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形象探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柳宗元
屈原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用渔父为文学题材,由来已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永存芳饵在,伫立思沉沉。
渔父的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
渔父莞尔而笑
——微笑的样子。
鼓枻yì而去
——敲打(名作动); 船桨; 离开
可以濯我缨
——洗
渔翁听了微笑起来, 敲着他的船桨离开, 一边走一边唱:“沧 浪的水啊清又清,可 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 沧浪的水啊浊又浊啊, 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 脚。”他离开了,不 再与屈原说话。
: 1. 本 文 塑 造 了 屈 原 怎 样 一 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 人格?
钓鱼 清·纪晓岚 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诗歌表现渔夫孤舟独钓,拍掌呼笑,独占 江秋的情形,表现了渔夫自由自在的生活 和高邈情怀。
期待施展抱负的渔夫
戏题湖上 唐·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渺渺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诗人写湖边垂钓的老者待鱼上钩的企盼 心态,自然隐含着钓取功名爵禄的一腔 热望。
秋日郊居 宋·陆游 山雨霏微鸭头水,溪云细薄鱼鳞天。 幽寻自笑本无事,羽扇筇枝上钓船。
在山雨霏微,溪云细薄的天气里,渔夫垂 钓作乐,以欣赏鸭戏江水,鱼腾细浪。
渡江 唐·杜甫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春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写江边人家垂钓取乐。春光明媚,江流上 涨,杂花生渚,芳草如茵,鱼龙高卧,江 上人家悠闲自在地垂钓自娱。
孤傲,始终保持自我的坚定品格。 渔父之道就是隐遁之道,其思想内涵为——隐逸、淡泊、顺应自然、和谐处世。
“渔钓”生活的自在和快乐是是作者在无可奈何之下的一种自我排遣的结果,是强作旷达的一种表面姿态。
渔歌子 元·赵孟頫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 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写渔父泛舟烟波之上,与鸥鹭为友, 傲视王侯的清高孤傲,传达出词人一 种愤世嫉俗的心理。
两文思想内容的侧重点虽有不同, 但均以“渔父”作为“道”的化身, 是隐者的象征。渔父之道就是隐遁 之道,其思想内涵为——隐逸、淡 泊、顺应自然、和谐处世。而儒家 “独善其身”之道,与道家中的避 世思想其实很相近。
渔父的典型意义
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 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 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但传统 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 都有着浓厚的隐逸情结。而“渔父”意象, 恰是最能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因此,“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 传承不绝,屡有佳作出现。
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 不随波逐流,不妥协,特立 独行的形象;
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 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 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 格。
对话分析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屈原: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形容枯槁
——形体\容貌(古今异义)
何故至于斯 ——到(古今异义)
举世
——全,整个
是以见放
——被
屈原被放逐以后,在湘江 一带徘徊,在江边边走边 吟唱,他脸色憔悴,形体 容貌枯瘦。渔翁看到屈原 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 吗?为什么落到这地步?” 屈原回答说:“全世界的 人都肮脏惟独我干净,大 家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 此被放逐。”
诗词中常见的渔夫形象
随遇而安、闲适自在的渔夫形象
广陵别郑处士 唐·高适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犹足傲羲皇。
•写碧水垂钓、江田插秧的耕钓生活, 胜过羲皇氏时的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
道情 清·郑燮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涯,傍 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 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 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 抬头,月上东山。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 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 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 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 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 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 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 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 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①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 人。屈原的出现,不仅②标志着中国诗歌进 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他③开创了新诗体——楚辞,还影响到汉赋 的形成;④后人因此将《楚辞》与《诗经》 并称为“风、骚” 。 ⑤“风、骚”是中国诗 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同时,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 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寄寓愤世嫉俗情怀的渔夫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
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
江雪 渔翁劝他说:“圣人不拘泥于外物,并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
这种消逝,是带着屈原似的理想的消逝。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父是一位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隐者。 渔 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超脱的灵魂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一场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思想交锋 →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 塑造了渔父形象。他具有怎样 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 形象?
渔•渔父父是这一一位形知象天,达对命塑、造与屈世 推原来移讲的,隐具者有。对比、衬托的 作用。 他飘忽来去,看透了尘世的 纷•文扰章,采却用保了持对超比然的姿手态法,,懂 得主要与通世过推屈移原,和随渔遇父而的安问,与追 求答,一表种现无了拘无两束种、对自立由的自人在生 的态度人和生截境然界不。同的思想性格。
——汨罗屈子祠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又 自称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 爱国主义诗人。主张 推行“美政”,改革 政治。遭旧贵族谗言 攻击,楚顷襄王时, 被放逐沅湘流域。楚 国被灭,屈原投汨罗 江自杀,以身殉国。
写渔夫远离尘嚣,忘却世间是与非,终年与 鸥鸟亲近的自在生活。诗人因仕途艰难,抱 负难展,隐退垂钓,流露其远祸全身之心。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 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 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写一个看破红尘的渔夫。不管是非成败古 今事,惯看秋月春风喜浊酒,为求避世远 祸而逍遥林泉,悠然垂钓。
读书龙门山土室作 北宋﹒吕蒙正
入滩风急浪花飞,手把鱼竿傍钓矶。 自是钩头香饵别,此心终待得鱼归。
写钓者涉险下饵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迎 风踏浪入险滩,下饵执竿傍钓矶,矢志以 求须有得,功名自于勤中取。诗以比喻手 法,借垂钓求鱼写读书以求功名。
寻求避世远祸的渔夫
渔父 杜牧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 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 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 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楚辞》,西汉刘向编
辑,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 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 歌总集。
《楚辞》不仅开启了后来 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 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 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屈原代表作有:《离骚》 《天问》《九歌》《九章》
屈原既放
——“已经”,或“以后”
行吟(于)泽畔 ——省略句、介宾后置
颜色憔悴
——脸色(古今异义)
被逼无奈的渔翁
鹧鸪天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诗人一再受到主和派的打击,心情抑郁之作。 “渔 钓”生活的自在和快乐是是作者在无可奈何之下的一 种自我排遣的结果,是强作旷达的一种表面姿态。
春江钓叟图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样春。 一壶酒,一 竿纶,世上知侬有几人?
一阵春风一叶舟,一纶兰缕一轮钩。 花满渚,酒满瓶,万倾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是李煜早期的作品,表现的是对无拘无 束,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首词的开头连用 四个“一”,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春江垂钓” 图,描写了渔父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圣人不凝滞于物 ——拘泥;被
何故沉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 自令放为? (古今异义)
——自令,宾语前置,让自 己、使自己。放,被放逐。 为,句末疑问语气助词。
渔翁劝他说:“圣人不 拘泥于外物,并能够随 着世道而变化。如果世 界上的人都浑浊,为什 么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 呢?大家都醉了,为什 么不吃酒糟饮薄酒呢? 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 高出于世俗,使自己被 放逐呢?”
吾闻之
——音节助词
新浴者、新沐者 ——刚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安:怎么
以:Biblioteka Baidu、让。
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屈原回答说:“我听说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 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 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 上的尘埃,怎么能让干 干净净的身子,去蒙受 外物的玷污呢?我宁可 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 于鱼腹之中。怎么能让 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 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楚辞﹒渔父》
屈原的《楚辞 渔父》则叙述了“屈原既 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而偶遇渔父的场景,刻画了 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的悲愤与不平。渔父的 “沧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 兮,可以濯吾足”最终没能点化屈原, 屈原最终自投汨罗江而死。
渔父之道
渔 楚父
辞
------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唐 李 白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 萧萧枫树林。
——唐 戴叔伦
离骚未尽灵均恨, 志士千秋泪满裳。
——宋 陆游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
被逼无奈的渔翁
鹊桥仙
陆游
•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渔父并不热衷 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无名”的“渔父” 比严光还要清高。借渔父抒写自己英雄失志的感慨。
渔父形象追溯
“渔父”意象
中国诗词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古典之 美。在长达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了 许许多多经典的意象,“渔父”即是其 中之一。自庄子、屈原各作一篇《渔父》 开始,“渔父”这一华夏文明的精神意 象便登上了中国的文化舞台,千百年来 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时至今日,“渔 父”所蕴含的那种深刻的精神内涵,仍 如春雨一般,无声地滋润着国人的心田。
老渔夫襟怀开阔,无牵无挂,扁舟垂钓,怡 然自得,直到月上东山,才高歌而返。
渔父 唐·岑参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写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渔翁形象。渔父泛舟清波间, 心境像沧浪之水一样恬静,他钓的是清风明月、碧 水长空,钓的是清心寡欲,舒适快乐,而鱼是不以 为意的附带收获。
《庄子﹒渔父》
儒家奉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 信念,孔子相信人的生命,只有负载着崇高的 品德和理想,才不失其价值,如果为此而捐躯, 正是死得其所;渔父则认为孔子“仁则仁矣, 恐不免其身” “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又批 评说 “礼者,世俗之所为也”“故圣人法天
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借渔人和孔 子的对话,批判儒家讲礼乐的虚伪性。 表达了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超然精神。
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诗人借用寒江独钓的渔夫表现自己睥睨 写渔夫远离尘嚣,忘却世间是与非,终年与鸥鸟亲近的自在生活。
颜色憔悴
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妥协,特立独行的形象;
一切的阔大胸襟,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清高、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而在雪,他钓来的是一种冰清玉洁的情操。