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log2(x﹣4)≤0},B={y|y=a x+1(a>0且a≠0)},则∁R A∩B=()
A.(5,+∞)B.(1,4]∪(5,+∞)C.[1,4)∪[5,+∞)
D.[1,4)
2.(5分)(2016沈阳校级一模)i是虚数单位,复数2i=z(﹣1+i),则z的共轭复数是()
A.﹣1+i B.﹣i+1 C.i+1 D.﹣i﹣1
3.若,且α是第二象限角,则的值等于()
A.B.C.D.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3 B.C.D.1
5.一次实验中测得(x,y)的四组数值如图所示,若根据该表的回归方程,则m的值为()
x 16 17 18 19
y 50 34 m 31
A.39 B.40 C.41 D.42
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则输入p=()
A.6 B.7 C.8 D.9
7.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已知m∥α,则l⊥m是l⊥α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已知双曲线与抛物线有公共焦点F,F到M的
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方程为()
A.B.C.D.
9.已知f(x)=2x,若,,,其中,a>b>0,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p<r<q B.q<p<r C.r<p<q D.p<q<r
10.已知直线l:ax﹣y+2=0与圆M:x2+y2﹣4y+3=0的交点为A、B,点C是圆M上的一
动点,设点P(0,﹣1),的最大值为()
A.12 B.10 C.9 D.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1.设,若与2+共线,则k=.
12.若函数的图象过点(1,2),则函数f(x)的值域
为.
1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2y的取值范围.14.以下四个命题:
①∃x0∈R,使;
②若x≠kπ(k∈Z),则;
③若命题“¬p”与“p或q”都是真命题,则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④函数y=x3+2e x在x=1处的切线过(0,﹣2)点.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15.把正整数排列成如图甲所示三角形数阵,然后擦去偶数行中的奇数和奇数行中的偶数,得到如图乙所示三角形数阵,设a ij为图乙三角形数阵中第i行第j个数,若a mn=2015,则实数对(m,n)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2015秋威海期末)已知向量,
,且A,B,C分别为△ABC的三边a,b,c所对的角.
(I)求角C的大小;
(Ⅱ)若a+b=2c,且△ABC的面积为,求c边的长.
17.(12分)(2015秋威海期末)某校对该校的1000名教师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规定年龄[25,40)的为青年教师,年龄[40,50)为中年教师,年龄在[50,60)为老年教师.
(I)求年龄[30,35)、[40,45)的教师人数;
(Ⅱ)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青年中抽取18人进行课堂展示,求抽到年龄在[35,40)的人数.
(Ⅲ)在(Ⅱ)中抽取的中年教师中,随机选取2名教师进行总结交流,求抽取的中年教师中甲、乙至少有一名作总结交流的概率.
18.(12分)(2015秋威海期末)等比数列{a n}满足a6=a2a4,且a2为2a1与的等差中项.
(I)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T n为{b n}的前n项和,求使成立时n 的最小值.
19.(13分)(2015秋威海期末)已知四棱台ABCD﹣A1B1C1D1的上下底面分别是边长为2和4的正方形,AA1=4且AA1⊥底面ABCD,点P为DD1的中点,Q为BC边上的一点.
(I)若PQ∥面A1ABB1,求出PQ的长;
(Ⅱ)求证:AB1⊥面PBC.
20.(13分)(2015秋威海期末)设函数.
(I)若m=﹣1,n=3,求函数y=f(x)的单调区间;
(Ⅱ)若x=2是f(x)的极大值点,求出m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试讨论y=f(x)零点的个数.
21.(13分)(2015秋威海期末)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点P(0,1)在短轴CD上,且.
(I)求出椭圆E的方程;
(Ⅱ)过点P的直线l和椭圆E交于A,B两点.
(i)若,求直线l的方程;
(ii)已知点Q(0,2),证明对于任意直线l,恒成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log2(x﹣4)≤0},B={y|y=a x+1(a>0且a≠0)},则∁R A∩B=()
A.(5,+∞)B.(1,4]∪(5,+∞)C.[1,4)∪[5,+∞)
D.[1,4)
【分析】求出A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求出B中y的范围确定出B,找出A补集与B 的交集即可.
【解答】解:由A中不等式变形得:log2(x﹣4)≤0=log21,即0<x﹣4≤1,
解得:4<x≤5,即A=(4,5],
∴∁R A=(﹣∞,4]∪(5,+∞),
由B中y=a x+1>1,得到B=(1,+∞),
则∁R A∩B=(1,4]∪(5,+∞),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5分)(2016沈阳校级一模)i是虚数单位,复数2i=z(﹣1+i),则z的共轭复数是()
A.﹣1+i B.﹣i+1 C.i+1 D.﹣i﹣1
【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求出z后得答案.
【解答】解:由2i=z(﹣1+i),得,
∴z的共轭复数是i+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3.若,且α是第二象限角,则的值等于()
A.B.C.D.
【分析】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tanα的值、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求得要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若,且α是第二象限角,∴cosα=﹣=﹣,
∴tanα=﹣,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属于基础题.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3 B.C.D.1
【分析】几何体为四棱柱,底面为直角梯形,代入体积公式即可.
【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直四棱柱,棱柱的底面为直角梯形,上下底分别为1,2,高为1,棱柱的高为2,
∴棱柱的体积V=×(1+2)×1×2=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棱柱的结构特征和三视图,棱柱的体积计算,属于基础题.
5.一次实验中测得(x,y)的四组数值如图所示,若根据该表的回归方程,则m的值为()
x 16 17 18 19
y 50 34 m 31 A.39 B.40 C.41 D.42
【分析】求出代入回归方程解出m.
【解答】解:==17.5,==,
∴=﹣5×17.5+126.5,解得m=4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与数据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则输入p=()
A.6 B.7 C.8 D.9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S=1++++…+=.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解得p的值为8.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S=1++++…+=
=.
解得:p=8.
故当p=8时,n=8<p,不成立,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解得p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7.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已知m∥α,则l⊥m是l⊥α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若m∥α,l⊥α,则l⊥m;反之不成立,可能l与α平行或相交.即可判断出结论.
【解答】解:若m∥α,l⊥α,则l⊥m;反之不成立,可能l与α平行或相交.
因此l⊥m是l⊥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位置关系、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8.已知双曲线与抛物线有公共焦点F,F到M的
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方程为()
A.B.C.D.
【分析】求得抛物线的焦点F(0,2),可得c=2,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b,求得a,进而得到双曲线的方程.
【解答】解:抛物线,即x2=8y的焦点F(0,2),
即有双曲线的c=2,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可得F到渐近线的距离为d==b=,
即有a===1,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y2﹣=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渐近线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9.已知f(x)=2x,若,,,其中,a>b>0,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p<r<q B.q<p<r C.r<p<q D.p<q<r
【分析】由题意可得p=,q=>=p,r=(2a+2b)>,可得大小关系.【解答】解:∵f(x)=2x,a>b>0,
∴p=,
q=>=p,
r=(2a+2b)>,
∴p<q<r,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与不等关系,涉及基本不等式和对数的运算,属基础题.10.已知直线l:ax﹣y+2=0与圆M:x2+y2﹣4y+3=0的交点为A、B,点C是圆M上的一
动点,设点P(0,﹣1),的最大值为()
A.12 B.10 C.9 D.8
【分析】由题意,圆M:x2+y2﹣4y+3=0可化为x2+(y﹣2)2=1,利用=|2
+|≤|2|+||,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题意,圆M:x2+y2﹣4y+3=0可化为x2+(y﹣2)2=1.
=|2+|≤|2|+||=2×3+4=1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方程,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1.设,若与2+共线,则k=﹣.
【分析】由题意和向量共线可得a的方程,解方程可得.
【解答】解:∵,
∴2+=(5,4+k),
∵与2+共线,
∴3(4+k)﹣2×5=0,
解得k=﹣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属基础题.
12.若函数的图象过点(1,2),则函数f(x)的值域为(﹣
∞,log2].
【分析】把(1,2)代入f(x)求出a,得到f(x)的解析式,判断真数的取值范围,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f(x)的最值,得到值域.
【解答】解:f(1)=log2(﹣1+a)=2,解得a=5.∴f(x)=log2(﹣x2+5x).由f(x)有意义得﹣x2+5x>0,
又∵﹣x2+5x=﹣(x﹣)2+≤,∴0<﹣x2+5x≤.
∴f(x)≤log2,
故答案为(﹣∞,log2].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函数的性质,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
1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2y的取值范围[,].
【分析】作出可行域,先由线性规划求出t=x﹣2y的取值范围,再求指数可得.
【解答】解:解:作出条件所对应的可行域(如图△ABC),
令t=x﹣2y,则可得y=x﹣t,平移直线y=x可知
当直线经过点A时,直线的截距最小,t取最大值,
当直线经过点B时,直线的截距最大,t取最小值,
解方程组可得A(,),同理可得B(2,2),
代入计算可得t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2,
∴z=2x﹣2y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线性规划,准确作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
14.以下四个命题:
①∃x0∈R,使;
②若x≠kπ(k∈Z),则;
③若命题“¬p”与“p或q”都是真命题,则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④函数y=x3+2e x在x=1处的切线过(0,﹣2)点.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③④(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分析】①根据特称命题结合对数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
②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和条件进行判断.
③根据复合命题真假关系进行判断.
④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进行判断.
【解答】解:①∵x2+1≥1,∴ln(x2+1)≥ln1=0,
则∃x0∈R,使错误,故①错误;
②当x=﹣,满足x≠kπ(k∈Z),但sinx+=﹣=﹣=﹣,则
错误,故②错误;
③若命题“¬p”与“p或q”都是真命题,则p是假命题,则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成立,故
③正确;
④当x=1时,y=1+2e,即切点坐标为(1,1+2e),
函数y=x3+2e x在x=1处的导数f′(x)=3x2+2e x,则f′(1)=3+2e,
则切线方程为y﹣(1+2e)=(3+2e)(x﹣1),
即y=(3+2e)x﹣3﹣2e+1+2e=(3+2e)x﹣2,
则当x=0时,y=﹣2,即此时切线过(0,﹣2)点.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③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涉及函数,不等式以及导数的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15.把正整数排列成如图甲所示三角形数阵,然后擦去偶数行中的奇数和奇数行中的偶数,得到如图乙所示三角形数阵,设a ij为图乙三角形数阵中第i行第j个数,若a mn=2015,则实数对(m,n)为(45,40).
【分析】观察图乙找出每行数字的规律,即可使用数列知识解出.
【解答】解:观察图乙可发现以下规律:
(1)第一行有1个数字,第二行有2个数字,第三行有3个数字,…故可归纳得出第i行有i个数字;
(2)每一行的数字从左到右都是等差为2的等差数列;
(3)每一行的第一个数字都比上一行的最后一个数字大1;
(4)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字都是该行数的平方.
∵442=1936<2015,452=2025>2015,∴2015是第45行的数字,
设第45行第n个数字为a n,则a1=1937,d=2,∴a n=1937+2(n﹣1)=2n+1935.
令a n=2n+1935=2015,解得n=40.
∴2015是第45行第40个数字,
故答案为(45,40).
【点评】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寻找图中数字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2015秋威海期末)已知向量,
,且A,B,C分别为△ABC的三边a,b,c所对的角.
(I)求角C的大小;
(Ⅱ)若a+b=2c,且△ABC的面积为,求c边的长.
【分析】(Ⅰ)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及两角和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得到﹣cos2C 等于﹣cosC,化简后即可求出cosC的值,根据C的范围,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C的度数;
(Ⅱ)利用已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ab=60,结合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即可解得c的值.【解答】(本题满分为12分)
解:(I)∵=cosAcosB﹣sinAsinB=cos(A+B)=﹣cosC,
∴﹣cos2C=﹣cosC,整理可得:2cos2C﹣cosC﹣1=0,
∴cosC=﹣或1,
∵C∈(0,π),
∴C=…6分
(Ⅱ)S△ABC=absinC=absin=15,
∴ab=60,a+b=2c,
∵c2=a2+b2﹣2abcosC=(a+b)2﹣2ab(1+cosC)=20,
∴解得:c=2…12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两角和的余弦函数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面积公式,余弦定理等知识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7.(12分)(2015秋威海期末)某校对该校的1000名教师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规定年龄[25,40)的为青年教师,年龄[40,50)为中年教师,年龄在[50,60)为老年教师.
(I)求年龄[30,35)、[40,45)的教师人数;
(Ⅱ)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青年中抽取18人进行课堂展示,求抽到年龄在[35,40)的人数.
(Ⅲ)在(Ⅱ)中抽取的中年教师中,随机选取2名教师进行总结交流,求抽取的中年教师中甲、乙至少有一名作总结交流的概率.
【分析】(I)根据频率=,求出对应的频率与频数;
(Ⅱ)根据分层抽样原理,计算出从中青年教师中抽取的18人年龄在[35,40)中的人数;
(Ⅲ)利用列举法求出从7名教师中随机选取2名的可能情况,计算甲、乙至少有1名作总结交流的概率.
【解答】解:(I)年龄在[40,45)的教师人数为1000×0.04×5=200人;
年龄在[30,35)的教师频率为[1﹣(0.07+0.04+0.03)×5]=0.15
年龄在[30,35)的教师人数为1000×0.15=150人;
(Ⅱ)中青年教师共有1000×(1﹣0.02×5)=900,
其中年龄在[35,40)中有1000×0.07×5=350人,
设抽取的18人年龄在[35,40)中的有x人,
则18:900=x:350,解得x=7;
(Ⅲ)中年教师共350人,所以抽出的18人中,中年教师有7人,
不妨设7名教师分别为甲、乙、A、B、C、D、E,
从7人中随机选取2名教师的可能情况有
甲乙,甲A,甲B,甲C,甲D,甲E,乙A,乙B,乙C,乙D,乙E,
AB,AC,AD,AE,BC,BD,BE,CD,CE,DE共21种,
其中甲乙至少有1人有11种情况,
所以抽取的中年教师中甲、乙至少有一名作总结交流的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用列举法求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是基础题目.
18.(12分)(2015秋威海期末)等比数列{a n}满足a6=a2a4,且a2为2a1与的等差中项.
(I)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T n为{b n}的前n项和,求使成立时n 的最小值.
【分析】(I)通过设数列{a n}的公比为q,利用a6=a2a4化简可知a1=q,利用a2为2a1与
的等差中项可知q=2,进而可得结论;
(Ⅱ)通过(I)裂项可知b n=﹣,进而并项相加可知T n=1﹣,问
题转化为1﹣>1﹣,比较即得结论.
【解答】解:(I)设数列{a n}的公比为q,
由a6=a2a4可知a1a5=a1qa1qq3,解得:a1=q,
又∵a2为2a1与的等差中项,
∴2a1+a3=2a2,解得q=2,
∴数列{a n}是首项、公比均为2的等比数列,
故其通项公式a n=2n;
(Ⅱ)由(I)可知==﹣
,
∴T n=﹣+﹣+…+﹣
=1﹣,
要使,即1﹣>1﹣,
∴2n+1>2017,n+1≥11,
∴n的最小值为10.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考查裂项相消法,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
19.(13分)(2015秋威海期末)已知四棱台ABCD﹣A1B1C1D1的上下底面分别是边长为2和4的正方形,AA1=4且AA1⊥底面ABCD,点P为DD1的中点,Q为BC边上的一点.
(I)若PQ∥面A1ABB1,求出PQ的长;
(Ⅱ)求证:AB1⊥面PBC.
【分析】(I)取AA1的中点M,连接BM,PM,由P,M分别为D1D,A1A的中点,可得PM∥BC,由PQ∥面A1ABB1,可得PQ∥BM,可得PQ=BM,在Rt△BAM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得PQ=BM的值.
(Ⅱ)先证明AA1⊥BC,AB⊥BC,即可证明AB1⊥BC,利用△ABM≌△A1B1A,可得:AB1⊥BM,从而可判定AB1⊥面PBC.
【解答】(本题满分为12分)
解:(I)取AA1的中点M,连接BM,PM,
∵P,M分别为D1D,A1A的中点,
∴PM∥AD,∴PM∥BC,
∴PMBC四点共面,…2分
由PQ∥面A1ABB1,可得PQ∥BM,
∴PMBQ为平行四边形,PQ=BM,…4分
在Rt△BAM中,BM==2.
可得:PQ=BM=2.…6分
(Ⅱ)AA1⊥面ABCD,BC⊂面ABCD,
∴AA1⊥BC,
∵ABCD为正方形,
∴AB⊥BC,
∴BC⊥面AA1BB1,
∵AB1⊂面AA1BB1,
∴AB1⊥BC,…8分
通过△ABM≌△A1B1A,可得:AB1⊥BM,…10分
∵BM∩BC=B,
∴AB1⊥面PBC.…12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属于中档题.
20.(13分)(2015秋威海期末)设函数.
(I)若m=﹣1,n=3,求函数y=f(x)的单调区间;
(Ⅱ)若x=2是f(x)的极大值点,求出m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试讨论y=f(x)零点的个数.
【分析】(Ⅰ)将m=﹣1,n=3代入f(x),求出f(x)的导数,得到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求出f(x)的导数,通过讨论m的范围判断函数的极大值的情况,进而判断出m的范围;
(Ⅲ)先求出f(x)max=f(2)=2ln2+2m﹣2,通过讨论m的范围去掉函数的零点问题.【解答】解:(Ⅰ)由m=﹣1,n=3,得:f(x)=2lnx+x2﹣3x,(x>0),
f′(x)=,(x>0),
∴x>2或0<x<1时,f′(x)>0,1<x<2时,f′(x)<0,
∴f(x)在(0,1),(2,+∞)递增,在(1,2)递减;
(Ⅱ)f′(x)=﹣mx﹣n,(x>0),
由已知得f′(2)=0,整理得2m+n=1,
∴f′(x)=,
m≥0时,﹣mx﹣1<0恒成立,
x>2时,f′(x)<0,0<x<2时,f′(x)>0,
f(x)在x=2处取得极大值,满足题意,
m<0时,令f′(x)=0,解得:x=2或x=﹣,
要使f(x)在x=2处取得极大值,只需﹣>2,解得:﹣<m<0,
综上,m>﹣时,f(x)在x=2处取得极大值;
(Ⅲ)由(Ⅱ)得m≥0时,f(x)在(0,2)递增,在(2,+∞)递减,
f(x)max=f(2)=2ln2+2m﹣2,
当f(2)>0即m>1﹣ln2时,f(x)有2个零点,
当f(2)=0即m=1﹣ln2时,f(x)有1个零点,
当f(2)<0即m<1﹣ln2时,f(x)没有零点,
当﹣<m<0时,f(x)在(0,2),(﹣,+∞)递增,在(2,﹣)递减,
f(2)<0,f(x)至多1个零点,
法一:在(﹣,+∞)取一点x=4﹣=,代入f(x)得:
f(4﹣)=2ln(4﹣)﹣m+(2m﹣2)=2ln(4﹣)>0,
f(x)在(﹣,+∞)上必有1个零点,
法二:y=2lnx在(0,+∞)递增,y=﹣mx2﹣(1﹣2m)x是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
∴f(x)在(﹣,+∞)上必有正值,即f(x)在(﹣,+∞)上必有1个零点,
综上,m>1﹣ln2时,f(x)有2个零点,m=1﹣ln2或﹣<m<0时,f(x)有1个零点,0≤m<1﹣ln2时,f(x)没有零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考查导数的应用,函数的零点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是一道综合题.
21.(13分)(2015秋威海期末)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点P(0,1)在短轴CD上,且.
(I)求出椭圆E的方程;
(Ⅱ)过点P的直线l和椭圆E交于A,B两点.
(i)若,求直线l的方程;
(ii)已知点Q(0,2),证明对于任意直线l,恒成立.
【分析】(Ⅰ)由已知得e==,b2=2,由此能求出椭圆E的方程.
(Ⅱ)(i)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当直线l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y=kx+1,与椭圆联立得(1+2k2)x2+4kx﹣2=0,由此利用韦达定理,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
(ii)当直线l与x垂直时,,对于任意直线l,欲证明恒成立.只需证明:k QB+k QA=0.
【解答】解:(Ⅰ)∵椭圆的离心率为,点P(0,1)在短轴CD上,且,
∴e==,∴a=,
又C(0,b),D(0,﹣b),∴b2=2,
∴a=2,∴椭圆E的方程为.
(Ⅱ)(i)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
不符合题意,不存在这样的直线,
当直线l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y=kx+1,A(x1,y1),B(x2,y2),
联立方程,整理,得(1+2k2)x2+4kx﹣2=0,
由韦达定理得,,
由,得,∴,
代入韦达定理,整理得,,
解得,∴k=,
∴直线l的方程为.
证明:(ii)当直线l与x垂直时,,∴命题成立.
下面证明对任意斜率存在的直线l,均有=,
即证:y轴为∠AQB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只需证明:k QB+k QA=0
=,==k﹣,
∴=2k﹣,
由(1)中韦达定理得=2k,∴k QB+k QA=2k﹣2k=0,
∴对任意直线l,恒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两组线段比值相等的证明,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价转化思想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