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将应急管理工作与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密切联系起来,科学谋划,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一、应急管理体系基本情况
(一)应急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初步建立健全了**县应急管理体制。
成立了**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下设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突发地质灾害指挥部等33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
县应急管理办公室于2012年10月12日经市、县编委批复设立,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政府办公室管理,核定事业编制3名,主任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设专职副主任1名。
主要职责是承担县应急委员会日常工作,办理和督促落实国家、省、市应急办和县委、县政府的应急决定事项;组织编制、修订县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综合协调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演练、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二)应急平台建设正在起步。
目前,我县尚未建成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建设也尚处于规划起步阶段。
目前,主要依托县政府办公室开通的中国移动“农政通”平台、农牧部门“农业信息网”平
台,可同时向全县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办公室负责人发送应急信息,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并将县政府值班室与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办公室确定为信息互通联络点,第一时间传达县政府领导的指示安排和工作部署及要求。
对省政府配备的2台海事卫星固定电话和2台海事卫星移动电话,在值班室设立应急电话专柜,实行集中存放、规范管理,确保紧急状态下信息联络畅通。
(三)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2012年,县政府应急办组织各部门、各单位重新修订完善了《**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33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现已编制成应急预案汇编.组织指导各乡镇、城关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修订完善了乡镇、部门专项应急预案,以此指导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应急预案体系.
(四)应急队伍规模逐步扩大.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力量,以抗旱防汛、医疗救护、森林草原防火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乡镇、企事业单位专兼职人员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目前,我县公安系统有应急人员94人,消防系统有应急人员34人,卫生系统有重大疫病应急人员350人,畜牧系统有动物重大疫病应急人员15人,森林防火系统有应急人员252人,安全生产系统有应急人员8人,组建成立防汛抢险应急分队11支共600人,机动专业抢险队伍30人,环境监察人员11人,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救援人员30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宣传教育不到位。
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证应急预案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在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对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有效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广大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安全知识和现场逃生能力。
三是广大群众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强,应急救援参与度不高,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应急救助救援工作,努力形成群防群治、互助互援的意识氛围,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的应急自救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技术支撑体系薄弱。
县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和部门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平台尚未建立,应急信息发布、传递和沟通联络仍不够快速畅通,覆盖面太小。
特别是从基层乡镇到村组社区到居民农户这一级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畅通.专业部门的数字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预测预警能力薄弱,通信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应急救援设备以及生物、化学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等技术装备不足,动植物疫情监测设备和手段较为落后。
(三)应急预案内容可行性差。
县级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已经修订完善,但有些乡镇应急预案编制得还不够全面、不够细不够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村组、学校、企业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存在应付和侥幸心理,没有制定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演练次数较少。
应急实际经验不够丰富,特别是
缺少群众参与度高、实战性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
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配合能力不够强,缺乏沟通呼应和密切配合,应急协作能力不高。
(五)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
各部门、单位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不明确,发生突发事件时,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工作被动,需政府一级协调安排后才能参加应急处置救援。
三、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一)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大力加强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领导、专门从事应急管理的干部以及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进一步扩大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覆盖面,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及宣传板报、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以普及应急知识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的能力,逐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特别是教育部门要组织学生观看应急防灾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应急知识和自我救助的理解与运用.水务、气象、国土、交通、安监、地震等有关单位在电视台开办防汛、泥石流、地震等应急知识宣传专栏,向广大群众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
拓宽宣教渠道,创新宣教形式,努力推进应急管理进村组社区、进企业学校。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常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使其掌握常见的自救互救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进一步加强应急规划和应急平台建设。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全县应急资源,重点加强监测预警系统、信息发布与指挥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应急体系建设水平。
完善应急平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政通”信息平台的管理应用,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扩大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实现应急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通信指挥网络。
大力推进政府信息网站及其他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方便人民群众查询,为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也要加快应急平台建设,畅通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应急信息第一时间预警到村到组和每家每户。
(三)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预案编制培训工作,及时交流预案编制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修订、评审、发布、备案等制度,规范预案编制发布程序。
做好应急预案的建档、归档工作,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及行政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能源、运输等重点部门,大型会展、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全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预案演练。
要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总结演练工作经验和教训,督促有关部门、单位针对存在问题及时修订预案。
要从实际出发,组织群众参与度高、实战性强、具有针
对性的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
各部门、各单位要科学制定演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水务部门要组织开展防洪抢险救灾应急演练,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道路交通抢修应急演练,卫生部门要开展应急救治救援演练,教育部门要指导督促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同时,要定期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应急预案演练成果推广和应用的成效,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实战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体系。
加强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综合灾害风险数据库,健全灾害风险动态监管机制。
坚决整改排查出的每一个风险隐患,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五落实".加快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全面掌握、科学判断一个地方的防灾减灾能力,把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重点进行强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