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五节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五节神

第五节神

神,既是中医学中的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神是指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力量,是宇宙的主宰及规律。如《周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荀子·礼论》说:“列星随旋,明暗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因此,古代哲学范畴的神,是有关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认识。而中医学的神,是有关人体生命的认识,与古代哲学的神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研究人体之神的概念、生成、作用及其与脏腑、精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即是中医学的神学说。

一、神的基本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的内涵是广泛的,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其中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在中医学中,神的概念源于古人对生命的认识。古人在生殖繁衍的过程中观察到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便产生了新的生命,认为这即是神的存在。《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生命之神产生后,还需要得到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不断滋养才能维持下去,并逐渐发育成长,处于变化之中。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随着认识的深化,在类比古代哲学中神为宇宙万物之主宰的基础上,又确立了神为人体生命之主宰的概念。人体五脏功能的协调,精气血津液的贮藏与输布,情志活动的调畅等等,都必须依赖神的统帅和调控。于是又产生了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的概念,故《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并且指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中医学中的神与古代哲学中的神,虽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联系,但二者在概念内涵和生成来源上是有严格区别的。中医学的神,其产生有着物质依赖性,虽由精生气养而成,但其概念内涵与精、气等物质有明显不同。

二、神的生成

精气血津液是化神养神的基本物质。神的产生,不仅与这些精微物质的充盛及相关脏腑机能的发挥有关,而且与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密切相关。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精、气、血、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是不能脱离这些精微物质而存在的。《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都说明了精、气、血、津液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且还是神所赖以产生的基本物质。神寓于形体之中,脱离了形体组织的神是不存在的。故《荀子·天论》说:“形具而神生。”脏腑形体官窍中充满了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在脏腑之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下,通过这些精微物质的新陈代谢,产生了生命活动,可以从形色、眼神、言谈、表情、应答、举止、精神、情志、声息、脉象等方面体现出来,而这些生命活动外在体现的总称即是神。

中医学将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藏于“五神脏”,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五脏所藏的精气,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五脏精气充盛,则五神安藏守舍而见神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运动灵活、睡眠安好、意志坚定、刚柔相济;五脏精气亏虚,不能化生或涵养五神,可见五神各种不同的病变。

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强健,则神旺;精气血津液亏耗,脏腑功能衰败,则神衰。中医诊病以望神为首要,结合闻声、切脉,将神的盛衰作为了解脏腑精气充实与否的重要标志,并藉此预后疾病的

吉凶。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外界刺激下,人体内部脏腑将做出反应,于是便产生了神。其中,尤以心的生理功能最为重要。心藏神,主宰和协调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同时也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素问·六节藏象论》特别强调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因此,以心为主的脏腑,以精气血津液为基础,对外界刺激作出应答。一方面,保持了正常的心理活动状态,所谓“精神内守”,并以此主宰和协调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机体与外部环境也取得了协调统一,体现了神的存在。

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而作出应答反应的结果,表现为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人有正常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以心为主的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协调整合的结果。外界事物的信息通过感觉入心,通过心的忆念活动形成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称为意。将忆念保存下来,即通过记忆来累计事物表象认识的过程,称为志。在此基础上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物的过程,称为思。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由近而远地估计未来的思维过程称为虑。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准确处理事物,支配行为对事物作出适当反应的措施,称为智。《灵枢·本神》所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反映了人的认知活动。

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还可产生不同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喜、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刺激而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脏腑精气的盛衰对不同情志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灵枢·本神》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此外《灵枢·本藏》还提到“志意”,指出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有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这些都说明了神的产生是与脏腑精气的生理作用密切相关的。

三、神的作用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又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能反作用于这些物质。神具有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脏腑精气产生神,神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功能。以五脏精气为基础物质产生的精神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对脏腑之气的运行起到调控作用,使之升降出入运行协调有序。“五脏藏五神”及“五脏主五志”,反映了生命存在的形神统一观。神的存在是脏腑生理功能正常与否的反映。某种有针对性的精神活动还能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因此神的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这些都突出了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宰地位。

总之,精、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运行有序,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的代谢平衡,脏腑功能的发挥及相互协调,情志活动的产生与调畅,心理状态的宁静怡然,却病延年的养生之道,都离不开神的统帅和调节。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形离开神则形亡,形与神俱,神为主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