识形态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加强我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应对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网络谣言传播事件;(2)网络舆论引导失灵事件;(3)网络有害信息传播事件;(4)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突发事件。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快速反应,妥善处置;(3)属地管理,分级负责;(4)信息公开,引导舆论。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1)组长:单位主要领导;(2)副组长:分管领导;(3)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 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分析研判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3)制定应急处置方案;(4)监督、检查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3.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负责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报告;(2)负责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3)负责组织应急演练;(4)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沟通。
三、应急处置程序1. 舆情监测(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实时监测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动态;(2)对监测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分类、分级;(3)对重点网络舆情进行跟踪、研判。
2. 紧急响应(1)发现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研判事件性质、影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3)向相关部门、单位通报情况,明确责任分工。
3. 应急处置(1)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采取相应措施:①网络谣言传播事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②网络舆论引导失灵事件:加强舆论引导,纠正错误观点,稳定舆情;③网络有害信息传播事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消除有害信息;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突发事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稳定。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对特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或组织机构等进行攻击、歪曲和扭曲的信息,旨在操纵公众思维,制造社会混乱的行为。
面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迅速反应和妥善处理。
二、应急预案内容1. 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建立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的应急指挥体系,包括舆情监测、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专业人员。
指挥体系应具备快速决策、信息分享和资源调配的能力,以保障应急处理的高效性和及时性。
2. 加强舆情监测与预警利用舆情监测工具和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监测关键词、热点事件和敏感信息等,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3. 快速反应和传播利好信息在舆情事件发生后,需要迅速反应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
积极收集并发布有利于稳定舆情、宣传正确信息的利好资源。
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主动引导舆论,减少负面影响和误导。
4. 建立危机处理机制针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
包括防范措施、应急处理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合作机制等。
确保在舆情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相关工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5. 提升公众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对与防范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升公众对网络舆情的辨识能力和应对意识。
培养公众正确理性的网络使用态度,减少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从而增强社会抵御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能力。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对于涉及国际范围的意识形态网络舆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与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共同努力,共同应对网络舆情的挑战,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
三、总结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挑战性,应急预案的建立对于及时应对和处理舆情事件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加强舆情监测和预警、快速反应与传播利好信息、建立危机处理机制、提升公众意识和能力,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等措施,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应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预警等级划分
根据舆情事件的紧急程度、影响范围 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预警等级 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VS
一级预警表示情况特别严重,需要立 即采取行动;二级预警表示情况较为 严重,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应对;三 级预警表示情况较轻,需要适当关注 并做好准备。
预警发布与响应
01
根据预警等级,选择适当的渠 道发布预警信息,如政府公告 、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
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渠道, 包括在线会议、即时通讯 工具等,以便相关人员及 时获取信息。
网络安全保障
1 2
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 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以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安全审计机制
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 行实时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威胁。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 治理指南》
《信息安全技术 网 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 要求》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 理办法》
相关预案及流程图
《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预案 》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流程图》
《信息报告流程图》
《事件处置流程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制定相 应的应急响应预案,包括应对 措施、资源调配、信息沟通等 。
03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动相关 资源,做好应对舆情事件的准 备。
04
应急处置流程
处置原则
统一领导
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防止出现多头领导和信息不一致的 情况。
快速响应
在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发生后,应迅速 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事态扩大。
报送对象
预案更新和修订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报送 ,以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集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民意或舆论,是人们对特定事件、问题或议题的一种集体意见。
而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互联网上特定意识形态群体产生的舆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传播和宣传的一种网络舆情。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引发大规模的舆论风暴,甚至对政府稳定、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因此,建立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应急预案要明确组织架构。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需要明确负责处理网络舆情的部门或机构,并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架构。
此部门或机构应聚集舆情分析专家和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舆情,制定相应的对策。
其次,应急预案要建立信息收集和监测系统。
针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预案需要设立信息收集和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监测各类网络舆情信息,包括发布者、内容、传播途径等。
这一系统需要能够覆盖主要的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及时发现并掌握舆情的动向。
再次,应急预案要制定应对策略。
在发现并了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后,预案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采取言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减少负面影响;积极回应和解释情况,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在必要时加强网络监管,维护社会秩序;通过与舆论领袖沟通等多种方式控制和引导舆论。
最后,应急预案要进行定期演练和修订。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舆情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并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优化预案的内容和措施。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
通过明确组织架构、建立信息监测系统、制定应对策略,并在定期演练和修订的基础上完善预案,可以有效应对各类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针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应急预案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舆情评估标准和风险评估机制。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一般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情绪性,因此,制定相应的舆情评估标准和风险评估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加强 XX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全港航系统正常工作秩序,结合中心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 系统被网络媒体登载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公共安全、权力监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
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舆论层面的回应。
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三、组织机构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委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组织有关部门审定应对不良舆情信息发布方案、发布口径、原则、内容及范围;审定统一的新闻发布稿;确定接受媒体采访的相关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科,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舆情信息的监测、搜集、整理、研判以及对外宣传、解释和应对的具体工作。
四、分类处置指网民在网络平台对港航系统政策、管理或其他重要问题进行询问、提出质疑、表达诉求,仅有少量围观的舆情(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量等均在 50 条/篇),且未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 介入报道,评论量也是零星分布。
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领导小组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空间并非一片净土,各种错误思想、有害信息、极端言论等不断涌现,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确保网络空间清朗,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范能力,及时发现、处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2. 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应对的格局;3. 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预案实施、信息收集、情况报告等工作;3.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四、预案措施1. 预防预警(1)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网络行为和有害信息;(2)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对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实时跟踪、分析;(3)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 应急响应(1)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2)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3. 应急处置(1)对有害信息、错误思想进行依法处置,维护网络空间秩序;(2)对网络谣言、虚假信息进行辟谣,消除负面影响;(3)加强对网络论坛、社交平台等的管理,规范网络言论秩序。
4. 信息公开(1)及时发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2)加强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网络氛围;(3)公布应急工作进展,接受社会监督。
5. 后期处置(1)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预案;(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责任落实;(3)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五、预案保障1. 人力资源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及相关部门人员到位;2. 物资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设备、工具;3. 财务保障: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4. 技术保障: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支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应急预案
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
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1. 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传播;2. 网络违法犯罪活动;3. 网络攻击、网络间谍活动;4.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5. 其他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突发事件。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反应,协同处置;3. 明确责任,落实措施;4. 依法依规,确保安全。
四、组织机构1.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协调、联络和调度。
3. 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参与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应急工作。
五、应急响应1.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等级。
3. 根据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
六、应急处置措施1. 调查核实: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进行快速调查核实,查明事件原因、性质和影响范围。
2. 立即处置:对涉及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传播等事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辟谣、删除,防止事件扩大。
3. 依法打击: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依法进行打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 加强防范:对网络攻击、网络间谍活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5. 引导舆论: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6. 恢复秩序: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网络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2. 资金保障:应急工作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实施。
意识形态舆情突发应急预案
意识形态舆情突发应急预案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在当今社会逐渐增多。
这些事件常常突发且具有高度敏感性,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很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意识形态舆情突发事件并做好应急预案,本文将提供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框架。
一、背景分析意识形态舆情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下,公众对某一特定意识形态问题进行大量讨论、传播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行为。
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突发性:意识形态舆情事件通常是突发的,往往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容易引发社会冲突。
2. 敏感性: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很大风险,一旦失控,可能引起恶性循环。
3. 传播速度快: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可以迅速传播,影响范围广。
二、应急预案制定2.1 目标意识形态舆情突发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 - 及时发现、控制和解决意识形态舆情事件,防止可能造成的社会动荡和不良影响; -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安全和权益。
2.2 预案内容意识形态舆情突发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2.2.1 预案制定机构明确应急预案制定的责任机构和相关部门,例如政府、媒体、公安、网络安全等。
2.2.2 预警机制建立意识形态舆情预警机制,包括通过舆情监测、网络分析和专业人员判断等方式,及时发现舆情事件的苗头,并进行预警。
2.2.3 信息收集与分析确保收集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判,判断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程度。
2.2.4 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包括预案执行、指挥协调和信息发布等功能,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调机制。
2.2.5 应急资源调配建立应急资源调配机制,包括人力、物资、技术等方面的资源,确保应对意识形态舆情事件的需要。
2.3 预案流程意识形态舆情突发应急预案的具体流程如下: 1. 预警: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人员的分析判断,发现意识形态舆情事件的苗头,并进行预警。
意识形态应急预案
意识形态应急预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对于国家、社会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碰撞和交流,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危机,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识形态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适用范围(一)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及时、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处理可能对组织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风险和危机事件,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稳定,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组织内部及社会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舆情、思想观念冲突、文化传播争议等。
二、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意识形态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成员包括组织的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等。
(二)信息监测与分析小组负责对各类信息渠道进行实时监测,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意识形态相关的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危机迹象。
(三)舆论引导与宣传小组制定并实施舆论引导策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引导公众舆论,消除负面舆论的影响。
(四)应急处置小组针对已经发生的意识形态危机事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包括调查核实、制定解决方案、组织实施等。
(五)后勤保障与协调小组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保障、人员调配、协调沟通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一)信息收集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网络平台、社交媒体、传统媒体、内部报告等,确保全面、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
(二)风险评估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判断风险的级别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预警发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四、应急响应程序(一)初级响应在发现潜在风险或危机迹象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初级响应,进行初步的调查核实和情况分析,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预案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维护学校政治稳定,确保师生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本预案所称意识形态舆情,是指在校园内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涉及学校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可能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
1.3 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处置的原则。
二、组织架构2.1 学校成立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由校党委书记任指挥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为成员,负责学校意识形态舆情的处置工作。
2.2 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负责日常监测、信息收集、舆情研判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2.3 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报告和处置机制。
三、舆情监测3.1 学校要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体系,利用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络、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涉及学校的意识形态舆情。
3.2 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对所属范围内的舆情监测,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3.3 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定期分析舆情,提出处置建议,报指挥部决策。
四、舆情处置4.1 对于一般性意识形态舆情,由学校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处置,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给予指导。
4.2 对于重大意识形态舆情,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处置。
4.3 学校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要根据舆情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表明立场。
(2)加强对涉及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3)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消除舆情负面影响。
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应对网络意识形态舆情的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各类舆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信仰、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舆情事件。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日常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舆情监测和应对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各层级协同作战,共同应对舆情事件。
3. 实事求是,依法依规。
以事实为依据,依法依规处理舆情事件,确保舆情处置工作公开、透明、公正。
4. 强化责任,严格考核。
明确各部门、各层级在舆情处置工作中的职责,严格考核,确保舆情处置工作落到实处。
四、组织体系1.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舆情监测、研判、处置等工作。
2. 各部门、各层级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层级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
五、舆情监测与研判1. 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全面监测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动态。
2. 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分类、研判,评估舆情事件的性质、影响、发展趋势等。
3. 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舆情监测和研判情况,为舆情处置提供依据。
六、舆情处置1. 针对不同性质的舆情事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1)对于一般性舆情,通过正面引导、澄清事实等方式,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消除负面影响。
(2)对于重大舆情,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调查核实、处置应对等工作。
2. 处置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媒体的沟通协调,确保舆情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一、背景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中来,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是指存在着一定意识形态色彩的互联网舆情,通常与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社会信任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应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预案制定原则1. 快速响应:在发生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时,应立即组织专门应急小组,快速响应及时控制局面。
2. 科学决策:在制定处理方案时,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并采取全面科学的决策方法,以确保所有行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协调性。
3. 紧急处置:在发生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时,应就近采取分散集中等措施,对于较为严重的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及时组织力量开展应急处置。
4. 公正处理:应保持公正,不允许将其政治化、民族化、地方化等,要让舆论真正起到引导社会舆论和舆情的作用。
三、应急响应流程示意图一:应急响应流程1. 接到报警:相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2. 应急小组成立:由相关领导牵头,召集应急专家小组,成立应急小组,确定应急处置方案。
3. 舆情评估:应急小组应对舆情看守即时进行评估,确定舆情影响程度与应对方案。
4. 舆情监控:应急小组负责对事件的舆情进展进行严密的观察与分析,督促舆情发布渠道相应反应,同时对舆情司法外生存环境进行综合掌握。
5. 沟通协调:根据舆情评估,应急小组要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联动,主动宣传正面信息,削弱舆情负面影响,提升其它媒体转发积极性。
6. 应急处置:根据舆情评估结果,应急小组需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切断舆情源头,扼制舆情进一步扩散。
7. 全网营销:应急小组把握正面信息,积极组织发布全盘舆情形势、情况、决策,通过推广营销等办法影响舆情形势。
8. 现场指挥:应急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必要时派遣专人到现场指挥,协助组织力量开展应急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背景和目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舆情形态。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特点是敏感度高,具有较大的马太效应,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产生潜在影响。
为了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保护国家形象,维护社会稳定,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任务与职责
1.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预警: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机制,及时研判舆情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提供预警建议。
2. 快速反应与处置:针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组织专门的应急处置小组,通过迅速反应和处理,尽可能减少舆情事件的损害程度。
3. 宣传引导:借助各类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舆论方向,化解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 各方合作:建立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机制,形成联动的应急处置体系,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三、工作流程
1. 预警机制:
a. 建立用户舆情数据搜集系统,通过采集、抓取或购买数据的方式,获取全网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数据;
b. 建立舆情信息分析和研判系统,通过情感分析、关键词识别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报告和预警;
c. 定期召开舆情预警会议,对报告和预警内容进行讨论和决策。
2. 快速反应与处置:
a. 成立专门的应急处置小组,组织专家进行舆情研判和分析,制定处置方案;
b. 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流程,指挥各方协同行动,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舆情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c. 建立应急处置工作记录和总结,对处置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3. 宣传引导:
a. 在舆情事件发生后,通过媒体发布信息,争取先声夺人,引导舆论方向;
b. 开展网络舆论引导活动,组织舆情应对专家进行在线宣讲,发布有关政策和信息,引导网民正确思考;
c. 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及时删除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4. 合作机制:
a. 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态势;
b. 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享舆情信息和资源,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c.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方共同研究应急预案的优化和改进。
四、应急预案的责任和分工
1. 高层领导(政府、企事业单位):负责决策和协调整个应急预案的实施。
2. 意识形态舆情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的舆情研判、分析和处置工作。
3. 媒体宣传部门:负责舆情信息的宣传引导工作。
4. 技术支持部门:负责舆情预警和信息分析技术支持。
5. 监管部门(如网络信息办公室):负责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监管。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以应对和管控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预案的实施需要持之以恒的培训和演练,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挑战。
只有通过有效的应急预案和灵活的应对措施,才能让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最小化。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是针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制定的一系列条款、制度和措施,旨在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制定和实施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舆情监测和预警:
1.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包括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
2.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技术,对舆情信息进行情感评估、趋势分析,并进行风险预警;
3. 建立与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数据分析公司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舆情信息源并实时监测。
二、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
1. 成立应急处置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舆情研判、危机应对能力;
2. 确立应急处置流程,包括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判定、报告和决策等环节,确保快速反应和适时处置;
3. 发布应急处置指南和操作手册,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协同合作和高效应对;
三、公共舆论引导和传播: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舆论引导策略,积极主动引导舆论,减少负面影响;
2. 利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渠道发布相关信息和权威解释,增加公众信任度;
3. 积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舆论引导宣讲,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认知水平;
4. 加强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共同清理和屏蔽有害信息,维护网络生态环境。
四、多部门协同与合作:
1. 建立与政府有关部门(如网信办、公安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合作机制;
2. 按照统一的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实施,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和沟通会议,协同合作;
3. 共享舆情信息和资源,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流通和处理的效率;
4. 加强联合演练和培训,提高协同合作和应急响应能力。
五、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界定和处置原则;
2.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和管理,严厉打击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相悖的行为;
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机制,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
总之,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媒体和公众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在面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时,可以通过及时的舆情监测和预警、高效的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科学合理的舆论引导和公共传播,以及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共同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事件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
只有通过全面的应急预案和灵活的应对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和损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