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3。0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二、课程简介
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概念;
2。了解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3.理解环境生态学与其他关联学科的关系;
4.熟悉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三节环境生态学相关学科
1.主要内容: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简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简史、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
境经济学、污染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差异.
第四节相关学科
1.景观生态学;
2.城市生态学;
3.恢复生态学;
4.保育生态学;
5.环境生物学;
6.污染生态学;
7.生态经济学;
8.类生态学。
(三)课后练习
1.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是什么?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哪一门学科的关系最为紧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环境的概念、类型、分类和特征;
2.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熟悉生态因子的概念、特征、类型和生态因子研究的一般原理;
4.了解主要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以及生物的适应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主要内容:环境的主要类型及环境因子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地球环境或地理环境)、环境的类型、环境因子的分类;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生态因子的概念和特征
1。生态因子的概念和分类
2.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生态因子研究的一般规律
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2。生态幅和限制因子.
第四节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1.主要内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其生物的适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光照强度、光质、光周期)、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温度的“三基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
响、变温对生物的影响)、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水的重要作用,水对
动植物发育、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动植物的适应)、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
适应(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透盐性植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及其生物的适应规律。(三)课后练习
1. 什么是生物的协同进化?举例说明.
2. 试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3. 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4. 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和虫害上有何意义.
5. 水分对生物产生哪些影响?生物如何适应水分的变化?
6. 试述土壤的生态作用及盐碱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
7. 试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种群的概念、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和阿利规律;
2.熟悉生命表的构建方法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了解种群的平衡和数量调节的相关学说;
4.了解种群繁殖的相关概念和繁殖策略;
5。理解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相互作用类型以及种间进化的机制;
6。掌握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和种群的空间格局
1.种群的基本概念,
2.种群的内分布;
3.种群和阿利规律。
第二节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1.主要内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生态对策、种群调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种群、种群的特征(数量、空间分布、遗传)、种群的增长(种群的群体特征、增长模型)、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生态对策(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
动、季节波动、暴发、生态入侵、衰落和灭亡、r-对策、k-对策)、种群调节(气
候、生物、食物、行为、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较r—选择和K-选择理论,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