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合肥168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3d7c4cb90ec849f6923c8109c97db86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内
…
…
…
…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 .回收利用金属制品,废旧电池专门回收处理 B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 .大湖名城,水资源丰富,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 .合肥一六八中学开展“校园文明活动”、“光盘行动”、减少使用瓶装水 2.正确的存放化学药品,是化学实验基本要求之一。
下列物质存放错误的是( ) A .浓硝酸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B .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 .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3.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B.锌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C.4.4g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 A
D.1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2N A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在水中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SiO2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计算机的芯片
C.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的油漆和涂料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7.在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Al3+浓度为0.1mol/L,加入等体积0.3mol/L 的BaCl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则混合溶液中Na+的浓度为()
A.0.3 mol/L B.0.45 mol/L C.0.6 mol/L D.0.15 mol/L
8.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9.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外观不均匀
B.取几滴Fe(OH)3胶体于双层滤纸上,下层滤纸呈无色
C.对Fe(OH)3胶体的研究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
○………_ ○
…
……D .Fe (OH )3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0.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 .Na +、Fe 2+、Cl ﹣、ClO ﹣ B .Na +、Cu 2+、SO 42﹣、NO 3﹣ C .Mg 2+、NH 4+、SO 42﹣、Cl ﹣ D .Ba 2+、HCO 3﹣、NO 3﹣、K + 11.已知甲、乙、丙和X 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则甲和X 不可能是( )
A .甲为C ,X 是O 2
B .甲为SO 2,X 是NaOH 溶液
C .甲为Cl 2,X 为Fe
D .甲为Al ,X 为NaOH 溶液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气和水的反应:C12+H 2O=2H ++Cl ﹣+ClO ﹣ B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 2++2OH ﹣+NH 4++HCO 3﹣=BaCO 3↓+NH 3•H 2O+H 2O 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 3+2H +=Ca 2++CO 2↑+H 2O D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 2++OH ﹣+SO 42﹣+H +=BaSO 4↓+H 2O 13.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 2O 3固体既能溶于KOH 溶液得到KCrO 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 2(SO 4)3溶液; ②向KCrO 2溶液中滴加H 2O 2溶液,再酸化,可得K 2Cr 2O 7溶液; ③将K 2Cr 2O 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 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KCrO 2溶于水可电离出Cr 3+ B .实验①证明Cr 2O 3是酸性氧化物 C .实验②证明H 2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 2O 72﹣>I 2 1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热时有气体放出 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 .溶于水后滴加BaCl 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5.研究表明:爆炸反应是反应物均匀得混合好之后才能产生爆炸,否则它们只会飞溅
喷出.钠与水反应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你认为关于爆炸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放热使其熔化而发生爆炸 B .钠与水生成的氢气燃烧而发生爆炸 C .钠失去电子,正电荷堆积的斥力将钠变为针状碎片的结果 D .钠与水反应产物使溶液碱性增强让反应更加剧烈而发生爆炸 16.铁、铜混合粉末18.0g 加入到100mL 5.0mol•L ﹣1 FeCl 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 B .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
C .反应后溶液中n (Fe 3+)=0.10mol
D .反应后溶液中n (Fe 2+)+n (Cu 2+)=0.75mol
二、多选题
17.蛇纹石由MgO 、A12O 3、SiO 2、Fe 2O 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得到沉淀X 和滤液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沉淀X 的成分是SiO 2、Fe 2O 3
B .从蛇纹石组成看,其成分皆是碱性氧化物
C .溶液Y 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 2+、Al 3+、Fe 3+、H +
D .在溶液Y 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得到的沉淀是Al (OH )3、Fe (OH )3和Mg (OH )2
…………○…学校:…
…
…
…
○
…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 18.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相应的化学反应. (1)工业生产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可制漂白粉.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2)侯氏制碱法中最后利用小苏打固体可以制得纯碱,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3)向水玻璃溶液(Na 2SiO 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可用于生产硅酸胶体.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生产原理: . (4)硫酸工业中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写出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的离子方程式 . (5)N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氨气还原,写出化学方程式 . 19.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KMnO 4+16HBr═5Br 2+2MnBr 2+2KBr+8H 2O ,其中氧化剂是 ,若消耗15.8g 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是 ,转移电子 mol .请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四、推断题 20.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 2(OH )2CO 3(难溶),还含少量Fe 2O 3、SiO 2.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Cl 2•3H 2O 及CaCO 3的步骤如下: (1)写出孔雀石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滤渣A 成分的化学式是 ,气体B 的分子式是 . (3)将CuCl 2溶液酸化后,经过加热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Cl 2•3H 2O 晶体. (4)某种胃药片的治酸剂为CaCO 3,该药片中CaCO 3质量分数的测定步骤如下(假设其
…
…
…
…
订
…
※
订
※
※
线
※
※
内
※
※
答
…
…
…
…
订
…
他成分不发生反应):
a.配制0.1mol•L﹣1的HCl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各250mL
b.取0.6g磨碎后的胃药于锥形瓶中
c.向锥形瓶内加入75.00mL 0.1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
d.用0.1mol•L﹣1的NaOH溶液与锥形瓶中剩余盐酸反应,恰好消耗15.00mL
①配制上述NaOH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②胃药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五、实验题
21.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FeCO3,
其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时,FeS2与H2SO4不反应,Fe3+通过反应Ⅰ、Ⅱ被还原,其中反应Ⅰ如下:
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1)加入FeS2还原后,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为.
(2)所得FeCO3需充分洗涤,检验是否洗净的方法是.“沉
淀”时,pH不宜过高,否则制备的FeCO3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3)①写出“还原”时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②“还原”前后溶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见下表(溶液体积变化或略不计):
请计算反应Ⅰ、Ⅱ中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计算过程).
22.某氮肥硫酸铵中混有硫酸氢铵.为测定该氮肥的含氮量,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取
一定量氮肥样品,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备用.已知:
氢氧化钠少量时2NH4HSO4+2NaOH═(NH4)2SO4+Na2SO4+2H2O
氢氧化钠过量时NH4HSO4+2NaOH═Na2SO4+NH3↑+2H2O
线…………○……线…………○…… (1)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②广口瓶内四氯化碳的作用是 . ③指导老师指出,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即使氢氧化钠足量且实验过程中无氨气外逸,测得的样品含氮量仍将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2)同学们改进实验装置后(改进装置图略),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不同质量的上述样品分别与40.00mL 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加热充分反应(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并使生成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②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回收利用金属制品,可以节约能源,符号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错误;
B.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为可再生能源,煤、石油等为非可再生资源,目前我们社会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来减少煤、石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号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错误;
C.大湖名城,水资源丰富,但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源,需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该理念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
D.“光盘行动”、减少使用瓶装水有利于节约能源,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考查了化学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中的积极作用,试题提高了学生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B
【解析】
A、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应该避光保存,可以不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正确;
B、由于氢氧化钠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所以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该为橡胶塞,不能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故B错误;
C、硫酸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而铁能够还原氧化铁使其成为硫酸亚铁,所以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可防止氧化亚铁的变质,故C正确;
D、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所以必须隔绝空气隔绝水存放,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学试剂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保存方法.
3.A
【解析】
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可用玻璃棒引流,注意不能将玻璃棒接触容量瓶口,防止液面外
流,故A正确;
B.冷凝水方向错误,应下进上出,故B错误;
C.酒精和水能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故C错误;
D.应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溶液的稀释、配制以及蒸馏操作,侧重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注意把握常见基本实验操作,题目难度不大.
4.C
【解析】A.硅酸钠水解显碱性,加盐酸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现象与结论均合理,故A正确;
B.氧化铝的熔点高,熔化的铝不滴落是因氧化铝包裹在外面,现象与结论均合理,故B正确;
C.滴加硝酸酸化,可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加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SO32﹣,或都有,故C错误;
D.先滴加氯水,再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则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则溶液中含有Br﹣,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盐类水解、物质的性质、离子检验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性质及反应现象的综合分析,侧重实验评价性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C
【解析】A、依据气体摩尔体积应用条件分析,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常温常压下,温度高于标准状况,11.2L氧气物质的量小于0.5mol,故A错误;
B、依据电子守恒计算,锌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故B错误;
C、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0.1mol,得到分子数0.1N A,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分析,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题目较简单.
6.B
【解析】
试题分析:A、明矾为十二水硫酸铝钾,在水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
的悬浮物,可以净化水,做净水机,所以正确,不选A;B、硅是半导体材料,而不二氧化硅,所以错误,选B;C、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俗称铁红,可以做红色的涂料,所以正确,不选C;D、过氧化钠可以和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可以做呼吸面具中的供养剂,所以正确,不选D。
考点:物质的用途。
7.A
【解析】假设溶液体积均为1L,Ba2+离子物质的量为1L×0.3mol/L=0.3mol,
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则:
SO42﹣+Ba2+═BaSO4↓
0.3mol 0.3mol
c(SO42﹣)==0.3mol/L,
又溶液不显电性,则有3n(Al3+)+c(Na+)=2c(SO42﹣),
故0.1mol/L×3+c(Na+)=0.3mol/L×2,
解得c(Na+)=0.3mol/L,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注意电荷守恒的运用,难度不大.
8.B
【解析】A.发生氢气与CuO的反应生成Cu和水,反应前固体为CuO,反应后固体为Cu,固体质量减小,故A错误;
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前固体为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为碳酸钠,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固体质量增加,故B正确;
C.发生Al与Fe2O3反应生成Al2O3和Fe,反应前固体为氧化铁、Al,反应后固体为氧化铝、Fe,均为固体,固体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发生Zn与Cu(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Cu,反应前固体为Zn,反应后固体为Cu,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固体质量减小,故D错误;
【点评】本题为2014年高考试题,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前后固体的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注意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9.C
【解析】A.胶体是一种均匀的分散系,故A错误;
B.胶体能透过滤纸,滤液为红褐色,故B错误;
C.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为1nm~100nm,与胶粒在同一范围,故C正确;
D.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同种电荷,彼此之间存在斥力,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重要性质,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10.C
【解析】
A.Fe2+为有色离子,且ClO﹣能够氧化Fe2+,ClO﹣能够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B错误;
C.Mg2+、NH4+、SO42﹣、Cl﹣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为无色离子,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HCO3﹣与强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11.
【解析】A.甲为C,X是O2,则乙为CO,丙为CO2,丙(CO2)和甲(C)反应又可以生成乙(CO),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A不选;
B.甲为SO2,X是NaOH溶液时,乙为NaHSO3,丙为Na2SO3,丙(Na2SO3)和甲(SO2)反应加上H2O又可以生成乙(NaHSO3),符合转化关系,故B不选;
C.甲为Cl2,X为Fe时,乙为FeCl3,丙为FeCl2,丙(FeCl2)和甲(Cl2)反应又可以生成乙(FeCl3),符合转化关系,故C不选;
D.甲为Al,X为NaOH溶液,乙为NaAlO2,乙(NaAlO2)不能和X(NaOH)反应,不符合转化关系,故D选.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连续发生反应的类型的考查,注意把握中学中常见
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可用排除法解答该题.
12.B
【解析】A.氯气和水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12+H2O=H++Cl﹣+HClO,故A错误;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故B正确;
C.碳酸钙溶于醋酸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故C错误;D.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OH﹣+SO42﹣+2H+=BaSO4↓+2H2O,故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13.D
【解析】A.化合物KCrO2中,K为+1价,O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倒数和为0,则Cr元素为+3价,但KCrO2溶于水不能电离出Cr3+,故A错误;
B.由反应①可知,氧化铬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
C.实验②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则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证明H2O2有氧化性,故C错误;
D.由③中溶液变蓝,生成碘单质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证明氧化性为Cr2O72﹣>I2,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及分析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4.C
【解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气体,而碳酸钠不分解,不能利用加热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A错误;
B.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与盐酸反应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而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断存在碳酸钠,故C正确;
D.二者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把握二者性质的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反应中的现象,题目难度不大.
15.C
【解析】A.钠与水反应放热使其熔化,液态钠在水表面乱游动,不发生爆炸,故A错误;B.钠与水生成的氢气燃烧,瞬间产生的大量氢气就像一个保护层,将钠块与水隔开,阻止反应进行,不会发生爆炸,故B错误;
C,金属失去带负电的电子后,金属上的正电荷不断堆积,正电荷的斥力将金属撕碎成为针状的碎片,这样的碎片增大了反应的面积,是爆炸的原因,故C正确;
D.反应后溶液碱性增强是生成氢氧化钠浓度增大,不是爆炸的原因,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钠与水反应现象的分析判断,分析结果有助于在如使用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这样的碱金属工业中防止爆炸事故,题目难度中等.
16.D
【解析】铁的还原性强于铜,把铁、铜混合粉末加入氯化铁溶液中,铁先与铁离子反应,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5mol,
设0.5mol铁离子完全反应消耗铁、铜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
Cu+2Fe3+=Cu2++2Fe2+ Fe+2Fe3+=3Fe2+
64g 2mol 56g 2mol
m1 0.5mol m2 0.5mol
m1==16g,
m2==14g,
溶解的金属质量为:18g﹣2.8g=15.2g,14g<15.2g<16g,
则铁完全反应、铜部分反应,且Fe3+完全反应,剩余的金属为Cu,故A、C错误;
设反应消耗铜的物质的量为n1,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为n2,
则:①64n1+56n2=15.2g
②n1+n2=n(Fe3+)=0.25mol,
解得:n1=0.15mol、n2=0.1mol,
则原来混合物中含有的铜的质量为:0.15mol×64g/mol+2.8g=12.4g,故B错误;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Fe2+)=2n(Cu)+3n(Fe)=2×0.15mol+3×0.10mol=0.6mol,
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Cu2+)=n(Cu)=0.15mol,故n(Fe2+)+n(Cu2+)=0.6mol+0.15mol=0.75mol,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根据反应的相关方程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解答,难度中等.
17.CD
【解析】A.Fe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Fe3+和水,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溶于盐酸,因此过滤出的沉淀是SiO2,故A错误;
B.蛇纹石由MgO、A12O3、SiO2、Fe2O3组成,MgO,Fe2O3是碱性氧化物,A12O3是两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MgO、A12O3、Fe2O3都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且酸过量,则溶液Y中主要是Mg2+、Al3+、Fe3+、H+,故C正确;
D.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不溶于弱酸弱碱,所以过滤得到的沉淀的成分是Fe(OH)3、Mg(OH)2、Al(OH)3,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氧化物的性质,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题中注意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性质,难度不大.
18.(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2NaHCO3Na2CO3+CO2↑+H2O;
(3)SiO32﹣+2H+=H2SiO3(胶体);
(4)NH3•H2O+SO2=NH4++HSO3﹣;
(5)6NO+4NH35N2+6H2O;
【解析】(1)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化学反应为2Cl2+2Ca(OH)
2=CaCl2+Ca(ClO)2+2H2O,
(2)最后利用小苏打固体可以制得纯碱,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化学反应为2NaHCO3 Na2CO3+CO2↑+H2O,
(3)加入稀盐酸可用于生产硅酸胶体,盐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胶体和氯化钠,离子反应为SiO32﹣+2H+=H2SiO3(胶体),
(4)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离子反应NH3•H2O+SO2=NH4++HSO3﹣,(5)一氧化氮在400℃左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氨气还原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6NO+4NH35N2+6H2O,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19.;KMnO4;40.5g;0.5mol.
【解析】Br元素化合价升高,Mn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中KMnO4为氧化剂,MnBr2为还原产物,HBr为还原剂,Br2为氧化产物;Br元素化合价升高1价,Mn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反应中转移10个电子,则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被氧化的HBr占总的参加反应的HBr 的,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是×64.8g=40.5g;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0.5mol;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计算时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0.(1)Cu2(OH)2CO3+4H+=2Cu2++CO2↑+3H2O;
(2)SiO2;NH3;(3)冷却结晶;(4)①胶头滴管、250 mL容量瓶;②50%.
【解析】(1)孔雀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
(2)滤渣A成分的化学式是SiO2,气体B的分子式是NH3,
(3)将CuCl2溶液酸化后,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Cl2•3H2O 晶体,
(4)①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胶头滴管、250 mL容量瓶;
②NaOH+HCl=NaCl+H2O
1 1
CaCO3+2HCl=CaCl2+CO2+H2O
1 2
根据上面两个公式可求得于CaCO3反应的HCl物质的量为:(0.075﹣0.015)L×0.1mol/L=0.006mol,CaCO3的物质的量为:0.003mol,质量为:0.003mol×100g/mol=0.3g,胃药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50%,
【点评】本题以制备CuCl2•3H2O及CaCO3化学工艺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21.(1)KSCN溶液;(2)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溶液是否有沉淀,若无沉淀,则已经洗涤干净;氢氧化铁;(3)①2Fe3++S2﹣=2Fe2++S↓;②14:9
【解析】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未反应的硫酸,滤渣为二氧化硅,用二硫化亚铁矿还原Fe3+后过滤,得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铵,过滤得碳酸亚铁,滤液中有硫酸铵,
(1)检验Fe3+常用KSCN溶液,看溶液是否呈血红色,所以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为KSCN溶液,
(2)过滤得碳酸亚铁,滤液中有硫酸铵,所以检验FeCO3是否洗净,就是检验洗涤滤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所以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溶液是否有沉淀,若无沉淀,则已经洗涤干净,“沉淀”时,pH过高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亚铁,进而生成氢氧化铁,
(3)①根据流程可知,“还原”时反应Ⅱ有硫产生,应为硫离子与铁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2﹣=2Fe2++S↓,
②根据表可知,反应Ⅰ中生成的硫酸根的浓度为0.2mol•L﹣1,据反应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可知,反应Ⅰ中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mol•L﹣1,同时计算出生成的亚铁离子的浓度为1.5mol•L﹣1,两个反应中共生成的亚铁离子的浓度为2.4mol•L﹣1,所以反应Ⅱ中生成的亚铁离子浓度为0.9mol•L﹣1,根据2Fe3++S2﹣=2Fe2++S↓可知,Ⅱ中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9mol•L﹣1,所以反应Ⅰ、Ⅱ中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mol•L﹣1:0.9mol•L﹣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