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 仪器分析 第十章 电位分析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调节剂(TISAB,常用:KNO3 + NaAc-HAc + 柠檬酸钾)
,可同时控制pH、消除阳离子干扰、控制离子强度。
四、任意的i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
任意阳离子i 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均等于膜内扩散
电位和膜与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内外界面的界面电位的代数 和。
膜内外表面性质完全相同,所以, 膜内外扩散电位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理论基础: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 测离子间的定量关系)。 对于氧化还原体系: Ox + ne- ⇌ Red
Ox/Red
aOx RT ln Ox/Red nF aRe d
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或Ag/AgCl电极。
三、电位分析法的测定条件
1. 在零电流状态下,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在电极电位的测量过程中,选用的测量方法要保证
3.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
pH < 5 H + + FHF HF2
-
HF32-
LaF3 + OH- = La(OH)3 + 3F-
使F- 增加
4. 氟电极的使用条件
要求:需要在pH 5~6之间使用 pH高时: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交 换,晶体表面形成La(OH)3而释放出Fˉ,干扰测定; LaF3 + 3 OH- ⇌ La(OH)3 + 3 Fˉ pH较低时:溶液中的F -生成HF或HF2 - ,降低Fˉ 的活度。
而膜内外界面的界面电位为:
外
RT a1 ln ’ nF a1
’ 2
RT a 内 ln nF a2
膜电位可认为是膜内外界面的电位差。由于膜内、外 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k1=k2 , a’1 = a’2,则
RT a1 膜 外 内 ln nF a2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i 活度( a2)不变,不对称电位基本恒 定,为常数,则:
对整个玻璃电极而言,其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
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
试液│玻璃膜│ HCl(0.1 mol/L) │ AgCl(s) , Ag
玻璃 = 膜 + 内参比 = k + 0.059lga试液 + 内参比 = K + 0.059lga试液
= K - 0.059pH试液
玻璃电极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成线性关系,可 用于溶液pH的测定,是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依据。
SCE || 待测液 | LaF3膜︱F-(aF), Cl-(aCl),AgCl(s) |Ag SCE j d D ' D
M
ISE
AgCl/ Ag
M D D' d
' ' RT a F1 RT a F 2 RT a F 2 ln ln ln ' ' F a F1 F F aF 2 a F1 RT a F 2 RT ln k ln a F1 F a F1 F
Chapter 10 Potentiometry
第十章
电位分析法
发展历史
1893年 1906年 Behrend 电位滴定 M.cremer pH玻璃电极
1930年
1957/58年
Coring公司生产pH玻璃电极
中国从国外引进pH玻璃电极 (上海电化仪器厂)
1965年
E.Pungor 卤素离子选择性电极 M.S.Frant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Oring公司 商品化
F-ISE = k – RT/F lgaF-
aF1| aF1’
aF2 ’| aF2
SCE || 待测液 | LaF3膜︱F-(aF), Cl-(aCl),AgCl(s) |Ag SCE j D d D '
M
ISE
AgCl/ Ag
电池电动势:
E ISE SCE j RT k ln a F SCE j F RT K ln a F F
25℃平衡后,膜内外界面电位为:
D = 0.059 lg (a1 / a1’ )
D’ = 0.059 lg (a2’ /a2)
膜 = D + D’ = 0.059 lg(a1 / a1’)+ 0.059 lg( a2’ / a2)
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 a’1 = a’2
பைடு நூலகம்
膜 = D + D’ = 0.059 lg(a1 / a2)
5.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 实际值 A. 大 B. 小 C. 两者相等 ( B ) D. 难以确定
6.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
在于
A. 清洗电极 C. 校正电极 B. 活化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
( B )
7. 玻璃电极的活化是为了 A. 清洗电极表面 C. 更好地形成水化层
A.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B. 强碱溶液中 Na+ 浓度太高 C. 强碱溶液中 OH- 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 D. 大量的 OH- 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
3.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 )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4. 电位分析法需要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其测定 条件 (C ) A. 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要稳定 B. 电池的内阻需很大 C. 通过电池的电流为零 D. 电池的内阻要小,通过的电流很大
被测溶液中待测物质某种型体的平衡浓度的关系直接
求出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2. 电位滴定法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 借助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突变来确定滴定 终点,根据滴定剂的体积和浓度来求得待测物质的 含量,所得是某种参与滴定反应物质的总浓度。
二、电位分析的理论基础
1976年
Updike 酶电极
§10-1 概 述
一、定义
电位分析法指在零电流条件下,利用电极电位和 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待测 物含量的方法,包括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直接电位法 电位滴定法
1. 直接电位法 (direct potentiometry) :
将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根据测得的电池电动势与
性地对溶液中某一离子产生Nernst响应,并由敏感膜
构成的一类电极,又称为膜电极。
膜电极可将给定离子的活度转换成电位信号的电
化学传感器,从而作为指示电极,可用来指示溶液中 相应离子的活度。
2. ISE与金属基电极作指示电极的区别 金属基电极是以金属为基体,以金属或覆以相应难 溶盐构成的电极; 基于电子交换反应,即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是以敏感膜为基体,对某种 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的敏感膜构成的一类电极;
A. 清洗电极
C. 活化电极
B. 检查电极的好坏
D. 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
§10-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特性
一、Nernst响应范围和检测下限
对于任意的离子选择性电极而言,其电极电位为:
RT K ln a阳 离 子 nF
RT K ln a阴 离 子 nF
aF1| aF1’
aF2 ’| aF2
SCE || 待测液 | LaF3膜︱F-(aF), Cl-(aCl),AgCl(s) |Ag SCE j D d D '
M
ISE
AgCl/ Ag
氟电极的电位为: F-ISE = AgCl/Ag + M 当 内参为一定值时,则:
RT 膜 外 内 常数 ln a1 nF
对整个电极而言,其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
位之和,即阳离子i 的ISE电位为:
ISE
RT 膜 内参比 常数 ln a1 内参比 nF RT RT k ln a1 k ln a待测溶液 nF nF
5. 干扰及消除方法
阳离子干扰:Be2+,Al3+,Fe3+,Th4+,Zr4+ 等可与F-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或难溶化合物), 使测定结果偏低,
可通过加络合掩蔽剂(如柠檬酸钠、EDTA、钛铁试剂、
磺基水杨酸等)消除其干扰。
基体干扰(以活度代替浓度)消除:标准和待测样品中
同时加入惰性电解质。通常加入的惰性电解质是总离子强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H+活度( a2)是固定的,则:
膜 = k + 0.059 lg a1 = k + 0.059 lga试液
如果a1= a2 ,则理论上膜=0,但实际上膜≠0,此时 的电位称为不对称电位不对称。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长时间浸泡后恒定,合并到常数项。
3. pH玻璃电极的选择性
酸差
pH升高
碱差 pH降低
三、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1. 构造 敏感膜: LaF3单晶 六方晶系
(晶格点阵中La3+被Eu2+,Ca2+
取代,形成较多的晶格空穴, 增加导电性。)
LaF2+网络结构 两侧F-为层状 活动性
2.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原理
aF1| aF1’ aF2 ’| aF2
待测溶液阴离子nfrtlniseph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强碱溶液中na强碱溶液中oh大量的oh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电位分析法需要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其测定条件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实际值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ph值偏低降低ph增高传递困难ph增高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10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特性响应
基于选择性地让一些离子渗透和离子的交换,形成
膜电位,是电位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指示电极。
3. ISE的结构
3. ISE的结构
内参比电极│内参比溶液│膜
⑴ 电极杆: 由高分子聚 合材料或玻璃制成的。 ⑵ 内参比电极:Ag/AgCl, 电极电位取决于内充液中 的Cl-的活度。
AgCl / Ag AgCl / Ag 0.0592lg aCl
( C ) B. 降低不对称电位 D. 降低液接电位
8. 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D )
A. 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
B. 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值偏低 C. 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 pH增高 D. 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传递困难, pH增高 9.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 小时,其目的 ( C)
电极膜组成物质不同时,其
电极响应离子不同,电极膜质量
的好坏,决定ISE的选择性。
如F-ISE,LaF3单晶切片做成, 掺入少量的EuF2以增强导电性。
4. ISE的分类
二、玻璃电极
玻璃电极属于非晶体的固定基体离子选择性电极,是
最早(1906年)出现的膜电极。
1. 玻璃电极结构
玻璃膜: 72% SiO2 基体
22% Na2O或Li2O
6% CaO
内充液:0.1 M HCl
玻璃膜的骨架结构
2. 玻璃电极电位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纯水或稀盐酸溶液中浸泡
,以活化电极。当玻璃膜浸泡在水中时,因硅氧结构与氢
离子的键合强度远大于其与钠离子的强度,因此发生离子 交换反应: H+ + Na+ Gl- ⇌ Na+ + 溶液 玻璃 溶液 H+ Gl 玻璃,水化
对阴离子的ISE的敏感膜与阳离子相反,其电位为:
ISE,阴离子
RT k ln a待测溶液 nF
习
题 1. 离子选择电极内参比溶液的组成要考虑到 A. 有敏感膜响应的离子 B. 有能与内参比电极形成稳定电位的离子 C. A和B都要考虑 (C )
D. 能导电的电解质溶液
2. 使 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B )
指示电极电位恒定,即保持零电流状态。
方法:利用电位计,采用对消法测电池电动势。 2. 测量时,应不断搅拌待测溶液。
为了使电极表面物质组成与电解溶液本体浓度一致。
方法:采用磁力搅拌器,在测量时,将磁搅拌子放在 电解溶液中搅拌。
测量仪器
§10-2
离子选择性电极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定义 英文名称: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能选择
⑶ 内参比溶液:组成要考虑到既要有敏感膜响应的
离子,又有能与内参比电极形成稳定电位的离子。
常用 0.1 mol/L左右的强电 解质溶液或与其氯化物组成的
混合液。
如:pH玻璃电极,0.1 mol/L HCl F-ISE,0.1 mol/L NaF 和
0.1 mol/L NaCl/KCl
⑷ 电极膜:作用是将溶液中的给定离子的活度 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位信号。
生成三层结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 化硅胶层。
溶液中H+经水化层扩散至干玻璃层,干玻璃层
的阳离子Na+向外扩散以补偿溶出的离子,离子的相
对移动产生扩散电位d 。
放入待测溶液,离子选择性和强制性的扩散,膜两边 交换、扩散离子数目不同,破坏电荷分布的均匀性,形成
双电层,在膜的两侧产生两个相界电位: D、D’ 。
,可同时控制pH、消除阳离子干扰、控制离子强度。
四、任意的i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
任意阳离子i 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均等于膜内扩散
电位和膜与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内外界面的界面电位的代数 和。
膜内外表面性质完全相同,所以, 膜内外扩散电位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理论基础: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 测离子间的定量关系)。 对于氧化还原体系: Ox + ne- ⇌ Red
Ox/Red
aOx RT ln Ox/Red nF aRe d
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或Ag/AgCl电极。
三、电位分析法的测定条件
1. 在零电流状态下,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在电极电位的测量过程中,选用的测量方法要保证
3.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
pH < 5 H + + FHF HF2
-
HF32-
LaF3 + OH- = La(OH)3 + 3F-
使F- 增加
4. 氟电极的使用条件
要求:需要在pH 5~6之间使用 pH高时: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交 换,晶体表面形成La(OH)3而释放出Fˉ,干扰测定; LaF3 + 3 OH- ⇌ La(OH)3 + 3 Fˉ pH较低时:溶液中的F -生成HF或HF2 - ,降低Fˉ 的活度。
而膜内外界面的界面电位为:
外
RT a1 ln ’ nF a1
’ 2
RT a 内 ln nF a2
膜电位可认为是膜内外界面的电位差。由于膜内、外 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k1=k2 , a’1 = a’2,则
RT a1 膜 外 内 ln nF a2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i 活度( a2)不变,不对称电位基本恒 定,为常数,则:
对整个玻璃电极而言,其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
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
试液│玻璃膜│ HCl(0.1 mol/L) │ AgCl(s) , Ag
玻璃 = 膜 + 内参比 = k + 0.059lga试液 + 内参比 = K + 0.059lga试液
= K - 0.059pH试液
玻璃电极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成线性关系,可 用于溶液pH的测定,是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依据。
SCE || 待测液 | LaF3膜︱F-(aF), Cl-(aCl),AgCl(s) |Ag SCE j d D ' D
M
ISE
AgCl/ Ag
M D D' d
' ' RT a F1 RT a F 2 RT a F 2 ln ln ln ' ' F a F1 F F aF 2 a F1 RT a F 2 RT ln k ln a F1 F a F1 F
Chapter 10 Potentiometry
第十章
电位分析法
发展历史
1893年 1906年 Behrend 电位滴定 M.cremer pH玻璃电极
1930年
1957/58年
Coring公司生产pH玻璃电极
中国从国外引进pH玻璃电极 (上海电化仪器厂)
1965年
E.Pungor 卤素离子选择性电极 M.S.Frant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Oring公司 商品化
F-ISE = k – RT/F lgaF-
aF1| aF1’
aF2 ’| aF2
SCE || 待测液 | LaF3膜︱F-(aF), Cl-(aCl),AgCl(s) |Ag SCE j D d D '
M
ISE
AgCl/ Ag
电池电动势:
E ISE SCE j RT k ln a F SCE j F RT K ln a F F
25℃平衡后,膜内外界面电位为:
D = 0.059 lg (a1 / a1’ )
D’ = 0.059 lg (a2’ /a2)
膜 = D + D’ = 0.059 lg(a1 / a1’)+ 0.059 lg( a2’ / a2)
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 a’1 = a’2
பைடு நூலகம்
膜 = D + D’ = 0.059 lg(a1 / a2)
5.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 实际值 A. 大 B. 小 C. 两者相等 ( B ) D. 难以确定
6.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
在于
A. 清洗电极 C. 校正电极 B. 活化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
( B )
7. 玻璃电极的活化是为了 A. 清洗电极表面 C. 更好地形成水化层
A.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B. 强碱溶液中 Na+ 浓度太高 C. 强碱溶液中 OH- 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 D. 大量的 OH- 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
3.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 )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4. 电位分析法需要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其测定 条件 (C ) A. 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要稳定 B. 电池的内阻需很大 C. 通过电池的电流为零 D. 电池的内阻要小,通过的电流很大
被测溶液中待测物质某种型体的平衡浓度的关系直接
求出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2. 电位滴定法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 借助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突变来确定滴定 终点,根据滴定剂的体积和浓度来求得待测物质的 含量,所得是某种参与滴定反应物质的总浓度。
二、电位分析的理论基础
1976年
Updike 酶电极
§10-1 概 述
一、定义
电位分析法指在零电流条件下,利用电极电位和 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待测 物含量的方法,包括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直接电位法 电位滴定法
1. 直接电位法 (direct potentiometry) :
将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根据测得的电池电动势与
性地对溶液中某一离子产生Nernst响应,并由敏感膜
构成的一类电极,又称为膜电极。
膜电极可将给定离子的活度转换成电位信号的电
化学传感器,从而作为指示电极,可用来指示溶液中 相应离子的活度。
2. ISE与金属基电极作指示电极的区别 金属基电极是以金属为基体,以金属或覆以相应难 溶盐构成的电极; 基于电子交换反应,即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是以敏感膜为基体,对某种 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的敏感膜构成的一类电极;
A. 清洗电极
C. 活化电极
B. 检查电极的好坏
D. 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
§10-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特性
一、Nernst响应范围和检测下限
对于任意的离子选择性电极而言,其电极电位为:
RT K ln a阳 离 子 nF
RT K ln a阴 离 子 nF
aF1| aF1’
aF2 ’| aF2
SCE || 待测液 | LaF3膜︱F-(aF), Cl-(aCl),AgCl(s) |Ag SCE j D d D '
M
ISE
AgCl/ Ag
氟电极的电位为: F-ISE = AgCl/Ag + M 当 内参为一定值时,则:
RT 膜 外 内 常数 ln a1 nF
对整个电极而言,其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
位之和,即阳离子i 的ISE电位为:
ISE
RT 膜 内参比 常数 ln a1 内参比 nF RT RT k ln a1 k ln a待测溶液 nF nF
5. 干扰及消除方法
阳离子干扰:Be2+,Al3+,Fe3+,Th4+,Zr4+ 等可与F-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或难溶化合物), 使测定结果偏低,
可通过加络合掩蔽剂(如柠檬酸钠、EDTA、钛铁试剂、
磺基水杨酸等)消除其干扰。
基体干扰(以活度代替浓度)消除:标准和待测样品中
同时加入惰性电解质。通常加入的惰性电解质是总离子强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H+活度( a2)是固定的,则:
膜 = k + 0.059 lg a1 = k + 0.059 lga试液
如果a1= a2 ,则理论上膜=0,但实际上膜≠0,此时 的电位称为不对称电位不对称。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长时间浸泡后恒定,合并到常数项。
3. pH玻璃电极的选择性
酸差
pH升高
碱差 pH降低
三、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1. 构造 敏感膜: LaF3单晶 六方晶系
(晶格点阵中La3+被Eu2+,Ca2+
取代,形成较多的晶格空穴, 增加导电性。)
LaF2+网络结构 两侧F-为层状 活动性
2.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原理
aF1| aF1’ aF2 ’| aF2
待测溶液阴离子nfrtlniseph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强碱溶液中na强碱溶液中oh大量的oh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电位分析法需要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其测定条件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实际值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ph值偏低降低ph增高传递困难ph增高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10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特性响应
基于选择性地让一些离子渗透和离子的交换,形成
膜电位,是电位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指示电极。
3. ISE的结构
3. ISE的结构
内参比电极│内参比溶液│膜
⑴ 电极杆: 由高分子聚 合材料或玻璃制成的。 ⑵ 内参比电极:Ag/AgCl, 电极电位取决于内充液中 的Cl-的活度。
AgCl / Ag AgCl / Ag 0.0592lg aCl
( C ) B. 降低不对称电位 D. 降低液接电位
8. 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D )
A. 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
B. 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值偏低 C. 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 pH增高 D. 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传递困难, pH增高 9.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 小时,其目的 ( C)
电极膜组成物质不同时,其
电极响应离子不同,电极膜质量
的好坏,决定ISE的选择性。
如F-ISE,LaF3单晶切片做成, 掺入少量的EuF2以增强导电性。
4. ISE的分类
二、玻璃电极
玻璃电极属于非晶体的固定基体离子选择性电极,是
最早(1906年)出现的膜电极。
1. 玻璃电极结构
玻璃膜: 72% SiO2 基体
22% Na2O或Li2O
6% CaO
内充液:0.1 M HCl
玻璃膜的骨架结构
2. 玻璃电极电位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纯水或稀盐酸溶液中浸泡
,以活化电极。当玻璃膜浸泡在水中时,因硅氧结构与氢
离子的键合强度远大于其与钠离子的强度,因此发生离子 交换反应: H+ + Na+ Gl- ⇌ Na+ + 溶液 玻璃 溶液 H+ Gl 玻璃,水化
对阴离子的ISE的敏感膜与阳离子相反,其电位为:
ISE,阴离子
RT k ln a待测溶液 nF
习
题 1. 离子选择电极内参比溶液的组成要考虑到 A. 有敏感膜响应的离子 B. 有能与内参比电极形成稳定电位的离子 C. A和B都要考虑 (C )
D. 能导电的电解质溶液
2. 使 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B )
指示电极电位恒定,即保持零电流状态。
方法:利用电位计,采用对消法测电池电动势。 2. 测量时,应不断搅拌待测溶液。
为了使电极表面物质组成与电解溶液本体浓度一致。
方法:采用磁力搅拌器,在测量时,将磁搅拌子放在 电解溶液中搅拌。
测量仪器
§10-2
离子选择性电极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定义 英文名称: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能选择
⑶ 内参比溶液:组成要考虑到既要有敏感膜响应的
离子,又有能与内参比电极形成稳定电位的离子。
常用 0.1 mol/L左右的强电 解质溶液或与其氯化物组成的
混合液。
如:pH玻璃电极,0.1 mol/L HCl F-ISE,0.1 mol/L NaF 和
0.1 mol/L NaCl/KCl
⑷ 电极膜:作用是将溶液中的给定离子的活度 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位信号。
生成三层结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 化硅胶层。
溶液中H+经水化层扩散至干玻璃层,干玻璃层
的阳离子Na+向外扩散以补偿溶出的离子,离子的相
对移动产生扩散电位d 。
放入待测溶液,离子选择性和强制性的扩散,膜两边 交换、扩散离子数目不同,破坏电荷分布的均匀性,形成
双电层,在膜的两侧产生两个相界电位: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